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两江生态农业庄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66.50 KB
- 文档页数:34
凤庆县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报告说明—凤庆县,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西北部,东与大理州巍山县、南涧县相连,南与云县毗邻,西与永德县交界,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接壤,总面积3335平方千米。
凤庆县,又称为蒲门,是世界滇红之乡。
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树龄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有茶园30万亩,滇红茶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和斯里兰卡总统、总理等外国政要,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
2018年,凤庆县下辖8个镇、5个乡。
2017年,凤庆县常住人口47.3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107.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5:31:34,人均GD22723元。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塑料工业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废旧塑料垃圾不断产生。
废旧塑料难易降解,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亟需正确处理,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一直积极推行环保治理,对于企业排污以及垃圾的处理上紧抓严防,塑料行业更是环保的重点关注对象。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4374.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083.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11%;流动资金3290.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89%。
达产年营业收入2516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646.09万元,税金及附加256.20万元,利润总额5518.91万元,利税总额6536.34万元,税后净利润4139.1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97.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40%,投资利税率45.47%,投资回报率28.80%,全部投资回收期4.97年,提供就业职位450个。
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说明第三章背景及必要性第四章产品规划方案第五章项目选址分析第六章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项目工艺及设备分析第八章项目环保研究第九章企业卫生第十章风险防范措施第十一章项目节能评价第十二章实施安排方案第十三章项目投资方案第十四章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五章项目总结、建议第十六章项目招投标方案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出的理由2017年中国再生塑料行业经历国内环保风暴与“禁废”双重因素影响,诸多废塑料散、乱、污企业被关闭,加工利用企业市场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部分过去以进口废塑料为主的企业已经计划在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国家建厂,中国再生塑料加工企业平均开工在不足30%,部分废塑料回收站点暂停营业。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凤庆两江农业庄园1.2 项目所在地:凤庆1.3 项目性质:GAP精品农业庄园1.4 项目概况:凤庆有“四古”,古茶、古道、古村落、古磨房,凤庆宝红茶实业有限公司拟以“四古”为载体,以“锦秀.澜沧江”为品牌,以古茶文化、古镇文化、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为依托,以“美丽乡村、农业现代化、自然资源整合利用、三农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开发建设凤庆两江农业庄园;1.5 项目建设背景⑴凤庆是原始野生古茶资源的基因库,是栽培型古茶资源的聚集地,是大叶种古茶的始祖库,全县古茶园面积56000多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17个,面积31600多亩,有3200年历史的“锦绣茶祖”就生长在凤庆。
这块土地是“千秋明月洗嘉木—茶祖故里,百年老井煮花乳—滇红凤庆”;⑵“大江舞玉带,浪碎群山,遥想古道南来,青龙桥山留孔明;高桥凌碧波,风皱长湖,近看老马北去,黑惠江边走孟获”。
700多年前(1302年),凤庆开通连接昆明、顺宁、缅甸和东南亚国家的通道,唐宋时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明朝以后形成了茶马古道(顺下线)。
从凤山到黑惠江,新村街、白烟锅渡口、青龙桥、二台寺、金马、黑山门、塘房、鲁史古镇、勐家桥、犀牛古渡等古道遗址记录了茶马文化曾经的繁荣兴盛;澜沧江、百里长湖、五道河万亩原始森林、千亩连片的大树杜鹃、千亩连片的野生桂花和星罗棋布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历数了这条古道的沧桑巨变;⑶“朗月依稀山无语,旷野泄玉—玉从石来;紫气缥缈水有声,空谷流香—香自茶出”。
鲁史古镇是云南的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15个人迹罕至的美丽古镇中之一;鲁史镇古集村、沿河村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2012年公布的国家第一批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一;鲁史古镇坐拥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素有“夹江”之称,自古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是江北两乡一镇人流、物流和文化中心;鲁史古镇自然风光秀丽、古镇古村保留完整,茶文化、茶马文化薪火相传、文脉延续,是茶文化、茶马文化聚集、沉淀、传承和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地;⑷“推窗但见新茶绿,静坐常听春燕语;领地四时小挥汗,庭院百日大读书;夜沏老茶泡明月,昼读史书走古今;世事门外不想闻,亲情心中亘古留;春露湿脚忙稼穑,秋雨着身闲修竹;园中蔬果各相异,墙外老树依旧同”。
XX地区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农村旅游的需求增加,农旅一体化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XX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有发展农旅一体化的良好条件。
