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山水库土石坝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平山水库土石坝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平山水库土石坝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平山水库土石坝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平山水库土石坝初步设计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作者签名: 2012 年月日

导师签名: 2012 年月日

I

内容摘要

平山水库位于G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平山河中游,该河系睦水的主要支流,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由于平山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经初步论证,该工程拟采用土石坝作为挡水建筑物,岸边溢洪道作为泄水建筑物。

本文对土石坝的概念和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平山水利枢纽挡、泄水建筑物进行初步设计。

关键词:平山水库土石坝初步设计

Abstract

PingShan reservoir located 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PingShan River which is 3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G county, the river is the main tributary of the Mu River. Its entire length is 28 kilometers and its basin covers 556 square kilometers, the controls drainage area over the dam is 431 square kilometers. Because PingShan River is a mountainous nature river, it usually causes damage to thecrops and villages by the flash floods after rained, in addition, when the rainfall is not regular, it will be easy to cause drought, s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provided a large amount of surveys for this region to exploit waterpower resources.After generally demonstration,the project is proposed to use earth and rockfill dam as the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shore spillway as the water release structure.

This thesis is mainly to give a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the concept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of earth and rockfill dam, and make a preliminary design for the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the water release structure.

Key words: PingShan reservoir rockfill dam preliminary design

II

目录

前言 (1)

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 (3)

1.1 基本资料 (3)

1.2设计数据 (4)

2 枢纽布置 (1)

2.1 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及等级 (1)

2.2各组成建筑物的选择 (1)

2.3 枢纽总体布置方案的确定 (3)

3 土石坝设计 (4)

3.1坝型选择 (4)

3.2土石坝基本剖面的拟定 (5)

3.3防渗体设计 (7)

3.4土石坝渗流及稳定分析计算 (8)

3.5顶部构造 (17)

3.6护坡设计 (17)

3.7坝顶、坝面排水设计 (18)

3.8 坝体排水设计 (18)

3.9反滤层和过渡层 (20)

3.10 地基处理及坝体与地基岸坡的连接 (21)

3.11裂缝处理 (22)

4 溢洪道设计 (24)

4.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24)

4.2 溢洪道基本数据 (24)

4.3 工程布置 (24)

4.4溢洪道地基处理 (33)

5设计成果说明 (33)

5.1土石坝 (33)

5.2溢洪道 (34)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III

前言

根据教学要求,毕业设计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最后一项教学环节。本次设计内容为TS水利枢纽挡、泄水建筑物的初步设计,具体设计以位于G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平山河中游的平山水库为蓝本,平山河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由于平山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经初步论证,该工程拟采用土石坝作为挡水建筑物,岸边溢洪道作为泄水建筑物。本文将对土石坝的概念和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平山水利枢纽挡、泄水建筑物进行初步设计。它基本包括一般水利枢纽所需进行的水工初步设计过程。

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方法堆筑成的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全世界所建的百米以上高坝中,土石坝所占的比重在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30%,60年代接近40%,70年代接近60%,至80年代后增至7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兴建的各种类型的坝共有8.48万余座,其中95%以上为土石坝。由于土石坝工程施工简单、地质条件要求低、造价便宜,并可以就地取材且料源丰富,因此土石坝在我国的高坝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已建成的的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高178m,在建的瀑布沟砾石土心墙堆石坝,高186m,在建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高233m,在建的扎糯渡心墙堆石坝,高261.5m。目前,土石坝工程建设水平和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土石坝坝高开始向300m 级高度研发和建设。目前世界最高的土石坝,同时也是世界最高的水坝是位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阿姆河支流瓦赫什河上的罗贡坝,最大坝高335m,坝顶长660m,坝顶宽20m,底宽1500m,坝体体积7550万m3,库容133亿dm3,水电装机360万kw,工程主要任务是灌溉与发电。世界第二高坝是位于塔吉克斯坦境内瓦赫什河的布利桑京峡谷的努列克土质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300m,坝顶长704m,库容105亿m3,为季调节水库。

随着石方填筑质量的提高,面板接缝以及面板与岸坡和坝基连接结构的改进,钢筋混凝土斜墙结构的完善,现代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得到了大力推广。因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不但具备了土石坝的基本特点,而且在采用同等施工技术条件下,该坝型的填方量和防渗结构的工程量最小,是所有土石坝中最经济的坝型,结构也较为合理,目前成为当前土石坝发展的主要趋势。

1

平山水库采用粘土心墙土石坝作为挡水建筑物,岸边溢洪道作为泄水建筑物,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根据初步规划,本工程灌溉面积为20万亩(高程在102m以上),装机9万千瓦。防洪方面,由于水库调洪作用,使平山河下游不致洪水成灾,同时配合下游睦水水利枢纽,对睦水下游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在流域规划中规定本枢纽在通过设计洪水流量时,控制最大泄流流量不超过900 m3 /s。在航运方面,上游库区能增加航运里程20公里,下游可利用发电尾水等航运条件,使平山河下游四季都能筏运,并拟建竹木最大过坝能力为25吨的筏道。

本设计历时五个月,在此过程中参考近二十本相关图书,运用Geo-slope软件进行渗流计算和稳定计算,运用AutoCAD软件将设计结果图像化,更加直观明白的表现出设计成果,同时毕业设计辅导老师乔娟老师给予我相关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不可能完全妥当,对设计中的疏误或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2

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

1.1 基本资料

1.1.1概况

平山水库位于G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平山河中游,该河系睦水的主要支流,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沿河道有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南向东由高变低.最低高程为62.5m左右,河床比降3 ‰,河流发源于苏塘乡大源锭子,整个流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下游盛产稻麦,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木材,竹子等土特产。

由于平山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

1.1.2枢纽任务

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

根据初步规划,本工程灌溉面积为20万亩(高程在102m以上),装机9万千瓦.防洪方面,由于水库调洪作用,使平山河下游不致洪水成灾,同时配合下游睦水水利枢纽,对睦水下游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在流域规划中规定本枢纽在通过设计洪水流量时,控制最大泄流流量不超过900 m3 /s。在航运方面,上游库区能增加航运里程20公里,下游可利用发电尾水等航运条件,使平山河下游四季都能筏运,并拟建竹木最大过坝能力为25吨的筏道。

1.1.3地形、地质概况

地形情况:平山河流域多为丘陵山区,在平山枢纽上游均为大山区,河谷山势陡峭,河谷边坡一般为60°~70°,地势高差都在80~120m,河谷冲沟切割很深,山脉走向大约为东西方向,岩基出露很好,河床一般为100m左右,河道弯曲相当厉害,尤其枢纽布置处更为显著形成S形,沿河沙滩及坡积层发育,尤以坝址下游段的平山嘴下游一带及坝下陈家上游一带更为发育,其他地方则很少,在坝轴下游300m处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其覆盖物较厚,岩基产状凌乱。

地质情况:靠上游有泥盆五通砂岩靠下游为二叠纪灰岩,几条坝轴线皆落在五通砂岩上面。地质构造特征有:在平山嘴以南,即石灰岩与砂岩分界处,发现一大断层,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大致向北西,在第一坝轴线左肩的五通砂岩,特别破碎,在100多米范围内就有三,四出小断层,产状凌乱,坝区右岸破碎达60米的钻孔岩芯获得率仅为20%,可见岩石裂隙十分发育。

岩石的渗水率都很小,右岸一般为0.001~0.01,个别达到0.07~0.08,而左岸多为

3

0.001~0.01。

坝区下游石灰岩中,发现两处溶洞,平山嘴大溶洞和大泉眼大溶洞,前者对大坝及库区均无影响,但后者朝南东方向延伸的话,则可能通向库壁,待将来蓄水后,库水有可能顺着溶洞漏到库外,为此,目前正在加紧地质勘探工作,以便得出明确的结论和提出处理意见。

坝址覆盖层沿坝轴线厚度达1.5~5.0m,K=1×10-4 cm/s,浮容重γ=10.7kN/m3,内摩擦角Φ=35?。

1.1.4水文,气象

1)水文:由于流域径流资料缺乏,设计年月径流量及洪水流量不能直接由实测径流分析得到,必须通过降雨径流间接推求.根据省水文站由C城站插补延长得三天雨量计算频率:1000年一遇雨量498.1mm,200年一遇雨量348.2mm,50年一遇雨量299.9mm,暴雨洪峰流量Q0.1%=1860m3/s,Q0.5%=1550m3/s,Q1%=1480m3/s,多年平均来水量为4.55亿m3。。

