5冷原子吸收法测汞复习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环境监测课程习题.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2、环境优先污染物3、环境标准4、环境优先监测二、填空(每个0.5分)1、按监测目的可将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
2、环境监测的特点有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3、环境标准按管理的层次可分国际级、国家级、地方级三个层次,并遵循地方标准优先的原则。
4、监测分析方法有三个层次,它们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和等效方法。
三、思考题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3、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4、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5、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分哪几类?6、为什么分光光度法在目前环境监测中还是较常用的方法?它有何特点?发展方向是什么?7、试分析我国环保标准体系的特点。
8、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9、既然有了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订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10、制订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11、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各是什么?12、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13、简述环境监测发展趋势。
14、简述优先污染物筛选的原则。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一、名词解释1、水质污染2、水体自净3、水质监测4、瞬时水样5、混合水样6、流速仪法7、湿式消解法8、干灰化法9、富集或浓缩10、混合水样11、综合水样12、凯式氮13、化学需氧量14、高锰酸盐指数15、生化需氧量16、总需氧量17、平均比例混合水样18、酸度19、PH值20、酚酞酸度21、碱度22、臭阈值23、总残渣24、总可滤残渣25、悬浮物(SS)26、地下水27、离子交换法28、共沉淀29、细菌总数30、污泥体积指数31、溶解氧32、真色33、表色二、思考题1、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2、如何制订水污染监测方案?以河宽< 50m 的河流为例,说明如何布设监测断面和采样点?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4、解释下列术语,说明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平均混合水样;平均比例混合水样。
原子吸收光度法题库一、判断题[原子吸收]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根据测得的积分吸收进行定量的。
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只有被测元素的共振线波长可作为测定波长。
3.原子吸收谱线的半宽度主要由自然变宽决定。
4.提高原子化温度可消除化学干扰。
5.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化学干扰。
6.温度越高,原子吸收谱线的半宽度越窄。
【多普勒变宽】7.原子吸收光谱是线状光谱,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带状光谱。
8.原子吸收测定中,基态原子数不能代表待测元素的总原子数。
9.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效率只有10%左右。
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有效的消除物理干扰。
1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在原子化系统之前。
12.原子吸收测定中,基态原子数可以代表待测元素的总数。
13.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火焰的作用是使基态原子变成激发态原子或离子。
1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在原子化系统之后。
15.在AAS法中可以用连续光源校正背景吸收,因为被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对连续光源产生的吸收可以忽略不计。
16.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可通过峰值吸收的测量来确定待测原子的浓度。
1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一般通过测定积分吸收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
18.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物质是火焰中各种原子。
19.在仪器分析中,测定的灵敏度越高,则检出限必定越低。
【应为在仪器分析中,当噪声越小,测定的灵敏度越高,则检出限越低】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物理干扰及背景干扰。
二、单项选择1.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A. 自然变度B. 霍尔兹马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 多普勒变宽2.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基体试样影响较大,有难于配制与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时,为了获得较好的结果,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A.工作曲线法B.内标法C.标准加入法D.间接测定法3.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以及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A. 控制燃烧速度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D.获得最高的测量灵敏度4.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A. 延长灯寿命B.克服干扰谱线C.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D.扣除背景吸收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A.减小狭缝B.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C.另选测定波长D.用化学方法分离6.