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复习-无机化学-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考研复习-无机化学-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完整版)第6章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习题及全解答

第6章 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习题及全解答 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那些是酸,那些是碱,哪些是两性物质,哪些是共轭酸碱对? HCN,H 3AsO 4,NH 3,HS —,HCOO —,[Fe(H 2O)6]3+,CO 32-,NH 4+,CN —,H 2O ,H 2PO 4—,ClO 4— , HCO 3—,NH 2-NH 2(联氨),[Zn(H 2O)6]2+,PH 3,H 2S,C 2O 42—,HF,HSO 3— ,H 2SO 3 答:酸:HCN, H 3AsO 4, [Fe(H 2O)6]3+, NH 4+, H 2O, [Zn(H 2O)6]2+, H 2S, HF, H 2SO 3, HS — , H 2PO 4 —, HCO 3—, HSO 3— ,H 2O 碱:NH 3, CO 32—,CN —,ClO 4—,NH 2-NH 2, PH 3, C 2O 42—, HCOO —, HS —, H 2PO 4—, HCO 3—, HSO 3— ,H 2O 两性:HS —, H 2PO 4—, HCO 3—, HSO 3— ,H 2O 共轭酸碱对:NH 3-NH 4+, HCO 3——CO 32—, HSO 3——H 2SO 3, HS — —H 2S, HCN-CN — 2. 在酸碱质子理论中为什么说没有盐的概念?下列各物质是质子酸还是质子碱?指出它们的共轭物质。 Ac —,CCl 4,[Al(H 2O)6]3+,[Al(H 2O)4(OH)2]+,HC 2O 4—,HPO 42— 答: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盐也可以看作是离子酸或离子碱,故没有盐的概念。 酸: HC 2O 4—,HPO 42—,[Al(H 2O)6]3+, (共轭碱:C 2O 42—,PO 43—,[Al(H 2O)5(OH)]2+ ) 碱:Ac —,CCl 4,SO 2,[Al(H 2O)4(OH)2]+,(共轭酸: HAc,[Al(H 20)5(OH)] 2+ )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越强,其共轭碱就越 __________ ;碱越强,其共轭酸就越 ________ 。反应方向是__________ ,生成__________。 答:弱,弱。强酸与强碱作用,弱酸和弱碱 4.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作为路易斯碱的是 (1)H 2O (2)NH 3 (3) Ni 2+ (4)CN — 答:Ni 2+ 5.试解释解离常数与解离度的概念,并说明温度或浓度对它们的影响。 答:解离常数K ⊙ :发生解离达到平衡时,平衡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各物种浓度幂的乘积是一常数。 解离度 α:解离平衡时,已解离部分所占的百分数。 温度对K ⊙ 和α均有影响,而浓度对K ⊙ 无影响,对α有影响。 6.解离度大的酸溶液中c(H 3O +)就一定大,对吗? 答:不对 7.计算下列溶液中的c(H 3O +)或pH 。 (1) 0.050mol/L Ba(OH)2 溶液

第八章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含答案 疾病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第八章酸碱平衡紊乱习题 一、单选题 1. 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2. 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 A.NaHCO3浓度 B.PaCO2 C.AB D.HCO3—/H 2CO3的比值 E.BE 3. 阴离子间隙是指 A.细胞内阴离子与阳离子的差值 B.细胞外阴离子与阳离子的差值 C.细胞内、外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差值 D.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E.细胞内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4. 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的是 A.pH B.BE C.PaCO2 D.AB E.BB 5. 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腹泻 B.肾小管性酸中毒

