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采前与采后的保鲜技术
- 格式:wp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香蕉的贮藏技术要点(一)适时无伤采收香蕉的成熟度习惯上多用饱满度来判断。
在发育初期,果实棱角明显,果面低陷,随着成熟,棱角逐渐变钝,果身惭圆而饱满。
贮运的香蕉要在7~8成饱满度采收,销地远时饱满度低,销地近时饱满度高。
饱满度低的果实后熟慢,贮藏寿命长。
机械损伤是致病菌侵染的主要途径,伤口还刺激果实产生伤呼吸、伤乙烯,促进果实黄熟,更易腐败。
另外,香蕉果实对摩擦十分敏感,即使是轻微的擦伤,也会因受伤组织中鞣质的氧化或其他酚类物质暴露于空气中而产生褐变,从而使果实表面伤痕累累,俗称“大花脸”,严重影响商品外观。
这正是目前我国香蕉难以成为高档商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香蕉在采收、落梳、去轴、包装等环节上应十分注意,避免损伤。
在国际进出口市场,用纸盒包装香蕉,大大减少了贮运期间的机械损伤。
(二)适宜的贮藏方式根据香蕉本身生理特性,商业贮藏不宜采用常温贮藏方式。
对未熟香蕉果实采用冷藏方式,可降低其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从而可延迟后熟过程而达到延长贮藏寿命的目的。
多数情况下,选择的温度范围是11~16℃之间。
贮藏库中即使只有微量的乙烯,也会使贮藏香蕉在短时间内黄熟,以至败坏。
因此,香蕉冷藏作业中另一个关键的措施,是适当的通风换气。
利用聚乙烯薄膜贮藏亦可延长香蕉的贮藏期,但塑料袋中贮藏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高浓度的CO2伤害,同时乙烯的积累也会产生催熟作用,故一般塑料袋包装都要用乙烯吸收剂和CO2吸收剂,贮藏效果更好。
据报道,广东顺德香蕉采用聚乙烯袋包装(0.05mm,10kg/袋),并装入吸收饱和高锰酸钾溶液的碎砖块200g,消石灰100g,于11~13℃下贮藏,贮藏30d后,袋内O2为3.8%,CO2为10.5%,果实贮藏寿命显著延长。
香蕉采后保鲜处理流程
1、采收
采收作业应在晴天上午10时前进行,采前3天禁止向蕉园灌水。
雨天不采收。
远程运输的采收成熟度应控制在7-8成熟,地销的可在8.5成以上,同一批商品蕉的成熟度尽可能一致。
采下的商品蕉不要直接触地或硬物,要轻拿轻放。
2、去轴落梳
除去花器并去轴落梳。
3、洗涤
除去脏物和汁液,最好水流动清洁。
一般设两个清洁池。
4、分级称重
弃除过熟果及劣质果
5、杀菌剂处理
使用扑海因(250倍)、特克多(500倍)、施保克(1500倍)等杀菌剂处理,两两混用如扑海因+特克多、扑海因+施保克,效果更佳。
6、包装
当天采收的香蕉应于24小时内处理,包装完毕。
包装采用竹箩和纸箱2种,保鲜袋采用厚度为0.03-0.04mm的低密度乙烯薄膜袋,气温超过25℃时,应加放乙烯吸咐剂。
7、运输
香蕉贮运最适宜乙温度为13-15℃,低于12℃将会造成冻害。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90%-95%。
8、催熟
香蕉的催熟最好选用气体薰蒸型的催熟剂,因为薰蒸催熟的果实色泽艳丽且不会如同乙烯利药液浸渍过的蕉果一样会加促其病害的发生,可以延长货架寿命,可使香蕉果皮变黄的温度为15-27℃,20-25℃是最佳的催熟温度,温度超过28℃时,果皮将不能变黄,称为“绿熟”。
在果皮退绿前,须保证催熟库内的相对湿度达到90%-95%,否则果皮不退绿或退色不均匀,但从果皮微黄开始,就要降低催熟库中的湿度至70%-75%,否则,易断果指,果肉偏软且香气不足。
1.香蕉的贮藏特性(1)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显著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
刚采收的香蕉呼吸强度较低,随着果实的成熟,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相关酶的活性也提高很快,果实的色香味随之发生显著变化,果皮由绿变黄,果肉由硬变软,淀粉转化为糖,风味变甜并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呼吸跃变是香蕉果实进入成熟衰老的一个主要标志,一旦出现跃变,果实的耐贮性就急剧下降。
香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内源乙烯,当果实内部的乙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诱导和刺激呼吸强度上升,促进果实成熟衰老。
