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08.50 KB
- 文档页数:18
中盛粮油套期保值亏损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下波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国内和国外的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来进行商品价格风险管理,套期保值已成为许多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从套期保值理论上来说,在正常的基差条件下,套期保值是由一个市场(如期货市场)的盈利(或亏损)来抵销另一个市场(现货市场)的亏损(或盈利),从而锁定商品的采购或销售价格,转移价格波动风险.实现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市场会出现对套期保值不利的异常情况,导致套期保值基差持续大幅度扩大或缩小,从而使套期保值组合出现越来越大的亏损,如果不及时止损,将对套期保值者造成巨大的亏损。
对于空头套期保值来说,其资产组合由现货市场的多头资产与期货市场的空头资产构成,该套期保值的损益由基差变化决定,当基差扩大时盈利,基差缩小时亏损。
而多头套期保值由现货市场的空头(预期未来购买)与期货市场的多头资产组成,当基差缩小时盈利,基差扩大时亏损。
因此,套期保值并不能消除所有风险,而是把价格风险转换为基差风险而已。
国内许多企业认为套期保值基本不存在风险或者风险很小,因而在套期保值交易中一般没有相应制定严格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制度和止损计划,一但出现不利的异常基差变化这类小概率事件,套期保值交易很容易导致企业出现大的亏损。
中盛粮油在2005年上半年发生了套期保值高额亏损事件。
表明国内企业对套期保值的基差风险认识不足和在套期保值方面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的缺陷。
二、案例简述中盛粮油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企业,主要业务是在国内从事食用油产品的分提、精炼、销售和贸易。
是中国第一家提供送油到户的食用油商。
国内著名的食用油品牌如海狮、福临门等均由该集团提炼食用油。
国内最大的食用油工业用户如方便面制造商亦是中盛粮油客户。
目前其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亿美元在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天津、镇江、东莞及厦门为主体的生产基地。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套期保值是指企业通过买进期货合约来锁定商品的价格,从而规避商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下面将以一个实际的套期保值案例来进行分析。
某企业是一家日用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洗衣粉。
由于洗衣粉是农产品的下游加工品,其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该企业计划通过套期保值来保护自身的利润。
首先,该企业对洗衣粉的市场行情进行了调研。
经过调研发现,洗衣粉的主要原材料为鲜切石,而鲜切石的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为了规避这种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该企业决定通过套期保值来锁定鲜切石的价格。
其次,该企业与期货公司签订了一份鲜切石期货合约。
合约规定该企业以固定的价格买进一定数量的鲜切石,在合约到期时以另一固定价格买进同等数量的鲜切石。
这样,该企业就能够锁定鲜切石的价格,从而规避场内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最后,通过套期保值,该企业成功锁定了鲜切石的价格,并在合约到期时以锁定价格买进了同等数量的鲜切石。
由于锁定了鲜切石的价格,即使市场价格发生了波动,该企业也能够保持洗衣粉的成本稳定,避免了价格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此外,通过套期保值,该企业还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由于在锁定价格时,该企业选择了较为合理的价格,因此在合约到期时,该企业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了鲜切石,从而节省了一定的成本。
综上所述,套期保值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能够帮助企业规避价格波动对经营带来的风险。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见,套期保值不仅可以确保企业的利润稳定,还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套期保值,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利用这一工具来规避风险,保护自身的利益。
期货套利和套期保值成功案例分析一、引言期货套利和套期保值是金融市场中常见的交易策略,旨在通过利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或者对冲风险来获取利润或者保护资产价值。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成功的案例,探讨期货套利和套期保值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二、案例一:商品套利假设某投资者在2022年1月份发现黄金期货价格在纽约期货交易所(COMEX)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之间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
他发现COMEX黄金期货价格每盎司为1500美元,而LME黄金期货价格每盎司为1550美元。
投资者决定通过套利操作来获取利润。
1. 套利策略投资者在COMEX购买黄金期货合约,每合约100盎司,总价值为150,000美元。
同时,在LME卖空黄金期货合约,每合约100盎司,总价值为155,000美元。