C.糖尿病 D.大量输人生理盐水 E.小肠、胆道、胰腺引流或肠瘘 6.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的主要指标是 A.SB B.AB C.pH D.PaCO2 E.BE 7. 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8. 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9. 血浆HCO3—原发性增多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0. 血浆H2CO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平原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样卷2) 一、填表题 (20分) 1.写出反应最终产物 物质 Ni 2+ Hg 2+(NO 3-) Cr 3+ Mn 2+ 加入过量氨水并放置 [Ni(NH 3)6]2+ HgO ?NH 2HgNO 3 Cr(OH)3 MnO(OH)2 2.物质 HgCl 2 SiCl 4 BBr 3 PH 3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sp sp 3 sp 2 不等性sp 3 分子空间构型 直线型 正四面体型 正三角形 三角锥型 3.物质 晶体类型 晶格结点上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熔点相对高低 SiC 原子晶体 Si 原子、C 原子 共价键 高 NH 3 氢键型分子晶体 NH 3 分子 分子间力、氢键 低 二、填空题 (20分) 1. 随着溶液的pH 值增加,下列电对 Cr 2O 72-/Cr 3+、Cl 2/Cl -、MnO 4-/MnO 42-的E 值将分别 减小、不变、不变。 2.Na 2SO 3与__硫粉__共热可制得Na 2S 2O 3,Cl 2可将Na 2S 2O 3氧化为__ Na 2SO 4_。 3.根据E θ(PbO 2/PbSO 4) >E θ(MnO 4-/Mn 2+) >E θ(Sn 4+/Sn 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PbO 2 ,还原性最强的是 Sn 2+ 。 4. 用电对MnO 4-/Mn 2+,Cl 2/Cl -组成的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 Mn 2+ + 4H 2O ,负极反应为 2 Cl - -2 e → Cl 2 ,电池的电动势等于0.15V ,电池符号为(-)Pt,Cl 2(p θ)|Cl -‖MnO 4-,Mn 2+,H +|Pt(+)。(E θ(MnO 4-/Mn 2+)=1.51V ;E θ(Cl 2/Cl -)=1.36V ) 5. 下列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 -1,按pH 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NH 4NO 3, NH 4F, NH 4OAc, KCN, Na 2CO 3。 KCN, NH 4F, NH 4OAc, NH 4NO 3, Na 2CO 3。 ( 已知K θ(NH 3?H 2O)=1.8×10-5, K θ(HF)=6.6×10-4, K θ(HCN)=6.2×10-10, K θ(HOAc)=1.8×10-5, K θ(H 2CO 3)=4.4×10-7, K θ(H 2CO 3)=4.8×10-11) 6. 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E θ(Cr 2O 72- / Cr 2+ )= 0.917 V , Cr 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不能 。 7. AlCl 3双聚分子的结构式为:__;其中含有两个_3c-4e_键。 8. 因为SnCl 2强烈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加入HCl ,水解反应式为 SnCl 2+H 2O Sn(OH)Cl+HCl 。

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 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六章化学键理论 本章总目标: 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 3:重点掌握路易斯理论、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 4:熟悉几种分子间作用力。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离子键理论 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性质和强度,学会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型和半径三个方面案例讨论离子的特征。 2: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及几种简单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初步学习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象和半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 第二节:共价键理论 1;掌握路易斯理论。 2: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掌握价键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点和共价键的类型。3:理解并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并学会用此理论来判断共价分子的结构,并会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的构型。 第三节:金属键理论 了解金属键的能带理论和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 第四节:分子间作用力 1:了解分子极性的判断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以及氢键这种次级键的形成原因。 2;初步掌握离子极化作用及其强度影响因素以及此作用对化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2 C. Na 2 O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能最大的是()

A. O 2 C. O 2 2+ D. O 2 2- 3. 下列化合物共价性最强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C. BeI 2 4.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A.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 B.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C.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 D.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5.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3 C. SiCl 4 6.对下列各组稳定性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O 22- B. O 2 ->O 2 C. NO+>NO D. OF->OF 7.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3 C. Na 2 O 2 8.下列各对物质中,是等电子体的为() 和O 3 B. C和B+ C. He和Li D. N 2 和CO 9. 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3 C. PCl 3 10.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键长的是() A .CO 2 3 C. SF 4 11.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电子对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H 2O B. H 3 O+ C. NH 3 D. NH 4 + 12.氨比甲烷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A.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 B.密度的差别 C. 氢键 D.熔点的差别 13. 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CCl 43 C. BCl 3 D. PCl 5 14.下列哪一种物质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 ) 15.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等性杂化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