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光谱干扰D.背景吸收7.由原子的压力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A. 自然变度B. 霍尔兹马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 包括B和C8.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 )A.红外光谱法B.荧光光度法C.分光光度法D. 核磁共振波谱法9.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A.提高柱温B.减小涡流扩散项C.降低流动相流速D.改进固定相的结构,减小传质阻力项10.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A.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1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A. 火焰B. 空心阴极灯C. 氙灯D. 交流电弧12.质量浓度为0.1μg/mL的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此条件下的1%吸收所对应的特征浓度为A. 0.0000783B. 0.562C. 0.00247D. 0.007831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 ()A.愈严重B. 愈不严重C.基本不变D. 不变14.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15.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 空心阴极灯B. 火焰C. 原子化系统D. 分光系统16. 原子吸收法中,溶液黏度引起的干扰属于()A.光谱干扰B.物理干扰C.电离干扰D.化学干扰17.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能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 )A. 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 光散射D.基体干扰18.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具有的特点有 ()A. 消除基体干扰B.不能消除背景吸收C. 加入标准溶液中元素浓度应与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接近D. 以上都是1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A.加入释放剂B.加入保护剂C. 加入饱和剂D.改变光谱通带20.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分析灵敏度低,研究发现是在火焰中有氧化物粒子形成,于是采取下面一些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A.提高火焰温度B.加入保护剂C.改变助燃比使成为富燃火焰D.预先分离干扰物质2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A.加入释放剂B.加入保护剂C. 加入饱和剂D.都可以2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A.空气-乙炔B.空气-煤气C.笑气-乙炔D.氧气-氢气2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其目的是()A.使火焰容易燃烧B.提高雾化效率C.增加溶液粘度D.增加溶液提升量2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这种变宽属于 ()A.自然变宽B.压力变宽C.场致变宽D.多普勒变宽(热变宽)2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 )A.加入释放剂B. 化学分离C. A和B都可以D.都不行2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B.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C.改变标准系列浓度D.缩小读数标尺27.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D.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28.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A.热变宽B.压力变宽C.自吸变宽D.场致变宽2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如Hg的共振线185.0 nm比Hg的共振线253.7 nm的灵敏度大50倍,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作分析线,其原因是 ()A.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185.0nmB.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C.Hg185.0 nm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D.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185.0 nm线的强度太弱30.原子吸收光谱是()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B.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31.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应选用的光源为 ()A.钨灯B..能斯特灯C.空心阴极灯D.氘灯32.原子吸收光谱需要的光源是()A.单色光B.锐线光源C.白光D.可见光3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A)A.基体效应的影响B.光谱背景的影响C.其它谱线的干扰D.电离效应34.在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A.光谱线重叠的干扰B.化学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35.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注意这是原子吸收而不是滴定】A.盐酸B.磷酸C.钠D.镁36.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A.加入释放剂B.加入保护剂C.扣除背景D.采用标准加入法37.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中心频率无位移,两侧对称变宽,但K0值减小,对吸收系数积分值无影响的变宽应是()A.热变宽B.压力变宽C.自吸变宽D.场致变宽38.原子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需采用的火焰为 ()A.乙炔-空气B.乙炔-笑气C.氧气-空气D.氧气-氩气39.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A.燃气-助燃气B.载气C.燃气D.