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李少泓
- 格式:pdf
- 大小:173.11 KB
- 文档页数:3
第28卷第4期2004年7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Vol.28,No.4Jul.,2004 杜鹃属植物的引种适应性研究张乐华(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江西 庐山 332900)摘 要:庐山植物园自1982年始开展杜鹃属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共引种杜鹃花近300种(品种)。
笔者归纳了该园20余年来在杜鹃花引种栽培中所取得的经验,并通过对杜鹃在栽种地生长发育的观察,分析探讨了杜鹃属植物在庐山地区的适应性。
结果表明:(1)原产中国 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杜鹃生长好于中国 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中高山地区引种的杜鹃生长极佳;(2)引自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的杜鹃生长好于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滇南及滇西南);(3)广生态幅的物种适应性好于狭生态幅的;(4)向温暖湿润气候演化的温带和亚热带林下类群的杜鹃生长良好,而向旱、寒生环境演化的高山类群或热带附生类群的有鳞杜鹃在庐山适应性差;(5)总体来看适应性强弱表现依次为:落叶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常绿杜鹃亚属,羊踯躅亚属,有鳞杜鹃亚属;(6)原产日本、北美地区的杜鹃在庐山生长适应性良好,久经栽培的种引种易于成功。
关键词:庐山地区;杜鹃属;引种栽培;适应性中图分类号:S6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6(2004)04-0092-05A Study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Adaptability of Rhododen dronin Lushan Botanical GardenZ HANG Le hua(Lushan Botanical Garden,Chinese Acade my of Sciences,Lus han332900,China)Abstract:The introduc tion and cultivation of Rhododendron in Lushan Botanical Garden started since 1982.About300species and varieties have been introduced.The work e xperience and cultivated results for20years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gro 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lants of the genus Rhododendron,their adaptability in Lushan mountain is discussed:(1)The gro wth of Rhodo dendron from Sino Japanese Subregion,is superior to that in Sino Himalayan Subregion,especially those from the middle high hill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 hangjiang River grow e xtremely well;(2)The growth of Rho dodendron introduced from the subtropical humid monsoon climate zone is superior to that from the southern subtropical se mi humid climate zone(the southern and south western Yunnan);(3)The adaptability of species with wide ecological range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narrow ecological rang;(4)The Rhododendron evolving to wards warm and humid climate,from the te mperate zone and subtropics, grow well.W hile those evolving towards dry and cold climate,from the high hill groups or the tropical epi phyte,have inferior adaptability;(5)General adaptabilities are arranged in the order:Rhododendron Sub gen.Antho dendron,Azaleastrum,Hymenanthes,Pseudoanthodendron,Rhodo dendron;(6)Rho dodendron from Japan or North America has an advantage in adaptability in Mt.Lushan;the long cultivated wild species are easy to be introduced.Key words:Lushan mountains;Rho dodendron;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Adaptability收稿日期:2003-08-21 修回日期:2004-01-06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局国际友谊杜鹃园续建!项目资助作者简介:张乐华(1966-),男,江西进贤人,中科院庐山植物园副研究员,从事杜鹃花研究。
杜鹃兰假鳞茎化学成分研究为了研究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干燥假鳞茎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及核对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
从其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是4,4′-二甲氧基-9,9′10,10′-四氢-(1,1′-双菲)-2,2′,7,7′-四醇(1),4,4′,7,7′-四羟基-2,2′-二甲氧基-1,1′-双菲(2),3,5-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3),大黄素甲醚(4),大黄酚(5),大黄素(6),芫花素(7),槲皮素(8),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9),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10),丁香酸(11),香草醛(12),对羟基苯甲醛(13)。
化合物1~3,5~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标签:杜鹃兰属;杜鹃兰;化学成分2013-05-15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Makino为兰科杜鹃兰属植物,其干燥假鳞茎为中药山慈菇的主要来源之一,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1]。
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功效[2]。
由于本品具有抗肿瘤作用,近几年,其用量大增,价格上涨。
对杜鹃兰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主要为菲[3-6]、联苄[7-8]、二萜[9]、生物碱[10]、黄酮[11]等成分,但对其质量标准研究未见报道。
因此阐明其化学成分,对于该品种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报道了杜鹃兰干燥假鳞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的1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5~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
