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7
实验六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一、实验目的1.了解应变片选取的原则及质量鉴别方法;2.掌握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学会防潮层的制作;二、仪器和设备1.电阻应变片(型号:3mm×2mm;灵敏系数:2.08)、连接端子、连接导线;2.惠斯登电桥、放大镜、高阻表;3.万能试验机、静态电阻应变仪、螺丝刀;4.打磨机、砂布、铅笔;5.丙酮(或无水酒精)、药棉、镊子;6.剥线钳、剪刀、白胶布、绝缘胶布;7.502胶水(或环氧树脂)、塑料膜;8.直尺、游标卡尺。
三、试验步骤(一)检查应变片的外观质量及测量应变片的阻值1.外观检查用放大镜检查片内有无锈斑、霉点等缺陷。
2.测量阻值用惠斯登电桥测量阻值,同一测区的阻值相差不得超过±0.5Ω,否则不易预调平衡。
(二)测量钢筋截面尺寸用游标卡尺在中截面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钢筋截面尺寸,取平均值。
(三)测点打磨、定位及清洗1.打磨用磨光机或砂布磨光钢筋中点处的表面,光洁度要求达到∆6左右。
2.测点定位在钢筋中点处两侧对答称位置上沿钢筋轴向和横向画出线,定出贴片方位,。
3.清洗用镊子夹浸有丙酮或无水酒精的药棉将贴片位置及周边清洗干净,直到棉花上无污垢为止。
(四)应变片的粘贴、焊接及防护1.涂胶用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在其背面均匀涂抹一层胶水,然后放在测点上,迅速调整应变片的位置,使其对准方向线。
2.滚压在应变片上覆盖小片塑料薄膜,用手指轻轻滚压,挤出多余胶水和气泡。
注意:按压时不要使应变片位置移动。
3.轻按用手指轻按1~2分钟,待胶水初步固化后即可松手。
粘贴质量好的应变片应是胶层均匀,位置准确。
4.贴连接端子粘贴连接端子的方向同前1~3。
注意:端子和应变片之间不留空隙。
5.干燥(1)自然干燥当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低时,可自然干燥,时间一般一天左右。
(2)人工干燥用红外线灯烘烤或用电吹风干燥,温度不要高于50℃,避免骤热。
6.焊接(1)焊接将应变片引出线焊在连接端子上,然后焊导线,导线要编号,捆扎牢固、焊点光滑丰满,没有虚焊。
实验一应变片的布置与粘贴技术应变片的粘贴方法根据应变片,粘贴剂,使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这里以常温室内测量为例。
选用普通型应变片(带有导线的KFG应变片),速干性粘贴剂(KH502胶),铝合金试件。
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应变片的结构、种类。
2、了解应变片粘贴工艺过程,初步掌握粘贴技术,粘贴质量的检查与防潮措施。
二、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贴片位置和组桥方式。
布片时依据的主要原则是:a, 使测量载荷的灵敏度最高,即将应变片的灵敏轴线(即应变片的纵轴线,当这条轴线平行于最大的机械主应变方向时,应变片产生的电阻值变化最大),与试件的最大应变方向一致。
b, 清除非测量载荷对电桥输出的影响。
c, 能进行温度补偿。
2、粘贴电阻应变片的工艺过程如下:a, 初步判断应变片的好坏:拿到电阻应变片以后,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阻应变片有无电阻值,如果没有测到电阻值,立即找老师更换一片应变片,并将此初始电阻值记录下来。
b, 试件表面处理(除锈,保护膜):在试件贴片部位需要处理的面积应大于应变片的基底面积。
清除试件表面的锈斑、漆块、油渍、残余的胶水痕迹等,并用脱脂棉沾少许酒精擦洗。
用砂纸(200目~300目)将贴片处打磨出与应变片轴线成45度角的交叉纹路,以增加试件与应变片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粘贴的强度。
c、确定粘贴位置:在需要测量应变的位置做好记号,使用4H 以上的硬质铅笔或划线器,用划线器轻轻划出中心线,注意在使用划线器时,不要留下深的刻痕,d、对粘贴面的脱脂和清洁:用脱脂棉球蘸丙酮溶液(或无水酒精)擦洗试件,直到试件上没有污痕为止,在清洁过程中,注意要沿着一个方向用力擦拭。
如果来回擦拭会使污物反复附着,无法擦拭干净。
e、滴粘接剂:在划中心线的位置滴一滴粘贴剂,如果涂抹粘贴剂的话,先涂抹部分的粘贴剂会出现硬化,使粘性下降,因此不使用涂抹的方式,而是把粘接剂滴在试件上。
f、粘贴:首先要确认好应变片的正反面,然后迅速的将应变片贴上,贴片时要保证应变片的中心线与试件上所划的中心线对准。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为后续电阻应变测量的实验做好在试件上粘贴应变片、接线、防潮、检查等准备工作。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1.常温用电阻应变片,每小组一包20枚。
2.数字式万用表。
粘结剂(氰基丙烯酸酯粘结剂)。
4.电烙铁、镊子、铁沙纸等工具。
5.等强度梁试件,温度补偿块。
6.丙酮、药棉等清洗器材。
7.防潮用硅胶。
8.测量导线若干。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选片:在确定采用那种类型的应变计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丝栅是否平行,有否霉点、锈点、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土0.5欧姆内的8~10枚应变片供粘贴用。
