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材料检验试验规范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02.00 KB
- 文档页数:15
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检验规程
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检验规程是指为了保证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
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的一套检验标准和方法。
这个规程首先明确了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的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微观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等。
为了
对这些方面进行检验,规程提出了多种检验方法,例如化学成分检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显微结构检测、夹杂物检测等。
这
些方法都要求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工具,同时也要遵循相关国家或行业
标准。
在进行检验前,规程还提出了针对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的样
品制备要求。
例如要求取样时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样品制备时要理
顺组织,消除焊接等部位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干扰。
总体来说,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检验规程的出台,对于保障进口
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以及保证生产和使用的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总则1.1 为了保证铝合金结构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安全、可靠、耐久,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等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铝合金结构工程的质量验收。
1.3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检验原则:对铝合金结构工程的每一个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过程控制原则: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3)科学公正原则:验收应采用科学、公正、客观、准确的方法,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4 本规范分为原材料及成品进场、铝合金焊接工程、紧固件连接工程、铝合金零部件加工工程、铝合金构件组装工程、铝合金构件预拼装工程、铝合金框架结构安装等七个部分。
二、原材料及成品进场2.1 铝合金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相关设计文件的要求。
2.2 进场铝合金材料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相关设计文件的要求。
2.3 进场铝合金材料应妥善保管,防止锈蚀、污染、损坏等。
三、铝合金焊接工程3.1 铝合金焊接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相关设计文件的要求。
3.2 焊接作业应由持有有效焊工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3.3 焊接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评定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相关设计文件的要求。
3.4 焊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焊接质量问题。
四、紧固件连接工程4.1 紧固件的品种、型号、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相关设计文件的要求。
4.2 紧固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满足结构受力要求。
4.3 紧固件的连接应采用防松措施,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五、铝合金零部件加工工程5.1 铝合金零部件的加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相关设计文件的要求。
5.2 铝合金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应满足结构受力、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
as美标铝合金标准
AS美标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铝合金材料,其标准和规格主要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AS美标铝合金标准:
1. ASTM B209:这是AS美标铝合金的最基本的标准,定义了AS美标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2. ASTM B209M:这是ASTM B209标准的修改本,添加了更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3. ASTM B308:这是AS美标铝合金板的标准,定义了AS美标铝合金板的化学成分、尺寸公差、外形公差、重量公差和机械性能。
4. ASTM B308M:这是ASTM B308标准的修改本,添加了更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5. ASTM B366:这是AS美标铝合金棒材的标准,定义了AS美标铝合金棒材的化学成分、尺寸公差、外形公差、重量公差和机械性能。
6. ASTM B366M:这是ASTM B366标准的修改本,添加了更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以上标准涵盖了AS美标铝合金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尺寸公差和外形公差等方面,为AS美标铝合金的生产、使用和检验提供了依据。
国标铝型材标准
国标铝型材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铝型材的技术要求、尺寸、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化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标铝型材标准:
1. GB/T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
2. GB/T 6892:铝及铝合金焊接型材
3. GB/T 14846:铝及铝合金精密型材
4. GB/T 2712:深加工铝及铝合金型材工艺规则
5. GB/T 10180:铝合金窗(门)用型材精度
6. GB/T 18077:铝及铝合金建筑门窗型材安装技术条件
7. GB/T 5085: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8. GB/T 6478: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3190: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检验方法