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Zn 电对,增大Zn 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 b K 。浓度为m mol ·L -1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 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 (Ag 3PO 4) = ×10-16,其溶解度为 ( ) A ×10-4mol?L -1; B ×10-5mol?L -1; C ×10-8mol?L -1; D ×10-5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Cu 2+; B Cr 2O 72-、Cr 3+; C MnO 2、Mn 2+;D SnCl 4、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V E A /θ:Cr 2O 72- + Cr 3+ Cr 2+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2- C Cr 3+ D Cr 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 无机化学中段考试卷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2 分 (7459)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2 分 (4333)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 (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2 分 (1305)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2 分 (1478)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 (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 (D) Al2O3和AlN 5. 2 分 (7396)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2 分 (1349)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 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2 分 (1482)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2 分 (7475)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 (B) 硝酸(C) 硫酸钠 (D) 硫化钠(过量)

无机化学之 酸碱平衡题目+答案

第9章 酸碱平衡 1. (3668) 按酸碱质子理论考虑,在水溶液中既可作酸亦可作碱的物质是( C ) (A) Cl - (B)NH 4+ (C)HCO 3- (D) H 3O + 2. (0616) pH = 2的溶液酸度是pH = 6的溶液酸度的…………………( D ) (A) 4倍 (B) 12倍 (C) 4000倍 (D) 10000倍 3. (6681) 恒温下,某种弱酸溶液的一级电离常数约为1.7 ?-5,并有 1.3 %电离成离子,该溶液弱酸的浓度 是…………………………… ( A ) (A) 0.10 mol ·dm -3 (B) 0.13 mol ·dm -3 (C) 1.3 mol ·dm -3 (D) 2.0 mol ·dm -3 4. (6627) K w 的值是0.64×10-14 (18℃) 和1.00 ? 10-14 (25℃),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C ) (A) 水的电离是放热过程 (吸热) (B) 在25℃ 时水的pH 值大于在18℃时的(pH=7.1) (C) 在18℃ 时,水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0.8 ? 10-7 mol ·dm -3 (D) 仅在25℃ 时,水才是中性的

5. (6665) 在298 K时,其pOH值小于7的溶液是…………………(D) (A) 0.1 mol·dm-3 NH4Cl (B) 0.1 mol·dm-3 HAc和0.1 mol·dm-3 NaAc (C) 0.1 mol·dm-3 AgNO3 (D) 0.1 mol·dm-3 NaHCO3 6. (3661) 某酸HA的K a = 8.4 ?10-4,0.10 mol·dm-3此酸的H+浓度为……( D) (A) 9.2 ? 10-3 mol·dm-3 (最简式) (B) 1.8 ? 10-2 mol·dm-3 (C) 2.9 ? 10-3 mol·dm-3 (D) 8.8 ? 10-3 mol·dm-3(近似式) 7. (0615) 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B) (A)NH + (B) CN- (C) Ac- (D)NO2- 4 8. (6676) 0.1 mol·dm-3 H2S 溶液中,[S2-]的正确表示是……………(C) (A) [S2-] = [H+] (B) [S2-] =21[H+] (C) [S2-] = K a2 (D) [S2-] = [H2S]1/3