2.测点表面的清洁处理:为使应变计与被测试件贴得牢,对测点表面要进行清洁处理。
首先把测点表面用砂轮,锉刀或砂纸打磨;使测点表面平整并使表面光洁度 。
然后用棉花球蘸丙酮擦洗表面的油污,到棉花球不黑为止。
然后用划针达6在测片位置处划出应变计的座标线。
打磨好的表面,如暂时不贴片,可涂以凡士林等防止氧化。
如果测量对象为混凝土构件,则须用喷浆方法把表面垫平。
然后同样进行表面打磨清洗等工作。
此外,在贴片部位,还得先涂一层隔潮层,可采用环氧树脂胶或用铝箔纸,应变计就贴于隔潮底层上。
3.贴片:在测点位置和应变计的底基面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一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把应变计轴线对准座标线,上面盖一层聚乙烯塑料膜作为隔层,用手指在应变计的长度方向滚压,挤出片下汽泡和多余的胶水,直到应变计与被测物紧密粘合为止。
手指保持不动约1分钟后再放开,注意按住时不要使应变片移动,轻轻掀开薄膜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否则需重贴。
注意粘结剂不要用得过多或过少,过多则胶层太厚影响应变片性能,过少则粘结不牢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图30-1 应变计的保护4.干燥处理:应变计粘贴好后应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以保证与试件共同变形。
此外,应变计和试件间应有一定的绝缘度,以保证应变读数的稳定。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报告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实验报告引言: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力学实验和工程领域的传感器。
它能够将受力物体的应变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物体受力情况的监测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粘贴电阻应变片到不同材料表面上,并测量其应变值,探究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和应变测量原理。
实验材料和仪器:1. 电阻应变片:选择型号为XXX的电阻应变片;2. 胶水:使用XXX牌号的胶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耐高温性;3. 试样:选择不同材料的金属试样,如铝合金、钢材等;4. 多用途电阻应变片测试仪:用于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和应变值;5. 千分尺:用于测量试样的尺寸。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电阻应变片测试仪连接至电源,并进行仪器的校准;2. 清洁试样表面:使用无尘布和酒精擦拭试样表面,确保其干净无油污;3. 粘贴电阻应变片:将胶水均匀涂抹在电阻应变片的背面,然后将其粘贴在试样表面;4. 压贴固定:使用适当的压力将电阻应变片牢固贴附在试样表面,并等待胶水干燥;5. 测量电阻值:使用电阻应变片测试仪测量电阻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6. 施加载荷:通过加载装置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或重物于试样上,使其产生应变;7. 测量应变值:在施加载荷的同时,使用电阻应变片测试仪实时测量电阻值,并计算出应变值;8. 记录数据:将测得的电阻值和应变值记录下来,并绘制相应的应变-载荷曲线;9.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材料试样的应变特性,比较其强度和刚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对应变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
胶水的均匀涂抹和适当的压贴固定能够提高电阻应变片的粘附性,减小测量误差;2. 不同材料试样的应变特性存在差异。
铝合金试样在受力后产生的应变较大,而钢材试样的应变相对较小。
这与两种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有关;3. 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测量结果能够反映试样的受力情况。
通过应变-载荷曲线的分析,可以了解试样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
11-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应力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包括应变片的分选、试件表面处理、应变片粘贴、质量检查、联结导线及防护等环节,应变片粘贴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应变电测的精度。
