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技术饲料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技术饲料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技术饲料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技术饲料

玉米秸秆发酵饲料本资料由广州农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部提供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我国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3亿亩,年产玉米秸秆高达5亿多吨。玉米秸秆是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研究表明:玉米秸秆蕴含着与普通粮食基本相当的总能(每3-4公斤无棒甜玉米秸秆发酵饲料的能量相当于1公斤玉米的能量:黄玉米秸秆与甜玉米秸秆比较,能量降低30%;干玉米秸秆的能量降低60%),并且还含有许多对畜禽生长发育有益的营养物质,经过专业的发酵菌种加工工艺处理后,能够产生并积累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及有益的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有机酸、免疫球蛋白、维生素、消化酶、活化的微量元素和多种促生长因子,开发成为成本低廉、效益可观的新型饲料资源。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把“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节粮型饲料发展畜牧生产”定为我国今后饲料和养殖业的发展方向。然而,目前农作物秸秆中仅有不足10%用于饲料加工,且主要用于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其余的大部分秸秆被用作柴烧做饭,甚至付之一炬,在田间直接焚烧,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如果我们把全国的玉米秸秆通过科学的发酵工艺加工处理来制作饲料,每年可获得相当于4000万吨饲料粮,可节约全国饲料用粮的50%,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发酵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简单易行、省工省时,便于长期保存和长距离运输,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节省饲料粮食,降低养殖成本,并且能够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项目技术方案

玉米秸秆揉搓粉碎、压缩打包装袋、发酵处理一整套技术由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微生物研究所自主研发,采用先进的微生物技术和高效率的农业机械设备,将新鲜的秸秆经过揉搓粉碎、添加秸秆发酵饲料专用菌种,然后压缩装袋密封进行厌氧发酵的操作流程,加工生产出优质的猪、鸡、鸭、鹅、牛羊等畜禽用秸秆发酵饲料。

三、技术优势

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我国一些科研部门在农作物秸秆加工生产饲料方法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研制了高效率的配套机械设备,并建立了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然而这些方法生产的秸秆饲料在成本、营养成份的含量、适口性及饲喂方面存在着技术不成熟等方面的不足。

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

农业大学多位长期从事微生物学应用研究的专家教授,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研制出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发酵制作生态饲料的复合微生物菌种及其配套技术。该技术以先进的

微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动物微生态学原理和微生物发酵原理,利用有益微生物(益生菌)自身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合成与分泌纤维素分解酶、蛋白酶等酶系,将农作物秸秆中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有效降解为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同时经过特殊的微生物转化,合成多种氨基酸、菌体蛋白、脂肪酸及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产生醇、酸、酯等风味物质,改善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满足畜禽动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生物学效价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经过专业的发酵处理后,可被猪、鸡、鸭、鹅、牛羊等畜禽动物直接取食,由粗纤维转化成的菌体蛋白等营养物质直接被肠道吸收,提高消化利用率,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对五号病、蓝耳病等传染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部分秸秆粗纤维作为填充物,起到宽肠通便的功效。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节约粮食用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出栏率,生产绿色安全的肉、蛋、奶等产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山东青岛、安徽省马鞍山市小丹阳镇和北京市通州区东寺庄等地开展了多年的试验示范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秸秆发酵饲料技术养猪,成本低廉,喂养的猪瘦肉率高,肌肉细腻紧凑、有光泽。经权威部门检测,该猪肉无任何抗生素和农药残留,所有指标均达到国家有机猪肉标准,并且绝大部分指标远远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被专家称为“生态猪肉”,经加工后肉块不懈,口味纯正,瘦

而不柴,肥而不腻。所有品尝过这种“生态猪肉”的专家和领导、同行、朋友都不停地为之赞叹。

四、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五、设备投资和加工成本概算

秸秆揉搓粉碎机+液压打包机,推荐使用DK-850型立式液压双筒饲草打包机,打包速度快,生产效率高。1套约7万元(每小时可加工玉米秸秆3吨左右)。

每吨纯秸秆发酵饲料的成本为:

1、加工成本约30元(包括人员工资和电能消耗);

2、菌种成本15元;

3、秸秆发酵饲料专用包装袋成本约为60元。

所以每加工一吨袋装秸秆发酵饲料,总成本不超过200元。

六、经济效益概算

1、农民种植玉米收获玉米棒后的秸秆可增加的收入

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的地域性和季节性较强,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生产的玉米秸秆价格有一定的差异。

现在以黑龙江、吉林片区和河北、山东片区两大玉米主产片区为例分析:

(1)9月份黑龙江、吉林片区每亩地可收获甜玉米秸秆2-2.5吨,价格是每吨50元,每亩甜玉米秸秆可收入100-125元;

(2)10月中旬黑龙江、吉林片每亩地可收获黄玉米秸秆0.8吨,价格是每吨80元,每亩黄玉米秸秆可收入160元;

(3)8-9月份河北、山东片每亩地可收获甜玉米秸秆2.5吨左右,价格是每吨50-60元,每亩甜玉米秸秆可收入125-150元;

(4)10月份河北、山东片每亩地可收获黄玉米秸秆0.8吨,价格是每吨80元,每亩黄玉米秸秆可收入160元。

2、加工袋装秸秆发酵饲料的利润概算

每加工1吨袋装秸秆发酵饲料的总成本在200元左右,加工好的秸秆发酵饲料成品市场价格在每吨为350-400元,因此每加工1吨秸秆发酵饲料即可获得至少150元的利润。按照每套设备每天加工30吨计算,一套设备每天可获得4500元的利润。

冬季可加工干秸秆草粉,市场价格每吨在450元以上。

其他季节可加工鲜甜高粱或皇竹草,市场价格每吨为300元以上。

3、秸秆发酵饲料养猪利润分析

以河北省某一地区为例,按照年出栏10万头猪规模。

(一)母猪

按照需育成母猪5000头,平均每头母猪每天需要饲料2.5公斤计算,那么,

一头母猪一年共需饲料量=2.5×365=912.5公斤;

