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抢救车管理办法

抢救车管理办法

抢救车管理办法
抢救车管理办法

抢救车管理

1.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2.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检查,每班清点,保证随时应用。

3.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登记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4.绘制示意图:护理部根据抢救车结构绘制急救药品、物品放置示意图,统一悬挂在抢救车上,便于清点药品、物品。各护理单元严格按照护理部统一设计、印制下发的示意图放置急救药品、物品。

5.统一设立标识系统:根据医院规定严格规范药品基数,标明药品名称、剂量。

6.统一摆药顺序:全院统一要求将每种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时间的先后从右到左排序,培养护士的思维定式,以防用药时不熟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6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志做好标识,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3-6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7.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

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8.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9.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10.抢救车每班交接,交接者检查抢救车是否处于有效锁闭状态,核对锁号,记录,将责任落实到班,落实到交接双方。

11.抢救车24小时保持锁闭状态,打开条件仅限抢救患者和每月定期检查。抢救车一旦被打开,须及时补充药品、物品,按失效日期的先后调整安瓿的位置,做好清洁、消毒。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数量、质量和有效期,双人核对、上锁备用、登记,记录锁号,双人签名做好记录。

12.分管护理人员每周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抢救车管理,确保急救用物完好率100%,统一制定抢救车管理规范如下:1、抢救车用物包括常用物品及药品,所有用物保证质量、功能齐全,处于应急状态。2、常用物品包括:输液、静脉注射所用物品,吸痰所需物品,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开口器等。3、常用药品:各病区根据专科要求及急救特点备急救药品,药品放置以规范并方便急救使用为原则。每种急救药品应按使用有效期排列从左至右由远至近,先用最右边,补充时置于最左边(左进右出)。原则上同种药品同批号。4、抢救车实行“三统一”:抢救车平面图统一、抢救药品应知应会统一、急救药品一览表和登记检查本统一。5、抢救车管理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6、抢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无尘、用物齐全、规范。 7、《抢救车管理制度》附于《急救物品交接本》首页,护理人员必须人人熟悉。8、抢救车实行封车管理须做到:(1)封车前双人检查,物品和药品的有效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并在封条上注明封车起止日期和检查者两人签名。 (2)必须全封,封车时间为一个月。 (3)急

救或检查时方可打开急救车,抢救车使用后实行谁使用谁负责,必须在本班内及时整理、补充完整,重新封车,并在《急救药品物品登记本》上记录时间,使用后补充完整再封车。(4) 急救车实行专人负责,责任人须做到周周检查,红笔签名,检查登记(填写方式为:日期、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状态、封条状态、签名)。护士长每月全面检查急救车一次,进行登记签名,登记时间必须与封条时间一致。 (5)班班交接, 各班依照急救车一览表进行交接,检查急救车封条情况,并规范填写交接登记本,双人核查签名。

抢救车管理规定

抢救车管理规定 为规范抢救车管理,确保抢救车时刻处于有效状态,有效、快捷地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特制定本规定。 一、配置原则 医务科会同护理部、门急诊、设备科、药剂科等相关部门论证评价抢救车的配置,并制定各病区抢救车配置清单,门急诊、特殊检查科室抢救车配置清单。 二、全院各病区必须配备抢救车; 三、门急诊、特殊检查科室(CT室、X光室、B超、心电图室)配备抢救车; 四、管理职责 1、医务科:根据心肺复苏的急救需求及医院的实际情况,统一确定抢救车药品、仪器种类、数量,制定并悬挂抢救车药品、物品标准配置目录、抢救药物儿童剂量换算表。 2、护理部:本着醒目、应用便捷、避免阳光直晒的原则明确抢救车的摆放位置;规定抢救车内药品及仪器设备的摆放。 3、药剂科:依照抢救车药品物品标准配置目录要求为科室配置抢救车内药品,并组织每月检查。 4、设备科:按照抢救车药品物品标准配置目录要求为科室配置抢救车内设备,并组织每月检查。 5、各病区管理要求:抢救车内药品及物品及限抢救时使用;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即定品种数量、定放置位置、

