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经典名著,培养时代君子

阅读经典名著,培养时代君子

阅读经典名著,培养时代君子
阅读经典名著,培养时代君子

为什么经典读不下去?

阅读经典名著是要有门槛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和文学素养,以及去除浮躁心态和

娱乐化心理,这就是为什么通俗小说网络小说更容易占据当下读者视野的原因。

渴望带来立竿见影的实效。

许多人“死活”读不进经典

所谓“经典”,“经”就是经常、恒常;“典”就是典范、模范,经典也就是

“恒久的模范”。《文心雕龙》中更是称“经典”为恒久之至道。这样的书不读,读

什么?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快餐化的时代,人们的确不太爱读经典了。

上海师范大学曾调查发现,超七成中学生未看全四大名著。很多人在购书上呈现

了功利化趋势。《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经常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

60.2%的人常买专业学习用书,47.7%的人购买生活类书籍。去年,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发起的一项“说说你死活读不下去的一本书”的调查显示,前十位中包含了中国

古典四大名著,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外国名著。许多人谈起电影、动漫来滔滔不绝,能像专家一样梳理好莱坞大片,却连《论语》、《西游记》、《增

广贤文》等基本典籍都没有读过。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一项调查发现,《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

山庄》等经典著作都是英国人最爱读的书。美国一项权威调查也显示,《圣经》是美

国最受欢迎的书籍。

而读不下去的原因大多集中在“外国人的名字太长太难记了”、“总是搞不清人物关系”、“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啰嗦得很”、“大篇幅的描述当时政局和社

会环境的章节受不了啊”、“头疼那些语法结构”、“年代太久远了,实在没共鸣”、“写得晦涩难懂”、“一看到就觉得不是同个世界的人,无法去理解他们”以及“那

么小就让我怀疑人性”等等。

抱怨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有的论坛上网友说“从来都奇怪名著为啥都那么乏味

还能称为名著”、“据说很多人都看不下去名著的。有英国的著名人士集体说过好多

名著和出名的大家作品都很难让人读下去。我们是不是该改变名著必读的思维定式了呢?”

事实上,透过这些吐槽,我们能看到干扰青少年阅读的诸多问题,除了媒体上老生常

谈的翻译问题、影视的诱惑、网络干扰、舆论宣传等等,更深一层其实还缺乏对青少

年阅读需求的真正关注和理解。

大多数吐槽,除了个人趣味之外,我们会发现在这些青少年读者当中,多读书和

多读经典名著的教育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他们的读不懂和没兴趣常常来自于读书的盲目: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以及缺乏阅读指导。

为什么读经典

经典犹如“精神母乳”可直探人性本源,滋养心灵从心理学角度看,读经典有这样几个好处。

第一,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犹如“精神母乳”,能够滋养心灵。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曾对七部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进行过统计,结果表明,从思想性标准看,其中约93%的言论都是合宜言论,会对读者的心灵产生良性影响。

第二,生命有限,熟读经典可直探人性本源,汲取人生智慧。比如国学所蕴涵的“仁、义、礼、智、信”,能让人以健康的心态来适应社会变迁中的不确定因素;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气与豪迈对青年立志帮助巨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格理想更是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第三,将古今中西方思想融会贯通。比如,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其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伟大的精神导师,比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都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幸福,社会怎样才能和谐。这些久远的思想对现代人也管用。

易中天:于是,当我们为这些问题所困惑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先哲,想到那些经典,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思考怎样回答的。这便正是哲学和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思考人生,获得智慧。

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那么,我们能够从先秦诸子当中,读出什么人生智慧?

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

钱理群:“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

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这颇

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

红纸包里的烂肉”:当下中国读书市场上这样的“新袋子”、“红纸”包装,

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经验的青少年特别容易上当,但吃下去的却是“烂肉”、“酸酒”,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鲁迅因此大声疾呼:“我们要有批评家”,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经典阅读”正是

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

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一是信仰、价值理想,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而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基础。这就

要趁年轻,在校学习时间充分,精神集中,大量读书,特别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以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吸收得愈多愈广,精神底气愈足,就愈能在独立的

选择、消化、融会、创造中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另一方面,信仰、理想

又不是在书斋里苦思冥想所能构建起来的,这就必须有社会实践;因此,我建

议他们,在校期间,在以主要精力读书的同时,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特别是到中国社会底层,以了解真实的中国,和脚下的这块土地,土地上的人民,土地上的文化,建立某种血肉联系,这就为自己确立基本的人生理想、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我的这两点建议,对讨论经典阅读,也是有意义的。它强调: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要从中吸取精神资源;经典的

