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课后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6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课后训练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小提示:本次作业限时15分钟。
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则是( )
A.不违纪 B.不违法 C.有爱心 D.守纪律
2.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王某乘坐公交车时没有给老人让座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3.关于当事人违法行为的类别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案例 违法行为的类别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① 某中学生无视交通法规,骑车闯红灯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责任
② 青年赵某进行抢劫并将对方打成重伤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责任
③ 某公司不按合同履行应尽职责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责任
④ 某影楼私自将顾客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责任
A.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对漫画中“医闹”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公民维护自己权利的一种途径
B.这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
C.这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只能从道义上谴责
D.这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6.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章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我们应该 ( )
①认识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修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法律法规
③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④在社会交往中,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7.概括与评析。
在从南昌开往昆明的G1511次列车上,乘务员发现两名男子持二等票却坐上了商务座。面对列车员和列车长的询问,“高铁霸座兄弟”以身体不舒服、高血压等理由就是不离座。
2018年12月23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提交的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中,明确提出“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运”。
中新经纬客户端2019年1月7日电,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交通运输部等12个部门和单位日前联合召开2019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2019年春运期间依法严惩“车闹”“机闹”“高铁霸座”等旅客失信不文明行为,开展客运企业公共信用评价,营造诚信春运、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小提示:本次作业限时15分钟。
1.结合漫画,下列对刑法理解正确的有( )
①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②刑法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部法律
③刑罚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④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徐某某等人在某市有组织地实施多起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攫取巨额经济利益,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妨害当地社会管理秩序,严重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经该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理,被告人徐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人民币六十九万元;其他50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至十九年不等,并处罚金。回答2~3题。
2.从犯罪的基本特征来看,徐某某等人的行为 ( )
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具有刑事违法性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对有期徒刑理解正确的有 ( )
①审判机关依法作出的法律制裁方法 ②是主刑的一种 ③是附加刑的一种 ④属于非强制性制裁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4.下列行为中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是( )
A.王某在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
B.李某制作并传播网络病毒,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C.中学生赵某从超市里偷走了一支他喜欢的钢笔
D.孙某因言语纠纷殴打王某,对其造成轻微伤害
5.漫画《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警示我们(
)
A.不良行为必然导致犯罪
B.要防微杜渐,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
C.坏习惯一旦养成,就无法改变
D.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
6.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他们都已是某中学年满16周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集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进行了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二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
材料中小李、小谢二人16周岁前后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这给我们哪些启示?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未成年人犯罪状况调查:
(1)写出图一反映的最突出问题。
(2)综合图一、图二中的信息,请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角度谈谈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
第3课时 善用法律
小提示:本次作业限时15分钟。
1.你应该建议漫画中的学生( )
A.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B.运用法律,依法维权
C.立即还手,以暴制暴 D.要求退学,外出打工
2.2019年5月,浙江温州一名3岁男童被“吊起”转圈、捆住双手吊打、“被扔”污水沟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事情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
A.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3.因集体土地被市政府“征用”引发争议,某村民小组把该市政府告上法庭,副市长赵某出庭应诉。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
①此案属于民事诉讼 ②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③村民做到了理性依法维权 ④此案会激化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教育部发布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内容。这启示我们中学生在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应( )
①勇敢地与歹徒搏斗,直到将其制服为止 ②忍气吞声 ③见义智为,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社会大力倡导“见义勇为”,更倡导未成年人“见义智为”。这是因为(
)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③应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年人的帮助
④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青少年,我们 ( )
①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都已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③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都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小丽自幼丧母,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小丽跟奶奶一起生活。小丽15岁时,父亲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后去世。父亲去世后,小丽的叔叔主持料理后事,并实际控制了小丽父亲的所有遗产和证件。两年中,小丽的叔叔从没主动邀请小丽清点、封存遗物,也没有将遗产分配给小丽的想法,蛮横地独占了小丽父亲的遗产。奶奶提起让小丽继承遗产的事情时,叔叔就以小丽是未成年人为借口,予以拒绝。
(1)小丽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如果小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叔叔,该诉讼为哪种类型的诉讼?
8.在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后,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了以下展板。
展板一: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行政违法行为和①__________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②__________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具有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征。
(1)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展板一。 展板二:防患于未然
14岁的王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后逐渐堕落,最终因持刀抢劫而被公安机关逮捕。以下是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部分情节。
情节 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原因 防范措施
①沉迷网络游戏,常常打游戏到深夜,不完成作业
②结识一群网络中的“战友”,逐渐无心学习,流连网吧
③为筹钱上网,一开始只是勒索同学、小偷小摸;被学校处分后不思悔改,反而经常偷窃财物,最后持刀抢劫
(2)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展板二。
展板三:善用法律,自我保护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对于校园欺凌,同学们采取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有所不同,通过大数据调查,结果如下:
态度与应对方式 所占比例
①不敢声张,忍气吞声,默默忍受 37.8%
②以暴制暴,以牙还牙 17.3%
③告诉老师和家长,向他们求助 38.9%
④到公安机关报警或到人民法院举报、起诉 6%
(3)根据展板三的内容,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