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疗效观察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引言骨折是由于外力作用或者疾病因素导致骨骼断裂的一种临床疾病。
在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中,骨科损伤控制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骨科损伤控制的概念、目的和方法出发,结合临床实际,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并对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骨科损伤控制的概念骨科损伤控制是指在遭受严重骨折、损伤或者准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有效地减少骨折或者损伤扩展和恶化的过程,避免因骨折或者损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保护受损骨骼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为最终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
1. 减轻疼痛:骨折损伤常伴随明显的疼痛,通过有效的损伤控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保护神经血管:在损伤的情况下,受损部位的神经和血管易于受到影响,骨科损伤控制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避免出现相关并发症。
3. 减少关节僵化:骨折损伤往往会导致关节的僵化,通过有效的损伤控制可以减少关节的僵化,并减少治疗后的功能障碍。
4. 促进骨折愈合:通过减轻骨折部位的压力,保护受损的骨骼,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愈合时间。
5. 防止骨折扩散:在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中,骨科损伤控制的关键之一是防止骨折的扩散,避免骨折进一步恶化,减小治疗难度。
1. 外固定:外固定是通过外力作用在骨骼上达到固定的目的,有效降低骨折部位的运动,保护受损骨骼。
在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中,外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损伤控制手段。
3. 牵引:牵引是通过应用拉力,使骨折部位保持相对静止,降低骨折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减轻患者疼痛。
在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中,牵引可以有效地完成损伤控制的目的。
4.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骨科损伤控制,如使用各种矫形装置、石膏固定等。
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急症,治疗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损伤控制的问题。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病死,死亡率为16%;4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进行半年到两年的随访发现48例患者均骨性愈合,1例患者后期进行尿道重建后愈合,愈合率达到了98%。
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愈合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疗效【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67-01the curative efficacy of 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traumali hui-sen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yi, changyi 261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icacy of 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trauma.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50 cases of severe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orthopedics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1to february,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among the 50 patients, 8 cases of patients die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6%; 4 cases of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8%;after six months to two years’ follow-up, we found that 48 patients were healed and 1 cases of patients were healed after urethral reconstruction,, the healing rate was 98%. conclusion: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 surger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trauma,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healing rate, it has good treatment efficacy and deserves to be widely promoted in the clinical.【keywords】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 surgery; severe multiple trauma; efficacy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运用何种办法促进患者生存率和愈合率的显著提升。
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2-12-08T11:52:07.63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刘娟[导读]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疗效观察刘娟(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摘要:目的:探讨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时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患者50例,使用平均方法分到控制骨科治疗的研究组和常规治疗的参照组,统计相关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效果和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采用控制骨科治疗方法进行严重多发伤时损伤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李超男效果,减少死亡率的发生,对患者治疗成功率的提高有着良好作用。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控制骨科治疗;效果引言:为了分析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效果,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另一部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统计对比结果后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中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纳入2021年8月开展的护理研究中,该研究的闭环时间为2022年8月,期间录入的患者共计50例,在收集患者资料录入计算机的同时进行研究小组的建立,并使用相关软件完成分组,其中25名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该组视为研究组;其中有10例女性和15例男性患者,(35.58±4.17)岁为平均年龄,其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5岁。
另外25名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其中女性11例和男性24例,(34.88±2.27)岁为平均年龄,其中最大年龄的64岁,最小年龄的22岁。
研究组和参照组创伤严重程度最低评分为21分,最高评分分别为50分、51分,(32.33±2.26)分∶(31.58±2.46)分为评分创伤评分。
资料之间虽然有些许差异,但不够明显,这一说明患者之间可在研究中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审批后落实。
严重多发伤患者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效果。
方法:以2008年至2010年我院的42例严重多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进行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将这些患者作为试验组,在同期选择另外的42例一般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中有6例死亡,1例是脑疝,2例失血休克,其余为多器官障碍综合征,这些患者共占据了试验组的14.2%,另外的36例患者均获得稳定的治疗,顺利完成手术。
术前试验组的凝血功能比对照组高,康复期两组患者的体温、PH、凝血功能等均没有太大差异性。
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严重多发性伤一般多发伤损伤控制骨科【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152-01骨科患者发生严重多发伤的时候,应该积极的进行急救,止血是不可耽误的事情,有效的进行复苏,然后进行分期手术,能够为患者带来比较可靠的治疗,控制在创伤初期,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内环境紊乱情况具有很好的改善,为后面的治疗提供了便利,对病情的控制以及患者的生存都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
此次根据2008年至2010年我院接收的4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使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效果,选择同期的一般多发伤患者来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至2010年我院共有4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接受治疗,将其作为试验组,男性患者共22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37.7岁。
受伤情况为:交通事故32例,坠落伤7例,倒塌事故伤3例。
按创伤严重度评分标准评分为19~50分,平均33.6分。
选择同期的42例一般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36.9岁,受伤情况为:刀伤3例,交通事故伤27例,坠落伤8例,打斗伤4例,按创伤严重度评分标准评分为9~19分,平均14.3分。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开展对比观察实验来深入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对于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来帮助分析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重要性,推广普及此项治疗技术。
方法:随机在医院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来院治疗或开展手术护理的60例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打散,并在告知患者及家属的情况下,所有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观察研究。