10. GB/T 15115:铝及铝合金氧化膜检验方法
这些标准规定了铝型材的原材料、加工工艺、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证铝型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促进铝型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铝合金门窗规范及标准铝合金门窗的规范及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铝合金门窗规范及标准的一些要点。
1. 材料标准:铝合金门窗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并应通过质量检验。
主要的材料要求包括:铝合金型材、玻璃、密封胶条、五金配件等。
2. 外观质量要求:铝合金门窗的外观应无明显的瑕疵,如氧化斑点、擦伤等。
表面处理应均匀一致,无色差。
门窗型材接头处应平整,无裂缝或变形现象。
3. 尺寸偏差和公差:铝合金门窗的尺寸偏差和公差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常见的尺寸偏差有:高度差、宽度差、厚度差等。
公差的要求通常根据门窗的使用要求和安装情况来确定。
4. 功能性能要求:铝合金门窗的开启、关闭、锁紧等功能应正常可靠。
门窗开关力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顺畅的使用体验。
门窗的隔音性能、气密性能和防水性能等也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5. 安全性能要求:铝合金门窗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安全性能,如使用适当的加强件、防撞条等。
门窗应具备防盗功能,安装有可靠的闭合装置和防盗锁等。
玻璃的安全性能也应符合相关要求,如使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等。
6. 抗风压性能要求:铝合金门窗应能满足相应的抗风压性能要求,以保证门窗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的稳定性。
一般采用风压性能试验来评估门窗的抗风压能力,其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7. 耐久性要求:铝合金门窗的耐久性要求主要包括耐候性、耐腐蚀性和色牢度等。
门窗材料和表面处理应具备较好的耐候性,耐久性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总之,铝合金门窗的规范及标准涉及到材料、外观、尺寸、功能性能、安全性能、抗风压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遵循这些规范和标准能够保证铝合金门窗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铝及铝合金检验标准1、目的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
2、范围适用于外协制品、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涉及到的工序名称。
3、定义(无)4、职责4.1 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4.3 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5.氧化类型:B3-002 胚料B3-003 黑色阳极氧化B3-004 银白阳极氧化B3-005 雾银阳极氧化B3-006 磨砂阳极氧化B3-007 古铜阳极氧化B3-008 金黄色阳极氧化B3-009 香槟色阳极氧化B3-010 光亮阳极氧化B3-011 黑色化学氧化B3-012 银白化学氧化B3-013 雾银化学氧化B3-014 磨砂化学氧化B3-015 古铜化学氧化B3-016 金黄色化学氧化B3-017 香槟色化学氧化B3-018 光亮化学氧化5、检验5.1抽检标准检验员按照按照《GB/T 2828。
1-2003/ISO 259-1:199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对来料进行抽检。
抽检水平一般为Ⅱ级,AQL=1.5。
检验合格,真写检验记录并在验收单上签字;检验不合格,填写《填写检验不合格通知单》,交主管进行判定。
5.2检验内容:5.2.1检验来料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出厂标识是否清楚、完整。
5.2.2 对照验收单检验来料的材料、型号、代码是否符合要求。
5.2.4表面外观检验:表面如要求拉丝则要求纹路粗细均匀,表面清洁,不得有明显的划痕、磕碰伤、斑点及污疵等缺陷;要求膜层均匀、连续、完整,不允许有膜层疏松;表面不得有挂灰; 表面不允许有由于5.2.8 电化学氧化(一般要求彩硫酸阳极氧化)检验:外观检验要求膜层不允许疏松粉化,用手擦时掉末;不允许零件表面带红色斑,或整个表面或局部发红; 不允许氧化膜局部表面被腐蚀.; 不允许零件表面易沾上手印、水印,膜层发白.尺寸检验同上.铝合金建筑型材国家标准GB 5237.1-2004第1部分基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237.1-2004代替GB/T 5237.1-2000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Wrought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profiles for architecture—Part 1:Untreated profiles2004-11-01发布2005-03-01实施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部分第5.3条、第5.4.1.5条、第5.5条是强制性的,表2、表3、表4、表10的部分内容是强制性的,其余条款是推荐性的。
Q/HX江西华讯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X001-2013铝合金铸造件检验技术标准2013年5月08日发布2013年5月10日实施Q/HX001-2013前言本《铝合金铸造件检验技术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标准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旨在对我公司的质量管理提供企业内控标准,明确了铝合金铸造检验技术要求,它适用于我公司汽车发动机用铝合金铸造件进气歧管、进气接管等铸件的毛坯铸造、检验及毛坯外协件的采购和质量管理。
本《铝合金铸造件检验技术标准》由江西华讯实业有限公司提出,由技术部起草,管理者代表、技术副总及生产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后开始实施。
所有外协铝合金铸造件厂家毛坯铸造、毛坯进厂检验、机械加工过程检验、及产品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必须以本标准作为依据,确保本公司产品质量符合顾客要求,让顾客满意。
本《铝合金铸造件检验技术标准》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Q/HX001-2013铝合金铸造件检验技术标准1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根据GB/T1173-1995及GB/T9438-1999的相关内容,规定了铝合金铸件的分类和铸件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以及铸件修补等内容的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采用金属型铸造所生产的进气歧管系列、进气接管系列等铸件。