5000头母猪每年饲料的用量=912.5×5000=4562500公斤=4562.5吨。

如果按照传统的全程精饲料饲喂,每公斤精饲料市场价格1.2元,那么,

一头母猪一年的饲料成本=1.2×912.5=1095元;

5000头母猪一年的饲料成本=1095×5000=547.5万元。

如果饲喂秸秆发酵饲料,按照母猪秸秆发酵饲料配方(秸秆发酵饲料60%,精饲料40%),

一头母猪每天的秸秆发酵饲料用量=2.5×60%=1.5公斤,精饲料用量=2.5×40%=1公斤;

一头母猪一年共需秸秆发酵饲料量=1.5×365=547.5公斤,精饲料量=1×365=365公斤。

5000头母猪每年需要秸秆发酵饲料的量=547.5×5000=2737500公斤=2737.5吨,精饲料用量=365×5000=1825000公斤=1825吨;

每公斤秸秆发酵饲料市场价格0.4元,

一头母猪每年的饲料成本=0.4×547.5+1.2×365=657元;

一年5000头母猪的饲料成本=657×5000=328.5万元。

与传统的精饲料相比,用秸秆发酵饲料喂母猪,每年每头母猪可节约饲料成本=1095-657=438元,5000头母猪一年节约的饲料成本=438×5000=219万元。

(二)育肥猪

按照育肥猪平均每天需饲料3公斤,育肥期从保育结束到出栏150天计算,每头育肥猪需饲料用量=3×150=450公斤。

如果按照传统的全程精饲料饲喂,育肥猪精饲料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3元,

一头肥猪的饲料成本=1.3×450=585元;

年出栏10万头肥猪需精饲料的成本=585×100000=5850万元。

如果饲喂秸秆发酵饲料,按照育肥猪秸秆发酵饲料配方(秸秆发酵饲料40%,精饲料60%),

每头育肥猪每天的秸秆发酵饲料用量=3×40%=1.2公斤,精饲料用量=3×60%=1.8公斤;

一个育肥期每头猪共需秸秆发酵饲料量=1.2×150=180公斤,精饲料量=1.8×150=270公斤;

每年出栏10万头肥猪的秸秆发酵饲料用量=180×

100000=18000000公斤=18000吨,精饲料用量=270×

100000=27000000公斤=27000吨;

每头育肥猪的饲料成本=0.4×180+1.3×270=423元;

每年10万头肥猪需要的饲料成本=423×10万=4230万元。

与传统精饲料相比,用秸秆发酵饲料喂育肥猪,每头肥猪可节约饲料成本=585-423=162元。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年出栏10万头猪的规模

按照传统的精饲料饲喂方法,每年的饲料成本

=547.5+5850=6397.5万元;

采用秸秆发酵饲料饲喂方法,每年的饲料成本

=328.5+4230=4558.5万元;

采用秸秆发酵饲料饲喂技术与传统的精饲料饲喂方法相比,每年可节约精饲料用量=20737.5+18000=38737.5吨,节约的饲料成本

=6397.5-4558.5=1839万元。

节约的成本=养殖企业增加的利润。

七、市场预测

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大大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养猪产业发展迅速,全国现有生猪存栏量约45000万头,能繁殖母猪约4000万头。

利用秸秆发酵饲料养猪能够显著降低饲料成本和用药成本,提高出栏率,从而大大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生产出有机安全的猪肉产品。经过近三年来秸秆发酵饲料的养猪试验,已经证明:秸秆发酵饲料饲喂,猪只的繁育和生长速度优于全精料饲喂,发病率低于全精料饲喂,养殖成本降低20%以上,猪肉经权威部门检测完全符合国家有机猪肉的标准,被专家称为“生态猪肉”。

然而目前利用秸秆发酵饲料养猪尚属市场空白,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以一个地区按照年出栏10万头肥猪的规模计算,每年需要秸秆发酵饲料约2.1万吨,相当于2.6万亩的玉米秸秆加工量,仅此一个地区的猪用秸秆发酵饲料市场,每年可获得利润:21000×150=315万元。除养猪外,牛羊用秸秆发酵饲料市场也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我国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3亿亩,年产玉米秸秆高达5亿多吨,90%左右未得到开发利用。因此制作发酵饲料的原料来源十分充足。

专业名词词解

甜玉米秸秆:甜玉米、糯玉米收获嫩玉米棒后的秸秆。

黄玉米秸秆:黄玉米收获老玉米棒后的秸秆。干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晾干。

秸秆发酵饲料可研报告(原)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研究主要描述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标准化发酵饲料厂转化为发酵饲料,实现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及实践效果,可使目前养殖业的饲料成本降低30%以上,并生产出高品质的畜产品,也是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国内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概况、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1 国内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概况 世界上最丰富的多糖物质是纤维素,全球天然纤维素年产量在100~500亿t左右(冀凤杰,2002)。我国的纤维素资源极为丰富,每年秸秆产量在5.7亿t,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稻草、小麦秸和玉米秸是我国三大农作物秸秆,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秸秆。现阶段我国每年粮食需求量约为5.2亿t,粮食总产量4.9亿t(王建华等,2001),供需间还有缺口,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畜共粮、粮饲不分,面临着粮饲供需矛盾的双重压力。据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2020年,全国能量饲料资源缺口分别为4300万t和8300万t,蛋白质饲料缺口分别为3800万t和4800万t(卢良恕等,1995)。然而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非竞争性资源,在我国用作饲料的不足10%(冀凤杰,2002)。如果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将成为缓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三大危机,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秸秆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可利用矿物质含量低,畜禽消化率低,适口性差,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在饲喂动物时必须进行预处理。纵观秸秆饲料工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青贮、氨化及目前正

