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肺减容术-肺活瓣临床应用-易嘉康
- 格式:pptx
- 大小:9.49 MB
- 文档页数:28
肺减容线圈能有效改善重度肺气肿患者症状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尽管接受最佳的治疗,但仍然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而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治疗选择。
虽然肺减容术和肺移植是 COPD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但由于严格的病例选择标准,显著的发病率及供体不足使得选择这些方法都非常严格。
目前,对支气管腔内单向活瓣(EBV)肺减容术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成功的EBV治疗只能在患者无叶间侧支来实现,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及没有使用这些设备经验的关系使得放置单向活瓣完全阻止气体进入肺叶显得很困难。
据估计,约33%的重度肺气肿患者的目标肺叶和相邻肺叶之间无侧支通气,因此,只有这类患者才有使用单向活瓣的可能。
2010年,Dirk-Jan Slebos首次报道了使用镍钛肺减容线圈(LVR-coil) 的支气管镜肺减容试验(图 1)。
肺减容(LVR)线圈治疗是微创侵入治疗方法,能减少重度肺气肿的高膨胀性及改善弹性回缩。
出人意料的是,即使在试验早期阶段,三分之二的患者在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残气量(RV),6-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都超出了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
图 1:镍钛合金 RePneu 肺减容线圈为了调查 LVR线圈治疗在多中心较大组患者中的疗效。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 Dirk-Jan Slebos教授等在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试验中对肺减容线圈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LVR 线圈治疗能显著改善重度肺气肿的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持续 1年左右的疗效。
文章发表在 7月 8日出版的 ATS上。
患者来自 11个中心,通过记录所有不良事件来评估安全性,临床疗效评估指标有圣乔呼吸问卷(SGRQ)、呼吸功能试验、修订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mMRC)和 6分钟步行距离(6MWD)。
随访至治疗结束后 12个月。
结果显示,共 60例患者(年龄60.9±7.5),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30.2±6.3%,分别用支气管镜线圈治疗(55双边,5单边),每叶平均10个线圈(5-15),在治疗后的30天内,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6例患肺炎,4例患气胸,1例患咯血。
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可能符合纳人标准的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根据排除标准,确定最后纳入的文献。
两位研究者将筛选结果交叉核对,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或征求第三方意见解决。
1.4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文献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采用Cochrane 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12独立评价:(1)随机方法是否正确;(2)是否实施分配方案隐藏;(3)是否采用盲法;(4)是否存在缺失数据所致偏倚;(5)是否存在选择性报道所致偏倚; (6)是否存在其他类型的偏倚。
每条质量标准按达到情况划分为“是”“否”“不清楚”。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地按照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所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遇到分歧通过讨论或由第三位研究者决定是否纳入。
缺少的资料通过电话或信件与作者联系予以补充。
提取的信息资料主要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发表日期、设计方案、参加研究中心的规模、参加研究人数、入选标准、治疗方式、随访时间及相关结果。
1.5统计学分析采用国际Cochrane协作组提供的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对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表示,对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表示。
各纳人文献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I2检验。
若两组具有临床同质性,且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若两组具有临床同质性,但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若两组具有临床异质性,则不合并,分析异质性原因,如有明确的原因,可进行亚组分析或描述性分析,当异质性源于低质量研究时,进行敏感性分析。
如组间异质性过大或无法找寻数据来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
以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2.1 检索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检获得相关文献318篇,经阅读文题、摘要,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逐篇仔细阅读全文进一步筛选,排除空白研究、非临床试验、数据不完整的文献,最后纳入4篇文献6-9。
经支气管镜活瓣植入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36例疗效观察付鹏;龙发;黄文婷;陈明辉;董洪波;蒋慧;甘景帆;龙亮【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22(27)3【摘要】目的研究经支气管镜活瓣(EBV)植入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0月~2019年2月,于我院实施EBV植入肺减容术治疗的3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记为研究组。
另取从2013年2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开胸肺减容术治疗的3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均不明显(P>0.05)。
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PaCO_(2)、PaO_(2)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均不明显(均P>0.05)。
观察组治疗后CAT评分、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6MWT高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EBV植入肺减容术在改善重度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方面效果并不显著,但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耐量,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6页(P364-369)【作者】付鹏;龙发;黄文婷;陈明辉;董洪波;蒋慧;甘景帆;龙亮【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经支气管镜植入活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2.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对重度非均质性肺气肿患者多种炎症指标的影响3.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对重度非均质性肺气肿患者多种炎症指标的影响4.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疗效与护理5.均质性肺气肿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减容术改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程远方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3(007)026