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三无”,即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二及时”,即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6、抢救车不得任意挪用、占用或外借; 7、抢救车的开启与封存:抢救车的打开条件仅限于抢救患者和每月(间隔时间≤31天)的定期检查;首次封存前,护士长和专管护士按基数检查、整理药品和物品,核对无误后用一次性编码锁封存,记录封存日期及编码,封存有效期为一个月;抢救车每班交接并记录在在抢救车药品物品交按记录单,护士长和专管护士每月共同全面检查、清洁1次,并记录在抢救车药品物品月检查记录表;抢救车药品物品交接记录和抢救车药品物品月检查记录表由护理部制定,各科室使用记录要求保存,保存期限为1年;使用全院统一的一次性编码锁,编码锁应保完整,损坏或疑有损坏的需经双人重新清点、补齐抢救药品和物品后封存,并记录在抢救车药品物品交接记录单上。 8、药品有效期管理:抢救药品近效期2个月内的,在瓶体底顶部贴红色标识;近效期1个月内的、印字模糊不清的药品,科室填写申请单,凭药品实物到药房领取对应的长效期药品同时将药品实物交药房。 9、抢救车标识管理: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标识实行全院统一标配。

抢救车封条管理制度

抢救车封条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抢救车内物品采用封条管理制度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因此,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内,保证一定基数,每次使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但上锁造成的时间延误和不上锁造成的物品、药品流失都不利于抢救。现将上锁改为封条贴封简单易行、方便实用。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药品管理根据需要保持一定基数,记录在查对本上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将每种药品存放盒上粘贴醒目标记,标明药品名称及剂量;药品盒右上角粘贴胶布记录其最近失效期,便于检查和及时更换近失效药品。麻醉药品应放在专用抽屉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每月25~28日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启封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药瓶标签与药品不符或药品字迹不清须立即更换。 2.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将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留置针、导尿管、引流袋、吸氧管、吸痰管等一次性无菌物品按照定位示意图放置固定位置,确定数量记录在物品查对本上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每月检查一次(同药品管理),保证及时更换和使用。 3.清洁物品管理将简易呼吸器、血压计、听诊器、吸氧装置、吸引装置、电筒等置于抢救车最下层,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配置数量记录在物品查对本,便于清点,确保抢救万无一失。

4.封条管理各病区统一使用16 ×5 cm尺寸的不干胶封条,贴封于抢救车右侧的两层交界处。封条上用黑笔或圆珠笔注明该层内一种近效期药品或物品名称、效期时间和数量,注明贴封年、月、日和责任护士、护士长姓名。如发现被撕开痕迹,应重新查对填写封条。 5.专人专管抢救车设责任护士专人管理,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并记录。车内药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3个月更换;抢救使用后的药品应在2小时内补充完善;封存者(责任护士、护士长)双人签名;封条已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交接本重新核对、清点、补充,封存后双人签名,在登记本上注明原因。值班护士班班交接、班班查抢救车封条贴封是否完好,查看封条注明的近效期药品或物品的失效时间,以提醒责任人及时更换。 护理部 2015年12月1日

抢救车管理制度(汇编)

抢救车管理制度 1、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3、抢救车规范化设计 (1)绘制示意表:护理部根据抢救车结构绘制急救药品、物品示意表,统一放置在抢救车内,便于清点药品物品;各科按照护理部统一设计、印制下发的示意表放置药品、物品。 (2)统一摆药顺序:全院统一要求将每种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时间的先后从右到左、从上向下排序,以便及早使用近效期药品,同时培养护士的思维定式,以防用药时不熟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 (3)统一设立标识系统:根据护理部要求保持一定药品基数,标明药品名称、剂量;使用贴纸制作药品外包装盒标签:标明序号、药名、有效期,(医院统一制作标签,有效期可手写).目前科室可以用电脑制作标签:如:1. 盐酸肾上腺素有效期:2014.7.5 。存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的名称、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药名、规格、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4)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①设制抢救车药品、必备物品的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②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3月内过期

的药品,即在药品瓶体下方上贴红色标识,并注明失效日期。 3月内失效的药物用”*“在一览表相应位置用红笔标示,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或提早调换;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④如有2盒及其以上药品,将其”*“标示于包装盒外的标签药名后,以提示此盒内药物3月内会失效。 4、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交接班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6、交接与药品补充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交接双方,已用药物用药护士及时补充,按照失效先后调整安瓿的位置,并及时填写示意表中的内容,且进行封存。 7、建立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检查1 次,每月负责科室急救知识培训;并及时通报结果;护士长签名。 抢救车管理制度说明 1.各种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统一规定基础上可根据科室实际增加,且制定成卡片报护理部备案 2.请各科室按《抢救车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3.做到三无: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抢救车管理规范