玉米秸秆型发酵床养猪垫料发酵效果的研究

玉米秸秆型发酵床养猪垫料 发酵效果的研究 刘 彦1,2*,魏时来1** (1.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 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局, 甘肃 武威 733006) 猪和玉米分别是武威市凉州区畜牧业和种植业的重点产业。随着养猪业规模化进程的加快,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同时,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玉米秸秆产量的剧增,大部分玉米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而造成的生物质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床的有机垫料,将秸秆循环利用引入养猪生产中,发展生态养猪业,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凉州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如何找出符合凉州区实际情况的秸秆替代锯末和稻壳成为发酵床养猪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试验针对上述问题着重进行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2014年1月4日在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土塔村星火种猪场进行,猪舍共分隔为8个试验单元,各单元规格长×宽×高分别为4.1 m×3.5 m×0.9 m,待发酵床正常启动后进猪饲养,各单元10头,供试仔猪经过严格挑选,保持各栏中仔猪的均衡,入舍前统一驱虫,同时不定期对猪舍周围进行消毒,预防疫情。各单元垫料配比情况详见表1。1.2 试验材料 根据垫料选择的原则,选择风干玉米秸秆、玉米芯和锯末为试验原料,以干燥,不发霉为宜。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购自周边农户,锯末购自周边木材厂,均为原木锯末,各种原料 的特性详见表2(均为在干物质基础上的实测值)。 1.3 样品采集 本试验主要通过对不同比例秸秆垫料的成分进行分析,筛 选出最适秸秆添加比例。试验按照菌剂和秸秆的不同共分为8个组,各组加水混匀调制含水率在50 %左右,各组参数特征详见表4。堆制过程分别按菌剂的详细说明严格执行。在试验的第0、7、14、21、28、60及120天,在垫料的中部多点取样,混匀,放入冰盒中保存,带回实验室及时处理化验分析。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1) 物理性状:主要从颜色、气味、含水状况来判断垫料的物理性状。 (2) pH :取10 g 垫料样至250 mL 离心管,用去离子水按1︰10(W/V)的比例稀释,于振荡器上震荡30 min,测定pH 值。 (3) 总氮:风干样,凯氏定氮法。 (4) 铵态氮:取5 g 垫料用2 mol/L 的KCl 按1︰5(W/V)的比例充分混匀,摇床浸提30 min,4 000 rpm 离心后,取上清液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氨氮。取样及显色剂用量如下:取5 μL 浸提液,加入2 mL 显色剂A(苯酚+硝普钠)、2 mL 显色剂B(碱性次氯酸钠),边加边混匀。用去离子水稀释,使吸光度在0~1之间,混匀,37 ℃水浴30 min,冷却后于625 nm、1 cm 比色皿比色。 (5) 硝态氮:取风干样品按照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NY/T1116-2006)进行测定。 (6) 脲酶:脲酶采用比色法:取5.00 g 样品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2 mL 甲苯,15 min 后,加入10 mL 10 %尿素溶液和20 mL pH 6.7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溶液,仔细混合后,于38 ℃培养3 h,同时另设空白试验。培养结束后,用热至38 ℃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甲苯应悬浮于刻度线以上),充分摇匀后,通风橱过滤。取1 mL 滤液于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10 mL,然后加入4 mL 苯酚钠溶液,并立即加入3 mL 次氯酸钠溶液,摇匀,20 min 后,定容,于578 nm *作者简介:刘彦(1986- ),男,助理畜牧兽医师,硕士在读, 主要从事畜牧技术研究及推广。Email:liuyan116@https://www.doczj.com/doc/9c753211.html,。 **通信作者:魏时来(1961-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物科 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动物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利用。 摘 要:近年来随着发酵床养猪的进一步发展,锯末和稻壳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直接造成养猪户经济效益的减少,而凉州区作为农业大区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本文通过设计8个试验单元,其中100 %锯末组为对照组,其他7种垫料配方使用玉米秸秆或玉米芯取代部分锯末作为发酵床垫料为试验组。试验结果表明:7种试验配方均能达到全锯末发酵床的养殖效果,均能应用于发酵床养猪。 关键词:玉米秸秆型发酵床;垫料;发酵效果;凉州区 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2-0058-04

秸秆发酵操作方法

秸秆发酵操作方法 秸秆养畜迅速发展,形成一个大产业。其中EM菌处理技术与农机有机结合,使秸秆大规模养畜成为可能。为促进该机械化技术大范围推广,现将其介绍如下: 1.秸秆EM菌处理与农业机械化 EM菌是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nms的英文缩写。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菌,由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是一种活性菌。该技术应用于秸秆养畜已在90多个国家成功推广。我国也已在10多个省、市、区推广,产生了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被列为秸秆养畜业重点推广的实用技术。 秸秆收获、运输、堆垛、加工、制作成养畜饲料,需要消耗大量劳力。而收获粮食与收获秸秆处在同一个用劳高峰,使秸秆利用大受影响,出现大量焚烧现象,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近几年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为秸秆大规模养畜创造了条件。现有农机系统只要添配秸秆检拾、打捆、切碎揉碎)机械及集垛装置,就具备了大规模秸秆EM菌处理的条件。因此,农机与秸秆处理技术相结合,将使秸秆养畜产业实现机械化并大大提高效

率。 2.秸秆EM菌处理养畜的前景 秸秆EM菌处理,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EM微生物高效活性菌和80多种有益微生物组合而成,使之在厌氧状态下如水泥窑贮存,使秸秆中难以被牲畜消化的纤维素、木质素软化、糖化,变成牲畜喜食的酸甜可口的饲料。 近几年,在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示范项目中,县、乡两级建立机械化秸秆处理服务队,为农户提供秸秆检拾打捆、集垛、铡切、窑贮发酵等服务,已取得成功,大大促进了秸秆养畜业的发展。陕西关中、河南南阳等10多省区建成国家级示范县30多个,省级示范县180多个,使农区畜肉产量成倍增加。我国在生产5亿吨粮食的同时,也生产出近10亿吨秸秆,这个数量大大超过牧区牧草产量。专家预言,如果将其一半用来养畜,则农区牛羊肉产量将提高5一8倍,这对于调整畜牧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面对W TO发展我国畜产品比较优势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3.秸秆EM菌处理的优点: 这是一项实用先进的应用技术。首先是秸秆处理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其成本比氨化秸秆低,而效果优于氨化。EM菌处理后,由于秸秆柔软、膨