通过使用乙烯吸收剂、自发气调贮藏和适当的低温等技术措施,可有效地控制乙烯的产生,延缓呼吸跃变的出现以及其他生理生化的变化,显著地延长香蕉的保鲜期。
(2)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果实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香蕉果实在贮运期间可由炭疽病等多种真菌造成各种类型的腐烂。
除在采收、采后处理和流通过程中的损伤有可能造成病菌侵入外,果实在田间的生长发育过程就可被病原菌潜伏侵染,但在青硬未成熟时,由于果实的抗病性强,症状不明显;但随香蕉的成熟和衰老以及抗病力下降,病症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造成严重的腐烂。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果实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为了更有效地减少腐烂,除了在采收前后使用杀菌剂防治病害,还需要采取控制乙烯的产生、自发气调及低温等技术来延缓香蕉的成熟与衰老,提高果实的抗病性和杀菌剂的防腐保鲜效果。
(3)易受冷害和热害香蕉对低温敏感,若贮藏温度过低(13 ℃以下)或在田间遭受低温影响,均易受冷害。
香蕉果实冷害最明显的症状是果皮色灰暗,严重时变黑。
果实受冷害后病菌容易入侵,导致腐烂增多,果实不能正常转黄和成熟,挥发性物质明显减少,香味也很少。
香蕉采后,在25 ℃以上的高温下易受热害,果肉很快成熟变软,但果皮不能正常转黄,表现为“青皮熟”,货架寿命很短。
2.香蕉贮运保鲜关键技术(1)采前栽培管理合理施肥,配合微量元素增施钾肥,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可提高香蕉品质和耐贮藏性。
香蕉的贮藏保鲜1.香蕉贮藏保鲜的墓础香蕉果实属热带酱果类水果,贮藏保鲜较困难。
香蕉的贮藏寿命与品种、栽培条件、成熟度、温湿度、病虫害、机械伤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要延长香蕉贮藏保鲜时间,则必须从采前栽培技术问题着手,重点解决采后果实病害的预防,采后的生理调节,从而最大限度控制贮藏期病害的发生与延缓后熟期,获得较长时间裸鲜贮藏的效果。
(1)采前香蕉栽培技术对贮藏保鲜的影响香蕉采前栽培技术与延长果实贮藏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①香蕉品种的影响。
试验证明,香蕉品种间的耐藏性能有较大的差别。
例如,油蕉为我国现栽香蕉品种中较耐贮藏的一个,1961年华南农学院曾启瑞作的香蕉品种贮藏试验结果,在11~17℃温度贮藏东莞大种矮把、大种高把、油蕉3个品种,经33天后,矮把蕉有58%变黄,高把蕉有40%变黄,油蕉仅有10%变黄;再经15天后,矮把、高把果轴开始腐烂,而油蕉没有腐烂(再经12天才有个别腐烂);经27天,炭疽病发病率矮把达27%,高把达37%,油蕉仅10%。
又如,广东省果树研究所1985~1987年在高州连续3造的7个香蕉品种耐藏试验(6~9月夏季常温贮藏),其中油蕉自然放臵可贮12.7天,袋藏32.8天,分别比高脚顿地雷、大种高把、矮脚顿地雷、齐尾、63-1(即广东香蕉2号)、74-1(即广东香蕉1号)等6个品种长0.9~4.4天与4.7~15.3天。
在1987年珠海市7个香蕉品种耐藏试验(10~12月秋季常温贮藏),油蕉自然放臵25天,袋藏80天以上,分别比高脚顿地雷、台湾蕉、东莞中把、63-1、74-1、75-1长3~15天与31~57.3天。
由上述可见,油蕉果实较其他品种耐贮藏。
②蕉园的土质与水位的影响。
1984~1987年高州香蕉果实夏季常温自然放臵贮藏试验,在产自坡地砂壤土蕉园的,油蕉比矮脚顿地雷耐藏2.2天,但产自山地粘质红壤蕉园的,矮脚顿地雷的贮藏天数与砂壤土蕉园的油蕉相同,可见粘质土山地蕉园的果实要比砂壤土坡地蕉园耐藏,说明不同土质对香蕉果实耐藏性有影响。
香蕉贮藏保鲜技术目前在市场上见到的国产香蕉大多颜色不佳,商品档次低,售价低,难以同进口香蕉竞争,而且每年由于贮运技术不当或贮运条件不善而引起的香蕉采后损失非常惊人,有时北运的香蕉甚至整车腐烂或青熟而失去商品价值,给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做好香蕉的贮运保鲜,提高其商品价值,减少采后损失非常必要。
一、香蕉的贮运特性1香蕉是一种具有呼吸高峰的水果,当果实出现呼吸高峰时,果实迅速衰老,无法继续贮藏。
因此要进行长期贮藏或长途运输的必须在呼吸高峰启动前。
2香蕉对乙烯非常敏感,极微量的乙烯都可以启动香蕉的成熟。
