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46.03 KB
- 文档页数:3
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62例临床观察易铁钢;祁爱蓉;易无庸【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年(卷),期】2004(5)3【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蛋白尿、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脾益肾方每日1剂,氯沙坦100 mg,每日1次;对照组仅予氯沙坦100 mg,每日1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查慢性肾衰竭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能更显著地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总页数】3页(P149-151)【作者】易铁钢;祁爱蓉;易无庸【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肾病诊疗中心,深圳,518033;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肾病诊疗中心,深圳,518033;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肾病诊疗中心,深圳,518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相关文献】1.健脾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J], 易继飞2.健脾益肾泄浊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对患者免疫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张均;赵景宏;刘力;李芙蓉;孙慧勤;王宗前3.健脾益肾、降浊通络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J], 张芬芳; 方敬; 赵炳武; 李婷; 赵卓; 张素娟; 陈志强4.健脾益肾化湿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J], 梁亚林;王长安;杨青彦;李冰玉;袁胜平5.中药灌肠合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J], 王燕;叶志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脾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补脾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脾肾活血方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钙(Ca2+)、磷(P3+)、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水平变化的情况。
结果:两组BUN、Scr、eGFR、Ca2+、P3+、i-PTH、BA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脾肾活血法可以改善钙磷代谢紊乱,减轻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肾损害,延缓甲旁腺功能亢进的病情进展。
标签: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医药疗法;补脾肾活血法慢性肾脏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简称甲旁亢)是由于慢性肾脏病所引起的低血钙、高血磷、活性维生素D合成和分泌减少等因素共同刺激甲状旁腺过度分泌甲状旁腺素而引发的以多系统损害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不仅可以引起以纤维性骨炎为主要组织学表现的高转化性肾性骨营养不良,还可能波及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其他内分泌腺,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不可逆损害。
笔者自拟补脾肾活血方治疗CRF SHPT患者50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采用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的5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来源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8~50岁;CRF病程3~10年。
补肾健脾泄浊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陈晓青【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0(13)34【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泄浊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湖北省钟祥市长安医院收治的脾肾阳虚型CRF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给予补肾健脾泄浊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肾衰宁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TSH)、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T3、T4、rT3、TSH水平无显著变化(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3、T4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 <0.01),血清rT3、TSH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
治疗后2组患者CC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SCr 及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1)。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χ2=4.812,P=0.028)。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67%(χ2=12.381,P<0.01)。
结论补肾健脾泄浊方可显著延缓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血清T3、T4水平,改善CCr、SCr及BUN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18-21)【作者】陈晓青【作者单位】湖北省钟祥市长安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相关文献】1.补阳泄浊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2.健脾补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临床观察3.芪黄补肾泄浊方离子导入治疗脾肾阳虚兼湿浊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评价4.补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观察5.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脾益肾活血方联用氯沙坦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评估高尿酸血症肾病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氯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用氯沙坦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健脾益肾活血方联用氯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尿酸、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β2-MG含量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肾小球率过滤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采取健脾益肾活血方联用氯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标签:健脾益肾活血方;氯沙坦;高尿酸血症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病又称之为尿酸肾病,指的是在原病灶高尿酸血症的基础上伴有尿酸沉积在肾当中,进而引起间质性肾炎、肾结石以及慢性肾衰竭等肾脏疾病[1]。
本次将96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评估高尿酸血症肾病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氯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的96例高尿酸酸血症肾病患者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于我院,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同时将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者逐一排除[2]。
在患者知情同意,同签订相关治疗同意书的条件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为33~72岁,年龄均值(48.6±3.4)岁。
对照组48例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32~73岁,年龄均值(48.5±3.2)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用氯沙坦治疗,即为给予50~100mg的氯沙坦,口服,1次/d,持续使用2个月。
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脏病 3-4期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2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人。
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