为此,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地区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2.项目内容:以生态农业为主题,融合农业种植、养殖、农村旅游等元素,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教育于一体的示范园区。
3.项目规模:总占地面积XXX亩,其中建设用地XXX亩。
4.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XX亿元。
5.项目效益:年可望实现销售收入XX万元,利润约XX万元。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1)农旅一体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2)XX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受到游客青睐。
(3)农产品种植和乡村旅游需求旺盛,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2.技术可行性分析(1)生态农业技术成熟,种植和养殖技术已经得到推广。
(2)节水灌溉、有机肥料等环保技术应用广泛。
(3)乡村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已经较为完善。
3.经济效益分析(1)项目将促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农村旅游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带来就业机会。
(3)项目运营后可实现稳定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4.社会效益分析(1)项目建设将改善当地农村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2)农业科技和知识的传播,有利于农村人才培养和农业产业升级。
(3)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四、项目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相关政策调整可能影响项目发展。
2.自然灾害和疫情风险: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疫情爆发影响游客到访。
3.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可能影响项目经营。
五、建议与展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合理制定应对策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提升项目成功的可行性。
第一篇:生态农业可行性报告目录第一章概况 (3)第一节项目概况 (3)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范围........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市场分析.......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建设场地.......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总图布置..........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总图布置.......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土建工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生产技术流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环境保护.......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环境评价.......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节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设计依据.......错误。
未定义书签。
1第二节节能措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卫生防疫.......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和.........错误。
未定义书签。
技术依托单位情况..........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错误。
庄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某某庄园建设项目1.2.项目承单位:某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3.项目地址:某某县某某乡中塘林场内1.4.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业经济。
加大科技力度,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1.5.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1)3000亩经果林田间生产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园区道路建设;其中:主要道路 1000米次要道路 1500米给排水工程;供电及电气设备。
(2)3000亩经果林中低产林改造(生态果园生产基地)修建太阳能光伏提水设施2套,调节水池5口,渠系配套建筑物50座,修建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网配管设施。
新建防渗衬砌渠道20km,扩建、整修、加固库、塘、塥10座;新建、改造机电排灌站3座(其中:7.5-30KW 提水站12座,55KW排涝站1座)。
(3)500亩中低产田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新建防渗衬砌渠道10km,改良土壤500亩。
扩建、整修、加固库、塘、塥5座;新建、改造机电排灌站1座;开挖整治灌排沟渠10km,配套建筑物10座。
(4)20亩特色庄园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新建生产技术服务综合用房,加工房、库房。
科技示范园修建道路及停车点。
修建给排水、电力、电信,绿化等配套设施。
(5)种养殖示范建设项目新建300亩金线莲及鱼腥早基地建设,新建100亩10000羽林下养殖示范建设项目,养殖产品为盐津乌骨鸡及某某深沟鸡。
农庄园可行性报告1. 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于健康、自然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农庄园作为一个集休闲、教育、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区,正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休闲度假和教育体验场所。