玉米秸秆做饲料的十种加工方法

玉米秸秆做饲料的十种加工方法 玉米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 长期以来,玉米秸秆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的原料之一。有关化验结果表明,玉米 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 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就食草动物而言,2 kg 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kg 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将争更可观。据研究分析,玉米秸秆中所含的消化能为2 235. 8kJ/kg,且营养丰富,总能量与牧草相当。对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营养牲畜饲料,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且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饲料加工技术是采用机械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技术手段,完成从玉米秸秆的收获、饲料加工、贮藏、运输、饲喂等过程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饲料加工新技术也层出不穷。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外,现在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种加工技术在实际中得以推广应用,实现了集中规模化加工,开拓了饲料利用的新途径。 1 、玉米秸秆青贮加工技术: 属于生物处理技术,是玉米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方式。该项技术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cm 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藏,人为造就一个厌氧的环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以保持青秸秆的营养,并使得青贮饲料带有轻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较爱吃。 2、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 这也是生物处理方法,把玉米秸秆切短,长度以养牛5-8cm、养羊3—5cm为宜,而养 猪需粉碎,这样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窖的利用率及保证贮料的制作质量。容器可选用类似青贮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小批量制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使玉米秸秆发酵后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饲料。微贮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后粗纤维利用的趋势。 3、玉米秸秆黄贮加工技术: 这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玉米干秸秆的方法。将玉米秸铡碎至2?4cm,装入缸中,加适量 温水闷2 天即可。干秸秆牲畜不爱吃,利用率不高,经黄贮后,酸、甜、酥、软,牲畜爱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4、玉米秸秆氨化加工技术:

如何发酵小麦秸秆作饲料

以发酵10吨小麦秸秆为例: 所需材料: 农盛乐秸秆发酵剂5袋;红糖5公斤;水50公斤(另备水源、随时供水);50公斤水桶2个;麦麸或者玉米面、米糠500公斤 准备事项: 第一步,将5公斤红糖用10公斤水烧开,然后将烧开的红糖水加入剩下的40公斤水中。然后将农盛乐秸秆发酵剂5袋,全部导入水中,搅拌均匀,密封发酵3-5天。闻出酸香味道即可。 第二步,将发酵出来的秸秆发酵剂稀释后和500公斤麦麸(或玉米面、米糠)拌匀,备用。 小麦秸秆发酵饲料方法: 如果是喂猪、鸡、鸭、鹅等动物,应将小麦秸秆粉碎后发酵;如果是牛、羊等动物,可以将小麦秸秆截碎1-3厘米左右。 农盛乐秸秆发酵剂发酵小麦秸秆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只需将上述第二步拌好的麦麸(玉米面、米糠)与所要发酵的小麦秸秆均匀拌匀即可,拌匀后密封起来,比如量少用户可使用塑料袋将拌好的秸秆装起来发酵、量大的用户可自建发酵池,将秸秆堆积后盖上塑料布密封。 使用农盛乐秸秆发酵剂发酵小麦秸秆一般只需5-7天即可食用,如需长期保存,请严格密封、一般情况下可保存10-15个月。 发酵后的小麦秸秆柔软且具有酸香味道、适口性好,动物喜食,且发酵过程可杀死秸秆中的有害病菌,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起到防病、促长的作用,是各级政府大力推广的秸秆再利用技术。 小麦秸秆饲喂方法: 小麦秸秆饲料的饲喂原则是由少到多逐量添加,一般情况下,猪、鸡、鸭、鹅由百分之10开始最高可添加到60%;牛、羊等动物可从30%开始,最高可全部饲喂发酵后的小麦秸秆。 小麦秸秆发酵养牛技术冬天关,小麦秸秆发酵养牛技术有利于生产,小麦秸秆发酵养牛技术造成经济损失。草架和饲槽是必要的设施。小麦秸秆发酵养牛技术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小麦秸秆发酵养牛技术四忌喂生肉,五忌蔬菜和肉一块煮了喂。小麦秸秆发酵养牛技术粘土最不适,小麦秸秆发酵养牛技术补喂植物性饲料,小麦秸秆发酵养牛技术就育肥效果而言,羔肉牛比成年肉牛更有利,羔肉牛增重比成年肉牛要快。

玉米秸秆粉碎机设计

摘要 保护性耕作是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秸秆还田技术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关键的一项技术。使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忙期间争农时、争劳力的矛盾,有力推动秸秆还田的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避免由于焚烧秸秆产生的环境污染。本着一机多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则,研制了既能满足玉米秸秆、又能单独实现旋耕作业的新型玉米秸秆还田机。 (1)在对秸秆粉碎及灭茬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功能玉米秸秆还田机总体结构设计方案。采用卧式结构,主要由悬挂装置、变速箱、秸秆粉碎机构、等组成。拖拉机输出动力经万向节传递给变速箱,变速箱一轴经齿轮、链轮两级增速后,带动粉碎刀辊工作。 (2)设计了新型变速箱,实现了秸秆粉碎的作业,结构简单,一机多用。主要由锥齿轮传动等组成。利用从动齿轮的离合来实现粉碎、旋耕动力的分离与结合,从而分别完成秸秆粉碎与旋耕单项作业,实现一机多用之功能。 关键词: 变速箱;方案设计;甩刀;结构及工作原理