5.第五章 酸碱解离平衡-思考题解答2011

第五章 酸碱解离平衡 思考题试答 2011.10.16. 1.写出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共轭碱的化学式:4NH +、HCl 、H 2O 、24H PO ?、 3HCO ? 答:NH 3、Cl -、OH -、24HPO ?、23CO ? 。 2.写出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共轭酸的化学式:H 2O 、HS -、24HPO ?、NH 3、 3HSO ? 答:H 3O +、H 2S 、24H PO ? 、、H 4NH +2SO 3。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酸碱两性物质? HS -、、、、HAc 、OH 2-3SO 2-4HPO +4NH -、H 2O 、、HCl -3NO 答:酸:、HAc 、HCl (只能失去质子) +4NH 碱:、OH 2-3SO -、 (只能得到质子) -3NO 酸碱两性物质:HS -、、H 2-4HPO 2O (既能失去质子也能得到质子) 4.何谓水的质子自递作用?何谓水的离子积常数?在纯水中加入少量酸或碱后,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否改变? 答:(1) 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可表示为:H 2O +H 2O =H 3O ++OH -它表示一个水分子能从另一个水分子中得到质子形成水合氢离子,而失去质子的那个水分子则剩下氢氧根离子; (2) 水的离子积常数是指定温下H 3O + 离子与OH - 离子相对平衡浓度的乘积; (3) 在纯水中加入少量酸或碱后,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5.同离子效应降低了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是否也改变了弱酸或弱碱的标准解离常数? 答:未改变。a K 或b K 既然是标准平衡常数,它就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存在什么离子、每种离子的浓度多少无关。 6.什么是酸雨?简述酸雨的形成过程及酸雨对大自然的主要危害。 答:酸雨指pH <5.6 的酸性降水。由于矿物燃料燃烧等因素,引起大气中SO 2浓度升高,在光化 学作用下,SO 2转变为SO 3和硫酸,形成酸雨、酸雾。 酸雨可危害湖泊水体,使鱼虾绝迹;酸化土壤,使土壤贫瘠;使森林遭到破坏;使建筑物、古迹等遭到破坏。 7.在组成蛋白质的20种常见氨基酸中,最简单的是甘氨酸(H 2NCH 2COOH)。 已知甘氨酸的a K 和b K 几乎相等,试判断甘氨酸在强酸性溶液、强碱性溶液和纯水中主要以何种离子存在。 3 + 离子存在; 答:甘氨酸在强酸性溶液中主要以2HOOCCH NH 在强碱性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存在; 2OOCCH NH ?2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一)填空题 1.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等来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及,维持体液pH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 2.依据布朗施泰德和劳莱的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释放质子的任何物质都是,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 3.pH值是用来衡量溶液或体液酸碱度的一把尺子,pH值为7是中性,此时,溶液[H+]=[OH-];pH值<7为酸性,此时,溶液[H+] [OH-];pH值 7为碱性,此时, [H+]<[OH-]。 4.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H+含量的食物称为;能够增加体内HCO3-含量的食物称为。 5.由以及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体系;该缓冲体系具有缓冲酸、碱和保持pH值相对恒定的作用,称为。 6.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简称。 7.排泄是指机体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过血液循环由排出体外的过程。 8.肾小球的有效虑过压=-(+)。 9.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是指其管腔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滤液的过程。 10.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释放减少,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排出稀释尿。 11.骨骼肌细胞内和血液pH值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但骨骼肌细胞内pH值总是较血液低约0.4~0.6 pH单位。这是因为骨骼肌内的酸性代 谢产物血液,而其低于血液所致。 12.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95%。 13.运动时,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存在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和,它们可以快速地将运动时机体产生的强酸转变为弱酸。而第二道防线则有赖于 的代偿作用。 (二)判断题 1.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运动,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渗透压等条件外,还需保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 2.pH值是溶液或体液H+浓度的负对数,即:pH=-lg[H+]。() 3.对于酸性溶液而言,pH值越小,酸性越小;而对于碱性溶液而言,pH值越大,碱性越强。() 4.除极少部分用于合成代谢外,生成的碳酸绝大部分在肺重新分解释放CO2,然后呼出体外。() 5.人体在从事大强度剧烈运动时,由于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量增加,可造成其在肌肉组织内和血液中大量累积,成为运动时酸性物质的重要来源。()6.正常人成酸食物和酸性代谢产物远超过成碱食物和碱性代谢产物,故对酸性物质的

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资料

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 卷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Zn 电对,增大Zn 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 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 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 (Ag 3PO 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 ) A 1.1×10-4mol?L -1; B 4.8×10-5mol?L -1; C 1.2×10-8mol?L -1; D 8.3×10-5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Cu 2+; B Cr 2O 72-、Cr 3+; C MnO 2、Mn 2+;D SnCl 4、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2- C Cr 3+ D Cr 2+

