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畜禽养殖Livestock Breeding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宋强(绥滨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鹤岗156200)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20)08-0084-01蛋鸡养殖中的产蛋期通常发生在20周龄左右,做好开产前、开产后的科学饲养管理,有助于通过光照、饲料、驱虫等措施更好满足蛋鸡生理变化需求,避免蛋鸡产蛋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是提升产蛋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方法。
为了实现蛋鸡产蛋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开产前与开产后多方面细节入手,解析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1关注母鸡产前变化养殖人员如果没有根据母鸡产前变化,做好合理转群,很容易令母鸡出现转群后的体重下降、精神紧张等应激反应,不利于蛋鸡顺利开产。
所以关注母鸡产前变化非常必要,一般来说母鸡产蛋前期骨骼和体重都有所增长,其中骨骼增重15-20g,体重增重400-500g,母鸡自16周龄发育到性成熟,开始有雌激素从成熟卵泡中释放出来,此过程雄激素和雌激素发生协调作用,形成了骨腔中的髓骨,小鸡和未性成熟的母鸡不具有髓骨,可将其视为母鸡性成熟特有标志。
母鸡产蛋前开始发育输卵管和卵巢,此时起持续受到应激,肝脏有增大变化,应激直到产蛋高峰季结束。
养殖人员根据以上变化进行鸡群调整,将没有生产价值、发育较差、体重较轻的鸡果断淘汰,使母鸡生产群处于整齐、均匀水平。
选择17~18周龄开始转群,保证母鸡能够很好的熟悉新环境,注意转群不可在高温天气进行,避免抓翅抓颈,采取抓脚方法,迅速且轻柔抓鸡,尽量不给鸡群造成刺激和惊扰,可以在减暗灯光、夜间开始转群,降低应激.将多维素和抗应激药物在转群前3d与转后3d添加到饲料内,把电解质适量添加到饮水中.育成鸡鸡舍温度与产蛋鸡舍温度避免过大悬殊,为转群鸡提供充足清洁饮水。
2日粮更换要点转群后母鸡日粮要进行相应更换,产蛋期日粮的提供从鸡群达到5%产蛋率开始,时间通常在19周龄左右,注意换粮过渡时间为7d,这主要是母鸡已经很适应原来饲料,一旦饲料突然改变,很容易导致母鸡胃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引起多种疾病。
蛋鸡的饲养技术蛋鸡如何养殖?这是养殖人员都想要问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蛋鸡的饲养技术一.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
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2.转群上笼(1)入笼日龄。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序,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
(2)选留淘汰。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
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3)分类入笼。
即使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良好,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
蛋鸡产前饲养管理要点蛋鸡产前饲养管理要点1控制饲养环境此时控制好环境因素非常重要,适宜的温度为13~23°C,冬季不能低于5~8°C,夏季不能高于30°C。
鸡舍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
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产蛋鸡舍内二氧化碳含量应小于0.3%,氨气浓度小于15~20毫克/升。
鸡的饮水不可间断,饮水量随季节的变化和产蛋率的上升而定,气温高时饮水量增多。
平养(包括网上笼养)的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鸡舍面积养10只,笼养每只鸡好有250~280平方厘米。
产前转群对鸡应激很大,通常需经几天才能恢复,因此,应力求使转群的应激减少到小程度。
2保证营养供给适时将鸡饲料过渡到蛋鸡预产期饲料、预产期饲料含蛋白19%、钙2%,饲料中多维素的含量约为青年鸡的2倍。
补喂贝壳、砂或石灰石粒,直到鸡群产蛋率达10%以后再换喂蛋鸡料,这时期蛋鸡料的营养浓度与预产料基本相同,其钙的含量应提高到3.5%,代谢能也可根据需要慢慢提高。
开产期是母鸡一生中负担重的时期,这期间鸡只采食量从每日75~80克逐渐增加到110克左右,但仍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为使其顺利进入产蛋高峰期,减少高峰期可能发生的营养负平衡影响生产,从110~120日龄开始应给予产蛋初期料;125~130日龄开始(或产蛋率达到5%时)给予产蛋高峰期饲料。
如果临产期在夏季,可酌情提高能量和氨基酸水平,另外,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可减少喂饲料形成的粉尘还增加了适口性。
3调整鸡群在蛋鸡育成期,需要及时根据鸡的大小、强弱、公母分群饲养,把体重过重和过轻的鸡分开,重新组合鸡群;体重过轻的鸡,应加强饲养管理,使他们处在一个较高营养水平下生长;体重过重的鸡,使他们处在饲料控制的状况下。
