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磷化铝镁-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磷化铝镁-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特性

泄漏处理

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和程序 1基本原则 1.1坚持救人第一、防止灾害扩大的原则。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1.2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由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1.3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1.4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1.5在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人员应考虑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人不得以救援为借口,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基本程序 2.1应急响应 2.1.1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并统一指挥实施。 2.1.2事故单位在开展自救的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2.1.3政府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赶赴事故现场(或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总指挥部,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有关成员单位或人员职责分工。 2.1.4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划定本单位警戒隔离区域,抢救、撤离遇险人员,制定现场处置措施(工艺控制、工程抢险、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及时将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 进展报总指挥部,向总指挥部提出外部救援力量、技术、物资支持、疏散公众等请求和建议。 2.1.5总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情况对应急救援进行指导,划定事故单位周边警戒隔离区域,根据现场指挥部请求调集有关资源、下达应急疏散指令。 2.1.6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总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与事故单位合力开展救援。 2.1.7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应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主要了解下列内容:

磷化铝-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磷化铝 化学品英文名:Aluminium phosphide CAS号:20859-73-8 分子式:AlP 分子量:57.96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遇水放出可自燃的易燃气体。吞咽致命。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致命。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GHS危险性类别: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2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 急性吸入毒性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60遇水放出可自燃的易燃气体 H300吞咽致命 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 H330吸入致命 H40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23不得与水接触。 ——P231+P232在惰性气体中操作。防潮。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84[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2+P404存放于干燥处。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 ——P405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 ——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遇水放出可自燃的易燃气体。 健康危害:吞咽致命。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致命。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遇湿易燃,当温度超过60℃时会立即在空气中自燃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灭火剂:干粉和干燥砂土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第一章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 1. 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毒性等危险性; 2. 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强腐蚀; 3. 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 4. 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第二节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外界触发因素——如受热、压、撞击等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声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按危险性分为5项。 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梯恩梯(2,4,6-三硝基甲苯)、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胺)、泰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硝化甘油等烈性**,无烟**、硝化棉等**,黑**及其制品,爆破用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等火工品均属此项。 ②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带有**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催泪弹、毒气弹,以及摄影闪光弹、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民用火箭等,均属此项。 ③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油井药包,礼花弹等,均属此项。 ④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如导火索,烟花爆竹等,均属此项。 ⑤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本类物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如B型爆破用**,E型爆破用**,铵油**,铵沥蜡**等。 第三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物品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 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 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么是雷德蒸气压? ?雷德蒸气压(reid vapour pressure):汽油挥发度表示方法之一种,指汽油在摄氏37.8℃(100℉),

HG23010—1997《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 HG23010—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7—08—20批准1997—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的内容和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的编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2894—88 安全标志 GB190—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5258—94 危险化学品标签编写导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剧毒化学品highly toxic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40 mg/kg;吸入LC50≤0.5mg/L的化学品。 3.2 中等毒性化学品median toxic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50mg/kg;经皮LD50>40~≤200 mg/kg;吸入LC50>0.5~≤2mg/L的化学品。 3.3 有害化学品harmful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固体经口LD50>50~≤500 mg/kg;液体经口LD50>50~≤2000 mg/kg;经皮LD50>200~≤1000mg/kg;吸入LC50>2~≤10 mg/L 的化学品。 3.4 爆炸化学品explosive chemical 在某种能量因子(如受热、撞击等)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化学品。 3.5 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 爆炸下限≤10%(V/V)或燃烧范围≥12%(V/V)的易于燃烧和爆炸的气体化学品。 3.6 高闪点液体high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23~≤61℃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3.7 中闪点液体median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18~≤23℃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3.8 低闪点液体low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18℃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磷化铝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磷化铝 化学品英文名:aluminium phosphide CASNo.:20859-73-8 ECNo.:244-088-0 分子式:AlP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固体。会跟水激烈反应,生成高度易燃的气体。吞食后有剧毒。跟皮肤接触有毒。吸入有剧毒。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 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急毒性-口服,类别2;急毒性-皮肤,类别3;急毒性-吸入,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遇水放出可自燃的易燃气体,吞咽致命,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致命,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预防措施:不得与水接触。防潮。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使用本产品 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 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漱口。收集溢出物。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皮肤沾染:掸掉皮肤上的细小颗粒。浸入冷水中或用湿绷带包扎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存放于干燥处。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会跟水激烈反应,生成可自燃的易燃气体。 健康危害:在正常生产处理过程中,吸入本品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烟雾能导致严重的毒害作用,甚至可致命。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导致严重的 毒性反应。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皮肤接触会中毒,吸收后可导致全身发生反应。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1.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毒性等危险性;2.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强腐蚀;3.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4.生产设备高 大等特点。何谓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 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第一节危险化 学品分类?第l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第二节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 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 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外界触发因素——如受热、压、撞击等?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 或仅产生热、光、声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按危险 性分为5项。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梯恩梯(2,4,6-三 硝基甲苯)、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胺)、泰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硝化甘油等烈性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等火药,黑火药及其制品,爆破用雷管、非电雷管、弹药 用雷管等火工品均属此项。②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 物质和物品?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0目的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据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和销售、储存保存、出入库、装卸、运输、生产、使用及废弃化学品的处理。 3.0职责 3.1供应部负责危险化学品购买、销售过程的安全管理。 3.2物资部负责建立公司进出厂危险化学品台帐和一级库房危险化学品储存保 管、出入库及装卸过程的安全管理。 3.3安全部负责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保管、使用及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 监督、检查考核。 3.4各生产单位负责公司使用、生产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4.0术语 4.1危险化学品:使之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 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潮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的判定依据为《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和《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5.0制度 5.1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和销售 5.1.1危险化学品的购销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1.2不得从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采 购危险化学品;购买危险化学品时应索取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 品安全标签,不得购买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 险化学品。 5.1.3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 者个人销售危险化学品;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应出示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 证或其他证件的复印件,并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 签。

