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生生,看似简单的关系不简单(精)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最普遍、最根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合理构建师生的关系中解释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字:师生关系、构建、尊重师生关系是学校最普遍、最根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两者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成效的高低。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1】,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信念相通【2】,让爱传递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事物各个方面协调和多样化的统一,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教与学的协调统一,是教育教学中主体与客体积极、健康、有序、激情的互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成长的主体,任何一方都不可忽略。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共同的目标追求上。
共同的目标追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大到理想信念的追求,小到行为举止的标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
”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确立学生可以认同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和学生沟通、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学生也只有感受到了这种感情,才会向老师打开闭锁的心扉,犹如朋友、家人般倾诉自己内心真实的所思所想,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
二、情感相亲,尊重理解【3】情感相亲是师生在心理、情感上的需要,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
从古时的“亲其师,信其道”,到今天教育理念中的师生互爱互依,都体现了情感相亲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
如何与学生“情感相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以达到师生“心心相印”的境界呢?我想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教师具有博大的胸怀和真挚的爱心。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题策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是老师教学中感到枯燥乏味的内容。
因此,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而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来重新审视数量关系的数学价值,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重新确立数量关系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思维能力Improving Students'Problem-Solving Ability through Laying Emphasis on the Teaching of Quantitative Relation //Zeng SuzhenAbstract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applied prob-lem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For lower-grad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analyzing quantitative relation and selecting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is hard.Therefore,the mastery of basic quantitative relations is the basis of problem-solving.We should use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to re-consider the mathematical value of quantitative relation.Key words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quantitative rela-tion;problem-solving;thinking;ability《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在我们的学校和教育过程中,有几对关系的建构模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界定我们教育与学校的格局与走向。
一、师师关系首先是“师师关系”,一所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学校整体文化氛围、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的基本关系。
教师之间和谐共处、分享交流、互帮互助,有着共同的愿景目标,每天在办公室、教室、校园中,同事间充满着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着温馨和睦的大家庭气氛。
尽管有时也会有人与人相处中不可避免的意见分歧、性格差异、个性冲突,但一定是君子间的“和而不同”。
教师间关系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如何在团队合作的大框架下,建立起一种专业化的联结,教师在工作中切磋、讨论、分享、竞争、合作,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学部学校的听评课、教学教研培训论坛文化沙龙同仁俱乐部等各种教科研及人文拓展活动,是教师们专业发展携手共进的平台,也是师师关系中的核心纽带。
学校中教师关系中“专业化”及“人文化”程度越高,教师职业及个体发展的空间会越大,师师之间的关系也会越健康。
师师关系一定要防止走两个极端,过度强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和另一个只看“绩效”,只强调“专业化”的队伍建设。
理想的师师关系,应是情感人文和专业发展的无痕融合,教师在一个平等尊重、自由民主、宽容包容,但又有很高专业标准要求,教育愿景目标的团队中,达到个体间合作共赢。
师师关系的建构中,还要注意不能只顾团队的和谐统一,刻意去抹平消除教师的“个体差异”,个性鲜明、独立独行、但也有缺点的教师,有时“不合群”,学校要保护关爱这些特殊个体,给他们在校园中找到栖息之地,也让他们在不失去自我的同时能逐渐融入到大集体中去。
师师关系的构建,其实是学校内部三大关系构建中的最核心部分,没有良性互动、稳固而又充满活力的师师关系,另外两种关系:生生、师生关系都很难发展好,所以构建一种充满人文气息、专业素质的师师关系,是学校其他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生生关系写完了学校的“师师关系”,学校中的“生生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学校的“师师关系”会通过“师生关系”,影响到“生生关系”的形态。
良好生生关系的构建过程高新双语张心怡一、研究背景在学校除了要处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还要面临同学之间的关系。
在家里可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但在学校则要学会忍让,学会理解,和平相处,有的同学在这种相处中可以游刃有余,但也会发生不和谐的现象。