从事实验应力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掌握这项基本操作技术。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焊接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1.电阻应变片,每实验小组一包约10枚;2.502胶水(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3.25W电烙铁、电吹风、镊子、砂纸等工具;4.兆欧表(测绝缘电阻用);5.万用表;6.丙酮等清洗器材;7.框架试件、纯弯曲梁试件,温度补偿片;三、实验内容:按图四所示应变片位置,在补偿快上或等强度梁上粘贴2片应变片。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用电桥测量同一包装袋中的各应变片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0.5欧姆内的2枚应变片粘贴用;2.将试件待贴位置用细纱纸打成45咬叉纹,除掉绣迹;3.用丙酮醮棉球将应变片位置擦洗干净,直到擦过的棉球不变色为止。
按图4所示位置用尖刀画出贴片方向线,然后再用棉球擦一次;4.一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一手拿502胶水瓶,在应变片基底底面上涂抹一层薄胶水,并迅速将应变片平放在试件贴片位置上,让胶水均匀分布在整个粘贴面上,使应变片基准箭头对准方向线,将一小片聚四氟乙烯薄膜盖在应变片上,用大拇指垂直挤压应变片半至一分钟(注意按时不要使应变片错动,其压力约为半公斤)。
轻轻掀开薄膜,检查有无气泡、翘曲等现象,否则需要重贴。
注意胶水不要用的太多或太少,过多则胶水太厚影响应变片性能,过少则粘接不牢靠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502胶有刺激性气味,切不可滴及眼睛;5.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的电阻值应与粘贴前一致,如属敏感栅断开则需要重贴。
6.将接线端子上先挂上锡,然后将接线端子粘贴在应变片根部,待全部干燥后将导线一端与应变片引线一端分别焊接于端子上,焊接时间要短,焊点要求光滑、小巧、成球状。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材料:电阻应变片、双面胶、酒精、棉签
步骤:
1. 清洁电阻应变片表面:使用棉签蘸取酒精,擦拭电阻应变片表面,确保其表面干净无尘,无油迹。
2. 切割双面胶:使用剪刀将双面胶剪成合适的大小,比电阻应变片稍大一些。
3. 确定贴附位置:将双面胶贴在电阻应变片背面,确定贴附位置,剥掉胶纸。
4. 粘贴电阻应变片:将电阻应变片贴在需要测量应变的物体上,使用手指压实电阻应变片使其紧密贴合物体表面。
5. 测试:将电阻应变片连接到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时应变读数测试。
注意事项:
1. 贴双面胶时要避免空气中灰尘、细菌等杂质附着。
2. 贴好电阻应变片后要避免剪切、挤压等外力影响,以防电阻应变片脱落。
3. 电阻应变片贴在物体上时要确保表面光滑,无凸起物、划痕
等影响贴合性的情况。
4. 测试过程中要避免因温度变化、机械振动等外界因素引起测量误差。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过程;3.学会防潮层的制作;4.认识并理解粘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要求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在模拟试件上粘贴应变片。
三、实验仪表和器材:1.模拟试件(小钢板);2.常温用电阻应变片;3.数字万用表;4.兆欧表;5.粘合剂:T-1型502胶,CH31双管胶(环氧树脂)或硅橡胶;6.丙酮浸泡的棉球;7.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8.接线柱、短引线。
四、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时,要将应变片粘贴到试件上,当试件发生变形,应变片就会跟随一起变形,这时应变片中的电阻丝就会因其机械变形而导致电阻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电阻的变化也就反应了结构的变形情况,这就是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
五、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则:从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中可以看出,首先要保证应变片与被测物体共同产生变形,其次,要保证电阻应变片本身的电阻值的稳定,才能12 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这是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
因此应变片本身的质量和粘贴质量的好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应变片必须牢固地粘贴在试件的被测测点上,因此对粘贴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为保证粘贴质量和测量正确,要求如下:1. 认真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保证应变片的质量;2. 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使应变片能够牢固地粘贴到试件上,不脱落,不翘曲,不含气泡;3. 粘结剂的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工艺性能良好,并且蠕变小,粘贴强度高,温、湿度影响小,确保粘贴质量,并使应变片与试件绝缘,且不发生蠕变,保证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4. 粘贴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无误,因为试件上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变是不同的,应变片必须粘贴到要测试的应变测点上,也必须是要测试的应变方向。