选择与阅读,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仅要读古代经典,还要读现代经典,不仅

要读中国经典,而且要读外国经典,不仅要读西方经典,还要读东方国家的经典,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等等,绝不能将任何一个经典绝对化,神圣化,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关心、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在生活实践中

加深对经典的理解。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要为读经典而读经典,目的是要促进

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

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1942年,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

书的“序言”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关于经典,我们可以明确

地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经典重于文化与人文,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所传递出

的与人类普遍命运、终极关怀、人文思想所共通的精神价值,在于其作为民族、国家、社

会可以藉此长传不断滋养后人的高尚品性与内质。经典之为经典,正在于其所携带的“形上”价值。没有这一点,经典便称不上经典。

经典是价值认同的一种方式,更是民族认同的一种文化符号与标志。文化是整合的,

以经济、政治、伦理等命名的任何一个文化领域无不带着整合的背景。“在民族文化整合

的方向上,在诸多人生价值配置的分际处,一个民族或时代所显示的某种宗教气象或哲学

境界,即是这一民族或时代使自己成其为自己的所谓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黄克剑语因

此,经典因其深厚的文化内蕴,便成为凝聚民族、肯定民族身份的一种知识资源,但人们

从中更多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获得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一个人找到赖以生存的群体的

抚慰和个体的归宿,使心灵有所归依。

历史考验了经典,故而经典的价值是不可动摇的。韦勒克说,“贬低莎士比亚的企图,即便它是来自于像托尔斯泰这样一位经典作家也是成功不了的。”经典的特质,在于它的

稳固性,无可质疑性,以及其深深蕴孕着的人文力量与气息。经典决不是消费文化诡谋的

产物,成为一种谋取钱财的资本,那些低俗的文化或作品无论如何包装、迎合消费也难成

为经典。经典不是媚俗之后,被人记住的东西。正如今天,由于媒体的介入,许多丑陋的

东西可以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但它们离经典甚远。芙蓉姐姐的“S”造型,如果也被冠以

经典的话,那这种经典不过是对她个人的一种戏谑化的嘲讽而已,而这嘲讽的背后却恰恰

让我们看到了经典神圣的特质。

经典有其普遍的人性价值与启迪精神,经典决不是伽达默尔所说的“历史流转物”,

仅仅作为一种“交往伙伴”同我们发生关系,任由我们随意地解读与支配;而是立于我们

面前的一座座精神的宝库,等待着那些对它心有灵犀的人的发现与挖掘。

当然,经典也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经典是平易近人的,它是一本浸润着历史

印迹的生活的大书,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读懂它。因此,一个民族的经典可以超越

这个民族而成为世界各民族的经典,为不同的民族所阅读、理解与接受。

经典具有批判功能。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经典是这样一

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经典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对现实进行批判。作为隐藏着丰厚的人文信息,凝聚着

人生命运的终极眷注与关怀的一种存在,经典可以给现实中的人提供追求真、善、美的价

值坐标。马尔库塞认为,“文化在根本上是理想主义的,对孤立的个体的需求来说,它反

映了普遍的人性;对肉体的痛苦来说,它反映着灵魂的美;对外在的束缚来说,它反映着

内在的自由;对赤裸裸的唯我论来说,它反映着美德王国的义务。”因此,经典在人类所

面临的文化危机中,必将起到启蒙与救赎作用。经典将以其超越的价值祈望,为人类未来

的发展指明方向。当生产率的提高与技术的进步基本满足了人类追求财富与物质享受的欲

望之后,我们真正思恋的必然还有那富有生命力的、自由的、人的“诗意的栖居”。然而

今天的现实却是,商业文化、科技理性甚嚣尘上,消费社会借助于强大的媒介优势,将一

切都纳入到它的消费体系当中。无论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听

从于它的指令,听命于它的安排。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气息散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

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一切都是“丰盛”的、“富足”的。人们在消费的快乐与幸福中

享受着从未有过的满足,也经受着拼命赚钱而带来的工作压力与身体的疲惫不堪。消费这

双无形的手操纵着一切,在“物品”自由的选择中,主体丧失了自由,人越来越被推向

“异化”的边缘。因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于经典的重读,都将意味着一种文化寻根,旨在为人类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

经典需要重读,“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卡尔

维诺语经典重读,是为了寻找历史、记住传统,熟悉人类经历的苦难、走过的风雨。经典

重读也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一个人不能没有历史,一个民族也需要自己的历史。

有了历史才有了根基,而有了根基人才可能活得自信而踏实。重读经典,在于重读思想;

