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积温带划分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黑龙江省个市县土壤介绍佳木斯市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地形复杂,土壤类型较多。
主要土壤有:草甸土黑土白浆土暗棕壤水稻土沼泽土泥炭土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地势平的优点。
主要土壤有:暗棕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草甸碱土砂土大庆市黑钙土:主要分布于大同区的大同镇,八井子乡,高台子镇,庆阳山平岗地带,以及萨尔图区和杏树岗乡一带的平地和平缓坡地草甸土:在全市各地均有分布,草甸土类是大庆市比较肥沃的土壤,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势地平,地下水位较高,盐碱土:盐碱土占总面积的11.99%大部分为牧业用地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大同西部的兴隆泉乡,双榆树乡和三环公司的五分场,三分场,在大同区的太阳升镇,高台子镇,让胡路区和喇嘛甸镇也有少量的分布沼泽土:大庆市沼泽土面不大,目前多为苇塘。
牡丹江市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
地处张广才岭东侧,大陆性季风气主要土壤有: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火山灰土等七类兰西县兰西县从全县土壤来看,土壤质量属中等。
兰西县土壤共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河淤土、砂土、碱土黑土类主要分布在呼兰河以东的临江、长岗、长江、兰河4个乡镇和中部地区的北安、红光、兰郊、康荣、榆林5个乡镇的沿河岗地。
黑土是兰西县耕地最好的土壤类型,黑土层厚,腐殖质含量高,土质结构好,养分较为丰富。
黑钙土类是全县分布广、面积大的土壤类型,各乡、镇都有。
呼兰河以西较多,呼兰河以东分布较广,这类土壤外形基本与黑土相似,但土壤腐殖质积累少于黑土,内部具有石灰反应,呈微碱性,犁底层更为突出,容量增大,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降低,土壤粘重、紧实,通气透水性不佳.耕性不如黑土。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呼兰河两岸的河滩地、低阶地及岗坡下部开阔的低平地上,它是仅次于黑钙土分布广、面积大的又一土类.沼泽土类主要分布在河滩地和低阶地的局部洼地中,大部分不适合农业生产。
砂土类主要分布在呼兰河两岸,绝大部分不适合农业生产。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及聚类分析程芳艳;李春光;孙翊轩;刘永巍;刘文志;王继亮【摘要】对近年来84份省审水稻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相关性状偏相关分析表明,第一、三积温带品种穗数和结实率在产量中发挥作用较大,第二积温带品种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对协调,而第四积温带品种穗数和千粒重在产量构成中占比较大.依据产量相关性状聚类分析将试材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Ⅰ大类又划分为4个小类,四个积温带的大部分香稻、糯稻、软米品种聚为①、④小类;②类主要包括龙稻品种、松粳品种;③类主要包括部分龙粳、龙庆和东富系列品种.Ⅱ类主要包括4个香稻和部分龙粳系列品种.Ⅲ类主要包括松粳系列、龙稻系列和绥稻系列品种等.总之同一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比较容易聚为类.Ⅰ类品种属于穗重型品种,Ⅱ类品种属于中间型品种,Ⅲ类品种属于穗数型品种.【期刊名称】《北方水稻》【年(卷),期】2018(048)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水稻;产量因子;聚类分析【作者】程芳艳;李春光;孙翊轩;刘永巍;刘文志;王继亮【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开发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3近年来,黑龙江省连续十几年粮食大增收,其中品种的改良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非常大。
黑龙江省气候比较特殊,共分为6个积温带。
积温带间以活动积温为划分界限。
其中前4个积温带均有水稻栽培。
随着生物技术和育种新技术的采用,黑龙江省的水稻育种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2010年~2014年审定品种的特征特性,以确定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最佳株型,对这5年来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并依据产量相关性状对84份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了解不同积温带产量构成以及育种发展方向,为农民选择品种以及育种方向提供依据。
黑龙江积温带划分
佚名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南起北纬43°50′,北至53°40′,西至东径121°20′,东至135°10′。
南北纵越10个纬度,二千华里,东西横跨15个径度,三千华里。
全省海拔1000—1700公尺,地域辽阔,地势复杂,气侯差异较大。
为了按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根据
【总页数】1页(P45-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黑龙江省积温带精细划分 [J], 闫平;杨明;王萍;纪仰慧
2.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及积温带的划分 [J], 于荣环;孙孟梅
3.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J], 于荣环;张丽娟
4.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J], 曹萌萌;李俏;张立友;高见;李维海;丁王梅;孙彦坤
5.黑龙江:重新划分积温带促进粮食增产超百亿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是怎样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的作物生育期内某种指标温度持续期的逐日平均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在各种积温(0℃、3℃、5℃、10℃、15℃)中,用得最广泛的是日平均气温≥10℃稳定期的积温和活动积温。
我国采用积温和积温持续日数,参照自然景观和作物分布情况,把全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
赤道带位于北纬10°以南的中国南海岛屿地区,在冬季平均极锋的南限以南。
积温大致在10000℃以上,≥10℃的天数为365天,1月平均气温超过26℃,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比热带的热量与水分多些,但气温年变率很小,四季雨量较均匀,岛上可生长各种热带植物。
热带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及台湾岛,滇南少数地方,积温≥8000℃,≥10℃的持续期350~365天,1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全年无霜。
低地植被主要为热带季雨林,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槟榔、咖啡等都能生长,水稻可一年三熟,甘薯可以冬季播种,冬小麦生长不适宜。
亚热带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绝大部分地区。
积温4500~8000℃,≥10℃的持续期218~365天,1月平均气温0~15℃,无霜期8~12个月。
天然植被有亚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为我国柑桔、茶、棕榈、油桐、毛竹主要产区,南部还有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橄榄等多种经济作物。
水稻可一年两熟,小麦则各地都有栽培。
暖温带大致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积温3400~4500℃,≥10℃的持续期171~218天,1月平均气温-12~-6℃至0℃,生长期5.5~7.5个月。
天然植被东部为落叶阔叶林,西部为干旱荒漠。
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个别地方一年一熟。
小麦以冬播为主,苹果、梨、柿、葡萄等水果品质都很好。
温带包括寒温带以南,长城以北及新疆准噶尔盆地。
积温1600~3400℃,≥10℃的持续期100~171天,1月平均气温-30℃~-12℃至-6℃,生长期3.5~5.5个月。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及根据
高原气象区:主如果青藏高原
热带季风区:散布规模小,主如果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
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象:从南岭到秦岭淮河一线,以横断山为界
温带季风尚候: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为界的东部
温带大陆性气象: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为界的西部地区
中国温度带中国采纳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固升到10℃以上时,大多半农作物才干活泼发展,所以平日把日平均气温
持续≥10℃的天数叫发展期.把发展期内天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一个地区的积温,反应了该地区的热量状态.根据积温的散布,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别的青藏高原区.不合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合,发展期长短不一,垦植轨制和作物种类也有显著不同.