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注意事项

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注意事项 一、基本要求 1、危险品的装卸应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 2、危险品装卸区应设置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装卸作业区。 3、进入易燃、爆炸性危险品装卸区应: a) 不要随身携带火种; b) 关掉随身携带的手机、其他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 c) 严禁吸烟。; d) 穿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和不带钉子的工作鞋。 4、雷雨天气装卸期间,应确认避雷电、防湿潮措施有效。 5、在一般道路上运输危险品的车辆的最高速度为 60km/h ,在高 速公路上最高车速为 80 km/h ,并应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车间距离。如 遇雨天、雪天、雾天等恶劣天气,最高车速为 20 km/h ,并打开示警灯,警示后车,防止追尾。 9、禁止在装卸区维修运输危险品的车辆。 6、运输过程中,应每隔 2 h 检查一次。若发现货损(如丢失、 泄漏等),及时联系当地相关部门处理。 7、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 4 h 应休息 20min 以上; 24 h 实际 驾驶车辆的累计时间不得超过 8h 。 8、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发生故障需修理时,应在安全的地方和具 有相关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

10、用于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和易燃易爆残留物的车辆,不得动火 修理。确需修理的车辆,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根据所装载的危险 货物特性,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消防员监控下作业。 11、运输剧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险货物的,它应该有坦克 车或货车、专用容器。 12、运输剧毒危险品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容积不得超过10立方米,但罐式集装箱除外;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 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10吨;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 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20立方米。 13、运输剧毒品的,你必须去公安部门申请一公里的剧毒物品运 输许可证,并按规定路线从事运输。 二、出发前要求 1、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有关证件、标志应齐全有效(车辆道路运 输证核定经营范围、车辆标志牌是否与所装运危险货物类别项别相符),技术状况应为良好,并按有关规定严格检查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 2、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车厢底板应平坦完好、栏板牢固,对于 不同的危险货物,应采取相应的衬垫防护措施(如铺垫木板、胶合板、橡胶板等),车厢或储罐内不得有与危险品性质相冲突的残留物。 3、检查运输危险品车辆配备的消防设备,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或 修理。 4、根据危险货物运输的特点,应随车携带遮盖、捆扎、防潮、防火、防毒等工、属具和应急处理设备、劳动防护用品。 5、驾驶人员、护送人员应检查“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是否 与所运危险货物一致。

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注意事项

附件: 夏季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注意事项 一、基本要求 1、危险货物的装卸应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 2、在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设置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装卸作业区。 3、进入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 a) 禁止随身携带火种; b) 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 c) 严禁吸烟; d) 穿着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和不带铁钉的工作鞋。 4、雷雨天气装卸时,应确认避雷电、防湿潮措施有效。 5、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在一般道路上最高车速为60km/h ,在高速公路上最高车速为80 km/h ,并应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车间距离。如遇雨天、雪天、雾天等恶劣天气,最高车速为20 km/h ,并打开示警灯,警示后车,防止追尾. 9、禁止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 6、运输过程中,应每隔2 h 检查一次。若发现货损(如丢失、泄漏等),应及时联系当地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7、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4 h 应休息20min 以上; 24 h 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h 。 8、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发生故障需修理时,应选择在安全地点和具有相关资质的汽车修理企业进行. 10、对装有易燃易爆的和有易燃易爆残留物的运输车辆,不得动火修理.确需修理的车辆,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根据所装载的危险货物特性,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消防员监控下作业。 11、运输剧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险货物的,应当具备罐式车辆或厢式车辆、专用容器.

