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A教学大纲参考模板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A教学大纲参考模板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A教学大纲参考模板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A教学大纲参考模板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A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A 课程编码:01100260

英文名称:Matel technology and machining foundation A

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机院、交通、车辆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金工实习、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理论力学

教材:《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金属工艺学热加工部分、严绍华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傅水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是研究机器零件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直到加工出零件的综合性课程。

2、本课程的任务是:(1)具有根据零件性能要求选择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2)掌握主要加工方法的基理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3)掌握切削原理基本知识和零件的各种加工方法,具有零件加工工艺的初步分析能力。(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热加工工艺基础部分

1、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内容。机器生产过程的概念,机器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铸造

(1)砂型铸造

各种手工造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机器造型的特点和应用,铸造工艺图的制订: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铸造工艺参数(机械加工余量、拨模斜度、铸造收缩率、铸造圆角、型芯头等)的选择,铸造工艺图实例。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2)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其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流动性的概念。流动性对铸件质量影响;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提高流动性的措施。收缩的概念。影响收缩的主要因素;收缩对铸件的质量影响;缩孔和缩松的形成及其防止。铸造内应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铸件的变形,裂纹的形成及其防止。合金的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 * (3) 铸铁件的生产

(4)特种铸造

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和离心铸造等特种铸造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各种铸造方法的比较。

3、锻压

(1)锻压的实质。锻压生产的特点及其应用

(2)金属的塑性变形

锻造比和纤维组织;金属的锻造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自由锻

锤上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典型锻件自由锻工艺过程实例;自由锻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4)模锻

模锻的特点及应用。

锤上模锻:模锻的变形工步和模膛;锤上模锻工艺规程的制订;模锻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其他设备上模锻、曲柄压力机、平锻机、磨擦压力机上模锻的特点与应用。

(5)板料冲压

板料冲压的特点和应用。

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典型冲压件工艺过程实例。冲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其它压力加工方法简介

零件的挤压成型;零件的辊轧成形。精密模锻、各种压力加工方法比较。

4、焊接

(1)焊接的实质及其焊接方法分类。焊接在工业中的应用。

(2)电弧焊

电弧焊冶金过程和电焊条:电弧焊冶金过程特点;焊条的组成、作用、种类、特性及其选用。

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

(3)常用焊接方法:*埋弧焊、电阻焊、钎焊的过程、特点和应用。常用焊接方法的比较和选用。

(4)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焊接性的概念;焊接性的间接评定方法。炭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

(5)焊接结构工艺性

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焊缝布置;焊接接头设计。

*(6)焊接新工艺简介

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电子束焊、激光焊、摩擦焊接和扩散焊接的特点。

5、零件毛坯的选择

(1)零件毛坯的类型及其制造方法的比较。

(2)选择毛坯类型及其加工方法的原则。

考虑零件的使用要求,考虑零件的制造成本;考虑生产条件。

(3)常用机械零件毛坯的分类及其制造方法。

轴杆类零件;盘套及块状类零件;机架、箱体类零件。毛坯选择举例。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部分

1、切削加工工艺基础

(1)本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切削加工分类、特点和发展方向,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车刀的组成与刀具角度标注;车刀安装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2)刀具材料,刀具切削过程,切削力的来源与分解,切削热的来源及影积屑瘤,表面变形强化及残余应力。

(3)磨具的性能与磨削过程的本质。

(4)车削、钻削、镗削、铣削、刨削、插削、拉削加工方法;普通磨削、无心磨削加工方法。刮削、宽刀细刨、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精密加工方法。

(5)加工精度及其影响因素,表面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特种加工工艺基础

特种加工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的影响,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

3、特型表面加工

(1)螺纹的基本要素和加工方法,车螺纹,铣螺纹,攻螺纹,套螺纹,磨螺纹,滚压螺纹,电火花加工螺纹。

(2)齿轮精度及加工方法,铣齿,插齿,滚齿,剃齿,珩齿,磨齿,研齿。

4、常见表面加工方案选择

(1)表面加工掌握要点,外圆加工方案及选择说明,内圆加工方案及选择说明平面加工方案及选择说明,齿形加工方案及选择说明,

(2)表面加工方案选取的五条依据及实例,齿轮轴加工实例,法兰盘加工实例等。

本课程的学习要密切联系金工实习内容,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热加工工艺基础部分

铸造

1、掌握砂型铸造的特点,对典型铸件具有较合理地选用铸造方法的能力。

2、熟悉砂型铸造浇注位置,分型面及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能绘制典型铸件的铸造工艺简图。

3、熟悉合金铸造性能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4、具有分析零件铸造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5、**了解铸铁的石墨化及其对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了解常用铸造合金的获得方法及铸造特点。

6、*了解铸造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锻压

1、**熟悉金属塑性变形及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锻造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自由锻的特点及工艺过程,能绘制简单锻件图。了解模锻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对典型锻件具有较合理地选用锻造方法的能力。