热带亚热带的分界限:北回归线邻近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限: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限:鸭绿江.长城.天山
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限:大兴安岭。
黑龙江省近45年积温变化及积温带的演变趋势季生太;杨明;纪仰慧;王萍;姜丽霞;朱海霞;闫平【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09(030)002【摘要】选取黑龙江省80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10℃积温资料,研究黑龙江省积温变化及其引发的积温带变化和演变趋势.积温用逐日平均气温通过5日滑动平均方法计算得出,采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45a黑龙江省≥10℃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积温的年代际变化显示出20世纪70年代略有减少、而后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M-K检验结果显示,积温在1993年发生突变性增加.由于黑龙江省≥10℃积温的累进增加,全省≥10℃积温带出现明显的北移和东扩,其中,第一积温带北移最明显,平均达0.5个纬距,第三积温带东扩最明显,达2个经距.【总页数】5页(P133-137)【作者】季生太;杨明;纪仰慧;王萍;姜丽霞;朱海霞;闫平【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肇东市气象局,黑龙江肇东,151100;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相关文献】1.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各生育时期环境温度变化分析 [J], 王永力;杨德光;李玲2.黑龙江省第3积温带地温变化及玉米播期的确定 [J], 祖洪月;周璇;李昕;邸宏;张林;郑红;王振华3.黑龙江省积温带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进展 [J], 宋天元;孙彦坤4.SRES A2/B2情景下未来黑龙江省积温带格局的演变 [J], 朱海霞;吕佳佳;李秀芬;王萍;李宇光;王铭;王秋京;姜丽霞5.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J], 曹萌萌;李俏;张立友;高见;李维海;丁王梅;孙彦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曹萌萌;李俏;张立友;高见;李维海;丁王梅;孙彦坤【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14(035)005【摘要】根据黑龙江省1981-2012年7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5日滑动平均法计算≥10℃积温,并对其进行Kiring空间插值分析,研究气候变暖后黑龙江省≥10℃积温的时空变化,选取80%保证率计算黑龙江省各地区积温并对全省积温带进行重新划分.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1981-2012年年平均气温为3.18℃,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气候倾向率为0.21℃/10a;(2)时间分布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10℃积温呈增加趋势,线性拟合增长率为83.95℃·d/10a(P <0.05),1981-2012年积温均值为2645.39℃·d;(3)空间上,黑龙江省≥10℃积温年代际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各积温带北移东扩现象显著;1981-2012年全省大部地区80%保证率下≥10℃积温高于2300℃·d,各积温带大致向北移、东扩了一个积温带.研究结果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种植区划具有指导作用.【总页数】5页(P492-496)【作者】曹萌萌;李俏;张立友;高见;李维海;丁王梅;孙彦坤【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0;吉林省白城市人工增雨基地,白城137000;肇源县气象局,大庆166500;黑河市气象局,黑河16430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GIS的黑龙江省积温带精细划分 [J], 闫平;杨明;王萍;纪仰慧2.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及积温带的划分 [J], 于荣环;孙孟梅3.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J], 于荣环;张丽娟4.黑龙江省草地农业积温带划分初探 [J], 彭芳华;杨智明;曲善民;李国良;刘香萍5.黑龙江:重新划分积温带促进粮食增产超百亿斤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省草地农业积温带划分初探
彭芳华;杨智明;曲善民;李国良;刘香萍
【期刊名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30)005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146个地面气象站2013年的日气象的观测资料,开展了草地农业积温带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0℃的年积温为2115.93℃~3617.20℃,并将草地农业积温带划分为5、6个积温带,可以更好地为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带的变化、作物适宜种植区变化以及品种更替等提供帮助,并为今后该地区草地积温带的划分提供技术支撑.
【总页数】4页(P50-52,81)
【作者】彭芳华;杨智明;曲善民;李国良;刘香萍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1633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2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黑龙江省积温带精细划分 [J], 闫平;杨明;王萍;纪仰慧
2.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及积温带的划分 [J], 于荣环;孙孟梅
3.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J], 于荣环;张丽娟
4.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J], 曹萌萌;李俏;张立友;高见;李维海;丁王梅;孙彦坤
5.黑龙江省积温带的划分 [J], 燕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