邯钢医院科 抢救车管理记录本 年度: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组

组长: 组员: 科室抢救车管理人员 组长:专人姓名: 医院管理目标: 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车管理规范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进行定量、定位配置,备用药品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合理配备。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全部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有抢救室者放在抢救室,无抢救室者放在科室固定位置。 三、抢救车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检查记录在抢救车交接本。抢救车使用频率较少的科室,使用封条,过期时间写在最近时间。 四、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清理用物,药品、物品做好补充、备用。 五、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定量定位置,清单目录清楚。 六、封条使用:封抢救车人姓名、时间、最近过期时间。 抢救车记录/考核填写要求 1.科室有专人管理抢救车,按照规范建立抢救车管理本有交接和质控记录。

2.交接班当面点清,记录在本上。 3.封条封闭的抢救车,至少检查1次/月,记录并及时更换到期物品、药品。 4.进行培训,掌握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疾病抢救流程等。 抢救车布局(翻盖式抢救车): 第一层:(数量5支) 第二层: 备用药品基数:副肾20、可拉明20、洛贝林20、多巴胺20支。(抽屉式抢救车按照药品要求的位置由外向内顺序放置) ICU、急诊科备用药品基数:副肾40、可拉明40、洛贝林40、多巴胺40支输液盘及用品:止血带、艾尔碘、棉签、输液贴、弯盘、留置针; 消毒包:用无纺布包裹消毒的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各1;打开使用后清洗灭菌。 液体盒内放置:电极片10个;输液器2、输血器各2个、5ml注射器2个、20ml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确保抢救车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 1.医院统一配置抢救车,设专人管理,每周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药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固定位置。所以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律不外借。 3.医护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内物品、药品,仪器的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严格执行“五定”管理:一定专人管理,二定数量品种,三定点放置,四定期消毒灭菌,五定期检查维修。 5.抢救车顶平台的左上角备有《抢救车药品、物品基数一览表》。 6.抢救车实行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管理方式,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方式。 6.1、封闭式管理:每月一封,每天检查封条及锁扣,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 6.2、开放式管理:每班一查,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记录及签全名。 7.急救药品谁使用谁补充,必须在本班内完成,本班内不能完成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注明并交班。 8.存放在包装盒内的急救药品批号须一致,包装盒外的标签应完整、清晰并注明序号:不同批号急救药品,用小袋分装并注明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高警示药品统一在外包装盒侧面右上角贴上“高危药品”等标识。 9.药品、物品失效期的标注。

9.1、抢救车内无菌物品及液体:用黑色油笔在失效时间外面上圈圈,如不醒目的,可直接在外包装上标注失效时间:年-月-日(如2018-6-6)。 9.2、急救药品:用黑色油性笔在包装盒上注明失效期时间。 10.放置于取出药品原则:左放右取(以药盒正面标识名称确定左右方向)。 11.护士长经常检查抢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月清点核查1次并签全名。 12.每次配置一本《抢救车使用说明书》。

急救车管理规范及制度【最新版】

急救车管理规范及制度 抢救车管理规范 根据五常法管理规范,做好标识及物品、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有效期,物品完好率百分之百。 一药品 1抢救药物根据专科特点备齐药品种类及数量; 2药品基数与指示卡相符; 3药品标记醒目,无失效及字迹不清的药物; 4药品摆放有序,摆放药品与标签相符。 5必备液体:20%甘露醇、5%碳酸氢钠、林格氏液、5%葡萄糖和0.9%氯化钠等。 二物品

1抢救车内物品固定,存放有序。包括:开口器,压舌板、舌钳、一次性吸氧管、一次性吸痰管、吸氧面罩、吸痰连接管、通气导管、输液器、注射器、棉签、头皮针、胶布、砂轮、止血带、安尔碘、留置针、试管、手电筒、玻璃接头、气管插管、呼吸囊、电插板、剪刀、按需要备麻醉喉镜等。 2护士熟练掌握呼吸囊的构造,注意物件的完整性及保养。 3抢救物品定点放置,保持物品完好率百分之百。 三护士每天检查抢救车一次,并记录签名,抢救后及时补充。 四质控护士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签名。护士长每月质控一次。 急救车抢救物品的管理制度 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和保养,并熟练使用。 2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3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

