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悲剧的特点

悲剧的特点

悲剧的特点
悲剧的特点

悲剧的特点

分类:文海拾贝

2007-08-17 20:02阅读(544)评论(1)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悲剧独占螯头,并有不少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之作。仅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少数几部悲剧杰作就已能力压群雄。可以说悲剧是世界文学名著中生命力最强的。在人类的童年时期,文明刚刚起步,悲剧就已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近当代曹禺、奥尼尔等人的创作又再度掀起高潮,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无怪乎,中国当代知名美学家朱光潜这样褒扬:“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取得杰出成就的悲剧家也是人间最伟大的天才。”正因如此,悲剧理论就犹如文艺学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悲剧及其理论古老却永具魅力,吸引了历代各派权威学者为之付出毕生心血,正是所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它处理人类情感中最强烈的时刻,描述的激情都是最基本的,可以毫无例外地感染一切人。看了悲剧艺术作品总会使人感到莫名的欢欣鼓舞、激动振奋、豁然开朗、境界提高,它能激发我们的勇气,陶冶我们的情操,愉悦我们的情绪,鼓舞我们的精神,震撼我们的心灵,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感染力。而关于悲剧到底有什么独特的美感作用的专门研究相对不多,也没有很深入展开。所以在这里我想试图解答悲剧到底有什么独特的美感作用,即悲剧激情的本质问题。先说明一下我所谈论的悲剧,我想谈论的悲剧它不单是指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更是广义的悲剧艺术观念,包括带悲剧性的或悲剧艺术特征的一切文学作品。再解释一下“激情”这个概念,黑格尔曾提到“激情”一词是指“人们通过艺术对生活真谛的理解而达到的高度兴奋。”我觉得据这个解释把它用在悲剧独特的美感作用效果上很合适,所以我且把悲剧独特的美感作用也就是它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称之为“悲剧激情”。它即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论点。

一“怜悯和恐惧的净化” ——悲剧独特的道德教益作用

早在古希腊,历史家色诺芬就认为文艺要更多的描写社会和人的美德,要与政治和道德发生更密切的联系。这对亚里士多德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很重视悲剧的道德教化作用,他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文艺不能离开政治道德观点的考虑,于是写下了经典名句,悲剧“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些情感得到陶冶”。他本人对此所做的解释是借怜悯和恐惧之情,使过强的情感通过眼泪得到宣泄,过弱的情感通过悲痛得到加强,使偏颇的情感趋于正常,从而使人产生“一种舒畅的松弛”的快感。这正是悲剧的“陶冶作用”。所谓陶冶作用(又译为卡塔西斯、净化),就是他对悲剧道德感化作用的肯定。近代美学家朱光潜提出真正的悲剧快感不依赖于道德的考虑,但是也强调指出:“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生活当中,如果道德感没有以某种方式得到满足或至少不受干扰,审美的一刻就不会到来。”用十七世纪法国批评家德莱登的话说:“使观众从愉快中得到教益是一切诗歌的总目标。哲学能给人教益,但它通过概念来完成这个工作,那就不是愉快的,或者不如通过例子那样令人痛快。”黑格尔也说,当给情感以形式时,理性就把握住了情感。按近代心理学的心理距离说,艺术既不应当过分坚持其独立自主而完全抛开道德感,

也不应当蜕化为陈腐的道德说教。艺术的道德作用靠的是以情感人的方式,而悲剧道德作用更具独特性,那就是“怜悯和恐惧的净化”。

先谈谈“怜悯和恐惧”。法国古典主义批评家布瓦若在《诗的艺术》中曾这样论及这两种情感的重要性:“倘若戏剧动作里出现的那感人的冲击,不能使我们的心头充满甘美的恐惧,或在我们灵魂里不能激起怜悯的快感,则你尽管摆场面,耍手法,都是枉然。”“那么悲剧中使我们感到怜悯和恐惧的是什么呢,这两种情感的本质到底是怎样的,它们又是怎样引起的呢?黑格尔说的有理:“人应该感到恐惧的并不是外界有限事物的威力及其压迫,而是伦理的力量,这是人自己的自由理性中的一种规定,同时也是永恒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人要违反它,那就无异于违反它自己。”他又指出,真正的怜悯不仅仅是同情的眼泪或妇人气的东西,不是“对于旁人的灾祸和苦痛的同情”,而“是对受祸者所持的伦理理由的同情,就是对他所必然显现的那种正面的有实体性的因素的同情。”而朱光潜对两者本质的探究就更深刻了,他指出,悲剧的恐惧在某些重要方面和悲剧的怜悯相似,他们都是突然见出生命的玄妙莫测和不可改变以及人的无力和渺小所产生的结果。先了解一下怜悯。怜悯是痛感中的同情,在怜悯中我们总是借助于自己的经验来解释别人的感情,对对象倾注关爱。它由两个因素构成:同情关爱和惋惜。悲剧中人物的不幸往往极其强烈而且很难用理性说明,带有提炼过后的典型意味,它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去沉思整个人类的苦难,觉得整个宇宙的道德秩序似乎出了毛病,他天性中要求完美和幸福的愿望使他对此深感惋惜。莱辛认为悲剧应唤起人对同类人的同情,人仿佛要通过它把自己的小我和人类的大我同一起来,对共同的命运起共同的哀怜和恐惧。事实正是如此。而当我们欣赏者看到剧中或多或少总有美德的人物也不能避免厄运,心中就产生怜悯,无意中就导致我们求帮助和关怀受难者,那正是高贵神圣的美德。我们和戏剧中人物共患难,可以说是联合起来面对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恶,就是破坏宇宙道德秩序的因素。里普斯说:“悲剧的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同情,能够欣赏人身善的力量。”我们因为事情竟然会这样而深感惋惜,而我们出于对人类的同情,有意无意的希望事情是另一个样子。接着来理解“恐惧”。悲剧往往使我们感到宇宙间有一种人的意志无法控制,人的理性也无法理解的力量,这种力量变幻莫测,还时常喜欢伤害人,无法预见说明,不问善恶是非的区别,把好人和坏人一概摧毁,这种不可知的神秘即古希腊人所谓的“命运”感,现代人对黑暗社会环境及强大的丑恶势力的感受与此类似。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这种神秘。悲剧恐惧不是日常生活中觉得危险迫近时的那种恐惧,而是不能清晰可辨的,在压倒一切的“命运”的力量之前,我们那种自觉无力和渺小的感觉,是一种震撼灵魂的神圣的恐惧。要而言之,怜悯和恐惧是悲剧激起的两种最强烈的感情,这两种感情使心灵达到极高的情感基调,能进入和刺透心灵,并有力地感动灵魂,使人投入一种甜蜜深邃的沉思之中,使心灵不知不觉地专注于悲剧所表现的兴趣之中,以致于把所有的情感结合起来,随时都得以表达它被激发的全部激情,给人留下最强烈的印象,从而使悲剧激情显得比其他艺术的效果更强烈。

再来谈谈“净化”。关于“净化”,亚里士多德自己这样说明:“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

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自亚里士多德提出后,历代人作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推断其含义,莱辛的观点值得一提,他说:“净化不是别的,只是把情感转化为符合道德的心习。”他特别强调戏剧的道德内容和影响,认为通过情感的净化,人可以更好地得到提高。较有成就的还有朱光潜,他推断亚里士多德观念中“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和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因宣泄而达到平衡,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认为“人受到净化之后,就会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得到一种无害的快感”。在这个意义上说,净化就是表现、缓和。综合来说,大家都共同认为悲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怜悯和恐惧的净化,把握情感的一个度,坚守黄金中庸,找准情感和道德的结合点,以此来陶冶人的性格、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格。最后再引用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的一段话来给这部分做个小结:“悲的体验中不仅有损失的悲哀和痛苦,而且也有光明的感觉。这种感觉的产生是由于吸引了最高的价值,由于个人隐衷同社会交融一致。像亚里士多德指出的那样,对悲的审美感知引起卡塔西斯,即净化。人在深深地怜悯悲时,不仅体验到感情极度紧张后的轻松的某种缓和,而且在道德上变得高尚,在审美上豁然开朗。”

