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近海岸沙蚕及海稚虫类幼虫数量变化的初步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2.43 KB
- 文档页数:2
论潍坊滨海区单环刺虫益资源保护与管理作者:曲卫光,杨建威来源:《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2期论潍坊滨海区单环刺资源保护与管理曲卫光,杨建威(潍坊滨海区海洋渔业和水利局,山东潍坊261109)摘要在我国渔业技术以及打捞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开展滨海地区单环刺螠的保护以及管理工作,进而有效地维护渔业环境,实现渔业资源的逐步恢复已成为我国相关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之一。
文章就潍坊滨海区单环刺螠资源保护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单环刺螠;资源特性;保护措施;问题现状;渔业资源中图分类号S944.4+9 文献标志码 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19.02.0201 保护潍坊滨海区单环刺螠资源的重要性分析1.1 渔业资源的重要补充随着我国渔业以及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渔业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促进潍坊滨海区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鱼类资源的优势种逐渐趋于灭绝。
正是由于我国滨海地区渔业资源趋于减少,使得我国水产品的价格不断上升,加重了人民日常进行海产品消费的负担。
单环刺螠作为一种生长速度较快并且味道鲜美的水产品,由于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特点,得到了我国滨海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通过单环刺螠养殖以及捕捞作业,对我国沿海地区骤减的渔业资源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有效地满足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群众对于海产品的需求,逐渐成为潍坊滨海区水产养殖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
1.2 经济价值较高单环刺螠相较于其他的渔业产业资源而言生长速度较快并且实际价值较高,因此也得到了我国沿海地区渔民以及水产养殖从业者的青睐。
但由于我国渔业以及水产养殖业从业者的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单环刺螠相关资源保护意识,因此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导致单环刺螠资源趋于减少。
除此之外,我国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着单环刺螠栖息空间。
通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加强对于单环刺螠资源的保护,可以有效促进单环刺螠繁殖,实现我国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生物的方法1.(2011.山东潍坊学业考)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解析】选B。
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本题涉及实验和观察,注意题干要求“主要”二字。
2.(6分) (2011•山东聊城学业考)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实验方案:I.取相同的2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人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暧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I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__________。
(4)想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l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进出液的同时,还应向________号培养皿纱布上撒适量的_____________。
【解析】:做出假设的依据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和生活中的现象做出的推论,因此假设为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或无影响);设置两个培养皿的目的是形成对比,使结论更具有真实性;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2号培养皿中由于没有滴加清水,胚根不能突破种皮,无法萌发;此实验中实验变量不具有单一性,即除了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因素都应保持一致。
潍坊生物与探究第一章史前生物第一节山旺化石1、在潍坊市有一处被誉为“古生物化石宝库”的地方,这里有保存完整、门类齐全的各类生物化石,其中一些还是国内甚至世界首例,这就是位于临朐县城东22千米处的山旺古生物化石遗迹,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物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山旺的岩层比较特殊,由硅藻遗体和黏土组成,黑白相间,层叠若纸,稍经风化即可层层翘起,宛如书页,所以被形象地称为“万卷书”。
3、山旺化石为什么被称为“稀世珍宝”?山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这出土的化石,种类繁多,而且保存完好,印痕清晰,栩栩如生,有的化石还保留着原来的颜色。
如此精美的化石,不仅国内少见,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故有“稀世珍宝”之美誉。
4、山旺化石已鉴定出10余门个种类,700余种。
已发现藻类100余种,苔藓、蕨类各一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139余种。
5、无脊椎动物在山旺化石动物群中主要代表是昆虫纲,此外,蛛形纲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山旺昆虫化石已鉴定400余种,占我国化石的一半多。
6、鱼化石主要包括鲤形目和鲈形目;两栖类化石包括有尾目的蝾螈和无尾目的蟾蜍科、锄足蟾科等10余个种属的代表。
7、为什么鸟类是脊椎动物中发现化石最少的一个门类?鸟类由于独特的生活方式,骨骼中空,骨壁薄且纤细,化石难以保存下来,完整的化石更为罕见,是脊椎动物中发现化石最少的一个门类。
8、山旺是我国发现鸟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好的地方。
其中发现的山旺山东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中新世鸟类,也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完整鸟化石,填补了我国第三纪鸟类化石的空白;秀丽杨氏鸟标本的肌胃中仍保存有熠熠闪光的胃石,这在鸟类化石中是极为罕见的,首开了我国这方面的记录。