因此香蕉在贮藏库和运输车辆忌与其它水果、蔬菜或花卉混装。
3香蕉对冷敏感,在低于11℃下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的严重程度与温度高低及在低温下所处的时间有关。
4香蕉不耐高温,在高于25℃的环境下贮藏,极易发生“青皮熟”,即香蕉的果肉已经成熟而果皮仍为青绿色。
5香蕉易发生机械损伤,在青绿状态下发生机械伤对外观影响不太明显,但当果实成熟后,发生机械伤的地方就会变黑,严重影响外观,这也是我国香蕉商品档次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机械伤也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香蕉的主要贮运病害1炭疽病:这是由炭疽菌引起的,在采前即可潜伏侵染在果实上,在青绿时不表现,随着果实的成熟衰老,抵抗力下降,其症状也逐渐表现出来,主要是果皮表面出现黑色点状略凹陷病斑,俗称“梅花点”,进一步发展则连成片,在潮湿环境中则出现粉红色粘质粒。
2冠腐病:这是由多种病菌复合侵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果指腐烂、冠腐、轴腐等。
三、香蕉采后处理技术1采收:根据香蕉的采后用途,选择适宜的饱满度采收。
若要长途运输或长期贮藏,其采收饱满度一般在七成五至八成左右,饱满度越高,耐藏性越差。
香蕉采收时要尽量避免机械伤,最好两人合作,一人砍蕉株,一人扛蕉。
不要在雨天或台风天采收。
2去轴落梳:由于蕉轴含有较高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而且结构疏松,易被微生物侵染而导致腐烂,而且带蕉轴的香蕉运输、包装均不方便,因此香蕉采后一般要进行去轴落梳。
了解当地香蕉生产中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现状并进行归纳总结(一)前言在当地香蕉生产中,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的现状对于提高香蕉质量、延长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地香蕉生产中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现状进行归纳,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正文采收技术现状•香蕉采收时机的判断主要以果实的颜色、大小和形状为依据。
通常在香蕉的外皮变黄、果肉略有弯曲时采摘,此时香蕉一般成熟度较高。
•采用合适的工具,如剪刀或果柄锯,进行采摘以避免对果实造成损伤。
采摘时应注意避免果实磨擦,以免引发腐烂。
•采摘后的香蕉应整齐地排列,并尽快进行后续处理,以减少挤压和损伤。
采后处理技术现状•香蕉采后处理的目标是延长其保鲜期、保持营养和质量,以减少损耗和浪费。
•香蕉经过采摘后,可以通过临时储存、湿度和温度控制、清洗和消毒等方式进行处理。
临时储存的环境应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
•香蕉在采后处理中,经常会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步骤,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减少果实腐烂的风险。
•合适的包装方式也是采后处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可以减少香蕉果实之间的互相碰撞和挤压,降低果实损伤。
结尾通过对当地香蕉生产中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现状的归纳,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及时的采摘、适宜的采后处理和合理的包装是提高香蕉质量、延长保鲜期的重要手段。
对于当地香蕉生产者来说,不断学习和进步,掌握更先进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降低运营成本。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采收技术现状•香蕉的采收技术在当地已经相对成熟,多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
人工采摘可以减少对果实的损伤,并更好地控制采摘时机。
•农民通常会根据香蕉皮的颜色、果实的大小和形状等指标来判断果实是否成熟,以决定采收时间。