二“崇高感” ——悲剧独特的教育激励作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较早地注意到了艺术对人的影响,指出“人体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艺术可以改变人的性情和性格,所以产生教育的作用。”艺术的教育作用主要是一种性格或精神的示范、激励作用。悲剧作为一门艺术,也有这种教育作用,主要是一种“崇高感”。悲剧是崇高的艺术,悲剧的审美特征实质上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与崇高结合,才具有真正悲剧性因素,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这样的悲才是深刻的悲。罗马批评家朗吉弩斯说:“其他品质可以被一般人所拥有,而崇高则把天才作者提升到接近于上帝的万能心智的位置。”那么,崇高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它和悲剧感有什么联系呢?关于这点,康德的解释很中肯,他认为崇高感它“先有一种生命力受到阻碍的感觉,马上接着有一种更强烈的生命力的洋溢迸发”。悲剧审美效果的基本特点和这就很近似,都有一种“面对某种压倒一切的力量而感到恐惧之后的自我扩张感” 。关于“生命力受到暂时阻碍的感觉上一章讲到“恐惧”时已加以论述,这一章重点谈谈“自我扩张感,即”生命力的洋溢迸发”,下面试着分两点来谈崇高感的质素。

第一点,悲剧的整个情节结构是表现有价值东西的毁灭,与此同时伴随着进行的是悲剧人物的反抗斗争,不懈追求。悲剧激情就体现在此过程中。困境激发出悲剧人物化悲痛为力量的斗志,努力向上的意识,积极进取的心态,以挑战的姿态面对灾难、痛苦和“命运”,突破人的生存界限,唤醒人的价值感,扩展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人的潜力,助成奋斗、向上、美化的诸种行为。情节结构是悲剧的基础和灵魂。悲剧动人心魄的效果,主要靠情节的突转和发现。悲剧情节结构,即表现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过程,在此过程中,反映善与恶、正义与邪恶、进步与落后的斗争冲突。它就是灾难的制造和降临,就是美、善被暂时压倒。但悲剧能成为悲的最高形式,关键在于悲剧人物的态度、精神。面对灾难、痛苦和“命运”,悲剧人物需要怎么做呢?斯马特先生回答得好:“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时,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因此,悲剧总是有对苦难的反抗,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和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每一部悲剧作品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悲剧冲突。不论是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

爱情与社会角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还是心灵的自我矛盾与自我交战,抑或是新与旧的对立,悲剧作品总竭尽所能地表现悲剧人物的价值,然后把剧中的全部破坏性因素都调动集中起来,形成一股摧毁有价值东西的联合力量,在高潮中突然给有价值的东西以致命的一击,使悲剧人物愿望、理想、幸福等功败垂成,令人遗恨不已。悲剧作品就是通过不该毁灭者毁灭了的整个情节结构,引起人们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借以产生并增强悲剧“崇高感”。悲剧就是通过激起人们巨大的悲痛,从思想感情上来否定扼杀美好事物的丑恶势力,痛恨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同情的追求,所以,优秀的悲剧总是有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像鲁迅的悲剧观就兼有巨大的思想深度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他在很深的程度上感到社会人生的痛苦,但是他对痛苦采取积极的战斗的态度。他写作的目的就是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也正是这一点上,奥尼尔认定悲剧是“人类生存最完美的反映,”他说:“我生来对悲剧有一种狂喜感。人的悲剧也许是唯一有意义的东西。我所追求的是让观众怀着一种狂喜的心情离开剧场,这种心情来自于舞台上有人在面对生活,在永远不利的处境中奋斗,没有取得胜利,相反也许必然要被战胜。个人的生活正是因为这种斗争才变的有意义。”灾难唤起悲剧人物用崇高的力量去斗争,哪怕面对彻底的毁灭或可怕的死,也决不屈服,给人以充分发挥生命力的余地。简而言之,悲剧通过“悲”反射出美,通过苦难呈现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从而激人奋起去扫除黑暗,呼唤未来。因此悲剧所产生的便不是悲而感伤、悲而颓唐的的效果,乃是悲而思战的战斗性。悲剧美不是和谐的美,而是冲突的美。悲剧冲突的特点就是有价值东西在力量上被邪恶势力压倒但在道义上精神又压倒邪恶势力。所以悲剧冲突中必须表现真正的悲痛、深刻的苦难,悲剧的结局也是美的毁灭。只有在美的毁灭中才能产生真正的悲剧。悲剧可以说是跟“命运”等主宰着自然界及其他人们活动的“必然”进行艰苦斗争的规律。所以,悲剧自古以来都是战斗的崇高的艺术。

第二点,悲剧通过美与丑的斗争表现美在精上的胜利,才能产生崇高。崇高感正是通过“精神胜利”、“人生胜利”提升人类自我尊严感和昂扬的生命力感,起到鼓舞、震撼人心的振奋效果,使我们深受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从而使悲剧激情中不仅含有悲感痛感,更包含有惊奇、赞叹、崇敬的意味。悲剧表现美的毁灭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表现美在精神上的胜利。悲剧不仅表现冲突和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成为一种审美价值类型的最根本的原因。这种“精神胜利”主要指悲剧中有价值的东西在欣赏者认识情感上,心灵中的再生。鲍列夫这样说:“悲剧——难以毁灭的损失和永生的确立。”他所指出的永生其实就是毁灭与再生循环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再生”,不是指简单的死而复生或失而复得。有价值的东西虽然毁灭了,即在形体上消失了,却深华为一种精神或情感,凝聚在欣赏者的头脑里,通过欣赏者与剧中人的情感共鸣、心理体验、道德认同等激烈的欣赏活动被加深了印象,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肯定、升华。悲剧冲突本身是否定的方式,展现矛盾对立,是一个“结”,悲剧结局是一个“解”,不管称它为“和解”也好,调解也好,它是“否定之否定”,是一次升华。所以真正的悲剧困境是一种不失人的尊严的困境。伟大的人类精神永远自由而不屈,悲剧通过强调人的神奇、英勇和个性,赋予我们的精神以绝不屈服、绝不让步的勇气。悲剧尽管激起恐惧,或者说恰恰因为它激起恐惧,使我感到振奋。它唤起平庸敷衍的现实世界里几乎不可能有的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来应付不

同寻常的情境。用尼采的话说:“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旨在说明通过个体的毁灭使人们反而感到生命意志的丰富与不可毁灭,这是对人生的最高肯定。在悲剧中,人的尊严的意识和命运观念同等重要,甚至需要更胜一筹。康德关于“人的自我尊严感”有这么几句:“我们就欣然把这些对象(注:自然界的闪电、暴雨等)看作崇高的,因为它们把我们心灵的力量提高到超出惯常的凡庸,使我们显示出另一种抵抗力,有勇气和自然的这种表面的万能进行较量。”这另一种抵抗力是什么?它就是人的理性的方面使自然的威力对人不能成为支配力的那种更大的威力,也就是人的勇气和自我尊严感。诚如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或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桑提亚哥,虽然桑提亚哥在与暴力世界的较量中失败了,但他坚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是事实上的失败者,精神上的胜利者,象征着人类的这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悲剧人物在那冲突之中总是失败,但精神上却总是获胜,始终顽强不屈,让人感到由衷的惊奇和赞美。生命在悲剧这样崇高的艺术中,因把握住了事物本性而取得伟大成就,也就使我们深深感到人生的胜利。在一切伟大悲剧的斗争中,毁灭了的有价值的一方身体的力量失败了,但他们的精神力量却获得了胜利并往往获得了加倍的补偿。我们在看完悲剧杰作后感到的勇敢、坚毅、气节等就是这种“精神胜利”。崇高在于人的精神,是人对自身力量胜利的愉快,对自身使命的崇敬。总的概括来说,崇高是一个相对弱小却代表正义与善的主体与强大的敌对势力奋斗抗争的过程,通过这种奋斗与抗争展示人的精神与力量。而悲剧在使我们生畏之后,又因展示了坚毅斗争,挑战追求的过程和对美好事物产生的赞叹的结局使我们振奋鼓舞。随着感到人的渺小之后,会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的感情,使人由压抑转到振奋,这正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感”。可以说,悲剧是走向崇高的毁灭。所以席勒这样概括:“对激情的崇高来说,有两个主要条件是必需的。第一,一个生动的痛苦表象,以便引起适当强度的同情的情感激动;第二,反抗痛苦的表象,以便在意识中唤起内在的精神自由。只有通过前者,对象才成为激情的,只要通过后者,激情的对象才成为崇高的。悲剧人物最不可原谅的,就是怯懦和屈从。