3、熟悉板料冲压的特点,工艺过程及应用。

4、具有分析中小型零件锻造和冲压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5、*了解精密模锻、零件的轧制、挤压和精密冲压等加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6、*了解锻压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焊接

1、熟悉电弧产生原理及电弧焊生产过程,引弧过程及直流电焊机的正接与反接。

2、熟悉焊接冶金过程和热过程及其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和焊件焊接应力,变形的影响,获得优质焊件的措施。

3、掌握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具有较合理选用焊接方法及相关焊接材料的能力。

4、了解金属的焊接性能,熟悉常用金属的焊接特点。

5、熟悉常用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确定焊缝布置的主要原则。具有分析焊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6、*了解焊接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毛坯选择

熟悉各类毛坯的特点和选择毛坯的原则,具有选择毛坯材料和制造方法的能力。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部分

1、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

切削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及种类。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的定义,功用及选择范围。多齿刀具的几何角度特点及砂轮特性。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几个物理问题的产生及对切削加工质量,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影响这几个物理问题的因素。

2、数控机床加工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分类及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程序编制简介。

3、外圆表面加工

外圆表面加工方法及特点:车削、磨削、研磨、超精加工及抛光的加工方法,特点及应用;加工方案和选择。

4、孔的加工

孔的分类及钻、扩、铰、镗、磨、拉、研、珩的加工方法特点所用设备及应用。

孔的加工方案的选择:孔加工机床的选择;孔加工方案选用。

5、平面的加工

平面加工方法及特点:刨、铣、磨、拉、刮、研的加工方法、特点及应用,平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6、螺纹加工

螺纹加工概述:螺纹的分类;几何要素;螺纹的标记。

螺纹加工方法及特点:螺纹的车削、铣削、磨削和滚压加工的特点、应用。

7、齿轮齿形加工

概述

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要求与精度等级及齿轮精度选择。

圆柱齿轮齿形加工方法及特点。

铣齿、滚齿、插齿的加工原理,刀齿及设备加工特点和应用。齿轮精加工方法:剃、珩、磨齿的加工原理、设备及应用。

8、*成形面加工

成形表面的切削加工方法及特点:用成形刀具加工成形面的特点及应用。

用简单刀具加工成形面的特点及应用。

成形面的磨削:成形砂轮磨削成形面;光学曲线磨床磨成形面的工作原理。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概论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概述,工件的安装,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步骤,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举例。

四、课程学时分配

注:冷、热各开一个试验。

五、课程习题的要求

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培养分析零件铸造、锻造、焊接及机械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查阅参考资料,进行金工工艺设计的能力和编写工艺文件的能力。习题的分量占自学时间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六、实验内容与要求

1、合金的流动性及合金的充型能力。

2、冲压模具的结构分析和拆装。

3、铸造应力的测定。

4、焊接应力的测定。

5、刀具几何角度的刃磨与测量。

6、切削用量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上述实验可根据专业特点选做2~4项。

实验目的: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和验证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知识和实践基础,训练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分析研究和科学实践的能力。

实验要求:观察现象,验证理论。掌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综合能力以及择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七、课程主要参考书:

[1]邓文英《金属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年

[2]李瑞昌《热加工工艺基础》中南工大出版社 1991年

[3]范全福《金属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年

[4]华南工学院、甘肃工业大学主编《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上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年注:1.*表示选修内容;

2.**表示先修课程已讲授过。

制定人:张海于辉

审定人:胡怡

批准者:

2005-4-17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教学大纲模板【经典】

Xxx大学 《数据库及应用》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xxxxxxx系 执笔人:xxxxxxx系 审核人:xxxxxxx系 xxx大学xxx系 20xx年2 月

[实验要求] 本课程实验要求较高,实验内容多且相关性较强,有关实验的具体要求与内容需按实验大纲执行,本大纲中不再另行说明。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与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常量、变量、表达式及常用函数;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关系运算; 了解: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及文件类型。 [重点与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库概述 (一)三类数据模型 (二)关系数据库概述 (三)实体模型与实体联系 (四)三种基本关系运算 (五)关系完整性 二、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数据管理系统(DBMS) (二)数据应用系统(DBAS)

第二节Visual Foxpro 概述 一、Visual Foxpro概述 二、Visual Foxpro的数据元素 三、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 第三节常量、变量、函数和表达式 一、常量、变量的概念及类型 二、函数 三、表达式 [复习思考题] 1、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有哪些优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 3、VFP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第二章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Visual FoxPro项目管理器;表的建立与修改;表的维护命令;索引的概念与索引的建立[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表结构建立及修改方法;索引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建立索引的方法 掌握:对表中记录的追加、插入和删除等操作;项目管理器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了解:多工作区的概念;数据导入和数据导出 [重点与难点] 表结构的建立及修改方法;表中数据操作;索引及索引建立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项目管理器 一、项目管理器的作用