9、山旺已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17属18种,肉食类几乎都是熊科成员,其中东方祖熊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完整骨架。
10、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山旺化石体现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海洋中的单细胞藻类C、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是生物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D、原始的新陈代谢和能够自我繁殖是原始生命的标志第二节恐龙化石1、在享有“中国龙城”美誉的诸城,蕴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纪恐龙化石产出地,被誉为“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
200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右图表示用显徽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若要让草履虫不从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左下方B.右上方C.右下方D.左上方2.与普通狐相比,北极狐的耳朵非常小,以下解释不确切的是A.对环境适应的结果B.北极食物匮乏的结果C.遗传和变异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3.下列说法,最为确切的是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核内贮存着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C.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骨骼肌属于组织4.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A.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B.上述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螳螂、蝉和黄雀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蝉和螳螂屑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5.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是多细胞生物体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全部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 D.依靠孢子繁殖后代6.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B.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不消耗能量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D.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7.下列关于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临朐山蝎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 B.虹鳟鱼身体呈纺锤形,利于在水中游泳C.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8.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人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D.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9.对病毒、细菌、真菌的解释,正确的是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B.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C.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D.细菌可以通过芽孢繁殖后代10.能正确表示人体平静吸气时膈肌状态的模式图是11.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都连通在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 B.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静脉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C.给病人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可直接到达病灶 D.吸烟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器官,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12.近视是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冷宇;张守本;刘一霆;赵升;刘旭东【摘要】于2011年3、6、8、10、12月在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共采集到潮间带动物55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各潮带间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H')差异极显著(P<0.01),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P<0.01),潮汐与季节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年(卷),期】2014(030)002【总页数】6页(P164-169)【关键词】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空间分布;季节变化【作者】冷宇;张守本;刘一霆;赵升;刘旭东【作者单位】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山东省潍坊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潍坊261041;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5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于2007年10月底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建立,该保护区坐落于山东省昌邑市北部堤河以东、海岸线以下的滩涂上,总面积为2 929.28 hm2,主要保护以柽柳为主的多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各种海洋生物, 是中国惟一以柽柳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区内有柽柳林、滩涂湿地、浅海等多种生态类型。