三、“悲剧快感” ——---悲剧独特的审美娱乐作用

作为亚里士多德的信徒卡斯忒尔维特若以为“悲剧的唯一目的在于娱乐引起的快感”。当然这个观点显然不够完整,但悲剧快感确是悲剧很重要的一项作用。席勒曾说:“只有在暴力的状态中,在斗争中,我们才能保持住我们的道德本性的最高意识,而最高度的道德快感总有痛苦伴随着。”悲剧快感就是这么一种“最高度的道德快感”。亚里士多德最早替悲剧快感辩护,他认为“悲剧所产生的快感只是怜悯与恐惧两种情绪净化后的那种特殊的快感。这种特殊的快感来自痛感,是愉美感中的痛楚之感,给人以心灵的痛苦与随之而来的美的愉悦。这是悲剧上眼特有的,是悲剧美感的来源。”自此之后人们常以快感来表达审美的积极结果。所谓快感,其实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肯定的心理活动。从这一角度看,悲剧快感不是单纯的快感,是一种复合快感,是在痛感基础上产生的快感,是从反面加强了的快感,是一种激情。悲剧痛感源于人生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而悲剧在苦难和毁灭中又突现了事物的价值,所以在痛感外又给人以快感。悲剧激情就是这种勇敢与快感的复合情感,它是悲剧鼓舞力量的根源。悲剧快感产生之后,悲

剧痛感并没有消净,快感与痛感在此时的交互作用中被激发增强,直至产生悲剧激情。所以,悲剧快感也可以叫做痛快之感即痛与快并存的复合情感。悲剧中总有一点悲观的音调,尽管这种音调可能被更突出的英雄主义和慷慨激昂的庄严音调压制,成为不引人注意的低音。悲剧快感中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悲剧音调的存在,我们在悲剧中体验到的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快感,而总是混合着一定程度的痛感。用一句话来说,悲剧快感的实质是痛感中的快感。关于悲剧快感,一般人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表现痛苦事件的悲剧还能给人以快感,这快感从何而来呢?这种反作用和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在一般人眼里,失去的东西总是显得比较宝贵。里普斯说:“假如失物仍为我们所有,也许我很少甚或不会看重它”,但“它业已丧失,它的价值因此尤其令我感动,这一点能增加悲痛,不过也加强喜悦。”从心理上说,悲比喜或其他感情更能打动人。大约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失意总比得意多。是试问伟大的艺术家哪个不是历经磨难而永垂不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到曹雪芹等等几乎无一例外。这种人类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或过程,使人类的心灵更易为悲的情绪感染共鸣。在文学方面,我国古代论文强调以悲为文章之内美,“文以悲哀为主”,“诗必穷而后工”。雪莱说:“我们最甜美的诗篇是最绝望的,有些不朽篇章满含着眼泪。”可见古今非异,中外同理,心理上悲最动人是一样的。这种心理的反作用使人增加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怜悯之情,提高对有价值东西肯定尊重的程度,使欣赏者易于产生悲剧快感。

悲剧描写苦难和毁灭,人们却对其青睐、喜爱有嘉,主要是因为它有其独特的娱乐愉悦作用,即“悲剧快感”,悲剧快感的实质是一种“痛感中的快感”,来源于情绪的缓和、努力感、崇高感、好奇心、艺术力量等方式中。

四探求生命本真,把握人生真谛——悲剧独特的认识判断作用在这一章开头,先引用一段话:“悲剧在对生命之流的本质呈现中塑造独一无二的个体……使生命运动进入颠峰状态;悲剧撕破的是社会生活的假面具,显示生命之流的本质,表现个性化的情感,体现生命律动;它最深刻地唤醒人的生命本能和自由意志,开发人们与生俱来就作为生命之流的内在自由精神。”博克也说:“凡是引起我们的欣羡和激发我们的情绪的都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我们对事物的无知。等到认知和熟悉了之后,最惊人的东西也就不大能再起作用。……在我们的所有观念之中最能感动人的莫过于永恒和无限;实际上我们所认识的最少的也就莫过于永恒和无限。”悲剧就是人类探求永恒和无限的艺术。诗之存在于戏剧性,在于戏剧性指引一种虚幻的未来。于是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说道:“正如文学创造了虚幻的过去,戏剧则创造了虚幻的未来。文学的模式是回忆的模式,而戏剧的模式是命运的模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九章中指出:“写诗这种活动是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的;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意即诗要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达到某种本质的真实。莱辛也指出:“悲剧的目的远比历史的目的更富于哲学性;假如我们使悲剧完全变成对著名人物的颂诗,或者简直用它来滋长民族自豪感,那就是贬低它的真正价值。”朱光潜则提出自己的观点:“悲剧的主要道德作用决不在情绪的净化,而在通过尖锐的矛盾斗争场面,认识到人生世相的深刻方面。”相近的意思,苏联美学家鲍列夫谈得较具体透彻:“把不

能复活的个人的死亡看成是整个世界不可挽回的毁灭,同时,又坚信宇宙是坚固的永恒的无止境的,尽管这个有限的生命离开了它。悲剧正是在这个有限的生命中找到了永生的特征,它使个人与宇宙、有限与无限结合起来,悲剧是哲学性的艺术,它提出和解决生命中最高深的问题,认识存在的意义,分析全局性的问题。”悲剧的崇高、深刻的吸引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基于此点。它以美的东西被打碎来显示美,以对假恶丑的揭露来显示正面人物的美,颂善刺恶。悲剧正是作为一种否定的完善而存在着的,以否定的形式肯定了人们的实践和斗争;《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我国一部伟大的悲剧作品,正是它一方面写人物的美和价值,另一方面又是敢于如实地把这些有美、有价值的人毁灭给人看,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使人深受感动。黑格尔就认为悲剧是最适合表演辨证法规律的艺术。到了当代,悲剧独特的深刻的广泛的认识作用更是为人所关注。奥尼尔敏感到生活背后有一种潜藏着的不可知的力量,人在光荣的导致自我毁灭的斗争中扮演着永恒的悲剧。悲剧作为人类认识自我的美学途径,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时期,就呈现出繁荣景观。人类通过在悲剧中展现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表达对宇宙间诸如生死、善恶、人与“命运”及像宿命、天意和人类自由等这样一些宇宙性质的大问题的深思。深思不一定有明确结果,但人类还是坚信地认定一些积极的乐观的东西,认为虽然悲剧对世界上的邪恶表示出关注并表现正义的失败,它仍然以各种方式暗示善的存在,或者说给人以对善的信念。悲剧反对任何削弱其必然性的质素,但它最终是体现乐观精神的,这就是悲剧的平衡。苏珊.朗格的观点带有普遍性,她认定悲剧表现人类对死亡和厄运的感受,但这并不是渲染消极精神。她认为:悲剧把人类生命戏剧化,使之成为潜在而又完结的人生……人所带来的是潜力。”悲剧以死亡、厄运降临而告终时,悲剧人物表现出他的情操,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生命的潜力,他感到自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在这种完成使命的时刻感到自豪和满足。在这个前世命定的结局面前,悲剧人物的生命体现了自身的最深刻的价值,具有诗意般的悲剧美的动人力量。到了近代,悲剧从探索宇宙间的大问题转而探索人的内心。它反映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人对自己名誉认识的审美体现。雪莱在《为诗辩护》中写道:“最高等的戏剧作品里很少教给人苛责和仇恨,他教人认识自己,尊重自己” 。“它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我们在悲剧人物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内心深处,近当代悲剧对人的自我认识的探索,更重要的是表现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刻画人的深层意识和精神生活的两难处境。悲剧艺术家不以刻板的摹写生活表象为满足,而是致力于人的心灵的抒写与雕塑,把笔端透入人类精神生活的领域,描写人性的追求与毁灭,心灵的压抑与燃烧,让欣赏者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人物心灵的颤动,也感受到悲剧艺术家诗情心灵的颤动。现代人需要从悲剧中认识自己,由于悲剧中的不幸与自身接近的程度,使我们想到人生的复杂和我们自己也可能干出来的行为带来人生的痛苦,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我。近代曹禺在剧作中刻画悲剧人物就知识致力于表现人物深刻的内心痛苦精神冲突和寻找自我的主题,并具体化为悲剧人物心灵中两个自我的悲剧性冲突,把这种精神痛苦的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曲尽其神。这就开掘出弥勒悲剧艺术表现领域的深度。如《日出》中的陈白露,《雷雨》中的繁漪、周萍,《北京人》中的曾文清等等,都是有着复杂的性格,血肉丰满的立体多维的人物,我们仿佛从剧作中洞悉他们痛苦挣扎反抗的灵魂。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追求,都有人的希望,但四顾沧海茫茫,没有自己的出路,感慨人生的无常,哀叹光阴的流逝,人的意识的复活、感知的清醒只是使他们练敏了感觉来更深切地感受痛苦,唤醒灵魂

