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议论文)(学生版)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议论文)(学生版)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议论文)(学生版)
2020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议论文)(学生版)

2020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议论文)

【2020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8分)

在错误中学习

黄永武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认为学习就是要不怕错误去尝试,才有机会成功,于是有“自古成功在尝试”的说法。其实在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善”,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反观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踩他一脚,告诉他不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在他迷恋各国佳丽时诚恳告诉他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都会在错误中立即幡然改图,每次是在错误中学到很多,所以沈君烈说刘邦虽不读书,一生学问全在错误中得力。

④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wàng。”日胜反而灭亡,就是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就是一套僵化的战略。日败反而称王,就是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⑤“在错误中学习”当然不限于政治人物,古语早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不费纸学不好字,不费人也学不好医术。所有的“巧术”都是从“笨功夫”来的。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任何巧妙的境地,只要不怕反复的错误练习,便能达到。古谚又说:“习伏众神”,不断从错误中学习,便能征服一切神巧。

⑥“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4.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wàng。()

15.第③段“幡然改图”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16.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恰当的一項,填在第⑥段的横线上(2分)

A.不但……反而

B.虽然……但是

C.不是……而是

D.即使……也

17.本文论证思路清晰,首先通过②③两段的

事例对比,明确在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而又在第⑤段进一步阐述道理,从而更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论点:

。(8分)

18.下列诗句与本文阐述的观点相近的一项是(3分)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知耻后勇幡然悟,一改往昔立志新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0年上海金山区初三一模语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

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①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在乎旁人的误解,也不会在乎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多半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

②有思想的人,不会因不同意见而焦虑。他有一种特别的开放意识与开放心态,对于任何不同的声音

..,他能认真听取缜密思考,同时又对自己相信的东西始终保持一份警惕。因此,

他不会拒绝不同的声音

..就焦虑不安,甚至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会..,也不会一听到不同的声音

用逻辑、常识、直觉、经验及科学的方法再检验一次。

③有思想的人,通常是不合群的,却能以自己的方式,引导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往往被贴上“标新立异”“唯恐天下不乱”的标签,甚至被称为“神经病”。或许他们并不会有任何反抗社会的行为,而是选择保持沉默,而沉默往往导致他们逐渐被边缘化。

④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很多在昨天看起来还危险的思想,在令天却变成了常识。在历史长河中,所谓有“偏执”思想的人,往往是这个社会的清醒者,是现实问题的第一反思者。哥白尼用毕生的精力去进行天文研完,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了宇宙的秘密,把“地心说”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为维护真理而献身的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⑤有思想的人,崇尚独立的人格与尊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有这样一个群体,背负着来自民众的误解与毁谤,默默地承受着社会的压力,却持之以恒,始终朝着他们的理想而奋斗。梁启超竭尽一生努力唤醒国民;鲁迅弃医从文,用孤独的声音“呐喊”:张志新即使被割喉,也要“像小草一样”凄厉地“歌唱”……正是这种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才使得他们如此特立独行。他们以自己深刻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对社会提出一种屈原式的“弱者”的绝唱。他们“拯救”了很多人的思想与认知,他们因此注定被当时的社会离弃,因为每个人观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尽相同,而能够达到最优的,水远只是极少数人。

⑥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最后的祝福,要留给那些知道我并不完美,却依然爱的人”,这句话是献给他自己,也是献给同类,正是这样一群“神经病”,承担着社会良心的功能,才使得这个世界不至于完全崩塌。他们付出了所有的年华与生命,在生命的年轮上或许只有“荣誉”二字能够对他们的孤独予以安慰,对他们的价值予以承认。

15.第②段加点词“声音”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作者是从(1);(2);(3)“有思想的人,崇尚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三个方面来论述的。(6分)

17.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章哪一段合适?请说明理由。(6分)

弗朗西斯·福山这位新保守主义的代表者,在发表《历史的终结》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在发表《政治秩序的起源》之后,他又被视为“野心极大的哲学家”,面对社会舆论的种种非议,福山为了保持独立,选择刻意远离喧嚣的社交。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

A.内心强大的人,必然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多半是内心强大的人。

B.哥白尼和伽利略的伟大,在于他们对人们原有错误的认识破旧立新。

C.真正有思想的人,他们观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很少有人能达到。

D.对于那些承担着社会良心的思想家,我们要承认他们的价值。

【2020年上海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8分)

关于生活(有删改)

①毕生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爱尔兰革命家毛德曾说:“我生活,别人仅仅是生存而已。”