2)气象:多年平均风速15m/s,水库吹程D=10Km,多年平均降雨量430mm/年,库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 C,年最高气温40.5?C,年最低气温-14.9? C,平均冻土深度1.3m。

1.1.5其他

1)坝顶无交通要求

2)对外交通情况

水路:由B城至溪口为南江段上水,自溪口至C城系睦水主流,为内河航运,全长256公里,可通行3~6吨木船,枯水季只能通行3吨以下船只,水运较为困难。

公路:附近公路线为AF干道,B城至C城段全长365KM,晴雨畅通无阻,但C 城至坝址尚无公路通行。

铁路:D城为乐万铁路车站,由B城至D城180KM,至工地有53公里。

3)地震:本地区为5~6度,设计时可不考虑。

1.2设计数据

1.2.1水库规划资料

1)正常蓄水位:112.6m;

2)设计洪水位:114.3m;

3)校核洪水位:116m;

4)死水位:103.8 m(发电极限工作深度8m);

5)灌溉最低库水位:103.2m;

4

6)总库容:2.00亿m3;

7)水库有效库容:1.15亿m3;

8)库容系数:0.575;

9)本设计以校核洪水时指定的下泄流量为泄水建筑物设计依据,即通过校核洪水位流量时,溢洪道泄水量q=1000 m3/s,相应下游最高洪水位70m。通过设计洪水位流量时,相应下游最高洪水位68.5m。当上游水位降到死水位时,相应的下游水位是64.5m。

1.2.2筑坝材料

1)土料:主要有粘土和壤土,可采用坝下1.5-3.0km丘陵区与平原地带,储量多,质量尚佳,可作为筑坝材料,其性能见表1.1。

2)砂土:可从坝上下游0.5-3.5km河滩上开采,储量多,可供筑坝使用,其性能见表1.2。

3)石料:可在坝址下游附近开采,石质为石灰岩及砂岩,质地坚硬,储量丰富,其性能见表1.3。

5

表1.1 土料特性表

表1.2 砂土特性表

表1.3 石料特性表

6

2 枢纽布置

2.1 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及等级

2.1.1 水库枢纽建筑物组成

根据水库枢纽的任务,该枢纽组成建筑物包括:拦河大坝、溢洪道、水电站建筑物、灌溉渠道、水库放空隧洞(拟利用导流洞作放空洞)、筏道。

2.1.2工程规模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以及该工程的一些指标确定工程规模如下:

1)各效益指标等别:根据枢纽灌溉面积为20万亩,在5~50万亩范围之间,属Ⅲ等工程;根据电站装机容量为9万kW,在5~30万kW之间,属Ⅲ等工程;根据总库容为2.00亿m3,在1~10亿m3,属Ⅱ等工程。

2)水库枢纽等别:根据规范规定,对具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工程,各效益指标分属不同等别时,整个工程的等别应按其最高的等别确定,故本水库枢纽为Ⅱ等工程。

3)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根据水工建筑物级别的划分标准,Ⅱ等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为2级水工建筑物,所以本枢纽中的拦河大坝、溢洪道、水电站建筑物、灌溉渠道、水库放空隧洞为2级水工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筏道为3级水工建筑物。

2.2各组成建筑物的选择

2.2.1 挡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挡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关系到整个地形的工程量、投资的工期,除筑坝材料是坝型选择的主要因素外,还要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施工条件、坝基处理方案、抗震要求等各种因素进行研究比较,最后选定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坝型

工程中主要的挡水建筑物型式有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现对各种坝型进行比较:

1)重力坝方案

重力坝基本剖面呈三角形,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来满足强度要求。

重力坝的优点:①筑坝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抵抗洪水漫顶,渗漏冲刷,地震破坏等的能力强;②对地质、地形条件适应性强,一般建与基岩上;③重力坝可做成溢流的,也可在坝内设置泄水孔,枢纽布置紧凑;④结构作用明确;⑤施工方便。

重力坝的缺点:①由于坝体剖面尺寸往往由于稳定和坝体拉应力强度条件控

制而做的较大,材料用量多,坝内压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且坝底面积大,因而扬压力也较大,对稳定不利;②因坝体体积较大,施工期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也较大,为防止温度裂缝,施工时对混凝土温度控制的要求较高。

2)拱坝方案

拱坝是固接于基岩的空间壳体结构,在平面上呈向上游的拱坝,其拱冠剖面呈竖直的或向上游凸出的曲面形。坝体结构既有拱作用又有梁作用,其承受的荷载一部分通过拱的作用压向两岸,另一部分通过竖直梁的作用传到坝底基岩。

拱坝的优点:①具有双向传力的性能;②拱是推力结构;③拱坝具有较高的超载能力;④拱坝轻韧,富有弹性而整体性好,借助岩基对地质功能的吸收,它又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拱坝的缺点:①拱坝是不设永久性横缝的整体朝静定结构,设计时需计入温度变化和地基位移对坝体应力的影响;②拱坝体形复杂;③设计施工难度大,对施工质量、筑坝材料强度和防渗要求,以及对地形地质条件及地基要求均较高。

3)土石坝方案

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土石混合料填筑而成的坝。

土石坝的优点:①就地取材,与混凝土坝相比,节省大量水泥、钢材和木材,且减少了筑坝材料运输费用;②对地质、地形条件要求较低,任何不良地基经处理后也可筑土石坝;③施工方法灵活,技术简单,且管理方便,易于加高扩建。

土石坝的缺点:①不允许坝顶溢流,一般需在河岸上另设泄水建筑物;②在河谷狭窄,洪水流量大的河道上施工导流较混凝土坝困难;③采用粘性土料施工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本设计中,从枢纽布置处地形地质平面图及1#坝轴线地质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坝址基岩为上部为五通砂岩,下面为石英砂岩和砂质页岩,覆盖层沿坝轴线厚1.5~5.0m,五通砂岩厚达30~80m,若建重力坝清基开挖量大,目前C城至坝址尚无铁路、公路通行,修建重力坝所需水泥、钢筋等材料运输不方便,且不能利用当地筑坝材料,故修建重力坝不经济。修建拱坝理想的地形条件是左右岸地形对称,岸坡平顺无突变,在平面上向下游收缩的河谷段,而且坝端下游侧要有足够的岩体支撑,以保证坝体的稳定。该河道弯曲相当厉害,尤其枢纽布置处更为显著形成S形,1#坝址处没有雄厚的山脊作为坝肩,左岸陡峭,右岸相对平缓,峡谷不对称,成不对称的“U”型,下游河床开阔,不适合拱坝的建设。土石坝对地形、地质条件要求低,几乎在所有的条件下都可以修建,且施工技术简单,可实行机械化施工,也能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覆盖层也不必挖去,因此造价相对较低,所以采用土石坝方案是选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坝型。

2.2.2 泄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土石坝最适合采用岸边溢洪道进行泄洪,在坝轴线下游300m处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右岸有马鞍形垭口,采用正槽式溢洪道泄洪,泄水槽与堰上水流方向一致,水流平顺,泄洪能力大,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水头和流量。

2.3枢纽总体布置方案的确定

挡水建筑物:土石坝(包括副坝在内)按直线布置在河弯地段的1#坝址线上。

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岸的天然垭口处。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后确定枢纽布置直接绘制地形地质平面图,见附图。

3土石坝设计

3.1坝型选择

影响土石坝坝型选择的因素有:坝高;筑坝材料;坝址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导流、施工进度与分期、填筑强度、气象条件、施工场地、运输条件、初期度汛等施工条件;枢纽布置、坝基处理型式、坝体与泄水引水建筑物等的连接;枢纽的开发目标和运行条件;土石坝以及枢纽的总工程量、总工期和总造价。

枢纽大坝采用当地材料筑坝,据初步勘察,土料可以采用坝轴线下游1.5~3.5公里的丘陵区与平原地带的土料,且储量很多,一般质量尚佳,可作筑坝之用。砂料可在坝轴线下游1~3公里河滩范围内及平山河出口处两岸河滩开采。石料可以用采石场开采,采石场可用坝轴线下游左岸山沟较合适,其石质为石灰岩、砂岩,质量良好,质地坚硬,岩石出露,覆盖浅,易开采。各种材料的特性见表1.1-1.3。