上笼时鸡的体重均匀度应大于80%。
在分群时,要特意将那些小弱鸡进行分栏饲养,加强管理,精心饲喂。
青年鸡育成之后,必须转入产蛋鸡舍上笼饲养,养殖过程中应当提前转群,使青年鸡适应新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开产后产蛋率的增加幅度。
怎样养好产蛋鸡如何养殖蛋鸡好一、“三喂”产蛋多。
1、早上要喂早。
因为鸡群早上不大爱吃东西,往往在上午10点左右还不能形成产蛋的高峰期,头天生蛋推迟,又势必影响到第二天蛋的形成。
所以,早上喂料要抓早。
2、中午喂青料。
中午时间,蛋鸡产蛋期已过,这时多喂一些青饲料和矿物质,集中补充一下鸡群的维生素,并让鸡群晒晒太阳,洗洗沙浴,既可节约一些饲料,又可便蛋鸡产蛋得到一定的休息。
3、晚上要喂饱。
因为晚上鸡群活动少,同时又是蛋鸡长蛋的时候,再加上蛋鸡经过一天的劳累,体内也需要一定的能量补充,而且,这时的鸡群食欲特别旺盛,所以,晚上喂鸡的饲料和水要尽量保证供给。
二、养鸡“四不可”。
1、不可同期饲料不同批的鸡。
有许多养鸡户,因计划不周,往往大鸡还未出栏,就又购入雏鸡,造成大小鸡同期存在于同一户中,且多数为同一个人饲养,鸡又处于同舍。
这样养,很容易造成鸡群发病率上升,影响雏鸡成活率及成鸡的生产性能。
因为经较长时间饲养的大鸡,常带有病菌。
同期饲养大、小鸡,病菌就极易传给小鸡。
有些大鸡,貌似健康,却带有白痢等对大鸡无明显影响的病菌,但这些病菌对小鸡影响很大。
因此养鸡户一定要实行全进全出制。
2、不可不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有些养鸡户对防疫不太重视,造成疫病流行,损失惨重。
因此,一定要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3、不可再养其它家禽。
几种家禽同时饲养,易造成交叉感染,使主养家禽发病多,因此养鸡专业户只养一种鸡,不养其它家禽。
4、不要滥用药物。
为预防鸡群发病而长期大量使用各种药,造成鸡群中的病菌产生抗药性。
发病时,用各种药物均无法控制。
因此,养鸡只能在鸡群易发病阶段投喂预防药,并且一过易发期就立即停止给药。
当鸡群有病时才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病情一经控制,鸡群稳定后就停止使用。
一种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应更换,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像平时增蛋保健方面可以用中药蛋禽生命元(重阳厂家专供,),慎用磺胺类、抗生素类药品。
三、防病“五注意”。
1、饲料营养成分要全面。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19周龄~淘汰)的饲养管理
目标要求为适时开产并达到应有的高峰产蛋率,高峰后产蛋率下降缓慢。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光照时间和照度、饮水量、喂料量和防疫。
18周龄末转入产蛋期,按照产蛋期要求饲养管理。
1.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
产蛋前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不断增长,产蛋率迅速上升,蛋鸡的生理应激反应非常大,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会下降,所以要减少外界干扰,降低应激。
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从19周龄~10%产蛋率,应给予高水平的产前料;以后根据不同产蛋率,选择使用蛋鸡料,保证其产蛋所需。
保障每天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3.光照管理。
产蛋鸡的光照应采用渐增法与恒定光照相结合的原则,光照强度为3瓦~4瓦/平方米,光照时间从19周龄开始,每周递增1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
光照时间与强度不得变更。
4.做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
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湿度为55%~65%,通风应根据生产实际,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鲜。
5.注意观察鸡群并做好生产记录。
详细记录鸡群是否健康,以及采食量、产蛋量、死亡和淘汰等,密切注意鸡群状况,发现病鸡应迅速诊断治疗。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蛋鸡过程中,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和食欲特点,合理安排蛋鸡的饲料和饮水,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空间,科学管理蛋鸡的生长和发育,以达到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管理、水源管理、环境管理、疫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一、饲料管理:1.合理配制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不同,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满足蛋鸡的需求。
2.定时定量喂养:根据蛋鸡的饥饿感和进食的能力,合理安排蛋鸡的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保证饲料的摄取量和摄取频率。