1材料Varian Inova-500型核磁共振仪为美国Varian公司产品;Dionex Ultimate 3000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为美国Dionex公司产品;Trace EI-MS质谱仪为Finnigan 公司产品;QSTAR ESI-MS质谱仪为AB公司产品;半制备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9.4 mm×250 mm,5 μm)为美国Agilent公司产品;柱色谱所用Sephadex LH-20为Parmacia Bioteck产品;柱色谱硅胶(100~200,200~300 目)及薄层色谱硅胶H和GF254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HPLC 用色谱甲醇为天津市西华特种试剂厂产品,色谱乙腈为天津市彪仕奇科技发展公司产品;提取、分离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为北京化工厂产品。
满山红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进展赵宝琴;高陆【摘要】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干燥叶.目前从满山红药材中分离到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药理学研究表明,满山红药材具有止咳、祛痰、平喘、镇痛、抗菌、抗氧化、抗癌等功效.现对近年来满山红中药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人参研究》【年(卷),期】2015(027)001【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满山红;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者】赵宝琴;高陆【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正文语种】中文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干燥叶[1],俗称迎山红、映山红、达子香、山崩子、靠山红,其味辛、苦、性寒,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
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和有机酸类等,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经研究发现,满山红还有镇痛、抗氧化、抗癌、抗菌、对心肌损伤的保护等功效,据国外医学文献报道[2]满山红还有强心的作用。
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满山红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中分离鉴定出了数十种化合物,以期科学地阐明满山红中祛痰、镇咳、平喘的有效成分,从而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并从中找到其它活性成分,提高我国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水平,为新药的研究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1.1 黄酮类刘永漋等[3]为了阐明满山红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对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经典分离法或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得到了7种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槲皮素、杜鹃素、山奈酚、杨梅酮、8-去甲杜鹃素。
付晓丽等[4]对满山红进行进一步研究,对其进行系统分离,分离出了二氢槲皮素、杨梅槲皮素、萹蓄苷、棉花皮素、杜鹃黄素、黄衫素槲皮素-3-O-D-呋喃木糖苷、5-甲基山奈酚和苔黑酚、圣草苷等。
蹄叶橐吾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之研究进展
杜娟;李彦舫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5(21)11
【摘要】蹄叶橐吾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是三萜皂甙,此外还含其它萜类、肽类等;其中一些成分具有抗瘤,抗菌,消炎等活性。
对国内外学者分离到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为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92-95)
【关键词】蹄叶橐吾;菊科;药理活性;化学成分
【作者】杜娟;李彦舫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Q946.8
【相关文献】
1.壳聚糖精制蹄叶橐吾叶多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尤婷婷;姜燕;于润美;张海悦;周玲君
2.蹄叶橐吾和窄头橐吾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J], 陆艇;卢婷;宋云惠
3.蹄叶橐吾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邵鑫;申俊;付迁
4.河南蹄叶橐吾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J], 李俊平;王彩芳;刘婷;张雁冰;刘延泽;张振中
5.蹄叶橐吾和窄头橐吾的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J], 陆艇;卢婷;宋云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锦绣杜鹃提取物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其花朵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黄酮类和挥发油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锦绣杜鹃的药用价值,本研究对锦绣杜鹃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以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研究选取新鲜锦绣杜鹃花朵为原料,并进行了初步的预处理工作。
花朵表面的杂质、沉积物和不良部位经过清洗和剔除后,进行了晾晒处理。
晾干后的锦绣杜鹃花朵进行粉碎,并将其筛分得到粗粉末。
接下来,本研究对锦绣杜鹃提取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提取。
采用经典的水提醇沉法,将锦绣杜鹃花朵粗粉末与适量的水混合,并加热煮沸。
随后,将煮沸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悬浮液和沉淀物。
悬浮液经过浓缩和除去杂质后,进行乙醇沉淀,得到乙醇提取物。
乙醇提取物经过过滤和浓缩后,即可得到锦绣杜鹃提取物。
进行锦绣杜鹃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主要包括常见的外观、颜色、气味、干燥损失率、总黄酮含量、总多糖含量等指标。
外观上,锦绣杜鹃提取物呈深褐色或深黄色粉末状,具有淡淡的花香气味。
颜色鲜艳、味道纯正的提取物往往具有更高的质量。
在干燥损失率方面,锦绣杜鹃提取物的干燥损失率应控制在10%以下,以确保其稳定的干燥性能。
总黄酮含量和总多糖含量是反映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锦绣杜鹃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应大于1%,总多糖含量应大于10%。
这些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锦绣杜鹃提取物的药效。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可以对提取物进行微生物质量、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以进一步确认锦绣杜鹃提取物的质量。
微生物质量的检测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的检测,以确保提取物的微生物质量合格。
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方面的检测可以确保提取物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锦绣杜鹃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