只有重读,才能回到人类思想的源头,从经典中找寻答案、激发智慧,以探求解决人类当

下问题的真正出路。重读是走进经典的唯一途径,重读也是经典成其为经典的理由。在重

读经典的过程中,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重读经典,一定要做到“登岸舍筏”。只进

不出,就会重新走进旧文化的怪圈,走入复古的老路。经典是开放的,正是在开放的重读中,经典将获得更为丰富的内涵与价值。重读经典对于经典和它的读者便构成一种双向的

成全。

一个人的民族身份的确认与归属需要经典的滋养,读经典就是去接受集体或个体无意

识的久远的记忆,去领悟和培养一个民族深沉的情感。民族经典渗透着祖祖辈辈的理想与

信念,重读经典,尤其要尊重自己民族的经典。中国创造了无数的经典,也有着阅读经典

的传统。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说过,“不是西方侵略中国,而是现代化侵略中国。”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的屈辱历史,这句话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到底该怎样对

待中国的经典与西方的观念?在笔者看来,对传统经典的尊重与弘扬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并

不矛盾,中国的发展需要这双重价值的滋养。经典带给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价值,

科学与民主则给我们带来强大与进步。而在今天,当科技发展与商品消费已经走向它的反面,当人们越来越感到物质财富带来的已不是幸福而是压抑的时候,对民族经典的重读必

将被历史性地隆重唤出。

当然,在价值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消费风潮盛极一时的时代,我们将无法避免经

典的被误读、被娱乐化与消费化。但正如作品成为经典要有一个沙里淘金的过程,正是在

同低俗文化的“竞赛”中,经典才能呈现其纯粹的、形而上的特质,其传达美与精神的功

用才能为人所信服。只要我们还在读着经典,只要经典还在被人提及,一切似乎都用不着

去太过担心。重读必然要突破一定的限度,突破主题先行的观念,突破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但这一定的张力不是谁恩赐给经典的,而是经典赋予解读者的,解读者面对经典不能

随心所欲。当于丹自己以“心得”的方式去解读经典的时候,谁都明白,她的“论语”、“庄子”不过是经典文化流传中翻起的一朵浪花。于丹在作着一种解读,但于丹并不是经典。经典不是就某个人而言,而是对所有人而言,是对历史而言。真正能够解读经典的大师,一定要背后有传统,心中有苍凉。靠误读而迎合受众的经典解读,不过是与任何时髦

新潮的娱乐文化一样,博人一笑而已。对于经典而言,那几乎构不成任何伤害。

怎么办?

中国百部名著书目

中国百部经典名着 哲学宗教 《周易》殷商佚名——中华文化之本源 《道德经》春秋老子——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 《论语》春秋孔子——儒家文化之起源 《墨子》战国墨子——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 《孟子》战国孟子——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庄子》战国庄子——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着《荀子》战国荀子——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 《韩非子》战国韩非——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 《淮南子》西汉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论衡》东汉王充——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无神论着作《抱朴子》东晋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着《传习录》明王阳明——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 《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着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石历史地理 《左传》春秋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国语》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专着 《史记》西汉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西晋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着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着《后汉书》南朝范晔西晋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着作 《洛阳伽蓝记》北朝杨炫之——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着 《水经注》北朝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史通》唐刘知几——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学理论专着《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最权威的史地文献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中国最早的日记体游记专着《海国图志》清魏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着作 诗词散文 《诗经》春秋佚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春秋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楚辞》西汉刘向——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开田园风先河的诗文合集

小学生必读中外名著书目

小学生必读中外名著书目 中国文学名著: 1、《西游记》 2、《水浒传》 3、《三国演义》 4、《红楼梦》 5、《论语》 6、《朝花夕拾》 7、《骆驼祥子》 8、《繁星·春水》 9、《呐喊》10、《女神》11、《子夜》12、《家》13、《雷雨》14、《围城》 社会科学与艺术: 1、《上下五千年》 2、《世界五千年》 3、《苏菲的世界》 4、《理想国》 5、《共产党宣言》 6、《法律的故事》 7、《漫话圣经》世界文学名著精读(少年版): 1、《简?爱》 2、《呼啸山庄》 3、《傲慢与偏见》 4、《名利场》 5、《爱玛》 6、《雾都孤儿》 7、《大卫?科波菲尔》 8、《鲁滨逊漂流记》 9、《格列佛游记》 10、《金银岛》11、《德伯家的苔丝》 12、《牛虻》 13、《蝴蝶梦》14、《爱丽斯漫游奇遇记》 15、《红字》16、《嘉丽妹妹》 17、《海狼》 18、《教父》 19、《飘》20、《斯巴达克斯》 21、《爱的教育》 22、《堂吉诃德》 23、《变形记?审判》 24、《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5、《汤姆?索亚历险记》 26、《高老头》 27、《欧叶妮?葛朗台》28、《悲惨世界》 29、《巴黎圣母院》 30、《三个火枪手》 31、《基督山伯爵》 32、《茶花女》 33、《红与黑》 34、《包法利夫人》 35、《漂流朋友》 36、《娜娜》 37、《约翰?克里斯朵夫》 38、《神秘岛》 39、《海底两万里》 40、《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 41、《复活》 42、《安娜?卡列尼娜》 43、《父与子》 44、《童年》45、《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46、《好兵帅克》 47、《吹牛大王历险记》 48、《少年维特之烦恼》 49、《戈拉》50、《百年孤独》