•采收时需要注意避免采摘时果柄过长或过短,以免影响香蕉的质量和外观。
采后处理技术现状•当地采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清洗、消毒、分级和包装等环节。
保护香蕉果实免受采后褐变的处理方法香蕉是我国常见的水果之一,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然而,采摘后的香蕉容易出现采后褐变现象,使其外观变得不美观,口感变得劣质。
为了保护香蕉果实免受采后褐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首先,合适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
香蕉在采摘时应选择果皮呈浅绿色,肉质稍硬但有一定弹性的果实。
如果果皮呈黄色或有明显的斑点,则表示该香蕉已经过熟,褐变的风险更高。
因此,在果实颜色成熟度合适的情况下进行采摘,可以有效降低采后褐变的风险。
其次,适当的果实处理可减缓香蕉采后褐变的速度。
采摘后的香蕉应尽快避免受到外界的挤压和碰撞,以免引起果肉损伤和氧化反应的加剧。
同时,可以将果实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处理,避免积聚过多的乙烯气体。
乙烯气体是促进香蕉成熟和褐变的重要因素,适当调节乙烯气体的浓度可以延缓果实的褐变速度。
另外,温湿度控制也是保护香蕉果实的关键。
香蕉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13℃-15℃、湿度80%-90%的条件下,香蕉的褐变速度较慢。
因此,在储运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控温控湿设备来调节储运环境,减少香蕉果实采后褐变的风险。
此外,表面处理也可以保护香蕉果实。
例如,可以使用抗氧化剂来减少果肉的氧化反应,从而延缓褐变的速度。
抗氧化剂可以在采摘后的香蕉表面进行喷洒或浸泡处理。
此外,像添加柠檬汁、菠萝汁等含有维生素C的液体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
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质,可以有效减缓果实的褐变速度。
在进行表面处理时,需要确保使用的材料对人体健康无害,且处理过程要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最后,正确的储存和运输方法也是保护香蕉果实免受采后褐变影响的重要环节。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香蕉与潮湿或腐烂的物品接触,以免引起果实变质。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储运设备,确保设备的清洁和通风,避免细菌和霉变的侵害。
综上所述,保护香蕉果实免受采后褐变的处理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适当的果实处理、温湿度控制、表面处理以及正确的储存和运输方法。
香蕉的贮藏防腐保鲜香蕉防腐保鲜是通过防腐和降低果实内部的生理活动与延缓成熟、衰退、老化,达到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鲜果那样的商品价值。
现将香蕉的贮藏保鲜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应用防腐剂。
引起香蕉贮藏过程中腐烂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腐病和轴腐病。
香蕉感染病菌后,严重地影响其贮藏性和商品价值。
生产上应采用杀菌剂控制采后病害的发生。
理想的采后杀菌剂应具有水溶性、广谱性,使用方便,较少残留,价格合理,低浓度有效的特点。
但至今尚未找到这样理想的药剂。
目前有效的防治香蕉采后贮藏期间腐烂病害的方法,是应用多菌灵、托布津、特克多(Tecto)扑海因(RovralFLO)、苯来特或伊迈唑500~1000ppm溶液,香蕉采收后去轴落梳,先用清水洗去切口的乳汁,然后把蕉梳浸泡于配好的以上某种农药溶液中30~60秒钟,捞起稍晾干后包装运输。
2.低温处理保鲜。
适宜的低温可以延长香蕉的贮存期和货架寿命。
贮温过低(〈12℃)易发生冷害,致使冷藏后难以催熟,品质下降,而贮温过高(〉15℃)则蕉果会逐渐转黄绿变软成熟,达不到延长贮存期的目的,以在12~14℃(指果肉的温度)下进行长期贮藏香蕉最为合适。
一般在合适的低温下香蕉后熟期比在室温下可延缓两甚至更长。