金属工艺学全套教案

金属工艺学电子教案(32) 【课题编号】 31—, 【课题名称】 锻件质量与成本分析,板料冲压,锻压技术发展简介,焊条电弧焊(一) 【教材版本】 郁兆昌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金属工艺学(工程技术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锻件质量与成本分析,板料冲压的特点、基本工序及应用,锻压新技术,焊接电弧。 二、能力目标 能识别锻造缺陷特征,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素质目标 了解锻件质量与成本分析,板料冲压的特点、基本工序及应用,锻压新技术,焊接电弧。 四、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板料冲压的特点、基本工序及应用;锻件质量与成本分析;锻压技术新发展。一般了解焊条电弧焊。 【教学重点】 板料冲压的特点、工序及应用;焊条电弧焊。 【难点分析】 板料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分析学生】 1、具有学习的知识基础。 2、具有学习的理论基础。 3、板料冲压件结构轻巧,强度、刚度和尺寸精度较高,生产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焊条电弧焊设备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适合各种条件下的焊接,是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常用方法。学习中要把握这些方法特点、应用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1.郁兆昌,潘展,高楷模研编制作.金属工艺学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郁兆昌主编.金属工艺学教学参考书(附助学光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中穿插练习与设问,穿插讨论,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讲评自由锻工艺设计习题课大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板料冲压是使板料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工艺方法。冲压的特点是不需要对毛坯加热,是节约能源的加工方法;生产操作简单,生产率高,易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可以制造形状复杂零件,废料较少;冲压件结构

金属工艺设计课后题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1.铸件的凝固方式和各自特点 (1)逐层凝固方式。恒温下结晶的纯金属或共晶合金,在铸件凝固过程中其截面上的凝 固区域宽度等于0,固液两相界面清楚。随着温度的下降,固体层不断加厚,逐步达到铸件中心。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小,或截面温度梯度很大,铸件截面的凝固区域则很窄,也属于逐层凝固方式。 (2)糊状凝固方式。如果铸件截面温度场较平坦,或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铸件凝 固的某一段时间内,其凝固区域里既有已结晶的晶体,也有未凝固的液体。 (3)中间凝固方式。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较窄,或者铸件截面的温度梯度较大,铸 件截面上凝固区域介于前两者之间。 2.铸件的凝固方式和凝固原则有何不同?何谓顺序凝固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各适合用于什么合金和铸件结构条件? (1)逐层凝固是指铸件某一截面上,铸件的凝固从表层逐渐向中心发展,直至中心最后凝固:而顺序凝固则是指从铸件的薄壁到厚壁再到冒口的有次序 地凝固。同样,也不要把糊状凝固与同时凝固相混淆。 (2)顺序凝固原则:是指采用各种措施保证铸件结构上各部分,按照远离冒口的部分最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的部分,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的次序 进行。主要适用于必须补缩的场合,如铝青铜,铝硅合金和铸钢件等。 同时凝固原则:是采取工艺措施保证铸件结构上各部分之间没有温差或温差尽量 小,使各部分几乎同时凝固。适用于收缩较小的普通灰铸铁和球墨铸铁。 5.缩孔和缩松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防止铸件中产生缩孔和缩松? 答:缩孔:缩孔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值远大于固态收缩值,缩孔形成的条件是金属恒温或很小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以逐层凝固方式进行凝固缩松:缩松和形成缩孔原因相同,但形成条件不同,他主要出现在结晶温度范围宽.呈糊状凝固方式的合金中,或铸件厚壁中。 防止:缩孔和缩松的数量可以相互转化。 1制定正确的铸造工艺(1)合理确定内浇口位置及浇注工艺。采用高温慢浇可加强顺序凝固,有利于补缩,以消除缩孔(2)合理应用冒口,冷铁等工艺措施。用铸铁,钢和铜制成冷铁 2符合顺序凝固原则,并最后凝固的地方安置冒口,使缩孔移至冒口中。 8.铸件产生热裂和冷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铸件产生裂纹? 热裂形成原因:1铸件的凝固方式。宽凝固温度范围呈糊状凝固方式的合金最容易产生热裂。随着凝固温度范围的变小,合金的热裂倾向变小,恒温凝固的共晶合金最不容易形成热裂。2凝固时期受到阻碍,得看收缩受到阻碍的大小即铸件凝固区域固相晶粒骨架开始线收缩后受到外部和内部阻碍造成足够大的应力,则会导致热裂的产生。防止:防止热裂的方法是使铸件结构合理,壁厚均匀,避免热节;改善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减小浇.冒口对铸件收缩的机械阻碍;减少合金中有害杂质含量,可提高合金高温强度。 冷裂形成原因:冷裂是铸件处于弹性状态即在低温时形成的裂纹。冷裂往往出现在铸件受拉应力部位,特别是有应力集中的地方。防止冷裂的方法是尽量减少铸造应力,防止带轮冷裂的措施:1把内浇口开在薄点的轮辐处,以实现同时凝固;2较早打箱,以去除铸型对收缩的阻碍,打箱后立即用砂子埋好铸件,使其缓慢冷却;3修改结构,加大连接圆角,以增加强度和减少应力集中。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一共10个课时,分5次授课,每次2课时 三、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年。)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1、目的: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能工巧匠的工作容、真实生活乃至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2、要求: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五、教学容:本课程的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第二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二、三、四讲,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的涵构成,是课程的主体容。没有“执着专注”的品质,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就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追求;“创新进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动所在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和产品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上述三个方面的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共同构成工匠精神的核。 第三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五讲,具有课程结论的意义。其要义是基于“知行合一”理论,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的工匠之梦融于中国梦的职业理想和家国情怀。