患者将被随机分为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观察组,每组30人。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及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数据来分析两组不同方法对患者产生是不同作用。
结果: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h,治疗成功20人,患者平均满意度为3.2分。
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2h,治疗成功28人,患者平均满意度为4.7分。
结论:根据两组患者数据对比结果显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较短于对照组,治疗成功人数较多,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高,患者平均满意度打分高。
说明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手术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值得大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技术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临床效果损伤控制学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海军的术语,其目的是为了保全病人的生命【1】。
在严重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手术和护理中主要分为早期完全治疗阶段( ETC ),强调早期(<24小时)的决定性手术治疗,和过渡阶段( INT ),手术方法从早期决定性手术阶段逐渐过渡到使用外支架固定阶段【2】。
说明最初的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为探究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效果,花费一年的时间观察采集数据来开展对比实验。
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在医院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来院治疗或开展手术护理的60例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保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成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观察组2个组别,每组各30例。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疗效分析背景介绍严重多发伤是指人体出现多个部位的损伤,可能涉及头部、胸部、腹部、盆腔及四肢等多个部位。
由于外伤力量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
因此,这类伤病的治疗往往非常复杂,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协作,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是严重多发伤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通过最早、最快、最少的手术控制并固定病损部位,以减少早期感染、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愈合。
然而,当前对于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疗效分析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本文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疗效评估指标疗效评估指标通常包括生命体征恢复时间、疼痛缓解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
其中,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是指血压、心率、呼吸率和体温等恢复正常的时间。
疼痛缓解情况是指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程度。
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是指损伤部位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感觉恢复和神经纤维再生的情况等。
术后住院时间是指从手术切口关闭到病人离院的时间。
研究对象及方法本文查阅了很多相关的文献,选取了一些符合研究标准、样本选取合理的研究进行案例分析。
同时,我们也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求全面评估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疗效。
研究结果生命体征恢复时间随机选取1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均在48小时内。
疼痛缓解情况随机选取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10例进行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其余10例接受传统治疗。
在统计学分析中,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随机选取3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20例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其余10例接受传统治疗。
经过3个月的随访,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组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感觉恢复和神经纤维再生情况较传统治疗组有显著提高(P<0.05)。
术后住院时间随机选取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20例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其余20例接受传统治疗。
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骨科损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医疗问题,特别是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
在这些患者中,合并股骨骨折的风险极高,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如何有效控制骨科损伤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发展,尤其是合并股骨骨折的处理,成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当前,尽管已有许多研究关于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骨科损伤的控制策略,但针对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案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总结。
有必要对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何在综合治疗中最大限度地控制骨科损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为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具指导性的建议和思路。
1.2 研究目的股骨骨折在严重多发伤中并发的情况下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合并股骨骨折的危险性,了解其对多发伤患者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2. 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策略在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其对股骨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3. 总结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4. 研究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处理流程,探讨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策略和护理措施。
5. 通过临床实践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对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合并股骨骨折的危险性合并股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合并股骨骨折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股骨是人体最长、最强壮的骨头,承担着支撑身体重量和行走的重要任务。
一旦股骨骨折发生,会导致患者丧失正常的站立和行走能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把骨科损伤控制运用到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成效。
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参照组患者采用早期全面处理(ETC)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骨科损伤控制(DCO)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患者低,观察组患者的各方面治疗指标都优于参照组,且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最终得出结论:针对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来说,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方法,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股骨骨折;骨科损伤控制;临床成效在交通行业、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背景下,创伤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患者伴随着较严重的损伤状况。
临床医学上针对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需要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全面处理(ETC)技术是早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的主要方式,但是,患者术后经常会出现肺部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髓内的扩髓、插钉等操作对患者的身体损害较严重,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近几年,伴随着骨科损伤控制(DCO)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被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可以经过早期临床固定患者的骨折位置,降低患者的体内出血、脂肪栓塞、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如果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下面该文主要论述了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运用成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参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5例患者。
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为了将当前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首先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7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即常规治疗以及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之间明显存在较大的区别(P<0.05)。