两组患者均给药1个月。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及肌酐、尿素氮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90.90%明显高于对照的72.72%;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延缓肾衰变进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益肾泄浊通络方;穴位敷贴;慢性肾脏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健康[1]。
对于CKD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各种危险因素的处理以及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2]。
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延缓 CKD 的进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采用益肾泄浊通络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 CKD 3~4 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2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人。
所有患者均符合CKD3-4期及脾肾亏虚、湿浊阻滞的中医辨证标准。
对照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2.3±12.1)岁;病程6-12年,平均(7.1±6.3)年;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2例,尿酸性肾病3例。
观察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4.2±11.5)岁;病程5-12年,平均(8.1±5.5)年;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3例,尿酸性肾病3例。
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患者26例临床观察
易铁钢;易无庸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
【年(卷),期】2004(011)005
【摘要】慢性肾衰(CRF)是所有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随着各种继发性肾脏病的增加,慢性肾衰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地治疗慢性肾衰,加强慢性肾衰患者肾保护作用.延缓病程进展,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采用健睥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2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308-309)
【作者】易铁钢;易无庸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深圳,518033;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深圳,518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健脾益肾泄浊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对患者免疫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张均;赵景宏;刘力;李芙蓉;孙慧勤;王宗前
2.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62例临床观察 [J], 易铁钢;祁爱蓉;易无庸
3.健脾益肾化湿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J], 梁亚林;王长安;杨青彦;李冰玉;袁胜平
4.中药灌肠合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J], 王燕;叶志勤
5.健脾益肾宁心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临床观察 [J], 程雨;王亿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效果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而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是慢性肾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尿急、小便不利、面色萎黄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是肾脏功能减退的结果,需要从根本上调理肾脏及整体身体的情况。
在中医药领域中,有一种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方剂——补肾健脾益气方。
这是一种以滋补肾脏、健脾益气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方剂,能够有效改善肾脏病变,提高肾功能并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不断被肯定,补肾健脾益气方作为中医药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案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采用。
接下来,我们将从临床实际出发,探讨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效果。
一、中医理论基础在中医理论中,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主管生殖、生长和发育。
而脾脏则为后天之本,主司运化水谷精微,是五脏六腑的纳气之源。
当肾脏和脾脏功能失调时,就会引起脾肾气虚,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尿急、小便不利、面色萎黄等症状。
据中医药理论,肾脏和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肾主水,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因此补肾健脾益气方主要以滋补肾脏、健脾益气为主要作用,可调整脾肾气虚状态,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目的。
二、临床疗效观察1. 研究对象:选择5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均可,年龄在40-70岁之间。
2. 治疗方法:采用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每日2次,每次50毫升,连续治疗3个月。
3. 对照组:另外选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
4.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尿急、小便不利、面色萎黄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2)肾功能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肾功能指标。
健脾补肾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脾肾气虚型)的临床观察吴鹏【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补肾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脾肾气虚型)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6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82例脾肾气虚型早中期慢性肾衰患者纳入研究并分组,对照组4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联合健脾补肾降浊方.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疲倦乏力、腰膝酸软、浮肿等症状积分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29/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健脾补肾降浊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肾功能,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7(032)016【总页数】3页(P2362-2364)【关键词】健脾补肾降浊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型;中医药疗法【作者】吴鹏【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肾病科赣州 341099【正文语种】中文慢性肾衰见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期,近年来患病人数日渐增多,已成为影响我国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患者一旦发展为肾衰,其病情可呈现进行性发展且不可逆转,最终进入尿毒症阶段。
通过早期治疗以保留残余肾功能显得非常必要,可有效减缓病程。
因此,对于早中期慢性肾衰患者而言,探索出一套效果显著的方案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西医治疗主张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减少蛋白尿,控制高血压等综合性治疗手段,但疗效并不理想。
本病属于中医学“水肿”病范畴,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脾肾功能亏虚是引发水肿以及浊毒内蕴的重要病机。
我们联合健脾补肾降浊方治疗效果显著。
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7月—2016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82例脾肾气虚型早中期慢性肾衰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6~70岁,平均(58.75±9.67)岁。
益肾健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目的探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采用益肾健脾活血汤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0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肾健脾活血汤。
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不同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治疗后,血清胆固醇、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都得到改善,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肾健脾活血汤有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值得推广。
