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思修和法律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05.50 KB
- 文档页数:8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之间关系。
道德和法律都是人的行为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信念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
两者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
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两者关系两者高度一致,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方面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
3、什么是理想和信念?有何作用?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理想的特征: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
信念是人们在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所包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理想信念的作用:人生的精神向导、人生的精神动力泉、人生的精神支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括哪些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理想的类型: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前三者是个人理想,后者是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比个人理想更为宏大和高远,它为个人理想的形成、确定提供社会理想背景,并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决定影响。
当前,我们的社会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这一理想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个人理想实现的社会基础。
5、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
内容: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热爱故土山河;热爱人民;热爱国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课后学习思考题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1-6) (1)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P8) (1)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11) (1)四、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P13-15) (1) (1)一、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P19-21) (1)二、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32-33) (2)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P34-35) (2) (2)一、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9)如何弘扬中国精神?(P42) (2)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48-50) (3)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P48)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P52-57) (3)四、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P60-63) (3) (3)一、大学生应该确立怎样的人生目的?(P67-68) (3)二、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P68-69)如何端正人生态度?(P69-70) (4)三、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P77) (4) (4)一、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P93-95) (4)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里?(P97-100) (5)三、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P108-109) (5)四、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P113-115) (5) (6)一、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P121) (6)二、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P125-127) (6)三、如何认识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P129-132) (6)四、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P137-139) (6) (7)一、如何认识法律的特征?(P144-145) (7)二、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P149-150) (7)三、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P153-155) (7)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P158-164) (8)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哪些内容?(P165-167) (8) (8)一、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P171-177) (8)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什么?(P171-173) (9)三、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思维?(P178-184) (9)四、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如何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5.中国精神提出的现实意义?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47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为什么要改革创新?59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8.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52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确立哪些新的爱国观念?48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期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10.如何科学理解人的本质?6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15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绪论1、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P1-2(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3.树立新的学习观念。
(自主、全面、创新学习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2、大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P3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P8联系: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在许多方面都是想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建设提供了目标。
区别:表现形式: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道德规范的内容它存在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调节领域: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法律之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调节方式: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1⑴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⑵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5、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内涵的理解。
P9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第一章6、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P15,P17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2015考研政治复习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考研中所占分值为16分(选择题6分,分析题10分)。
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侧重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考查,内容涉及到国家与民族、社会与个人等方面。
而法律基础则考核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基本原则原理,这两部分内容均以识记为主,即使对于基础不牢的考生,复习起来也是比较容易得高分的。
一.单选题要抓住重点概念和原理复习以下概念历来是考试热点:“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价值观、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权利义务、诚实信用。
”掌握这些重点概念,才能在内容繁多的政治复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
当在教材中看到下列文字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它们往往是出单选题的绝佳材料。
例如:“原则”“核心”“本质”“关键”“最重要”。
此外,单选题还极容易考核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差异。
例如“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依据”,“诉讼中调解与诉讼外调解”,“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法律和道德的区别”等。
掌握了基本概念和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单选题则基本无忧。
考研学科众多,时间所限,题海战术并不是复习的最好方法,但仍然建议适当做一些题目,读书而不做习题,会很容易忽略书中的一些知识点,有些知识也许不是重点内容,但也会在考试中出现。
做题并非简单的选出答案,而应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四个选项既要知道哪个是需要选出的答案,也应该知道其它三个选项为何不能入选,错在何处。
这样复习下来,做题的数量也许不多,但效果会很好。
二.多选题复习要注意知识点与原理的概念、延展、引申多选题复习时做到以下两点即可。
(1)凡是教材中出现数字序号或者类似内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例如“我国刑法有以下三个原则。
或第一,第二,第三”,此类知识点极容易考多选题。
(2)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兴起,考试内容也比较多的涉及到中国古代先贤所提出的著名论断,最常见的考核方法是要求考生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内涵相近的选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义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授课日期:2008、10、6/10、13 教案序号:1 课程节数:4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努力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1.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把握大学学习的科学内涵,把学做人与学做事有机结合,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
2.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讨论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向同学问好,自我介绍。
导入:经历了长远的时间和空间的,但更主要的是心路的跋涉,终于,你们来到了茂名职业技术教学院,欢迎你们。
初识大学生活有哪些体会和感受?请哪位同学先来谈一谈?开展课堂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发言。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李开复(一)大学的内涵大学有大文化底蕴;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有大学生;大学的使命——培养国家良才。
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陶冶品德操守,建设精神文明,这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
(二)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心理情绪的变化。
心理情绪的变化:1、茫然感。
“大一《彷徨》,大二《呐喊》,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又“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2、失落感。
3、怀旧心理。
4、自卑心理。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一、更新学习理念三、确立成才目标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一、思想道德与法律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第三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一节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四、做忠诚的爱国者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人生与人生观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三、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四、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三、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二节职业道德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第三节家庭美德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二、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三、弘扬家庭美德第四节个人品德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三、追求崇高道德境界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一、法律的词源与含义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第三节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第七章树立法治理念尊重法律权威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一、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第三节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二、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一、法律权利二、法律义务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第二节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一、政治权利与义务二、人身权利与义务三、财产权利与义务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五、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第三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一、依法行使权利二、依法救济权利三、尊重他人权利四、依法履行义务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后记。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专题串讲大纲变化之新增考点:新增考点1. “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新增考点2.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新增考点3. “人生观科学内涵”新增考点4. “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新增考点5.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纲变动之删除考点:删除考点1.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删除考点2. “世界观与人生观”删除考点3.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大纲变动之调整考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考点体系做了较大次序调整(章节整合),但主要内容并无多大变化。
考题分布:2010-2012:18分(单选4分+多选4分+分析题10分)2013:16分(单选4分+多选2分+分析题10分)2014:16分(单选2分+多选4分+分析题10分)- 2 -- 3 -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主要形式是竞争与合作。
(1)一般说来,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的恶性竞争,既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大忌。
(2)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
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合作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合作精神的自觉养成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讲究合作,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讲究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讲究合作。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选题1、B2、A3、D4、B5、A6、C7、D8、D9、A 10、B二、多选题1、ABCDE2、BCDE3、ABCDE4、ABC5、ABC6、ABCDE7、ABCD8、CD9、ABCDE 10、AB三、辨析题1、此观点不正确。
(1)知识的作用有正负之分,关键要看掌握知识为谁所用。
知识既可以成为完善自身、服务社会的手段,又可以成为谋取私利、欺世盗名、甚至违法犯罪的工具。
(2)“德”统帅“才”,起主导作用。
大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自身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人格的培养。
这样,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造福社会与人民。
2、此观点不正确。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
(2)思想道德素质反映着人的阶级利益及其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法律素质对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3)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不是没用而是极为有用,不但要学而且要学好。
四、简答题1、参见课本P9-102、参见课本P11五、案例分析题案例点评:的确,修养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做事先做人,这是很古老的一句话,却永不过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其事业的基础所在,没有修养的人是处处不受欢迎的。
我们在事业开始之前一定要学会做人,因为良好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前途与命运。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选题1、C2、B3、D4、C5、A6、C7、A8、A9、B 10、C二、多选题1、ABCDE2、ACE3、ABCDE4、ABC5、ACD6、ACDE7、ABCE8、ABCDE9、ABCD 10、ABDE三、辨析题1、此观点不正确。
其实信仰也是一种信念,只不过它是最高层次的信念,是信念的一种最集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