最新教学大纲模板74432资料

《××××××》课程教学大纲(居中,黑体,小二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其中实验安排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同时,不同专业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所删减。) 如:第一章×××××× [教学知识目标]: [教学能力目标]: [教学重、难点]: ……………………………… 实验内容及要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六、考核方案(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考核方案可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七、教学材料(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指课程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教学材料若涉及到相关大型仪器、设备、教学软件要填写,若无可不填写。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1、课程教材: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参考资料: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1]丁杰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北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教学所需相关条件: 如:仿真软件。 八、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如:本大纲适用于××××××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或本大纲在教学过程某一方面可以再适当调整等等。

金属工艺学电子教案

金属工艺学电子教案 【课题编号】 13------2 【课题名称】 砂型铸造 【教材版本】 郁兆昌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金属工艺学(工程技术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砂型铸造的几个概念。 二、能力目标 了解手工造型的几种方法。 三、教学要求 基本掌握手工造型的几种方法的操作。 【教学重点】 掌握手工造型的几种方法的操作。。 【难点分析】。手工造型的几种方法的操作 。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1.郁兆昌,潘展,高楷模研编制作.金属工艺学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郁兆昌主编.金属工艺学教学参考书(附助学光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安排】 45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中穿插练习与设问,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模样?什么是芯盒? ?2型砂的组成有哪些?种类有哪些? ?3造型材料的强度指什么?

二、导入新课 手工造型是砂型铸造的常用方法,本节讲叙手工造型的几种方法。 三、新课教学 1定义 ?1造型是指用型砂、模样、砂箱等工艺装备制造砂型的过程。 2 制芯是将芯砂制成符合芯盒形状的砂芯的过程。 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是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 造型使用的基本材料和工具见下图

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有: 1、整体模造型 如左图所示,它的特点是模样为一整体,分型面为一平面,型腔在同一砂箱中,不会产生错型缺陷,操作简单 请看连杆的整体模造型过程录相,它主要用于最大截面在端部且为一平面的铸件, 应用较广。 2、分块模造型 如左图所示,它的特点是模样在最大截面处分开, 型腔位于上、下型中,操作较简单 请看支承台的分块模造型过程录相,它主要用于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课程英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总学时: 总学分:课程性质:(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相关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推荐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空两格,说明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宋体五号)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空两格,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两格,以“章”为单位说明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体五号) 四、主要教学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五、典型作业练习 (空两格,宋体五号) 六、课程考核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宋体五号) 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 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时:适用学期: 学分: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金属工艺学电子教案综合练习三

综合练习三 一、填空 1.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2.当钢中碳的质量分数大于时,二次渗碳体沿晶界析出严重,使钢的脆 性。 3.在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刀具材料是和,而用于一些手工或切削速度较低的刀具材料是。 4.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与其碳的质量分数有关,状马氏体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5.生产中把淬火加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后的组织 为。 6.合金工具钢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具有淬透性好,变形小,高等优点。 7.合金渗碳钢的碳的质量分数属碳围,可保证钢的心部具有良好 的。 8.气焊中焊接火焰有三种形式,即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9、晶体的缺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模锻模膛分为和。 二、判断题(在题号前作记号“√”或“×”) ()1.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2.用65钢制成的沙发弹簧,使用不久就失去弹性,是因为没有进行淬火、高温回火。 ()3. 淬透性好的钢淬火后硬度一定高,淬硬性高的钢淬透性一定好。 ()4.由于T13钢中的碳的质量分数比T8钢高,故前者的强度比后者高。 ()5.60Si2Mn的淬硬性与60钢相同,故两者的淬透性也相同。 ()6.硫、磷是碳钢中的有害杂质,前者使钢产生“热脆”,后者使钢产生“冷脆”,所以两者的含量在钢中应严格控制。 ()7.炼铁和炼钢的实质都是还原的过程。 ()8.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和废钢。 ()9.金属材料的断面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10.固溶体的晶格类型与溶剂的晶格类型相同。 ()11.如果用三爪自定心卡盘一次装夹不能同时精加工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轴类零件各表面,可采用顶尖装夹。 ()12.淬火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 三、选择题 1.粗车锻造钢坯应采用的刀具材料是() A、YG3 B、YG8 C、YT15 D、YT30 2.下列钢号中,()是合金渗碳钢,()是合金调质钢。 A、20 B、65Mn C、20CrMnTi D、45 E、40Cr 3.在下列四种钢中()钢的弹性最好,()钢的硬度最高,()钢的塑性最好。 A、T12 B、T8 C、20 D、65Mn 4.选择下列工具材料. 板牙(),铣刀(),冷冲模(),车床主轴(),医疗手术刀()。 A、W18Cr4V B、Cr12 C、9SiCr D、40Cr E、4Cr13

