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SK、OQPSK、UQPSK信号调制方法识别
- 格式:ppt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20
实验四QPSK与DQPSK调制实验一、实验目的在2PSK,2DPSK的学习基础上,掌握QPSK,以及以其为基础的DQPSK,OQPSK, /4—DQPSK等若干种相关的重要调制方式的原理,从而对多进制调相有一定了解。
二、实验设备1、“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系统” 实验仪一台。
2、50MHz示波器一台。
3、实验模块:信源模块,QPSK-调制模块。
三、实验原理一)基本理论(A)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的调制四相绝对移相键控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
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故每个四进制码元又被称为双比特码元。
我们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a代表,后一信息比特用b代表。
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ab通常是按格雷码(即反射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如表所列。
表4-1 双比特码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由于四相绝对移相调制可以看作两个正交的二相绝对移相调制的合成,故两者的功率谱密度分布规律相同。
下面我们来讨论QPSK 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Q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与2PSK 信号一样,也可以分为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1) 调相法用调相法产生QPSK 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
图4-1 QPSK 信号的组成方框图设两个序列中的二进制数字分别为a 和b ,每一对ab 称为一个双比特码元。
并设经过串并变换后上支路为a,下支路为b 。
双极性的a 和b 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
a(1)(1,0)b(0)(0,0)a(0)b(1)(0,1)(1,1)表4-2 QPSK 信号相位编码逻辑关系(2)相位选择法用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
图4-2 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方框图(B)四相相对移相键控(DQPSK)的调制所谓四相相对移相键控也是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
若以前一码元相位作为参考,并令△φ为本码元与前一码元的初相差。
实验四QPSK与DQPSK调制实验一、实验目的在2PSK, 2DPSK的学习基础上,掌握QPSK,以及以其为基础的DQPSK, OQPSK, /4 —DQPSK等若干种相关的重要调制方式的原理,从而对多进制调相有一定了解。
1、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系统”实验仪一台2、50MHz示波器一台。
3、实验模块:信源模块,QPSK-调制模块。
三、实验原理一)基本理论(A)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的调制四相绝对移相键控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
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故每个四进制码元又被称为双比特码元。
我们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a代表,后一信息比特用b代表。
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ab通常是按格雷码(即反射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如表所列。
双比特码元载波相位©a b A方式B方式000°45°0190°135°实验设备由于四相绝对移相调制可以看作两个正交的二相绝对移相调制的合成,故两者的功率谱密度分布规律相同。
下面我们来讨论QPSK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QPSK信号的产生方法与2PSK 信号一样,也可以分为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1) 调相法用调相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图4-1 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设两个序列中的二进制数字分别为a和b,每一对ab称为一个双比特码元。
并设经过串并变换后上支路为a,下支路为b。
双极性的a和b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
表4-2 QPSK信号相位编码逻辑关系(2) 相位选择法用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图4-2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方框图(B)四相相对移相键控(DQPSK)的调制所谓四相相对移相键控也是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
若以前一码元相位作为参考,并令△©为本码元与前一码元的初相差。
实验四QPSK与DQPSK调制实验一、实验目的在2PSK,2DPSK的学习基础上,掌握QPSK,以及以其为基础的DQPSK,OQPSK, /4—DQPSK等若干种相关的重要调制方式的原理,从而对多进制调相有一定了解。
二、实验设备1、“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综合实训系统” 实验仪一台。
2、50MHz示波器一台。
3、实验模块:信源模块,QPSK-调制模块。