从建筑材料上说,该枢纽坝型选择均质坝、多种土质分区坝、斜墙坝、心墙坝均可。

1)均质坝。坝体材料单一,施工工序简单,干扰少;坝体防渗部分厚大,渗透比降比较小,有利于渗流稳定和减少通过坝体的渗流量,此外坝体和坝基、岸坡、及混凝土建筑物的接触渗径比较长,可简化防渗处理。但是,由于土料抗剪强度比用在其他坝型坝壳的石料、砂砾和砂等材料的抗剪强度小,故其上下游坝坡比其他坝型缓,填筑工程量比较大。坝体施工受严寒及降雨影响,有效工日会减少,工期延长,故在寒冷及多雨地区的使用受限制。故不选择均质坝。

2)多种土质分区坝。该坝型虽然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包括石渣在内的当地各种筑坝材料;土料用量较均质坝少,施工受气侯的影响也相对小一些,但是由于多种材料分区填筑,工序复杂,施工干扰大,故也不选用多种土质分区坝。

3)斜墙坝。斜墙坝与心墙坝,一般的优缺点无显著差别,粘心斜墙坝沙砾料填筑不受粘土填筑影响和牵制,沙砾料工作面大,施工方便。但到考虑坝址的地质条件,坝基有破碎带和覆盖层,截水槽开挖和断层处理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不易准确预计,故不应选择斜墙坝。

4)心墙坝。心墙位于坝体中间而不依靠在透明水壳上,其自重通过本身传到基础,不受坝壳沉降影响,依靠心墙填土自重,使得沿心墙与地基接触面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有利于心墙和地基的结合,提高接触面的渗透稳定性,使其因坝主体的变形而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小,粘土用量少,受气候影响相对小,粘土心墙施工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也比其他坝型小得多。同时因为用作防渗体的土料在位于坝下游1.5~3.5公里的丘陵区与平原地带储量很多,一般质量尚佳,可作筑坝之用;用作透水料的砂土可从坝上下游0.3~3.5公里河滩上开采,储量多,可供

筑坝使用,筑坝石料在坝址下游附近开采,且石质为石灰岩和砂岩,质地坚硬,储量丰富,便于开采,这样便于分别从上下游上料,填筑透水坝壳,使施工方便,减少工程造价,争取工期。

综合以上分析,最终选择粘土心墙坝。

3.2土石坝基本剖面的拟定

土石坝基本剖面包括上下游坝坡、坝顶宽度、坝顶高程等。

3.2.1 上下游坝坡

土石坝坝坡的大小取决于坝型、坝高、筑坝材料、荷载、坝基性质等因素,且直接影响到坝体的稳定和工程量大小。

根据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高度在30m以下的为低坝,高度在30~70m之间的土石坝坝高为中坝,高度超过70m的为高坝。由于平山水库属于Ⅱ等工程,以防洪发电为主,校核洪水位为116m,水库最低高程为62.5m,坝高至少53.5m,预估为中高坝,故本坝采用三级变坡。

1)上游坝坡坡率:从坝顶至坝踵依次为1:1.75;1:2.0;1:2.25。

2)下游坝坡坡率:从坝顶至坝趾依次为1:1.5;1:1.75;1:2.0。

3)马道:因土石坝高程相隔10~30m之间设马道,故第一级马道高程为80.50m,第二级马道高程100.50m,马道宽度取2.0m。

3.2.2 坝顶宽度

坝顶宽度根据运行、施工、构造、交通和地震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后确定。

本坝属于中坝,坝顶无交通要求,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中低坝的坝顶宽度可选5-10m。考虑到心墙顶宽必须超过3m,为便于心墙的施工,本设计坝顶宽度取B=8.0m。

3.2.3 坝顶高程

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按以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

1)设计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2)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3)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4)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加地震安全加高。

注:本设计不考虑地震,因此不考虑第四工况。

最后需预留一定的坝体沉降量,此处取坝高的1%。计算公式采用下列三式:

=++(3.1)

Y R e A

20cos 2m KV D e gH b = (3.2)

10.60.45l R h m n --= (3.3)

式中:Y ——坝顶超高;

R ——波浪在坝坡上的最大爬高,m ;

采用黄河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碾压式土石坝设计》推荐的计算波

浪在坝坡上的爬高R 计算公式。

式中:l h ——设计波高,5

1

3400.0166l h V D =m ;

m ——上游坝坡平均坡率,取m=3;

n ——坝坡护面糙率,上游拟采用浆砌石勾缝,取n=0.025。

5/41/30.01661510 1.056l h m =??=,则

10.60.45 1.05630.025 1.45R m --=???=

e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即风壅水面超出原库水位高度的最大值,m ;

623.61015100000.0129.850

e -???==??m

H m ——坝前水域平均水深,由于坝高不低于53.5m ,粗略估计H m 为50m ;

K ——综合摩阻系数,其值由于变化在(1.5~5.0)×10-6之间,计算时一般取K=3.6×10-6;

β——风向与水域中线的夹角,本设计为0°;

V 0——计算风速,本设计为15m/s ; D ——水库吹程,本设计为10 Km ;

A ——安全加高,m ,根据坝的等级和运用情况,其中非常运行条件

(a )适用于山区、丘陵区,非常运用条件(b )适用于平原区、滨海区,按表3.1确定。

表3.1 土石坝安全加高A (单位:m )

平山土石坝属于2级水工建筑物,平山河流域多为丘陵山区,在平山枢纽上游均为大山区,河谷山势陡峭,河谷边坡一般为600 ~700 ,地势高差都在80~120m,河谷冲沟切割很深,安全加高分别取:正常运用情况下 1.0m,非常运用情况下0.5m。

计算成果见表3.2。

表3.2 坝顶高程计算结果(单位:m)

其中:1)设计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2)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3)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

设计的坝顶高程是针对坝沉降稳定以后的情况而言的,因此,竣工时的坝顶高程应留预留足够的沉降量。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土质防渗体区分坝预留沉降量一般为坝高的1%,则计算坝顶高程为117.8m,坝基开挖高程最低位61.5m(清基深度1m),坝高则为56.3m,则实际坝高为56.9m。

综合以上考虑,初步设定坝顶高程取为:118.40m。

3.3防渗体设计

本土石坝的防渗体为粘土心墙,做成上下游面对称。

3.3.1防渗体尺寸

1)心墙顶宽

防渗体顶部的水平宽度考虑机械化施工的要求,不应小于3.0m。本心墙顶宽设计为4米。

2)心墙底宽

J不宜大于SL274—2001《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心墙的允许坡降[]

a

J设计为4,考虑清基深度1m,上下游最大作用水头差4。本心墙允许坡降[]

a

J=54.5/4=13.625m。H=116-61.5=54.5m(下游无水工况),故防渗体墙厚T≥H/[]

a

考虑到坝体安全,并参考相关类似工程经验,本坝心墙底宽设计为24m。

3)防渗体超高

防渗体顶部在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以上的超高,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心墙应为0.3~0.6m;在非常运行情况下,均不应低于该工况下的静水位,并应计算

风浪爬高的影响,以防风浪形成的壅水通过防渗体顶部渗向下游。当防渗体顶部设有稳定、坚固、不透水且与防渗体紧密结合的防浪墙时,可将防渗体顶部高程放宽至正常运用静水位以上即可。本坝防渗体将于防浪墙紧密结合,故防渗体高程设计为116m。

3.3.2防渗体保护层

心墙顶部应设保护层,防止冰冻和干裂。保护层可采用砂、砂砾或碎石,其厚度不小于该地区的冻深或干燥深度,粘土心墙不小于1m,此处取1.2m。坝顶路面混凝土厚0.4m,中部碎石厚0.4m,下部砾石厚0.4m。

3.3.3坝顶路面高程确定

因粘土心墙高程为116m,心墙保护层为1.2m,故坝顶路面高程为117.2m。

复核坝高:防浪墙高1.2m,故坝顶路面高程与防浪墙的总高程是118.4m,与3.2.3所计算的坝顶高程无误。

3.4土石坝渗流及稳定分析计算

3.4.1计算条件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平山水库枢纽工程等别为III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的要求,本次复核采用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为114.3m,校核洪水为116m,正常蓄水为112.6m ,死水位为103.2m 。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并结合水库的运行情况,计算工况取:

(1)正常工况

1)设计洪水位114.3m下形成稳定渗流时上、下游坝坡稳定计算工况;

2)设计洪水位114.3m骤降至死水位103.2m时上游坝坡稳定计算工况。

(2)非常工况

1)校核洪水位116m下形成稳定渗流时上、下游坝坡稳定计算工况;