Abseract The protection cultiv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endency. The smashed straw technology is one essential technology of the mechanized protection cultivation. Using smashed straw machines call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striving for time and during the busying farming time,and Can make the agricultural entire mechanization come truth. It also call avoid environment pollution caused by straw setting on fire. According to multi-function and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 (1)On the basic of studying the elementary theory of smashing straw,the integral structure design plan of multi-function machine was introduced. The machi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system,gearbox,mission system,stalk-soil returning roller, rotary tiller roller, and depth limit roller. Power is transmitted from the tracto r shaft to the power output gearbox. One shaft of the gearbox is acceleratedby both bevel gears and strap transmission. And then it drives the stalk—smashing knives revolving quickly. Another is moved by the bevel gears and strap wheel to drive the rotary tiller working. (2)The innovative point is the design of new gearbox,which has realized the composite work or work of smashing straw,stubble and rotary tillage for the first time. It makes one machine has two uses. the gearbox is mainly composed of bevel gears,poking fork,clutch,and bearings. Using the separation or union between the clutch and gears,the separation or union of the power can be realized. So,the machine call choose smashed straw work or rotary tillage work. And the intension of bevel gears, belts,axes are checked. Keywords:gearbox;smashed straw ;Structures and worki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 木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 十一、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技木 秸秆仿生饲料或称人工瘤胃发酵饲料,就是根据牛、羊瘤胃转化功能的特点,采用人工仿生制作,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降解纤维素,增加秸秆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一种方法。(一)秸秆仿生饲料处理的意义 秸秆经过仿生处理后营养成分可大大改善,质地变软、黏,并具有酸香味,家畜喜食。发酵后的秸秆有15%~20 %的粗纤维被分解,最高可达35 % ;真蛋白质增加50 %以上,且含有18种氨基酸;粗脂肪增加60%以上,挥发性脂肪酸也显着增加。用仿生饲料饲喂牛,可以代替50 %~80 %的精料,其饲喂效果不低于正常的喂养水平。 据试验,用含60 %的秸秆仿生饲料喂猪,日增重450 克,出栏时每头猪可节约精料100 千克左右;喂鸭25 天,在平均每天增重相当的情况下,可节约饲料费用0 . 5 元。(二)秸秆仿生饲料的制作条件 制作仿生饲料必须模仿反刍家畜瘤胃的主要生理条件,如恒定的温度(40 ℃左右),一定的酸碱度(pH 为6~8 ) ,厌氧环境,以及必要的氮、钙和矿物质营养等。 1 .菌种来源 反刍家畜瘤胃的内容物或胃液是仿生饲料的菌种来源。采集瘤胃内容物或胃液的主要途径: ( 1 )从宰杀的健康牛、羊瘤胃中直接获取。 ( 2 )用导管法收集。即选择健康的牛,利用虹吸原理,用胃导管将瘤胃的内容物吸出。为增加瘤胃内菌种的数量,在导管取前3~5 天开始,可给牛补饲适量的精料或优质豆科牧草等。 2 .菌种的制作方法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 项目实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民和县核桃庄乡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 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主管单位

承担单位:青海省农牧厅 (四)项目监管单位及责任人 监管单位:海东市农发委 责任人:李树青 (五)项目承担单位 承担单位:民和县农牧局 责任人:陈洪 (六)项目建设单位及责任人 建设单位:民和金茂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所属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责任人:马塞买 (七)建设地点 民和县核桃庄乡里长村民和金茂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所属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厂内,公司占地100亩,目前尚有40亩项目建设预留用地。 (八)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年,即2016年4月-2016年12月。 (九)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可年加工秸秆生物颗粒饲料万吨,能满足3万只羊单位饲料需求。 2、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土建工程、仪器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三项内容。 1)土建工程 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其中秸秆粉碎车间600平方米,烘干及造粒车间400平方米,自动包装车间400平方米,检验室100平方米),成品库房2000平方米。 2)仪器设备购置 购置秸秆加工设备33台套,其中输送机7台、旋切机1台、粉碎机1台、风机3台、沙克龙3台、卸料器1台、烘干机1台、热风炉1台、料仓1套、料位器2台、喂料器2台、调制器2台、颗粒机2台、冷却器1台、成品仓1套、包装秤1台、电控柜1台。 3)人员培训 对场区生产人员和民和县重点的养殖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和生产技术的培训,有效提高养殖业秸秆颗粒饲料的认知程度,计划培训50人(次)。 (十)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土建工程建设350万元,占总投资的%;仪器设备购置费万元,占总投资的%;人员培训费用2万元,占总投资的%。 项目总投资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280万元,占总投资的%;单位自筹万元,占总投资的%。

秸秆发酵简介

秸秆发酵简介 秸秆发酵简介 玉米秸秆利用 一、玉米秸秆简介 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基本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木质素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层层包围。纤维素是一种直链多糖,多个分子平行排列成丝状不溶性微小纤维;半纤维素主要由木糖、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组成;木质素是以 苯丙烷及衍生物为基本单位组成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其中, 木质素是一种燃料,半纤维素可水解为五碳糖,而纤维素水解为六碳糖比较困难。 二、玉米秸秆常见预处理方法有 因玉米秸秆结构复杂,不仅纤维素、半纤维素被木质素包裹,而且半纤维素部分共价和木质素结合,同时纤维素具有高度有序晶体结构。要经过预处理,使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离开,切断它们的氢键,破坏晶体结构,降低聚合度。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

学法和微生物法等。 1、挤压膨化法(物理处理法) 是将原料粉碎后调节至一定水分 ,加入挤压机内,物料在螺杆的旋转推动下向前运动,同时被剪切、挤压,并且在摩擦热的作用下温度可接近 140 C,在从挤压机中喷出,物料的压力突然降低、体积迅速膨胀,纤维素晶体结构被破坏,从而为纤维素的酶解处理创造条件。该方法生产过程连续,不需要消耗蒸汽,而且具有灭菌效果。 2、湿氧化法(化学处理法)

是指在加温加压条件下,水和氧气共同参加的反应。湿氧化法对玉米秸秆处理效果很好,纤维素遇碱,只引起纤维素膨胀,形成了碱化纤维素,但能保持原来骨架,加入Na2C03后起缓和作用,能防止纤维素被破坏,使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溶解于碱液中而 与纤维素分离。这样得到的纤维素纯度较高,且副产物很少。 匈牙利Eniko等人釆用湿氧化法在195°C, 15min, 1200千帕02, Na2C032g/L条件下,対60g/L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其中60%半纤维素、30%木质素被溶解,90%纤维素呈固态分离出来,纤 维素酶解转化率(ECC)达85%左右。 3、酸处理法(化学处理法) 该方法可追溯到1980年。该法是釆用硫酸、硝酸、盐酸、磷酸等对纤维素原料进行预处理,其中以硫酸研究和应用的最多。处理后,半纤维素首先水解得到无碳糖,纤维素的结晶结构被破坏,原料疏松,可发酵性强。但水解前必须将pH值调整到中性, 还应该注意反应器的耐酸性。 4、蒸汽爆破法(物理化学处理法) 是用蒸汽将原料加热至180?200°C,维持5~30min,也可加 热到245°C,维持0. 5~2. Omino高温高压造成木质素的软化,在迅速使原料减压,造成纤维素晶体和纤维束的爆裂,使木质素和 纤维素分离。该法成本较高,间歇蒸汽汽爆器对玉米秸秆进行爆 破处理,经这种爆破器爆破的玉米秸秆,纤维素水解转化率(ECC) 可达70%以上。 5、生物方法 具有节约化工原料、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优点。有许多微生物能产生木质素分解酶,如白腐菌,其分解木质素的能