助燃气40.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铯盐,这里铯盐被称为 ()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41.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A. 大量的空气B.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B. 少量的空气 D.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2.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 【惰性气体】A. 乙炔B. 氧化亚氮C. 氢D. 氩43.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D )A. 钠B. 钽C. 钾D. 镁44.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A. 灵敏度要高,检出限却低B. 灵敏度要高,检出限也低C. 灵敏度要低,检出限却高D. 灵敏度要低,检出限也低4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A. 光电池B. 光电管C. 光电倍增管D. 感光板87.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主要决定于()。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汞:
(一)原理: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基于原子吸收分光原理的分光光度仪器,它可以测定微量的汞污染物。
原子吸收分光是利用原子的能级间的光
学行为来调节原子的吸收及发射光谱曲线,也称原子辐射光谱分析。
具体来说,汞原子穿过吸收极光强度以改变原子吸收及发射光谱曲线,以此来检测汞的含量。
(二)仪器及原料:
1、仪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汞的微量含量;
2、原料:痕量的汞,用于进行检测。
(三)步骤:
1、取样:根据要求取样,并小心操作防止污染;
2、样品前处理:采用样品前处理技术,对样品进行过滤及溶解;
3、样品分析:将样品放入分析器中,打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并进
行采集;
4、结果计算:根据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汞的含量;
5、作出结论:根据计算结果,作出是否含汞以及含量的结论。
(四)优点:
1、简便快捷:冷原子吸收分光测量汞的含量,操作简单方便,反应速度快;
2、精度高:冷原子吸收可以准确测定痕量的汞,在痕量水平上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3、操作简单:操作者无需经过复杂的学习训练,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易行;
4、准确可靠:采用冷原子吸收原理,可准确测定汞的含量并获得可靠的结果。
(五)缺点:
1、仪器价格较高:冷原子分光光度计的价格较高,它是一种高精密度技术;
2、耗材维护成本高:冷原子分光光度计的耗材更换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成本;
3、样品分析量有限:冷原子分光光度计在分析汞时每次只能分析一小瓶样品,仪器分析量有限。
原子吸收法复习题一、填空题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锐线光源有,,三种,以灯应用最广泛。
答: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无极放电灯;空心阴极(灯)2、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当空气与乙炔比大于化学计量时,称为火焰,为色。
答:贫燃(氧化性);蓝色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答:灵敏度高;取样量少;在炉中直接处理样品4、空心阴极灯长期闲置不用,应该经常,否则会使谱线,甚至不再是光源。
答:预热;不纯;锐线5、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Cu、Pb、Cd的方法适用于水和水,分析前要检查是否存在 ,并采取。
答:地下;清洁地面;基体干扰;相应的校正措施二、选择题1、无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定量多采用法。
A、标准加入;B、工作曲线;C、直读答:B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Cd时,采集的水样应加入酸,酸化至pH 。
A、硝酸;B、硫酸;C、盐酸;D、<2;E、<5;F<7答:A;D3、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
A、谱线变宽;B、灵敏度;C、谱线变窄;D、准确度答:A;B三、判断题1、原子吸收光度法用标准加入法定量不能消除背景干扰。
()2、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低浓度试样时,应选择次灵敏线。
( )答:1、√ 2、×四、问答题1、空心阴极灯为何需要予热?答:只有达到预热平衡时,其自吸收和光强度才能稳定,才能进行正常的测定。
2、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答: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能被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辐射强度减弱,从辐射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3、何谓原子吸收光度分析中的特征质量?答: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把能产生1%光吸收或0.0044吸光度所对应的待测元素的绝对量(如1×10-13g )称为特征质量。
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主要用哪些方法消除化学干扰?答:(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
(3)加入助熔剂。
(4)改变火焰的性质。
(5)预分离。
环境监测习题与参考解答绪论习题一问答题1. 什么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 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质量因素有哪些?4.环境监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
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归纳为:⑴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⑵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寻污染源。