投资者估计价格差将会缩小,所以他在COMEX建立多头头寸,在LME建立空头头寸。
2. 操作过程投资者在1月1日同时进行买入COMEX合约和卖空LME合约。
到了2月1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上涨至1600美元/盎司,而LME黄金期货价格上涨至1650美元/盎司。
投资者决定平仓操作。
3. 结果分析投资者在COMEX平仓,卖出黄金期货合约,获得160,000美元。
在LME平仓,买入黄金期货合约,支付165,000美元。
通过这次套利操作,投资者获得了5,000美元的利润。
三、案例二:套期保值假设某农产品生产商估计未来几个月内小麦价格可能会下跌,为了保护自己的利润,他决定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1. 套期保值策略生产商估计在未来三个月需要购买1000吨的小麦。
他决定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小麦期货合约,以锁定未来的销售价格。
他选择在交易所A卖出小麦期货合约,每合约10吨,总共卖出100合约。
2. 操作过程生产商在1月1日卖出小麦期货合约,每吨价格为1000美元。
到了4月1日,小麦现货价格下跌至900美元/吨。
生产商决定平仓操作。
3. 结果分析生产商在4月1日平仓,买入小麦期货合约,每吨价格为900美元。
套期保值经典案例十个案例一(成功)棕榈油的套期保值棕榈油在国完全是依赖进口的植物油品种,因此,国棕榈油的消费完全依赖于贸易商进口棕榈油到国销售。
国贸易商在采购棕榈油的时候,就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国棕榈油期货推出之后,国贸易商就可选择在国卖出相应的棕榈油期货合约进行卖出保值。
2007年10月10日,国某棕榈油贸易商,在国棕榈油现货价格为8270元/吨的时候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货商签定了1万吨11月船期的棕榈油定货合同,棕榈油CNF价格为877美元,按照当日的汇率及关税可以计算出当日的棕榈油进口成本价在8223元/吨,按照计算可以从此次进口中获得47元/吨的利润。
由于从定货到装船运输再到国港口的时间预计还要35天左右,如果价格下跌就会对进口利润带来很大的影响。
于是,该贸易商于10月10日在国棕榈油期货市场卖出12月棕榈油合约1000手进行保值,成交均价为8290元/吨。
到11月15日,进口棕榈油到港卸货完备,该贸易商卖到10000吨棕榈油现货,价格为7950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00手12月棕榈油合约进行平仓,成交均价为7900元/吨。
通过此次保值,该贸易商规避了棕榈油市场下跌的风险,保住了该贸易商的47元/吨的进口利润并从期货市场额外获得了70万元赢利。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卖出套期保值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价格下跌中实现自我保护。
如果企业没有参与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现货价格走低,他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因此,卖出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锁定了未来的销售利润。
案例二(失败)铝套期保值第二电缆厂客户该客户是市第二电缆生产企业,是制造电线电缆的专业厂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高、中、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PVC绝缘电力电缆、安全清洁电缆(环保型)、耐火和阻燃电缆等十多个品种。
为了避免铝价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该企业长期在期货市场进行买期保值,并在我营业部期货账户上持有期铝多头头寸。
玉米套期保值案例•玉米套期保值实例分析一、玉米生产企业卖出套期保值操作作为玉米生产企业,您一定希望自己的产品价格处于一种上涨的趋势,最担心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不断下跌。
因此您的企业可以采取卖出套保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范例1:4月1日,玉米的现货价格为1250元/吨,某加工商对该价格比较满意。
为了避免将来现货价格可能下降,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玉米期货交易。
此时,玉米7月份期货合约的价格为1300元/吨。
该农场当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200手7月份玉米合约进行套保,规避价格下跌风险,预先将销售价格锁定在1300元/吨。
6月1日他在现货市场上以1050元/吨的价格抛售了2000吨玉米,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以1100元/吨买入200手6月份玉米合约,对冲4月1日建立的头寸。
交易情况如表1所示:表1•从该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买入套期保值同样涉及两笔期货交易。
第一笔为卖出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抛售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对冲原先持有的头寸。
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卖后买,所以该例是一个卖出套期保值。
第三,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虽然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对该农场不利的变动,在现货市场的损失200元/吨;但是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盈利了200元/吨,从而消除了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卖出套期保值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在于一种运做的稳定。