3.保持水分充足:蛋鸡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保持饲料中的水分充足,搭配提供清洁的饮水设施,确保蛋鸡的水分供应。
二、水源管理: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洗饮水设施,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避免饮用脏污水源导致疾病传播。
2.保持水源充足:保证饮水设施供应的水量充足,避免蛋鸡因为水源不足而饮水不充分。
三、环境管理:1.确保舒适的温度: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蛋鸡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2.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饲养场的通风良好,保证空气的流通,排除饲养场内部的潮湿和异味,提高蛋鸡的生活品质。
3.避免噪音干扰:尽量避免饲养场内外的噪音干扰,蛋鸡对噪音较为敏感,噪音干扰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四、疫病防控:1.定期排查疫病: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排查,及时发现疫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病在饲养场内传播。
2.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和饲养计划,定期为蛋鸡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蛋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疾病的来源,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五、日常管理:1.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饲养场内的设施和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2.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根据蛋鸡的体型和数量,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避免拥挤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饲料管理1.饲料成分:产蛋鸡的饲料应注重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粗蛋白、赖氨酸和磷等营养元素的保证,以满足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需求。
2.饲喂方式:采用定量定时喂饲的方式,将饲料分为几次进行喂饲,避免浪费和过度摄食。
同时,饮水箱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确保蛋鸡的水分摄入量充足。
3.精细喂养: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适时的饲料调整。
如在产蛋期,应加强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入,以保证蛋鸡蛋的产量和质量。
二、环境管理1.温度调控:合理的温度对蛋鸡的产蛋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蛋鸡产蛋的不良影响。
2.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蛋鸡的产蛋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可调节蛋鸡的生产周期和产蛋量。
3.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过高的湿度和氨气浓度对蛋鸡的健康产蛋造成不良影响。
要及时清理鸡舍、保持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消毒杀菌。
三、疾病防控1.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是产蛋鸡饲养中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疫苗接种、疫情监测以及隔离、消毒等工作,确保鸡群的健康。
2.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如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羽毛质量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防止病情扩大。
四、繁殖管理1.选择优良的品种鸟,进行合理的育种交配。
保持种公种母的健康,提高种禽的血缘优势和抗病能力。
2.为种禽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顾。
确保种禽的繁殖效果和繁殖力。
五、日常观察1.定期观察鸡舍内饲养环境和设备设施的情况,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蛋鸡的正常饲养和产蛋。
2.观察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蛋鸡的产蛋潜能。
