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10
鹅产蛋前期怎么喂?鹅产蛋前期饲养管理方法
鹅产蛋前期怎么喂?小型鹅养到150天,大型鹅210天,当主翼羽换完之后,可进入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此期要求更加严格。
下面为大家介绍鹅产蛋前期饲养管理方法,供参考。
一、调整鹅群达到同步开产
进入产蛋前期要调整鹅群,将鹅群中过肥和过瘦的分别离群单独饲养。
对过肥的鹅,减少精料,增加粗料,减少给饲量,喂半饱,使体脂肪消耗,体重降下来。
对于过瘦的鹅要加强饲养,提高全价料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喂饲次数,使体质快速达到临产的体重,最后达鹅群整齐,同步进入产蛋期。
二、鹅产蛋前期怎么喂
补饲的精料应达到全价营养平衡饲料,配料的品种要多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能缺乏,有青料混入的饲料不用加多维,可加些维生素单体,如维生素D3粉,维生素E粉,维生素岛粉等。
可参考的配方是:玉米面27%、麦麸33%、稻糠29%、豆饼(粕)5%、鱼粉2%、骨粉1%、贝粉2%、食盐0.3%、微量元素和维生素0.7%。
三、观察粪便判断用料是否适当
经规律喂饲之后,要观察粪便,如鹅粪粗大,松散,用脚一拨即分开几段或松散,说明鹅吃的料比例适当;如鹅粪细小、结实、断截
呈粒状,说明鹅吃的精料过多,应增加青绿饲料的喂量。
舍饲鹅要有运动场,有浅水塘,场内要设砂砾或贝壳槽,鹅可根据需要自由采食。
四、产蛋前应修好产蛋窝
产窝每2-3只鹅备一个,其规格为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60厘米,可修在鹅舍里边,也可修在运动场的一侧,鹅有死窝(专一窝)产蛋的习性,因此蛋窝必须充足。
产蛋后备鹅的饲养管理
中鹅养到60-70天,对混群鹅要进行选择,按照各品种体型外貌,选出体躯匀称,体重相似的整齐鹅群,作为产蛋鹅的后备群,饲养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后备鹅早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约为1-1.5个月,以舍饲为主结合放牧,每日喂3次,因为此期生理上仍处在生长发育与换羽期,日粮配合应按换羽快慢和健康而定,当第二次换羽完毕,方可转入中期饲养。
二、后备鹅中期的饲养管理
该期约2-3个月,以放牧为主,每日喂1-2次,如果草质好,每日可酌情喂1次或不喂,目的是控制饲养,锻炼鹅胃肠耐粗饲的能力,防止早熟。
三、后备鹅后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约20-30天,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舍牧结合的饲养方法。
当主翼羽和副翼羽换完以后,即开始增加精料,减少粗料,每日喂
2-3次,采取定时不定量的饲喂方式,日粮要多样化,营养要全价,促进钙质、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贮存。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饲养,使鹅体达到膘情好,整齐度均匀,放牧限制饲养之后,体况恢复快,开产齐整,产蛋率高,蛋质也好,要节省精料,降低养鹅成本。
农户养种鹅在产蛋期应注意什么一、要饲喂配合饲料产蛋期的饲养应以饲喂为主,以放牧为辅。
要改变农户养种鹅以稻谷为主的习惯,大力推广按饲养标准配制的配合饲料,满足种鹅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在产蛋高峰期,饲料中添加0.1%的蛋氨酸和多种维生素。
可提高种鹅的产蛋率。
饲料喂量一般每只每天补充精料150~200g,分数次投放,由鹅自由采食。
二、要加强产蛋期的管理1.配种管理除保证种鹅的营养需要外,还必需注意公鹅的健康状况、公母比例和配种环境。
鹅的自然交配多在水上进行,要选择好水源,掌握鹅的“戏水”规律,这是提高受精率的关键。
水面宽阔,岸坡平缓,风浪较小,环境安静的池塘和河道是适宜鹅进行交配的水源。
交配最佳时间是早晨刚出栏和下午4~5点钟,到时将鹅赶入水中,让其饮水、洗浴和交配。
至于其他时间也应多次赶鹅下水,以增加交配机会。
2.产蛋管理母鹅产蛋时间多在下半夜和上午8时左右。
初产时要训练母鹅在产蛋棚内,用箩筐盖住,使其逐步形成回巢的习惯。
每天要检蛋3~5次,以免污染和损坏。
产蛋鹅群,应安静悠闲,严禁人畜剧烈驱赶或追逐。
另外,产蛋期母鹅腹部饱满,行动迟缓,要选择路近而平坦的草地,牧时慢慢驱赶,上下坡不使鹅拥挤,防止践踏损伤。
三、要做好疫病防治1.产蛋期的种鹅应着重预防禽流感、种鹅大肠杆菌病(即“蛋子瘟”)和禽霍乱。