会影响到生活与学习所以生生关系值得我们关注。
二、研究内容1.在班集体建设中营造良好的同学关系我们的学校生活中主要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集体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记得我们争创文明班级和建设优美教室、文化特色班级时,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积极配合班主任积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互相体贴理解,有难同帮、快乐同享,每个细节大家都非常用心,讲台上,窗帘前,每个人从家里带来花花草草,各个小组之间团结合作,各尽其智,色彩艳丽内容充实的黑板报,脚步一致口号响亮的跑操,整齐划一,动作到位的广播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班级文化墙上的照片墙,我们每个人共同创建了良好的班级文化,赢得了荣誉和称号,加强团队精神的塑造,增强班内凝聚力,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2.在平时学习中营造良好的生生关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同学一起看书学习的身影,遇到问题眉头紧皱,转过身和后面的同学一起讨论的身影,小组长检查背诵,态度端正,严格要求的身影,上课小组讨论的时候,每个小组组内都认真讨论,仔细思考的身影,还有那些为同学服务的科代表们,也就是在这些每天看似平凡而又普通的细节中我们共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生生关系,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我们共同思考所遇到的问题,一起解决,亲密了友谊,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思维的宽度在讨论与争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使我们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加强.三、研究方法要同学之间合作的意识。
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取长补短运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方式有:1.同学之间互相听取意见。
2.学生动手活动时相互观察、相互启迪、相互学习。
word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同学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贫困地区的中学生,人际关系紧X是一大心理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可融洽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师生互动在中学生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与师长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
师长的监护和中学生的独立要求,师生的保守和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师生关系失调的原因,这就须要融洽师生的关系,避免产生心理上的病变。
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师生进行交流,缓解矛盾冲突。
1.如在表示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near and beside 的教学中,我利用一个盒子,一本书,一支笔,一个苹果作教具,将他们放在盒子的不同位置。
做、听,做说的游戏。
如老师做,学生说:T:把书放在盒子里。
S:Put the book in the box.T:把苹果放在盒子上。
S:Put the apple on the box..T:把书放在盒子下面。
S:Put the book under the box.如在老师说,学生做:T:Take out your pencil.S:把铅笔拿出来。
T:Put the book beside the box..S:把书放在盒子旁。
通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英语的兴趣,从而对老师产生好感,融洽师生关系。
二.生生互动中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希望扩大圈子,广交朋友,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但个性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
特别是对同学或朋友言语的接受,对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使朋友或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又由于中学生大都存在着固执的心理,都不想先表示友好,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X,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缓和紧X关系。
评课稿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开放而有活力。
具体表现如下: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
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
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
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学生表演的形式,也很不错,学生把课本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
表演的情况,由学生自己来进行评述,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前几天,我们一行在南坪中心校,跟四位老师学习了四节课,很有感想和收获。
前面多位聊友对这几节展示课都做了客观的评价,下面我就略为补充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各位指出探讨。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的职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
其他论文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
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相处和谐自然,气氛融洽,通过“和谐之美”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
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师生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了。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重视集体的作用,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用民主的方式讨论问题,教学气氛自然和谐、积极、友好。
2.角色转换信息时代的来临、终身教育的观念都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转变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
3.建立积极的情感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
教师的情感正是通过“和颜悦色”、“横眉瞪眼”等面部表情和姿态这类非语言传递的方式表露出来的。
因此,教师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是产生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条件。
4.树立威信教师的威信是获得学生尊敬而产生信任感的对象,能产生“磁性引力”,使学生乐于受教。