来目睹腐烂的尸骸。生未卜此生休,这种伤心才真正是灵魂的哀伤,是似含人生哲理的无端的伤感,充盈着深刻的体验。当代新近发展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荒诞主义戏剧流派更是强烈表现剧中人的主观感受、思想升华、幻觉激情,进入人物灵魂,探究剧中人心灵的真实、神秘体验、下意识心态。正是人类不断的探索,又以悲剧的方式表现揭露历史上一时不能解决的矛盾,才极好地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历史文明的进程。需要作点补充说明的是,悲剧的认识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由引起欣赏者的美感触动其实行产生的理智判断作用。正如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所说:“审美的艺术是这样一种艺术,它是以反省的判断力而不是以官能感觉作为准则的。”悲剧认识作用中的这种反省判断力基本在于悲剧彰显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思想主题。悲剧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是多层面的。政治意识与社会问题的存在是一个基础,人性与文化的精神内涵则可算是第二层意蕴,人性与文化的精神内涵较易上升为哲理、象征的层面接触进入到深层次的主题内涵。悲剧揭示个人不可弥补的死亡或苦难,但它可以哲理阐明世界现状,在独特的个性当中包含有不朽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因素,以及个人在人类生活中的延续。让我们再循着历史时代的踪迹,按照美学的分类来看。“古希腊时期命运悲剧”展示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抗争,对命运表示怀疑,表现了人类渴望了解自然希求掌握命运的主题。“中世纪时期性格悲剧”主要宣扬捍卫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哈姆莱特》中三段经典独白即为明证,还用悲剧文学的形式对教会进行激烈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尖锐揭露宗教的虚伪罪恶本质的,《巴黎圣母院》堪称代表。“近现代社会悲剧”以冷峻的目光描绘现实的人生,思想主题通常是通过无辜善良的人被黑暗势力破坏的悲惨事件来激发人们对黑暗现实丑恶势力进行揭露、控诉、抨击、谴责,写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症状,激发人们的斗志,启示号召人们起来斗争,探索新的出路。西方自批判现实主义流派以来都属此类。而我国因自《诗经》以来都处于封建社会,所以它从一开始就向整个社会倾诉人民大众的痛苦批判封建制度及其统治者。几乎所有悲剧,从很早的《孔雀东南飞》到近代鲁迅、茅盾、巴金、老舍、郭沫若的现实主义力作都是如此。再举孔尚任的《桃花扇》来说,作者自称写作目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抒发历史兴亡和人生空幻的感慨,揭示个人命运与国定命运息息相关,作品具有极其深入的历史纵深感和人生哲理感,从现实的利害中超脱出来,上升到哲理高度来体会人生的意义。西方悲剧中的《浮士德》也有展示人类精神普遍天性的哲理高度。而当代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更是如此,其早期剧作中的“大海”及《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雾的意象就是体现哲理的主导审美意象。

悲剧因其探索生死、永恒、无限、人和自然等宇宙间的大问题,探索人的内心世界等广阔深厚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意蕴而具有无与伦比的认识作用,因其彰显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主题而具有巨大的审美判断作用。

上述分类标准主要是为了使说明问题有条理起见,不可绝对化。而显然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辨证统一的。其实,悲剧激情是一种复合的情感,我们很难将这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叉、彼此包含的纠葛在一起的情感条分缕析。举悲剧激情和崇高的关系来说,席勒从心理学角度将两者联系起来考察,他认为只有通过生动痛苦表象及同情的情感激动,对象才成为

激情的,而只有通过人的内在道德意志对痛苦表象进行反抗,并压倒痛苦,体现出人的自由和精神胜利,悲剧的同情才会升华为悲剧的崇高感。审美感受会加强道德感受,而道德感受也会进一步引起悲剧快感。

综上所述,悲剧艺术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道德、教育、娱乐、认识等作用效果,其独特的道德作用是“怜悯和恐惧的净化”,独特的教育作用主要是一种“崇高感”,独特的娱乐作用是“悲剧快感”,而独特的认识作用则在于探求生命本真,把握人生真谛,从而彰显真善美批判假恶丑。悲剧激情既合理搭配组合怜悯、恐惧、崇高、愉悦、惊叹、赞赏等多种复合成分的情感,悲剧激情基本上类似崇高感,它和崇高感一样,常常先激起恐惧,然后激起惊叹、崇敬、赞美,令人欣慰而又使人振奋鼓舞,而它和崇高、感的不同之处又在于,无论情节多么可怕的悲剧中总隐藏着一点柔情,总有一点使我们为之感到动心、惋惜的东西,所以它又能将崇高与怜悯这两对立面结合在一起。悲剧又能通过对怜悯和恐惧的净化,进而达到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理性的升华,渗透交融着对真理和伦理探索与追求,探求永恒和无限,触动灵魂深处,从而提高精神境界,达到审美的愉悦。而不论是崇高感、怜悯和恐惧的净化作用还是独特的认识作用都有能给人带来悲剧快感。上述这些成分融洽和谐地杂糅在一起,共同构筑成“悲剧激情”。悲剧艺术于是以其崇高深刻的悲剧激情给人无可比拟的艺术感染力,强烈的震撼力和巨大的悲剧美感激流的冲击,留给人独特的美感韵味,让人回味无穷。悲剧艺术由此经久不衰,魅力无穷。

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性

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性 师范2班 牟婷婷 2011112169

《麦克白》——走向精神死亡的过程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剧中的麦克白是一个谋权篡位的人,他的堕落是人性弱点促成他的悲剧;他的毁灭死亡给人们以深思。而对麦克白夫人的描写更加深了麦克白的悲剧性结局。莎士比亚塑造的这一悲剧性人物是对刻画人物、探索人类灵魂黑暗面而获得的一大成功。 《麦克白》中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一、命运 命运是一种冥冥之中超越于人之外、支配人的力量,是人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到的神秘力量。在古代社会是西方还是东方,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中,命运一词根深蒂固,人们常将身边发生的悲喜剧看做是上天的安排或造化,人物悲剧使人们陷入对无知的崇拜和盲目的迷信,例如在两希神话中的诸多故事;在中国古代亦如此,史记中记载项羽兵败乌江时并不认为是军事的失利而是命该如此,“天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悲剧性质探究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悲剧性质探究 一直以来莎士比亚都是被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在英国的领军人物为世人传颂,所以从文艺复兴时期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角度来审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悲剧性质也许会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因此本文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与文艺复兴运动相联系来探究其悲剧性质。 经过总结我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具有四种不同的悲剧性质,并具有一定的顺承关系,现陈列如下: 《麦克白》:欲望悲剧; 《奥赛罗》:种族悲剧; 《李尔王》:生存悲剧; 《哈姆雷特》:命运悲剧。 一《麦克白》的悲剧性质 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认识到麦克白并非一个专横、残暴的篡权者,他是一个高贵勇敢的苏格兰大将,他重视荣誉,藐视命运,无所畏惧,战功显赫。但当他站在旷远的荒原上看到雷电轰轰、云雾蒙蒙的壮观景象,又聆听着女巫们对他成为新国王的预言,对于刚刚得胜回朝的麦克白来说,他内心对于权势的狂野追求再也无法克制,一下子冲天而起——他要弑君篡位! 是的,一切都从此而改变,欲望席卷了他整个内心,他追随着内心欲望的驱使一步步走向毁灭。可当他站在权力之巅来审视自我时,他才幡然醒悟:“明天,明天。再有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的蹑步前行,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时间,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人生不过是个行走的影子,是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戏子,登台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他是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从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来审视,麦克白的欲望不正是文艺复兴所宣扬的个人主义在极端下的表现吗?我想这也许就是莎士比亚的理性之处,他或许就是通过麦克白追求内心欲望的悲剧经历来警示世人个性的追求只能是在适度的情况下,无止的一味追求只会给自身带来毁灭! 二《奥赛罗》的悲剧性质 评价《奥赛罗》的悲剧原因显然离不开奥赛罗的黑人身份。联系到当时欧洲殖民主义的盛行,奥赛罗作为黑人的身份显然在以白人为价值核心的欧洲社会会有一种被排斥的状态,这种状态反应在奥赛罗个人的心理上就会很容易得导致其行为的极端的倾向性,所以悲剧的发生就会成为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因此我想也许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就是想通过以黑人作为主角而最终酿成悲剧来批判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很显然,殖民主义文化下的种族歧视将会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发现中难以抹去的污点。 三《李尔王》的悲剧性质 对于《李尔王》这部悲剧,我以为莎士比亚俨然已经从对人性悲剧的批判中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宗法关系以及价值观的批判上。 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和人基于物质关系和功利主义基础上的商业关系摧毁了原有的宗法和血缘关系,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利益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或许莎士比亚正是基于此而创作了这样一部反映社会各个阶段伦常变换的境况,并最终通过李尔的死去以唤醒台下的观众,让他们来重新审视自身价值、重建自我和精神家园。