意挪到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药品、物品、仪器的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准外借。 5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如因药局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说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病人用药。急救车内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仪器,设立专门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仪器名称、剂量、规格、数量、有效期,本和物品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全名。 7实行药品及物品有效期预警制度,设置急救车药品、必备物品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的所有物品、药品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即将过期药品,即在相应位置内用笔写:‘※’,以提示在有效期前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本院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管理,保证抢救车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保障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有效有序的运行。 二、范围 适用于全院抢救车的管理。 三、抢救车组织管理 1.设抢救车及抢救药品的临床科室,根据突发情况保存一定量的基数,便于临床上应急使 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抢救车及各类抢救设施设备的管理;每周负责抢救车内基数药 品、物品的清点、请领、储存和养护,及时对消耗的进行补充,防止过期、变质变色、沉淀、失效、标签模糊不清等现象, 一旦发生不得使用,立即更换。 3.科室主任负责,护士长全面管理科内抢救车及各类抢救设施设备,每周进行督查,保证 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及各类抢救设施功能良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4.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对抢救车进行监管;认真执行医院抢救及药品管理的相关制度。 5.各科每个抢救车均建立管理定置图,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 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保证急救车整洁、标签清晰可辨、与实物相符。 6.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抢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7.全体护理人员必须熟练背诵抢救车内物品、药品摆放位置,严格按照科室抢救车管理定 置图要求存放药品、物品,达到抢救药品及设施配备要求。 四、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效期管理 1.建立《抢救药品效期档案》,每月进行效期检查。对近效期药品提前三个月用红三角形 (△)标识预警,提前一个月更换,更换时用黑色删除线(=)注销该药品批号、失效期、签名,记录新更换药品的批号、失效期并签名。 2.建立《抢救物品效期档案》,每月对封存物品(一次性物品和灭菌物品)进行效期检查 和每周对封存的消毒物品进行效期检查。对近效期一次性物品提前三个月用红三角形(△)标识预警,提前一个月更换;灭菌物品提前一个月用红三角形(△)标识预警,提前二周更换,更换时用黑色删除线(=)注销该物品批号、失效期、签名,记录新更换物品的批号、失效期并签名。消毒物品不登记有效期和预警,注明消毒时间,每4周左右更换一次。 五、抢救交接班管理 1.门诊、手术室、住院部各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封存时需双人核对、双人封存签名。抢 救结束后在24小时内及时补充,经双人核对后再次封存。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的药品,即在药品瓶体下方上贴红色标识,并注明失效日期。 3月内失效的药物用”*“在一览表相应位置用红笔标示,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或提早调换;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④如有2盒及其以上药品,将其”*“标示于包装盒外的标签药名后,以提示此盒内药物3月内会失效。 4、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交接班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6、交接与药品补充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交接双方,已用药物用药护士及时补充,按照失效先后调整安瓿的位置,并及时填写示意表中的内容,且进行封存。 7、建立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检查1 次,每月负责科室急救知识培训;并及时通报结果;护士长签名。 抢救车管理制度说明 1.各种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统一规定基础上可根据科室实际增加,且制定成卡片报护理部备案 2.请各科室按《抢救车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3.做到三无: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4.做到二及时:及时进行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5.做到一专:专人管理 封条式管理制度 1、各科室采用贴封条方式对抢救车进行封闭管理。 2、抢救车必须经清点、检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方可进行封车。 3、用签字笔在封条上注明密封日期(年月日)和检查人、整理人姓名。 4、每班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一次性封条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签全名。 5、抢救车封存周期不得超过1周。每周星期一必须开封、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封闭。 6、抢救车一旦开启使用后,应由专人重新清点、补充抢救物品、药品后再封闭,保证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数量准确及完好备用。 7、护士长每周对抢救车封闭、检查和清点情况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封条式管理注意事项 1、抢救车要求封存保管,在封存状态下要保证抢救药品、物品的完好状态,且应至少每周1次清点药品和物品的数量,检查其性能及有效期,做好记录。 2、封条应保持清洁完整,抢救车一旦开启,封条应呈撕毁状,经检

抢救车管理规范

抢救车管理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邯钢医院科 抢救车管理记录本 年度: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组 组长: 组员: 科室抢救车管理人员 组长:专人姓名: 医院管理目标: 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车管理规范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进行定量、定位配置,备用药品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合理配备。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全部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有抢救室者放在抢救室,无抢救室者放在科室固定位置。

三、抢救车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检查记录在抢救车交接本。抢救车使用频率较少的科室,使用封条,过期时间写在最近时间。 四、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清理用物,药品、物品做好补充、备用。 五、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定量定位置,清单目录清楚。 六、封条使用:封抢救车人姓名、时间、最近过期时间。 抢救车记录/考核填写要求 1.科室有专人管理抢救车,按照规范建立抢救车管理本有交接和质控记录。 2.交接班当面点清,记录在本上。 3.封条封闭的抢救车,至少检查1次/月,记录并及时更换到期物品、药品。 4.进行培训,掌握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疾病抢救流程等。 抢救车布局(翻盖式抢救车): 第一层:(数量5支)