玉米秸秆饲料

一览饲料英才网?版权所有一览饲料英才网 玉米秸秆饲料 (一览饲料英才网提供) 玉米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长期以来,玉米秸秆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的原料之一。 有关化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就食草动物而言,2 kg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kg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将争更可观。据研究分析,玉米秸秆中所含的消化能为2 235.8kJ/kg,且营养丰富,总能量与牧草相当。对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营养牲畜饲料,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且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随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摩擦加温,秸秆内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饲料颗粒表面光洁,硬度适中,大小一致,其粒体直径可以根据需要在3毫米~12毫米间调整。还可以应用颗粒饲料成套设备,自动完成秸秆粉碎、提升、搅拌和进料功能,随时添加各种添加剂,全封闭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中小规模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企业宜用这种技术。另外还有适合大规模饲料生产企业的秸秆精饲料成套加工生产技术,其自动化控制水平更高。利用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在人类尚未解决吃饭问题之时,用玉米等食品制造燃料乙醇的确太奢侈。但像东平那样用玉米秸秆等非食品原料制造乙醇,就值得包括美欧在内的玉米主产地学习。大约7吨玉米秸秆相当于4吨玉米原料,可产1吨乙醇,而且每吨成本比用粮食生产乙醇低1000元。项目年产6万吨乙醇时,可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户均增收230元以上。是玉米主产区之一,借鉴东平经验利用秸秆生产乙醇,不仅可避免秸秆就地焚烧的烟尘污染,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能源紧缺、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项目。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既有实用意义,亦有示范效应。正因为资源有限,所以人类更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善用资源,而不仅是凭强权争夺资源,挥霍资源。采用机械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技术手段,完成从玉米秸秆的收获、饲料加工、贮藏、运输、饲喂等过程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饲料加工新技术也层出不穷。玉米秸秆除了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外,现在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多种加工技术在实际中得以推广应用,实现了集中规模化加工,开拓了饲料利用的新途径。 玉米秸秆热喷饲料加工技术是一种类似的复合处理方法,不同的是将秸秆装入热喷装置中,向内通入饱和水蒸气,经一定时间后使秸秆受到高温高压处理,然后对其突然降压,使处理后的秸秆喷出到大气中,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经过膨化和热喷处理的秸秆可直接喂养家畜,也可进行压块处理。 一览饲料英才网?版权所有

玉米秸秆直接粉碎翻压还田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直接粉碎翻压还田技术要点 越 一玉米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 王硫和丰富的腐植酸,有机质等,是较好的 . 1/肥源之一.秸秆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培肥地 /l\力措施,能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有机 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性状, .一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综合作用, :+达到用地养地两结合之效. I秸秆还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直接 且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近年来, 盘在南阳市应用面积较大的是秸秆直接粉碎 丁文翻压还田.但是,实施秸秆直接粉碎翻压 半还田后,常因翻压量过大,土壤水分不适, "施氮肥不够,翻压质量不好等原因,影响 铂华出苗,引起烧苗,病虫害加重等现象,甚 1至造成减产等.为了克服秸秆还田的盲目 ,崮性,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应注意掌握以 f1一下技术要点: 一二1保证秸秆粉碎质量 推广玉米秸秆"厘米级"粉碎直接还 ~ 田技术.即玉米秸秆粉碎的长度应低于 H-I10cm,最好为6~8cm.一般用玉米秸秆 -I还田机打2遍即可,否则会引起耕翻时覆

;i:盖不严,不利于腐烂等. —_:-2掌握科学的翻压时间 /l\试验研究表明,秸秆腐解必须具备一 亘五定的环境因素,土壤水分含量的过多过少 ■和温度的过高过低,都会对微生物活动产 生不利影响,不利于秸秆的腐解.当土壤 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6O%~70%时最适 宜秸秆的腐解.温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微生物群体的组成,活性,也影响土壤酶的活动,甚至使土壤中 酶失去活性.28℃~35℃范围内,秸秆有最大的 分解率.因此,秸秆直接翻压还田的时间应越早越好,建议在秋收后立即进行.第一,这一时期气温 较高,并且玉米秸秆仍有较高的含水量,秸秆养分含量也较高,收获后及早翻耕深埋利于迅速腐解, 利于保墒.第二,新鲜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机酸,对作物根系有毒害作用,往往抑制种子发芽和前期生长.尽早翻压,以尽可能减轻对下茬作物的负面影响.在酸性和透气性差的土壤中进行秸秆直接翻压还田时,应施入适量的石灰,以30~40kg/亩为宜. 3增施速效氮肥 玉米属禾本科作物,碳氮比值较大,一般为 60~100:1,秸秆直接还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质陡增,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微生物要生存活动必须? 46? 要求环境有适宜的碳氮比,以25:l为宜,微生物 分解碳素,自身必须吸取一定的氮营养,若不及时增施氮肥,就容易把下茬农作物所需的土壤氮素夺