走进名著阅读经典

走进名著阅读经典 走进名著阅读经典 杭州市余杭实验小学洪春幸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现代汉语词典》)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让我们的孩子走近经典、阅读名著,已经成为语文界、教育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愿望。1999年4月27日《人民日报》登载了“让民族文化血脉相传”的座谈会纪要,季羡林、王元化、金庸、余秋雨等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实施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增加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建议主要包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 小学生和经典名著的距离有多远,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你可以不必担心孩子领悟了多少,你还应当竭力使孩子们尽量少领悟一些,但要多感受一些。”其实,当孩子们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中,脸颊红红、目光灼灼时,我们已无需多言,经典名著对于头脑的启迪自有其时,也自有其序。 小学阶段经典名著的教学,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了解名著,引领孩子走近名著,激发孩子热爱名著。我们应该把期待的目光放长远一些,再长远一些,一本经典名著不会也不能教会孩子学习语文,但它应当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觉世界,激发他们心中温柔的、微妙的感觉。 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名著都不多,并且都是节选改编的,这当然是考虑了种种原因,还有教材选文标准长期争议不下又相互妥协的结果,本文暂且

不论。但是,这仅有的几篇经典名著的“影子”,应当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经典。比如:《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小学阶段经典名著教学的基本精神应该是:教与学全方位向名著开放。 教与学向名著的作者开放。名著的作者当然是名家,是一个文学名家、文化名家,认识名家就是一种素质、一种品位。名著的作者在孩子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理想的化身、神秘的偶像,是点燃孩子心中对名著向往之火的一个易燃点。 教与学向名著的经典情节开放。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名著都是节选改编的,孤立缺少联系,单薄失去趣味。一次,我在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有学生问:“这个故事中原本有许多有趣、聪明的计谋,为什么这里都没有了,”原来他读过《三国演义》,知道“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认为阅读原著要比读课文更快乐、更有趣。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了解与“赤壁之战”相关的三国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三国演义》的原著天地。 教与学向名著的人物开放。名著和名著中的人物是相映生辉的,没有《西游记》当然不会有孙悟空,因为孙悟空的横空出世,《西游记》更加熠熠生辉。学生对名著的喜爱主要表现在对名著人物的喜爱,对某个人物的喜爱之情往往会成为孩子搜寻名著、阅读名著的主要动力, 而对某个人物了解的多少又往往会成为小伙伴之间炫耀的资本。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从多种途径获得的《西游记》知识,教学向孙悟空的“前尘”“后事”延伸,可以有效的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并可转化为对《西游记》的阅读欲。 教与学向名著的时代背景开放。名著是特定的时代、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名著所讲述的故事也是处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的,了解一点背景知识,有利于孩

高考英语阅读素材:阅读经典名著能锻炼大脑

高考英语阅读素材:阅读经典名著能锻炼大 脑 He wrote that the ‘human mind is capable of excitement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grossand violent stimulants’. And it appears that simply reading those words by William Wordsworth prove his point. 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曾写道:“人的心灵,不用巨大猛烈的刺激,也能够兴奋起来”。要说明这一点,看上去似乎单是读一下这句话就够了。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found the prose of Shakespeare and Wordsworth and the like had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mind, provi ding a ‘rocket-boost’ to morale by catching the reader’s attention and triggering moments of self-reflection. 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莎士比亚和华兹华斯以及其他类似作家的作品对思维具有裨益,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自我反省,像“火箭助推器”一样提升人的精神状态。 Using scanners, they monitored the brain activity of volunteers as they read pieces of classical English literature both