培训学校教学大纲模板

培训学校教学大纲模板 弘博国际软件学院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标题:楷体_GB2312 小二 课程学时:140(理论70~上机70 ) 课程学分:9 介绍:楷体_GB2312 小四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二级标题:楷体_GB2312 四号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开发》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完成《计算机导论》、《Windows2000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概论》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面向过程和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及掌握基本的序设计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奠定重要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Visual Basic6.0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和VB语言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内容包括:数据类型、变量与常量、程序执行流程、数组、过程与函数、基于对象的编程、控件的使用、数据库编程、文件和网络编程等。 正文:宋体五号 1.5倍行距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 程序设计基础 1.1概述; 1.2程序的入口Sub Main()函数;

1.3数据类型; 1.4变量与常量; 1.5算术运算符和字符串运算符; 1.6顺序程序设计; 1.7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弘博国际软件学院 1.8选择程序设计; 1.9 。。。。。。 要求: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理解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和程序的开发过程。掌握VB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理解数据类型与变量、常量的关系;理解类型转换;掌握各种常量的性质和定义;熟练掌握基本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的概念;了解常用的过程化程序实例;熟练掌握顺序、选择、循环;理解数组和数组下标的使用,了解二维数组;熟悉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理解函数调用的内部机制;掌握模块变量和过程变量之间的区别、作用域。 2. 。。。。。。 2.1 。。。。。。 2.2 。。。。。。 要求: 。。。。。。 三、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使用可视化工具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具备运用编程语言进行面向过程和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的能力,为《.NET架构与C#程序设计技术》和《JAVA语言核心课程》等后续课程奠定必备的基础。

广西大学金属工艺学复习重点教学教材

广西大学金属工艺学 复习重点

铸造 1金属工艺学是一门传授有关制造金属零件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2铸造到今天为止仍然是毛坯生产的主要方法。是 3铸造生产中,最基本的工艺方法是离心铸造。否 4影响合金的流动性因素很多,但以化学成分的影响最为显著。是 5浇注温度过高,容易产生缩孔。是 6为防止热应力,冷铁应放在铸件薄壁处。否 7时效处理是为了消除铸件产生的微小缩松。否 8浇注温度越高,形成的缩孔体积就越大。是 9热应力使铸件薄壁处受压缩。是 10铸造中,手工造型可以做到三箱甚至四箱造型。是 二、单选题 1液态合金的流动性是以( 1)长度来衡量的. ①. 螺旋形试样②. 塔形试样 ③. 条形试样④. 梯形试样 2响合金的流动性的最显著的因素是(2 ) ①. 浇注温度②. 合金本身的化学成分 ③. 充型压力④. 铸型温度 3机器造型( 1) ①. 只能用两箱造型②. 只能用三箱造型 ③. 可以用两箱造型,也可以用三箱造型④. 可以多箱造型

4铸件的凝固方式有( 1) ①. 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②. 逐层凝固,分层凝固,中间凝固③. 糊状凝固,滞留凝固,分层凝固④. 过冷凝固,滞留凝固,过热凝固5缩孔通常是在(4) ①. 铸件的下部②. 铸件的中部 ③. 铸件的表面④. 铸件的上部 6(3 )不是铸造缺陷 ①. 缩松②. 冷裂 ③. 糊状凝固④. 浇不足 7浇注车床床身时,导轨面应该(1) ①. 放在下面②. 放在上面 ③. 放在侧面④. 可随意放置 8三箱造型比两箱造型更容易(2 ) ①. 产生缩孔和缩松②. 产生错箱和铸件长度尺寸的不精确 ③. 产生浇不足和冷隔④. 产生热应力和变形 9关于铸造,正确的说法是( 2) ①. 能加工出所有的机械零件②. 能制造出内腔形状复杂的零件 ③. 只能用铁水加工零件④. 砂型铸造可加工出很薄的零件 10关于热应力,正确的说法是(3 ) ①. 铸件浇注温度越高,热应力越大②. 合金的收缩率越小,热应力越大

教学大纲模板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语文 总学时:7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开设两学期,每周2课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中职学生 相关课程:无 教材:《语文》,赵大鹏编著,语文出版社,2012年, 一、课程目的、内容及要求 1、课程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2、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新教学大纲模板讲课教案