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施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⑶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⑷为保护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5.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空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等。
按专业部门分类:气象监测、卫生监测和资源监测等。
6.环境监测的特点?⑴环境监测的综合性⑵环境监测的连续性⑶环境监测的追踪性7.常用环境监测技术?8.什么是环境优先监测?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经优先选择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环境监测习题参考解答2022年.07.02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就称为优先监测。
9.什么是环境优先污染物及黑名单?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卤代(烷、烯)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酞酸酯类、农药、屏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50.原子荧光法试题(砷、汞、硒)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50.原子荧光法试题(砷、汞、硒))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50.原子荧光法试题(砷、汞、硒)的全部内容。
原子荧光法一、填空题1.原子荧光光谱法的仪器装置由、以及检测部分。
检测部分包括、以及 .答:激发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光电转化装置;放大系统和输出装置。
2.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砷时,试样必须用预先还原五价As 至As,还原速度受影响,室温低于15℃时,至少应放置。
答:硫脲(5%)+抗坏血酸(5%);三价;温度;30分钟。
3。
原子荧光法分析中所用的玻璃器皿均需用溶液浸泡小时,或热荡洗后,再用洗净后方可使用。
答:1+1HNO3;24;HNO3;去离子水。
4.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汞时,水样消解时必须加入保持不褪。
答:KMnO4;紫红色5。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介于和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具有着和两种技术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两种方法的不足。
答: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原子吸收。
6。
载气作用在于将氢化物带石英炉的内管,过高的载气量会,过低的流速则难以迅速的将氢化物带入石英炉,一般可选用 ml/min答:冲稀原子的浓度;500~6007。
过低的炉高会导致干扰,过高的炉高会导致下降,一般建议炉高 mm。
答:气相;灵敏度;6~8.二、选择题1。
配制好的硼氢化钾溶液应放在中。
A、棕色玻璃瓶;B、塑料瓶;C、带有黑罩的塑料瓶答:C2。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本方法的主要干扰元素 .A、Cu2+;B、Ni2+;C、Ca2+;D、Hg2+答:C三、判断题1.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硒,采集样品后应加酸保存。
汞是一种重要的重金属,在众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在汞的应用场所的空气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汞及其化合物的蒸汽。
汞及其化合物不仅具有剧毒,而且具有挥发性和生物传递特性,因此其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尤其巨大,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气态汞不但可经由人的呼吸进入肺部,对肺部造成感染,还可经由皮肤的毛孔进入到人身体器官内部,在人的身体内部的器官作祟。
汞在人体内的吸附性和滞留性很强,一旦一进入人体的某一器官就很难被正常的新陈代谢将它们快速排泄掉,相反,却会一点点地侵入到人体的细胞或大脑中。
汞对人的大脑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且汞在人的大脑内既不能被排出,更会干扰和损伤神经系统,以人体慢性中毒危及人的健康。
因此,汞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一向很被重视,与汞有接触的工作环境尤其要重视空气检测,国家制定有专门的特殊工作环境空气中及其汞化合物含量的标准,并定期进行空气中汞及其化合物含量的监测。
1对冷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汞含量的实验方法与过程的描述定量测定的依据:对所要测量的环境中汞含量的提取依据是:以高锰酸钾溶液来吸取和氧化空气中的汞成分,使之成为离子状态,再将汞离子进行还原,使之成为汞蒸气,汞蒸气的气体膨胀和升腾作用可促使其从仪器原子嘴中迅速喷发,通过波长为253.7nm的低压汞灯发出的强光照射迅速喷发的汞蒸气,这时的基态汞原子呈现为高能状态,当高能状态的汞原子向着基态汞原子再次回归时,在这个过程中会辐射出共振荧光,共振荧光就是测定所要索取的物质,因为共振荧光的强度会与汞浓度呈线性关系,所要进行的汞的定量测定的依据就建立在这样的状态下,这样的状态也即最容易取得标准值的机会。
测定仪器和试剂的选取:测定仪器气体采样器;大型气泡吸收管;ZYG-Ⅱ型测汞仪。
试剂采用的是吸收液,将C(1/5KMnO4)=0.1mol/ L的高锰酸钾溶液与1+99的硫酸溶液等体积进行混合,配置时间必须把握好,也即需要现用现配,配后即用;汞保存液:称取0.1g重量的重铬酸钾溶解于1L的1+19的硝酸溶液中;盐酸羟胺溶液:200g/ L;氯化亚锡溶液:称取10g重量的氯化亚锡溶解于1+99的硫酸溶液中,然后稀释到50ml,也必须在临用前配置,配后即用;汞标准溶液:称取0.1354g重量的氯化汞溶解于汞保存液中,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内,稀释到刻度,此溶液浓度为1g/L。
原子荧光和原子吸收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B)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C)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D)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2、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A)(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3、在原子荧光法中,多数悄况下使用的是(D)(A)阶跃荧光(B)直跃荧光(C)敬化荧光(D)共振荧光4、原子荧光的量子效率是指(C)(A)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B)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C)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D)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5、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B)(A)红外光谱法(B)荧光光度法(C)分光光度法(D)核磁共振波谱法6、食品中微量碑(As)的测定,应采用(D)分析法。