本报告旨在评估农庄园的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市场分析2.1 市场需求当前社会对于健康、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于农业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安全性的关注度也在提高。
农庄园提供了直接接触自然、了解农业生产流程的机会,满足了这一需求。
此外,作为休闲度假场所,农庄园也吸引了大量家庭、学校和企业组织的团体活动。
2.2 市场竞争尽管农庄园的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竞争挑战。
传统农业旅游景点、农家乐、主题公园等都是竞争对手。
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农庄园需要注重差异化经营,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服务。
3. 技术与资源3.1 地理位置与土地资源农庄园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便于农产品的销售和物流。
此外,农庄园需要充足的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和游客活动。
3.2 技术设施农庄园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技术设施支持,包括农业生产设备、休闲设施、教育展示设施等。
这些设施不仅要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还要提供舒适便捷的体验给游客。
4. 财务分析4.1 投资成本农庄园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包括土地购置、设施建设、人力成本等。
在规划投资成本时,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费用,并留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后续的运营和发展。
4.2 收入来源农庄园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门票销售、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销售、活动举办等。
此外,农庄园还可以通过提供场地租赁、农业科普教育等服务获取收入。
4.3 盈利能力分析通过对投资成本和收入来源的分析,可以初步评估农庄园的盈利能力。
在盈利能力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运营管理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5. 风险与对策5.1 市场风险农庄园面临着市场竞争、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
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旨在通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示范园,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经验,同时也为市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二、项目介绍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100亩,主要包括蔬菜种植区、水果种植区、养殖区、花卉区等。
在生态农业示范园内,将采用有机种植和养殖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供绿色、有机、安全的农产品。
三、市场需求分析目前,人们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生态农业示范园提供的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同时,通过建设示范园,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和经验,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可行性(一)技术可行性:生态农业示范园采用有机种植和养殖技术,这些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证明了其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
(二)市场可行性:当前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生态农业示范园可以满足市民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有机农业的机会。
(三)经济可行性:生态农业示范园通过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和经验,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示范园也可以通过直接销售农产品和吸引游客等方式获得收入。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可以推广有机种植和养殖技术,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同样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可持续发展性较高。
五、项目实施计划(一)确定基地选址:着重考虑土地质量、交通便利性和市场接近度等因素。
(二)规划设计:根据基地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种植区、养殖区、花卉区等区域划分和规划设计。
(三)设备采购:根据规划设计的需求,购置相应的设备和工具。
(四)人员招聘和培训:招聘相关专业人员,并提供培训,确保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五)种植与养殖实施:根据规划设计,开始种植和养殖工作,并严格按照有机种植和养殖标准进行操作。
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一、项目概述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农业园成为了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报告旨在对建设一个生态农业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
二、项目背景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提高,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同时,人们对农业旅游的兴趣也不断增加,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
2.地理环境:本项目选址位于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离城市区域较近,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三、项目规划与目标1.产业规划:本项目以有机农业为主导产业,涵盖有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业科普与教育、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
2.经济目标:在项目运营初期,预计年产值可达到500万元,项目盈利能力逐年提高,在五年内实现投资回收。