综上所述,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管理以及日常观察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效率和产蛋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产蛋鸡饲料配方1、减少能量饲料在气温逐渐升高情况下,如果继续饲喂越冬期的高能量饲料,会使蛋鸡体重增加,从而影响产蛋率。
科学的做法是减少日粮中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的比例。
2、提高蛋白质水平母鸡产蛋期要消耗较多的蛋白质,且其消耗量与鸡的产蛋率有关,所以饲料中的蛋白原料要根据鸡产蛋率的提高而增加。
方法是在日粮中适当添加优质的鱼粉、豆饼等,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少添杂粕。
3、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当日粮中长期缺乏时,蛋鸡的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软、变薄,而且对钙的吸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当鸡产蛋增多时其维生素消耗量也增加,所以可适当投喂一些青饲料,同时增加饲料中多维素的用量。
4、提高矿物质含量母鸡产蛋时对钙的需要量增加,如饲料中缺钙,蛋壳质量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破损蛋,严重的会引起鸡下软壳蛋、无壳蛋。
缺磷与缺钙一样也会引起蛋鸡的不适,如啄羽、啄肛、啄蛋等异食癖。
因此,一旦发现蛋鸡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现象,应查清原因,相应增加日粮中矿物质添加剂的含量。
产蛋鸡饲养标准产蛋期一般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笼到5%开产,第二阶段是产蛋5%到50周左右或到产蛋高峰过后产蛋下降到70%,第三阶段为50周龄至淘汰。
产蛋期一般每天喂料2~3次,自由采食,上笼后到产蛋率达5%给蛋前料,此时鸡群还没有完全开产,所以日粮中蛋白的含量较低;5%到50周给蛋1料。
这时的鸡群处在产蛋旺盛时期,需要的蛋白和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都相对增加,必须保证足够的采食;50周以后给蛋2料。
这阶段鸡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低,即使给以高蛋白的饲料,产蛋量也不会有很大的上升,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喂蛋2料比较好。
1、喂料时料槽中的饲料应分布均匀,料梢要经常清扫,特别是夏天,料槽中的湿料和脏料必须清理干净。
饲料不要加得太慢,不应超过料槽的1/3,以免被鸡啄撒而造成浪费。
2、饮水必须是清洁新鲜的,饮水器或水槽必须每天进行清洗,乳头式饮水器要定期逐个检查,如果育成期是水槽,上笼后用饮水器则要注意教会鸡群用乳头饮水。
产蛋鸡开产期的饲养管理产蛋鸡开产期饲养管理原则:开产前做好蛋鸡的全部基础免疫工作,并同时做好驱虫,为进入产蛋期保持好的体况、较高的抗体水平和机体抵抗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做好充分准备;做好饲料营养的调整和光照管理,以满足产蛋鸡生产的需要。
1.饲料营养要从育成料过渡到产蛋料,但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育成期向产蛋期的科学过渡。
方法是:2/3的育成日粮+1/3的产蛋期日粮饲喂两天,1/2的育成日粮+1/2的产蛋期日粮再喂两天,1/3的育成日粮+2/3的产蛋期日粮再喂两天,以后改成产蛋期日粮,整个过渡期约一周完成。
以后饲料营养的增加要随着产蛋率的递增而逐渐增加,切忌增加太猛。
蛋白增加过量会因蛋体太大增加难产、脱肛几率,而且一旦不能及时发觉会因严重啄肛致死。
贝壳或石粉加入太猛、过量,蛋鸡吸收不了,只能通过增加饮水、加强体循环促进排泄多余的矿物质来保持平衡,不但增加了肝、肾功能负担,而且往往容易导致腹泻的发生,因此,豆粕、贝壳的增加量每次调整1%——2%为宜。
2.开产前两周可在饲料中加入2%贝壳或石粉,以促进钙、磷的储备。
3.要注意的是饲料日粮的平衡供给。
特别要考虑能量与蛋白比、钙、磷比以及钙与钠之间的协同性以及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协调、平衡等细节。
通常蛋鸡料能量与蛋白比以17:1为宜。
4.适时开产。
蛋鸡能否开产很重要的评判依据是:体重和胫长(高),体重过轻或者胫长(高)不够即行开产,容易导致蛋体小、高峰持续期短、产蛋总量低,严重的会因难产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开产时机的把握要根据其品种要求,待达到体重和胫长(高)标准,确认鸡群达性成熟和体成熟时方可开产。
5.补光与换料须同步进行。
待育成蛋鸡达品种开产体重和胫长(高)标准即可转入产蛋期管理,第一周先补光0.5小时——1小时,以后每周增加0.5小时——1小时,直至日照时长达16小时保持恒定。
蛋鸡产蛋期最适合温度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技术蛋鸡产蛋期最适合温度是多少呢?一般而言,蛋鸡的产蛋期最适宜温度在13-23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时,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增加。
要使蛋鸡保持稳产和高产,就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蛋鸡产蛋期的保温与通风春季虽然舍外气温逐渐升高,但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