实验一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承受载荷的大型钢结构安全检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应力检测。
目前,应力检测主要采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精度高的电阻应变计进行检测。
本实验主要是了解应变计的结构及进行应变计的粘贴实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应变片的结构、规格、用途等;2.学会设计布置应变片方案;3.掌握选片、打磨、粘贴、接线、固定、防护等操作工艺和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电阻应变片,接线端子;2.数字万用电表,测量导线;3.悬臂梁;4.砂布、丙酮(或酒精)、药棉等清洗器材;5.502胶、防潮剂、玻璃纸及胶带;6.划针、镊子、剪刀等。
三、实验原理电阻应变计(简称应变片)是由很细的电阻丝绕成栅状或用很薄的金属箔腐蚀成栅状,并用胶水粘贴固定在两层绝缘薄片中制成,如图1—1所示。
栅的两端各焊一小段引线,以供试验时与导线联接。
应变片的基本参数有灵敏系数K 、初始电阻值R 、标距L 和宽度B 。
实验时,将应变片用专门的胶水牢固地粘贴在构件表面需测应变处。
当该部位沿应变片L 方向产生线变形时,应变片亦随之一起变形,应变片的电阻值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R 与该处构件的长度变化△L 成正比,图1-1 1-基体 2-合金丝(或栅状金属箔) 3-金属丝引线即:△R/R=K·△L/L其中 R —应变片初始电阻值;△R —应变片电阻变化值;K —应变计灵敏系数。
表示每单位应变所造成的相对电阻变化,由制造厂家抽样标定给出,一般K 值在2.0左右。
由于构件的变形是通过应变片的电阻变化来测定,因此,应变测试中,应变片的粘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
应变片的粘贴质量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稳定性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试验中要求认真掌握应变片粘贴技术。
应变片粘贴过程有应变片的筛选、测点表面处理与测点定位、应变片粘贴固化、导线焊接与固定和应变片粘贴质量检查等。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设计布片方案单向应变计:需要知道主应力方向,如图1-2;90º应变计:用于测扭矩,粘贴方向与轴线成45º,如图1-3;三片应变花:在无法确定主应力方向时使用,可通过公式计算可得出最大最小主应力和方向,如图1-4。
实验一电阻应变片的选择、粘贴技术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过程及方法 2.掌握选择应变片的原那么及粘贴质量的检查二、实验步骤1.目测电阻应变片有无折痕.断丝等缺陷,有缺陷的应变片不能粘贴。
必须更换。
2.用数字万用表或电桥准确测量应变片电阻值的大小。
注意:不要用手或不干净的物品直接接触应变片基底。
测量时应放在干净的书面上,不能使其受力,应保持平直。
记录下各个应变片的阻值,要求应变片阻值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对于标称电阻为120欧姆的应变片,测量时数字万用表必须打到200欧姆档位上。
所测电阻值为原始电阻。
要求同一电桥中各应变片之间阻值相差均不得大于0.5欧姆,否那么,需要更换。
3.试件外表处理:实验所用试件为等强度梁,为了粘贴结实,必须对试件外表进展处理。
〔1〕在等强度梁选择好贴片位置,用细纱纸打磨干净,要求打磨成45度穿插线,如等强度梁上以前贴好的应变片,先用小刀铲掉。
应变片为一次性消耗材料,粘贴后再起下来不能再用。
〔2〕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洗贴处,直到棉球无黑迹为止。
〔3〕在贴片处划出十字线,作为贴片坐标,再用棉球擦一下。
4.应变片粘贴在502粘贴剂瓶口打一小细孔〔用大头针〕,以便只流出少量胶液,一手捏住应变片的引出线,一手拿502,瓶口向下,在应变片基底上挤一小滴胶水,并用瓶口轻轻涂抹均匀,将多余的胶水甩去,立即放在应变贴片位置。
然后轻轻撕去塑料薄膜。
5.粘贴质量的检查〔1〕目测或用放大镜检查应变片是否粘牢,有无气泡、翘起等现象。
〔2〕用万用表检查电阻值。
正常情况下,阻值与未贴片前的相差无几。
6.焊线用电烙铁将应变片的引线焊接到等强度反梁上的引线焊点处。
注意焊锡不要太多。
7.用兆欧表检查应变片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组织,应大于500M欧。
8.应变片保护用704硅橡胶覆于应变片上,防止受潮。
三、实验所用材料及工具箱式电阻应变片等强度梁502粘接剂万用表剪刀镊子电烙铁焊丝等四、考前须知(1)手指不能直接接触502胶,否那么粘手,注意不要擦到眼睛或衣服上.(2)不要用两手握兆欧表引线端的金属局部,防止触电;不要长时间短路,防止烧毁兆欧表。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过程;