_从电影《麦克白》看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

电影文学 DIA NY ING WE NX U E 第7期/2016年/总第652期 从电影 《麦克白》看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肖少华 王立宾(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 要]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形象地刻画了麦克白的悲剧人生。而1971 年由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麦克白》 ,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以矛盾性的人物心理刻画和血腥暴力场景重新演绎了这一经典悲剧,将莎士比亚作品的悲剧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让观众在 光影的世界里品味着故事的内涵。本文从电影《麦克白》及其悲剧主题入手,探讨莎士比亚悲 剧的特点,旨在为研究莎士比亚及其悲剧作品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麦克白》 ;电影;悲剧;莎士比亚1971年,由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麦克白》将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主题及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波兰斯基版《麦克白》由于坚持对原著暴力残忍场景的直接刻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是却勾勒出一个更加阴沉、孤独、压抑的麦克白形象。波兰斯基在电影《麦克白》中将自己的愤怒和痛苦融入电影人物的刻画中,充分展示了其对于莎士比亚悲剧的个性化见解,也让该电影成为名著改编电影的精品之作。 一、电影《麦克白》及其悲剧主题 电影《麦克白》中,导演波兰斯基充分尊重原著的悲剧性内容,对其悲剧性主题予以深度展示。电影中讲述了主人公麦克白的一生,以血腥、暴力、超自然现象等元素揭示了人性的堕落,在压抑和黑暗的意境中暗喻着对丑恶人性的批判。电影中主人公麦克白作为杀敌无数、战功赫赫的苏格兰将军,备受百姓爱戴和敬仰。他在卫国战争胜利后,被苏格兰国王邓肯敕封为爵士。然而他在战后凯旋归国途中,和其助手班柯偶遇三位女巫。这三个长胡子的神秘女巫预言主人公麦克白必定成为苏格兰未来的君主。在女巫的预言和夫人的诱惑下,麦克白逐渐膨胀并最终抵挡不住对权力的渴望而刺杀了国王邓肯,并陷害王子马尔康,人性随之完全泯灭。麦克白也从一个卫国杀敌的英雄摇身一变成为谋权篡位的奸佞。电影中主人公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先后杀死班柯、麦 克德夫全家,也让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恐怖的气氛中。随着影片的发展,麦克白夫人和麦克白也先后陷入恐惧和精神分裂的状态中,最终在麦克德夫的反抗下,众叛亲离而死无全尸。电影《麦克白》不仅将主人公麦克白从英雄堕落为叛国贼的过程完整地展示给观众,而且也将人性的堕落及后果完整地演绎出来。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延续了对人性主题的讨论,引人深省。 二、电影《麦克白》对悲剧主题的个性化阐述 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导演对莎士比亚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波兰斯基在电影《麦克白》的改编中,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其中,使麦克白的悲剧更具有个性化的意味。 (一)以人性的挣扎凸显悲剧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最恐怖和激烈的悲剧作品,以戏剧性语言和宏大场景来展示人物的悲剧命运。但是电影《麦克白》则是通过人性善与恶的矛盾挣扎,从心理的角度刻画出了矛盾性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是欲望和野心让善良的人性最终堕落。影片主要通过麦克白及其夫人的内心纠结揭示了人性的挣扎,首先,影片主人公麦克白原来忠君爱国,骁勇善战,他的本性并不是丑恶的。只是在女巫及夫人不断地怂恿和诱惑下,逐渐迷失在欲望和野心中,为权力一步步走向疯狂和灭亡。但是在他诸多恶行中,电影没有回避 106

《变形记》的艺术特色

《变形记》的艺术特色 《变形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第一次深刻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卡夫卡曾说过:"不断运动的生活纽带把我们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哪里,我们自己是不得而知的。我们就像物品,物件,而不像活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也就是金钱、机器、生产方式操纵了"人",把"人"变成"物"的奴隶,使人最终也变成了"物",或者说"非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卡夫卡的《变形记》则把这种常见的现象典型化了。作者描写的格里高尔在生活重担的压迫下从"人"变成一只大甲虫,表面上看,似乎是荒诞无稽的,但是,通过变形这样的象征手法,揭示的正是上面提到的那个普遍真理,即人创造的物,作为异化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把人变成奴隶。人成了不能支配自己的奴隶,也就是"非人"了。不能支配自己的"非人"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两样?这样说来,变成甲虫不也很自然了?把虚幻的离奇荒诞现象和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真正的"卡夫卡式"的小说。此外,卡夫卡还通过受压抑的小职员变成甲虫后的思想活动和所遭受的冷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灾难感和人的孤独感。人变成了"非人",不能自已后,就再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切无从猜测的灾难都随时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格里高尔的遭遇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广大受害者的缩影。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也被暴露无遗。以前,他是主要养家之人。这时,他的亲人为之着急的不是骨肉之情,而是因为他不再能为家里挣钱,甚至成了他们的"家丑"和"家庭负担"了。因此,到最后,谁也不同情他、怜悯他,要把他"弄出去"。他被遗弃在黑暗中,杂乱的家具堆中,没人清扫的房子里。他便在孤独中悄然死去。他的死亡,倒使家里人如释重负,得以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金钱关系。 《变形记》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成功地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了。"现实"和"虚幻"是构成"卡夫卡式"小说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没有交待任何原因,格里高尔清早一起来就变成一只甲虫,很难想像还有比这更虚幻的怪事了。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不可能有的。而并没学什么法术的格里高尔,对自己的变形似乎早有准备,几乎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异和惶恐。就像他只是患了头痛脑热一样。整个过程中,他只说了一句:"我出了什么事啦?"尔后,他又像正常人似的想他的差事,想着他五点钟要去赶火车。以后整个的作品几乎就是沿着他与差事这条线索展开的。卡夫卡写格里高尔变形,并不是在他如何变形,为什么变形上着笔,而是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周围环境。格里高尔变形了,而环境却毫无变化;还是那个"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的房间;衣料样品照旧摊放在桌子上;他最近从画报上剪下来的那幅画像仍然挂在墙上。此外,小说完全没有浪漫主义惯用的那种浮华的语句,语言十分平淡无奇,既没有富于感情色彩的修饰语,也回避了专门的艺术描写手段。作者只是用平稳的语调,像新闻报道一样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地说明情况和记叙过程,不发表任何评价。 当家里人因叫不开门在外面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当他的声音里"有另一种可怕的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同时发出来"的时候,他似乎没事儿似的,认为"仅仅是重感冒的征兆",是"旅行推销员的职业病"。而整篇小说里,作者几乎一直是用这样的笔调,用这样的态度来叙述格里高尔变形后发生的一切,使小说中虚幻的梦境,难以置信的幻象跟日常生活场面,街头即景等具有了相同的意义,其间没有根本的对立,没有明显的过渡,甚至泯灭了界限,完全结合成一个整体了。在这里,虚幻中有现实,现实里可见到虚幻,幻象变成了"现实的""物质的",看得见、摸得着,与现实难解难分了。人异化成甲虫,这应该是荒诞的了,但经过卡夫卡高超的处理后,好像是必然的,极普遍的,不足为奇的事情了。作品之所以能达到这样妙不可言的效果,除了上述语言上的技巧外,还抓住了社会现象,即从生理上看,人变成甲虫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但从社会现象来看,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一旦失去了谋生的能力、手段、资本和机会,就无异于一只甲虫。何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异化成非人,早已司空见惯呢!因此,作者把普遍的社会现象升华为生活的哲理、数学的原理、语言的句型。而这"升华"也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悲剧》 莎士比亚的作品突出集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产生,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人类的生活和斗争。莎士比亚的悲剧带给我们的,是我们生活的智慧。尤其是他的悲剧,使悲剧从神的世界来到人间,直接反映了社会、人生、人的关系、人的斗争、人的命运……莎士比亚的悲剧有着独特的特点。 第一、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莎士比亚的悲剧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 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变形记》学案附阅读答案

《变形记》学案(附阅读答案)(2) 《变形记》学案(附阅读答案)(2) 文章来自: 《变形记》学案 课型:新课学科:语文主备人:欧阳莉莉从备人:高一语文组 年级:高一班级:学生姓名: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卡夫卡的创作以及其作品的主要倾向。 2.简单了解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思潮。 3.理解《变形记》的中心思想、荒诞的故事情节,以及小说里展现的西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4.理解人变成虫有何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理解《变形记》的中心思想,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初步探讨人异化的根源。 学习疑点:《变形记》里展现的西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学法指导: 1查阅有关资料,如西方现代文学史、西方现代哲学、西方现代心理学。把《变形记》放在西方现代派思潮