第二层: 备用药品基数:副肾20、可拉明20、洛贝林20、多巴胺20支。(抽屉式抢救车按照药品要求的位置由外向内顺序放置) ICU、急诊科备用药品基数:副肾40、可拉明40、洛贝林40、多巴胺40支 输液盘及用品:止血带、艾尔碘、棉签、输液贴、弯盘、留置针; 消毒包:用无纺布包裹消毒的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各1;打开使用后清洗灭菌。 液体盒内放置:电极片10个;输液器2、输血器各2个、5ml注射器2个、20ml 2个;采血管:蓝、紫、黄色各2个,采血针三个、血气针2个。 治疗板上放置重症或抢救记录单和笔; 血压计1、听诊器1、手电1、备用药品。 第三层左抽屉:备用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吸痰管、薄膜手套、电极片等; 第四层左:%500ml生理盐水、10%500ml葡萄糖、20%250ml甘露醇、瓶装或袋装5%碳酸氢钠,放置于抢救车下层。(数量各1瓶) 备用:%500ml生理盐水吸痰用。

护理抢救车制度

护理抢救车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抢救车管理制度 1.抢救车清洁、规范、整齐,车内物品齐全,呈备用状态,完好率达100%。 2.抢救车执行“五定两及时”制度: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期清点;及时检查维护、及时请领更新。 (1)定品种。即按照各科抢救治疗需求,抢救车内备固定种类的药品、物品和仪器设备。 (2)定数量。按照各科室抢救治疗需求,抢救车内备固定数量的药品、物品和仪器设备。 (3)定位置。抢救车放置于病区固定位置;抢救车内物品、仪器定位放置,标签清楚,不得随意挪动。 (4)定人管理。科室由专人负责管理抢救车,抢救车内急救物品、仪器除抢救患者外不得挪用。 (5)定期清点。抢救药品、仪器做到班班交接检查,交接检查后在抢救车专用清点本上登记签全名。 (6)及时检查维护。每周有专人打开抢救车负责检查一次,确保抢救车药品、物品数量相符,质量合格,在有效期内;仪器设备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7)及时请领更新:对于抢救车使用过的药品物品做到及时请领补充,过期药品或损毁物品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做好更新工作。 3.为确保一致性,每个抢救车面正中位置均粘贴抢救车制度和物品摆放示意图。 4.护士长定期检查(每月一次)抢救药品和物品,并用红笔签名记录。 5.根据使用频率,除急诊科、ICU、PICU、NICU、CCU外,一般科室抢救车可实行封存管理。封闭管理的抢救车按照《抢救车封闭管理规定》进行清点签字。 [抢救车封闭管理规定] 1.每天由专人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一次性封条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签字,实行班班交接。 2.抢救车实行封存管理: (1)各科建立抢救车封存管理登记本。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1)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检查,每班清点,保证随时应用。 (2)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登记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3)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6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识做好标志,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不足1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4)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5)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7)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须经科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8)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9)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理人员)和另一名护理人员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理人员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理人员启封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10)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抢救车的封存: ①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抢救车管理

抢救车质控 1、抢救车定位置放置、定量、定人管理。 2、抢救车每月2号检查所有药品、物品的数量、有效期、质量,如 有过期或破损及时更换。 3、药品或物品有效期在六个月之内,要用黑色橡皮圈捆绑,并在封 条上写明药品、物品名称和有效日期及数量。 4、每日早晨由处置班检查每层封条是否完好,若有封条打开,检查 这层药品或物品的数量和有效期,及时补充,然后贴封条。 5、每次开抢救车封条必须在抢救车登记本上记录 抢救车管理标准 为了做好抢救车的规范与管理,保障护理安全与质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以下规定: 1、抢救车应做到一专(专人负责、检查、管理),四定(定数量、定卡片、定期消毒),三无(无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车内物品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做到同一规格的急救车统一摆放,做到标记清楚、数物相符、功能完好。 3、急救车内药品。前12种(高危药品7种,普通药品5种)属于各科必备药品,其余根据专科特色进行补充。 4、急救车内的高危药品于普通药品实行区分管理,高危药品应粘贴专用标示。 5、对包装相似、音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应有明晰的警示标示:“有相似”。 6、急救车采用封条管理,“近期过期药品/物品”是指检查之日起6个月内过期的药品及物品。对于近期过期的药品/物品,用黑色橡皮圈捆绑,使用时先使用这类物品及药品。