产蛋鸡每日采食量、饮水量较多,空气易污染,影响鸡的健康,降低产蛋率。
因此,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使舍内空气新鲜。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温。
要根据气温高低、风力、风向而决定开窗次数、大小、方向。
要先开上部的窗户,后开下部的,白天开窗,夜间关闭,温度高时开窗,而温度低时关闭,无风时开窗,有风时关闭。
这样既可避免春季发生鸡呼吸道病,又可提高产蛋率。
二、蛋鸡产蛋期的光照管理春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必须补充人工光照,以创造符合蛋鸡繁殖生理所需要的光照。
方法是将带有灯罩的25瓦灯泡(按每平方米3瓦的量计算)悬吊距地面约2米高处,灯与灯之间距离约3米。
若有多排灯泡应交错分布,以使地面获得均匀光照和提高电灯的利用率。
要采取早晚结合补光法,补光时间相对固定,防止忽前忽后,忽多忽少。
要保持蛋鸡的总光照时间为15-16小时。
三、提供充足的营养养殖技术140903/1012212553-6.jpg" />高峰期的产蛋鸡,当产蛋率在85%以上时,每日蛋白质进食量应为18克,代谢能为1.26兆焦,因此饲料中每千克饲料中代谢能11.56-11.95兆焦、粗蛋白质17%-18%、钙3.6%-3.8%、磷0.6%,为了保证产蛋鸡所需的能量,饲料中的麦麸应低于5%,在2-3月份可添加2%的油脂。
四、蛋鸡产蛋期要添加预防药物由于新母鸡产蛋高峰来的快、持续时间长,应在不同阶段添加预防药物,防止发生输卵管炎、腹泻、呼吸道等疾病。
如济南某养鸡户饲养的4000只鸡,高峰期由于长期慢性腹泻而忽视治疗,造成鸡冠萎缩,产蛋下降。
公鸡下蛋的技巧和方法蛋鸡的产蛋量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养鸡人的经济效益的,要想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下面分享一下如何提高蛋鸡的产蛋率:一、饲养管理1、合理的饲养密度:蛋鸡饲养密度过大,会导致鸡群之间的竞争斗殴,严重影响到蛋鸡的产蛋率。
因此,我们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鸡与鸡之间的空间足够,不挤不堵,让蛋鸡们能够自由活动。
2、合理的光照管理:蛋鸡产蛋与光照时间长短也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在养鸡过程中,要保证蛋鸡的光照时间充足。
一般情况下,蛋鸡每天需要16个小时的光照时间,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鸡舍内灯光的亮度和时间来实现。
3、合理的温度管理: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圈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
一般来说,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18-25℃。
在夏季高温天气时,我们还要及时做好降温措施,保证蛋鸡的舒适度。
二、饲料管理1、合理的饲料配方:为了提高蛋鸡产蛋率,我们要该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周期,制作出合理的饲料配方,并且还要保证蛋鸡每天都有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建议使用:维矿剑客,它能够提供蛋鸡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有效促进蛋鸡的生长和产蛋率。
2、合理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为了保证蛋鸡下蛋多,我们还要注意蛋鸡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一般情况下,蛋鸡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可以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情况来调整。
3、使用饲料添加剂:为了增加蛋鸡的产蛋量,我们可以直接在蛋鸡的饲料中添加:优蛋剑客,它可以缓解产蛋疲劳,延长产蛋高峰期,有效提高蛋鸡的产蛋量。
三、环境管理1、保证鸡舍清洁卫:我们在饲养蛋鸡时,每天都要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让它的饲养环境保持干燥、清洁、卫生,避免蛋鸡受到影响。
同时,我们还要定期使用:非克太保,给鸡舍做好消毒工作,它可以消杀各种病毒和细菌,防止各种病菌的滋生。
2、保证鸡舍通风透气:我们在饲养蛋鸡时,要在鸡舍内安装通风设备,保证鸡舍内空气的流通、新鲜。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以下是蛋鸡的饲养管理要
点:
1. 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要均衡、全面,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需要进行饲养管理,比如在产蛋高峰期,可以适当增加蛋
白质的供给。
2. 饮水管理:蛋鸡需要饮用干净、新鲜的水。
水的质量和供水设施的卫生状况对蛋
鸡的生产和健康都有影响。
饮水设施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净。
3. 环境管理:蛋鸡对环境的舒适度很敏感,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蛋舍应
有良好的通风和隔热设施,以确保温度适宜。
定期清理蛋舍,消毒蛋舍,防止疾病的传
播。