当一位有威信的、受学生尊敬与喜爱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饱满;而当学生畏惧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的心理就会蒙上一层阴影,情绪就会相当低落。
因此,教师的威信、威望和声誉等是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主人翁的方式出现在课堂课堂上除了教师的高投入外,还需要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活动。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作者:陆晓东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6年第03期摘要:教育教学中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合作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58-00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那么现代教师应积极和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工作重心从传授知识在逐渐转向塑造学习者的人格。
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差别,还给学生主人的权利。
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师德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师德是教师的首要素养,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升。
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说教师要发挥师范作用。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
教学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理解、尊重、热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呢?1.理解每一个学生。
曾经碰到这样一位老师,在给学生写寄语的时候,看着学生的名字居然想不起来他长什么样子了,自然寄语也就无从下手了。
理解学生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情绪。
2.尊重每一个学生。
只有了解了学生,教师才能够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要少一点公共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
师生、生生,看似简单的关系不简单在一个学校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对学生而言,和老师相处的情况、与同学相处的情况常常会影响他的整个学校生活,那些被同学误解、被教师误解批评并另眼相看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厌恶,甚至恐惧。
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因此备受关注。
为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本报特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佐斌博士主持,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中学召开了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实录】学生的故事在中小学,记者收集到很多学生的故事,教师和学生们告诉记者,其实这样的故事在学校太多了,非常普通。
正因为这些故事的普通,才更具有了典型价值。
其实,刊登和分析这些故事的目的,是希望这样的故事根本不要在学校发生,至少不要变成“太多”。
故事1:一个中学女生的叙述:害怕被老师和同学误解我的一位同学说我偷了她的钢笔,并和另外两名女生堵在路上要打我,其实我根本没有偷东西,但是对方不听我的辩解,情急之下,我只好逃回了家。
在我们这种寄宿学校,私自回家是要受处分的。
就这样,我不敢回学校,害怕同学打我,又害怕老师批评,更害怕老师和别的同学误以为我是小偷,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瞧不起我,不理我。
眼看自己要辍学了,家长要我回学校,可是我害怕,我紧张。
故事2:一个中学女生的叙述:因为老师的冷漠而受伤以前,我写周记特别认真,会富有激情地说很多心里话和烦恼,每次交给老师后,就一直期待着老师的反应。
往往是苦等两星期后,周记才终于发下来,可上面只有两个跳跃的阿拉伯数字,有的干脆只画了个“阅”字,老师似乎是惜墨如金。
我是那样地希望老师能写几句评语,哪怕是寥寥几字也足以让我心怀感激——但终是没有。
如此几次之后,我的热情消失殆尽。
终于有一天,我厌倦了,在老师命我交周记时公开顶撞:交与不交都一样,反正您也不怎么看……故事3:一个中学男生的叙述:因为老师的粗暴而消极我曾经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后来因为一件事情而改变了,那是在初中的某一天,我因故缺了一节课,老师报告了家长,父亲暴怒,把我吊起来暴打一顿。
自那以后,我特别恨自己的父亲,更恨老师,并开始消极怠工。
渐渐地,我成了老师眼中的差生和坏学生。
在我们学校,学生一旦犯错,许多老师惯用的招数就是:不去教训你,而去教训你的家长,让你的家长丢尽脸,这样,家长就会把愤怒成倍地发泄在你身上。
我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故事4:一个中学女生的叙述:因为同学关系紧张而焦虑我现在不想上学,在班上,我没有什么朋友,有时候,别的同学在一起说悄悄话,故意背着我,大家好像都联合起来对付我;看到同学之间互相说对方的坏话,有的干部跑到老师那里打小报告,我也觉得很没意思。
前不久,我因为一点小事和一个同学吵了一架。
我承认自己脾气不好,总和同学吵架,可是我觉得同学也不理解我,我很孤独,不知道怎么才能和同学好起来。
【倾听】教师的声音: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在很多学校,我们听到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管,自尊心和逆反心理都特别强,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也不是,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特别多。
在教育过程中,没有问题学生,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仙桃市教委副主任孔令平、沔城中学20多位班主任在座谈会上说了自己的看法。
这里的老师们说,他们看不惯的学生行为主要是:小偷小摸、不尊重教师、上课看课外书、不遵守纪律。
政教处主任王海明:在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有时候会出现学生乱拿物品,甚至偷东西的情况。
我们在处理时,坚持了心理疏导和启发教育的原则,坚持了不公开原则。
对那些有缺点和问题的学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更允许他们改正错误。
这样,有的学生还可能坏事变好事,进步更大。
高二班主任曹坤山:有时候,出现问题的学生不一定是差生。
一旦学生犯错,教师首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面子和自尊心。
如果我的学生被指认拿了别人东西,我会先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看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要帮助他澄清,让他在同学中抬起头来。
如果是真的,要小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其他的学生知道,教师可以在私下帮助他改正。
高三班主任陈涛: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学习,对学生中的问题不要看不惯、听不惯,对那些问题学生,要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经常找他们谈心。
我想,如果教师能够常常回想自己当初读书的时候是什么样,可能更能够包容自己的学生。