四、可行性分析1.市场分析:生态农业园能够满足人们对有机农产品和农业旅游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市场竞争相对较小,但也需要考虑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的问题。
2.资源分析:本项目的选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水资源和农民资源,为项目的顺利运营提供了保障。
同时,政府对于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也将有助于项目的发展。
3.技术分析:本项目需要运用先进的有机农业技术,确保生产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项目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农业科普和农业旅游服务能力。
五、项目实施方案1.前期准备:进行市场调研,确定目标客群和产品定位。
同时,与当地农民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和人员培训。
2.建设阶段:建设生态农场和相关设施,包括蔬菜种植区、畜禽养殖区、农产品加工车间、农业科普中心、农业旅游景点等。
3.运营阶段:组织农产品销售和农业旅游活动,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提高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投资和资金筹措1.投资规模:预计项目总投资约为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占80%,流动资金约占20%。
现代农业庄园项目可行性报告XXX第一章项目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九溪镇六十亩村界牌垴现代农业庄园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XXX法人代表:XXX注册资本:6000万元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六十亩村界牌脑成立日期:2014年8月19日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一、建设地点:现代农业庄园座落于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六十亩村界牌脑林地。
二、建设规模:现代农业庄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林下名贵花卉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平方米。
三、建设期限:建设期为3年四、建设内容:1、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1XXX(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2)加固改造小二型水库2座、新建坝塘2座,相应的田间生产便道、蓄水池、提水泵站、管网系统;(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5)发展果树种植和林下名贵花卉种植;(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2、第二期工程计划:(1)新建及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区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参观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出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区,随着我国当今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和优质消费的需求,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
4、建设现代农业庄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关于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篇_可行性报告篇一:生态农业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山庄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一,项目名称山庄二、项目地址自然村域内。
三、项目内容依据项目区自然地形地貌、资源的分布状况,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实际,本着因地制宜、文化为魂、错位进展的原则,将本项目建设成为以农耕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集田园旅游观光、农耕体验、农家餐饮、乡野休闲、郊野养生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生态农业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山庄,使园区成为**市民乃至域外游客投身自然怀抱、体验农耕文化、找回童年记忆、获得身心健康的全国知名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成为**市和xx省的“悠游”经典景区。
从功能上,一是打造成本地及周边城镇居民的第三生活空间,成为人们观光旅游、感受农耕文化、丰富农业学问、体验农业生产劳动与农民生活、享用农业成果、利用田园休闲度假的场所和农业深层次开发的样板。
二是充分利用凤凰沟风景区的社会认知,发挥其边际效应,与凤凰沟风景区形成明显反差、集聚成片的景群,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要。
从文化上,打造成传播宝玉石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的体验中心,弘扬中国农业文明。
从品牌上,通过循序开发,日臻完善,打造成**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旅游新名片;xx省有名、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xx省AAAA 级乡村旅游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四、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在原始古朴的乡村生态环境中放松自己,越来越多的人有着剧烈的回来大自然的愿望。
另外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受,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查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休闲农业旅游恰恰以其返璞归真的体验吸引了大量的消费群体,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旅游度假时尚,进展势头迅猛,并受到政府和社会各个部门的鼎力支持。