潮间带是世界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类型,处于陆海过渡地带,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以及海陆理化因子的交替作用,潮间带成为海洋中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又是人类活动和干扰最为严重的区域。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掌握昆虫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特点。
2. 观察昆虫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了解昆虫的生长规律。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 昆虫:家蚕、蝗虫、蝴蝶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镊子、培养皿、解剖镜、记录纸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观察昆虫完全变态发育过程(1)选取家蚕、蝴蝶等昆虫,观察其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2)分别记录各阶段昆虫的特征,如体型、颜色、触角、翅膀等。
(3)分析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如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异大、生活习性不同等。
2. 实验二:观察昆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1)选取蝗虫等昆虫,观察其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2)分别记录各阶段昆虫的特征,如体型、颜色、触角、翅膀等。
(3)分析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如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生活习性相近等。
3. 实验三: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差异(1)对比分析两种变态发育的特点,如发育阶段、形态变化、生活习性等。
(2)总结两种变态发育对昆虫生存的意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家蚕、蝴蝶等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1)卵阶段:家蚕、蝴蝶等昆虫的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颜色多样。
(2)幼虫阶段:幼虫体型细长,触角、口器、足等器官逐渐发育,生活习性以食草为主。
(3)蛹阶段:蛹体呈椭圆形,外表有一层硬壳,内部器官发生显著变化,准备进入成虫阶段。
(4)成虫阶段:成虫体型较大,翅膀展开,触角、口器、足等器官发育成熟,生活习性多样。
2. 实验二:蝗虫等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1)卵阶段: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颜色多样。
(2)若虫阶段:若虫体型与成虫相似,但体型较小,触角、口器、足等器官逐渐发育,生活习性以食草为主。
(3)成虫阶段:成虫体型较大,翅膀展开,触角、口器、足等器官发育成熟,生活习性多样。
3. 实验三: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差异(1)发育阶段: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观察昆虫的生长和变态过程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其生长和变态过程引人入胜。
本文将从观察昆虫的生长和变态过程的角度出发,介绍昆虫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一、卵期昆虫的生命起点始于卵。
昆虫卵大小、形态和颜色各异,不同种类的昆虫卵具有特定的特征。
例如蚕宝宝的卵呈椭圆形,呈黄白色,触感柔软;而蚂蚁卵则更小,呈白色,外壳较硬。
二、幼虫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昆虫从卵中孵化出幼虫。
幼虫期是昆虫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观察昆虫变态过程的重要时期。
1. 外形特点不同种类昆虫的幼虫在外形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蝴蝶幼虫呈条状,身体上有明显的环节,颜色多为绿色或棕色,通常也拥有特殊的斑点和刺毛;而苍蝇的幼虫则更短小,呈白色或乳白色,身体柔软。
2. 行为习性昆虫幼虫的行为习性也各有特点。
有些昆虫幼虫以捕食其他昆虫为生,如蝉幼虫、蜻蜓幼虫等;而有些昆虫幼虫则以植物为食,如毛毛虫、蝴蝶幼虫等。
3. 生长过程在幼虫期,昆虫会不断摄取食物,并通过蜕皮的方式增长体积。
幼虫经历几次蜕皮后,体型逐渐增大,皮肤颜色和外形特征也会发生改变。
三、蛹期蛹是昆虫幼虫经过一系列变化后的中间阶段。
在这一阶段,昆虫会选择一个适宜的环境,进行壳的形成。
蛹的外观形态因昆虫的种类而异,有的蛹外壳坚硬,有的则柔软。
在蛹的内部,昆虫的身体正在经历神奇的变化,包括器官重组、鳍状肢的形成等。
这个过程有时需要数天,有时需要数周或数月,直到昆虫体内的改变完成。
四、成虫期当昆虫的身体完全变化后,它会破茧而出,成为一个完全发育的成虫。
成虫期是昆虫的最终阶段,也是昆虫群体繁衍生息的时期。
1. 外形特点成虫的外形通常是昆虫最为人熟知的形态,各种昆虫都有着独特的外表。
例如,蝴蝶拥有绚丽的翅膀和长长的触角,而苍蝇则具有与众不同的复眼和短暂的寿命。
2. 生殖与繁衍成虫通过交配和生殖器官来繁衍后代。
雄性昆虫会用特殊的方式吸引雌性昆虫,以完成交配。
一旦交配成功,雌性昆虫便会产卵,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
自然观察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自然观察: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昆虫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生物群体,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生长过程。
通过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生命特征、生态行为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以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为主题,从卵、幼虫、蛹到成虫四个阶段,介绍其中的变化和特点。
1. 卵阶段昆虫的生长过程从卵开始。
卵是昆虫的初始形态,一般由雌性昆虫产出,并选择适合的环境进行存放。