附件3: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版 《×××》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英文名称: abc 课程编码:×××××××(跨学期结束的课程各学期课程的编码依次罗列,以逗号相隔)课内教学时数:××学时(跨学期结束的课程总学时用××+××+……表示),其中课堂讲授××学时,××学时,……。 学分:×学分(跨学期结束的课程用×+×+……表示) 适用专业:××××(宋体常规五号) 开课单位:××××(宋体常规五号) 撰写人:×××(宋体常规五号) 审核人:×××(宋体常规五号)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月(宋体常规五号) (空一行,编辑时请删除本行提示)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说明本课程的性质(属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在总的培养目标下着重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宋体常规五号,首行缩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 1、课程教学内容:按相当于教材中的章节目层次详细编写本课程的内容及要求,突出各章的重点、深度、广度。本段文字包括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是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排列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编制成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其主要部分是规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范围和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简明反映课程的教学深度和难点。 2、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明确提出各章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明确指出本章的重点、难点。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趋势,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够依据所学的知识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绪言(宋体小四号加粗,居中设置)

通识课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7

通识课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7.6.30版)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课程代码:【2119013、2119014 】 课程学分:【2学分】 面向专业:【全校各系各专业全体大一、大二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必修课】 开课院系:就业办 使用教材: 主教材夏雨李道康王苇主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曹荣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黄晞建夏伯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训练教程》【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9 3、张宗恩朱克勇. 《大学生创业创业训练教程》【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9 课程网站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d3465089.html, 二、课程简介(必填项) 为满足大学生在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与能力、创业知识与能力、就业技能等方面普遍存在的缺失或不足而产生的实际需求,根据教育部教高厅〔2007〕7号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和教育部2012年《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精神,结合我校2012年2月开始在全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实践经验,根据当前我校卓越建桥计划,着力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自主学习、专业能力、尽责抗压、协同创新、信息应用、服务关爱、国际视野等八项能力,尤其是培养就业竞争力的要求,按照成果导向的新思路,修订编写本《教学大纲》。 本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课程从自我认识入手,引导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等特征,并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范围有所初探,第二阶段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这两

最新课程教学大纲模板(版)上课讲义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 二、课程性质(黑体四号) (例如:《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为全日制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NET系列课程与JAVA系列课程的基础。(宋体五号)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黑体四号) (宋体五号) 四、教学要求(黑体四号) (宋体五号) 五、课程学时安排(黑体四号)

六、主要内容(黑体四号) (含各章节/专题/模块主要内容,注明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深浅程度(掌握、理解、了解),列出各章节学习的重难点、思考题等)(宋体五号) 思考题:(五号楷体) 七、教材与参考书(黑体四号) 1、教材选用: 教材: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选用原因,宋体五号) 2、参考书目: [1]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2]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 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黑体四号) 1、考核方式:(宋体五号) 2、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60%)+实验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20%)。

九、补充说明(黑体五号) (在此可做补充说明,宋体五号,可删除)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招聘与录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招聘与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根据招聘工作的流程,从招聘计划、招聘准备工作、招募信息发布、甄选、录用等过程进行展开讲述该课程的核心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胜任企业招聘实践工作。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巧,培养招聘实务工作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四、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招聘与录用》这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等。

金属工艺学电子教案综合练习三

金属工艺学电子教案综 合练习三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综合练习三 一、填空 1.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2.当钢中碳的质量分数大于时,二次渗碳体沿晶界析出严重,使钢的脆性。 3.在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刀具材料是和,而用于一些手工或切削速度较低的刀具材料是。 4.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与其碳的质量分数有关,状马氏体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5.生产中把淬火加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后的组织为。 6.合金工具钢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具有淬透性好,变形小,高等优点。 7.合金渗碳钢的碳的质量分数属碳范围,可保证钢的心部具有良好的。 8.气焊中焊接火焰有三种形式,即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9、晶体的缺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模锻模膛分为和。 二、判断题(在题号前作记号“√”或“×”) ()1.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2.用65钢制成的沙发弹簧,使用不久就失去弹性,是因为没有进行淬火、高温回火。 ()3. 淬透性好的钢淬火后硬度一定高,淬硬性高的钢淬透性一定好。 ()4.由于T13钢中的碳的质量分数比T8钢高,故前者的强度比后者高。 ()的淬硬性与60钢相同,故两者的淬透性也相同。 ()6.硫、磷是碳钢中的有害杂质,前者使钢产生“热脆”,后者使钢产生“冷脆”,所以两者的含量在钢中应严格控制。 ()7.炼铁和炼钢的实质都是还原的过程。 ()8.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和废钢。 ()9.金属材料的断面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10.固溶体的晶格类型与溶剂的晶格类型相同。 ()11.如果用三爪自定心卡盘一次装夹不能同时精加工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轴类零件各表面,可采用顶尖装夹。()12.淬火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 三、选择题 1.粗车锻造钢坯应采用的刀具材料是() A、YG3 B、YG8 C、YT15 D、YT30 2.下列钢号中,()是合金渗碳钢,()是合金调质钢。 A、20 B、65Mn C、20CrMnTi D、45 E、40Cr 3.在下列四种钢中()钢的弹性最好,()钢的硬度最高,()钢的塑性最好。 A、T12 B、T8 C、20 D、65Mn 4.选择下列工具材料. 板牙(),铣刀(),冷冲模(),车床主轴(),医疗手术刀()。 A、W18Cr4V B、Cr12 C、9SiCr D、40Cr E、4Cr13 5.为了获得使用要求的力学性能,T10钢制手工锯条采用()处理。 A、调质 B、正火 C、淬火+低温回火 D、完全退火 6、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强度 B、硬度 C、热膨胀性 D、耐腐蚀性 7、完全退火()。 A、不能用于亚共析钢 B、不能用于过亚共析钢 C、二者皆可 D、二者皆不可

