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名句默写

论语名句默写

论语名句默写
论语名句默写

《论语》名句默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食天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论语·学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也,不逾矩。”(《论语·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孔子曰:“君子并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及也。”(《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不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音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子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子曰:“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子贡问曰:“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练习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近观:“,”。仰视:“”;俯瞰:“”。总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雨巷》(戴望舒)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再别康桥》(徐志摩)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 1.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4. 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 6.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 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

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 4.,; ,。 5.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练习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

《雨巷》(戴望舒) 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再别康桥》(徐志摩)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 1.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复为慷慨羽声。 4. 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 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 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5.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论语》高考重点默写句高考练习题

1、言必信,_________。(《论语·子路》) 2、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论语》) 3、周任有言曰:“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6、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7、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9、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10、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1、《诗》三首,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论语》)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13、_______________,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4、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15、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6、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论语·为政》) 17、仰之弥高,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18、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9、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0、子曰:“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论语理解性默写答案

论语理解性默写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论语》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有着鲜明的态度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5.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20.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情景默写 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 《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写出《论语》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训练及答案 劝学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 “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逍遥游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师说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默写(《论语》篇)

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过则勿惮改。 6、曾子曰 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谓好学也已、 8、子曰: 9、子曰:为政以德 10、子曰:,齐之以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13、子曰:由, 14、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 16、子曰:“不仁者 ,就是人这所恶也 食之间违仁 18 19 20 21 22 2,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就是以谓之文也。”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子路曰:“愿闻子 " 27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28 29 3 31 3 33 也。” 3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于我如浮云。" :其为人也 38" 40 41 42、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有若无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4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44天下有道则见,无 4 46 47 48 49 50

5" 52、曰:“暮春者,童子六七人风乎舞雩, 5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54,死生有 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55、子贡问政,, 57,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言之 58、子曰:“其身正 ,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60 6 63 64 65 66 67、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失人失言。知者不失人, 69、子曰:“志士仁人 7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事其大夫之贤者, 7 7" 73 7 75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带答案)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 姓名:班级: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4.《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 6.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读书学习方法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过而不改,其为过矣。 9.《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0.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孔子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孔子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其代表作是语录体著作,此书与《大学》、《孟子》、《中庸》并称为“四书”。 13.孔子教导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语句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4.弟子颜渊高度评价孔子学识高深莫测,令人无限敬仰的语句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5.孔子以流水一去不复返为喻,告诉我们珍惜时光的语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孔子以大车、小车为喻,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九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题(含答案)

九年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望江南(梳洗罢) 1、词中写思妇晚妆初罢即登楼望江,等待征人归来的词句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词中通过眼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词中表现思妇看到与丈夫昔日分手之处,愈觉神伤的词句是:肠断白蘋洲。 4、词中与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隅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话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5、描写思妇盼望之深、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6、写思妇形单影只、久久等待的句子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渔家傲秋思 1、词中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词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衡阳雁去无留意 3、词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词句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词中道出将士彻夜无眠的感伤之情的词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话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6、抒写征人思乡、戍边报国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1、词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满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千骑卷平冈 2、词中动用典故言志的词句是:亲射虎,看孙郎。或(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词中表现作者决心报效祖国,立功边疆,实现报国壮志的词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表情达意的语句,请写出这样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5、以孙权自比,突出诗人豪情的句子是:亲射虎,看孙郎。 6、以魏尚自比,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1、词中触景伤情的词句是: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2、词中抒写人去楼空,万事皆休,还未开口,泪已先流的悲苦之情的词句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词中写词人想泛舟解愁,却最终无奈作罢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象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词人睹物思人,悲从中来的句子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6、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句子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的句子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词中表现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技高超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词中表现词人欲助君王实现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功名的词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破阵子》中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戍边将士的诗句,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6、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写出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视觉:马作的卢飞快;听觉:弓如霹雳弦惊 7、描写军营豪壮生活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论语》《孟子》理解性默写题(教师版)

《论语》 1.《论语》中,表现学习与按时温习,是一件令人高兴并能提升人的境界的句子是:“,?” 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论语》中,表明做君子的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要给人以足够的理解和宽容的句子是“,。”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论语》中,表达君子对有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之人的高兴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 答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十则》中阐述对学习应该保持正确态度,切莫不懂装懂的语句是:“,”。 答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 ,”。 答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 答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十则》中的“”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答案:逝者如斯夫

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 答案: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1.《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 答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5.《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答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用“, 。”来概括君子与小人对待“义”与“利”的不同态度。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论语·雍也》中的“, 。”两句说到“立人”与“达人”,意思是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 答案: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孟子》背诵默写精选

高一《论语孟子选读》名句精选20180604 1.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6.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9.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10.孔子之谓集大成者。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11.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12.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孟子》) 13.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14.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15.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最新全国卷语文高考理解性默写试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周三小测12 默写 班别:姓名:评分: 1、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之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他躬耕南阳时的心理状态是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是 “,”。 6、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来委婉地劝诫唐王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7、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 “,”。 8、李商隐《锦瑟》诗意含蓄,但诗人最后发出了 “,”的感慨,引发了读者情感的共鸣。 9、苏轼《水调歌头》中“,”两句,既包含望月怀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10、《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 1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_____”,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____”。 12、“______,_____”道出了《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3、《登高》中作者对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弱感叹的句子是: “,” 14、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1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16、《阿旁宫赋》中,杜牧用比喻的方式想象宫殿的走廊和屋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论语情景默写精心整理含答案

《论语》情景默写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或者说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或者说《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或者说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或者说《<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 8.《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 9.《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

10.《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 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4.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或者说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1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16.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18.写出至少三个《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19 .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20,《论语》中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当启发的,引导要善于把握时机,,,。 2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22,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敏捷,并且向有

《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 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 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 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 ,;或,; 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 2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题目(答案):

1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测试姓名计分班级 一、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 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14、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15、《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 是(共10 字): 15、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16、 二、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

2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三、思考与探究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的粗略? 详写: ①②③④; ②略写:① 2、说一说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3、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 3、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 4、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① ② 5、“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句诗的作用是写出木兰停机叹息,表现()。 6、“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十二”是表示多数,请联系所学内容再举两例: 7、 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修辞手法是(),表现了木兰(、和)的性格。 2

论语导读 名句默写答案

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课本中出现的例句翻译)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5、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9、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译文: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 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 ★译文: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仁就来了。 2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1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之。”(《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 1.《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4.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5.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专题训练及答案 1.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描写木兰出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的诗句是: ,。,。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 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6. 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 描写木兰一家迎接木兰胜利归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