附:中国百部经典名著

附:中国百部经典名著 哲学宗教 《周易》殷商佚名——中华文化之本源 《道德经》春秋老子——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 《论语》春秋孔子——儒家文化之起源 《墨子》战国墨子——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 《孟子》战国孟子——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庄子》战国庄子——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著《荀子》战国荀子——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 《韩非子》战国韩非——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 《淮南子》西汉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论衡》东汉王充——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无神论著作《抱朴子》东晋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著《传习录》明王阳明——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 《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著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石历史地理 《左传》春秋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国语》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专著 《史记》西汉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西晋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著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著《后汉书》南朝范晔西晋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著作 《洛阳伽蓝记》北朝杨炫之——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著 《水经注》北朝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史通》唐刘知几——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学理论专著《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最权威的史地文献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中国最早的日记体游记专著《海国图志》清魏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著作 诗词散文 《诗经》春秋佚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春秋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楚辞》西汉刘向——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开田园风先河的诗文合集

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推荐

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推荐 中国作家的作品5部: 1、巴金:《家》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在巴金一切的作品中都满溢着纯洁的青春气息。《家》尤其浓厚。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读他的小说,你毫不感到是在绞汁写出来的,是唱出来的,呻吟出来的,是自然的天吁。这不是艺术,而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2、茅盾;《子夜》 《子夜》是一部社会分析小说,小说中十分注意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把一人、一家、一店、一厂的矛盾同社会的阶级矛盾相联系,不仅以巨大的画卷展现了冒险家乐园的大上海的面貌,而且还以广阔的画面把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反动当局镇压、地主阶级的行径、资本家之间的兼并等等突出的社会现实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思想深度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咋咋不已了。 3、罗贯中:《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4、曹雪芹:《红楼梦》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在明清小说中,最为后人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其书自问世以来,评、题、图、咏、戏曲、影视作品等,真是大浪滔滔,汗牛充栋。二百余年来,以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为研究对象,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红学。可以说,《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世界小说史、文学史,

一生至少要读一次的世界名著最经典100句话

世界名著最经典100句话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3.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4.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5.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雨果《悲惨世界》: 6.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7.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

者垂青。 8. 没有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 9.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10.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1.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12.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13.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14. 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 15. 一个人只要能忘我和爱别人,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失衡,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6.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中国名著经典句子

中国名著经典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三国演义》 2、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吴承恩《西游记》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4、只要你心成志坚,回首处即是灵山。——吴承恩《西游记》 5、自幼曾读经书,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施耐庵《水浒传》 6、如花美眷,怎敌似水流年。——曹雪芹《红楼梦》 7、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曹雪芹《红楼梦》 8、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万里天。——吴承恩《西游记》 9、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曹雪芹《红楼梦》 10、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罗贯中《三国演义》 11、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吴承恩《西游记》 12、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施耐庵《水浒传》

13、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施耐庵《水浒传》 1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 15、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三国演义》 16、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曹雪芹《红楼梦》 17、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吴承恩《西游记》 18、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吴承恩《西游记》 19、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菩萨,妖魔,皆属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吴承恩《西游记》 2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吴承恩《西游记》 21、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曹雪芹《红楼梦》 22、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罗贯中《三国演义》 23、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吴承恩《西游记》 24、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施耐庵《水浒传》 2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罗贯中《三国演义》 26、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施耐庵《水浒传》 27、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实而赤柎,食之不劳。——《山海经》 2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

2020一生必读的中外名著书目推荐

2020一生必读的中外名著书目推荐 都说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然而幸运的是如今的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各种名著好书琳琅满目不知从而读起,你看过的名著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人一生必读的经典书籍_2020一生必读的中外名著书目推荐.欢迎阅读! 1,外国十大名著: 《战争与和平》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于伤兵中发现将要死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童年》

讲了小主人公高尔基(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 《呼啸山庄》 一个爱到极致的男人,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他用“爱”杀人,却也用爱自杀。凯瑟琳生前死后,他都活在痛苦里。凯瑟琳弥留之际,他还用说话去刺伤她。但是,希斯克力夫承受的却是两份伤痛,他自己的和凯瑟琳的。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红与黑》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中考必考12本名著阅读经典版