的大背景去阅读、去思考。可以适当了解西方现代派的 流派、创作主张、代表作家、影响等。 2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知识,结合工业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去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物化(异化)等问题。 3阅读卡夫卡《变形记》的全篇以及他的其他代表作以求更多地了解卡夫卡的创作。 一、课前预习 1.《变形记》是讲的人变成虫,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什么文学作品是讲的人与虫(物)之间的转化的呢?就你认为,说说人变虫有没有可能? 2.作者作品介绍: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莎士比亚悲剧研究

莎士比亚悲剧之美及其人性探索的意义 以《哈姆雷特》为例 [班级]新闻111班 [姓名]韩文 [学号] 1105010226 [上课时间]周一七、八节

莎士比亚悲剧之美及其人性探索的意义 有人说,悲剧,是崇高的诗,它有一种美,一种冷峻而又壮丽的美。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是欧洲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每一篇著作都脍炙人口,被世人追捧,而他的悲剧更是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莎士比亚的悲剧以《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悲剧为代表。他的悲剧主题思想颇富深意,其人其事充分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关注和思考,对对抗现实、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伦理规范的追索。本文以《哈姆雷特》为例,探讨悲剧的美感,以及莎士比亚悲剧人性探索的意义。 第一部分 悲剧之美 如果说生命的诞生带来了无尽的喜悦,那么生命的逝去就带来了无尽的美感。死亡是一种形式完满的艺术,生命逝去的那一瞬间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种生命最真实最彻底的呐喊。在人们的生活中欣赏悲剧会止不住的流泪,因为在悲剧中美受到摧残的同时,又更加显示出其光辉品质。“悲剧美”就是悲剧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给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它通过怜悯、畏惧达到惊赞和义愤,从而激励人类从事伟大艰巨的实践斗争的决心和信念,使人们获得崇高的体验,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悲剧所具有的特殊审美功能对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坚定地追求真、善、美都有特殊的作用。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命运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欣赏莎士比亚的悲剧之美要理解其悲剧作为文学作品的形式与结构之美、作为戏剧作品的艺术之美以及作为人类文化产品的精神力量之美。 一、莎士比亚悲剧作为文学作品的形式与结构之美 威廉.莎士比亚一生从事写剧和演剧,虽然他写剧不是为了建立文名而 是为了自己所属的戏班能有戏演,但是,不可否认的,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具有极大的文学成就,这体现在不管是这些悲剧作品的结构、形式、语言、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都为欧洲戏剧的发展打开了一种新的局面并影响着后世的戏剧创作。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自十九世纪始,它们即被公认为 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学,是系统化的怀疑主义哲学。他在人学中涉及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人与宇宙、人性、灵与肉、人生终极目标等根本性的问题,属于超道德的范畴,可见,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学是超道德为主的人学。尽管有其矛盾之处,但是,由于莎士比亚人学对中世纪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同时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超道德的崇高精神追求方面,因此它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1]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学,是系统化的怀疑主义哲学。莎氏人学中涉及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人与宇宙、人性、灵与肉、人生终极目标等根本性的问题,属于超道德的范畴,可见,莎氏四大悲剧中的人学是超道德为主的人学。尽管有其矛盾之处,但是,由于莎士比亚人学对中世纪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同时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超道德的崇高精神追求方面,因此它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创作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第二,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剧要真实,切忌过火。 第三,情节生动丰富,一个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第四,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如哈姆雷特、福斯塔夫。

第五,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哈姆雷特的话富有哲理和诗意,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语言矫揉造作,伊阿古的语言充满秽言秽语。据电子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创作的词汇量有29066个。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哈姆雷特》 作品风格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他采用标准的语言书写, 常常不能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而自然释放。诗文由扩展而定,有时含有精心的隐喻和巧妙构思,语言通常是华丽的,适合演员高声朗读而不是说话。一些评论家的观点认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庄重的演说词,经常阻碍了情节,《维洛那二绅士》的台词则被评论为做作不自然。[6] 莎士比亚从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时,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没有单独一个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 到1590年代中期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时期,莎士比亚开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写作。他渐渐将他的隐喻和象征转为剧情发展的需要。莎士比亚惯用的诗的形式是无韵诗,同时结合抑扬格五音步。实际上,这意味着他的诗通常是不押韵的,每行有10个音节,在朗读时每第二个音节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无韵诗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区别。诗句经常很优美,但是句子倾向于开始、停顿、并结束在行尾,这样有可能导致枯燥。当莎士比亚精通传统的无韵诗后,他开始打断和改变规律。这项技巧在《朱利叶斯·凯撒》和《哈姆雷特》等剧本的诗文中,释放出新的力量和灵活性。[6] 《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的文风变化更多,尤其是后期悲剧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 英国文学评论家安德鲁·塞西尔·布拉德利将这种风格描述为“更紧凑、明快、富有变化,并且在结构上比较不规则,往往错综复杂或者省略”。在创作生涯后期,莎士比亚采用了很多技巧来达到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连续、不规则停顿和结束,以及句子结构和长度的极度变化。完整地理解意思对听众是挑战。后期的传奇剧,情节及时而出人意料地变换,创造了一种末期的诗风,其特点是长短句互相综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语和宾语倒转、词语省略,产生了自然的效果。[6]

以《变形记》为例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张嵩晴 内容摘要: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无数优秀文学作品的集合,早已经历了时代的考验与洗礼。本文试着通过以《变形记》为例,来阐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变形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抬头仰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这片文学的天空,以现代的眼光将它重新审视,看到的不仅仅是超乎常理的荒谬表象,而是一种变形了的艺术正熠熠生辉。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文学创作应反映内心世界的真。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不难发现,《变形记》中的大量叙事描写以及揭示中心的语句,都是通过格里高的心理活动来进行的。“为什么她要哭呢?因为格里高没有让代表进入房间,因为他处境危险,很可能丢掉饭碗;因为上司又要老调重弹,向父母重新算过去的老帐,为了这些才哭吗?这也许是多虑了……”“唉,为什么只有格里高注定要在这个公司服务呢?在这里只要有一点点微小的失误就要受到询查,难道公司里的全体职员都是废物吗?他们之中没有一个忠诚可靠的分子吗?而这个人仅仅在一个早晨只有几个小时没有为公司办事……”在这些看似冗杂无序而又充斥着矛盾的心理活动中,我们却恰恰看到了情节的推进,人物的性格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主题。在格里高突然变成甲虫的这个早晨,公司的代表因其没有按时上班而来到他家,目的无非有二:一是催促他立刻去上班,二是给予他惩罚甚至向他“算过去的老帐”。这些内心活动不仅成功向读者解释了一连串事件的发展状况,展现了格里高温和善良又有些软弱无奈的性格特征,同时更重要的是暗示了小说的中心。这一连串分析与猜想看似混乱,却句句符合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社会矛盾尖锐,底层小人物遭受无休止的压榨。 第二,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变形记》小说开篇,即是超现实的人类的“变形”:“当格里高?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甲虫。”没有过多的解释,没有任何的铺垫,这种神话般的情节价值,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它所含的内在体悟,这种体悟使文学对生活的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表层走向深层,从现实走向超现实。“甲虫”象征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扭曲了的生活姿态。在我看来,格里高最后的死亡显然不能让他的家人得到“解脱”,他们作为社会底层的一部分,终将因拼命的工作同样遭受异化。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大量描写丑的事物,通过美丑对照,将“审丑”作为反抗现实丑恶的手段。小说花了很多笔墨来描写格里高变形后样貌的丑陋。“肚皮僵硬,呈弓形”“他的背碰到了腐烂的苹果,苹果的霉烂点波及周围”……然而在我看来,作者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想要突出变形的丑陋,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将种种“美”与“丑”进行对比。格里高甲虫般的形态的确不让人喜欢,但丑陋的外表更加突显出这位平凡小人物的美好心灵;亲人们尤其是格里高妹妹的外表是正常甚至美丽的,但他们冷漠势利的内心却在格里高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和丑陋。 第四,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变形记》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小说重视主观世界,强烈地展现精神、情绪和思想,在象征性的表现中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和人情关系的淡漠。西方人充满幻灭感的“现代意识”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体现。这一点在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意识流的大胆运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二、“变形的艺术”因何而起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迥异而近乎完全相反的艺术特征。而这种“突变”必然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原因。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原创:Evans 这一个月陶醉在莎士比亚的著作里,我想或许用”妙笔生花”都不足以称赞他的写作才能,在读完的那一刻心中充满无限的钦佩,对他的译作者---朱生豪,同样有说不出的崇拜,我想他一定对中西文化都有极高的造诣和了解才可以把作品翻译的这样完美,读的时候几乎没有违和感,他把其他语言的作品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翻译过来,还极具优美、准确、凝练、丰富,其中的有些成语我都不是很确定明白它的意思,他却能够两方对照运用的游刃有余,手上粘来一般,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是每个翻译者梦寐以求的吧。 这本书里包括了莎士比亚的五个经