三、实验原理一)基本理论(A)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的调制四相绝对移相键控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
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故每个四进制码元又被称为双比特码元。
我们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a代表,后一信息比特用b代表。
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ab通常是按格雷码(即反射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如表所列。
表4-1 双比特码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由于四相绝对移相调制可以看作两个正交的二相绝对移相调制的合成,故两者的功率谱密度分布规律相同。
下面我们来讨论QPSK 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Q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与2PSK 信号一样,也可以分为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1) 调相法用调相法产生QPSK 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
图4-1 QPSK 信号的组成方框图设两个序列中的二进制数字分别为a 和b ,每一对ab 称为一个双比特码元。
并设经过串并变换后上支路为a,下支路为b 。
双极性的a 和b 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
a(1)(1,0)b(0)(0,0)a(0)b(1)(0,1)(1,1)表4-2 QPSK 信号相位编码逻辑关系(2)相位选择法用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下所示。
图4-2 相位选择法产生QPSK信号方框图(B)四相相对移相键控(DQPSK)的调制所谓四相相对移相键控也是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
若以前一码元相位作为参考,并令△φ为本码元与前一码元的初相差。
系统实验(通信方向)实验报告实验九:O Q P S K、D Q P S K、Q P S K成型调制学号姓名:04016437 郑志刚同组成员:04016428 朱晗东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November 20191.1OQPSK调制解调一、实验目的1.掌握OQPSK调制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和QPSK的区别。
2.分别采用A方式及B方式OQPSK调制,观测调制信号的波形及星座图。
二、实验仪器1.RZ9681实验平台2.实验模块:•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信道编码与频带调制模块-A4•纠错译码与频带解调模块-A53.100M双通道示波器4.信号连接线5.PC机(二次开发)三、实验原理3.1 OQPSK调制解调原理在QPSK体制中,它的相邻码元最大相位差达到180°。
由于这样的相位突变在频带受限的系统中会引起信号包络的很大起伏,这是我们不希望的。
所以为了减小此相位突变,将两个正交分量的两个比特DI和DQ在时间上错开半个码元(TS/2),使之不可能同时改变。
这样安排后相邻码元相位差的最大值仅为90°,从而减小了信号振幅的起伏。
这种体制称为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ffset QPSK,OQPSK)。
QPSK和OQPSK信号的相位转移图如图5.2-1所示。
k kQPSK OQPSK图5.2-1 QPSK及OQPSK调制的星座图和相位转移图(B方式)如上图所示,采用OQPSK调制后,相位转移图中的信号点只能沿着正方形四边移动,故相位只能发生π/2的的好。
变化。
相位跳变小,所以频谱特性要比QPSK图5.2-2 OQPSK调制器框图图5.2-3 OQPSK相干解调器框图在OQPSK调制框图中可以看到,和QPSK调制相比,在OQPSK调制时,串并转后后的Q路延时了半个码元(T/2),其他部分和QPSK调制相同。
QPSKOQPSKUQPSK信号调制方法识别QPSK,OQPSK,UQPSK是三种常用的数字调制方法,它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信号调制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1. QPSK调制方法(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是一种常见的相位调制技术。
它将每个输入的符号映射到4个可能的相位值中的一个,即0°,90°,180°和270°。
这四个相位分别对应了正弦波的不同相位。
QPSK通过将连续的两个二进制位分为一组,并分别映射到正弦和余弦载波上实现数据的传输。
对于每组输入的二进制位,QPSK将其映射到对应的相位上,从而实现信号调制。
由于QPSK每次传输2个二进制位,所以它通常被用于传输速率较高的应用。
2. OQPSK调制方法(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OQPSK是一种相位调制技术,它是在QPSK的基础上做了改进。
在QPSK中,相邻符号的相位之间存在180°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相位跳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OQPSK采用了相位平移。
具体而言,在OQPSK中,每个符号只在两个相邻相位中选择一个,而不是连续的4个相位。
这样一来,OQPSK的相位变化始终为90°,避免了相位跳变。
OQPSK被广泛用于低功耗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蜂窝网络和卫星通信系统中。
3. UQPSK调制方法(Uniform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UQPSK是一种基于相位调制的数字调制方法,它是QPSK的一种改进。
UQPSK的特点是,传输的每个符号的相位变化都是相同的,并且相位变化始终为90°。
与传统的QPSK不同,UQPSK避免了相位差异,因此具有更好的性能。
UQPSK常用于低功耗和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应用,如无线局域网(WLAN)和蓝牙通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