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一、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 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不同主权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际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二、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异同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同、发生的领域不同、交易方式不同、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作用不同。
------P6三、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4C”规律竞争competition-矛盾contradiction-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operation四、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1、广义与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2 、宏观与微观的国际经济合作3 、多边与双边的国际经济合作4 、垂直型与水平型的国际经济合作五、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合作2、国际间接投资合作3 、国际科技合作4 、国际劳务合作5 、国际土地合作6 、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7 、国际经济援助8 、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2009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六、生产要素的概念生产要素是指使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各种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
种类: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经济信息、经济管理、(选择题:了解)(1)资本其形式分为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两大类。
货币资本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购买劳动手段的货币。
实物资本则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等形式而存在的生产手段。
(2)劳动力劳动力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员的投入。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和支出的有体力和智力。
他们所提供的劳动有简单的和复杂的劳动,有体力和脑力劳动,熟练和非熟练劳动。
(3)技术。
技术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方法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1、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怎么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p1-2国际经济合作: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际界限的自然人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包括国家间的经济协调政策。
含义(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
包括主权国家(或地区)、国际经济组织、主权国家(或地区)间的企业、国际企业法人及主权国家非法人机构、学术团体等。
(2)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
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组合(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
生产和流通领域(4)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5)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社会为稳定区域经济及世界经济而进行的经济政策协调活动。
2、试述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
详见P3(1)研究对象不同。
国际贸易研究商品国际流通的特点与规律,即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间接流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进出口,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直接流动和重新组合与配置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的重点是生产领域的直接协作。
(2)业务程序与进行方式不同。
(3)对各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3、国际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与方式?请举例说明。
类型:按范围大小:广义和狭义国际经济合作按观察的层次和主体:宏观(北北,南南,南北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微观国际经济合作(工贸,投资,信贷,科技服务)按业务和产业的关系:垂直和水平国际经济合作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合作(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BOT投资,建造——运营——移交)2)国际间接投资合作(国际信贷投资,国际证券投资)3)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承包工程,劳务进出口,国际旅游,国际咨询业务)4)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有偿转让和国际科技无偿转让)5)国际土地合作(对外土地出售,土地出租,土地有偿定期转让,土地入股,土地合作开发等)6)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对外签订管理合同,聘请国外管理集团,管理专家,开展国际管理咨询,联合管理合营企业,交流管理资料与经验和举办国际管理讲习班等)7)国际发展援助(资金援助,物资援助,人力(智力)援助,技术援助)8)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9)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联合国系统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区域性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政府首脑会议进行的协调,以及国际性行业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4、试述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动因与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新《国际经济合作》全本各章节知识点题库及参考答案《国际经济合作》全本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合作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2.生产要素指使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通常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六种。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有时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4.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每种生产要素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小类或亚种,这些小类或亚种的组合也是千差万别。
因此,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供应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
5.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经济管理和经济信息等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
二、复习思考题1.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方式?答: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具有以下五方面含义:(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的企业与个人。
(2)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
(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是生产领域。
(4)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
(5)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其方式主要包括:(1)国际工程承包。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的概述一、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1.广义:国际经济合作是主权国家间通过竞争与协调,在自愿互利基础上进行的经济合作。
2.狭义:国际经济合作是主权国家间在自愿互利基础上,通过一定方式,侧重在生产领域内共同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活动,是国际间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配置。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1.国际经济合作必须是在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或法人间进行的经济活动。
2.国际经济合作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研究对象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国际经济合作期限较长,国际买卖合同一般期限较短,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何宇获得独特的经济效益,发挥国际贸易难以发挥的作业,例如:贸易保护主义。
3.国际经济合作不同于传统的国际分工。
4.国际经济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三、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1.东西方合作的迅速发展2.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形式的巨大转变3.国际经济合作方式的广泛发展4.联合国的努力四、国际经济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五、科技发展是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直接动因六、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特征1.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大工业为基础2.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合作的控制3.多边国际经济合作体系的形成(1)发达国家各有优势,需要合作跨国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8.G20)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取所需(3)发展中国家互相帮助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国会议七、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1.按国际经济合作的业务性质分(1)国际信贷合作(政府、金融组织、出口信贷、海外存款、国际债券等)(2)国际投资合作(合资、独资等)(3)国际科技合作(技术转让、技术交流(4)国际劳务合作(工程、劳务、旅游等)(5)国际经济援助(资金、物资、技术等)2.按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分(1)双边合作(2)多边合作(3)集团合作(4)区域合作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1.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公平合理地承担合作义务和分享合作成果2.有共同的经营思想3.对合作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4.严格遵守条约、协议和合同国际经济合作宗旨:加强国家间的经济协调,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加速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公共和私人……4C 规律Competition 竞争矛盾协调cooperationCompetition第二章反向贸易一、反向贸易的涵义(对等贸易、对销贸易)是包括易货、互购、回购、转手贸易等属于货物买卖范畴,进出口相结合的出口抵补进口为共同特征的各种贸易方式的总称。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第一节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及其含义
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尤其是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和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它包括国家间的经济协调政策。
含义:
1、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协作活动
2、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的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合作,它不同于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协作。
3、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在生产领域里的相互协作。
4、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5、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间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6、国际经济合作还应当包括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配置。
它包含两个方面:
1、生产要素:一般是指传统的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和现代的管理、技术、信息。
2、生产要素移动的规律,和国际经济协调的有效机制。
(二)与国际贸易的比较
1.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共同点:
(1)都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形式;
(2)都与生产要素有关;
(3)都与国际性商品生产有关;
(4)常常结合在一起,构成综合性的国际经济活动。
2.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不同点:研究对象不同;
(1)采取的方式不同;
(2)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发挥国际贸易难以发挥的作用;
(3)有利于学习别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
(4)有利于在一些本国难以单独进行的大型建设项目中,改造自己的落后产业结构和建立新的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节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
1、是相互尊重主权国家之间的平等的经济协作。
2、范围大,领域宽,方式灵活多样。
3、多种生产要素常常进行混合国际转移。
第四节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
(一)照大类来分,主要有以下分类方法:
1.按照范围大小的不同分类: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狭义的经济技术合作
2.按照观察的层次和主体的不同分类:宏观国际经济合作与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3.按照业务和产业的关系分类: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与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分类和范围
广义的与狭义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一切超出国家界限的经济交往方式和活动。
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以生产要素国际移动为本质内容的,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协作活动。
宏观与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宏观国际经济合作:
不同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不同国家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以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协作活动。
1、多边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一国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
它包括区域性经济组织内部的经济合作、有关国际性组织项下经济合作、国家集团内部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经济合作。
2、双边国际经济合作:两国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
•
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其中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和公司之间的经济合作。
垂直型与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
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科技及装备水平差异较大的厂矿企业之间和商品生产前后的产品生产企业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
•
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的国家、科技及装备水平接近的工矿企业和商品生产中处于同一个产品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合作。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分类和范围
1.国际信贷合作
2.国际投资合作
3.国际科技合作
4.国际劳务合作
5.国际土地合作
6.国际信息与管理合作
7.国际发展援助
8.区域经济一体化
9.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
第五节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1.国家间的协调行动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直接移动与重新配置实现了各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互补,促进了国际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
(1)促进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
(2)推动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合理配置
(3)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
(4)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降低了销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