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植物的生殖》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4)
- 格式:doc
- 大小:578.00 KB
- 文档页数:7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生殖教案主题:植物生殖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过程。
2. 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区别。
3. 能够解释植物生殖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殖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2. 植物生殖实验材料(如花瓶、剪刀、纸巾等)3. 图片或模型展示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4.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册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的植物,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基本特点,并讨论植物如何繁殖。
Step 2:植物的有性生殖(15分钟)1. 通过实际观察或图片展示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如花的开放、传粉和结实等。
2. 解释花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花的重要性和传粉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思考有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并展示相关的例子。
Step 3:植物的无性生殖(15分钟)1. 通过实际观察或图片展示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根茎的延伸、花的各种繁殖器官等。
2. 解释各种无性生殖方式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优势。
3. 引导学生思考无性生殖的重要性,并展示相关的例子。
Step 4:探究活动(20分钟)1. 分发植物练习册或活动册,让学生通过填空、图表、观察等方式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实验活动,如观察种子发芽、取样分株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和同伴分享。
Step 5:总结与延伸(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殖方式和重要性。
2. 分析不同的生态环境对植物繁殖的影响,并展开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或报道,介绍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到的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的现象,并分析其意义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方式和过程,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1节植物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类型。
2、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特点及与有性生殖的区别。
3、了解植物所具有的生殖方式。
(二)能力目标
尝试用无性生殖的知识解决植物繁殖的实际问题,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认同植物无性生殖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昆虫的变态发育及两种类型。
2、变态发育中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方面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课题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种子植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说出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能力目标:举例说出种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情感目标: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和举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举例说出种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种子植物与其它植物的关系教法选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资料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时数第 2 课时备课总数第2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述:在初一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问:绿色开花植物又被称为被子植物,顾名思义,这一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大家还记得被子植物有哪六大器官吗?述:这是被子植物的第一个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被子植物的胚珠外有珠被.二、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述:和被子植物相对应,还有一类植物也有种子,但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这类植物被称为裸子植物述:由于种子裸露,所以裸子植物的胚珠外没有珠破述:裸子植物的第二个特征:根茎叶发达,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图片,举例)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2.根茎叶发达,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环境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布置自学任务,明确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提问点评、归纳后出示多媒体课件. 后强调补充.齐读教学目标了解本节课自学任务师生共同回顾听讲思考各抒己见归纳出特点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看书上的图片,了解常见的裸子植物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常见的裸子植物(松、衫、柏)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又被称为被子植物,顾名思义,这一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大家还记得被子植物有哪六大器官吗?述:这是被子植物的第一个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被子植物的胚珠外有珠被.述:被子植物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根据生存环境不同,结构上也会有些差异. 问:水生和陆生的被子植物分别有什么特征?述: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常见的植物绿色开花植物多为被子植物(举例,图片)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2.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受精方式为双受精3.被子植物体内多数具有导管四、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阅读课本第七页1-2自然段五、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1.学生阅读课本2.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有哪些?3.我国二级保护植物有哪些?六、小结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合称为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种子的裸露与否;区别简单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巡回指导点评、归纳后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点评、补充简单小结阅读教材,思考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水生有气道回答问题小结畅谈收获独立练习作业设置练习册中相关题目、预习下一课.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第1节植物的生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
②概述绿色开花植物受精与果实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观察图片、视频资料,发展图文转换能力、归纳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植物的生殖过程,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习惯。
二、重点难点概述绿色开花植物受精与果实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食物。
你都认识吗?它们是植物的哪一类器官?它们在植物的一生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引出课题。