2)校核洪水位116m骤降至死水位103.2m时上游坝坡稳定计算工况。

3.4.2计算参数的选取

计算参数见下表3.3。

表3.3 水库大坝稳定分析计算参数表

3.4.3计算方法

3.4.3.1渗流基本理论

土是一种三相组成的多孔介质,其孔隙在空间上相通。在饱和土中,水充满整个孔隙,当土中不同位置存在水位差时,土中水就会在水位能量作用下,从水位高(即能量高)的位置向水位低(即能量低)的位置流动。则液体(如土中水)从物质微孔(如土体孔隙)中透过的现象称为渗透,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即为渗流。由于渗流骨架的岩土性质与其中流体的性质较为复杂,所以常用平均概念和综合性的参数代表其渗流性质。

1)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最早,法国工程师达西(H.Darcy )在垂直圆管中装砂进行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渗透量 Q 除与断面面积 A 直接成正比外,正比于水头损失hw ,反比于渗径长度 L ,引入决定土粒结构和流体性质的一个常数 k ,则

hw Q A

L ∞ (3.4) 或hw

Q kA kJA L == (3.5) 式中:k 为反映土的透水性质的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

达西渗透定律为:

Q

v kJ

A

=

= (3.6) 上式表明在均质孔隙介质中渗流流速与水力梯度的一次方成比例并与土的性质有关。但是,达西渗透定律仅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使用,即流体做层流运动时方可,在水利工程中,除了堆石坝、堆石排水体等大孔隙介质中的渗流为湍流之外,绝大多数渗流均属于层流范围。

2)二维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当渗流场中水头及流速等渗流要素不随时间改变时,这种渗流为稳定渗流。 对稳定渗流场中任意点A 处的以微小单元,面积为dxdz ,厚度为dy=1,在x 和z 方向各有流速x v 和z v 。

单位时间内流入这个微小单元体的渗流量为e q d ,则

11?+?=dx v dz v dq z x e (3.7)

单位时间内流出这个微小单元体的渗水量为0dq ,则

0()1()1

x z x z v v

dq v dx dz v dz dx x z ??=+?++??? (3.8) 假定水体不可压缩,则根据水流连续原理,单位时间内流入和流出微小单元体的水量应该相等,即

0dq dq e = (3.9)

由上得到:二维渗流连续方程

x z

v v x z ??+=?? (3.10) 3)二维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假设液体和固体骨架都不可压缩,于是,可得到不可压缩介质中的渗流基本微分方程,也称为稳定渗流微分方程: 根据达西渗透定律,对于各向异性土:

x x x x

h

v k J k x ?==? (3.11) z z z z

h

v k J k z ?==? (3.12)

式中:z x k k ——表示x 和z 方向的渗透系数;

h ——测管水头。

由上述可得:在二维平面渗流的情况下,均匀各向异性土体的渗流基本微分方程为:

22220x z h h

k k x z

??+=?? (3.13) 对于各向同性的均质土,z x k k =,则可得到:著名的拉普拉斯方程,也是平面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2222

0h h

x z ??+=?? (3.14) 4)渗流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

有限(单)元法是数值计算方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有限单元法以剖分离散和分块插值为指导思想。其基本方法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化为一组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单元组合体,利用每一个单元内假设的近似函数来分片地表达整个求解域上待求的未知场函数。由于单元能按不同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且单元本身又可以有多种形状,因此可以模型化几何形状复杂的求解域。单元内的近似函数通常由未知场函数或其导数在单元各个节点的数值和其插值函数来表达。这样一来,未知场函数或其导数在各个节点上的数值就成为新的未知量,从而使一个连续的无限自由度问题变成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一经求出这些未知量,就可以通过插值函数计算出各个单元内场函数的近似值,进而得到整个求解域上场函数的近似值。显然随着单元数目的增加,或者随着单元自由度的增加及插值函数精度的提高,解的近似程度将不断改进,只要单元满足收敛要

求,近似解最后将收敛于精确解。

有限元法虽然类似于有限差分法,但其实施方法不同。有限差分法是直接从微分方程入手,以离散格式逐步近似逼近方程中的导数。有限元法的实施则相反,按照变分原理求泛函积分找其函数值,即把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转变为一个泛函求极值的问题。

有限元法是一种分块近似兹(Ritz)法的应用,即首先把连续体或研究区域离散划分为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一起的单元的组合体,再以连续的分片插值函数建立一个个的单元方程后,依靠各节点把单元与单元连接起来,集合为整体,形成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有限单元法在模拟曲线边界和向异性渗透介质方面比有限差分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4.3.2稳定基本理论

稳定分析是确定大坝剖面和安全的主要依据,稳定分析的可靠性对大坝的经济性安全性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为稳定分析基础的土强度与破坏理论,应用广泛的是摩尔—库仑理论。

在工程上采用的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在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上,假设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土体将沿某一滑裂面产生剪切破坏而失稳,滑裂面上各点,土体均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满足摩尔—库仑强度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进,对土石坝稳定分析的逐渐深入,研究理论逐渐成熟,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四种:瑞典圆弧法、简化的毕肖(Bishop)法、滑楔法及满足所有力和力矩平衡的方法。

1)瑞典圆弧法计算原理

Fenenius根据在瑞典岸边发生的圆弧滑动破坏,提出了瑞典条分法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是条分法中最简单的方法。除了假定滑裂面是个圆柱面外,还假定不考虑土条两侧的作用力,安全系数定义为每一土条在滑裂面上所提供的抗滑力矩之和与外荷载及滑动土体在滑裂面上所产生的滑动力矩和之比。由十不考虑条间力的作用,严格地说,对每一土条力的平衡条件是不满足的,对土条本身的力矩平衡也不满足,仅能满足整个滑动土体的整体力矩平衡条件。由此产生的误差,一般使求出的安全系数偏低10%~20%,这种误差随着滑裂面圆心角和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尽管这种根据大胆假设得出的简便方法有缺点,可是该方法简单明了,容易计算。瑞典法的推导通常采用总应力法。但同样可用有效应力法(考虑孔隙水压力)计算并按定义的安全系来推导公式。为了考虑条间力的作用,可假定每一土条两侧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均和该土条底面平行,因此在进行土条底部法线方向力的平衡时,可以不予考虑。

安全系数计算公式:

坝体稳定计算书

1 坝顶高程及护坡计算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 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分别按以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①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②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③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考虑坝前水深、风区长度、坝坡等因素的不同,分别计算安全加固前后主坝及一、二、三副坝的坝顶高程。 计算波浪要素所用的设计风速的取值:正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 均年最大风速的倍;对于非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根据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值采用15.2m/s 计算。主坝风区长度为886m西营副坝风区长度为200m马尾副坝风区长度为330m 采用公式法进行计算。 坝顶超高计算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 2001,坝顶在水库静水位的超 高应按下式计算: y=R+e+A 式中: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 e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m ; A安全超高(m,对于3级土石坝,设计工况时A=0.7m,校 核工况时A=0.4m; 加固前坝顶超高的计算 1.2.1计算参数 各大坝计算采用的参数见表121.1 —2。

表 121.1 主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 1.2.2加固前坝顶高程复核 各坝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1.2.2.1?2 从表1.2.2.1可以看出,校核工况下主坝坝顶高程最大,所以坝顶高 程取17.39m,小于现状防浪墙顶高程~17.63m ,现坝顶高程满足现行规范的 西营副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 主坝加固前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表 121.2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范文

第一部分设计基本资料 §1.l 初步设计资料 一. 工程名称:乌海市区某政府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二. 工程概况:建筑总高为23.1m,主体为六层,局部为五层,室内外 高差0.45m. 三.基本风压:0.5KN㎡. 四. 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25 KN㎡。 五. 水文资料:地下水位在-4.5米处。 六. 地质条件: 1. 地震烈度: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场地类型:Ⅱ类。 2. 地质资料: 表1-1 地质资料 岩土名称土层厚度(m)质量密度ρ (gcm3) 地基土静荷载标准值 (Kpa) 粉土 2.48 1.963 160 粉砂 1.02 1.98 150 粉砂- 1.98 160 砾沙 4.01 - 220 粉细沙- - 180 七. 材料使用: 1. 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2. 钢筋:梁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400,箍筋HRB335,基础用HPB300