目前国?馐⑿械睦洳丶?跋湓耸湫Ч?肥岛苈?猓??捎诔杀靖撸?壳巴?谏形薹ǚ⒄埂L?吩耸溆贸档脑旒鄹叨?蚁驶踔吕渌俣嚷?杀靖撸?蚕拗屏怂?姆⒄埂D壳疤?凡棵攀匝椴捎玫母羧韧ǚ绯翟耸湎憬兜热却Ч?冉虾谩R虼擞泄刈?胰衔?だ洌?羧韧ǚ绯凳窃耸浞⒄沟姆较颉H缒芗涌旆⒄顾?嘶蚬?吩耸洌?墒瓜憬兜热却】煸说较?丶跎偻局兴鸷摹?3.薄膜密封包封。
应用聚乙烯薄膜(厚度0.03~0.04毫米)进行密封包装香蕉(纸箱装12千克,竹箩装25千克),利用香蕉在呼吸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袋内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自动调节呼吸代谢的作用。
试验结果证明,应用薄膜包装比没有用薄膜包装的香蕉可以延迟成熟1~2周。
香蕉采后处理技术规程香蕉采后病害的发生与防治、采收适期、采后生理生化、采后防腐剂筛选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对解决香蕉贮运病腐问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们根据十多年来对香蕉采后病害综合防治及防腐保鲜的研究结果,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总结制订了一套香蕉采后处理技术规程在省内外香蕉产区推广应用,并已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适时采收1、采收适期和熟度标准香蕉果实采收适期应根据销地不同而制订果实采收的成熟度标准。
香蕉作近地销售时采收成熟度为8·5—9·5成,而北运远销或短期贮运的应为7·5—8·5成。
目前我省普遍采用挂果天数和果实饱满度进行判断,近地销售的,春蕉宜在断蕾后90—100天、夏秋蕉在断蕾后80—90天、冬蕉在断蕾后130—150天,目测蕉果棱角较模糊、果身较圆时采收;而远地销售或短期贮运的,春蕉在断蕾后80—85天、夏秋蕉在断蕾后70—80天、冬蕉在断蕾后120—130天,目测蕉果棱角仍可见、果身稍圆时采收。
2、采收方法一般选择在晴天采收。
遇台风季节,应在台风来临前收获,风雨后2—3天内不宜采收果实,田间水位较高的,应在采收前3天把蕉园内水位排放至50厘米以下。
采收过程应轻拿轻放,实行无伤采收操作。
二、条蕉落梳、果实清洗和分级香蕉商品生产应注意加工场地、用具和仓库的卫生和消毒,加工场应设置在水源方便、阴凉通风、清洁平整的地方,最好是有顶盖的厂房。
1、条蕉落梳条蕉应在悬挂状态下集结、落梳,落梳应采用去轴方式。
当天采收的香蕉果实一般在当天加工处理完毕。
2、果实清洗蕉梳自条蕉落梳后直接放入洗涤池中进行两级清洗,用流动的自来水一次性冲洗果实,并抹除残存花器。
不能用静水重复多次清洗果实,否则将导致大量病菌聚集于池内,引起健康果实遭受病菌侵染。
对于果实表面的蕉乳痕迹,可用0·5%—1%氯水溶液或1%—2%醋酸水溶液清洗。
3、分级商品果应根据果实的大小、果皮颜色进行分级。
香蕉采后贮前处理
贮藏保鲜前,将香蕉采收回来,随即进行质量挑选、去轴切梳和消毒防腐处理工作,对贮藏保鲜效果关系很大。
(一)适时无伤采收
1、确定成熟度的方法判断蕉果的成熟度以果肉的饱满程度来确定。
①目测蕉果梭角的变化为最可靠而又易行的方法。
习惯上是以果穗中部的蕉果为准,蕉身梭角明显高出,是7成以下的饱满度;果身近于平满时为7成饱满度;果身圆满,但尚能见梭形为8成饱满度;果身圆满无梭形,则为9成饱满度以上。
②可按断蕾后的天数来确定蕉果成熟度。
一般夏秋两季自断蕾后经70~80天即达7~8成的饱满度,而冬春两季则需140~150天左右,并结合目测饱满度的方法来确定果实的成熟度(饱满度)。
2、适时采收根据香蕉采后的用途来掌握。
采后于运销和贮藏的蕉果,以7~8成的饱满度为宜;近销和就地销,按8成以上的饱满度采收为宜。
另外,在采收时将整条蕉穗割下来,可按梳蕉采采割,即不割断果轴,只采割饱满度符合要求的梳蕉,其余让再生长一段时间,待符合收购熟度标准时再采,利于掌握适时采收和提高蕉果质量。
3、无伤采收用于贮藏和远销的蕉果,最怕碰压、撞击和磨擦,稍微重压和碰撞就会损伤果实,降低品质,影响色泽,又降低商品价值。
因此,采收香蕉果时最好两人协同操作。
果穗上留果轴长约20厘米,方便搬运。
采下的果穗不要乱扔、抛掷、应小心放置阴凉处,地面垫上蕉叶或薄膜布。
4、质量挑选,去轴落梳,质量挑选主要是鉴别机械操作程度和是否有严重病虫害的果实,有应除掉,这些果实易产生大量乙烯,促早成熟,会因消毒不好而腐烂,催熟后受伤的果实会出现黑斑,同时,等外果如尾梳也要除掉,装箩打包要轻拿轻放,严防损伤,保证质量。
01 Chapter生长周期香蕉喜高温、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70%-80%。