(板书:19.1植物的生殖)回答(花生、蚕豆、毛豆、绿豆、桂圆等)(果实、种子)实物导入,置身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温故知新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开花)这段视频展示的是什么生物现象?你能用语言描述:什么是开花吗?花中最吸引你的结构是什么?是花最主要的结构吗?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什么呢?复习花的结构。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活动一:观察花的模型,复习结构组成。
认同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师生一起归纳:珠被、卵细胞、两个极核等子房壁共同构成了子房。
珠被、卵细胞、极核等共同构成构建新知完成了开花和传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会有一段怎样的奇妙之旅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3第二段文字和P103信息库第一段文字,观察图19-1。
讨论:1、花粉落到柱头上,经过黏液的刺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花粉管经过哪些结构,最终到达哪里?3、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作用为什么叫双受精?播放动画(双受精)师生交流,小结归纳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精子+极核受精极核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你们觉得这种双受精过程奇妙吧,这种奇妙的双受精现象对绿色植物的生存有何意义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探究。
观看视频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讨论回答:1、萌发出花粉管。
2、经过柱头、花柱、子房,由珠孔到达胚珠。
《植物的生殖》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确立科学研究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无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尝试过哪几种?(五)无性生殖的应用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苹果、梨等果树的优良品种。
方式:扦插——甘薯、月季、葡萄、菊等嫁接——苹果、梨等果树嫁接——一个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体,使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或枝—芽接砧木—同科植物的.形成层—枝接完整植物体讨论嫁接有什么好处?好处:保持优良性状,缩短生长期等。
扦插该如何处理呢?(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材料:紫背天葵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下一节埋入土中。
提出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怎么样处理才能容易成活?制定并实施计划:1.准备生长健壮的植株材料,还有插器、基质、剪刀及标牌等。
2.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样本不要太小,以减少统计误差。
3.确定观察时间、次数。
4.设计一表格,记录观察情况。
5.判断扦插的枝条是否成活。
讨论:1.在你对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2.请你查阅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扦插材料生根快而多?解析讨论:1.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为斜向,下方切口位于节处。
温度、光照、湿度均要适宜识,在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2.添加生长激素,注意光、温、水、湿等条件的变化等一、导入“梁上有双燕,------犹恐巢中饥。
”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说明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法?生物圈生物延续发展相互作用演奏生命乐章环境二、新授植物举例:种子、分株、扦插等生物的生殖动物举例:交配、抱对等微生物举例:分裂、孢子植物的生殖㈠回忆1.绿色开花植物由几部分构成?哪些与生殖有关?2.种子是怎么样形成的?㈡再现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花萼、花冠等柱头植物成熟开花雌蕊花柱子房胚珠卵细胞受精卵雄蕊花药花粉精子花丝哪些植物有这样一个过程?㈢综述在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休的生殖方式。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1课《植物的生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知道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并能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能力目标
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观察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2学情分析
受精与果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生活中难以直接观察到,所以主要通过播放制作的动画和出示图片,以比较直观的方式呈现,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再通过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生物科学视野。
3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和描述果实的形成。
难点: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植物生命的脉动》,带领学生走近植物。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生命的奥秘。
[设计意图] 用精彩的视频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感受生命的神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植物的生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的类型和特点,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植物生殖的多样性2、体会无性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的概念2、营养繁殖活动难点:植物营养繁殖活动三、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比较、归纳、探究与讲授相结合四、教学设计教学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引入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和动物的生殖方式。
那么植物又是如何生殖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活动。
学生回忆和讨论重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整个过程。
巧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植物的有性生殖引导同学回忆前两节内容的学习,思考人和动物的生殖有何共同特点。
从学生的回答中帮助学生从思考和讨论中总结出,都是由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回忆人得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并理解植物的种子殖也属于有性生殖。
小结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
再引导:请同学回忆绿色开花植物是用什么来繁殖的?种子形成经历哪几个过程呢?课件展示花的结构及胚的发育引导: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的方式是不是属于有性生殖呢?学生回忆七年级知识得出植物会用种子繁殖,经历了开花传粉,受精以及胚的发育。
回答出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引导: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他的产生后代的方式吗?老师举例并引导:像上面我所举例这些植物产生后代的过程中有有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师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师:上面我所举例的马铃薯、蒜、地瓜苗等都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还是生殖器官呢?师:这种利用绿色植物营养器官繁殖新个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思考并举出其他繁殖的例子。
思考对比后回答学生回答出营养器官学生思考并阅读课本知道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学生归纳营养生殖的方法经合生活经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的作用下让学生明确无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