通过适当的预处理、提取方法和提取物质量指标的确定,可以有效提高锦绣杜鹃提取物的药用价值和安全性,为锦绣杜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对锦绣杜鹃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研究。
云南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研究发布时间:2021-12-08T01:26:55.10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7月19期作者:陈浩1 徐文娟2[导读] 全世界杜鹃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属世界杜鹃花种群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而云南则是杜鹃花种类分布的核心区,多达 257种。
陈浩1 徐文娟21昆明市金殿名胜区云南昆明 6501062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国投置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106关键词:云南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摘要:全世界杜鹃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属世界杜鹃花种群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而云南则是杜鹃花种类分布的核心区,多达 257种。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研究资料阐述了杜鹃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探讨了云南杜鹃属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地理分布开发利用成就,对世界园林、园艺的贡献。
进一步提出对杜鹃属植物资源开展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建议。
杜鹃花属在自然界中是一个庞大的植物家族。
它起源于白垩纪,距今已生存繁衍了6700万年至13700万年。
在第三纪时,广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到第四纪,北美、欧洲的大陆冰期后,其种类受到严重破环。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地区,虽受到第四纪山地冰川的影响,但力度相对较弱,为植物提供了避难所,故保存了大量的杜鹃花属物种,成为世界杜鹃花重要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
杜鹃花隶属于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落叶乔木或灌木,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山石榴、山枇杷、清明花、索玛花(彝语)、格桑花(藏语)、金达莱(朝鲜语)等。
据统计,全世界杜鹃花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以亚洲种类最多约有850余种,中国530种,占世界种类的59% 。
其中特产我国的种类就有399种。
云南杜鹃花种类最为集中有257种,其中特产种61种。
中药满山红化学成分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石天松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12(25)1
【摘要】满山红(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干燥叶,俗称花柱细长,映山红、迎山红、达子香、山崩子、靠山红[1]。
其味辛、苦、性寒,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2]。
【总页数】5页(P119-123)
【作者】石天松
【作者单位】南宁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满山红的化学成分和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J], 赵玺
2.中药枳实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J], 黄雪丽;陈玉宇
3.中药连翘化学成分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段文娟;耿岩玲;祝贺;林云良;王晓;刘建华
4.满山红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J], 赵宝琴;高陆
5.中药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徐硕;姜文清;吴学军;徐文峰;金鹏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樱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刘朝青;赵晗宇;彭红
【期刊名称】《特产研究》
【年(卷),期】2024(46)2
【摘要】樱属植物隶属蔷薇科多年生木本植物,种类资源丰富。
全世界有百余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其中我国约有45种,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
研究发现,该属植物含有有机酸、黄酮类、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糖、降脂等药理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及尿路感染、心血管疾病、痛风和关节疼痛、糖尿病等。
本文对樱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樱属植物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9页(P141-148)
【作者】刘朝青;赵晗宇;彭红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R284
【相关文献】
1.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化学
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3.马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应用研
究进展4.野鸦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5.萱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与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研究张金超;申勇;朱国元;杨梦甦【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27)003【摘要】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HPLC对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的干燥假磷茎--山慈菇进行化学分离,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山慈菇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I);3',5',3"-三羟基联苄(3',5',3"-trihydroxybibenzyl,II);3,3'-二羟基-2-(P-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2(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Ⅲ);3',5-二羟基-2-(p-羟苄基)-3-甲氧基联苄(3',5-dihydroxy-2-(P-hydroxybenzyl)-3-methoxybibenzyl,Ⅳ).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总页数】4页(P262-264,303)【作者】张金超;申勇;朱国元;杨梦甦【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7;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7;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杜鹃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刘新桥;李小平;原文珂;李建烨;汤雅琪;覃彬华2.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的分离 [J], 秦新英;申勇3.杜鹃兰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J], 王静;肖红琴;李莹;胡贺佳;巩仔鹏;郑林;王爱民;李勇军;李月婷4.杜鹃兰化学成分及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 [J], 夏文斌;薛震;李帅;王素娟;杨永春;贺定祥;冉光伦;孔令忠;石建功5.山慈菇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 [J], 薛震;李帅;王素娟;杨永春;贺定祥;冉光伦;孔令忠;石建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照山白植物资源研究进展摘要:照山白是一种有毒但又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植物,素有杜鹃花的美丽芬芳。