2016年中考名著阅读复习 班级:______ 姓名: _________ 一.心中有考纲:2016 年名著阅读考纲要求 1. 了解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 2. 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3. 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 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根据考纲的要求会有这些考点出现:文学常识类情节概述类人物形象类艺术特色类主题探究类阅读启示 类 二.如数家珍:2015年中考必考的12 部名著(文学常识) 中国(5 部): 《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西游记》明朝吴承恩《朝花夕拾》 鲁迅(周树人)《繁星? 春水》冰心(谢婉莹)《骆驼祥子》老 舍(舒庆春) 外国(7 部):《威尼斯商人》《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广东省近几年名著阅 读考试篇目:(注意分析 规律)2007年《骆驼祥子》 2008年《水浒传》 2009年《童年》 2010年《西游记》 2011年《鲁滨逊漂流记》 2012年《水浒传》 2013年《汤姆索亚历险记》 2104 年《西游记》 2015 年《童年》 一.《骆驼祥子》:(小说)《高分突破》P196 1.文学常识类:老舍,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2.情节概述类: (1)《骆驼祥子》一书中的祥子人生是三起三落,请你简要概括。(必须牢记)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临走前牵走骆驼)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希望第二次破灭。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英国莎士比亚 英国丹尼尔? 笛福英国乔纳森? 斯威夫特美国 马克? 吐温 美国海伦? 凯勒 前苏联高尔基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徜徉名著快乐阅读”名著阅读活动方案

“徜徉名著,快乐阅读”名著阅读活动方案 2017-2018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组 一、指导思想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博尔赫斯语),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人格建构和精神建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十分重视经典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的独特功能。 为此,本学期将引领八年级师生通过读经典、读名著,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快乐阅读,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开展名著阅读竞赛活动,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参加对象:八年级全体学生 三、阅读名著篇目: 《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简·爱》 三、活动时间: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四、活动流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第2周) 1、理解活动的意义。 2、明确阅读篇目及相关要求。 (二)组织实施第一阶段: (第3周-第9周、阅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简·爱》) 1、各语文教师布置本班学生阅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简·爱》。 2、各语文教师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定的书本。 3、各语文教师随时监督本班学生进行阅读,并要求阅读的学生及时登记。(三)活动一:(第10周) 1、选早读课或语文课进行以上三部名著的知识题竞赛。 2、各班选出最高分的10名学生进行奖励。(名次安排: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3、各班一等奖进行全级排名。设级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四)组织实施第二阶段 (第11周-第17周、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1、各语文教师布置本班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2、各语文教师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定的书本。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名称中英文对照

四书:(Four Books)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孟子》The Words of Mencius 五经:(Five Classics)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书经》The Book of History 《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 《礼记》The Book of Rites 《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三国演义》Three Kingdoms or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水浒传》The Water Margin or the Outlaws of the Marsh 《西游记》Story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 or The Pilgrimage to the West 《红楼梦》A Dream in Red Mansions or A Red-Chamber Dream 《聊斋志异》Strange Stories from a Scholar's Studio 《山海经》Mountain and Sea Classics 《战国策》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 《史记》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世纪新说》New sayings of the World 《西厢记》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醒世恒言》Stories to Awaken Men(觉醒者的故事) 《喻世明言》Stories to Enlighten Men(开导者的故事) 《警世通言》Stories to Warn Men (警告者的故事) 《官场现形记》Exposure of the Official World(接触官方世界) 《本草纲目》Outline of Herb Medicine 《资治通鉴》History as a Mirror(以史为镜 《儒林外史》The Scholars 《金瓶梅》the Golden Lotus 《孙子兵法》Sun Tzu The Art Of War 《道德经》Tao Te Ching 《汉书》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后汉书》The History of Latter Han 《三国志》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Odd things witnessed over twenty years 《孽海花》A torn lily or flower in the vicious sea 《老残游记》Travels of Lao Tsan or Travels of an Old Man 《孝经》Book of Filial Piety

初中语文必读选读名著阅读书单完整版

中考名著阅读书单 优先选择语文教材中指定名著篇目。 今天于老师就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教材为例,给大家呈现一份中学教材名著必读书单,具体参见以下表格:

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红岩》 作者:罗广斌、 杨益言 《创业史》 作者:柳青 《海底两万里》 作者:(法)儒勒·凡尔 纳 《基地》 作者: (美)阿西莫夫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作者: (英)J.K.罗琳 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美)埃德加·斯 诺 《长征》 作者:王树增 《飞向太空港》 作者:李鸣生

《昆虫记》 作者:(法)法布尔《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作者:卞毓麟 《寂静的春天》 作者: (美)蕾切尔·卡森 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 作者:傅雷、 朱梅馥 编者:傅敏 《苏菲的世界》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 德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朱光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苏)尼古拉·奥 斯特洛夫斯基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名人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 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 作者:艾青 《泰戈尔诗选》 作者:(印)泰戈尔