有了这种包容心,就能够容忍学生犯错误。
高三班主任姜建中:高中学生常常自认为很成熟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现在的学生确实不大好管,他们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一些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步,否则教师就会落伍,没有管理和引导学生的能力了。
高一班主任朱轶:现在高中班额普遍比较大,学生数量多给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有的教师可能会忽略其中部分学生,导致学生中的小问题也可能变成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更加仔细,花更多精力去跟踪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等。
身为教师,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学生,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目标,不要求每个人都一样,只要学生自己有进步就值得表扬。
仙桃市教委副主任孔令平:要正确对待学生中的毛病和问题。
特别是像沔城中学这样的学校,从中考600多分到200多分的学生都有,有时候,教师可能注意到了成绩好一些、表现好一些的学生,忽略了另外的学生。
师生关系不应当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系,而应当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学会善待每一个学生,包括有缺点的学生。
学生的声音:这样和同学相处对学生而言,除了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之外,他们还必须面对另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那就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今天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宝贝和掌上明珠,而在学校,他们必须学会忍让、学会理解,学习和同龄人和平相处。
有的学生在这种相处中可能会游刃有余,但是也有的学生会面临困难。
在本报组织的沔城中学学生座谈会上,不少学生讲述了自己和同学的相处。
这其中,有学生干部相当“懂事”的发言,成熟而理智,但也有很多普通同学讲述了自己在同学相处中的困难,反映了他们在成长中的困惑和焦虑,他们需要有人教他们如何和同学相处。
张岸同学:有的同学说,成绩好的同学不愿意帮助别人。
如果他不愿帮助你,你应该主动去接近她,互相沟通,成为好朋友。
而对那些存在缺点和问题的同学,大家也应当克服偏见,多帮助别人。
杜志亮同学:对待同学,不能看他是否犯了错误,而要看他犯了错误之后的态度,生命本身是一种缘分,同学能够聚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要用真心来处理同学关系。
汪静同学:进入高中后,我开始不知道该和同学怎么相处。
初中时大家在一起说心里话、互相帮助的情况在高中没有了,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忙着学习,谁也顾不上谁。
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寄宿学校,大家10几个人一个寝室,很挤,学习和生活节奏又很紧张,会产生很多矛盾和问题。
唐雪同学:上了高中,学习压力比较大,大家往往会忽略身边一些小事,没有时间去交往,也很少想到别人的事情。
特别烦的是,一旦同学间出现了矛盾,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就“恶人先告状”。
同学中,有时候会因为小事闹矛盾,甚至吵架,大家好像都没有耐心。
李娟同学:念小学的时候,我很开朗,和同学吵架了,很快就能和好。
到了初中,大家也都很宽容,同学之间能够主动交往。
但是,进了高中,好像大家闹矛盾后都习惯一个人承担,很难主动去和解。
我觉得同学关系变得越来越淡漠了。
严方洁同学:前不久,我丢了钱,怀疑是一个同学拿的,就和她吵了一架,可是后来发现钱是我自己放忘了,并不是她拿的。
我马上向这个同学道歉,觉得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潘冰花同学:到高中了,大家都要应付高考,比较忽视人际关系。
我觉得整天计较同学关系,会影响学习。
马鹏同学: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矛盾是免不了的,主要是要学会怎么去面对矛盾,不要把同学之间的关系弄得很僵。
一个巴掌拍不响,矛盾产生了,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李前同学:我和自己的同桌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但是能很快和解。
我觉得同学之间相处要宽容,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再说同学之间吵架也会影响心情和学习,不值得。
主持人点评:宽容学生的错误主持人:佐斌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看待学生是教师学生观的体现。
正常的人在正常发展中会经历一些事情,还可能会犯错误。
学生和我们一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犯错,犯错往往是学生成长的良机,如果没有这些学生出错的事情,很难设想该怎么进行教育。
把学生当成一个会犯错误的人来对待,不能对学生的一点过错就抓住不放,穷追不舍。
采取治疗式的、约束式的、惩罚式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交往,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往,教育的实质就缺乏了。
教师如果要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沟通是解决人与人之间误会的最好办法。
一旦学生中出现了问题,教师更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不仅是和问题学生沟通,要和每一个学生进行沟通。
以前提出过要尊师爱生,强调学生要尊敬教师。
为什么学生不能爱老师,老师不能尊敬学生呢?今天来看,我们同样应当提倡尊生爱师。
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师生关系将是很紧张的。
教师要能够接纳、认可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允许学生和自己有不同的观点,这种差异性是很美的,成功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当既是合格的,又是多种多样的。
人都是有缺点的,在心理学中,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可爱的人。
教师如此,同样的,学生也如此。
学生只要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要和其他的同学发生交往,如何和他人交往?学会真诚、自醒、求同存异、替他人着想、谅解、宽容和赞美很重要。
在一个集体中,应当先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包容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
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是赢得别人对自己好感的前提。
【回放】2001年,本报开展了师生关系大调查,在回答调查问卷针对学生、老师、家长共同设制的“您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为什么?”、“怎样的师生关系你认为是比较满意的?请谈谈你的看法”等问题时,学生对目前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是:满意的占27%,比较满意,但认为不足的占34%,不满意的占24%,认为一般的占2%,拒绝回答的占13%。
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学生要对老师尊重,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等。
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