《金属工艺基础C》课程标准

《金属工艺基础C》标准课程 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基础C/ Basic metalwork technology C 课程编号:1303020065 适用专业:珠宝首饰设计 课程学时/学分:56/3 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40学时 审定人: 开课部门: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装饰专业必修的锻造金属圆雕的提高课程。要求学生在金属工艺基础B的基础上结合锻造、焊接、铆接等多种工艺方法,完成金属圆雕的设计制作。 本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设计与工艺制作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较深入的掌握专业设计规律,熟悉工艺流程, 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和工艺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从工艺和设计的角度提高艺术设计的整体意识,运用综合工艺设计制作其作品,充分使用锻造技术,现代工艺对金属表面肌理的研究,金属肌理在自己作品中的表现,建立综合设计的能力,通过吸收多形式的艺术门类为金属工艺作品服务。使用最直观简单的视觉语言,最精炼的表达对头像造型的认识,为设计不规则变化的三维立体金属造型打下理解的基础。 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件圆雕金属工艺作品,该作品在综合工艺上的运用,能证明在整体意识的提高。通过制作工具的过程使同学们能够身体力行的体验金属工艺的“物性”,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和解决,通过介绍不规则圆雕锻造的基本操作手法,让学生们了解圆雕锻造的规律性内容。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金属工艺基础C是在继金工A和金工B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锻造技能的金属加工课程,相对于前面的课程,金工C的目的是训练难度较高的圆雕锻造技法,对圆雕的认识不同于简单的浮雕和器皿,而更像是三维雕塑的艺术思维训练,因而对作品稿件的三维雕塑的体块表现要求较高。从表面上看用到的工具是和浮雕以及器皿锻造的工具大相径庭,而实际上是训

中职学校教学大纲模板

《×××》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开头空两格,小四号,仿宋GB2312字体,以下没有说明的都相同)课程类别:(行距为单倍行距,以下都相同) 学时: 学分: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一、教学目的(标题:四号,加黑;内容:小四。下同)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四号,加黑) 第×章(标题)(加黑,标题与“章”字之间空一格) 第×节(开头空三格,标题与“节”字之间空一格) 教学要求:掌握×××,理解×××,了解××× 重点: 难点: 三、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四号,加黑) 四、学时分配(四号,加黑)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四号,加黑) 1.《×××》教材,×××编著,×××出版社,出版时间 编写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各部分内容的说明 1.课程编码 2.课程类别 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实践环节(必修)、专业基础限选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任选课(或称为素质教育课)。 3.学时 对于理论课程,指开设某门课程的课时数,包括课堂讲授课时、课程实验课时、课堂讨论课时、习题课时和课外学时等。对于实践环节课程,指周数。 学时数应与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学时数相符。 4.学分 5.适用专业

6.先修课程 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及后续课,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7.教学目的 写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的。 8.教学内容与要求 列出各章节,分章详细编写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重点与难点。 教学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9.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除课堂讲授以外的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课外教学、考核等。 实验环节的基本要求,主要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作业的基本要求,主要写明布置习题应达到的目的,并分章节写出布置的题量;课外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写安排课外学时的内容及要求;考核环节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写明考核的形式和内容改革的思路,要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考核。 10.学时分配 根据表格格式按章简要填写主要内容(一般,每章的标题即可)、学时分配和作业题量等。 11.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要求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和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以及有特色的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杨润美 云南省楚雄高级技校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 金属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专业基础课,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怕学”的突出现状。本文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方法,从实际出发,合理处理教材;重视第一次授课、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强化教学各环节,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方法方式来突破课程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熟练掌握学科知识。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学生;教学效果 《金属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热加工工艺、冷加工工艺等。该课程在教学中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较大,理论与实践兼容,既有较深的理论和抽象概念,又有实际应用知识,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对课程内容仍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2)当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学实验、实习设施不足,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未能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基础素质较差,缺乏机械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感性认识,学生学习较枯燥,缺乏学习兴趣,难以实现教与学的有机配合;4)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该课程只是专业基础课而非专业课,甚至与机械专业无关,因而不以重视,导致《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显现出典型的“老师难教,学生怕学”局面。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如何打破这种局面,使学生对该课程知识感兴趣、喜欢学、主动学、让学生达到既能既理解、掌握学科知识,又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归纳、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呢?笔者进行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在多年的教学中并不断的摸索、改革教

