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规院-鄂州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32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14•【字号】鄂政发〔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21〕3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1月14日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准确把握新形势,开启美丽湖北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第二节“十四五”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第三节美丽湖北建设面临新机遇第二章保持战略定力,绘就生态强省新蓝图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规划目标第三章坚持共抓大保护,稳步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第一节突出长江水污染治理第二节加强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第三节推动构建长江生态共同体第四章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夯实区域发展绿色底盘第一节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第二节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第三节构建国土空间保护新格局第四节推进城市群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第五章持续推进结构调整,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第一节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第二节加强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第三节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第六章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第一节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第二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第三节大力推进碳市场建设第四节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第五节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第七章统筹推进“三水共治”,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第一节强化水环境治理第二节优化水资源利用第三节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第八章加强协同控制,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一节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第二节持续推进涉气污染源治理第三节加强其他涉气污染物治理第九章推进系统防治,持续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第一节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第二节推进土壤安全利用第三节推进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第十章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第一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二节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监管第三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第四节推进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第十一章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有力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第一节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第二节强化养殖业污染治理第三节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第四节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第十二章强化风险防控,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第一节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第二节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第三节推进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第四节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第十三章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第一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第二节加强环境治理监管体系建设第三节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机制第四节深入推进环境治理能力建设第五节构建全民环保行动体系第十四章完善保障机制,确保规划高效实施第一节强化责任分工第二节强化规划衔接第三节强化资金保障第四节强化信息公开第五节强化考核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有关规划计划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基于滨水生态理念下的旅游新城详细规划研究——以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详细规划设计为例作者:汪莉56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最热门的活动之一。
中国现在提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这几年来,国家已经出台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发展旅游服务业,所以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势在必行。
本课题研究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范畴。
【关键词】旅游新城;滨湖;生态1、规划背景1.1 项目概况红莲湖项目地处鄂州市红莲湖旅游新城,位于武黄高速以南,西临红莲大道,东北临红莲湖,南依红莲湖高尔夫。
红莲湖项目用地地势现状为东北方向低、西南方向高的缓坡地形。
其最低点的高程达17 米,最高点的高程达37 米,相差20 米。
项目场区内地势低洼处有若干鱼塘。
接壤红莲湖的湖岸线长度达300 米。
规划用地面积约68 公顷,总规中被定为居住用地性质。
1.2 现状分析红莲湖旅游新城目前已建项目有恒大金碧天下和高尔夫国际社区两个地产。
另外还有超星级会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红莲湖产学研基地、红莲湖高新电子产业园、天润创意产业园、省水利厅培训中心、徽商会馆、闽商会馆等规划项目。
本项目临近金碧大道,与高尔夫国际社区相邻,红莲湖畔,远眺恒大金碧天下。
北临红莲湖、警官学院用地;南接金丰地块和红莲湖高尔夫国际社区;西依田大地块、金碧大道;东靠高尔夫、法官学院。
2、规划理念2.1 规划理念坚持生态社区的理念,充分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因素,建设与地块环境充分结合,滨水建设很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居住社区,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很好的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居住社区。
坚持尊重自然的理念,尊重当地地形与滨水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社区的现有环境优势,体现文脉水韵,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地区空间,突出社区的自然环境特色。
2.2 项目定位本项目包括地产和旅游两部分内容,为地产+ 旅游开发模式,形成地产和旅游互动、互利的关系。
湖北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细则(试行)参考资料目录一、关于印发《湖北省城市“四线”规划管制工作指引》、《湖北省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编制导引》、《湖北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细则(试行)》的通知(鄂建[2004]60号) (1)二、湖北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细则(试行) (2)三、参考示例1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内容(节选) (7)四、参考示例2 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节选) (10)五、参考示例3 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内容(节选) (27)六、参考示例4 随州市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节选) (29)湖北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细则(试行)1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和《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的要求,为规范我省各类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制定本细则。
1.1 编制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四个坚持”,即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最广大群众服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量力而行。
有效调控和制止各类与“四个坚持”不相适应的建设开发行为,保证城市各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我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1.2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指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的必备内容。
1.3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应当符合国家、部、省各类相关规范,结合地方性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研究制定。
1.4 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已经批准的,要补充完善强制性内容。