第8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思考题 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答】酸碱质子理论:凡能放出质子(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反应。 2.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答】酸碱的电子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碱,也叫做路易斯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酸,也叫做路易斯酸。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配位键的形成并生成酸碱配合物。 3. 说明下列名词的意义:(1) 酸碱共轭对;(2) 两性物质;(3) 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5) 酸的强度和酸度;(6) 稀释定律;(7)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8) 分布系数;(9) 质子平衡条件;(10)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1)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12)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 【答】(1) 质子酸失去一个质子变为质子碱,质子碱得到一个质子转为酸。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变的每一对酸碱就称为共轭酸碱对 (2) 有些酸碱物质,在不同的酸碱共轭酸碱对中,有时是质子酸,有时是质子碱,把这类物质称为酸碱的两性物质。如:HPO42-、H2PO4-、HS-、H2O等。 (3) 仅仅在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4) 拉平效应:在某溶剂中,不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区分效应:在某溶剂中,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 (5) 酸的强度:表示给出质子的能力。酸度:表示溶液中[H+]浓度或[OH-]浓度的大小。通常以pH 或pOH表示。 (6) 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是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增大,这一规律就称为稀释定律。 (7) 在酸(或碱)的解离反应式中,当共轭酸碱对处于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存在着多种酸碱组分,这些组分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以[ ]表示;各组分平衡浓度之和称为分析浓度(或总浓度),通常以c 表示。 (8) 溶液中某种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其分析浓度(或总浓度)的比值称为该组分的分布系数,以δ表示。 (9) 酸碱反应中,酸给出质子的数目与碱接受质子的数目是相等的,这种质子转移的平衡关系称为质子平衡式或质子条件式(以PBE表示)。 (10) 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可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这种现象就叫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盐类的存在,引起弱电解质解离度增加的现象。 (11) 在酸碱滴定中,加入的滴定剂与被滴定物质按照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时,所对应的pH值称为化学计量点。化学计量点的判断往往需要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停止

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docx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座号: 系别: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得分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 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 、对于Zn2+ /Zn电对,增大Zn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2 、 2+ 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Cu离 () A 8 e B 18 e 型 C 18+2e D 9~17e型 - 1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K b。浓度为m mol · L 的氨水溶液 ,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 则溶液中 OH -的浓度( mol · L -1)为 () A 1 m B1m K b C K b m / 2 D 2m 22 4、已知 K sp(Ag P O)-16,其溶解度为 = 1.4 ×10 34 ( ) A 1.1 × 10-4 mol?L-1; B 4.8×10-5mol?L-1; C 1.2× 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2+ ; B Cr 2-3+2+ ;D SnCl 4、 Sn A Cu 、 Cu2O7、 Cr ; C MnO2、 M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1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 1,2,3B0,1,2C 0,±1 D 0,± 1,± 2 A. 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汽压下降 D.凝固点降低 7 、下列各分子中 , 以 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12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A BeCl 2 B PCl3 C BF3 D SiH4 A. 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移去产物 D.使用催化剂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13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A HF B Ag C KF D CO2 A. 能自发进行 B.是吸热反应 C.是放热反应 D.处于平衡状 9. 已知E A/ V: Cr2 O7 2-+1.36 Cr3+-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 态 应的是()14.反应 A +B 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A 都不能 B Cr2O7 2- C Cr3+D Cr2+ ()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小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 [HAc]>[NaAc],则该缓冲溶液

无机化学练习(2)酸碱平衡,答案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练习(2)酸碱平衡,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二)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答案) 学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强酸性水溶液中不含OH-,强碱性水溶液中不含H+。-------------------------------------------------------------(〤) 2.将pH值等于5.0的盐酸溶液冲稀1000倍,溶液的pH值等于8.0----------------------------------------------(〤) 3.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的。------------------------------------------------------------------------------(〤) 4.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水的离子积不变。---------------------------------------------------------(√) 5.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电解质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6.在0.001 mol?L-1的稀H3PO4溶液中,H+的浓度为0.003 mol?L-1。 -------------------------------------------(〤) 7.将HAc和HCl溶液各加水稀释一倍,则两种溶液中[H+]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〤) 8.在H3PO4溶液中,由于第一步解离出较多的H+,抑制了第二,第三步解离,使K o a2、K o a3较小。 ---(〤) 9.AgCl水溶液导电性很弱,所以AgCl是弱电解质。--------------------------------------------------------------(〤) 10.用水稀释含BaSO4固体的水溶液时,BaSO4的溶度积不变,浓度也不变。------------------------------(√) 11.分别中和pH=3.0的HCl和HAc,所用NaOH的量是不同的。---------------------------------------------(√) 12.在HAc溶液中加入HCl,由于同离子效应,HAc的解离度减小,使溶液的pH值增加。 -------------(〤)