3. 墙体: a. 外纵墙采用3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11.8KNm 3),一侧墙体为水刷石墙面(0.5KN ㎡),一侧为20㎜厚抹灰(17KN ㎡); b. 内隔墙采用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砼砌块(5.5KNm 3),两侧均为20mm 厚抹灰(17KN ㎡)。 4. 窗:均为钢框玻璃窗(0.45KNm 2) 5. 门:除大门为玻璃门(0.45KNm 2),办公室均为木门(0.2KNm 2). §1.2 结构选型 一. 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二.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屋盖,屋面板厚100mm 。 三. 楼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肋型屋盖,板厚100mm 。 四. 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 第二部分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2.1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 §2.1.1梁柱截面尺寸初选 主体结构共6层,局部5层,底层高4.2m ,其他层高均为3.6m 。内墙做法:200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做法:3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门窗详见门窗表,楼层屋盖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 板厚取100 mm : 80~903600)45 ~40(100=?>=l l h mm 一.梁截面尺寸的估算: (1)主梁:L=6000㎜ 1 17505008 12h L mm mm ?? == ??? ,取600㎜

《水工建筑物》教学大纲

《水工建筑物》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0201085 二、课程名称:水工建筑物 (Hydraulic Structure) 三、学分/学时: 4.0/(课内64学时,课外64学时) 四、教学对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 五、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材 料、工程地质等 六、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七、开课单位: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水电系 八、使用教材:《水工建筑物》沈长松王世夏林益才刘晓青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01 九、教学目标: 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用主要构造等。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十、课程要求: 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步骤,具体包括剖面设计、应力分析、稳定分析、地基处理、些水建筑物的水利设计、消能防冲设计等,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输水建筑物的选型、组成和布置、水利枢纽布置等,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要点,配置如下实践性环节: 1、作业4-5次; 2、进行一次期中测验; 3、课内随堂小作业3-4次; 4、课程设计1次(具体内容要求单列)。 十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4学时) ?知识要点:水资源、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水利枢纽对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程 序、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方法等。 ?重点难点: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及研究途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利用大量工程图片介绍我国水利建设成就。 第二章岩基上的重力坝(16学时) ?知识要点: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力坝的稳定分析、重力坝的应力分析、非溢流重力坝 的剖面设计、溢流重力坝和坝身泄水孔、重力坝的材料与构造、重力坝的基础处理、宽缝重力坝与空腹重力坝及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等。 ?重点难点:安全系数法、极限状态法、增稳措施、材料力学法、垂直正应力呈线性分布、坝顶 溢流、大孔口、坝身泄水孔、四种消能方式、横缝、止水、纵缝、帷幕灌浆等。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 第三章拱坝(10学时) ?知识要点:拱坝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拱坝布置、拱坝应力分析、拱座稳定分析、拱坝的构造及 地基处理等。 ?重点难点:拱梁交点变位一致、拱梁应力自行调整、应力分析方法、温度对稳定应力的影响等。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 第四章支墩坝(2学时) ?知识要点:支墩坝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平板坝、连拱坝、大头坝及支墩坝坝身过水设施等。 ?重点难点:结构计算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五章土石坝(10学时) ?知识要点:土石坝的特点、土石坝的剖面和基本构造、土石坝的筑坝材料、土石坝的渗流分析、 土石坝的稳定分析、土石坝应力应变分析、土石坝的裂缝及其控制、土石坝的地基处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等。 ?重点难点:土石坝的类型、坝顶不能过水、坝身不宜埋管、渗流分析的水力学方法、坝坡失稳 的几种破坏型式及相应的稳定分析方法、排水设备的型式及对浸润线和坝坡稳定的影响、渗流破坏的类型及发生部位、防止渗透破坏的措施、地基处理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 第六章河岸溢洪道(4学时) ?知识要点:正槽溢洪道、侧槽溢洪道及其它形式的溢洪道。 ?重点难点:收缩段、弯曲段设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自学。 第七章水工隧洞(4学时)

水资源规划毕业设计(沅水五强溪水库

水资源规划 沅水五强溪水库水利计算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习形式: 时间:

目录 1 基本情况 (3) 1.1 流域概况 (3) 1.2 开发任务 (3) 1.3 设计任务 (4) 1.4 设计前提 (4) 1.5 设计内容 (5) 1.6 设计原始资料 (5) 2 兴利计算 (10) 2.1 基本资料整理 (10) 2.2 死水位的确定 (10) 2.3 保证出力计算 (13) 2.4 水电站必需容量选择 (15) 2.5 水电站调度图绘制 (16) 2.6 重复容量选择与多年平均电能计算 (20) 3 防洪计算 (24) 3.1 水库调洪计算 (24) 3.2 坝顶高程的确定 (26) 4 经济计算 (29) 4.1 方案一工程费用 (29)

4.2 其它方案工程费 (32) 4.3 防洪效益 (39) 4.4 经济比较 (40) 附表 (45) 附图 (70)

1 基本情况 1.1 流域概况 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上离沅陵县城73km,下距常德市130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3800km2,占沅水总流域面积的93%,流域雨量充沛,水量丰富,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060m3/s,年水量649×108m3,并有1925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和核实的历史洪水资料。坝址位于沅水干流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岩性坚硬,地形地质条件良好。具备了修筑高坝的自然条件。 在沅水规划中,五强溪水电站为沅水干流最后第二个梯级,上游接虎皮溪及酉水的风滩(已建成)梯级,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库,系湖南省最大的水电电源点。 1.2 开发任务 五强溪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和灌溉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其开发任务分述如下: 1.发电 五强溪水电站建成后投入华中电网,主要供电范围为湖南省。 2.防洪 沅水下游赤山以西的桃源、常德、汉寿三县及常德市所属平原河网地区,统称沅水尾闾。这个地区地势低洼。全靠提防保护,共保护人口106万,农水159万亩。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20000m3/s,如遇1927、1931、1933、1935、1943、1949、1954、1969等年洪水重现,河道均不

土石坝稳定计算安全评价与计算毕业设计

第4章大坝稳定计算 4.1. 计算方法 4.1.1. 计算原理 本设计稳定分析采用简单条分法——瑞典圆弧法。该法基本假定土坡失稳破坏可简化为一平面应变问题,破坏滑动面为一圆弧形面,将面上作用力相对于圆心形成的阻滑力矩与滑动力矩的比值定义为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时将可能滑动面上的土体划分成若干铅直土条,略去土条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图4.1 瑞典圆弧法计算简图 下游坝坡有渗流水存在,应计入渗流对稳定的影响。在计算土条重量时,对浸润线以下的部分取饱和容重,对浸润线以上的部分取实重(土体干重加含水重)。假设土条两侧的渗流水压力基本上平衡,则稳定安全系数的综合简化计算公式为:

∑∑+±+ψ--±= ] /cos )[(} sec ]sin sec cos ){[(R e Q V W b c tg Q b u V W K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C ααααα‘ ’ (4.1) 其中:i ——土条编号; W ——土条重量; u ——作用于土条底部的孔隙水压力; ,b α——分别为土条宽度和其沿滑裂面的坡角; //,c ?——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S ——产生滑动的作用力; T ——抗力。 表4.1 坝体安全系数表 4.1.2. 计算工况 根据水工建筑物教材的要求,稳定渗流期校核两种工况的上下游坝坡稳定:正常运用条件和非正常运用条件I ,对于设计洪水位的上下游坝坡,其浸润线和水位均处于正常和校核条件之间,在坝体尺寸和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正常和校核满足要求,设计即满足要求。 4.1.3. 基础资料 表4.2 三百梯水库坝体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说明

目录 摘要 (1) 1 总说明 (3) 1.1 项目背景 (3) 1.2 项目概况 (3) 1.3 设计依据 (3) 1.4 设计范围及内容 (3) 1.5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3) 2总平面设计 (3) 2.1 场地概述 (3) 2.2 总平面布置 (3) 2.3 竖向设计 (4) 2.4 交通组织 (4) 3 建筑设计 (4) 3.1 设计构思 (4) 3.2 建筑单体设计 (4) 3.3 平面设计 (4) 3.4 交通组织设计及物流分析 (5) 3.5 立面造型设计 (5) 3.6 无障碍设计 (5) 3.7 采用的标准图集 (5) 4 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 (6) 4.1 绿化设计 (6) 4.2 景观设计 (6) 4.3 综合设计 (6) 5 结构设计 (6) 5.1 设计依据 (6) 5.2 设计荷载 (6) 5.3 场地特征及适应性 (7)

5.4 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 (7) 5.5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7) 5.6 主要结构构件资料 (7) 5.7 采用的标准图集 (7) 6 消防设计 (8) 参考文献 (8)