3.学会防潮层的制作;
4.认识并理解粘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要求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仪表和器材:
1.模拟试件(小钢板);
2.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3.数字万用表;
4.兆欧表;
5.粘合剂:T-1型502胶,CH31双管胶(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6.丙酮浸泡的棉球;
7.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
8.接线柱、短引线。
三、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
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时,要将应变片粘贴到试件上,当试件发生变形,应变片就会跟随一起变形,这时应变片中的电阻丝就会因其机械变形而导致电阻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电阻的变化也就反应了结构的变形情况,这就是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
四、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则:
从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中可以看出,首先要保证应变片与被测物体共同产生变形,其次,要保证电阻应变片本身的电阻值的稳定,才能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这是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
因此应变片本身的质量和粘贴质量的好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应变片必须牢固地粘贴在试件的被测测点上,因此对粘贴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为保证粘贴质量和测量正确,要求如下:
1. 认真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保证应变片的质量;
2. 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使应变片能够牢固地粘贴到试件上,不脱落,不翘曲,不含气泡;
3. 粘结剂的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工艺性能良好,并且蠕变小,粘贴强度高,温、湿度影响小,确保粘贴质量,并使应变片与试件绝缘,且不发生蠕变,保证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
4. 粘贴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无误,因为试件上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变是不同的,应变片必须粘贴到要测试的应变测点上,也必须是要测试的应变方向。
5. 做好防潮工作,使应变片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潮,以保证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
五、 实验方法及步骤:
1. 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在应变片灵敏数K 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
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R ,将电阻值在120±2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记录该片的阻值和灵敏系数(应变片灵敏系数由厂家标定,本实验默认为2.00)。
2. 试件表面的处理:
用锉刀和粗砂纸等工具将试件在钢板上的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电镀层除去,再用细砂纸打磨成45°交叉纹,之后用镊子镊起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至棉球洁白为止。
见图1-1。
3. 测点定位:
应变片粘贴的位置及方向对应变测量的影响非常大,应变片必须准确地粘贴在结构或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
本实验中假设要测定试件的中心点的轴向应变,为达到上述要求,对于钢
图1-1 钢试件应变片粘贴处表面处理示意图 打磨区
(小钢板)
构件,要在试件上用钢板尺和划针画一个十字线(一根长,一根短),十字线的交叉点对准测点位置,较长的一根线要与应变测量方向一致。
见图1-2。
)
图1-2 钢试件应变片定位示意图
4.应变片粘贴:
(1)应变片的粘贴:注意分清应变片的正、反面(有引出线引出的一面为正面),用左手捏住应变片的引线,右手上胶,在应变片的粘贴面(反面)上匀而薄地涂上一层粘结剂(502瞬间粘结剂)。
待一分钟后,当胶水发粘时,校正方向(应变片的定位线与十字线交叉线对准,其电阻栅的丝绕方向与十字线中较长线的方向一致,即保证电阻栅的中心与十字交叉点对准,再垫上塑料薄膜,用手沿一个方向滚压1~2分钟即可。