标签:益肾健脾活血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多种疾病造成的,主要特征是水肿、高血脂症、低蛋白血症、大量尿蛋白。
本次研究重点探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采用益肾健脾活血汤治疗的效果,具体报告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0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5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7例,年龄16岁~74岁,平均年龄为(35.6±3.6)岁。
病程1年~3年,均病程为(1.2±0.8)年。
15例观察组中,男7例,女8例,年龄18岁~73岁,平均年龄为(36.4±3.2)岁。
病程10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4±0.9)年。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程长短、年龄结构、性别构成等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1mg/kg强的松,口服1次/d。
給予患者10mg洛汀新,口服1次/d。
给予患者100mg双嘧达莫,口服3次/d。
如果患者的疗效不明显,可以服用细胞毒性药物[1]。
1个疗程为8w。
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肾健脾活血汤,益肾健脾活血汤的药方如下:芡实、白花蛇舌草、川芍、红花、桃仁、丹参、白术、黄芪、茯苓、牡丹皮、山药、山茱萸、熟地黄。
健脾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易继飞【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64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另用健脾益肾泄浊方,对照组另用复方a-酮酸。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64.70%,对照组46.67%。
结论:健脾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较好。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10【总页数】2页(P969-969,970)【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健脾益肾泄浊方;对照治疗观察【作者】易继飞【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2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917.5笔者用健脾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64例,均为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门诊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5±11.6)岁。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2±12.8)岁。
病程1~17年。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予基础治疗。
优质低蛋白饮食大于等于0.6g/(kg·d),优先选择钙离子拮抗剂(CCB)类药物控制血压、必要时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同时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有感染及时用敏感抗生素。
治疗组加用健脾益肾泄浊方。
黄芪30g,潞党参15g,炒白术15g、山药15g,杜仲15g,苏叶20g,姜半夏10g,泽泻15g,怀牛膝15g,白英30g,薏苡仁20g,土茯苓30g,六月雪30g,制大黄9g。
偏阴虚加细生地、山茱萸、枸杞子、旱莲草;偏阳虚加菟丝子、续断、淫羊藿、淡附片,水湿甚加猪苓、茯苓皮、车前子;湿浊甚者加藿香、佩兰、老苏梗、制苍术,瘀血甚加当归、丹参、赤芍、桃仁,兼有外感加金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伴肝阳上亢加夏枯草、钩藤、石决明、白蒺藜。
健脾补肾益气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健脾补肾益气汤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健脾补肾益气汤及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24h尿蛋白定量,Scr及BUN指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实施健脾补肾益气汤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关键词:健脾补肾益气汤;慢性肾炎;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免疫性疾病,患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不良症状。
病情进展缓慢,迁延不愈,如不及时进行干预,疾病进展为慢性肾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故及时早期的有效治疗对于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
本文主要研究了健脾补肾益气汤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现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入组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80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入组患者有直系亲属陪同,亲属及患者自身熟知本研究,自愿参与,可有效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研究的相关问题,除本病外无其他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沟通交流无障碍排除有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沟通交流难以顺利开展,患者不愿配合治疗或参与研究,中途转院或死亡的患者[2]。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方开展本研究。
1.2治疗方法设定一个疗程的时间为8周,全部患者在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厄贝沙坦口服,150mg/次,1次/d。
观察组实施健脾补肾益气汤治疗,方见:黄芪30g,茯苓20g,党参20g,巴戟天15g,川芎15g,丹参15g,白术15g,防风10g,麦冬10g,陈皮9g,炙甘草6g,偏阴虚者加太子参20g,去党参,加墨旱莲15g,女贞15g,水肿严重者加猪苓10g,车前子8g,蛋白尿者加芡实10g,五味子10g,血尿者加白茅根20g,生地榆15g,茜草10g,温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脂和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自2022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病患者60例,采用健脾益肾方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脂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液白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液中的尿酸、肌酐、尿素以及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治疗总有效率为86。
67%,治疗完成后患者的血脂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P<0。
05)。
结论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健脾益肾方;慢性肾病;血脂;甲状旁腺素慢性肾脏病(CKD,Chronickidneydieae)是一种不可逆的、进行性的疾病。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五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并且近些年该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慢性肾病的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肾脏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通常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以及水肿等,一般病情进展比较缓慢,肾功能由正常逐渐减退,后期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2]。
慢性肾脏病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高血脂较常见,因此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需要同时关注患者的血脂和甲状旁腺素水平[3]。
临床上多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主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慢患者肾功能减退的速度,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分析探讨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血脂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2治疗方法针对所有患者的原发病都先给予常规治疗,饮食宜低脂、低盐、低磷,选用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为0。
8g、kg。
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脾益肾方,具体药方为:黄芪、山药各30g,白术、肉苁蓉、大黄、白豆蔻各10g,丹参15g,炙甘草5g。
4讨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失调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非器质性疾病⑷,为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