在观察昆虫卵的生长过程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昆虫,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
例如,蝴蝶的卵外形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等,常常在树叶的背面或花朵上落脚。
在观察蝴蝶卵的生长过程中,可以看到卵壳的颜色逐渐变深,并在一定时间后孵化出幼虫。
2. 幼虫阶段幼虫是昆虫生长过程中最活跃的阶段,也是观察昆虫的最佳时机。
幼虫的外形和习性与成虫相差很大,因此观察昆虫的幼虫过程能够提供更多的生物特征信息。
以蚕为例,蚕的幼虫是丝绸的原料。
我们可以观察到蚕的幼虫体呈长圆柱形,体色从初期的白色逐渐变为黄褐色。
蚕幼虫生长时,会经历多个脱皮过程,每次脱皮后身体会变得更加壮实。
与蚕相比,其他昆虫的幼虫形态和习性各异。
通过观察昆虫幼虫的生长过程,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不同昆虫的特点和适应能力。
3. 蛹阶段蛹是昆虫生长过程中的转变阶段,也被称为蛹化。
在蛹阶段,昆虫的体形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外部特征几乎看不出与幼虫和成虫的联系。
例如,蝴蝶在幼虫阶段经历完全变态的过程,将幼虫的外骨骼蜕变为柔软的蛹。
观察蝴蝶蛹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到蛹的外表呈现透明的茧状,从中可以看到蝴蝶翅膀和其他身体部分的轮廓。
4. 成虫阶段成虫是昆虫生长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昆虫的繁殖期。
在观察昆虫的成虫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翅膀颜色和纹理、身体的形状和大小、触角的长度等特征。
不同种类的昆虫成虫在外部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蜜蜂的成虫外形较为圆胖,体色灰黑,触角较短;而蝴蝶的成虫外形则各不相同,翅膀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花纹。
沙蚕详细资料大全沙蚕在分类学上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俗称海虫、海蛆、海蜈蚣、海蚂蝗。
动物性钓饵的一种。
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
长10厘米左右。
栖息泥沙中,生殖季节或夜出觅食时,能游水。
我国黄海和渤海沿岸多产,日本亦产,是钓取海鱼的主要饵料。
我国海滨已广泛养殖,作为商品饵供应垂钓者。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沙蚕•拉丁学名:Nereis suinea•别称:海蛆、海蜈蚣•界:动物界•门:环节动物门•纲:多毛纲•目:须虫目•科:沙蚕科•属:沙蚕属外形特征,生长繁殖,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经济价值,人工养殖,放养前的准备,苗种来源及投放,日常管理,收获,外形特征沙蚕体似蠕虫,呈长椭圆柱形而稍扁,两侧对称,后端尖。
整体由头部、躯干部和尾部3部分组成。
头部发达,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
第1刚节前凸出一小叶,称为口前叶,背面有2对简单的圆形眼,前缘有1对细小触手及1对粗大的触角。
口前叶后为第1节,腹面有口,称围口节,两侧各有4条细长触须。
口内有一可伸缩的吻,吻前端有1对大颚,用以捕食。
躯干部具有许多刚节,各节两侧有1对外伸的肉质扁平凸起,称为疣足,足上有刚毛。
疣足多为双叶型,具有游泳和爬行功能。
刚毛有毒腺,刺到皮肤有红肿疼痛感觉。
尾部为体的末节,亦称肛节,节上有1对肛须, *** 位于肛节末端背面。
沙蚕生长繁殖沙蚕头有腭。
身体有两根短触手眼,各有疣足,用于移动。
用鳃呼吸。
临近生殖时,多数种类通常在夜间离开海底浅洞穴到近海面处排出性细胞出球形幼体。
有些沙蚕在洞内生殖。
雌体排卵后即死去,并被雄体所食。
有的沙蚕体圆形、后端尖,具许多体节。
沙蚕可分为头身体和尾。
沙蚕头发达,沙蚕和围口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沙蚕口前伸于口前方的圆三角形或圆锥形肉质叶突对简单的圆形眼,前伸的头触手和其前端腹侧两个大的分节的触角。
沙蚕口腔为一大的环状,沙蚕腹面具横长的口,沙蚕侧肌肉质的吻可由口伸出,沙蚕吻前端具吻表面沙蚕具颚齿;沙蚕许多结构相似,沙蚕每亦见于深海,在岩岸石块下、石缝中、海藻丛间,软底质中均为占优势的生活于淡水或半咸水的沙蚕等少数种在生殖前无多大形态变化外,沙蚕多数种在生殖前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称沙蚕体,有的沙蚕有出现于体中后,沙蚕有许多相似的疣足。
<<潍坊生物与探究>>课本重难点总结第一章史前生物第一节山旺化石1.在潍坊市有一处被誉为(古生物化石宝库a)的地方,位于(临朐县城东22千米)处的(山旺)古生物化石遗迹,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物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山旺),地势低凹,呈盆地状,岩层较特殊,被形象地称为(”万卷书”)。
其间保留着各种精美的动植物化石,记录着(1800万年前)大自然的沧桑变迁。
3.山旺化石,有(“稀世珍宝”)之美誉。
山旺化石已鉴定出(10余个)门类,(700)余种。
4.化石种类分为:(植物类)和(动物类),其中的动物类又分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哺乳类)5.山旺已发现植物类中的(藻类100余)种,苔藓、蕨类(各一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139)种(种类最多)。
6.山旺化石无脊椎动物类:主要代表是(昆虫纲)。
山旺昆虫化石已研究鉴定(400)余种,占我国昆虫化石的(一半多)。
7.山旺化石脊椎动物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在山旺化石动物群中都有典型代表,构成了山旺化石动物群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8.山旺化石鱼类:山旺的鱼化石主要包括(鲤形目)和(鲈形目)。
山旺的鱼化石中绝大部分中数已灭绝。
9.鸟类由于独特的生活方式,骨骼(中空),骨壁(薄且纤细),化石难以保存下来,完整的鸟类化石更为罕见,是脊椎动物中发现化石(最少)的门类10.山旺化石鸟类:已发现(5)种完好的鸟化石和许多漂亮的羽毛化石,如(山旺山东鸟)(硕大临朐鸟)(硅藻中华河鸭)(秀丽杨氏鸟)等化石,是我国发现此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好)的地方。
11.(山旺山东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中新世鸟类,也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完整鸟化石),填补了我国第三季鸟类化石的空白。
12.(秀丽杨氏鸟)标本的肌胃中仍保存有熠熠闪光的(胃石),这在鸟类化石中是极为罕见的,收卡了我国这方面的纪录。
13.山旺化石哺乳类:山旺化石动物中的小型哺乳类动物主要有:(山旺蝙蝠)(亚洲梅氏松鼠)(山东硅藻鼠)(山旺半圆齿鼠)和(中华近松鼠)等14.大型哺乳动物包括犀、象、猪、鹿等,犀类化石个体,肉食类几乎都是熊科成员,其中(东方祖熊)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完整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