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

《无机化学》试题 3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ABeCl2BPCl3CBF3D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学号:姓名:座号: 系别:年级:专业: AHFBAgCKFDCO2 2-+1.36Cr3+-0.41Cr2+-0.86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9.已知EV A/:Cr2O7 2-CCr3+DCr2+A都不能BCr2O7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计 得分 AK2OBMgOCCaODNa2O 1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汽压下降 D.凝固点降低 12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移去产物 D.使用催化剂 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13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A.能自发进行 B.是吸热反应 C.是放热反应 D.处于平衡状态(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 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14.反应A+B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A.对反应没有影响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小 2+/Zn电对,增大Zn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1、对于Zn 15.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若[HAc]>[NaAc],则该缓冲溶液()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A.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B.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D.无法判断 2+ 2、Cu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16.在室温下, 0.0001mol .L-1NH 3水溶液中的pKw是() A8eB18e型C18+2eD9~17e型 A.14 B.10 C.4 D.8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 1 K。浓度为mmol·L b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17.按酸碱质子理论考虑,在水溶液中既可作酸亦可作碱的物质是() A.Cl - B.NH4+ C.HCO3- D.H3O+ 则溶液中OH-的浓度(mol·L -的浓度(mol·L -1 )为() - 1 18.AgCl在纯水中溶解度比0.10mol·L - 10 NaCl溶液中(AgCl:Ksp=1.77×10 )() 1B Am 2 1CKm/2 bD2m mK b 2 A.大 B.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9.CaSO4在0.1mol .L-1Na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 -16 4、已知K sp(Ag3PO4)=1.4×10 ,其溶解度为() A1.1×10-4mol?L-1;B4.8×10-5mol?L-1; -4mol?L-1;B4.8×10-5mol?L-1; C1.2×10-8mol?L-1;D8.3×10-5mol?L-1 -8mol?L-1;D8.3×10-5mol?L-1 A.略有减小 B.略有增加 C.相等 D.无法判断 -10-12 2- -20.已知:Ksp,AgCl=1.8×10,Ksp,Ag2CrO4=1.1×10 在等浓度的CrO4和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时:() A.AgCl B.AgCrO C. D.先产生↓先产生↓两种同时沉淀两者都不沉淀24 21.在酸性溶液中,当适量的KMnO4与Na2SO3反应时出现的现象是()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6-1 :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 2(g) = 2SO 3(g) (2)NH4HCO3(s) = NH 3(g) + CO 2(g) + H 2O(g) (3)CaCO3(s) = CO 2(g) + CaO(s) (4)Ag 2O = 2Ag(s) + 1/2 O 2(g) (5)CO2(g) = CO 2(aq) (6)Cl 2(g) + H 2O(l) = H +(aq) + Cl -(aq) + HClO(aq) (7)HCN(aq) = H +(aq) + CN - (aq) (8)Ag 2CrO4(s) = 2Ag +(aq) + CrO 42- (aq) (9)BaSO4(s) + CO 32-(aq) = BaCO 3(s) + SO 42-(aq) 2+ + 3+ (10)Fe 2+(aq) + 1/2 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 6-2: 已知反应 ICl(g) = 1/2 I 2(g) + 1/2 Cl 2(g) 在 25℃ 时的平衡常数为 K θ = 2.2 ×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ICl(g) = I 2(g) + Cl 2(g) (2)1/2 I 2(g) + 1/2 Cl 2(g) = ICl(g) 6-3: 下列反应的 Kp 和 Kc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4H 2(g) + Fe 3O4(s) = 3Fe(s) + 4H 2O(g)

(2)N 2(g) + 3H 2(g) = 2NH 3(g)