留着种用的鹅群应在2月龄时进行禽流感第二次免疫,产蛋前15~20d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隔4个月免疫一次;国内已有禽大肠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和蜂胶苗,留种鹅2月龄时进行二免,每只1ml,产蛋前15~20d进行三免,每只1.5ml,以后每隔半年免疫一次,每只1ml。
2.即使已进行过防疫注射的鹅群,产蛋期也要进行环境消毒,到产蛋后期还要进行预防性服药。
因为这两种疫苗的免疫期为4~6个月(种鹅产蛋期5个多月),保护率为80%左右,所以,整个产蛋期中鹅棚和鹅群经常活动的地方都要用百毒杀、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每月喷洒消毒;在产蛋后期,可用新霉素10g对水50kg或每千克体重15~20mg,连续饮水3~5d。
种鹅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作者:齐向东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8期摘要:加强种鹅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种鹅的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鹅可以分为育成期、产蛋期和休产期,并根据不同的阶段又可进行细致划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关键词:种鹅;育成期;产蛋期;休产期;饲养管理;日粮营养中图分类号:S8 3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8-0029-011 育成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种鹅育成期是指70 - 80日龄到开产前,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种鹅适时成熟,保持适宜的体况,因此重点要做好种鹅的限制饲养工作。
育成期种鹅的饲养管理可分为生长阶段、控料阶段和恢复饲养阶段。
生长阶段是指80 -120日龄这一阶段,此时种鹅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并且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较多,此阶段应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促进种鹅的生长发育,不宜过早的进行控养。
随着种鹅日龄的增加,应逐渐的减少饲喂次数,同时逐渐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逐渐过渡到控制饲养的阶段。
控制饲养阶段是从120日龄开始到开产前60天左右的时间,这一阶段的饲养目的是控制处鹅的体况,避免种鹅过肥,饲养方法主要包括饲喂量的控制,每天的饲喂量要平均比生长阶段减少50%左右,另一种方法是日粮营养的控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增加日粮的体积。
恢复饲养阶段是指种鹅开产前60天左右的时间,种鹅一般的开产时间在220日龄,此时需要结束控养,逐渐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每天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
给种鹅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产蛋做好营养的贮备。
此阶段日粮的营养水平应控制在15%-17%,一般经过20天左右的恢复饲养,即可达到限制饲养前的水平。
2 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产蛋前期需要及时的调整饲料的营养,一般从开产前3周就需要由育成期的饲料过渡成产蛋期的饲料,日粮中的精料与青料比为7:3,在转换饲料时要有一个过渡。
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太红光1,金 杰21.吉林省延吉市动物卫生检疫站,吉林延吉 133000;2.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畜牧总站,吉林延吉 133000近年来随着对鹅的各种综合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养鹅行业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在养鹅行业打拼,其中,如何养好种鹅也成了该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做好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繁殖性能,能够实实在在地关系到种鹅的产蛋数量与质量,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入。