第20章第1节植物的生殖同步练习1.某果园的苹果树大都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 若要尽快更新为优质苹果树,你的合理化建议是A.种子繁殖 B.全部换栽 C.果枝扦插 D.果枝嫁接2.垦利县西宋万亩桃园景色旖旎,可随着近几年的生长生产,产量逐渐降低,品质欠佳,经考察决定引进肥城蜜桃. 你的合理化建议是A.果枝嫁接 B.种子繁殖 C.果枝扦插 D.全部换栽3.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轻污染、缓解能源紧张,所使用的燃料乙醇是以非粮作物木薯为原料生产的. 在农业生产中木薯的繁殖方式是A.有性生殖 B.扦插 C.种子繁殖 D.嫁接4.右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属于有性生殖B.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属于无性生殖C.①是接穗、②是砧木,属于有性生殖D.①是接穗、②是砧木,属于无性生殖5.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对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此培育过程运用的原理是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克隆技术D.转基因技术6.在一棵苹果树上可以结出红富士、金帅、小国光三个品种的苹果,采用的繁殖方式是A.种子繁殖B.扦插C.压条D.嫁接7.下列诗句中,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描述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C.春江水暖鸭先知D.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8.要使一种开白花的植株上同时开出白花、红花、紫花,采用的方法是A.组织培养 B.播种 C.扦插 D.嫁接9.你能想象一棵苹果树上长出三种不同口味的苹果吗?运用生物技术就可以做到,这种技术是A.嫁接 B.扦插 C.异花传粉 D.组织培养10.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11.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白菜开花结果 B.椒草的叶长成新植株C.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 D.柳树枝条扦插长成新的植株12.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3.享誉海内外的“烟台苹果”主要采用嫁接技术进行繁殖,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对好,因为形成层是植物的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C.输导组织D.保护组织14. “月季”是莱州的市花,每年4月25日“月季花节”时,大量的盆栽月季将城市装扮得富华美丽. 园丁们培育月季花常用的技术为A.组织培养B.扦插C.种子繁殖D.无土栽培15.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苹果,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再用丙对其授粉,得到的苹果可食部分的性状相似于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16.某果园的苹果树大都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 若要尽快更新优质苹果树,你的合理化建议是A.种子繁殖 B.全部换栽 C.果枝扦插 D.果枝嫁接17.昆虫吃掉了花中的哪一部分结构,一定会造成花不能..发育成果实A.花瓣 B.子房C.雄蕊D.花药18.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埋,透气的袋内能结出果实说明花是雌花B.通过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C.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D.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19.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A.雄蕊、雌蕊 B.花托、花柄 C.花萼、花瓣 D.柱头、花柱20.关于花的结构说法中错误的是A.花一般具有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花萼由萼片组成,花冠由花瓣组成)B.雌蕊具有柱头、花柱和子房C.子房内的胚珠和花粉结合形成受精卵D.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21.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体积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与曲线不符的是()A.曲线a是子房发育的结果B.曲线b可能是没有授粉造成的C.在A点花冠、花萼等逐渐凋落D.在A点时,黄瓜产生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22.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在桃园里放养蜜蜂. 此举除了采蜜的目的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A. 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B. 帮助桃花传粉C. 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D. 刺激幼桃快速长大23.右边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 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分别和③、④结合的过程B.②中的一个精子和③结合的过程C.①和④结合的过程D.②中两个精子分别和③、④结合的过程24.下图为桃花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①②③合称为,④和⑤合称为 .(2)将来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3)有些植物的花,如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原因是这样的花中只有 . (填雄蕊或雌蕊)25.(6分)右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图表示的是桃花的过程,花谢以后要结桃子,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2)假设该桃树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为Bb(B为红色,b为白色),请你判断图中①结构内的花粉所携带的基因是,该花经过发育后所形成的种子长成的植株,再开出花的颜色可能是. 花色在遗传学上称为.(3)桃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16条,那么图中②结构内的染色体数目是条.26.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某一变量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5)某同学利用上表中的变量,分组探究“影响插条成活率因素”,请帮助他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组实验数据.27.紫背天葵是一种保健型蔬菜,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 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 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1)实验变量是 .(2)作出的假设是.(3)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①②③⑤④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 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 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 . 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 . 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的环境条件下培育.(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第20章第1节植物的发育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步练习参考答案24.(1)雌蕊雄蕊(2)子房(或③)(3)雄蕊25.(1)传粉(双)受精(2)B或b 红色或白色性状(3)826.(1)减少插条水分散失(或降低蒸腾作用)(2)保护插条切口,防止病菌感染(3)不定根(4)实验步骤:(只要叙述合理即可得分)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两组菊花插条,确定某一变量,甲组进行处理,乙组不作处理.第二步:将甲、乙两组插条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3周,分别观察两组插条的生长状况,对插条的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并得出实验结论(5)(其它合理答案亦可给分)27.(1)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2)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或水平)的更容易成活(3)水平切口(斜向切口)斜向切口(水平切口)相同且适宜(4)①如果斜向切口组先于水平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②如果水平切口组先于斜向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水平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③如果水平切口组和斜向切口组同时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的切口不管是水平的还是斜向的均不影响扦插的成活.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D A B D D D C D A A A B A B A D B A A C D B D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