7、交接班时应检查封条是否完好,急救车封条一经启封,若本班不能补充齐全药品及物品,应将其作为交接班的内容进行交接。补充物品/药品后,将该层的物品/药品全部检查后方可进行封存,未启封的封条可不进行检查。 8、病区环境组负责每周检查一次封条是否完好,抢救车是否清洁,并做好记录。 9、每月2号左右,会排两名护理班护士,负责打开急救车,对急救车内的药品及物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所用物品及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功能是否完好、是否在完好备用状态,并做好记录。 10、将急救车管理资料挂于急救车上。 11、各病区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如出现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时,由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员负责按《###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制度》报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各病区及相关门诊医技科室等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应设布局图。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普通病房置于抢救室;重症医学科及设立二级监护病房的科室置于病室内;急诊科置于抢救区,门诊及医技科室抢救车放置位置见附件3。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 三、抢救车内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按抢救需要进行配置,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帐物相符;药品无变质、过期、标签不清,物品、器械性能良好。 四、抢救车设一本一卡,即《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分封闭、非封闭两种)、《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将抢救药品清单、抢救物品清单、抢救小组成员名单附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中。 五、抢救车内药品按照效期先后自右向左排列并使用,近效期≤3个月的药品应在《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上标注,并及时返回药房进行调换,以确保药品质量。 六、每周核对《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并记录于《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中,《急救药品及物品有效期提示卡》每月大查对一次,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笔书写登记,并保留原始记录。

七、抢救车内物品、器械、药品一律不得外借,非抢救患者不得使用,并班班交接签名。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八、抢救药品及物品用后及时补充,便于紧急时使用。使用的抢救药品应及时记录在《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 九、抢救车实行封闭、非封闭两种管理方式。对于抢救任务相对较轻,抢救车使用频次较少的护理单元,可以根据《抢救车封闭管理规定》采用封条管理。 十、非封闭管理:护士须班班交接,核查药品、物品数量及质量并在《急救物品检查及药品使用登记本》上记录。 附:1.抢救药品清单 2.抢救物品清单 3.门、急诊及医技科室抢救车放置位置

抢救车管理规范

抢救车管理规范

邯钢医院科 抢救车管理记录本 年度: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组

组长: 组员: 科室抢救车管理人员 组长:专人姓名: 医院管理目标: 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车管理规范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进行定量、定位配置,备用药品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合理配备。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全部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有抢救室者放在抢救室,无抢救室者放在科室固定位置。 三、抢救车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检查记录在抢救车交接本。抢救车使用频率较少的科室,使用封条,过期时间写在最近时间。 四、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清理用物,药品、物品做好补充、备用。 五、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定量定位置,清单目录清楚。 六、封条使用:封抢救车人姓名、时间、最近过期时间。

抢救车记录/考核填写要求 1.科室有专人管理抢救车,按照规范建立抢救车管理本有交接和质控记录。 2.交接班当面点清,记录在本上。 3.封条封闭的抢救车,至少检查1次/月,记录并及时更换到期物品、药品。 4.进行培训,掌握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疾病抢救流程等。 抢救车布局(翻盖式抢救车): 第一层:(数量5支) 第二层: 备用药品基数:副肾20、可拉明20、洛贝林20、多巴胺20支。(抽屉式抢救车按照药品要求的位置由外向内顺序放置)