4. 疫病防控:蛋鸡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应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同时要进
行定期的体检和疾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隔离。
5. 光照管理:光照对蛋鸡的产蛋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蛋鸡需要一定的日照时间,
一般每天12-15小时。
在冬季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量。
6. 行为管理:蛋鸡的行为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采用适当的饲喂方式和饲喂器具,提供适宜的空间,防止鸡群之间的争斗或损伤。
7. 蛋的采集和储存:蛋鸡产的蛋要及时采集,保持蛋壳完整无损。
采集后要进行清
洁和消毒,然后储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保持蛋的新鲜和品质。
8. 监测和记录: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蛋鸡的产蛋量、饲料消
耗量、疾病情况等,以便进行分析和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农户们及养殖商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谈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环境的控制好的环境是蛋鸡产蛋的保障,所以必须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保持温度恒定,维持饮水自动化,粪便及时清理等操作,水、氧、日照、温度、饲料等环境要匹配,经常观察环境,及时调整环境。
二、饲料的管理合理的饲料摄入量和合理的饲料成分对蛋鸡产蛋量有很大影响,雌蛋鸡产蛋期一定要加强蛋白质的供给,成年鸟四周岁以后,可适当减少蛋白质的供应,这样有利于延长鸟龄和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要保持新鲜、干燥、无异味等。
三、疫病的预防疫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定期对鸡舍内进行消毒,出现疾病时及时隔离和治疗。
在生产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检查和记录体状况,对出现异常的鸟群,及时处理。
四、光照的管理光照对蛋鸡的影响非常大,要保证光照充足,鸟群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都会受到光照的影响,特别是日长严重缺少时,对蛋鸡的免疫能力和产蛋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保证光照充足。
五、温度的管理蛋鸡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它们适宜的环境温度在15摄氏度至26摄氏度,若温度过高或过低,则会对蛋鸡的健康和产蛋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温度的控制是建立在鸡舍通风良好和保暖设备完善的基础上的。
天气变化大时,应根据温度情况及时进行温度调节,并经常进行观察,保持适宜的温度。
六、规范的管理制度一个好的蛋鸡养殖管理制度是蛋鸡能否顺利成长和良好产蛋的关键,应制定完善的时间表和标准操作流程,以便更好的掌控鸡舍内的管理工作,并在相应时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良。
蛋鸡饲养管理对于蛋鸡的健康和产蛋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养殖商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为鸟群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营养合理的饲料,注重日常的管理和预防疫病,才能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产蛋鸡的阶段饲养是指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和饲料配方,以实现高产蛋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产蛋鸡一般分为育成期、产蛋期和淘汰期三个阶段,下面将对每个阶段的饲养要点进行简述。
1.育成期饲养:育成期饲养是指从小鸡出壳到开始产蛋之前的阶段,一般包括0-18周龄。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主要目的是促进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发育,为鸡的正常生长奠定基础。
•饲料:育成期饲料需满足小鸡的营养需求,一般采用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配方。
早期可使用优质全价熟料,逐渐过渡到全料饲养。
注意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发霉变质。
•环境:育成期鸡舍要保持干燥、温暖和通风良好。
温度一般维持在30-33摄氏度,随着鸡龄增加逐渐降低。
鸡舍要保持干净,定期消毒,避免疾病传播。
•免疫:育成期要进行常规疫苗接种和疫苗注射,防止常见的鸡族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疾病。
