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临床类型
★ ★ ★ ★ ★
暴发型伤寒 轻型伤寒 逍遥型伤寒 顿挫型伤寒 迁延型伤寒
七、复发与再燃
• 复发:指伤寒病后症状消失,体温已恢复到 正常,数日至3周后伤寒症状再度出现。
• 再燃:多在病程第2-3周前后,体温波动下降, 但未达正常时又复上升,持续3-7日,常无特 异固定体征症状。
• 复发机理:由于伤寒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 后,未被彻底消灭,因吞噬细胞内不易受 血中形成的抗体作用,也不易受到药物的
• 疹子特点—为淡红色充血疹,圆形,直径 约2-5mm,高出皮肤,压退色;疹退后少数
留有色素。
• 出现率及出现时间— 为6-10日
伤寒玫瑰疹
脾、肝肿大
•发生率:30-80%不等。 •轻触痛,质软:往往肋下 2-4cm 。如肝脾发 现过大,或过硬,应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 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中毒性肝炎:伤寒病程中很少因肝功损害出 现黄疸者,中毒性肝炎最近报道增多。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五周
病理变化
• 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在网状内皮系统,突出的 是回肠末端集合和孤立淋巴结。 • 病变性质是网状细胞的增生、坏死、溃疡、修复。
简述如下:
1.肠道病变
伤寒肠道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段的集合和孤立
淋巴结。 髓样肿胀期—相当病程第一周,此期见回肠末段集合 、孤立淋巴结的病变 坏死结痂期—相当第二周,病程极期
H antigen
沙门氏菌抗原示意图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
(1)病人 (2)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2.06%) 健康带菌者 (0.76%)
传播途径 (1)水媒传播
(2)食物媒介传播
(3)接触传播 (4)苍蝇传播
易感人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