金属工艺学基础--名词解释

铸造:铸造是一种将液态金属(一般为合金)缴入铸型型腔、冷却凝固后获得毛胚火零件(通称为铸件)的成形工艺。 铸造应力:铸件收缩应力、热应力和相变应力的矢量和。 熔模铸造:也称失蜡铸造,因为熔模铸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好的表面质量又称为精密铸造。 铸造偏析在铸件凝固后,其截面上的不同部位,以至晶粒内部,产生化学成分的不均匀现象,称为铸造偏析。 剪切工序:使板料沿不封闭轮廓线分离的工序。 砂型铸造:用型砂紧实成铸型并用重力浇注的铸造方法。 金属型铸造:用重力浇注将熔融金属浇入金属铸型获得铸件的方法。压力铸造:熔融金属在高压下高速充型,并在压力下凝固的铸造方法。离心铸造:熔融金属浇入绕水平、倾斜或垂直轴旋转的铸型,在离心力作用下,凝固成形的铸件轴线与旋转铸型轴线重合的铸造方法。铸件多是简单的圆筒形,不用芯子形成圆筒内孔。 锻造: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板料的冲压成形是利用冲模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成形工艺。焊接:通过加热和(或)加压,使工件达到原子结合且不可拆卸连接的一种加工方法。包括熔焊、压焊、钎焊等。 收缩性: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体积或尺寸减缩的现象。 流动性:合金的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在液态下的流动能力。 定向凝固:利用合金凝固时晶粒沿热流相反方向生长的原理,控制热流方向,使铸件沿规定方向结晶的铸造技术。 同时凝固:是指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尽量减小铸件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使铸件的各部分几乎同时进行凝固。 落料:利用冲裁取得一定外形的制件或坯料的冲压方法。 轧制: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在旋转轧辊的压力作用下,产生连续塑性变形,获得要求的截面形状并改变其性能的方法。 挤压:用冲头或凸模对放置在凹模中的坯料加压,使之产生塑性流动,从而获得相应于模具的型孔或凹凸模形状的制件的锻压方法。 冲孔:把坯料内的材料以封闭的轮廓和坯料分离开来,得到带孔制件的冲压方法。 模锻:利用模具使毛坯变形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 自由锻造: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由锻。 飞边(槽):锤上模锻锻模上的组成部分,用以增加金属从模膛中流出的阻力,促使金属充满模膛,同时容纳多余的金属。 冲孔连皮:在模锻当中,模锻件上的通孔,不能直接锻出,只能锻成盲孔,中间留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层δ,称为冲孔连皮。 压力焊:利用焊接时施加一定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 熔化焊:焊接过程中,将焊接接头在高温等的作用下至熔化状态。 可焊性:材料在规定的施焊条件下,焊接成设计要求所规定的构件并满足预定服役要求的能力。 可锻性: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不开裂的能力。 热焊法是将铸件整体或局部缓慢预热到600~700℃,焊接中保持400℃以上,焊后缓慢冷却。 冷焊法是焊补前不对铸件预热或在低于400℃的温度下预热的焊补方法。 拉深:变形区在一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作用下,使板料(浅的空心坯)成形为空心件(深的空心件)而厚度基本不变的加工方法。 弯曲:采用一定的工模具将毛坯弯成所规定的外形的锻造工序。 成形:使用某种工艺手段,将坯料或工件制成具有预定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 压力焊:是通过对焊接区域施加一定的压力来实现焊接的方法。 埋弧焊是一种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并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 氩弧焊是采用惰性气体——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方法。电渣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液体熔渣所生产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 电阻焊是将焊件组装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 所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 摩擦焊是利用焊件表面相互摩擦所产生的热,使端面达到热塑性状态,然后迅速顶压,完成焊接的一种压焊方法。 熔焊是一种将焊件接头部位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过程的方法。 压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焊接的方法。 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咬边:在焊缝与母材的交接处产生的沟槽和凹陷。 缩孔: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所形成的孔洞。 缩松:缩松是指铸件最后凝固的区域没有得到液态金属或合金的补缩形成分散和细小的缩孔。 分型面:铸型组元间的接合面。 分模面:分开磨具取出产品和教主系统凝料的课分离的接触表面。 连续模:连续模,指的是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 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 简单模:指在曲柄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个过程的冲模。 起模斜度:为使模样(或型芯)易于从砂型(或芯盒)中取出,凡垂直与分型面的侧壁,制造模样时必须作出一定的倾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