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期间,为患者采取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方式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损伤控制骨科;疗效引言: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交通事业和建筑事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速度,而这也导致近年来交通事故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不断增加,其中由于各种不同事故所导致的受伤患者也随之不断的提升。
因此这也大大的增加了骨科的工作量,在骨科治疗中,严重多发伤是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且比较严重,患者通常会合并有骨折的症状,需要马上进行治疗,如不能及时的取得有效的治疗就可能会导致患者由于不同原因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死亡率直线上升。
因此面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要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将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从而提升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可以有效的对生理紊乱和炎症的发生进行控制,降低患者死亡率,本文就本院严重多发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骨科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分别是研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就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分组后,比较其一般资料,表1为对比结果。
1.2方法在治疗期间,均给予两组患者吸氧、静脉通路建立以及控制血压和心律的基础治疗措施,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增加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是采取损伤控骨方法,损伤控骨方法根据其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首先,如果患者的流血量较大已经达到了致命大出血的状态,就要马上对患者采取止血措施,控制患者的出血量,如患者骨折情况不稳定要采取临时外固定进行处理,外加液体复苏。
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首先分析了多发伤与股骨骨折的关系,指出了骨科损伤控制的重要性。
随后介绍了不同损伤类型下的治疗策略,强调手术技术和器械的改进对治疗效果的提升。
文章还详细讨论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总结了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的进展和展望,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这些研究成果对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骨科损伤控制、多发伤、股骨骨折、治疗、手术技术、器械、并发症、预防、处理、进展、展望1. 引言1.1 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是重要且复杂的医学课题。
在临床实践中,多发伤患者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难度大,其中骨科损伤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科损伤控制是指通过有效的手术和治疗措施,降低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多发伤与股骨骨折常常同时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骨科损伤控制在这些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期,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通过不断改进手术技术和器械,医生可以更精准地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技术应用到这一领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多发伤与股骨骨折的关系多发伤是指同一患者在同一事件中同时遭受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严重创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等高能量伤害的情况下。
与此股骨骨折是髋关节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也是骨科急诊中常见的情况之一。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对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疗效及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方法救治的52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2例患者中病死9例,死亡率17.3%,体克及合并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并发症5例均痊愈。
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具有安全,疗效明显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严重多发伤;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4-01
对于合并骨折的多发伤患者,如何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是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对骨折实施计划性分期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案[1]。
本文行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计5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年龄20-75岁,平均(41.1±16)岁;iss评分为10-15分,平均(1
2.8±1.52)分;致伤原因主要:高处坠落伤18例,压塌伤7例,交通伤37例;分别对严重多发伤伴骨盆骨折38例,均为骨盆环不稳定性骨折,股骨骨折14例,均为开放性骨折;均应用损伤控制外科理论治疗。
输血量超过2500ml的有39例。
1.2 方法损伤及治疗分三阶段治疗:第一阶段:对于临床诊断的不稳定性骨折行早期临时外固定,控制严重的大出血及休克,严重骨折时使用外固定支架等治疗;第二阶段:对于严重患者进行重症监护的复苏和生理状态的优化;第三阶段:患者生理状况和情况好转允许后,进行延期的骨折确定性复位和内固定手术。
2 结果
本组52例中死亡9例,死亡率为17.3%,其中3例于术中或术后24h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4例因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因抢救无效死亡,2例于手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而死亡;术后并发症为,2例合并ards使用呼吸机治疗痊愈,1例下肢深部感染,经清创,对口引流术后痊愈,l例隔下脓肿行隔下引流术后治愈。
随访6个月-3年,1例尿道狭窄经反复扩张尿道而治愈,其余患者经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
3 讨论
多发伤系指人体遭受外作用而致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创伤,严重多发伤有长时间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手术耐受力差,其特点是伤情复杂,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失血多和生理紊乱[2]。
可能促使患者发生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严重生理功能耗竭[3]。
如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骨折部位行一期内固定,并切除毁损组织。
因此,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是首选而且也是必需的处理措施。
对严重多发伤伴开放性骨折患者,骨折的处理时机和方法应依据患者个体化的临床状态而定[4],骨折的固定方法
应力求简单、迅速、有效,手术时机掌握不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固定常会造成骨折处理困难和发生畸形。
早期手术修复并固定骨折可迅速而有效止血,减少骨折的并发症,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伤情[5]。
开放性骨折伤口及骨折端出血是多发伤患者失血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多发伤严重的患者,应先做简单的外固定术,将确定性的内固定手术延至患者全身生命体征稳定以后,尤其是并发胸部、腹部损伤患者,可从根本上降低手术后并发ards和mods等的危险性[6]。
本组资料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出现了不同的症状,可结合胸腹穿刺、体征以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常规放置尿管,这样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膀胱及尿道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则摄胸部,骨盆x线片。
临床检查中注意是否出现休克,对非常严重的休克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临床体征及症状做进一步处理,在处理时无需频繁搬动,不要急于做辅助检查。
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严重骨盆骨折出血尽早进行处理[7]。
原因为严重骨盆骨折期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出血早期控制治疗无效,而在后期大部分是由于损伤合并感染导致的mods死亡,这在骨科创伤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提高并积极地开展dco,以挽救多发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命。
同时,dco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更符合外伤后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鲁海江,镇万新.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
科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6):4874-4475.
[2] 杨洪昌,陈仲,吴兆祥,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6):
517-518.
[3] 雪晖,罗飞,谢肇,等.应用损害控制策略治疗下肢多发性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6):511-512.
[4] 杨帆,刘开俊.损伤控制理论在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救治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1):9-11.
[5] 陈晓斌,孙天胜,任大江,等.伤害控制骨科学及其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7):603-604.
[6] 刘智,孙天胜,陈晓斌,等.应用伤害控制骨科学原则治疗骨科严重多发创伤[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3):207-208.
[7] 周贤杰,罗从风.创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8,29(3):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