玉米秸秆储存方法讲诉

玉米秸秆储存方法 收藏人:july118 2015-02-05 | 阅:1 转:59 | 来源 | 分享 腾讯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推荐给朋友 举报 牧草饲料 就目前,玉米秸秆饲养肉牛比较好的饲料,山东中华牧业万头肉牛羊驴养殖畜牧专家就玉米秸 秆青储技术给与详细介绍: 一、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用青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可以很好地保存其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同时,制作青贮料比堆垛同量干草要节省一半占地面积,还有利于防火、防雨、防霉烂及消灭秸秆上的农作 物害虫等。 制作青贮料的技术关键是为乳酸菌的繁衍提供必要条件: 一是在调制过程中,原料要尽量铡短,装窖时踩紧压实,以尽量排除窖内的空气。二是原料中的含水量在75%左右(即用手刚能拧出水而不能下滴时),最适于乳酸菌的繁殖。青贮时应根据玉米秸的青绿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洒水。三是原料要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一般玉米秸秆的含糖量 符合要求。 青贮玉米秸秆方法甚多,这里仅介绍最基本的一般青贮法,便于广大农村普及推广。 1.挖窖选择土质坚实,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雨水不易冲淹的地方建造青贮窖。窖形一般有圆形与长方形之分,窖壁平直光滑,不透水,不透气。窖的宽度一般应小于深度,较好的比例是1:

1.5-2,利于原料本身重量将其压实,并能降低损耗量。窖的大小应根据青贮数量及养畜头数来决定,圆形的一般直径在1.7-3米之间,深度以3- 4米为宜,底部要呈锅底形。规模养畜宜采用长方形窖,宽度在1.7-3米之间,深度以2.3-3.3米为宜,长度随青贮数量而定。长方形窖的边角应呈圆形,以利原料的下降和压实。为减少青贮料的损失,窖底和四周应铺一层塑 料薄膜。 2.计量青贮窖容量的计算,应根据原料的含水量与切碎程度,先掌握体积(立方米)青贮料的重量(如玉米秸在含水量少的情况下,切得细碎的每立方米重量为430-500公斤;切得较粗的为380-450公斤),然后乘以窖的容积(圆形窖是3.14x半径2x窖深;长方形窖是窖长X窖宽X 窖深,均为米),即得出窖内青贮料的重量(公斤)。 3.制作青贮原料最好当天割当天贮。装窖前检查窖底与壁是否铺好“垫底”,窖边是否铺好芦席(防原料受污染与泥土进入窖内),而后开机铡草(切碎长度不应超过3.3厘米),边铡碎边装,尽量避免切碎的原料在窖外暴晒过久。装入窖内的原料要随时摊开。如原料过干,应均匀洒些水。每装30厘米左右就需压实一次。窖的四周更应特别注意压紧,用石杵夯实或靠拖拉机镇压更好。逐层装满,高出地面0.5-1米呈圆顶形时封窖。封窖时,先用塑料薄膜围盖一层,加一层软干草,再加土夯实,并将表面拍光滑。封好后,应在距离窖口四周1米处挖一条排水沟,并经常检查窖顶部有无下陷现象。如发现下陷,应重新修复,防止空气与雨水进入。 4.鉴定在一般生产条件下,闻、看青贮料的气味、颜色与质地,就能评定其品质的好坏。正常的青贮料有芳香气味,酸味浓,没有霉味。颜色以越近似于原料本色越好。质地松软且略带湿润,茎叶多保持原料状态,清晰可见。若酸味较淡或带有酪酸味、臭味,色泽呈褐色或黑色,质地粘成一团或干燥而粗硬的就属于劣质青贮料了。质量过差、粘结发臭、发霉变黑的青贮料 不能喂畜。 5.利用青贮秸秆一般经过个把月便能完成发酵过程,可以开窖使用了。圆形窖揭盖后逐层往下取用,不能从中间挖窝,取料后及时盖好。长方形窖,应从一头开挖,垂直往下逐段取用,取后即盖妥。喂量控制在每头牛每天7-10公斤,1-2.5公斤,奶牛可多达15-20公斤。青贮秸秆有轻泻作用,不宜单独喂,孕畜要慎喂、少喂。过酸时可用3%-5%的石灰乳中和。 二、青贮饲料制作成败的关键 1.原料要有一定的含水量。一般制作青贮的原料水分含量应保持在65%-70%,低于或高于这个含水量,均不易青贮。水分高了要加糠吸水,水分低了要加水。

玉米秸秆工艺流程图

产品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 1、玉米青贮利用工艺流程 玉米青贮是通过对腊熟期的玉米贮于青贮池压实密封贮藏。即: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摘穗、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1.50厘米长,其含水量一般为67%~75%,即以手捏原料,指缝中有水珠渗出但不往下滴,即刻装入塑料袋或池中,压实排除空气以防霉菌繁殖,然后密封保存,40~50天即可饲喂。整株玉米青贮技术路线: 2、秸秆黄贮工艺流程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可以被草食家畜消化利用,木质素则不能。而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有一部分同不能消化的木质素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阻碍牲畜消化吸收。黄贮的作用就是在于切断这种联系,把秸秆中可利用的营养解放出来。黄贮法的目前常用的处理剂为食盐。将其均匀地扩散到秸秆的各部位,它首先溶解在秸秆含有的水中,形成碱性的氢氧化铵,中和秸秆中的酸,使其纤维素、木质素分解,细胞壁膨松,易于动物消化;当其与秸秆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变化时,形成铵盐,铵盐被分解成铵。被动物瘤胃微生青贮添加剂 水:60% PH(3.2~4.2) 腊熟期整株玉米原料 揉搓、铡短 (1.5~2cm ) 填装 压实 密封 发酵 贮存 出售

物利用,同时与碳、氧、硫等元素合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菌体蛋白。玉米秸秆黄贮技术路线: 3、秸秆打包加工工艺流程 秸秆打包加工是将铡断粉碎的玉米秸秆,通过压缩的方式压成块状,表面用聚乙烯袋封装。其特点是易于存放、保存时间长,适合远距离运输。其生产过程为: 4、秸秆揉搓工艺流程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秸秆揉搓加工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秸秆物理处理方法,就是应用柔碎机对秸秆的精绌加工,使之成为柔软的丝状物,其质地松软,能提高牲畜的适口性、采食率和消化率。秸秆饲料的物理处理既可作为一种直接饲喂加工技术使用,又是其它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的基础,一般的秸秆饲料精加工和深加工都是以此为基础。其生产过程为: 出售 贮存 发酵 密封 密封 打捆或堆垛 收获秸杆 注液尿素水溶液等 装袋 压块打包 搅拌 添加食盐 铡碎 揉搓 晾干 收获 秸杆 贮存 打捆 铡断 揉搓 玉米秸秆