企业在计算完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后,可以完全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决定自己未来的销售利润。
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价格下跌中实现自我保护。
如果企业没有参与套保操作,一旦现货价格走低,他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因此,我们可以说,卖出套期保值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锁定了未来的销售利润!范例2:假设现货价格跌幅大于期货价格,现货市场下跌250元/吨,期货市场下跌200元/吨。
交易情况如表2所示:表2•在上例中,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均下降,但现货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期货价格的下降幅度,基差扩大,从而使得企业在现货市场上因价格下跌卖出现货蒙受的损失大于在期货市场上因价格下跌买入期货合约的获利,从表2可以看出,该农场在现货市场的亏损是亏损250元/吨,由在期货市场的盈利盈利200元/吨,其损失已部分地获得弥补,盈亏相抵后仍损失50元/吨,实现减亏保值。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案例分析1.买⼊套期保值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上买⼊期货合约,其买⼊的商品品种、数量、交割⽉都与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的现货⼤致相同。
保值结束时,如果现货市场价格真的出现上涨,他虽然在现货市场上以较⾼的现货价格买⼊现货商品,但此时在期货市场上可对冲平仓⽽获利,⽤这部分盈利可弥补因现货市场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损失,从⽽完成了买⼊保值交易。
案例4-2-1某铝型材⼚的主要原料是铝锭,2006年3⽉,铝锭的现货价格为14500元/吨,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认为3个⽉后铝锭的现货价格将要上涨,为了规避3个⽉后购进500吨铝锭时价格上涨的风险,该⼚决定进⾏买⼊套期保值,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
6⽉份铝锭价格上涨到15500元/吨,期货价格也涨到15750元/吨,这时,该铝型材⼚的保值状况如表4—3所⽰。
表4—3买⼊套期保值实例(买⼊后价格上涨)市场时间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份价格为14500元/吨,但由于资⾦和库存的原因没有买⼊铝锭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进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6⽉份在现货市场上以1550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铝锭以15750元/吨的价格将原来买进的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平仓盈亏6⽉初买⼊现货⽐3⽉初多⽀付1000元/吨的成本期货对冲盈利1000元/吨该铝型材⼚6⽉份实际购进铝锭的价格仍然是14500元/吨,即实物购进价15500元/吨减去期货盈利的1000元/吨,规避了铝锭价格上涨的风险。
假如6⽉初铝锭的价格不涨反跌,现货、期货都下跌了1000元/吨,则铝型材⼚的套期保值结果如表4—4所⽰。
表4—4买⼊套期保值实例(买⼊后价格下跌)市场时间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份价格为14500元/吨,但由于资⾦和库存的原因没有买⼊铝锭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进6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6⽉份在现货市场上以1350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铝锭以13750元/吨的价格将原来买进的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平仓盈亏6⽉初买⼊现货⽐1⽉初少⽀付1000元/吨的成本期货对冲亏损1000元/吨该铝型材⼚6⽉份铝锭的实际进价成本仍然为14500元/吨,即⽤现货市场上少⽀付的1000元/吨弥补了期货市场上亏损的1000元/吨,实际购进价为13500 1000=14500元/吨。
玉米期货套期保值案例分析1. 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占领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农民和相关企业面临着价格风险。
为了降低价格风险,许多农民和企业选择使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本文将通过一个玉米期货套期保值案例来详细分析该策略的实施过程以及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2. 案例背景假设某农民种植玉米,并面临着价格波动的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该农民决定使用玉米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他希翼通过套期保值来锁定玉米的销售价格,以确保在将来收获时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
3. 套期保值策略该农民选择使用玉米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他首先确定了自己的估计销售量和销售时间。
然后,他与期货经纪人联系,开立了一个玉米期货合约头寸。
农民选择在合约到期前的几个月内进行套期保值,以确保能够在收获时期获得稳定的价格。
4. 实施过程农民在合约到期前的几个月内,根据市场价格和自身需求,选择了一定数量的玉米期货合约进行买入或者卖出。