中小学「新」教材内容有变化 自2016年起,国家开始推行统编义务教育教材,至2019年,七至九年级已全面推行统编教材,课本中明确规定一些名著为必读书目,而且,中考语文也将名著纳入考试范围。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明确表示,名著阅读和课文的地位同等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教育者把名著阅读纳入了中考,分值会高达20分左右。

这都表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今天专门为大家罗列了最新统编教材初中七至九年级必读名著及已定选读名著书目。 七年级(上)必读书目: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先生以一个成年人的感悟回忆童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积极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在阅读时可以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阅读。感受鲁迅是怎样叫醒沉睡的国人。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该《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由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人教社中学语文室主任王本华主编,含教师用书,该系名著书系与教材配套,适合大家使用,后边不做重复赘述。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 吴承恩善意的嘲笑与辛辣的讽刺,将自由、勇于反抗、惩恶扬善根植于读者体内。阅读时可把内容中的谚语俗语等摘抄下来,感受来自明代的智慧和汉语言传承的魅力。 七年级(上)自主阅读: 《湘行散记》 《白洋淀纪事》

中考必考12本名著阅读经典版

2016年中考名著阅读复习 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心中有考纲:2016年名著阅读考纲要求 1.了解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 2.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3.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根据考纲的要求会有这些考点出现: 二.如数家珍:2015年中考必考的12部名著(文学常识) 中国(5部): 《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西游记》 明朝 吴承恩 《朝花夕拾》 鲁迅(周树人) 《繁星 ? 春水》 冰心(谢婉莹) 《骆驼祥子》 老舍(舒庆春) 外国(7部): 《威尼斯商人》 英国 莎士比亚 《鲁宾逊漂流记》 英国 丹尼尔 ? 笛福 《格列佛游记》 英国 乔纳森? 斯威夫特 《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国 马克 ? 吐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 海伦 ? 凯勒 《童 年》 前苏联 高尔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前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三.广东省近几年名著阅读考试篇目:(注意分析规律) 2007年《骆驼祥子》 2011年《鲁滨逊漂流记》 2013年《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骆驼祥子》:(小说)《高分突破》P196 1.文学常识类: 老舍,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代表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剧本:《茶馆》、《龙须沟》 2. 情节概述类: (1)《骆驼祥子》一书中的祥子人生是三起三落,请你简要概括。 (必 须牢记)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临走前牵走骆驼)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希望第二次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适合五六年级孩子阅读的经典名著推荐

适合六年级孩子阅读的经典名著推荐 1.《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作者:荷马,公元前1194年-1184年 这两部书是世界上最早并且现在看来也仍属最惊险之列的以丑闻和战争为主题的史诗巨着(这里指的是叙事诗,而不是柯克·道格拉斯和罗素克罗式的故事)。它将漫画元素融入到半虚半实的希腊历史中,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和英勇的奥德修斯10年漫漫回家路上的故事。 2.《哈姆雷特》 作者:莎士比亚,约1602年 “生存还是毁灭?”这部书不用想也会出现在这个书单上。《哈姆雷特》可能是有史以来人们读得最多、也是最具标志性的小说。从这部莎士比亚戏剧中可以看到残暴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影子,同时又在各个时代和各种文化中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3.《弗兰肯斯坦》 作者:玛丽·雪莱,1818年 这部怪物故事的开山之作引发了这样的道德困局:科学和疯狂的野心是否应该践踏上帝的私人领地,同时催生了数百万部同一题材的故事、电影和电视剧。 4.《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1844年 有仇必报!一个蒙冤入狱的男子在监狱里待了12年后重见天日,摇身变成一位神秘富有的绅士,对抢走他的生活、家庭和尊严的卑鄙小人展开复仇行动。本书作者为大仲马。 5.《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狄更斯,1850年 《大卫·科波菲尔》或许是有史以来的首部“创意回忆录”。据说狄更斯曾说,这部书是对他童年生活的再创作,是他最喜欢的小说,包括卡夫卡、托尔斯泰和詹姆斯在内的其他很多文学巨匠都持和他同样的看法,更不用说无数忠实的书迷了。 6.《白鲸》 作者:梅尔维尔,1851年 无论你在看到开篇第一句“叫我以实玛利”后继续看下去了没有,都有必要对这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捕鱼故事了解一二。这本书讲的是一名疯狂的船长亚哈(Ahab)不顾自己船员的性命,抛弃了自己的人性,为报复咬掉自己一条腿的鲸鱼而盲目捕鱼的善恶相斗的故事。 7.《悲惨世界》 作者:雨果,1862年 《悲惨世界》被公认为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这部带有法国元素的狄更斯式小说讲述了一个蒙冤的正直男子被一名心理扭曲的狱警追捕的遭遇,折射出后大革命时期的高卢司法体系。