上海市嘉定区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及答案

嘉定区2015年初三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酿泉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宋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6、密州出猎的季节是_____季。(2分)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______的心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韩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______(3分) A、赞叹老虎的谨慎。 B、讽刺外强中干者。 C、惋惜驴子的轻敌。 D、鼓舞人们的斗志。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刘氏以己之衣遗之()(2)屋舍衣物皆尽() 12、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分,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B.对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钱,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2016年嘉定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嘉定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饯塘湖春行》)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4.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5.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6.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2分) 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題(9分) 【甲】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 【乙】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丙】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小石潭记》作者()群响毕绝. 绝:________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句: 9.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段改为“为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表达效果更好。 B.乙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而已”二字可以删去。 C.丙段交代了和作者一同游小石潭的还有哪些人,这是古人写游记作品常用的一种格式。 D.三个选段都以“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来赞颂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成就。(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相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曰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留以为.梁( ) ⑵乃尽.湿之()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13.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第一件: 。 第二件:。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1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 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 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4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

2015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饮湖上初晴后雨》) 2.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3.纤纤擢素手,。(《迢迢牵牛星》)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斯是陋室,。(《陋室铭》)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2分) 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 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人名)。(2分) 9.甲乙两文都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前者是“”;后者最能表现百姓生活惨状的四字短语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①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释】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亮使.观营阵()(2)向.不知虚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于是令生致之。 12.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2分) 13.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所不胜。 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诸葛亮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上海大剧院 ①上海大剧院坐落于上海人民广场,由法国夏邦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设计,整个建筑宛如音符串织而成的水晶宫殿,时时向人们展示着它额迷人风采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②这座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上处处可以感受到它那浓郁的文化韵味。100米长、91米宽、重达6075吨稍微弧形拱顶如大鹏展翅,巨大的整体透明幕墙和晶莹的彩釉玻璃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传递出轻盈而生动地浪漫气息。透过幕墙放眼四望,大剧院与壮丽的人民广场融为一体,打开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用不锈钢锁和不锈钢蛙爪构成的股东结构,将幕墙牢牢锁定,又在空灵剔透中掺入了几分凝重。在大厅内缓缓而行,大理石的地坪黑白相间,好似一排排钢琴琴键;垂吊而下的一盏盏吊灯,宛如一架硕大的钢管风琴。步入贵宾厅,弧形在墙面形似流动的五线谱,镶嵌的墙灯象征着乐曲间隙的区域,一件件古朴的青铜器和精美的雕塑,更烘托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③走进观众厅,不觉眼前一亮:黑色大理石的地面、红色的大幕和观众坐席、金色的木装饰和舞台两侧深灰的墙面,组合成庄重典雅的色调。从前排到末排,坡高5米,即使最后一排的观众,视线也完全无障碍。意大利特制的座椅分外舒适,每个座位底下都有一个空调出风口,送风特别均匀。而每排观众席的

2016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撷取(xi) 馈赠(ku) 谆谆教导(zhūn) 恪尽职守(k) B.默契(q) 迤逦(lǐ) 戛然而止(ji) 如法炮制(po) C.缄默(jiān) 戏谑(n) 浑身解数(xi) 苦心孤诣(y) D.喷薄(b) 阔绰(chu) 鲜为人知(xiǎn) 鳞次栉比(zh)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娇健险象环生一泻千里 B.阴霾羁绊持之以恒兴高采烈 C.拂晓沉湎妇儒皆知锐不可当 D.曙光桑梓因地治宜迫不及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非友好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B.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D.韩文佳同学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民阅读推广活

动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35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5.对下面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著:吹拂 A.前两句描写了春天芳草萋萋、风吹麦苗、绿柳拂堤的景象。 B.三四句的意思是同样有家归不得,杜鹃你还是不要再啼叫了。 C.这首七言诗的朗读节奏均为二二三式,句式整齐划一,从而加强了诗歌的韵味。

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2015.1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去死,!(《过零丁洋》) 4.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6.对“空人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使人俗念全消 B.使人心变得空灵 C.让人心都澄澈 D.人心都空了 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醉翁亭记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选文的作者是,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2分) 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3分) (1)(2)(3) 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吕蒙正不受镜 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②鉴:镜子。饲:找到、等到。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1.词语积累。(4分) (1)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 昔贤之所难.也 A.nán,不好 B.nàn,灾祸 C.nán,不容易 (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A.以其境过清 B.以为妙绝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学无止境 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中国古人也发出过“学然后知不足”的感慨。可见,古今中外的智者就学习的边际问题发表的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首先,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一个人就算精通了一门学问,也只能算是一定时间中在特定范围内领先的专家。而且在他精通的学问中,他也不可能穷尽真理。难怪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在介绍由他领导六百名科学家的实验项目的最新成果时,连连回答“不知道”:“您认为真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

2016浦东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6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5-12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风劲角弓鸣,。(《观猎》)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学而不思则殆。(《孔孟论学》) 5、青山绿水,。(《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5分) 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2分)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完整word版含答案)