典悲剧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后四个是我们所熟知的西方”四大悲剧”,这里补充一下,中国古代传说四大悲剧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觉得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三大特点吧 1、无与伦比的语言,这在我读第一个作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其中罗密欧的高级情话肥而不腻,色而不淫,朱丽叶的回应也毫不逊色,通常来说事物的描写是枯燥乏味提不起读者兴趣的,但是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他描写的太美了,忍不住想多读几遍,记住、学习、模仿。还有就是他的用词特别有表现力,穿透力,这样他塑造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戏剧舞台的表演上就会很有感染力。 ”只怕盛筵易散,良会难逢。” ”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

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你这小小的身体里面,也有船,也有海,也有风:因为你的眼睛就是海,永远有泪潮在那儿涨落,你的身体是一艘船,在这泪海上面航行:你的叹气是海上的狂风;你的身体经不起风浪的吹打,是会在这汹涌的怒海中覆没的。” 2.深入人心的人物角色,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应该是久负盛名了,他本身的性格是抑郁深沉的类型,在得知父亲被叔父谋害之后,装疯卖傻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斗争与谋划最终战胜自己的怯懦和畏手畏脚为父报仇,同时也伤害了他曾经深爱的女朋友奥菲利娅,对他的母亲出言不逊,他偏执的性格里也不乏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自己赋予的”扭转乾坤”的责任感所在。《奥瑟罗》这个作品就有点意思了,它有两个主人公,像序言里作者写的那样,这个戏剧的艺术成功,不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叫奥瑟罗的”愚蠢的”被害之人,而多半在于一个叫伊阿古的”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阅读感想

读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有感 席慕容曾在他的诗作《戏子》中写到:“永远在别人的故事中/流着自己的泪。”即使不曾感同身受,我们也常常会为故事中主人公悲惨的命运而忧伤。读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瑟罗》就有这种感觉,如冥冥之中注定了主人公无法逃离死亡的诅咒,英雄的王冠注定在这一刻跌落。 悲剧是什么?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莎士比亚于这四大悲剧中探讨亲情、爱情、婚姻、事业、理想、人生的意义等,展现了贪婪、权利、欺诈、盲目对英雄的毁灭,渗透了自己的哲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如我们所熟悉的《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默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者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既是哈姆雷特自身思想矛盾的斗争,也代表着莎士比亚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所以,哈姆雷特的四大悲剧带给人的不仅是语言上的审美和情节上的打动,还有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 一:四大悲剧所阐释的伦理问题 在中国古代儒家学者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道德礼仪规范,意思是说,无论你的身份是君王、臣子、父亲还是儿子,都要遵从自己的本分,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臣子要效力于君王,儿子要孝顺父亲。这种伦理观念是为中国人所遵从的,而从哈姆雷特的四大悲剧就体现了伦理观念于权利、贪婪、欲望摧毁下的低泣。首

先是《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迪斯杀害了自己的哥哥,夺得王位,娶了自己的嫂嫂,这种“臣拭君”、“弟杀兄”、“妻子背叛丈夫”就体现了伦理道德的破坏,造成了哈姆雷特与自己的叔父、母亲无法弥补的裂痕。命运让哈姆雷特在人生的起始阶段就遭到晴天霹雳,他的叔父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泯灭的人性,而自己应当承担为自己的父亲报仇的责任,“重整乾坤”。可杀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叔父,现在的继父,虽然是出于正义之举,可自己的行为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种“弑父”、“弑君”的行为,而自己又成了人性的刽子手,他内心的纠结痛苦可想而知,“生存还是毁灭”的质疑更是他矛盾的体现。割不断的血缘关系使哈姆雷特本来有机会可以在其叔父作祈祷时杀死他,却迟疑、放弃了,可以说,他后来并不是完全在装疯,他确实为自己的怯弱、犹豫所折磨,母亲的不贞让哈姆雷特对爱情所绝望,让无辜的奥菲利亚被侮辱,“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对于年轻的哈姆雷特而言,那种欲复仇而不能、欲罢也不能的痛苦,对亲情、爱情、人生的迷惘让他失去了追求幸福的勇气,也就是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感觉不会再爱了”。那个为女孩唱情歌、写情诗的快乐青年一去不复还了。 《哈姆雷特》写的是一个青年的悲剧,而《李尔王》则是一位老人为亲人所背叛——女儿对父亲的背叛的悲剧。作为年迈国王的李尔,沉醉于大女儿和二女儿如毒液般的甜言蜜语,驱逐真诚的三女儿,而后来大女儿和二女儿对李尔的傲慢、厌恶甚至将其赶出家门的行为

浅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浅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是伊丽莎白时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他的父亲是伦敦附近史特拉福的一名地主,而童年的莎士比亚在家乡的学习文学及拉丁语。直至1582年后,他移居伦敦当演员及剧作人,并于1589年左右发表他的第一部剧作《亨利六世第一部》(Henry VI, Part 1)。1594年莎士比亚成为宫内大臣剧团(Lord Chamberlain's Company)(即以后的国王剧团)的股东及演员,1599年他获得环球剧院的主权,令他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剧坛人物。莎士比亚共写了38个剧本,他的戏剧大致可分为三种:历史剧、喜剧和悲剧。他在历史剧中呈现英国的历史,尤其是蔷薇战争时期,这类剧本显示他能使庞大复杂的历史资料在舞台出现;他的喜剧所采文体颇广,有的着重闹剧成分,有的是浪漫喜剧,也有些内容较为严肃,称为阴沉喜剧;但莎士比亚最伟大的还是在于他的悲剧,而他在悲剧上也采用了广泛的题材和手法。在我看来从某个角度而言,莎士比亚是当时最成功,最富商业价值的剧作家,而属于他的伟大天才表现在他的悲剧上。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压迫与无奈,或许更甚至是我们内心中邪恶与善良的战争。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斯》,其中,《哈姆雷特》在莎翁37个剧本中,最受剧场与学术界的厚爱;《奥瑟罗》是莎翁悲剧中结构最严谨的剧本;《李尔王》被20世纪评论家认为是莎翁最伟大的悲剧;《麦克白斯》则是四大悲剧中节奏最紧凑凝练的作品。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我们看到其特点是允许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交叉,悲剧中也可以有喜剧成分,是一种平民艺术,没有古典悲剧的清规戒律,让人可以更深切地感受悲剧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命运安排,人性的复杂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点,没有人可以消灭悲剧,我们只能从悲剧中看到未来的光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四大悲剧中的一出讲述天伦相残的故事,也是我最喜欢的莎翁作品。在作品中,哈姆雷特有着年轻人的热血沸腾、踌躇满志、放荡不羁,又怀着孝顺与叛逆,正义与偏激,宽容与仇恨的矛盾人性。在作品中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发现自己的叔叔是毒害生父国王的凶手,而自己的母亲则在父亲过世不到两个月,便与国王的弟弟结婚。羞耻与哀悼,仇恨与宽容正在他的心中激荡着,他为叔叔的恶毒而愤怒,为母亲的婚姻而感到羞耻,为自己的父亲而感到悲伤,为世间的明争暗斗而感到疯狂,这些都把他推向不能自拔的困境,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复仇之路,不惜装疯卖傻、抛弃爱情、甚至到最后牺牲生命。仇,是复了;亡灵,是安息了,但深爱他的女子却永远离他而去;自己的性命也在这场复仇的战争中牺牲了。 我们或许还不能理解,是什么样的仇恨才会把一个人逼到如此地步,甚至致使一个人陷入疯狂与绝望;我们或许不能明白,为什么亲如手足的兄弟会为了权力与金钱而手足相残;我们或许不知道,是怎样强烈的爱可以使人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与灵魂;我们或许……但我们知道在莎翁的作品中,虚构的人物总有现实的模板,文学的作用便是将现实反映出来。人性的弱点与光辉都融入了哈姆雷特之中,我们看到的哈姆雷特是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人。哈姆雷特是虚构的、是夸张的,但却让我们知道掩藏在灵长动物的躯壳之下我们都有着一扇黑暗之门,一旦潘多拉的宝盒打开了,毁灭的不仅是我们自己本身也会是我们身边原本的美好生活。悲剧是人类掌握的最美妙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艺术的结晶,它在虚构中为我们的现实敲响了警钟,人性是复杂的,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但人性的光辉却是我们终其一生追寻的梦想。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在1604年所写的四大悲剧之一,与《哈姆雷特》不同的是,在《奥瑟罗》中莎士比亚更注重描写的是人性的嫉妒这一弱点。莎士比亚在《奥瑟罗》中创造出奥瑟罗与埃古全然不同的两种人物典型,全剧并围绕在家庭﹑嫉妒两大主题中发展,在莎翁的笔下,嫉妒便是人心最大的弱点。