ICU、急诊科备用药品基数:副肾40、可拉明40、洛贝林40、多巴胺40支 输液盘及用品:止血带、艾尔碘、棉签、输液贴、弯盘、留置针; 消毒包:用无纺布包裹消毒的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各1;打开使用后清洗灭菌。 液体盒内放置:电极片10个;输液器2、输血器各2个、5ml注射器2个、20ml 2个; 采血管:蓝、紫、黄色各2个,采血针三个、血气针2个。 治疗板上放置重症或抢救记录单和笔; 血压计1、听诊器1、手电1、备用药品。 第三层左抽屉:备用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吸痰管、薄膜手套、电极片等; 第四层左:0.9%500ml生理盐水、10%500ml葡萄糖、20%250ml甘露醇、瓶装或袋装5%碳酸氢钠,放置于抢救车下层。(数量各1瓶) 备用:0.9%500ml生理盐水吸痰用。 第四层右: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各1套;简易呼吸器和面罩及配套的氧气导管 备用药品有目录和基数。 备选:依据需要备气管插管和喉镜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抢救车管理,确保急救用物完好率100%,统一制定抢救车管理规范如下: 1、抢救车用物包括常用物品及药品,所有用物保证质量、功能齐全,处于应急状态。 2、常用物品包括:输液、静脉注射所用物品,吸痰所需物品,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开口器等。 3、常用药品:各病区根据专科要求及急救特点备急救药品,药品放置以规范并方便急救使用为原则。每种急救药品应按使用有效期排列从左至右由远至近,先用最右边,补充时置于最左边(左进右出)。原则上同种药品同批号。 4、抢救车实行“三统一”:抢救车平面图统一、抢救药品应知应会统一、急救药品一览表和登记检查本统一。 5、抢救车管理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 6、抢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无尘、用物齐全、规范。 7、《抢救车管理制度》附于《急救物品交接本》首页,护理人员必须人人熟悉。 8、抢救车实行封车管理须做到: (1)封车前双人检查,物品和药品的有效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并在封条上注明封车起止日期和检查者两人签名。 (2)必须全封,封车时间为一个月。 (3)急救或检查时方可打开急救车,抢救车使用后实行谁使用谁负责,必须在本班内及时整理、补充完整,重新封车,并在《急救药品物品登记本》上记录时间,使用后补充完整再封车。 (4) 急救车实行专人负责,责任人须做到周周检查,红笔签名,检查登记(填写方式为:日期、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状态、封条状态、签名)。护士长每月全面检查急救车一次,进行登记签名,登记时间必须与封条时间一致。 (5)班班交接, 各班依照急救车一览表进行交接,检查急救车封条情况,并规范填写交接登记本,双人核查签名。

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

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 抢救车咋使用方便的同时又可以作为操作台使用,增大了操作的面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希望对你有用! 1 封条管理内容 急救车内物品、药品要有名细,所有物品、药品要保持“四定”“三及时”,即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专职护士每周检查1次抢救车的封条是否完整,1周内是否使用抢救物品、药品,登记是否合格,护士长每月至少检查1次,护士长与专职护士打开封条将所有抢救物品和药品检查,检查后签字贴由护理部制作的统一封条。 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离失效期3个月时应及时更换,近期失效的药品贴胶布标识,所有药品登记在专用表内,表内设有药品名称、批号、失效期,使用人根据药品上的标识优先使用。补充药品要同时填表,最好用封条将抢救车封住,并注明封存的日期和专职护士的姓名。各班认真进行抢救车的封条交接,急救物品设专门的交接本,查看封条是否开封。若无启封说明内部物品保持原有完好状态,未被动用,接班护士在交班本上注明“贴封”,若有启封,将开封用过的抢救药品、物品及时记录,抢救药品补充后在急救药品登记本上登记使用药品的批号和失效期,确保无误后按要求封

存。 存在问题 .1 封条管理欠缺 没有封条管理、所用封条纸不规范,粘贴方法不正确。封条破损、有污迹、书写格式不正确等。 .质量管理措施不到位 按要求抢救药品、物品离失效期3个月时应及时更换,但是个别科室没有按规定执行。用后没有按要求及时补充抢救车内的药物及物品。 .交接班不规范 没有按要求的书写格式进行接班,抢救车的接班如果没有启封,应该记录为“贴封”,有的科室接成“1”等。没有进行接班或者接班后没有签字,个别科室的个别班次没有接班,或者接班后没有记录,或者接班后有记录没有签名等。分管护士没有做到每周检查后签字,或者是书写格式不正确。护士长没有每月查对1次登记并签名或者是书写格式不正确。对策 .1 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治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是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1]。护士长及护理部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全面检查和单项检查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将检查存在的问题反馈科室,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抢救车管理规定

抢救车管理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确保抢救车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 1.医院统一配置抢救车,设专人管理,每周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药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固定位置。所以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律不外借。 3.医护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内物品、药品,仪器的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严格执行“五定”管理:一定专人管理,二定数量品种,三定点放置,四定期消毒灭菌,五定期检查维修。 5.抢救车顶平台的左上角备有《抢救车药品、物品基数一览表》。 6.抢救车实行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管理方式,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方式。 6.1、封闭式管理:每月一封,每天检查封条及锁扣,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 6.2、开放式管理:每班一查,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记录及签全名。 7.急救药品谁使用谁补充,必须在本班内完成,本班内不能完成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注明并交班。 8.存放在包装盒内的急救药品批号须一致,包装盒外的标签应完整、清晰并注明序号:不同批号急救药品,用小袋分装并注明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高警示药品统一在外包装盒侧面右上角贴上“高危药品”等标识。 9.药品、物品失效期的标注。 9.1、抢救车内无菌物品及液体:用黑色油笔在失效时间外面上圈圈,如不醒目的,可直接在外包装上标注失效时间:年-月-日(如2018-6-6)。 9.2、急救药品:用黑色油性笔在包装盒上注明失效期时间。