生长环境营养需求香蕉的生物学特性食用价值营养价值香蕉的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保持品质延长保质期提高经济效益030201香蕉保鲜的重要性02 Chapter成熟度采收时间香蕉的成熟度与采收时间采收后的香蕉需进行清洗、除杂、杀菌、涂膜等处理,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香蕉的采收方法与处理流程处理流程采收方法香蕉的分级与包装分级包装03 Chapter通常使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气体比例来抑制香蕉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
这种保鲜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成本较高,但可以有效地延长香蕉的贮藏期。
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可以控制香蕉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
使用化学药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来延长香蕉的贮藏期。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苯甲酸盐、二氧化硫等,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否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包括辐射保鲜、臭氧处理、热水处理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香蕉的呼吸作用和细菌生长繁殖,延长贮藏期。
但这些方法的使用范围和效果因方法的不同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04 Chapter适宜的贮藏环境选择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存放香蕉,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消毒措施贮藏前对库房、容器和工具进行清洁消毒,消除病菌和害虫的生存环境。
可采用高温、紫外线、化学药剂等方法进行消毒。
贮藏环境的选择与消毒温度控制湿度管理贮藏期间的温度与湿度管理贮藏期间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药物使用05 Chapter原因香蕉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导致果实腐烂。
解决方案使用杀菌剂对香蕉进行喷洒或熏蒸处理,以杀灭病原菌。
同时,在采摘前对香蕉树进行喷洒农药,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在贮藏过程中,要保持库房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香蕉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受到冷害、机械伤、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果皮容易变黑。
香蕉贮藏保鲜技术要点
香蕉是热带水果不耐储藏,香蕉北运距离较远,香蕉贮藏保鲜技术非常重要,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香蕉储藏保鲜技术。
控制采收成熟度
香蕉7-8成熟度时采摘较好,在高温期间的香蕉贮藏采收成熟度最好不要超过75%,运输路程较远的,则应以成熟度70%为妥。
适宜的贮藏温、湿度
香蕉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既怕高温也畏低温,温度高,容易黄熟腐烂,温度过低,造成冷害。
25℃以上抑制果皮的退绿转黄,造成“青皮熟”。
温度低于11℃会造成冷害,果皮色泽暗淡,甚至变成褐色,果心变硬,味涩,严重者不能后熟,0℃以下低温则受冻害,果实变黑发僵,解冻后立即软腐。
香蕉最适保鲜温度为12-13℃。
保持高湿可以延缓香蕉到达呼吸高峰时间,保持高湿环境对香蕉的贮藏有利。
化学保鲜剂种类
1)防腐剂处理
主要防腐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咪鲜胺、异菌脲等,浓度一般为控制0.03%-0.1%,将果实浸入药液一定时间后再晾干保存。