他根据自己的销售计划,选择了合适的期货合约,并在合约到期前进行了平仓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农民能够锁定玉米的销售价格,并降低了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5. 风险管理效果通过玉米期货套期保值,农民成功降低了价格风险。
即使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农民仍能够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出售玉米,确保了稳定的收益。
此外,套期保值还使农民能够更好地规划生产和销售计划,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6. 套期保值的优势和限制套期保值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限制。
优势包括降低价格风险、确保稳定的收益、提高生产效率等。
然而,套期保值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市场价格波动超出预期、期货市场流动性不足等。
农民和企业在使用套期保值策略时需要认识到这些优势和限制,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7. 结论玉米期货套期保值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能够匡助农民和企业降低价格风险、确保稳定的收益。
通过对玉米期货套期保值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策略的实施过程以及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套期保值经典案例十个案例一(成功)棕榈油的套期保值棕榈油在国内完全是依赖进口的植物油品种,因此,国内棕榈油的消费完全依赖于贸易商进口棕榈油到国内销售。
国内贸易商在采购棕榈油的时候,就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国内棕榈油期货推出之后,国内贸易商就可选择在国内卖出相应的棕榈油期货合约进行卖出保值。
2007年10月10日,国内某棕榈油贸易商,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为8270元/吨的时候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货商签定了1万吨11月船期的棕榈油定货合同,棕榈油CNF价格为877美元,按照当日的汇率及关税可以计算出当日的棕榈油进口成本价在8223元/吨,按照计算可以从此次进口中获得47元/吨的利润。
由于从定货到装船运输再到国内港口的时间预计还要35天左右,如果价格下跌就会对进口利润带来很大的影响。
于是,该贸易商于10月10日在国内棕榈油期货市场卖出12月棕榈油合约1000手进行保值,成交均价为8290元/吨。
到11月15日,进口棕榈油到港卸货完备,该贸易商卖到10000吨棕榈油现货,价格为7950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00手12月棕榈油合约进行平仓,成交均价为7900元/吨。
通过此次保值,该贸易商规避了棕榈油市场下跌的风险,保住了该贸易商的47元/吨的进口利润并从期货市场额外获得了70万元赢利。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卖出套期保值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价格下跌中实现自我保护。
如果企业没有参与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现货价格走低,他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因此,卖出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锁定了未来的销售利润。
案例二(失败)铝套期保值郑州第二电缆厂客户该客户是郑州市第二电缆生产企业,是制造电线电缆的专业厂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高、中、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PVC绝缘电力电缆、安全清洁电缆(环保型)、耐火和阻燃电缆等十多个品种。
为了避免铝价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该企业长期在期货市场进行买期保值,并在我郑州营业部期货账户上持有期铝多头头寸。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例题1. 案例背景公司A是一家进口家具销售公司,主要经营欧美品牌家具。
由于汇率的波动,公司A在进口家具时面临着汇率风险。
为了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公司A考虑采取套期保值策略。
2. 套期保值策略的选择为了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策略,公司A首先需要分析自身的汇率风险敞口。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进口数据进行分析,公司A发现每个季度的家具进口金额约为100万美元。
公司A预计未来一年的进口金额也会保持相似的水平。
公司A进口家具的交易方式为预付货款,并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交货日期。
考虑到这些因素,公司A决定采用远期外汇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3. 套期保值合约的选择公司A联系了多家银行,咨询其提供的远期外汇合约条件。
最终,公司A选择了一家银行提供的远期外汇合约,合约金额为100万美元,合约期限为3个月,汇率为1美元兑换7人民币。
4. 套期保值效果分析在合约生效后的3个月期间,汇率波动如下:•第1个月:汇率上涨,1美元兑换7.2人民币•第2个月:汇率下跌,1美元兑换6.8人民币•第3个月:汇率回升,1美元兑换7.1人民币在这段期间,公司A进行了100万美元的家具进口业务。
由于采取了远期外汇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公司A无论汇率上涨还是下跌,都将以合约中规定的汇率进行结算。
