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
- 格式:pptx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48
其次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展第一节区域开展的自然环境根底一、教学目标1.把握自然条件与区域开展的关系;2.把握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展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帮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单以人均收入衡量,世界最富有的国家通常是瑞士、挪威、卢森堡等。
但是,在20世纪90年月,世界银行宣布世界人均财宝排名第一的却是澳大利亚!其人均财宝的计算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业产出、劳动生产率和其他经济活动。
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宝的首富有多少奉献?[新课教学]: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开展师: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处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热量、水源充分,土层深厚、肥沃,便于农耕。
所以对于一个区域的开展来说,什么是特别重要的?生:任何一个区域的开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开展有重要影响,特殊是在古代。
师:上图是南亚的孟加拉国,位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热充分,人口稠密,自然条件是特别好的,但是从其次个图片来看,经济开展水平并不高。
生: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开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很优越,区域开展水平却不高。
师:那你们还可以想到什么相像的例子呢?生: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多火山、地震,少平原、耕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其依靠社会资源开展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师:看下列图,这是我国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照旧在浇灌田畴,是造福人民的宏大水利工程。
其以年月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这个说明白什么?生:人类为了生存和开展,需要改造自然。
改造自然,必需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
师: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东部与加拿大西部〔局部地区〕的宽阔土地。
风暴从西部土地破坏最严峻的干旱地区刮起,狂风卷着黄色的尘土,遮天蔽日,向东部横扫过去,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的移动尘土带,当时空气中含沙量达40吨立方千米。
第二章《区域发展》1.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1.大都市:是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2.集聚作用:多种部门和资源的集聚,必然会导致地区经济核心的形成和发展。
排斥其他企业的推力;大都市的集聚作用产生衰退;城市病。
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升、生活质量下降3.辐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1)产业带动功能(2)都市核心功能(3)交通运输枢纽功能(4)金融服务功能(5)科技研发创新功能如:上海建设卫星城的积极作用:疏散中心城区的产业和人口;分担中心城区职能;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如: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两个扇面:对内、对外4.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集聚,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
5.上海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1)优越的地理区位(2)庞大的城市规模(3)雄厚的综合实力(4)发达的教育科技(5)深厚的文化底蕴(6)便捷的交通运输(7)广阔的经济腹地【练习】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读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A.南京B.杭州C.上海D.苏州2.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中()A.上海大都市是我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B.上海对周边地区的电子、医药、钢铁、纺织等产业带动作用大C.南京都市圈不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D.杭州市是本区域的金融中心2.2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1、传统产业的作用(意义)(1)促进经济增长(2)解决社会就业(3)增加财政收入(4)改善人民生活(5)推进城市化等2、传统产业的问题(1)技术层次不高(2)创新能力不强(3)产品附加值低(4)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5)环境污染严重等3、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1)产业延伸: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