2)高锰酸钾吸收乙烯
以高锰酸钾为乙烯吸收体,以蛭石、珍珠岩、沸石粉等多孔材料为其载体,将载体浸泡吸附高锰酸钾后,装入袋中(用量一般为水果量的0.8%-2.5%)。
使用乙烯吸收剂处理的香蕉、大蕉和粉蕉,在常温下贮藏寿命可延长20-40天,香蕉品质较好。
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采后果实的后熟软化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4)涂膜保鲜剂处理
采用涂布或喷洒的方法将淀粉、抗氧化剂、低聚糖等材料在香蕉表面形成一层弹性薄膜,可达到保鲜效果。
以0.75%乙酸+2.5%壳聚糖的保青效果最好。
香蕉采前与采后的保鲜技术
现代的香蕉保鲜技术是系统性的技术,贯穿于采前栽培管理至采
后处理的各环节。各阶段分别采取不同技术措施。
一、采收期。香蕉过早采收,生理成熟度不够,果实品质和风味
不佳;采收过迟,无法长途运输。据国内有关试验,一般北运的香蕉
在七至八成熟时采收,当地销售的要八至九成熟时采收比较适宜。生
理成熟度的直观标准为:棱角稍钝、果面稍凸为七成;果身圆满但仍
见棱角为八成;果身圆满无棱为九成。以生育期推算成熟度的,可根
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用于贮运的香蕉,在正常情况下5-6月
断蕾的,可在70天后采收;7-8月断蕾的,在90天后采收;9-10月
断蕾的,则需120-140天才能采收,10-11月开花的,需经170-180
天才能采收。
二、采前管理。为了提高香蕉的耐贮性,田间植株断蕾后应逐渐
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施钾肥(约为氮肥量的5倍),通过提高果肉
含钾量增强其耐贮性。此外,每隔10天用0.5%-1%的氯化钙溶液喷
施一次,连喷5次;采收前20-30天起逐渐减少水分供应,并用0.2%
丁酰肼(比久)或0.005%-0.006%赤霉素(九二○)喷果一次,也有
延长果实安全贮藏期的作用。
三、采后处理。为防止因刀伤、压伤和擦伤诱导乙烯(即伤乙烯)
的产生,减少伤口感染,采收时要避免损伤果实。果穗采下后,用落
梳刀将果穗落下,割除受伤及过熟的果指,用流水洗去果身上的脏物、
残花和切口的汁液,防止切口褐化。捞起晾干后,再用化学保鲜剂或
物理方法进行采后保鲜处理。
1、气调法保鲜。香蕉在10%氧气和10%二氧化碳浓度下贮藏50
天后,果实一直维持在较低的呼吸代谢水平,没有发生呼吸跃变。实
用方法是用聚乙烯薄膜袋对香蕉进行小袋密封包装,利用蕉果在呼吸
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来达到自发气调的目的。此外,
每只薄膜袋内放置的蕉果一般不宜超过10公斤,否则容易发生二氧
化碳中毒。为了提高保鲜效果,可与其它措施配合使用,如在薄膜袋
内放入高锰酸钾等乙烯吸收剂,或用杀菌剂处理果实,防止贮藏病害
发生。
2、低温冷藏法。香蕉采后在14-16℃下贮藏,可延迟2周成熟。
低温结合气调法或低气压法贮藏,保鲜时间甚至达到120天以上。但
在12℃下易受冷害,不能后熟。
3、化学保鲜剂处理。化学保鲜剂按性质及作用可分为五类:
①防腐剂。用于香蕉保鲜的有多菌灵、托布津、苯来特、去腐灵、
特克多、扑海因、施保克、施保功等。这些防腐剂可以单用,也可以
若干种混合使用,或者与涂膜剂、乙烯吸收剂等配合使用。混用或配
合使用效果更好。例如,用0.1%苯来特加高锰配钾处理,贮藏205
天,好果率仍达95%.扑海因与托布津或特克多混配,防腐保鲜效果
比扑海因单用更好。防腐剂的使用浓度一般为0.03%-0.1%.具体使用
方法(以特克多为例)是用特克多液配成0.03%浓度,将经过流水冲
洗并晾干的蕉果浸入药液中2分钟,捞起晾干,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
每袋7.5千克蕉果,加入15克已充分吸收高锰酸钾并晾干的珍珠岩
作为乙烯吸收剂,将袋口密封,装入纸箱内,室内常温下贮藏,夏季
可贮藏一个月,冬季可达二个月。
②乙烯吸收剂。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高锰酸钾,将其配成饱和溶液,
用珍珠岩、蛭石、碎砖块等多孔物质充分吸收后晾干,用纱布或打孔
牛皮纸包装成小包备用。
③涂膜剂。其作用是在果实表现形成一层保护膜。脂肪酸蔗糖酯
是最常用的涂膜剂,使用浓度为0.5%-2%.例如,用1%-2%蔗糖酯
+0.1%特克多处理后,室温28℃下放置,贮藏期可达25-30天。单用
特克多处理的亦可保鲜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