西医主要采用刮宫和激素治疗,虽能快速止血,但难以根治,易复发,中医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学称本病为“崩漏”,指女性非月事期间,阴道大量下血,或持续淋漓不断,亦称“崩中漏下”,突然大下谓之崩,淋漓不净谓之漏,二者常交替出现,正如《济生方》所云:“崩漏之疾,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脾虚气陷,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是崩漏的发病关键。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统血,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归经。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
”此类患者或因素体脾虚,或平素忧思过度,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虚统摄失权,中气下陷致冲任不固,血失统摄而溢脉外,导致经血过多或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宋氏妇科秘书》指出:“(崩漏)治法宜大补脾胃,升举气血,其病自愈矣”。
因此,临床治疗主要应采用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补血固冲之法。
本文所用益气健脾养血止崩汤组方中黄英、党参、白术皆归脾经,重在补中健脾,益气升阳,化生气血,为主药;升麻、山药以助主药升阳举陷,摄血统血之力;佐以熟地黄、阿胶补血养血滋阴,生化有形之血,俾气有所附;白芍养血敛阴,补血和血;三七粉止血同时,又能活血散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使瘀血祛、新血生,妄血循经;黑姜炭温经止血,补中有敛。
诸药合用,补气健脾、养血止血、举陷固冲,达到经血自调。
本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可明显缩短患者出血时间和经量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量显著升高(P<0.05),且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提示,在西医激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益气健脾养血止崩汤内服可显著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1]梁少荣.督灸配合加减固冲汤治疗脾肾不足型崩漏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5):1143-1144.[2]曹娟,郝世凤,关林.四草汤加减口服配合针刺治疗崩漏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5):2328-2331.[3]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6-58.[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8-2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62-63.[6]杨芬萍,柳青.固本止崩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疗效观察[J].基础医学论坛,2013,17(35):4753-4754.(修回EI期:2020-12-04)补肾祛瘀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的疗效观察刘剑飞(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浙江湖州313300)钙磷代谢紊乱则是慢性肾衰晚期的常见并发症。
健脾化瘀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通讯作者:张志刚课题编号:zdy-2021-5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脾化瘀降浊汤治疗CKD3-5期(非透析患者)脾肾气虚伴湿浊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大庆市中医医院肾病科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慢性肾功能不全3-5期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组予以健脾化瘀降浊汤口服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血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血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对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健脾化瘀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进一步改善肾功能、安全高效,副作用小,以便其更有效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健脾化瘀降浊汤;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血瘀证[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Jianpi Huayu Jiangzhuo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kidney qi deficiency with dampness, turbidit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inckd3-5 (non 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62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in stage 3-5 in the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of Da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1 to Nov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iaoduqing granule and the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Jianpi Huayu Jiangzhuo decoction. The TCM syndrome score, blood creatinine, urea nitrogen, Cystatin C andblood glucos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β Changes of 2-microglobulin and hemoglobi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creatinine, urea nitrogen, Cystatin C and blood β Compared with 2-microglobulin and hemoglobin, all index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Jianpi Huayu Jiangzhuo decoc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It further improves renal function, is safe and efficient, and has little side effects, so that it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used in clinicalpractice.[Key words] Jianpi Huayu Jiangzhuo Decoction; Chronic renalfailure;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 qi; Dampness turbidit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到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
益肾排毒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李东洋【摘要】目的研究益肾排毒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通腑泄浊肾衰宁颗粒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症状改善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某院CRF患者9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肾排毒汤内服联合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食欲不振、水肿、体乏无力各项积分及血清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排毒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通腑泄浊肾衰宁颗粒保留灌肠治疗CRF,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9(028)006【总页数】3页(P641-643)【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益肾排毒汤;保留灌肠;肾功能【作者】李东洋【作者单位】450000 河南省中医院肾病科【正文语种】中文慢性肾衰竭(CRF)是临床常见综合征,多由肾小球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引起,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
临床治疗CRF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为主要目的,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降压、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近年来,中医药在CRF治疗方面彰显出特有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疗法已获得临床广泛好评[3-4]。
本研究选取我院CRF患者92例,分组研究益肾排毒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中药保留灌肠对患者症状改善及肾功能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CRF患者9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女19例,男27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2.27±11.63)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炎25例,糖尿病肾病16例,多囊肾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