本文将养殖种鹅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梳理,要点如下。
1 种鹅的选育在选择种鹅的时候,除了要对市场需求考虑,还要了解鹅品种的繁殖性能和适应性。
应选留体质良好,发育正常,繁殖性状比较突出,符合品种特征的鹅只。
要求公鹅无杂毛,体格强壮,性器官发达,配种能力强,精液质量好,已利用年限不得超过4年;母鹅体质良好,产蛋性能好,受精率高,已利用年限不得超过3年。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高受精率,公母比为1:4~6为宜。
2 营养水平在种鹅生产期间,营养水平至关重要。
一旦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或者不足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公鹅性欲低下,精液质量不佳,母鹅产蛋数量减少甚至出现休产等情况。
相反,如果营养水平过高,也会对种鹅的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种鹅产蛋期应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其中的粗蛋白约占16%~17%,钙磷比为2.5~3:1,积极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配合青绿多汁饲料,充分给水,切忌饮用过冷的冰雪水。
3 适宜的光照光照是影响种鹅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适宜的光照能够刺激公鹅性器官的成熟以及性欲的提高;可以刺激母鹅的产蛋能力。
一般北方品种的鹅产蛋期的光照时长应在13~14 h,以满足种鹅的生产需要。
一般情况下在种鹅开产前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光,在4周的时间内达到一昼夜的光照时长满足13~14 h即可。
4 防寒保暖北方春天的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有些时候气温骤降,成年的种鹅虽然能够抵御低温气候,但是一旦采食量不足,难以维持机体的热消耗,势必会由脂肪等物质转化为热量来维持体温,这样便会引起种鹅消瘦,产蛋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产蛋鹅饲养管理技术蛋鹅顾名思义就是以下蛋为主的鹅种,现在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人专门饲养产蛋鹅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和肉鹅相比,的蛋鹅的饲养技术会存在一些不同,那么产蛋鹅具体的饲养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产蛋鹅饲养管理技术一、饲养产蛋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鹅蛋,但是鹅的饲养期长,采食量大,年产蛋量较少。
在饲养过程中,如何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受精率,是养好产蛋鹅的关键。
由于鹅的品种不同,其成熟期也不一样,小型鹅开产时间为150-180天,大型鹅为210-240天。
母鹅产蛋量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产蛋高峰在第2-3年,第4年产蛋量开始下降,但有少部分鹅产蛋高峰可保持4-5年。
因此,产蛋鹅群应按1岁鹅占30%,2岁鹅占25%,3岁鹅占20%,4岁鹅占15%,5岁鹅占10%的比例组成,才能保证鹅群有较高的产蛋量,而且历年产蛋量也较为均衡。
二、在饲养产蛋鹅的过程中,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采用定时不定量、满足供应的方法饲喂。
饲料要多样化,谷实类与粗糠比为2:1,每天晚上要多加些精料,大型蛋鹅每天每只喂精料(谷实类)0.20-0.25千克,小型蛋鹅0.15-0.20千克。
饲喂时,必须按先喂青料后精料、然后休息的规律。
第1次在早晨5-7时开始喂混合料,然后喂精饲料,第2次在中午10~11时,第三次在下午5-6时。
在产蛋高峰时,必须使鹅吃好吃饱,尤以产蛋后期更应精心饲养,稍有疏忽便可导致停产而开始换羽,因此可多喂几次,并加喂夜食或任其自由采食。
三、舍饲也要有一定的放牧运动时间,让鹅能得到充足的觅食、光照、洗浴、交配。
要选择清洁的池塘供鹅洗浴、饮水和交配。
为有利种鹅进行交配,池塘水深应在1米左右。
四、产蛋鹅群在人为控制的舍饲条件下,性成熟提前,产蛋整齐。
产蛋量高而稳定。
五、母鹅产蛋的时间多在早晨2-8点。
产蛋的持续期不够一致,有隔天产蛋的,有连产两天的,也有隔1-2天再连产2枚的。
产蛋期舍内温度维持在4℃以上,其方法是加挂门窗草帘和夹防风障。