本论文对它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对它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照山白是一种很值得研究和开发的植物资源。
关键词:照山白;杜鹃花科;观赏价值;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照山白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中植物,是一种半常绿灌木,高达2米。
小枝褐色,有褐色鳞片及柔毛。
叶互生,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或狭卵圆形。
长2~3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疏浅齿或不明显,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密生褐色腺鳞。
花密生成总状花序;花萼5裂,卵形至披针形,外面被褐色鳞片及柔毛;花冠钟形白色,5裂,裂片卵形;雄蕊10;雌蕊1。
蒴果长圆形,成熟后褐色,5裂,外面有鳞片,花期5~7月。
果期7~9月。
照山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南、河北、陕西、湖北、四川、山东等地,野生植株多生长于山坡、山沟石缝,性喜阴,喜酸性土壤,耐干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比较强,用播种法繁殖,华北、东北平原与西北地区可栽培。
黄酮类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理作用,而作为富含黄酮类成分且花朵惹人喜爱的照山白植物因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1 照山白植物观赏价值研究现状照山白又名照山杜鹃,具有和杜鹃花相似的特征,但又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美感。
照山白的枝条纤细,但比较稠密,花朵娇小,颜色纯洁白艳,综合如此多的优势,在照山白花期的时候花朵密密麻麻的开在纸条上煞是惹人喜爱。
照山白花朵的香气又十分的迷人,在花期的时候大批的照山白花朵争相开放,努力向人们挥洒它们的芬芳,形成照山白花香的波浪,使人迷醉打破人们心中的彷徨。
如此一来照山白可单独种植于庭院之中,增加生气,也可大批种植于公园之中,引来大批游客的观赏。
而且,照山白作为一种耐寒的半常绿植物,花朵又十分美丽,现在已经成为了绿化环境的新生宠儿。
2 照山白植物药用价值研究现状照山白的枝叶均可以入药,有祛风、通络、调经止痛,化痰止咳之效。
中国杜鹃属映山红亚属植物系统分类研究杜鹃属Rhododendron L.全球约1000种,是典型的北温带分布区类型。
随着许多新种的发现和先进技术在分类上的应用,这个属的分类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以形态分类为主线,在查阅相关模式标本、非模式标本的基础上,选取在分类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存在争议的种类,到模式标本产地取样,应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导管形态和叶解剖技术以取得相关的证据,对中国映山红亚属Subgenus Tsutsusi (Sweet) Pojarkova的系统分类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本文基于ITS序列分析、维管束导管形态分析和叶解剖结构分析等证据,中国映山红亚属有74种2个亚种13个变种和1个变型;其中映山红组有69种2亚种和12个变种,轮叶组有5种1变种和1个变型。
此外,本文提出了一个映山红亚属系统排列。
2.依据ITS分析,映山红亚属应该划分为2个组,即映山红组Sect.Tsutsusi Sweet和轮叶组Sect.Brachycalyx Sweet。
3.根据ITS分析,大武杜鹃Rhododendron tashiroi Maxim.应该放在轮叶组Sect.Brachycalyx Sweet比较合适。
4.ITS分析表示,大字杜鹃Rhododendron schlippenbachii Maxim.没有与映山红亚属聚在同一个分支上,因此它可能有独立的系统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
5.根据ITS分析、导管形态分析、叶解剖结构分析和表形形态分析,灰齿杜鹃Rhododendron cinereoserratum Tam、戴云山杜鹃Rhododendron daiyunicum Tam 不能独立成为一个种,本文研究认为应该把戴云山杜鹃作为满山红的变种处理比较合适,把灰齿杜鹃处理为满山红的异名;保留白花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 Hemsl.et Wils.f.albescense B.Y. Ding et G .R.Chen在发表的原文中作满山红的变型;。
满山红中杜鹃素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5-08T13:23:58.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作者:乔洲王欣郑梅柳文媛(通讯作者)[导读] 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兴安杜鹃的干燥叶,满山红中的杜鹃素是有效的祛痰成分。
乔洲王欣郑梅柳文媛(通讯作者)(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09)【摘要】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兴安杜鹃的干燥叶,满山红中的杜鹃素是有效的祛痰成分。
本文综述了杜鹃素近年来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和药理学研究成果。
【关键词】杜鹃素;含量测定;药代动力学;药理学【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006-01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干燥叶[1]。
杜鹃素是满山红中的一个有效成分且祛痰作用显著,已经有学者在动物实验的研究和临床药理的研究中得到了论证[2,3]。
1.中药中杜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杜鹃素为5,7-二羟基-2-(4-羟基苯基)-6,8-二甲基-2,3-二氢苯并吡喃-4-酮,又名法尔杜鹃素,是黄酮类的化合物[4]。
章观德[5]等人发现杜鹃素与稀碱加热呈现橙色,量小时呈现黄色;使用比色方法可以测定浸膏中或者粗提物杜鹃素含量,稀碱使用氢氧化钠,显色后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测定。
张志勇[6]等人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芩暴红止咳胶囊中的杜鹃素,流动相为甲醇(A相),0.2%磷酸溶液(B相),两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在275nm下检测,建立了一测多评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紫丁香苷、黄芩苷、杜鹃素进行测定。
潘馨[7]使用HPLC-UV的方法测定满山红中提取物中杜鹃素的含量,流动相为45%的乙腈水溶液,等度洗脱,在296nm波长处测定,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测定了五批满山红中杜鹃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