根据实际情况,公司A在第1个月结算时,支付了7.2 * 100万 = 720万人民币;第2个月结算时,支付了6.8 * 100万 = 680万人民币;第3个月结算时,支付了7.1 * 100万 = 710万人民币。
通过套期保值,公司A避免了由于汇率波动带来的成本增加或收益损失。
最终,公司A在这段期间的成本为720 + 680 + 710 = 2110万人民币。
5. 套期保值的优缺点分析套期保值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公司A通过采用合适的远期外汇合约,无论汇率上涨还是下跌,都能以合约中规定的汇率进行结算,确保了进口成本的稳定性。
然而,套期保值也存在一些缺点。
黄金期货套期保值及案例分析黄金套期保值,简单来说就是到了一定时间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黄金期货合约。
怎么来理解呢?我们不妨举个例子,这样直观明了。
小白是个蔬菜商,这个月月初小黑找到小白,商量到了下个月后在小白那买入30斤的白菜,价格以下个月的市场价格为准,这个月月初白菜价格为2元/斤,如果小黑现在买小白那30斤白菜,本金和利润合计为:2×30=60元,但是小白心想:现下人们都追求绿色、健康,吃蔬菜尤其是白菜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商机一来,卖白菜的人肯定也会变多!到时候白菜价就真的成了“白菜价”了!于是小白就很担心到了下个月后白菜卖不出个好价钱,搞不好还亏本!为了不亏本,小白就准备到期货市场上先卖出30斤白菜的期货合约,期货市场里有个人叫小红,她认为白菜价格到了下个月后会上涨,于是就买了小白这30斤白菜的期货合约,下个月后拿着这30斤白菜和小黑交易。
第一种情况:假如到了下个月后白菜价格跌了1元,(现在白菜市场价格1元/斤)。
小白在现货市场上:本金和利润合计为:1×30=30元,多亏30元。
小白在期货市场上:本金和利润合计为:2×30=60元,多赚30元(相对于现在1元/斤的白菜市场价格来说)。
最终:期货市场多赚的30元-现货市场多亏的30元=0元,即没亏也没赚。
第二种情况:假如到了下个月后白菜价格上涨了1元,(现在白菜市场价格3元/斤)小白在现货市场上:本金和利润合计为:3×30=90元,多赚30元。
小白在期货市场上:本金和利润合计为:2×30=60元,多亏30元(相对于现在3元/斤的白菜市场价格来说)。
最终:现货市场多赚的30元-期货市场多亏的30元=0元,即没亏也没赚。
如果把上边的例子中的白菜换成黄金,我们就可以明确的知道黄金套期保值到底是什么鬼了,同时,上边的例子也告诉了我们黄金套期保值的目的。
黄金套期保值的最大目的其实就是规避黄金市场后市带来的价格风险,比如例子中小白为了规避下个月的白菜价格风险,到期货市场预先卖出数量相同的白菜期货合约,下个月如果价格跌了。
案例一:榨油厂豆油卖出套期保值作为豆油生产企业,一定希望自己的产品都处于一种上涨的趋势,最担心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导致利润受损。
因此榨油企业可以采用卖出豆油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价格风险。
假定在5月1日,某地国标四级豆油现货价格为5600元/吨,当地某榨油厂每月产豆油2000吨。
而当年前4个月进口大豆和豆油持续大量到港,同时油菜籽产量可能比去年大幅提高。
该榨油厂担心豆油销售价格可能难以维持高位,出现下跌。
为了规避后期现货价格下跌的风险,该厂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进行套期保值交易。
当日大商所7月豆油合约期货价格在5650元/吨附近波动,该厂当日在大商所以5650元/吨卖出200手7月豆油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大商所豆油的计量单位为手,1手=10吨)。
正如榨油厂所料,随着加工厂加快大豆压榨速度和油菜籽的大量上市,豆油价格开始下滑。
6月15日,该厂在现货市场上以5400元/吨的价格抛售了2000吨豆油,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以5420元/吨的价格买入200手7月豆油合约平仓。
虽然现货价格出现了下跌,油厂的销售价格降低,但由于该厂已经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套期保值,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油价下跌中受到了保护。
表4 榨油厂的套期保值效果(不考虑手续费等交易成本)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一笔完整的卖出套期保值涉及两笔期货交易。
第一笔为卖出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抛售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对冲原先持有的头寸。
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卖后买,所以,该例是一个卖出套期保值。
第三,该榨油的套期保值操作是在基差向强势转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对卖出套期保值操作非常有利,基差从5月1日的-50元/吨转换为6月15日的-20元/吨,基差不断扩大,卖方套期保值操作结果是赢利大于亏损,保值者得到了完全的保护。
虽然豆油现货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给工厂带来了不利影响,其最终销售价格只有5400元/吨,同5月的5600元/吨的售价相比,降低了200元/吨,导致了该厂在现货市场上少盈利40万元,但由于在期货市场采取了套期保值操作,在基差扩大的情况下,在期货市场的卖出套期保值头寸给该厂带来巨大赢利,盈利达到46万元,弥补了现货价格下跌产生的损失。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甲公司是境内国有控股大型化工类上市公司,其产品所需的原材料A主要依赖进口。
近期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材料A价格波动较大,且总体上涨趋势明显,甲公司决定尝试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套期保值属该公司新业务,且须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境外交易相关资格。
甲公司管理层组织相关方面人员进行专题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1)公司作为大型上市公司,如任凭原材料A价格波动,加之汇率波动较大的影响,可能不利于实现公司成本战略。