A、化学B、滴定C、色谱D、光度7、测定汞是为了保持氧化态,避免汞挥发损失,在消化样品是(A)溶液应适量。
A、硝酸B、硫酸C、高氯酸D、以上都是8、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的分析线为(A )。
A、324.8nmB、248.3nmC、285.0nmD、283.3nm9、用硝酸-硫酸法消化处理样品时,不能先加硫酸是因为(B)。
A、硫酸有氧化性B、硫酸有脱水性C、硫酸有吸水性D、以上都是10、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C )无关。
A、入射光的波长B、溶液的浓度C、液层的厚度D、液层的高度11>测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时,样品粉碎处理时不应选用下面的(D)。
A、玻璃研钵B、玛瑙研钵C、瓷研钵D、组织捣碎机12、测铅用的所有玻璃均需用下面的(A)溶液浸泡24h以上,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中洗干净。
A、1:5"勺HNO3B、1:5 的HC1C、1:5 的H2SO4D、1:2 tl勺HNO313、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吸光物质是(C )。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汞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汞蒸气冷却至温度低于室温,使其分子无法结合形成多原子分子,从而能够利用精确的光谱分析技术来测量其含量。
具体来说,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实验步骤如下:
1. 将待测样品中的汞转化为气态汞。
常用的方法包括加热、超声波处理等。
2. 将气态汞通过气体冷却器冷却至温度低于室温,以形成冷原子汞。
3. 用一个光谱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冷原子汞进行光谱分析,记录其吸收光谱特征。
4. 通过比较样品中汞吸收光谱特征与标准物质的吸收光谱特征,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汞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光谱仪器的精度,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法)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冷原子吸收光度法测汞的适应范围较宽,适用于水、水、水、
及。
答:地面;地下;饮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2.国家颁布测定水质总汞的标准方法是,方法的国标号码为。
答: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68-87。
3.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含汞μg/L,在最佳条件下(测汞仪灵敏度高,基线噪音及试剂空白极低),当试样体积为200m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
答:0.1;0.05μg/L。
4.本方法在含量较高,消解试剂最大量尚不足以之时,不适用。
答:有机物;氧化。
5.配制试剂或试样稀释定容,均使用水,试剂一律盛于瓶。
答:无汞蒸馏;磨口玻璃试剂。
二、选择、判断题
1.在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时,不饱合芳香族的有机物、CO
2、SO
2
、Cl
2
、NO
x
和水气等能使测
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影响不一定
答:A
2.在用冷原子测定汞时,如测定液中存在NO-、Cl-、Br-和I-,会使结果。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影响不一定
答:B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汞对人体的危害与汞的化学形态、环境条件以及摄入途径有关。
()
⑵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时,反应瓶体积的大小应根据测定试样体积而定,并且还要选择适宜的气液比,经验证明,气液比越大,灵敏度越低。
()
答:⑴√⑵×
三、问答题
1.简述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总汞的方法原理。
答:汞原子蒸气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汞蒸气浓度与吸收值成正
比。
在硫酸-硝酸介质及加热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将试样消解;或用溴酸钾和溴化钾混合试剂,在20︒C以上室温和0.6-2mol/L的酸性介质中产生溴,将试样消解,使所含汞全部转化成二价汞。
用盐酸羟胺将过剩的氧化剂还原,再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成金属汞。
在室温通入空气或氮气流,将金属汞汽化,载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量吸收值,可求得试样中汞的含量。
2.如何制备无汞蒸馏水?
答:二次重蒸馏水或电渗析去离子水,可达此纯度,可将蒸馏水加盐酸酸化至pH=3,然后通过巯基棉纤维管除汞。
3.请问测汞装置中填有变色硅胶的U型管的作用是什么?
答:可消除水雾及微量易挥发性有机物干扰,使零点稳定。
4.增加进入吸收池内汞原子蒸气的瞬时浓度可提高测量灵敏度、降低检出限,欲达到此目的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1)加入氯化亚锡后先在闭气条件下,用手或振荡器充分振荡30-60S,待完全达到气液平衡后才将汞蒸气抽入(或吸入)吸收池。
(2)选择大小适当。
汽化效果好的汞还原器。
(3)当室温低于10︒C时,不能进行测定,应采取提高操作间环境温度的办法来提高试样的汽化温度。
(4)适当增加试样体积。
(5)选择合适的载气流速与进样方式。
5.填有变色硅胶的U型管中硅胶填充量有何要求?为什么?
答:硅胶量不宜过多,因为太多会增大气阻严重影响灵敏度,变色硅胶对汞蒸气稍有吸附作用,测总汞含量低的试样时应在正式进行测定前,先取中等含量的标准系列溶液按测量程序操作二至三次,使变色硅胶表面吸附汞,达到动态平衡后再进行测定。
6.一个理想的光源应具备哪些条件(例举4种)。
答:(1)强度高,无自吸。
(2)稳定性好,噪声小。
(3)辐射光谱重现性好。
(4)操作容易,不需复杂源。
(5)寿命长。
(6)发射的谱线需足够纯。
7.简述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
答:基态原子吸收合适的特定频率的辐射而被激发至主能态,而后激发态原子在去激发过程中以光谱辐射的形式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