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工作条件、使用寿命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损坏,所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铝合金铸件分类如下:表1-1铸件分类的定义及检验项目(GB/T9438-1999)类别定义检验项目Ⅰ进气歧管系列,用于发动机进气增压,铸件损坏将影响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功能不足外观质量(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等),内在质量(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内部缺陷等)及其他补充要求Ⅱ进气接管系列,用于进气系统的连接部位外观质量(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等),内在质量(化学成分或机械性能)2引用标准2.1GB/T1173-1995《铸造铝合金技术条件》2.2GB/T9438-1999《铝合金铸件技术条件》2.3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2.4GB/T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2.5GB/T6060.1-1997《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2.6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2.7JB/T7946-1999《铸造铝合金金相》2.8GB1198《铝化学分析方法》3技术要求3.1化学成分3.1.1合金的化学成分根据GB/T1173-1995的规定,应符合表3-1及表3-2的规定。
门窗检验标准铝合金门窗工程质量检验标准1 目的为统一铝合金门窗工程质量检验的方法,保证铝合金门窗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门窗的原材料及制作与安装的质量检验。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门窗工程主要材料的检验指标及铝合金门窗制作与安装工程的质量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门窗工程的检验方法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标准。
GB/T5823—1986 建筑门窗术语GB/T5824—1986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5825—1986 建筑门窗扇开、关方向和开、关的标志符号GB/T7108—2002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2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 建筑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5237—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GB/T8479—2003 铝合金窗GB/T8478—2000 铝合金门GB/T8482 铝合金地弹簧门JGJ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GB11614—1999 浮法玻璃GB/T7020 中空玻璃测试方法GB/T11944—2002 中空玻璃QB/T3882—1999 窗纱型式尺寸(原GB8379——87)QB/T3883—1999 窗纱技术条件(原GB8330——87)QB/T3884—1999 地弹簧(原GB9296——88)QB/T3886—1999 平开铝合金窗执手(原GB9298)QB/T3888—1999 铝合金窗不锈钢滑撑(原GB9300) QB/T3892—1999 推拉铝合金门窗用滑轮(原GB9304) JC/T635—1996 建筑门密封毛条技术件GB/T14683—1993 硅酮建筑密封胶GB12002—89 门窗用密封条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4 材料的检验4.1 一般规定4.1.1 原材料入库检验,应将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规格、批号的材料作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应随机抽取3%且不得少5件。
QJB3100JQAQ(2010)005 QJ530410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530410-2010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要求2010-10-20 发布2010-10-22 实施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发 布QJ530410—2010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基本规定和格式要求进行编制的。
本标准编制时参考了ZF“铝合金铸件气孔等级检验规范”及F15压铸件质量原则等有关规定。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标准化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娄勇才、王建新。
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件机加工后表面气缩孔及局部功能部位内部气缩孔的探测及评价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及所有外协配套制造厂(供应商)生产的铝合金铸件。
2.铝合金压铸件气缩孔检验要求下表中规定了铸件机加工后表面气缩孔及局部功能部位内部气缩孔的探测及评价的要求:表气缩孔的探测及评价要求3.铝合金铸件的外观及其他检验要求3.1 铸件未注角度偏差为±1°;3.2 铸件的最大错型值为0.5mm;3.3 铸件未注起模斜度≤2°;3.4 铸件须经时效处理;3.5 铸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须符合技术要求;3.6 铸件的表面硬度(或密度)须符合技术要求;3.7 铸件表面粗糙度≤Ra12.5;3.8 铸件非加工表面不允许存有欠铸、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机械加工后的表面不允许存有影响使用的铸造缺陷;3.9 铸件的浇口、溢流口、飞边等必须清理干净,允许的残痕高度≤1mm;3.10 铸件非加工表面上允许存在有轻度的网状毛刺,高度为≤0.2mm,由推杆造成的痕迹,其凸出高度或凹入深度允许为≤0.5mm,毛孔毛刺及隔皮经清理后允许的痕迹≤0.4mm;3.11 铸件的工艺基准,表面必须光滑平整,满足工装要求;3.12 铸件机械加工后,经密封,气密试验满足技术要求;3.13 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征得需方同意,供方可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浸渗和修补处理;3.14 铸件在规定的部位铸出标记:铸件号、铸造商代码、商标、模号,并在适当位置铸出时标;3.15 本规范(标准)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后,以补充协议的形式解决。
铝合金制造执行标准一、引言铝合金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的材料,其制造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标准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本文旨在介绍铝合金制造过程中的执行标准,并重点关注其中几项重要的规范要求。
二、铝合金材料选用标准在铝合金制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用符合要求的铝合金材料。
根据国家标准GB/T 3190《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制造商需要确保所选用的铝合金材料符合规定的化学成分范围,以保证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三、铝合金型号和牌号标准不同的铝合金材料具备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铝合金型号和牌号。