中国经典名著读后感四篇

中国经典名著读后感四篇 篇一:《儒林外史》读后感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

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鳞角了。 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篇二:读《资治通鉴》有感 我从小以书为伴,以书为友,自然读了不少好书:有伴我成长的童话;有让我知人情懂事故的文学名着;还有令我知识丰富的科普读物总之我博览群书,读过的书数不胜数,但我最爱的还是史书《资治通鉴》。我从小与众不同,喜欢别人眼中所谓枯燥的历史。自从一次在书店里独具慧眼的挑中了《资治通鉴》后就爱不释手。自己时常沉醉于书中,看得废寝忘食也是常事。《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宋神

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排名

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排名 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排名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1、吴敬梓《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2、刘义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义庆等人。《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3、聊斋志异《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

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贫,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创作的无数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及艺术形象,都有扎根于社会的思想内容基础,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及爱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铸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愤心情。此书历来被视为小说中的翘楚之作,有“空前绝后”的美誉。 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4、施耐庵《水浒》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创作时间待考证,一般认为作于元末明初,而至晚于明朝中晚期成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水浒传》及相关文化的研究被称为水浒学,简称水学。 必读的中国经典名著5、王实甫《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中国名著经典语录

中国名著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名著经典语录,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现在的考试好比中国的足球,往往当事人还没发愁旁人却替他们忧心忡忡惶蘧不已。该努力的没努力,不该努力的却拼了命的努力。——《三重门》 2、小城市想往上爬,得靠关系。大城市比较公平。只不过大城市有关系,会更加公平。——《后会无期》 3、情诗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意要仿佛河里的游鱼,捉摸不定,若隐若现;象征手法的运用要如同克林顿的诽闻一样层出不穷。最后给人的感觉是看了等于没看但没看却不等于看了。——《三重门》 4、就我现今所见的教孝的图说而言,古今颇有许多遇盗,遇虎,遇火,遇风的孝子,那应付的方法,十之九十“哭”和“拜”。——《朝花夕拾》 5、我不知道什么叫爱情。我只知道,如果那张面庞没有使你感觉到一种甜蜜的惆怅,一种依恋的哀怨,那你肯定没有爱。——《人与永恒》 6、爱情,亦三种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老之将至,义无反顾。——《即兴判断》 7、凡是精神愚昧的国民纵使体格如何强健,也只能沦为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无知的看客罢了。——《呐喊》

8、到了壮年中年,想一想,少年青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壮年中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恐怕是来不及了。——《即兴判断》 9、青春,如同一场盛大而华丽的戏,我们有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哀。——《无怨的青春》 10、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文学回忆录》 11、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野草》 12、荒诞派这些作家,矫揉造作。自己要假装**,要世界作陪葬。这些批评家,观者都是假装要殉葬。他们在舞台上把世界写得一片黑暗,他们自己生活的很好。——《文学回忆录》 13、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但最后你发现只有一个人懂,那就够了。——《后会无期》 14、浅浅的知识比无知更使人栗六不安,深深的知识使人安定,我们无非是落在这样的一片浅浅深深之中。——《鱼丽之宴》 15、佛家以为生命是受苦,道家以阴柔取阳刚,《易经》句句话向往阳刚,但不得以,以阴柔取之。叔本华是生命意志,尼采是权力意志。——《文学回忆录》 16、我想,这个世界就是由无数的小我构成的,就因为小我有

经典名著研读计划推荐书目清单

【说在前面的话】 推荐书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某本书是否足够“经典”都会有不同的意见。不过,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标准,本书目的遴选基本原则是最大程度的做到经典性与深刻性的统一、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统一。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这个推荐书目一定存在很多问题,真诚希望同学和老师能够提出批评和意见,我们会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谢谢! 附件一:经典名著研读计划推荐书目清单 Ⅰ、“大学之门”系列推荐书目 (1)理查德·莱特.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郑也夫.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4)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年 (5)陈春花.从现在出发——大学生的七项修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Ⅱ、“思想之魂”系列推荐书目 (一)文学类经典推荐书目 (1)史铁生.病隙碎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歌德.歌德谈话录.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漓江出版社,2003年 (6)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二)哲学类经典推荐书目 (1)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上下).三联书店,1997年版 (2)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3)威廉·魏施德.后楼梯——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 (5)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3年 (6)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三)历史学类经典推荐书目 (1)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上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柏杨.中国人史纲(上中下).同心出版社,2005年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武汉出版社,2012年 (4)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