新编制的规划,特别是详细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必须明确强制性内容。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0.16•【字号】鄂州政办发〔2020〕26号•【施行日期】2020.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鄂州政办发〔2020〕26号各区人民政府,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0月16日鄂州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深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稳投资、扩内需、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疫情后产业复苏升级带来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新基建的"乘数效应",推动新基建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社会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升级,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到2022年,基本建成泛在感知、数据共享、协同计算、高速连接、智能决策、服务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融合基础设施广泛赋能、创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新格局。
一是建设全省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到2022年底,部署5G基站超过2000个以上,5G网络重点区域全覆盖,新一代宽代网络实现智能、高效、快捷。
建成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支撑城市治理"一脑通治"、"一屏通览"、"一网通办"。
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李兵2013年第7期——经济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鄂州市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将按照科学发展一步到位、“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全域规划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标准,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具有时代特征、鄂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争创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城市。
一、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牢固树立产业是“强市之本、发展之源”的理念,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培育产业体系,夯实经济基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构建城镇体系,优化重大产业布局,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发展区域集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培植一批奠定鄂州产业基础的百亿产业乃至一两个主导鄂州经济的千亿产业。
一是做大做强工业。
坚持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能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推动钢铁产业降本增效、闲置产能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改造升级,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环保、低耗、节能的新型建材产品,建设华中地区工程塑胶生产中心。
积极争取鄂州电厂三期项目建设,提升能源产业发展水平。
加快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提高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推动轻纺服装产业打造自主品牌,扩大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抓住中海油LNG项目建设机遇,发展天然气热、冷两条产业链及设备制造产业,建设中部清洁能源基地。
依托鄂信钻石、镁里镁等企业,发展高性能新材料,建设华中新材料基地。
全面提高环保标准,以巨大的市场拉动力发展环保制造、环保设计、环保服务,建设环保产业基地。
二是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湖北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同意鄂州市设立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物价局•【公布日期】2003.03.27•【字号】鄂财综发[2003]15号•【施行日期】2003.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湖北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同意鄂州市设立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项目的通知(鄂财综发[2003]15号2003年3月27日)鄂州市财政局、物价局:你们《关于申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项目的请示》(鄂州财综文[2002]155号)收悉,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发[1987]47号)和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取消部分建设项目收费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收费管理的通知》(计价费[1996]2922号)、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整顿住房建设收费取消部分收费项目的通知》(计价格[2001]585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鄂政函[2001]206号)的精神,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同意鄂州市设立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项目,由鄂州市政府的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征收。
二、征收范围。
鄂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范围为:鄂州市城市规划区的主城区,即:包括凤凰、古楼、西山、樊口四个街道办事处和石山、新庙、泽林、杜山、燕矶、临江乡的德胜村以及华容区政府所在地的华容镇、梁子湖区政府所在地的太和镇。
三、征收对象。
鄂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对象为:凡在鄂州市上述经规定程序批准后的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单位和个人,均应由建设单位或个人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四、减免范围。
鄂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对以下对象实行减免:非盈利性托幼儿园、学校的教育用房,社会福利设施,市政工程设施,军事设施,城市规划区内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农村村民在本村集体土地上按规定面积建设的住房。
五、资金管理。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光纤通信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鄂州市作为湖北省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枢纽,对光纤通信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鄂州市光纤通信的需求,我公司承接了鄂州吹缆工程。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鄂州吹缆工程2. 工程地点:鄂州市3. 工程规模:全长约100公里4. 工程内容:光缆敷设、通信设备安装、通信线路维护等5. 工程工期:预计6个月三、工程实施1. 工程准备(1)项目立项:根据鄂州市光纤通信发展规划,我公司向相关部门提交了项目立项申请,经批准后正式开展工程。
(2)施工队伍组建:为确保工程质量,我公司从内部选拔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成立了专门的施工队伍。
(3)施工材料采购:根据工程需求,我公司采购了光缆、通信设备、施工工具等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特点,我公司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
2. 施工过程(1)光缆敷设1)光缆路径规划:根据工程需求,我公司对光缆路径进行了详细规划,确保光缆敷设安全、高效。
2)光缆敷设:采用人工敷设方式,按照规划的光缆路径进行敷设,确保光缆铺设平整、牢固。
3)光缆接头处理:对接头处进行精心处理,确保接头质量。
(2)通信设备安装1)设备选型:根据工程需求,我公司选择了性能稳定、可靠的通信设备。
2)设备安装: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安装正确、牢固。
3)设备调试:对安装好的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通信线路维护1)线路巡查:定期对通信线路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故障。
2)故障处理:对出现的线路故障,及时进行修复,确保通信线路畅通。
3)线路保养:对通信线路进行定期保养,延长线路使用寿命。
3. 工程验收(1)自检:在工程完工后,我公司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自检,确保工程质量。
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鄂州市人民政府议事和决策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2.13•【字号】鄂州政发[2007]1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鄂州市人民政府议事和决策规程》的通知(鄂州政发[2007]1号)各区、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鄂州市人民政府议事和决策规程》经2007年1月29日(2007年第3次)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二OO七年二月十三日鄂州市人民政府议事和决策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市人民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市人民政府议事和决策坚持以下原则:(一)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原则;(二)依法决策原则;(三)专家咨询和评估原则;(四)重大决策群众参与原则;(五)决策后评价原则。
第二章市人民政府议事规则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实行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等议事方式。