本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区内地形平坦开阔,有山有水,交通便利,农业生产资源丰富。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凤庆两江农业庄园1.2 项目所在地:凤庆1.3 项目性质:GAP精品农业庄园1.4 项目概况:凤庆有“四古”,古茶、古道、古村落、古磨房,凤庆宝红茶实业有限公司拟以“四古”为载体,以“锦秀.澜沧江”为品牌,以古茶文化、古镇文化、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为依托,以“美丽乡村、农业现代化、自然资源整合利用、三农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开发建设凤庆两江农业庄园;1.5 项目建设背景⑴凤庆是原始野生古茶资源的基因库,是栽培型古茶资源的聚集地,是大叶种古茶的始祖库,全县古茶园面积56000多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17个,面积31600多亩,有3200年历史的“锦绣茶祖”就生长在凤庆。
这块土地是“千秋明月洗嘉木—茶祖故里,百年老井煮花乳—滇红凤庆”;⑵“大江舞玉带,浪碎群山,遥想古道南来,青龙桥山留孔明;高桥凌碧波,风皱长湖,近看老马北去,黑惠江边走孟获”。
700多年前(1302年),凤庆开通连接昆明、顺宁、缅甸和东南亚国家的通道,唐宋时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明朝以后形成了茶马古道(顺下线)。
从凤山到黑惠江,新村街、白烟锅渡口、青龙桥、二台寺、金马、黑山门、塘房、鲁史古镇、勐家桥、犀牛古渡等古道遗址记录了茶马文化曾经的繁荣兴盛;澜沧江、百里长湖、五道河万亩原始森林、千亩连片的大树杜鹃、千亩连片的野生桂花和星罗棋布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历数了这条古道的沧桑巨变;⑶“朗月依稀山无语,旷野泄玉—玉从石来;紫气缥缈水有声,空谷流香—香自茶出”。
鲁史古镇是云南的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15个人迹罕至的美丽古镇中之一;鲁史镇古集村、沿河村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2012年公布的国家第一批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之一;鲁史古镇坐拥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素有“夹江”之称,自古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是江北两乡一镇人流、物流和文化中心;鲁史古镇自然风光秀丽、古镇古村保留完整,茶文化、茶马文化薪火相传、文脉延续,是茶文化、茶马文化聚集、沉淀、传承和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地;⑷“推窗但见新茶绿,静坐常听春燕语;领地四时小挥汗,庭院百日大读书;夜沏老茶泡明月,昼读史书走古今;世事门外不想闻,亲情心中亘古留;春露湿脚忙稼穑,秋雨着身闲修竹;园中蔬果各相异,墙外老树依旧同”。
古墨是一座农耕庄园,一所农家小院、一间传统作坊,它有保存最完整的古磨房、古民居、古碾子房、古榨油房,有保护最完好的古核桃林、古香樟林、古茶树群落、有爱情河(俗称流浪河)、殉情谷……古墨是心灵歇息的后院,是度假养生的密闺;⑸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形势发生很大变化。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下经济,以“美丽乡村、农业现代化”打造精品农业庄园发展高优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带动乡村特色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夯实“三农”物质基础、增强“三农”发展后劲、提高“三农”整体质量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长期发展方向;1.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设计、包装、整合和利用好产业基础、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使物质基础、文化内涵、市场需求、产品质量通过有机整合形成良性互动。
以GAP农业带动林产业、林下经济产业、茶文化产业和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形成生态、经济、产品、市场四个发展要素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⑴项目建设的政策依据①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③《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④省委九届四次全会“2013年确定为云南的产业建设年,大力发展以现代农庄经济为重要组织方式、发展模式的高原特色农业”的精神;⑤ 2013云南全省林下经济工作会议“要加快林下经济发展,通过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采摘、森林景观利用等,提高林地利用率,把林下经济产业建设成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努力实现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目标”的精神;⑥云南省2013年2月19日农村工作暨全省第七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下派动员视频会议精神;⑦中共临沧市委三届四次全体会议“积极融入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5个特色旅游小镇,恢复30个古村落,建设一批特色名村名寨”的发展目标;⑧《临沧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⑵有效发挥资源的潜在价值凤庆的农业基础、茶文化和茶马文化的厚重底蕴、古镇丰韵、古道自然风光、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是一笔无可估量的宝贵财富,物有神则灵秀、神赋物则现形,通过开发建设顺天应人、适时适势的项目,有效发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潜在价值,最终促进“三农”经济发展;⑶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现代文明正在疯狂地异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人们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渴望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渴望了解、探知地方风土人情,感知和体验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乐趣,渴望和谐、宁静,渴望健康环保的原生态食品和生而无病,终而无疾的快乐生活……⑷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需要产业支撑,但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实现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农民,比如近几年村村寨寨修管网、家家户户建水窖、老老小小争饮水、男男女女忙看病……产业发展应该是天地人和谐的发展、天地人相依相惜共生共存的发展,农民增收应该是持久而不透支的增收。