无机化学之 酸碱平衡题目+答案

第9章酸碱平衡 1. (3668) 按酸碱质子理论考虑,在水溶液中既可作酸亦可作碱的物质是(C) (A) Cl- (B)NH4+ (C)HCO -(D) H3O+ 3 2. (0616) pH = 2的溶液酸度是pH = 6的溶液酸度的…………………(D) (A) 4倍(B) 12倍 (C) 4000倍(D) 10000倍 3. (6681) 恒温下,某种弱酸溶液的一级电离常数约为1.7 ?10-5,并有 1.3 %电离成离子,该溶液弱酸的浓度是……………………………(A) (A) 0.10 mol·dm-3 (B) 0.13 mol·dm-3 (C) 1.3 mol·dm-3 (D) 2.0 mol·dm-3 4. (6627) K w的值是0.64×10-14 (18℃) 和1.00 ? 10-14 (25℃),下列说法中正确是…(C) (A) 水的电离是放热过程 (吸热) (B) 在25℃时水的pH值大于在18℃时的(pH=7.1) (C) 在18℃时,水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0.8 ?10-7 mol·dm-3 (D) 仅在25℃时,水才是中性的

5. (6665) 在298 K时,其pOH值小于7的溶液是…………………(D) (A) 0.1 mol·dm-3 NH4Cl (B) 0.1 mol·dm-3 HAc和0.1 mol·dm-3 NaAc (C) 0.1 mol·dm-3 AgNO3 (D) 0.1 mol·dm-3 NaHCO3 6. (3661) 某酸HA的K a = 8.4 ?10-4,0.10 mol·dm-3此酸的H+浓度为……( D) (A) 9.2 ? 10-3 mol·dm-3 (最简式) (B) 1.8 ? 10-2 mol·dm-3 (C) 2.9 ? 10-3 mol·dm-3 (D) 8.8 ? 10-3 mol·dm-3(近似式) 7. (0615) 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B) (A)NH + (B) CN- (C) Ac- (D)NO2- 4 8. (6676) 0.1 mol·dm-3 H2S 溶液中,[S2-]的正确表示是……………(C) (A) [S2-] = [H+] (B) [S2-] =21[H+] (C) [S2-] = K a2 (D) [S2-] = [H2S]1/3 9. (6506) 0.20 mol·dm-3甲酸溶液中3.2 %的甲酸已电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教学提纲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 脏排泄

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一)填空题 1.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等来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及,维持体液pH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 2.依据布朗施泰德和劳莱的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释放质子的任何物质都是,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 3.pH值是用来衡量溶液或体液酸碱度的一把尺子,pH值为7是中性,此时,溶液[H+]=[OH-];pH值<7为酸性,此时,溶液[H+] [OH-];pH值 7为碱性,此时,[H+]<[OH-]。 4.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H+含量的食物称为;能够增加体内HCO3-含量的食物称为。 5.由以及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体系;该缓冲体系具有缓冲酸、碱和保持pH值相对恒定的作用,称为。 6.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简称。 7.排泄是指机体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过血液循环由排出体外的过程。 8.肾小球的有效虑过压=-(+)。 9.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是指其管腔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滤液的过程。 10.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释放减少,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排出稀释尿。 11.骨骼肌细胞内和血液pH值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但骨骼肌细胞内pH值总是较血液低约0.4~0.6 pH单位。这是因为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血液,而其低于血液所致。 12.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95%。 13.运动时,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存在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和,它们可以快速地将运动时机体产生的强酸转变为弱酸。而第二道防线则有赖于的代偿作用。 (二)判断题 1.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运动,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渗透压等条件外,还需保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 2.pH值是溶液或体液H+浓度的负对数,即:pH=-lg[H+]。() 3.对于酸性溶液而言,pH值越小,酸性越小;而对于碱性溶液而言,pH值越大,碱性越强。() 4.除极少部分用于合成代谢外,生成的碳酸绝大部分在肺重新分解释放CO2,然后呼出体外。() 5.人体在从事大强度剧烈运动时,由于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量增加,可造成其在肌肉组织内和血液中大量累积,成为运动时酸性物质的重要来源。()6.正常人成酸食物和酸性代谢产物远超过成碱食物和碱性代谢产物,故对酸性物质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