办公楼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指导老师: 摘要 本工程为新乡菲宇办公楼设计,该楼为六层,总高20.7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898.88m2。本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及土力学和对材料性质的深刻了解,遵守设计规则,保证建筑结构合理,所有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合格,工艺良好。 本建筑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采取积极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外表强度和坚固性,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另外,还要有艺术的美感,要有时代气息。 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设计是使结构物得到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的过程。结构体系选择后,进行荷载分析和强度分析,同时考虑与建筑经济学的关系,把材料制做安装所需成本、所用时间,以及结构使用期间的维修联系起来。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内力计算

《水工建筑物》教学大纲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水工建筑物》教学大纲 二〇一二年七月

目录 1.课程的教学目的.................................................................................................................... - 1 - 2.课程教学任务 ....................................................................................................................... - 3 - 3. 教学内容 ............................................................................................................................. - 5 - 4. 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 - 11 - 5. 教学方法、手段................................................................................................................ - 68 - 6. 重力坝设计教学大纲........................................................................................................ - 72 - 7. 土坝课程设计大纲............................................................................................................ - 74 - 8. 水闸课程设计大纲............................................................................................................ - 76 - 9. 隧洞课程设计大纲............................................................................................................ - 78 - 10.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 81 - 11. 顶岗实习教学大纲.......................................................................................................... - 84 -

(整理)五强溪水库水资源规划毕业设计

河海大学函授毕业设计报告-------------水资源规划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习形式: 时间:

目录 1 基本情况 (3) 1.1 流域概况 (3) 1.2 开发任务 (3) 1.3 设计任务 (4) 1.4 设计前提 (4) 1.5 设计内容 (5) 1.6 设计原始资料 (5) 2 兴利计算 (10) 2.1 基本资料整理 (10) 2.2 死水位的确定 (10) 2.3 保证出力计算 (13) 2.4 水电站必需容量选择 (15) 2.5 水电站调度图绘制 (16) 2.6 重复容量选择与多年平均电能计算 (20) 3 防洪计算 (24) 3.1 水库调洪计算 (24) 3.2 坝顶高程的确定 (26) 4 经济计算 (29) 4.1 方案一工程费用 (29)

4.2 其它方案工程费 (32) 4.3 防洪效益 (39) 4.4 经济比较 (40) 附表 (45) 附图 (70)

1 基本情况 1.1 流域概况 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上离沅陵县城73km,下距常德市130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3800km2,占沅水总流域面积的93%,流域雨量充沛,水量丰富,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060m3/s,年水量649×108m3,并有1925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和核实的历史洪水资料。坝址位于沅水干流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岩性坚硬,地形地质条件良好。具备了修筑高坝的自然条件。 在沅水规划中,五强溪水电站为沅水干流最后第二个梯级,上游接虎皮溪及酉水的风滩(已建成)梯级,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库,系湖南省最大的水电电源点。 1.2 开发任务 五强溪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和灌溉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其开发任务分述如下: 1.发电 五强溪水电站建成后投入华中电网,主要供电范围为湖南省。 2.防洪 沅水下游赤山以西的桃源、常德、汉寿三县及常德市所属平原河网地区,统称沅水尾闾。这个地区地势低洼。全靠提防保护,共保护人口106万,农水159万亩。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20000m3/s,如遇1927、1931、1933、1935、1943、1949、1954、1969等年洪水重现,河道均不

《土石坝设计与施工》实训任务书(五组)

《土石坝设计与施工》实训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地形、地质资料。 某河流位于山区峡谷内,全长约122km,两岸地势高峻,土石坝坝址处位于其中游地段的峡谷地带,为梯形河谷,河床比较平缓,坡降不太大,河床宽约120m,河床基面高程为380.0m。坝址一带均为原生黄土,河槽底部有深4~5m的沙卵石。 2、水文水利计算资料如下: 正常高水位436.0m,相应下游水位382.0 m; 设计洪水位437.0 m,相应下游水位385.0 m; 校核洪水位438.0 m,相应下游水位386.40 m; 死水位516.2 m; 3、气象地理资料如下: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2m/s 水库吹程:1km; 该地区地震烈度5度。 4、建筑材料资料如下: ①该坝址附近壤土比较丰富,蕴藏量约为500万m3,河床中有沙砾料可供开 采,运距约1.5km,但储量仅为15万m3,距坝址8km处可开采块石,交通较方便; ②壤土试验有关指标:干容重16.5kN/ m3,浮容重10.6kN/ m3,饱和容重 20.6 kN/ m3,粘结力19Kpa,内摩擦角18度,渗透系数2.4×10-5cm/s; ③可供作堆石排水体的石料有关指标:比重2.71,干容重19.50 kN/ m3, 饱和容重22.30 kN/ m3,浮容重12.30 kN/ m3,湿容重20.30 kN/ m3,内摩擦角31°,渗透系数2×10-2cm/s。 二、实训要求 1、根据所给资料规划工程布置;绘制其布置图 2、试按选择坝形设计土石坝,按比例绘制其剖面图并做必要的计算; 3、画出防渗、排水和护坡等细部构造,标明必要的尺寸和高程; 4、编制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设计图手绘、机打均可)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精选5篇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精选5篇 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 本工程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预期工期,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合格标准。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达到文明施工工地的标准。现场整洁,排放有控,保护周边,环保作业;合理消耗资源,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 项目部全面履行合同,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有计划的组织、指挥、管理和控制。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安全,文明,卫生管理措施及项目季节性施工措施。在设计中主要运用了AutoCAD、MATLAB等软件运用,同时还对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进行编制。 本次毕业设计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但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熟悉了图纸,熟悉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更加了解以后工作的方向。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 通过这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樊长林老师及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回想起过去这段时

虞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斜心墙土石坝方案设计任务书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虞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 学生姓名:何爱明 学院名称: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班级名称:水电1031 学号: 1006321125 指导教师:冯隽 教师职称: 研究生 学历:硕士 2013年 3月 20 日

长春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注:任务书中的数据、图表及其他文字说明可作为附件附在任务书后面,并在主要要求中标明“见附件”。

附件:工程概况 1 流域概况 虞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向自东南向西北,全长约122公里,流域面积2558平方公里,在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780平方公里。 本流域大部分为山岭地带,山脉和盆地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流域内支流很多,但多为小的山区流河流,地表大部分为松软的沙岩、页岩、玄武岩及石灰岩的风化层,汛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大。冲积层较厚,两岸有崩塌现象。 本流域内因山脉连绵,交通不便,故居民较少,全区农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林木面积约占全区的30%,其种类有松、杉等。其余为荒山及草皮覆盖。 2 气候特征 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约为12.8度,最高气温为30.5度,发生在7月份,最低气温为-5.3度,发生在1月份。 表1 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度) 表2 平均温度日数

2.2 湿度 本区域气候特征是冬干夏湿,每年11月至次年和4月特别干燥,其相对湿度为51~73%之间,夏季因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随之增大,一般变化范围为67~86%。 2.3 降水量 最大年降水量可达1213毫米,最小为617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5毫米。 表3 各月降雨日数统计表 2.4 风力及风向 一般1—4月风力较大,实测最大风速为19.1米/秒,相当于8级风力,风向为西北偏西。水库吹程为15公里。实测多年平均风速14m/s。 3 水文特征 虞江径流的主要来源为降水,在此山区流域内无湖泊调节径流。根据实测短期水文气象资料研究,一般是每年五月底至六月初河水开始上涨,汛期开始,至十月以后洪水下降,则枯水期开始,直至次年五月。 虞江洪水形状陡涨猛落,峰高而瘦,具有山区河流的特性,实测最大流量为700秒立米,而最小流量为0.5秒立米。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土石坝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Ⅱ)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2008级 1 设计题目 黑河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 2 主要内容 本工程采用混合式开发,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下游环境与生态用水。该枢纽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坝体防渗体材料采用粘土;泄洪建筑物为布置在右岸的水工隧洞;引水发电隧洞亦布置在右岸。 枢纽主要工程参数: (一)发电及水库特征 (1)、本电站装机容量_________万千瓦。 (2)、水库校核洪水位:_________m; 水库设计洪水位:_________m; 水库正常蓄水位:_________m,设计死水位:_________m; 正常蓄水位以下相应水库库容________m3。 (3)、厂房型式为引水式发电厂房。 (4)、坝底高程为 ______ ___m。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__ ___m/s,库面吹程__ ___k m,风向与坝轴线垂直。 (6)、土石坝坝型为粘土__ ___堆石坝。 (二)地震设计烈度为度。 (三)河床处坝基相对不透水层埋深_____ ___m。 (四)其他 ___ __。 黑河水利枢纽设计资料说明: 黑河水利枢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江河干流水电规划“一库七级”开发方案的龙头水库梯级电站。首部枢纽距九寨沟县县城约74km,厂区距九寨沟县县城约54km,若尔盖—九寨沟公路从工程区通过,对外交通方便。 (一)水文 (1)流域概况 白水江系白龙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山脉东麓,分为黑河和白河两源,两源于黑河桥汇合后始称白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经九寨沟县白河乡、安乐乡、城关、双河乡,自柴门关出四川境,流入甘肃省文县,于碧口汇入嘉陵江一级支流白龙江。白水江九寨沟县境内河道长约50km。该河段南部与平武县境内的火溪河为界;西南部与松潘县岷江源头分水;西北毗邻黄河的黑河流域;北接白龙江。

