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总复习2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大全单元1 中国的地理位置
- 中国地理位置
- 中国的地理边界
- 中国的地理特征
单元2 高原上的生活
- 什么是高原
- 高原的地理特征
- 高原的气候与植被
- 高原上的人类活动
单元3 沿海地区的兴衰
- 沿海地区的地理特点
-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 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
单元4 生产和技术
- 生产方式和要素
- 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 生产和技术的影响
单元5 大河川与大湖泊
- 中国的大河川
- 中国的大湖泊
- 水的资源利用与保护
单元6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 能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植被资源的保护
单元7 两河文明
- 两河文明的发展
- 黄河流域的重要性
- 黄河的问题与治理
单元8 区域合作与发展
- 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
- 中国周边的区域合作
- 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与发展单元9 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
- 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单元10 城市与乡村
- 城市的特点与分类
- 城市的发展与问题
- 乡村的特点与发展
以上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资料,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中国地理一、单选题[2023年全国高考真题]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
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
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是()①提高销售价格②扩大种植规模③拓展销售渠道④保持产品新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少数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A.人口规模大B.消费水平高C.飞机航班多D.冬季蔬菜少[2023年全国高考真题]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
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5.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①新鲜程度②出口关税③出口数量④食用安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年全国高考真题]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
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
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
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
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A.提供水源B.挡风保暖C.食物丰富D.围猎场所大7.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A.降水较多B.蒸发较弱C.温度较高D.径流较少8.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A.缺乏鼠类食物B.冷空气易集聚C.地下水位高D.鼠类天敌多[2022年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三级阶梯3.山脉纵横交错(1)熟悉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分布①东西走向的山脉有:A天山、B阴山、C昆仑山、D秦岭、E南岭。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F贺兰山、G六盘山、H横断山。
③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I大兴安岭、J太行山、K巫山、L雪峰山、M 长白山、N武夷山、O台湾山脉。
④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P阿尔泰山、Q祁连山。
⑤弧形山脉:R喜马拉雅山脉。
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界线:S阿尔金山。
(2)山脉往往构成天然的地理界线A.地势阶梯界线:B.地形区界线:C.省(市、区)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E.流域分界线:F.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它的南北在气候、河流、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民居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4)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山西省);中岳―嵩山(河南省)。
4.主要地形区(1)高原:(2)盆地:(3)平原:(4)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5.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疑难解析问题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从海洋来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给内地带来降水,地势西高东低使得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沟通了西部和东部沿海的交通,有利于河海联运,河流流经不同的地势阶梯,落差大,再加上水量较丰富,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问题二: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且山区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在山区可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不利条件:山区地形崎岖对发展交通不利;坡度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且山区易产生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问题三:熟记中国的山脉分布(利用口诀并对照地图记忆)我国主要山脉主要山脉拢,三大撇与横。
中国地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答案:B2.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是多少公里?A. 5000公里B. 6000公里C. 7000公里D. 8000公里答案:B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邻国?A. 朝鲜B. 蒙古C. 越南D. 印度答案:D4.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太湖B. 洞庭湖C. 鄱阳湖D. 青海湖答案:C5. 中国的四大高原是?A.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B.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C.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D.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______万平方公里。
答案:9607.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______公里。
答案:180008.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答案:塔克拉玛干沙漠9.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答案:台湾岛10.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其中以______气候最为典型。
答案:季风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
答案: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分别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地势最为险峻;第二阶梯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海拔次之,地势较为平坦;第三阶梯是东部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海拔最低,地势最为平坦。
12. 描述中国的气候特征。
答案:中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因此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同时,由于季风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明显的干湿季分明、四季分明的特点。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答案: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地区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较为丰富,而西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二是资源类型多样,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三是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问题,需要合理开发和保护。
期末复习二一,单项选择下图为我国某乡镇区域图,该乡镇煤炭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据此完成1~2题。
1.该乡镇最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黑B.晋C.冀D.湘2.煤炭的不合理开采,容易引发环境问题,最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的煤矿是A.①B.②C.③D.④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
读图1回答3~5题。
图13.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4.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5.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6~7题。
6.图2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图2A.① B.② C.③D.④7.“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 .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图,完成8~11题。
8.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台风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大气环流 9.C10.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11.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12~14题。
12.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3.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 .东南沿海地区B .西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北地区 14.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L 湖是新疆最大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图2为L 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中国地理总复习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仅次于,与洲面积差不多大。