秸杆微贮饲料技术操作规程

秸杆微贮饲料技术操作规程 一、秸秆微贮饲料的优点 1、成本低、效益高。每吨秸秆制成微贮饲料只需用3克秸秆发酵活干菌(价值10元),而每吨秸秆氨化处理需用30-50公斤尿素,其处理成本降低了60-80%,解决了畜牧业与种植业争化肥的矛盾。 2、提高秸秆消化率与利用率。 3、适口性好,采食量高。由于微贮饲料具有酸香味,刺激了家禽的食欲,从而提高了采食量、牛羊的采食速度可提高20-40%,采食量可增加20-40%。 4、秸秆来源广泛。麦秸、稻秸、青(干)玉米秸、土豆秧、树叶及干草等都可以用来作微贮原料。 5、制作季节长,与农业不争劳力,不论青的或干的秸秆都能发酵。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制作。 6、保存期长、不易发霉变质。可以作为牛羊常年基础饲料,随取随喂,不需晾晒和加工,饲喂方便。 7、无害无毒,长期饲用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8、节约粮食,缩短育肥周期,提高饲料报酬。 二、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方法 1、菌种的复活。秸秆发酵活干菌每袋3克,可处理麦秸、稻秸、干玉米秸秆一吨或青饲料2吨。在处理秸秆前先将袋剪开,将菌剂倒入2公斤水中充分溶解(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水中加白糖20克,溶解后再加入活干菌,以提高复活率,保证微贮饲料质量)。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复活好的菌剂必须当天用完。 2、菌液的配制。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青玉米秸秆微贮不加食盐),食盐水和菌液量的计算见下表:秸秆种类秸秆重量(公斤) 秸秆发酵活干菌用量(克) 食盐用量(公斤) 水用量(升)贮料含水量(%) 麦稻秸秆 1000 3.0 9-12 1200-1400 60-70 干玉米秸秆 1000 3.0 6-8 800-1000 60-70 青玉米 1000 1.5 适量 60-70 注:青玉米(青饲料)本身含水量高,可用2-3公斤水配制菌液,配好后的菌液达4-5公斤。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民和县核桃庄乡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要 (3) (一)项目名称 (3) (二)建设性质 (3) (三)项目主管单位及责任人 (3) (五)项目建设单位及责任人 (4) (六)建设地点 (4) (七)建设期限 (4) (八)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4) (九)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5) (十)效益分析 (5) 二、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6) (一)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6) (二)合作社概况 (7) (三)企业发展历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建设目标 (7) (一)总体目标 (10) (二)具体目标 (10)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11) (一)建设规模 (11) (二)建设内容 (11) 五、技术工艺、设备选型和工程方案 (12) (一)羊粪的无害化处理工艺及流程 (12) (二)病死羊的无害化处理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有机肥加工设备购置方案 (14) (四)土建工程方案 (16) (四)人员培训方案 (18)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9) (一)投资估算依据 (19) (二)投资估算 (19) (三)资金筹措方案 (20) 七、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20) (一)项目建设期限 (20)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1) 八、环境影响评价 (21) (一)养殖场环境现状 (21) (二)项目建设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1) (三)环境保护措施 (24) 九、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26) (一)项目组织管理 (26) (二)项目资金管理 (27)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就是把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技术。目前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普遍被群众接受。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 秸秆还田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1、保证秸秆粉碎质量 首先选用适宜的秸秆还田机,玉米秸秆粉碎长度掌握在3-5cm为宜,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 2、尽早翻耕或旋耕 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深度一般要求20-30cm,最好是边收边耕埋,达到粉碎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地面无明显粉碎秸秆堆积,以利于秸秆腐熟分解和保证小麦种子发芽出苗。有条件和时间的农户秸秆还田后的地块最好采用机械翻耕,翻耕最好是铧式犁,因为铧式犁有旋耕机不可比拟的功能就是深耕埋草,也就是可以把秸秆掩埋到20-30cm土层下,不仅有利于节水保墒保肥,而且有利于秸秆腐熟。 3、增施氮肥和腐秆剂 在秸秆粉碎后,旋耕和深翻前,除按常规施肥外,每亩按100kg秸秆另外再加10kg碳酸氢铵或3.5kg尿素,有条件每亩再加2-3kg秸秆腐秆剂,以加快秸秆腐烂,而且补施的氮肥被微生物利用后仍保存在土壤里,其利用率比施在没有还田的耕地要高,可以避免小麦苗期缺氮发黄。 4、足墒还田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故应及时浇水,生产上一般采取边收割边粉碎,特别是玉米秸秆,因收割时玉米秸秆水分含量较多,及时翻埋有利于腐解。 5、还田数量要适宜 秸秆还田可提高地力,增产增收。但并非还田越多越好,其还田数量要根据水源和耕作条件来决定,原则上应保证当年还田秸秆充分腐烂,不能影响下茬耕作质量。一般情况下,玉米秸秆的还田量是:一般标准是每亩秸秆2400-500kg为宜,过多会为害下茬小麦根系生长。 6、播前土壤处理 秸秆还田由于时间紧,使上茬玉米田大量的害虫虫卵和病原菌被翻入土壤,特别是近几年玉米粘虫、红蜘蛛和丝黑穗、大小斑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在旋耕或深翻前每亩撒施3-5kg3%的辛硫磷颗粒剂。或用48%的辛硫磷乳油500毫升用1-2kg水稀释与20-25kg细沙或细土拌匀后再与2-5kg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匀,均匀撒施地面深翻或旋耕土中,以预防和杀死土壤中的病虫菌源和虫卵,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上茬玉米病虫害特别严重的地块不易直接还田。 7、保证小麦播种质量 由于玉米秸秆还田使土壤中的作物纤维增加,为保证下茬小麦播种质量,最好采用圆盘开沟式播种机,其优点是靠圆盘刃滚切土壤和残留在土壤浅层的秸秆,使土壤进一步压实,避免麦架空和麦苗根部漏风状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