O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doc

O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本设计以O 江流域的水文、地形、地质为基础,通过调洪演算确定了坝型及枢纽布置、大坝设计、泄水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简略的计算。在设计中对经济、技术及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比较,拟定相应的斜心墙土石坝设计方案。 本设计以O 江流域的水文、地形、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调洪演算确定了水库的特征水位,进行了枢纽布置;对大坝、泄水建筑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设计。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确定了枢纽工程各主体部分的进度。设计中考虑了经济、技术及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并对各部分可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最优方案。 O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zip

P&G公司诉上海晨铉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不正当竞争案- 本案是上海法院受理的第一起计算机网络域名与商标相冲突的案件。本案判决是人民法院认定驰名商标的酋例生效判决,也是人民法院就域名与商标的冲突作出的酋例生效判决。本案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第一,确认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使用产生的纠纷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第二,法院在审理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使用的案件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就系争商标是否构成驰名商标作出调定;第三,确立了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使用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定标准。 案情 原告:(美国)普罗克特和甘布尔公司(Procter &Gamble,简称P&G公司) 被告:上海晨铉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976年5月,(瑞士)P&G公司在中国注册了“SAFEGUARD”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70类香皂、肥皂等。原告(美国)P&G公司(中译为宝洁公司)于1992年8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从(瑞士)P&G公司受让上述商标。1994年6月,宝洁公司在中国注册了“safeguard/舒肤佳”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类肥皂、护发制剂等。宝洁公司还在中国注册了“舒肤佳”。“safeguard”及其组合的多个商标。宝洁公司自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土石坝设计指导书 一、目的 通过这次设计,综合运用工程制图、工程地质、水力学、土力学等课程知识,进一步掌握〈〈水工建筑物〉〉课程中“土石坝”的总体布置、土料设计、剖面拟定、渗流及坝坡稳定计算等内容。 二、资料及工程任务 工程设计资料包括地形、地质资料,水文、水利计算资料、筑坝材料资料等。 三、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 1、考虑泄洪和输水要求进行总体枢纽布置,其建筑物包括土石坝、溢洪道、输 水洞等。 2、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土石坝坝型。 3、根据提供的料场资料,确定防渗料及坝壳堆石料填筑标准。防渗粘土料按压 实度98%控制,堆石料按孔隙率20%~28%控制。 4、利用已给的水库特征水位,考虑风浪及安全加高因素,按正常运行和非常运 行情况中的最大值确定坝顶或防浪墙顶高程。地震作用引起的沉降和涌浪综合考虑可取2.0m。 5、按使用要求及工程经验确定坝顶宽度、上下游坝坡坡比,初步拟定大坝剖面 尺寸。 6、选择最大横剖面进行渗流计算,确定单宽渗流量并绘制浸润线,同时进行渗 透稳定性校核。这部分可只进行正常蓄水位稳定渗流计算。 7、以渗流计算剖面和相应工况为基准,进行下游坝坡稳定校核。计算采用计及 条块间作用力的简化毕肖普法,抗剪强度指标按表4-8选用。注意为计算简便,堆石料强度指标不需按非线性强度包线修正;下游可按无水情况考虑。 8、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坝顶、护坡、反滤过渡层。 9、坝基防渗处理,帷幕灌浆深度及灌浆孔距、排距确定。 10、由于设计时间有限,初拟尺寸无论合适与否,均不需再做调整。但要对结果 加以评述。

四、设计成果 需提交的最终设计成果包括: ●平面布置A1图; ●坝纵横剖面图,包括帷幕灌浆深度、标准横剖面、坝顶及护坡大样A1图; ●设计计算说明书; 图纸用AutoCAD绘制或手绘均可。 五、进度计划 本课程设计为2周,全天设计,具体安排: ●第1~3天熟悉资料、枢纽布置、建筑物级别,坝顶高程及初始剖面确定; ●第4~5天渗流分析计算; ●第6~8天坝坡稳定计算; ●第9天坝基防渗及坝体细剖设计。 ●第10~12天绘图 ●第13~14天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 六、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北京: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北京:中国计 划出版社,1999. [3] 顾慰慈. 土石(堤)坝的设计与计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华东水利学院. 水工设计手册·第四卷·土石坝.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

片上水库毕业设计5

1 枢纽概况及工程目 片上水库是河海流域大清河北支流拒马河上的一座大(二)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7.16亿立米,死库容0.44亿立米可进行防洪、兴利的调节库容6.72亿立米。 拒马河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流经涞源、易县、涞水山峡地区,至北京房山县张坊镇流入平原,并分南北两支。南拒马河经涞水至北河店与易水汇流至新城白沟镇,北拒马河汇合胡良河、琉璃河后在涿州县东茨村入白沟河,往南流至白沟镇汇合南拒马河后为大清河。 拒马河位于太行山东麓,流域面积约10000km2。地形特点,西部为山区,流域面积约5000km2,东部为平原。山区多为石质山区,植被较少,坡度较陡。仅上游涞源以上分水岭处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区。平原河槽较窄,坡度很缓。本流域且为华北暴雨中心所在,因此洪水大,危害较为严重。 本工程可为东部平原房、涞、涿灌区的一百多万亩农田灌溉、北京生活及工业用水提供水源。 枢纽建筑物包括主坝、付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

2 设计的基本资料 2.1 地形、地质条件 2.1.1库区地形 图2-1 片上水库河谷断面图 2.1.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本区除第四系地层外,均为中震旦系,雾迷山组地层(Z2w),分层、厚度及岩性见表2.1。此外尚有燕山期辉绿岩墙侵入体。 表2.1 地层厚度及岩性 辉绿岩和片岩透水性甚微,是本区相对隔水层。 本区构造,普遍发育有两组构造裂隙,一组为走向北东70度左右,一组为走向北西300-340度,均为陡倾角裂隙。

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 2.1.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1)河床覆盖层 河床宽600余米为第四系冲积砂卵石层所覆盖,厚度为15-28m,靠左右岸边各有一冲蚀槽,左侧为古河床,以卵石层为主。地下水位约为105-106m。通过抽水试验,渗透系数K最小为 2.74×10-4m/s,最大8.56×10-3m/s,一般为(2.31~5.79)×10-3m/s,砂卵石层须防渗处理。 在砂卵石层中,有砂质黏土及细沙夹层。 砂质夹层分布在坝线下游02钻孔附近,高程一般89-91m,厚度1.5-1.8m,这些夹层顺河方向延伸稍长,以窄条带状分布在古河床西侧漫滩边缘和古河床死洼处。 河床右岸发现有含碎石、卵石的砂质黏土层,在基岩面上部,属岩石的风化残积层,厚度约1-2m。 总观,这些夹层分布范围不大,厚度较薄,一般位置较深,因此对坝体稳定影响不大,但应摸清具体分布范围,论证其对坝体稳定的影响和确定处理措施。 (2)岩溶、渗漏问题 从岩性看,本区灰岩均系硅质和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结晶程度较好,相对不易被溶蚀。据钻孔分析,本区岩溶发育,一是在坝址区高程70-90m较多发育,二是在片岩层的上下层面处较多发育,但溶洞很少,也很小。深层岩溶问题是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岩溶裂隙。 据压水试验,坝基岩石透水性较大,单位吸水量算术平均值为3.2升/分,大值平均值为14.5升/分,对坝基渗漏不利。但在坝下基岩中第2层绢云母片岩,在坝下普遍分布,厚度3-7m,没有间断现象,隔水性好,是防渗的有利条件。不存在顺河断层。 坝基防渗处理时,河床砂卵石层宜做防渗墙,其下第2层片岩出露部分风化较严重,宜进行帷幕灌浆,伸入基岩内3-5m,至新鲜岩层处。两岸帷幕灌浆处理深度,左岸宜20-60m(伸入基岩),右岸岩石透水性较小,平均处理深度可为25m。 (3)地下水动态 据地下水位观测,坝址区地下水位坡降较小,在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但左岸地下水有一“凹陷带”,从钻孔资料看,主要是因为该段为古河床主流线部位,砂砾石层中孤石较多,因而透水性大,致使该段地下水位稍低。考虑两岸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工程在106-110m左右,因此存在绕渗问题,建议适当向两岸适当延长帷幕线,以减少绕渗量。特别是右岸,为防止渗流改变工程地质条件,建议筑坝帷幕与溢洪道帷幕相接,使其连成一体。