因此,应当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原材料A进口进行套期保值。
(2)近年来,某些国内大型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境外衍生品交易巨额亏损事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有鉴于此,公司应当慎重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对原材料A进口进行套期保值,不应展开境外衍生品投资业务。
(3)公司应当利用境外衍生品市场开展原材料A套期保值。
针对原材料A国际市场价格总体上涨的情况,可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
(4)公司应当在开展境外衍生品交易前抓紧各项制度建设,对于公司衍生品交易前台操作人员应予特别限制,所有重大交易均需实行事前报批、事中控制、事后报告制度。
但在市场发生特殊变化时可先交易后补办报批手续。
案例1:经销商卖出保值案例2008年7月22日,郑州螺纹现货价格为5480元,期货价格为5600元。
由于担心下游需求减少而导致价格下跌,某经销商欲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保值来为其5000吨钢材保值,于是在期货市场卖出期货主力合约1000手(1手5吨)。
此后螺纹价格果然下跌,到8月6日为5320元。
期货价格下跌致5400元/吨。
此时钢材经销商的5000吨螺纹在市场上被买家买走,经销商于是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00手合约平仓,完成套期保值。
具体盈亏如下:某经销商的套期保值效果(不考虑手续费等交易成本)情况一:期货价格下跌大于现货价格下跌盈亏变化(5320-5480) ×5000=-800000元(5600-5400)×5000=1000000元基差走强40元/吨从盈亏情况来看,现货价格的下跌导致经销商损失了80万元,但是由于其在期货市场上的保值成功,在期货市场上盈利了100万元,综合起来在螺纹价格下跌的不利局面下经销商不仅成功规避了价格下跌的风险,而且额外然盈利20万元.。
情况二:期货价格下跌小于现货价格下跌:条件同上,如果到8.6日,现货价格下跌到5320元/吨,期货价格下跌仅100元,为5500元/吨,则盈亏如下:此时的盈亏状况为:现货市场上由于价格的不利变动使经销商损失800万元,但由于其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收益50万元,规避了现货市场上亏损的绝大部分。
如果经销商没有进行套期保值,则亏损为80万元。
第三种情况:此时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下跌相同,同为160元/吨。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基差 8 月 6 日 钢材销售价格 5320 元 / 吨 买入 1000 手期货合约,价格为 5600 元 / 吨 -280 元 /吨9 月 25 日 买入 5000 吨钢材,价格为 5480 元 / 吨 卖出 1000 手期货合约平仓,价格为 5800 元 / 吨 -320 元 / 吨盈亏变化 (5320 - 5480)×5000 =- 80 0000 元 (5800 - 5600) ×5000 = 100 万元 基差走弱 40元 / 吨此种情况下,钢厂的套期保值刚好达到预期效果,现货市场上的亏损完全被期货市场弥补。
套期保值案例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了规避外汇风险,通过买卖远期合约或期货合约,锁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外汇价格,以达到保值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套期保值的案例。
某家电子公司在国外采购了大量的零部件,合同金额为1000万美元,但由于外汇波动,公司担心未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规避这一风险,公司决定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首先,公司需要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预测和分析,确定需要套期保值的金额和期限。
经过分析,公司预计未来一年内将有8000万美元的采购金额需要支付,因此决定进行一年期的套期保值。
其次,公司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工具。
考虑到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的特点,公司最终决定选择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公司购买了8000万美元的远期合约,锁定了未来一年内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
在套期保值期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发生了波动,但由于公司已经锁定了汇率,因此无论汇率是上涨还是下跌,公司都能按照锁定的价格进行交易,避免了外汇风险。
到了采购付款的时候,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与公司锁定的汇率相比发生了变化,如果公司没有进行套期保值,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但由于套期保值的存在,公司能够按照锁定的汇率进行交易,避免了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套期保值对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汇风险不可避免,而套期保值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这一风险,保护企业的利润。