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观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经济、善待自然、下大力气、下大决心发展绿色生态种养殖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打造高附加值文化旅游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业产品是实现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1.7、项目建设单位简介凤庆宝红茶实业有限公司是集文化产业、农业、畜牧业开发和农副产品产供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第二章凤庆文化旅游产业和高优生态农业的基本情况凤庆地处滇西南边地,旧称蒲门、庆甸、顺宁,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和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
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居住着布朗族、傣族、彝族、拉祜族、汉族、回族、白族、傈僳族等民族。
这块土地上中原文化、南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茶马文化交融荟萃、异彩纷呈;凤庆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和高优生态农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古茶、古镇、古道,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古磨坊群落,百里长湖、万亩原始森林、千亩大树杜鹃、千亩桂花园和民族文化、农耕技艺构成了一幅古老茶乡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水墨丹青。
打造乡村旅游大县、观光农业大县、茶文化旅游大县和打造GAP生态农业基地是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章建设内容凤庆两江农业庄园是按照美丽乡村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开发建设的精品农业庄园,项目以建设GAP种养殖示范专业村为基础,以打造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为宗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长短结合、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突出特点、彰显个性”的原则开发建设。
项目以凤庆古茶庄园、沿河GAP中草药专业园、古墨休闲农业庄园为建设内容。
⑴凤庆古茶庄园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①古茶基地6个行政村平河村团结村新塘村沿河村古墨村大松林村②古茶示范户18户平河村3户团结村3户新塘村1户沿河村6户古墨村3户大松林村2户⑶古茶客栈10亩/2000㎡鲁史古镇⑷古茶会所5亩/500㎡沿河村⑸古茶公社150亩/65000㎡凤庆县城⑵沿河中草药专业园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示范基地建设地点①滇重楼种植基地3000亩沿河村②金银花种植基地5000亩沿河村③旱半夏种植基地2500亩沿河村④农产品加工厂10亩/3000㎡沿河村⑤管理用房5亩/300㎡沿河村注:①滇重楼种植3000亩:其中:示范基地300亩,合作社种植2500亩;②金银花种植5000亩:其中:示范基地500亩;合作社种植4500亩;③旱半夏种植2500亩:其中:示范基地200亩,合作社种植2300亩;④农产品综合加工厂以加工核桃干果和中草药为主;⑶古墨休闲农业庄园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①花卉种植基地330亩古墨村②林间养殖基地500亩古墨村③生态养猪场20亩/8000㎡古墨村④农耕体验园3亩/600㎡古墨村⑤观光农业园200亩古墨村⑥休闲农庄10亩/1000㎡古墨村注:花卉种植基地330亩(以茶花、桂花、兰花、玉兰为主)第四章规划方案4.1、凤庆古茶庄园⑴规划理念①溯源:溯古茶、茶文化、茶马文化之源;②寻根:寻茶马古镇、茶马古道、茶马文化之根;③归真:还原“茶祖故里、滇红凤庆”的原始风韵;⑵规划主题:“古茶、古道、古村落、古磨房”四古显世,“古茶文化、古镇文化、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一脉相承,万宗同源;⑶规划项目:古茶基地、古茶示范户、古茶客栈、古茶会所、古茶公社;4.2 沿河中草药专业园⑴规划理念:①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②农业现代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加工科学化、产品销售信息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保护最优化);③发展长远化(即整个专业园区的规划必须尊重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科学规划、合理搭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是整个项目可持续发展);⑵规划主题:打造高优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中草药专业园(村),辅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农事体验;⑶规划项目①中草药种植基地,②农产品综合加工厂;4.3 古墨休闲农业庄园⑴规划理念①中庸和谐:天地人和谐相生,名利物随缘而求,回归自然本性,享受健康生活;②传承文明:民风淳朴,民俗健康,产品环保;③乡村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文化体验;③美丽乡村: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秀美之村,家家能生产、户户能经营、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的富裕之村,是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特色鲜明的魅力之村,是功能完善、服务优良、保障坚实的幸福之村,是创新创造、管理民主、体制优越的活力之村;⑵规划主题:休闲农业庄园⑶规划项目:花卉种植基地,林间养殖基地,生态养猪场,农耕体验园,观光农业种植园,休闲农庄。
第五章功能设置5.1 凤庆古茶庄园:①考察观光功能:通过实地考察古茶树的生长环境、对古茶的种类、生长习性等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对古茶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和认知;②体验和参与功能:通过采、炒、揉、晒、收、分、包各个环节和工序,实地参与和体验古茶纯手工制作的传统技艺,增加对古茶的了解和爱好;③展示和鉴品功能:通过古茶系列产品、茶文化专栏、茶道茶艺表演、茶文化沙龙、古茶鉴赏认证,展现古茶渊源和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凤庆“茶祖故里滇红凤庆”的古老茶乡风貌;④置业度假和市场交易功能:私家庄园、私家别墅、观光酒店和客栈满足消费者的置业度假需求,茶叶交易市场、茶文化用品交易市场和茶楼满足市场交易需求;⑤综合服务功能:除了设置以上四项基本功能之外,古茶公社、古茶会所、古茶客栈在满足游客的看、玩、购、品、住、行的同时,还为消费者提供综合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