碾压土石坝计算书_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水文水利计算 (1) 1.1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位 (1) 1.1.1工程地点流域特征值 (1) 1.1.2设计暴雨的查算 (1) 1.1.3设计24小时净雨过程的计算 (6) 1.1.4推求30年一遇设计洪水 (6) 1.2调洪演算 (10) 第二章大坝剖面确定 (14) 2.1 正常运行情况下的超高计算 (14) 2.1.1波浪爬高 (14) 2.1.2 风雍高度 (15) 2.1.3 正常情况下超高 (15) 2.2 非常运行情况下的超高计算 (16) 2.2.1波浪爬高 (16) 2.2.2 风雍高度 (17) 2.2.3 正常情况下超高 (17) 2.3 坝顶高程 (17) 第三章土石坝渗流计算 (19) 3.1 计算方法及计算假定 (19) 3.2 本设计土坝渗流的具体计算 (20) 第四章土石坝坝坡稳定计算 (27) 4.1 稳定计算方法 (27) 4.2计算过程 (27) 4.3 稳定成果分析 (31) 第五章溢洪道设计 (36) 5.1 控制堰设计 (36) 5.1.1 克—奥Ⅰ型堰的剖面设计 (36) 5.2 泄槽设计 (37) 5.2.1. 泄槽的布置 (37) 5.2.2泄槽水面曲线计算 (38) 5.2.3克—奥Ⅰ型堰的抗滑稳定验算 (2) 5.3出口消能设计 (3) 参考文献 (8)

南昌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第一章 水文水利计算 1.1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位 市东山街办南山村老虎坑,坝址座落于章江水系二级支流老虎坑河,东经114°44′,北纬25°10′,设计历时为24小时,坝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1.2km 2,主河长1.63km ,河床平均坡降43‰,设计频率为30年一遇为例。参照《手册》,计算步骤如下(说明:以下所用附图均来自于手册): 1.1.1工程地点流域特征值 工程地点流域面积F=1.2km 2,主河道长度L=1.63km ,主河道比降J=0.043。 1.1.2设计暴雨的查算 1、求三十年一遇24小时点暴雨量 根据工程地理位置查附图2-4,得流域中心最大24小时点暴雨值P 24=101.5mm;附图2-5得 C v24 =0.37,由设计频率P=3.33%和C S =3.5C v 查附表5-2,得87.1)2333.0(2 .05.038.264.299.124=-?---=K p 则30年一遇24小时点暴雨量mm K P P P 8.18987.15.101%)33.3(242424=?=?= 2、求30年一遇24小时面暴雨量 根据流域面积F=1.2km 2和暴雨历时t=24h 查附图5-1,得点面系数24a =0.9998。 则30年一遇24小时面暴雨量为: mm a P P 8.1899998.08.18924%)33.3(24%)33.3(24=?=?= 3、求设计暴雨24小时的时程分配 ①设计暴雨24小时雨配 查附表2-1,得以60分钟为时段的雨型分配表,如表1-1。 ②查算30年一遇60分钟,3小时,6小时暴雨参数 根据工程地理位置分别查附录图2-6和附图2-8,得流域中心最大6小时和60分钟点暴雨量,P 6=72mm ;P 60min =44.5mm ;查附图2-7和附图2-9,得C v6=0.42;C v60min =0.335。由设计频率P=3.33%和C S =3.5C v 查附表5-2得 77.1)233.3(2564.1875.1825.12)233.3(2582.115.215.2min 606=-?---==-?--- =K K P P 。 则30年一遇60分钟,6小时点暴雨量为: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步骤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步骤 一、建筑设计 1、确定建筑平面功能分区: 如:各个房间功能(宿舍、洗手间、洗衣房、楼梯间、走廊等)、大门、防火疏散通道等 2、确定各个建筑平面的进深、开间尺寸、走廊的尺寸、层高(初步确定柱 网与选择合适的柱、梁、板的主要断面积尺寸。) 3、确定楼面的做法(水磨石/地面砖等)、确定内外墙的做法(油漆/贴面砖)、 确定屋面的做法(包括防水、保温隔热等) 4、确定各个房间的具体功能分布(如:宿舍的床铺的布置、洗手间大小便 池的布置、办公室的布置等) 需要完成以下资料和图纸:(至少要有一张手绘图纸) 1、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剖面图(至少两个剖面图,至少一个剖在楼梯间处)、立面图(包括正立面图、侧立面图)、主要节点大样图 2、计算书中建筑设计说明:如功能分区设计依据、楼地面及屋面的做法、内外墙面做法等 二、结构设计 1、荷载计算: ①恒载计算:依据建筑设计(楼地面及屋面的做法、内外墙面做法)结果,计算恒载,如梁、柱、楼板及墙自重。 ②活载计算,依据建筑的不同确定活荷载,并确定荷载传递方向 ③风荷载计算(依据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确定基本风压、计算风荷载) ④地震作用的计算可用底部剪力法。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可用 D 值法。 2、确定一榀计算框架 选择一品典型框架进行内力计算,层数不少于6层、跨数不少于2跨,要求考虑恒载、活载和地震作用,恒活分开计算。进行内力组合、确定最不利内力,计算梁柱配筋 3、选择一层完整楼板进行梁板结构计算及配筋。(楼盖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

4、选择一部楼梯进行荷载导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选择楼梯形式——梁式楼梯/板式楼梯,选择合适计算方法) 5、基础计算(选作) 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由上部结构确定基础内力,确定基础截面尺寸、计算基础配筋。 6、绘制结构施工图 毕业设计要求绘制全部结构施工图纸,以此作为评分依据。 (1)一榀框架结构施工图。 (2)一层完整楼板结构平面图,一层完整屋面结构平面图,含模板图、配筋及钢筋表、节点大样图、构件编号等: 一根多跨连续梁配筋图。两根以上单跨楼面梁配筋图。 (3)一部完整的楼梯结构施工图。 (4)基础平面布置图, 含基础、基础梁、构件一览表等。 (5)相应框架的基础结构施工图。 (6)编写结构设计总说明。 三、整理计算书、编写设计说明书 (1)计算书要求书写整齐、清晰、统一纸张,并装订成册。 (2)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建筑设计说明、结构设计中荷载计算、内力计算与组合、配筋计算等过程),要附上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地质资料。 (3)答辩后计算书、图纸应装入档案袋,并填写档案袋封面有关内容。毕业设计档案由学院保存。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一、课设目的: 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网络计划技术,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任务及步骤: 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 (一)收集基本资料 包括: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建材、地质等资料。 本次课设该步骤已经不必了,见大家手里的课设基本资料。 (二)列工程项目 松涛水利枢纽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重力坝、右岸砼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坝后式厂房等建筑物组成。平面布置见所给结构图。 对于这种堤坝式水利水电枢纽,其关键工程一般位于河床,这时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应以导流程序为主线,即以施工导截流、大坝岩基开挖及处理、砼浇筑、拦洪渡讯、封堵蓄水、发电为主线,列工程项目表。 1.准备工程 2.施工导截流工程 采用全段围堰,全年挡水,隧洞导流 2.1 导流隧洞开挖和衬砌 2.2 图示戗堤预进占(利用隧洞开挖料) 2.3 截流(指合龙、闭气) 2.4 土石围堰加高培厚 2.5 基坑排水 2.6 隧洞封堵 2.7 蓄水 2.8 围堰拆除 3.大坝工程 3.1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土方开挖 3.2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石方开挖 3.3 河床重力坝基础帷幕灌浆 3.4 河床重力坝砼浇筑 3.5 河床重力坝接缝灌浆 3.6 右岸砼重力坝土方开挖 3.7 右岸砼重力坝石方开挖 3.8 右岸砼重力坝砼浇筑 3.9 右岸砼重力坝帷幕灌浆 3.10 右岸砼重力坝接缝灌浆 3.11 溢洪道土方开挖 3.12 溢洪道石方开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