2.产蛋期饲养:产蛋期饲养是指鸡开始产蛋后的阶段,一般从19周龄开始,持续到鸡开始断蛋为止。
这个阶段的饲养要点是保证鸡的产蛋率和蛋质量。
•饲料:产蛋期饲料需满足蛋鸡高能量、高蛋白和矿物质的需求。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在16-18%左右,能量含量也要适中。
可使用高产蛋日粮,适量添加鸟嘌呤、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环境:产蛋期鸡舍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
保持鸡舍内的通风和清洁,避免粪便积聚。
•免疫:产蛋期鸡要定期接种疫苗,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原体等。
同时进行定期的疫病监测和消毒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3.淘汰期饲养:淘汰期饲养是指蛋鸡产蛋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将鸡进行出售或淘汰的阶段。
淘汰期饲养主要包括鸡的预淘汰和正式淘汰。
•饲料:淘汰期鸡的饲料要进行相应调整,适当减少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纤维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可以使用淘汰期饲料,有助于鸡的逐渐淘汰。
•环境:淘汰期鸡舍的管理要注重通风和卫生,定期清洁鸡舍,避免疾病传播。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方案很多人以为养鸡很简单,但是批量养鸡直接关系到你的利润,不好好学习养鸡技术,就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蛋鸡产蛋率跟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饲养管理不正确,可是会对蛋鸡的产蛋率有严重的影响,下面来学习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方案。
蛋鸡产蛋期的管理方案1、蛋鸡的选种很重要,要选购优质的蛋鸡品种,或者某一品种中要挑选优质的健康的鸡。
青年鸡的体重和均匀度是决定将来产蛋最重要的因素。
体重大的鸡先开产,同一品种的鸡,如果均匀度保持一致,可同时开产,产蛋率上升很快,2-3周内就达高峰。
体重小的鸡,开产晚。
体质弱,抗病力差,产蛋少,产蛋率上升缓慢,甚至无产蛋高峰。
过肥鸡,身体负担重,产蛋小,也不会持久,鸡的体重大致在7-14周龄时已经定型,偏瘦鸡,如这时体重仍然偏小,再加强营养也为时过晚了,所以应重视育成鸡前期的营养水平和管理工作。
2、青年鸡具备了体温自控调节能力,而且消化能力日趋健全,食欲旺盛,采食量增加,对钙磷的吸收能力不断提高。
7-12周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最快的时期,13周之后有是腹腔脂肪增长的重要时期,过多的脂肪会影响今后产蛋,因此这段时期的营养既要保证快速生长需要,又要防止脂肪蓄积使其过肥。
3、育成期内应尽可能做好各类免疫接种工作,预防接种要在鸡的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在产蛋期因抗体水平低或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再次接种疫苗,发生应急而造成损失。
4、生殖系统迅速发育。
从12周龄生殖系统开始发育,18周龄则迅速发育。
所以18周龄应逐步换成产前期蛋鸡料,补充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和钙,促使卵巢、输卵管顺利发布并积累一定数量的骨钙,为顺利开产做准备。
但过迟、过急换料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蛋鸡各阶段要注意的事项1、观察鸡群建立经常观察和定时检查鸡群的制度。
每日观察鸡群的精神、食欲、饮水、粪便,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可定期淘汰停产鸡、残疾鸡。
2、维持良好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⑴投料量稳定、料位、水位足够;⑵光照要恒定(16个小时)、无人为应激;⑶定时检蛋并做好日常记录。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是我国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会选择养殖的一个项目,不同的生长阶段管理要点不同,今天咱们一起来简单学习一下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饮水
饮水要清洁充足,终日不断,冬季饮温水,夏季饮凉水。
2.喂食
定时定量,每天喂3次-4次,间隔时间相同,不同周龄每只鸡每天喂量。
3.分段饲养
产蛋鸡按产蛋期和产蛋率分三段饲喂三种配合饲料,19周龄-21周龄(产蛋率5%)为预产蛋鸡,22周龄-42周龄(产蛋率5%-高峰-产蛋率85%)为产蛋高峰期,43周龄(产蛋率85%以下)至淘汰为产蛋后期。
更换饲料要在产蛋上升前或下降后逐渐换料,过渡换料方法育成期过渡方法相同。
4.生料干喂,也可湿喂
但拌水不可过早过多,应保持饲料松散不成团。
5.补喂砂粒或石灰石粒
每周喂直径3mm-5mm的清洁砂粒一次,每只鸡每次5g。
6.饲养方式
产蛋鸡以笼养为主。
综上就是蛋鸡产蛋期的管理要点,蛋鸡管理建议分生长阶段进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课堂:养鸡常用的七种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