鹅产蛋期管理要点1.补料。
蛋白质的水平应达到18%~19%,同时每天每只供青饲料200~250克,喂料时应掌握先粗后精的原则,定时定量,每天每只补饲的饲料总量为150~200克,分早、中、晚各一次,补料是否恰当,可根据鹅粪情况来判断。
2.光照。
每天不得少于15小时,一直维持到产蛋结束。
增加人工光照的时间分别在早上和晚上。
根据季节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自然光照有差异可进行灵活调整。
3.防止产窝外蛋。
上午10时前不让鹅外出,在鹅舍内补料,上午活动场地应尽量靠近鹅舍,以便部分母鹅回窝产蛋,以减少种蛋丢失。
4.控制就巢性。
如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及时隔离,关在光线充足,通风凉爽的地方,只给饮水,不给料,2~3天后喂一些干粉料、糠麸等粗饲料和少量的精料,使体重不过于下降,待醒抱后能迅速恢复产蛋。
也可试喂“醒抱片”催醒。
5.防寒保暖。
种鹅舍一般选搭在避风朝阳的地方,要准备足够的干稻草、麦秸等,舍内一般垫铺3~5厘米厚的干稻草或麦秸,每隔4个星期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可在鹅舍附近挖一个简易的小水池,供种鹅饮水用,严禁饮用冰水或雪冰。
6.补钙。
种鹅舍的运动场,要放置贝壳粉和石粉,任其自由采食,精料中要添加5%浓缩料,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5%~17%之间,早、中、晚各喂一次。
最好在开产前一个月及时注射小鹅瘟疫苗和鹅副粘病毒病疫苗。
7.提高种蛋受精率。
一般鹅群在1公6母的比例下自然交配,可得到较高的受精率。
如个别的母鹅受精率低,可能是失配,应采取人工辅助的方法配种,方法是:用手托住母鹅两腿,使其在水面上摆动,引诱公鹅接近,当公鹅爬上时,把母鹅腹部稍稍举起,即可配种。
doi:10.19369/j.enki.2095—9737.2020.04015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崔喜才(黑龙江省青冈县祯祥镇政府,黑龙江绥化161615)摘要:种鹅的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到繁殖性能,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为肉鹅养殖提供更多优质的雏鹅,因此,要加强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以提高产蛋量和蛋的质量$种鹅的产蛋期分为三个阶段,即产蛋前期、产蛋期和休产期,加强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产蛋性能,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鹅;产蛋期;饲养管理;饲料;光照中图分类号:S835.4文献标识码:B1产蛋前的准备工作在产蛋期到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对鹅群进行选优淘汰,对于后备母鹅来说,要将体重、膘情适中,体型良好,外貌、毛色符合该品种特点的个体留下,一般日龄在200〜240日龄之间;而对于经产母鹅,则要重点考虑其繁殖性能,主要根据以往的生产记录选留产蛋量多、蛋重适中、蛋壳质量好的母鹅$在开产前30天左右要对鹅群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的常规疫苗包括小鹅瘟、副黏病毒病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等,其他种类疫苗则需要根据当地的疫病发生情况来确定$另外,还需要进行分群驱虫。
鹅群需要保持适宜的公母比例,根据品种和体型来确定,一般要求中型鹅配比为1:4〜1:5,小型鹅配比为1:6〜1:7$2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种鹅在产蛋前期时会有较为明显的表现,一般母鹅表现为性情温驯,腹部饱满且松软有弹性,耻骨间距增宽,食欲旺盛,采食量大,行动变得迟缓,放水时出现点水现象,寻求配偶,表现临近产$2.1合理饲喂种鹅进入产蛋期要合理饲喂,首先要转变饲喂方式,从原来的放牧饲养转变成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并逐渐的增加日粮的补饲量,要注意补饲量不宜增加过快,一般以4周左右完成过渡即可,否则会引起种鹅换料应激,还易造成种鹅开产期提前,影响以后的产蛋性能的发挥$另外,种鹅舍饲时所提供的日粮要求营养全面且均衡,以使其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4—0026—01体况适宜,保持强健的体质,为产蛋积累更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另外,舍饲时要补充适量的粗料,饲料中要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元素,以提高蛋壳的质量$22种鹅在产蛋前期仍需要加强管理,首先给种鹅提供一个适宜的养殖环境,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宜,并且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鹅养几个月开始下蛋?产蛋鹅怎样养?不同品种的鹅下蛋时间也不一样,如狮头鹅一般在6个月左右下蛋,而图卢兹鹅则在10个月的时候开始下蛋。