抢救车管理规定

抢救车管理规定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确保抢救车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 1.医院统一配置抢救车,设专人管理,每周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药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固定位置。所以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律不外借。 3.医护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内物品、药品,仪器的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严格执行“五定”管理:一定专人管理,二定数量品种,三定点放置,四定期消毒灭菌,五定期检查维修。 5.抢救车顶平台的左上角备有《抢救车药品、物品基数一览表》。 6.抢救车实行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管理方式,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方式。 6.1、封闭式管理:每月一封,每天检查封条及锁扣,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 6.2、开放式管理:每班一查,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记录及签全名。 7.急救药品谁使用谁补充,必须在本班内完成,本班内不能完成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注明并交班。 8.存放在包装盒内的急救药品批号须一致,包装盒外的标签应完整、清晰并注明序号:不同批号急救药品,用小袋分装并注明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高警示药品统一在外包装盒侧面右上角贴上“高危药品”等标识。 9.药品、物品失效期的标注。 9.1、抢救车内无菌物品及液体:用黑色油笔在失效时间外面上圈圈,如不醒目的,可直接在外包装上标注失效时间:年-月-日(如2018-6-6)。 9.2、急救药品:用黑色油性笔在包装盒上注明失效期时间。 10.放置于取出药品原则:左放右取(以药盒正面标识名称确定左右方向)。 11.护士长经常检查抢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月清点核查1次并签全名。 12.每次配置一本《抢救车使用说明书》。

抢救车管理办法

抢救车管理 1.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2.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检查,每班清点,保证随时应用。 3.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登记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4.绘制示意图:护理部根据抢救车结构绘制急救药品、物品放置示意图,统一悬挂在抢救车上,便于清点药品、物品。各护理单元严格按照护理部统一设计、印制下发的示意图放置急救药品、物品。 5.统一设立标识系统:根据医院规定严格规范药品基数,标明药品名称、剂量。 6.统一摆药顺序:全院统一要求将每种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时间的先后从右到左排序,培养护士的思维定式,以防用药时不熟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6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志做好标识,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3-6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7.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

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8.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9.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10.抢救车每班交接,交接者检查抢救车是否处于有效锁闭状态,核对锁号,记录,将责任落实到班,落实到交接双方。 11.抢救车24小时保持锁闭状态,打开条件仅限抢救患者和每月定期检查。抢救车一旦被打开,须及时补充药品、物品,按失效日期的先后调整安瓿的位置,做好清洁、消毒。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数量、质量和有效期,双人核对、上锁备用、登记,记录锁号,双人签名做好记录。 12.分管护理人员每周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

急救车管理规定

急救车管理规定 (2018年6月修订)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急救车管理,保障急救车专车专用,特修订急救车管理规定,具体如下: 一、适用范围:120出车、政治任务出车、医疗应急出车及其他特殊情况下出车 二、管理人员职责 (一)急诊科护士长、急救车司机每天检查急救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二)急诊科护士每班检查急救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做到及时更换和补充并做好登记。 (三)护理部每月督导急诊科护士长汇报急救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四)科主任、护士长对急救车进行严格管理,急救车只做医疗救护用,不得挪做他用。 (五)急救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接到电话5分钟内必须出车。并设有出车登记本,记录每次出车的时间及地点等。 三、使用规定 (一)急救车为医疗救护专用,实行24小时院内值班。120当班护士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司机及出车医生、

护士,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5分钟内出发;并在出车登记本上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行人员等。 (二)药品、器材、物品用后均由出车护士及时补充、清理、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护士每天、每班检查,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各种登记。发现抢救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并请维保科维保。 (三)急救车一律按医院规定收费,紧急(120急救)或通过电话呼救者,先出车后收款,在院病人先付款后再出车。住院患者要求到外院就诊、检查或请外院医生会诊、手术者,均应按照收费标准,交纳出车费。 (四)急救车作为医院的医疗服务用车,原则上只能用于急救、转运危重伤病人员,处理紧急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况需要向医务部提出申请(非正常时间请示医疗总值班),并填写使用急救车转运申请单交急诊120分诊处。私自派车、私自出车和出车不收费,查明责任者,按收费标准加倍罚款。 (五)出车执行急救任务返回医院时,出诊医生或护士须向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报告出车情况并做好登记。 (六)医院必须聘请急救车专职驾驶员,严禁医务人员及非专职驾驶急救车。 (七)车内禁止吸烟、摆放杂物。并定期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和急救车的清洁、消毒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