第一节市政府全体会议第四条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市政府组成部门的各委员会(办)主任、各局局长组成,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也可邀请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法院、市检察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召集和主持,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
会议的议题主要包括:(一)传达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定和会议精神;(二)部署市政府半年或全年的工作及其他重要工作;(三)通报有关全市工作的重要情况;(四)讨论其他需要由市政府全体会议讨论的事项。
第五条提请市政府全体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常务副市长审核提出,报市长确定。
全局性重大待决事项的议题,由分管副市长先组织相关部门充分酝酿和讨论,形成基本一致意见后,再按上述程序报请市长确定。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1. 引言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为了更好地发挥武汉城市的综合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武汉市政府制定了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本文将从城市圈规划的目标、范围、重点任务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2. 规划目标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以武汉市为核心,形成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群。
具体目标如下:•加快武汉市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强化武汉市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3. 规划范围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范围包括武汉市区及其周边的若干城市,主要包括: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
4. 重点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明确了以下重点任务:4.1 交通网络建设加强武汉市与周边城市之间交通网络的衔接,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整体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推动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4.2 城市功能提升推动武汉市及周边城市的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建设高等教育、科研、医疗、文化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4.3 城市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创新能力。
4.4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5. 实施策略为实现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目标,采取综合施策的方法,具体策略如下:5.1 强化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资金和人才流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鼓励创新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落户。
黄石西塞山东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洋谰湖片区规划布局第三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第四章规划实施与管理第一章总则1.0.1 为加快黄石市西塞山东南区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及该片区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重,有效提高该片区对本镇的服务功能,改善城镇的居住环境,完善城镇的功能结构,提升城镇形象,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促进该片区经济快速发展,特编制《黄石西塞山东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此形成规范化的立法文件,为政府主管部门控制和指导下一层次修建性详细规划、公共空间场地环境设计等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和管理依据,指导和管理该地区的建设改造和综合开发。
1.0.2 本规划是黄石西塞山东南区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凡在本规划规定范围内任何新建、拆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黄石市城市规划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需要对本规划作重大变更时,须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对某些局部调整,应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0.3 本规划是对《黄石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具体深化,凡在本规划批准前编制的各项规划与本规划有矛盾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1.0.4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则、规划说明以及城市设计意向四部分组成,其中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1.0.5 本规划区位于西塞山的东南部,旧城镇中心组团南侧,其东起规划40米主干道。
1.0.6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和《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湖北省《中心镇规划指引》(GDPG—005)、《黄石市城市规划技术规范》(2001年)、《黄石西塞山区土地利用规划》(1997—2010年)、《黄石西塞山区总体规划》(2006—2026年)、《黄石市城镇给水专项规划》、《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黄石市“十五”电网规划》,结合现状建设情况和规划发展计划进行编制。
湖北省大冶市庐尚境旅游区总体规划(2013-2025)•文本2013年5月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 武汉骄楚规划设计院 中国旅游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湖北省大冶市庐尚境旅游区总体规划》(2013-2025年)编制领导小组顾 问:傅继成 黄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书记组 长:李修武 大冶市委副书记、大冶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程树翔 大冶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保平 大冶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 员:曹中德 大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陈树忠 大冶市旅游局局长 程 玮 大冶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刘旭东 大冶市财政局局长 乔永红 大冶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国胜 大冶市规划建设局局长 乐 龙 大冶市环保局局长 尹又如 大冶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曹祥林 大冶市水务局局长 胡 彬 大冶市林业局局长袁致力 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 毛水珍 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 冯声家 湖北兴冶矿业有限公司顾问冯声波 湖北兴冶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声浪 湖北兴冶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声优 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上冯村党支部书记《湖北省大冶市庐尚境旅游区总体规划》(2013-2025年)编制专家组顾问组长:胡礼鸣 湖北省旅游局副局长、湖北大学硕士生导师徐 勇 湖北省旅游局副局长、湖北大学硕士生导师石培华 原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后成 员:唐昌华 湖北省旅游局规划财务处处长陈 伟 湖北省旅游局监督管理处处长 陈雪岚 武汉大学学知旅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李 涛 北京杰敏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级策划师组 长:熊剑平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教授、琴园学者中国旅游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武汉骄楚规划设计院院长、首席规划师副 组 长:刘美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组 员:刘承良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首批青年专家武汉骄楚规划设计院常务副院长余意峰 湖北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副教授、博士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首批青年专家中国旅游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余瑞林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博士 张 祚 湖北大学商学院工程管理系讲师、博士后 赵 亮 湖北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副教授、博士 张贞冰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博士 张春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博士 石 洁 湖北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陈 芹 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法律顾问:陈玉祥 湖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一条 规划背景大众休闲旅游时代来临,美丽中国建设提上议程,湖北乡村旅游渐入佳境,大冶市旅游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