那么一般鹅养几个月开始下蛋?产蛋鹅怎样养?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鹅养几个月开始下蛋?鹅一般养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下蛋了,母鹅一年大概能产几十到几百枚鹅蛋,鹅是每年都有两个休产期,最冷的时候和最热的时候休产。
家鹅生长9个月左右性就成熟。
在饲养下,公鹅1.5-2岁,母鹅2岁多开始交配。
多于春季开始产卵;每年产卵几十枚到百枚不等,鹅能自孵,孵化期28-33天。
鹅的产蛋期(包括就巢期)在一年之中不足2/3,约7~8个月,还有4~5个月都是休产期。
母鹅每年的产蛋期,除品种差异外,还受到各地区地理气候的影响。
南方地区多在冬、春两季,北方则在2-6月份。
一年产蛋量在45~70枚。
不同品种的鹅产蛋数不同马冈鹅性成熟早,140-150日龄开产。
新留母鹅第一年产蛋量约30枚;第2-3年为盛产期,每年产蛋约35-40枚。
平均蛋重150克,每年产蛋4造:7-8月称为头造,9-11月称为年鹅,12-1月称为雪仔,2-4月称为长造,5-7月为自然休产期。
鹅的产蛋期一年之中大概7-8个月左右。
产蛋鹅饲料配方产蛋鹅饲料配方为谷物类60~70%、糠麸类10~15%、饼类10~15%、矿物质饲料4~5%、填充料(草粉)10~15%,饲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鹅种每只鹅每次喂料150~180克,小型鹅种100~130克,日喂3次。
喂料时应定时定量,先粗后精。
早上放牧至10点回舍喂料,喂后在水边荫凉处休息,并投给青料,下午2时喂一次料,3时后放牧,黄昏回舍后喂第3次料。
产蛋鹅饲料配制注意事项1、应根据蛋鹅所处的发育阶段的饲养标准制定蛋鹅的饲料,不仅要满足蛋鹅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需要,还需要避免造成饲料的浪费。
2、在配制蛋鹅的饲料配方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在满足蛋鹅生长生长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饲养成本,取得更大的饲养效益。
蛋鹅养殖技术蛋鹅的饲养管理蛋鹅即种鹅,鹅的开产期一般为57月龄,产蛋期8-9个月,所以,饲养管理分非产蛋期与产蛋期两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不同阶段的蛋鹅养殖技术。
一、蛋鹅非产蛋期的养殖管理非产蛋期,在大型鹅是5-8月,在小型鹅是4-7月。
母鹅从头年夏秋季开始产蛋,到了今年的3-4月份母鹅身体瘦弱,公鹅配种能力下降。
因此,这时必须控制产蛋,使种鹅换羽,为下次产蛋做准备。
二、蛋鹅产蛋期的养殖管理在产蛋期除放牧外,每天喂料2-3次,第一次在上午9时,喂早了影响种鹅多吃草。
大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25公斤,小型鹅每日每头给精料0.1-0.15公斤。
在不放牧时间内,大量喂用青菜与牧草,每2小时1次。
放牧条件较好的,可节省精料。
三、抱窝母鹅养殖管理母鹅抱窝后就利用它孵蛋,一般孵10-15天(大型鹅孵20天)就要更换母鹅,以免母鹅过瘦使恢复期拖长。
这时蛋壳较薄,为此,应更换已孵化15天左右的母鹅,这种母鹅体重较轻不易压破蛋。
大型鹅在孵化期,多数只喂水不喂料。
小型鹅在孵化期,每隔1-2天放出喂料。
母鹅放出喂料时,要把孵化的蛋翻动一次,再盖上草保温。
母鹅喂料后放入塘中洗澡吃草,上岸后等毛干后放回栏中。
天冷下雨时只喂料、饮水,而不洗澡。
天气太热、太冷会影响孵化。
天冷,室内生炉子;天热,母鹅站立不肯孵化,可一天饮3-4次清凉井水,或湿棉花盖于鹅头,即感凉快。
四、抱窝完毕母鹅的饲养管理抱窝完毕的母鹅一般称瘦鹅,先将鹅围起来,不给饲料,只给饮水2-3天,它就会失去抱窝性。
这种鹅应专栏饲养,给以较好的饲料(与产蛋期相同),日喂2次,饲料逐渐增加,并在好草地上放牧。
瘦鹅群内可放人多余的公鹅,等瘦鹅膘情好转后,就会接近公鹅,即应赶入产蛋鹅群内。
五、蛋鹅肉用仔鹅的饲养肉用仔鹅是指20-90日龄的幼鹅。
当仔鹅养到60-70日龄,体重达2公斤左右,并完成了第一次换羽,不留种有一定肥度,就可进行肥育饲养。
(1)圈养饲养法用高梁秆或麻杆绑成栅栏,每栏容纳13只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