静安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2018·1·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去年今日此门中,。(《题都城南庄》) 2、,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4、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5、,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万籁此俱寂”的“此”指(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B、颔联描写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C、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2分) 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2. 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 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岳阳楼记》范仲淹)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 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上海市2016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闵行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看沙鸥舞再三,。(《水仙子·咏江南》) 2. ,千里暮云平。(《观猎》) 3. ,艨艟巨舰一毛轻。(《观书有感》) 4.譬如平地,,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5. ,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2分) 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最是不济.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老吏史苦之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其二)》) 2、,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雪尽马蹄轻。(《观猎》) 4、六十而耳顺,,。(《孔孟论学》)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2分)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词开篇“聊”“狂”两字,虽隐有怨愤之情,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 B.本词中词人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C. 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 D. 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交代了黔之驴的由来及虎初见驴时的反应。 B.第②段描绘了虎惧驴、察驴、戏驴、吃驴的经过。 C.标题直指写作意图,讽刺了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本文启示我们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必将陷入困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孙子荆与王武子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宝山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宝山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 5.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_一7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7.“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景象。(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D指物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文中最能表现仲永颇具才华的语句是____(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016年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 2、,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5、,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别离之味。 D、这首小令以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___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上海市普陀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上海市普陀区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默写 (1)不见去年人,。《生查子?元夕》 (2),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3)醉能同其乐,,太守也。《醉翁亭记》 (4),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衣沾不足惜,。《归园田居》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2.阅读下面的曲,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作者是朝的(姓名)。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枯”“老”等修饰语蕴含无限苦。 B.“小桥流水人家”是思念中的故乡。 C.多种景物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 D.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则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的“大观”表现在“衔”“吞”之气势。 B.第1段抒发了范仲淹登楼远眺洞庭的欣喜之情。 C.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后会有与作者一样的感慨。 D.作者无法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第2段用了三个疑问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廉范敌虏①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过.五千,移文③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④,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⑤,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虏:匈奴。②故事:按旧例。③移文:发文书。④爇[ruò]火:点火。⑤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会.匈奴大入塞 ②故事虏人过.五千 (2)翻译画线句。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3)“”一句表明廉范起初寡不敌众;最终赢得胜利主要是用了二个妙招:; (用自己的话概括) 5.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学会与自己相处 ①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 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 ②现实中,有些人习惯于gōngchóu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独处就变得快要窒息、

2015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说明文汇编

2015年初三一模说明文汇编 长宁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上海中心大厦 ①即将峻工 ..的上海中心大厦(亦称?上海中心?)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它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靠金茂大厦。三座摩天大楼呈?品?字形,与不远处的东方明珠等共同形成壮观而和谐的超高层建筑群。 ②?上海中心?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总高度达632米,建成后将取代邻近的伤害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上海第一高楼,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第二高楼。 ③?上海中心?造型别致 ..,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①,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宛如一条升腾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大厦的点状造型、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造型遥相呼应,丰富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④?上海中心?是一幢集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其功能以办公为主,兼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功能。与金茂大厦的88层观光厅、环球金融中心的101层观光厅一样,上海中心大厦也将拥有自己的顶部观光区域。这一被誉为?世界之巅?的功能体验区,将设有城市展示馆看台、VIP小型酒吧等区域。由此看来,?上海中心?就是一座?垂直城市?。 ⑤?上海中心?也是一座?绿色?摩天楼。 ⑥?上海中心?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设计,两层幕墙之间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使得整座摩天大楼的绿化率达到33%,丰富的绿化设计改善了大厦内部的空气质量,也创造了宜人的休息环境,展示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对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承诺。 ⑦?上海中心?的螺旋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一改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的动压力降低24%,减少了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炫光度②降低了14%,既降低了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又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⑧此外,大厦主楼顶层也暗藏了?绿色?玄机。按照既定设计,大厦顶楼将布臵72台10千瓦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大厦螺旋的顶端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⑨2015年,上海中心大厦这一超级工程将全面交付使用。届时,黄浦江岸,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又将增添新的靓丽的风景。 【注释】①收分:中国古代建筑用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想等的,根部略粗,顶部略细,既稳定又轻巧,这种做法称?收分?。②炫光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一种环境因素。 15.“峻工”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2分) 16.第③段加点词“别致”的具体表现是(3分) 17.第④段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4分) 18.第⑤段说“‘上海中心’是一座‘绿色’摩天楼”,其依据是(请分条概述)(6分)(1) (2) (3) 19.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海中心”建成后是世界第二高楼。 B.“上海中心”将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C.“上海中心”绿色环保。 D.“上海中心”大厦主楼顶层暗藏玄机。 15.峻竣

2016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2016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題。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满面尘灰烟火色,。(《卖炭翁》) 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不见去年人,。(《生查子·元夕》) 4.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5.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2分) 7.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2分) 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6分)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1 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一狼洞其中,。(《狼》)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 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 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