关汉卿及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对比

相隔百年的中外悲剧对话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 13世纪,正值中国元朝开朝年间,一个自视为前朝遗民的汉族文人,在徜徉留恋瓦肆勾栏之时,创作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战斗檄文式戏剧,他就是关汉卿。300年后,英国出现了一名集诗人与编剧的才能于一身的文艺复兴先驱,用华美而深邃的文字,丰满而传神的人物,紧凑而曲折的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他就是莎士比亚。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两个异时异空的戏剧家的著作名垂千古?下面将试着通过对两者悲剧创作特点的对比,一一揭示其成为经典的原因。 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分为三类:一,历史剧。这类剧目描写了历史上著名卫国英雄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批判了乖X暴戾的外族政权对汉族人民的压榨。剧目包括《单刀会》《西蜀梦》《单鞭夺槊》等。二,公案剧。这类剧目描写了一个个冤案错案,揭露了残暴和黑暗的政治社会势力对弱小阶级人民的压迫,表达了人民向往美好公平宁静生活的心愿。剧目包括《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等。三,爱情婚姻剧。这类剧目描写了妇女为爱情,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女性在抗争中的智慧和胆略,体现了鲜明的美丑冲突。剧目包括《救风尘》、《望江亭》、《谢天香》等。 再看看莎士比亚,他的戏剧按照其创作年代的不同,亦可以进行相应分类:第一时期,历史剧和喜剧。作品主要有《亨利六世》、

《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等。第二时期,悲剧。作品主要有《哈姆雷特》、《终成眷属》、《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第三时期,传奇剧。作品主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在本文中,我想主要将关汉卿与莎士比亚的悲剧作为探究对象。 一、故事结构和情节设置 作为中国戏剧家,关汉卿所受的创作理论和创作习惯限制远没有莎士比亚大。那时英国戏剧创作流行的是“三一律”的原则,即一个情节线索,一天时间和一个地点。古典主义的理论要求戏剧冲突集中,结构严谨。 然而,在遵循一个情节线索这点上,中国的关汉卿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却是做到了巧合般的相似。更加有趣的是,关汉卿和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时间跨度上又都比较长,而且频繁转换地点,一起违反了“三一律”原则。当然,对于中国剧作者来说,根本不存在“三一律”的束缚,所以关汉卿的在创作中,天马行空的随意驰骋,并不稀奇。而身居英国的莎士比亚,敢于违抗传统戏剧创作条例,则完全可以说是胆识过人了。正因为如此,莎翁的戏剧创作方法,才先后受到了风靡一时的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流派的不屑和批评。 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上,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采取了小高潮铺陈带动大高潮的手法,冲突非常集中。例如关汉卿《窦娥冤》中,窦

《变形记》作品赏析

《变形记》作品赏析 叶廷芳 卡夫卡的创作旺盛期正值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时期。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表现主义的创作主张是遵循“表现论”美学原则而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模仿论”原则相对立的。它反对“复制世界”,即不把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作为真实的依据,而主张凭认真“观察”和重新思考去发现或洞察被习俗观念掩盖着的,而为一般人所不注意的真实。为此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以造成审美主体与被描写的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引起你的惊异,迫使你从另一个角度去探悉同一个事物的本质。这种艺术手段通称“间离法”,在布莱希特那里叫作“陌生化效果”。《变形记》的变形即是一种间离(或“陌生化”)技巧。作者想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之所以亲亲热热,因为互相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维系着,一旦割断这种关系,则那种亲热的外观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的真相。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所揭示的:“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可谓一针见血。你看,当格里高尔身体健康,每月能拿回工资供养全家的时候,他是这个家庭里一名堂堂正正的而且受人尊敬的长子。 但当他一旦患了不治之症,失去了公司里的职务,因而无法与家庭保持这种经济联系的时候,他在家庭里的一切尊严很快被剥夺干净,甚至连维持生命的正常饮食都无人过问。 他变成“非人”,他的处境无异于动物。当然也可以让主人公得一种致命的重病或遭遇一次丧失劳动力的重残,然后写他被家人厌弃的过程。但这样的构思其艺术效果不如变形那样强烈。因为作为病人,他有口会说话,有眼睛会看人,你不能当着他的面表现出对他的厌倦,或不给他送饭吃。而一只甲虫,既不会说话,也没有

莎士比亚悲剧介绍

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及理想的破灭。 A: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族和大学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590-161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莎剧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著称于世,构思壮阔,内容丰富,多采用多线索结构,将各种戏剧因素自然结合。其人物都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总以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自己的特色。语言丰富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诗意。他的创作集中地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 B: 内容梗概: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哈》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了新王杀兄的罪行。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地,最后三人同归于尽,母后也误饮毒酒而死。 《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麦》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1)《奥瑟罗》叙述摩尔人贵族瑟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奥瑟罗是个襟怀坦白、英勇豪爽的战士,苔丝德蒙娜天真痴情,毅然爱上了他,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歧视,同他结了婚。但是,他们的爱情虽然战胜了种族歧视,却没有逃脱伊阿古的阴谋陷害。伊阿古假装忠诚,心地奸诈,由于升不上副将,就对奥瑟罗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害死奥瑟罗夫妇,最后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通过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已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ppt优秀课件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哈姆雷特》中有一句很有名,也很有哲理的话: 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钱给别人会让你人财两失,向别人借钱会让你挥霍无度。——《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一个国家的王子,主要讲的是一个王子为父报仇,杀了他的叔叔的故事。他的叔叔为了夺取王位,把毒药倒进了国王也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的耳朵里,杀死了国王,娶了皇后也就是他的嫂子,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回国后,收到父亲的托梦,知道了真相。而此时的假国王也知道哈姆雷特想除掉他,而他也想除掉哈姆雷特,假国王想借用比剑的机会,用有毒剑杀死哈姆雷特,若哈姆雷特没有被毒剑所伤,就以奖励为借口让哈姆雷特喝下放入钻石的美酒,当然钻石上涂有毒药。但是最终,哈姆雷特在比试中获胜,毒酒被他的母亲喝了,他杀死了他的叔叔,同时它也被毒剑刺中,牺牲了! 在《哈姆雷特》这一不朽剧作中,始终存在着善良与邪恶之间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哈姆雷特作为该剧的主要角色,他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处于这激烈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身为王子的哈姆雷特被莎翁塑造为生命之美的典型,他年轻英俊,坚毅勇敢,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父王和母后,有着心爱的恋人奥菲利亚,可以说,他的生命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刻。 然而,这美好的生命时光瞬息之间又消失了,他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呢?我们看到,当时的丹麦宫廷一片混乱,老王奇怪地驾崩,王后改嫁新王,国外敌军压境,国内群情激愤、一触即发,而宫中却在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这一切,都在哈姆雷特年轻美好的生命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从而使他郁郁寡欢,认为人间不过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这些已经为王子年轻的生命注入了悲剧的因素。 随着老王鬼魂的出现,宫廷内幕的揭开,谋杀罪行的暴露,王子心中烈火的燃起,悲剧的帷幕拉开了…… 面对阴险奸诈的新王,哈姆雷特开始了孤身复仇的行动:为了复仇,他失手杀死了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佯装疯狂失去了深爱的情人;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最后,在一场血淋淋的宫廷决斗中,他虽然杀死了阴险狡诈的新王,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在这"牢狱"般的宫廷中。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王子,他身上具备整顿局势、治理国家、报仇雪恨的能力。然而面对着以阴险奸诈的新王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他始终把这种和人民紧密相连的事业看作个人的仇恨而孤军奋战,因此,他的悲剧既是真善美与邪恶力量相冲突的悲剧,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时代的悲剧。 哈姆雷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美,关键在于构成这一切的矛盾冲突,悲剧正是通过对冲突必然性的揭示,通过对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肯定。哈姆雷特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悲壮而不悲观,使人们透过悲剧,从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新的生命,看到了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奥赛罗》 《奥赛罗》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黑人将军奥赛罗与美丽善良的苔丝狄蒙娜相爱而秘密成婚。旗官伊阿古因所求之职被奥赛罗给了凯西奥而怀恨并决意报复。他设计使凯西奥触犯军纪被撤职,又鼓动苔丝狄蒙娜向奥赛罗求情,致使奥赛罗因怀疑爱妻与凯西奥有染而妒火中烧并亲手将其掐死。当伊阿古的妻子揭穿阴谋时,奥赛罗拔剑自刎,倒在苔丝狄蒙娜的尸体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