12、运输剧毒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10立方米,但罐式集装箱除外;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10吨;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20立方米。 13、运输剧毒品的,必须到公安部门办理剧毒品公里运输通行证,并按规定路线从事运输。 二、出车前要求 1、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有关证件、标志应齐全有效(车辆道路运输证核定经营范围、车辆标志牌是否与所装运危险货物类别项别相符),技术状况应为良好,并按照有关规定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 2、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车厢底板应平坦完好、栏板牢固,对于不同的危险货物,应采取相应的衬垫防护措施(如铺垫木板、胶合板、橡胶板等),车厢或罐体内不得有与所装危险货物性质相抵触的残留物。 3、检查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配备的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或修理. 4、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特性,应随车携带遮盖、捆扎、防潮、防火、防毒等工、属具和应急处理设备、劳动防护用品。 5、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检查随车携带的“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是否与所运危险货物一致. 6、装车完毕后,驾驶员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7、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押运人员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保障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三、运输途中要求 1、驾驶人员应根据道路交通状况控制车速,禁止超速和强行超车、会车。 2、运输途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转弯时车辆应减速。 3、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时,要注意标高、限速. 4、运输危险货物过程中,押运人员应密切注意车辆所装载的危险货物,根据危险货物

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注意事项

附件: 夏季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注意事项 一、基本要求 1、危险货物的装卸应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 2、在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设置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装卸作业区。 3、进入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 a) 禁止随身携带火种; b)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 c)严禁吸烟; d)穿着不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和不带铁钉的工作鞋. 4、雷雨天气装卸时,应确认避雷电、防湿潮措施有效。 5、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在一般道路上最高车速为60km/h ,在高速公路上最高车速为80 km/h ,并应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车间距离。如遇雨天、雪天、雾天等恶劣天气,最高车速为20 km/h ,并打开示警灯,警示后车,防止追尾。 9、禁止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 6、运输过程中,应每隔2 h 检查一次。若发现货损(如丢失、泄漏等),应及时联系当地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7、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4 h 应休息20min 以上; 24 h 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h。 8、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发生故障需修理时,应选择在安全地点和具有相关资质的汽车修理企业进行。 10、对装有易燃易爆的和有易燃易爆残留物的运输车辆,不得动火修理。确需修理的车辆,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根据所装载的危险货物特性,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消防员监控下作业。 11、运输剧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险货物的,应当具备罐式车辆或厢式车辆、专用容器.

12、运输剧毒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10立方米,但罐式集装箱除外;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10吨;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20立方米。 13、运输剧毒品的,必须到公安部门办理剧毒品公里运输通行证,并按规定路线从事运输. 二、出车前要求 1、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有关证件、标志应齐全有效(车辆道路运输证核定经营范围、车辆标志牌是否与所装运危险货物类别项别相符),技术状况应为良好,并按照有关规定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 2、运输危险货物车辆的车厢底板应平坦完好、栏板牢固,对于不同的危险货物,应采取相应的衬垫防护措施(如铺垫木板、胶合板、橡胶板等),车厢或罐体内不得有与所装危险货物性质相抵触的残留物。 3、检查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配备的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或修理. 4、根据所运危险货物特性,应随车携带遮盖、捆扎、防潮、防火、防毒等工、属具和应急处理设备、劳动防护用品. 5、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检查随车携带的“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是否与所运危险货物一致。 6、装车完毕后,驾驶员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7、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押运人员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保障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 三、运输途中要求 1、驾驶人员应根据道路交通状况控制车速,禁止超速和强行超车、会车. 2、运输途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转弯时车辆应减速. 3、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时,要注意标高、限速。 4、运输危险货物过程中,押运人员应密切注意车辆所装载的危险货物,根据危险货物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概要

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23601 评论:1更新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化工生产危险的原因: 1.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火灾、爆炸、毒性等危险性; 2.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强腐蚀; 3.生产规模大,积聚的危险物质数量大; 4.生产设备高大等特点。 何谓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生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l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第二节爆炸品 •爆炸品一指在外界触发因素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 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外界触发因素一如受热、压、撞击等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声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按危险性分为5项。 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梯恩梯(2,4,6-三硝基甲苯)、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胺)、泰安(季戊四醇四硝酸

酯)、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硝化甘油等烈性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等火药,黑火药及其制品,爆破用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等火工品均属此项。 ②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催泪弹、毒气弹,以及摄影闪光弹、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炸药、民用火箭等,均属此项。 ③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油井药包,礼花弹等,均属此项。 ④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如导火索,烟花爆竹等,均属此项。 ⑤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本类物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如B型爆破用炸药,E型爆破用炸药,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 第三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物品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 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 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么是雷德蒸气压? •雷德蒸气压(reid vapour pressure):汽油挥发度表示方法之一种,指汽油在摄氏37.8℃ (100°F),蒸气油料体积比为四比一时之蒸气压。 •测定:将汽油放在一密封容器内,上面有四倍于液体容积的大气容积,在温度为37.8℃时测出的油蒸气压力。 “临界温度” •“临界温度”是指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降温加压,是使气体液化的条件。但只加压,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应视当时气体是否在临界温度以下。如果气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也不会液化。 “临界温度” •例如,水蒸汽的临界温度为374℃,远比常温度要高,因此,平常水蒸汽极易冷却成水。•其他如乙醚、氨、二氧化碳等,它们的临界温度高于或接近室温,这样的物质在常温下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