2、我国陆上国界长达千米,相邻国家个。
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3、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纬度,属于带,南部少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没有带。
4、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的国家。
5、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书第10页表格。
6、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是。
7、我国最大的盐场是盐场,位于渤海。
最大的渔场是渔场,位于海。
8、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9、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人口12.95亿,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大同相适应,和相协调,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0、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多少,以黑龙江的和云南的为界。
11、我国共有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是族。
1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13、长鼓舞、跳板是族娱乐活动,摔跤是族擅长的运动,泼水节是族的传统节日。
族喜欢跳集体舞。
1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呈就状分布。
14、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面积广大。
15、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除外。
16、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人称“火洲”。
“三大火炉”是。
17、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我国共有个温度带,哈尔滨在温带,北京在带,上海在带,海口在,拉萨在区。
18、我国年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19、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降水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的。
20、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北京是地区,昆明是地区,兰州是地区,乌鲁木齐是地区。
21、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气候显著。
22、我国的季风有两种,一是冬季风,由吹向;二是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能给我国带来降水的是。
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是。
我国季风气候的优势
是 ,这种优势对农业生产特别有利。
2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
对我国影响最严重的气候灾害是 和 。
24、长江发源于 山,注入 海,源头叫沱沱河。
黄河发源于 山,注入 海,源头叫约古宗列曲。
25、长江是我国第 大河,是因为 最长、 最大、 最广。
上游有“ ”之称,中下游有“ ”之称,是因为有巨大的航运价值。
26、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河,最大的淡水湖是 湖,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是(1)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地区,携带大量泥沙;
(2)黄河进入下游 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
27、自然资源分为可在生资源和非可在生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28、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但构成比例不合理,主要是
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 的矛盾尤为突出。
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
29、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下 季多, 季少,解决措施是 ;空间分布特点是 ,解决措施是 。
最大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的 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 比调水跟重要。
30、从全国的交通运输网来看, 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种 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1、陇海线的起止城市是 ,京九线的起止城市是 ,京沪线的起止城市是 。
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于 ,京沪线和陇海线交于 。
35、
我国
31、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分别是 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3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1)一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2) 毫米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3) 带和 带的分界线(4)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5)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北方
南方 旱地 水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小麦 甜菜 大豆 花生 水稻 油菜 甘蔗
田和地的分界线(6)地区和地区分界线(7)河流分界线(8)季风和季风分界线(9)流域和流域分水岭(10)林和分界线。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交通业是发展经济的。
33、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是江苏的,安徽的,江西的,湖南的。
34、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四大地理区域是、、、。
其中南北方的界线是,主导因素是。
青藏地区和其他其地区的界线是与我国第阶梯和第阶梯的界线一致,主导因素是。
北方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经过毫米等降水量线,其主导因素是。
35、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地区
房顶坡度大,墙体高民居房顶坡度小,墙体
厚
一月平均气温0°C以下0°C以上
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高于800毫米
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一年两熟至三熟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
熟
水稻甘蔗油菜农作物小麦大豆甜
菜
传统体育项目滑冰赛龙舟
36、北方地区的植被主要是,南方地区的植被是。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为主,自然特征是,原因是。
有由作用形成的。
从东到西的三种景观。
37、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是因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有资源。
被称为,青海省“”和“”。
38、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牧场,牲畜种,新疆是牧场,牲畜种类是;青海和西藏主要是,牲畜种类是。
除了畜牧业外,西北地区利用和发展了农业,在青藏地区的和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农业,青藏地区的主要农
作物有和。
39、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中心,中心。
40、北京大致位于属于气候,长,短。
41、北京的名胜古迹有等。
42、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口的东西两侧,与省相邻,位于珠江口东侧的是,毗邻特区,由香港岛、新界、九龙三部分组成;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是,毗邻特区,它的支柱产业是。
4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岛,北临海,南临海,东临洋,西隔海峡和省隔海相望。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附近的岛屿。
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型经济。
著名的风景名胜由日月潭、阿里山、玉山。
省会是,最大的港口是。
44、台湾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由许多美称,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东方甜岛、东南盐库、森林之海等。
其中最著名的树是樟脑树,产量居世界第一。
45、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形特点是“”。
农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边缘和河流沿岸地带。
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高粱。
是新疆的古老的引水工程,新疆的红色系列有西红柿、枸杞、石榴,形成原因是夏季热量充足;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利于糖分的积累,我国三大产棉基地是。
46、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东南部,被称为“”。
最重要的经济特点是经济,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地域分工合作模式,充当“店”的角色,充当“厂”的角色。
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
47、西双版纳是除海南之外,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西双版纳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天然植物群中有高大挺拔的树、巨大的板状根树、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是热带雨林特有的景观。
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迅速掘起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48、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也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它东起,西至乌鞘岭,南连,北抵长城。
4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书上68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后国是书上68页。
50、长江沿江地带东起,西至四川省的,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四大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和带动作用。
51、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的格局,是东部的纽带。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地带,目前,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有汽车走廊和钢铁走廊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