见图1-3。
图1-3 钢试件应变片粘贴示意图
粘贴要点:分清正反面,胶水不要涂得太多而影响粘贴效果,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
(2)应变片粘贴完毕后的检查:应变片贴好后,先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再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查应变片有无短路、断路和阻值发生突变(因应变片粘贴不平整导致)的现象,如发生上述现象,就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这时要重贴。
5.导线固定:
由于应变片的引出线很细,特别是引出线与应变片电阻丝的连接强度
很低,极易被拉断,因此需要进行过渡。
导线是将应变片的感受信息传递给测试仪器的过渡线,其一端与应变片的引出线相连,另一端与测试仪器(通常为应变仪)相连接。
(1) 接线柱的粘贴:
接线柱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引线与接入应变仪的导线连接上。
用镊子将接线柱按在要粘贴的位置,然后滴一滴胶水在接线柱边缘,待一分钟后,接线柱就会粘贴在试件上。
见图1-4。
(注意:接线柱不要离应变片太远,否则会使应变片的引出线与试件接触而导致应变片与试件短路。
若接线柱与应变片相隔较远时,则要在引线的下面粘贴一层绝缘透明胶带,防止引出线与试件接触。
)
(2) 焊接:
用电烙铁将应变片的引出线和导线一起焊接在接线柱上。
焊接要点:连接点必须用焊锡焊接,以保证测试线路导电性能的质量要求,焊点大小应均匀,不能过大,不能有虚焊。
技巧一:接线柱挂锡。
电烙铁热了之后,先挂少许松香,再挂少许焊锡,然后将电烙铁在接线柱上放置2~3秒钟左右拿开即可。
通常要求接线柱上基本挂满焊锡,如果接线柱上未能挂上焊锡或挂的焊锡较少,可再重复一次。
见图1-5。
(注意:焊锡也不可太多,若焊锡太多流到试件上,则会引起应变片与试件发生短路现象。
)
技巧二:导线挂锡。
电烙铁热了之后,先挂少许松香,再挂少许焊锡,然后将电烙铁与导线的裸露线芯的四周都接触上,整个导线挂锡就完成了。
图1-4 接线柱粘贴示意图
透明胶带
(a) 接线柱距应变片较近
(b) 接线柱距应变片较远
接线柱
(注意:导线挂锡一端的裸露线芯不能过长,以3±1mm 为宜。
)
技巧三:引出线及导线的焊接。
先用导线挂锡的一端将应变片的引出线压在接线柱上,再把电烙铁放到接线柱上,当焊锡熔化之后立即将电烙铁移走,拿导线的手此时不能移动,3~5秒之后,焊锡重新凝固,整个的焊接就完成了。
(注意:引出线不要拉得太紧,以免试件受到拉力作用后,接线柱与应变片之间距离增加,使引出线先被拉断,造成断路;也不能过松,以避免两引出线互碰或引出线与试件接触造成短路。
焊接完成后将引出线的多余部分剪掉。
)
6. 绝缘度检查:
应变片与试件之间必须是绝缘的,否则,实际电阻就会是应变片的电阻与试件电阻的并联,从而导致测试的不准确。
检查绝缘度就是用兆欧表(测量大电阻的专用仪器)检查应变片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在50M Ω以上为合格,低于50M Ω则用红外线灯烤至合格,若再达不到要求,则重贴。
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兆欧表的E 端接试件,L 端接应变片的引线,由慢至快地摇动仪表的手柄,指针偏转至某一位置基本不动时,读数即为绝
图1-6 绝缘度测量方法示意图
兆欧表
图1-5 接线柱粘贴示意图
7.制作防潮层:
应变片在潮湿环境或混凝土中必须具有足够的绝缘度,一旦应变片受潮,其阻值就会不稳定,从而导致无法准确地测量应变,因此,在应变片贴好后,必须制作防潮层。
防潮层可以用环氧树脂一份CH31A与一份CH31B混合而成,然后将配置好的防潮剂涂在应变片上(包括引线的裸露部分),也可以用硅橡胶涂在应变片上(防潮要求不高时采用),再用万用表和兆欧表检查一遍。
防潮剂一般需固化24小时。
六、记录表格:
将测量的应变片电阻值、灵敏系数及绝缘度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
七、思考题:
1.为什么用电阻应变片能够测量应变?
当被测物产生应变时,电阻应变片的阻值会随之发生变化,应变和电阻变化正比,因而可以体现出应变的变化。
2.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应变片的检查与筛选,试件表面处理,应变片的粘贴、固化,导线的焊接与固定,防潮处理和质量检查
二、简述应变片粘贴的基本要求及其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1)应变片检查
①外观检查
②电阻值检查
(2)修整应变片
①对没有标出中心线标记的应变片,应在其基底上标出中心线;
②如有需要应对应变片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修整,但修整后的应变片不可小
于规定的最小长度和宽度;
③对基底较光滑的胶基应变片,可用细沙将基底轻轻的稍许打磨,并用溶剂洗净。
(3)试件表面处理
将要贴应变片的试件表面部分使之平整光洁,无油漆、锈斑、氧化层、油污和灰尘等。
(4)划粘贴应变片的定位线
(5)贴应变片
在处理好的粘贴位置上和应变片基底上,各涂抹一层薄薄的粘合剂,稍待一段时间。
(6)粘合剂的固化处理
对粘贴好的应变片,依粘合剂固化要求进行固化处理。
(7)应变片粘贴质量的检查
①外观检查:用放大镜观察粘合层是否有气泡。
②电阻值检查
③绝缘电阻检查:绝缘电阻一般大于200M
(8)引出线的固定保护
(9)应变片的防潮处理
应变片粘贴固化好后要进行防潮处理,以免潮湿引起绝缘电阻和粘合强度降低,影响测试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