因此,对于有海外业务的企业来说,学会并运用套期保值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套期保值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规避外汇风险,保护企业利润。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工具,并严格执行套期保值计划,以确保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套期保值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过程。
套期保值经典案例十个案例一(成功)棕榈油的套期保值棕榈油在国内完全是依赖进口的植物油品种,因此,国内棕榈油的消费完全依赖于贸易商进口棕榈油到国内销售。
国内贸易商在采购棕榈油的时候,就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国内棕榈油期货推出之后,国内贸易商就可选择在国内卖出相应的棕榈油期货合约进行卖出保值。
2007年10月10日,国内某棕榈油贸易商,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为8270元/吨的时候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供货商签定了1万吨11月船期的棕榈油定货合同,棕榈油CNF价格为877美元,按照当日的汇率及关税可以计算出当日的棕榈油进口成本价在8223元/吨,按照计算可以从此次进口中获得47元/吨的利润。
由于从定货到装船运输再到国内港口的时间预计还要35天左右,如果价格下跌就会对进口利润带来很大的影响。
于是,该贸易商于10月10日在国内棕榈油期货市场卖出12月棕榈油合约1000手进行保值,成交均价为8290元/吨。
到11月15日,进口棕榈油到港卸货完备,该贸易商卖到10000吨棕榈油现货,价格为7950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00手12月棕榈油合约进行平仓,成交均价为7900元/吨。
通过此次保值,该贸易商规避了棕榈油市场下跌的风险,保住了该贸易商的47元/吨的进口利润并从期货市场额外获得了70万元赢利。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卖出套期保值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价格下跌中实现自我保护。
如果企业没有参与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现货价格走低,他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因此,卖出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锁定了未来的销售利润。
案例二(失败)铝套期保值郑州第二电缆厂客户该客户是郑州市第二电缆生产企业,是制造电线电缆的专业厂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高、中、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PVC绝缘电力电缆、安全清洁电缆(环保型)、耐火和阻燃电缆等十多个品种。
为了避免铝价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该企业长期在期货市场进行买期保值,并在我郑州营业部期货账户上持有期铝多头头寸。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了规避外汇风险,采取一定的对冲手段,通过与外汇风险相关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以锁定未来交易中的外汇风险。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套期保值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某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在国内有一笔大额订单,需要向国外采购原材料,并且未来将以美元支付货款。
考虑到未来美元汇率可能波动,企业决定采取套期保值措施,锁定未来的美元汇率,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首先,企业需要对未来的美元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规划,确定需要套期保值的美元金额和时间。
然后,企业可以通过与银行签订远期外汇合约,锁定未来的美元汇率。
在合约到期时,无论美元汇率是上涨还是下跌,企业都可以按照合约约定的汇率进行交易,规避了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套期保值的效果。
假设企业锁定的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6.5元,未来美元汇率上涨至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
如果企业没有进行套期保值,那么在支付货款时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成本将大幅增加。
而通过套期保值,企业可以按照合约约定的汇率进行交易,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当然,套期保值也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
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套期保值费用,而且如果未来美元汇率不如预期,可能会造成套期保值成本高于实际风险损失的情况。
因此,企业在选择套期保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
综上所述,套期保值是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锁定未来的汇率,可以有效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但是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时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对冲工具,合理规划套期保值金额和时间,以实现最大化的风险规避和成本节约。
希望本案例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套期保值,实现更稳健的经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