国家标准GB/T 3195《铝及铝合金材料牌号》为制造商提供了详细的型号和牌号选择指南,确保所选用的铝合金能够满足产品设计和使用要求。
四、铝合金制造工艺标准铝合金的制造过程涉及到熔化、浇铸、锻造、轧制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工艺标准。
国家标准GB/T 3880《铝及铝合金铸锭、棒材、型材、板材和带材》以及GB/T 6892《铝及铝合金压铸件》为制造商提供了详细的制造工艺规范,确保产品制造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五、铝合金表面处理标准铝合金制造完成后,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和耐腐蚀性能。
国家标准GB/T 5237《建筑铝型材防腐蚀阳极氧化膜试验方法》和GB/T 1765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和阳极氧化膜电泳涂装膜技术要求》为铝合金表面处理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六、铝合金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为确保铝合金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制造商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国家标准GB/T 2828.1《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检验等级进行抽样》和GB/T 2829《铝及铝合金制品代表检验》为制造商提供了详细的质量检验程序和方法,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七、铝合金制造安全标准铝合金的制造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等安全风险,制造商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标准。
国家标准GB 15626《铝制压力容器》和GB/T 38754《铝压铸件机械腐蚀性能试验方法》为制造商提供了相关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以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有良好的强度,热态下塑性良好,冷态下,切削加工性好,易焊接,耐蚀
性好。
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易于抛光、上色膜,阳极氧化效果优良。
8 铝合金型材抗弯试验 ( GB/T232-2010 )
范围:规定了测定金属材料承受弯曲塑性变形能力。
原理:弯曲试验以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试样在弯曲装置上经受弯曲塑性
变形、不改变加力方向,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时,试样两端的
轴线保持在垂直于弯曲轴的平面内。
试验设备
一般要求
弯曲试验应在配备下列弯曲装置之一的试验机或压力机上完成:
a)配有两支辊和一个弯曲压头的支辊式弯曲装置,见图1
b)配有一个V型器具和一个弯曲压头的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见图2
c)虎钳式弯曲装置,见图3
图1
图2 图3
支辊式弯曲装置
支辊长度和弯曲压头的宽度应大于试样宽度或直径(见图1).弯曲压头的直径由产品标准规定。
支辊和弯曲压头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除非中有规定,支辊间距离L应按照式(1)确定:
L=(D+3a)± a/2 (1)
注:此距离在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
F
. 试验结果的评定:
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评定弯曲试验结果。
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弯曲试验后不使用放大镜观察,试样弯曲外表面无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以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规定的弯曲角度作为最小值;若规定弯曲压头直径,以规定的弯曲压头直径作为最大值。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试样标识(材料牌号,取样方向)
c)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d)试样条件(弯曲压头直径,弯曲角度)
e)与标准的偏差
f)试验结果评定
9. 铝型材管材压扁试验 (GB246-2007)
范围
规定了测定圆形横截面金属管塑性变形能力的压扁试验方法,包括显示其缺陷。
适用于外径不超过600mm,壁厚不超过外径的15%的金属管。
本试验适用的金属管外径和壁厚范围可以见,,条规定。
符号、名称和单位
本试验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单位在表12和图5中规定
表12
符号名称单位
a管壁厚度mm
b压扁后试样的内宽度mm
D金属管外径mm
H力作用下两压板之间的距离mm
L试样长度mm 原理
垂直于金属管纵轴线方向对规定长度的试样或金属管端部施加力进行压扁,直至在力的作用下两压板之间的距离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见图5a和图5b)。
如为闭合压扁,试样内表面接触的宽度应至少为标准试样压扁后其内宽度b的1/2(见图5c)
图5
试验设备
试验机(可采用是冲床或钳工虎钳台)应能将试样压扁至规定的两平行压板之间的距离。
压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压板的宽度应超过压扁后试样宽度,即至少为。
压板的长度应不小于试样的长度。
试样
试样长度应不小于10mm,但不超过100mm。
试样的棱边允许用锉刀或其它方法将其倒圆或倒角。
(注:如果试验结果满足试验要求,可以不对试样的棱边倒圆或倒角。
)如要在一要命全长度的管端进行试验时,应在距管端面为试样长度处垂直于管纵轴线切口,切割深度至少达外径的80%
试验程序
试验一般应在10℃~35℃的室温范围内进行。
对要求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试样置于两压板之间。
焊接管的焊接应置于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位置
沿垂直于管子轴线方向移动压板进行压扁试验。
出现争议时,压板的移动速度不应超过25 mm/min
对压扁试验结果的说明应依据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当产品标准中没做规定时,在不使用放大镜的情况下,如果无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仅在试样棱角处的轻微开裂不应判废。
应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提供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
a)标准号
b)试样标识
c)试样尺寸
d)压板间距
e)如为焊接管,焊缝的位置
f)试验结果
10 铝合金管材扩口试验 (GB242-2007)
规定了测定圆形横截面金属管塑性变形能力的扩口试验方法,本标适用于外径不超过150mm(有色金属管外径不超过100mm)、管壁厚度不超过10mm的金属管。
符号、名称和单位
本试验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单位在表7和图6中规定
表7
符号名称单位
a管壁厚度mm
b压扁后试样的内宽度mm
Da金属原始管外径mm
L试验前的金属管长度mm
β顶芯角度(°)
图6
原理
用圆锥形顶芯扩大管段试样的一端,直至扩大端的最大外径达到相关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值(见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