【摘要】近年来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制定了肺减容术治疗方案,并对术后呼吸困难缓解情况,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 3个月较术前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总页数】2页(P3646-3647)
【作者】程远方
【作者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河南省濮阳市,4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J], 吴海洪
2.上肢强化锻炼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 [J], 张富平;姜辉
3.专职康复护理小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J], 潘玲莲; 李雪春
4.综合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运动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 [J], 郭静;魏丽娟
5.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联合有氧运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和运动能力的改善作用 [J], 刘海娟;徐永伟;杨超;王艳玲;刘惠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临床应用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临床应用一、背景介绍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是一种非手术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方法。
它通过植入支气管镜导管和植入物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二、适应症BLVR术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COPD患者:1.COPD确诊,且症状严重,已经进行了规范化药物治疗,但仍存在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受损;2.慢性肺气肿并伴有明显的上肺动脉高压,且左、右肺的上叶容积合计超过总肺容积的20%以上;3.年龄在40岁至75岁之间;4.没有胸腔手术手术病史,预计手术耐受性良好。
三、手术步骤1.术前准备a.细致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心功能和手术适应性,包括肺功能测试、心电图、胸片等;b.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包括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c.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手术操作a.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可以是全身麻醉或外科手术局部麻醉。
b.插管和导管植入:通过支气管镜插入口进行插管,然后通过导管植入不同部位的支气管。
导管植入部位通常选择在肺上叶。
c.植入物植入:在导管的指引下,将植入物通过导丝或器械植入肺组织中,植入物可以是气囊、支架或粘着剂等。
d.单侧操作和双侧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需求,决定是否进行单侧操作或双侧操作。
3.术后管理a.监测: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功能和疼痛程度。
b.康复护理:术后通过积极的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包括呼吸治疗、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等。
c.并发症处理:及时处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气胸等。
d.随访观察: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疗效评价评价BLVR术的疗效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1.肺功能指标:包括肺功能测试中的FEV1、FEV1/FVC比值等。
垦丛匡堂壁哩丕缠坌婴!!!!生蔓!!鲞箜!塑曼!生墅!些!墨塑坠!!i鲤坚堂墨尘!!!!:!!!!!y!!:!!:塑!:!治疗肺气肿的新方法: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张捷吴琦于维琴1995年开始出现的经改良的肺减容手术(LVRS),开辟了肺气肿治疗的新途径。
近期的大样本随机研究证实,LVRS切除过度膨胀的无功能肺组织,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1’2]。
虽然有研究表明LVRS的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一组FEV。
和D。
CO≤20%的病例,其术后30天内死亡率却高达16%,而且LVRS术后并发症仅肺持续漏气一项就高达68%,这些因素致使很多人难以接受这种手术[2’3]。
Fessler与Permutt[4]通过研究发现LVRS能够改善肺功能的机制在于增加了有功能的肺组织的绝对容积和百分比。
基于此研究结果,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使用支气管镜进行肺减容术(BLVR),现已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应用于I临床,近期疗效良好并且展现了很好的前景,本文就BLVR的几种方法综述如下。
1活瓣装置支气管内植入肺减容术1.1活瓣装置先后有几家公司在进行此装置的研发,文献报道较多的是采用Emphasys气管内活瓣装置(emphasysMedical;RedwoodCity,CA)进行BLVR。
此装置的主体由硅制成,外边为一个镍钛合金的支架,用以维持其形态,其近端有一个硅制的带4个鳍片的密封圈,内部有一个硅制的鸭嘴状单向活瓣(图1)。
此活瓣在吸气时关闭,使气体无法继续进入过度膨胀的靶区肺组织,呼气时开放,使得气体和远端分泌物能够排出。
放置此活瓣装置时先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入导丝,通过导丝植入放送器(图2),将其放置于靶区肺组织相应的段或亚段支气管内,并可以通过活检钳改变其位置或将其移除。
1.2动物实验Farm等口3报道了一组8只羊的动物实验结果,共放置了35个活瓣,经尸解后发现放置活瓣的支气管远端肺组织83%出现了萎陷。
支气管镜肺减容动物模型中的病理技术应用现状
王国安;吴宏成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9(21)5
【摘要】肺气肿是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肺组织破坏导致其弹性回缩力减低和肺过度膨胀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一种疾病。
肺气肿患病率每年呈现上升趋势,给全球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负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该技术方法还处于动物实验研究及前期临床研究阶段。
主要方法有经支气管镜支气管内单向活瓣置入、
【总页数】2页(P547-548)
【作者】王国安;吴宏成
【作者单位】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浙江宁波,315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
【相关文献】
1.应用Volume软件测定肺减容动物实验中肺容积变化的研究 [J], 李文涛;郑厚文;黎雨;傅钰雁;柳广南
2.应用支气管镜肺减容的动物(犬)实验研究 [J], 廖晓斌;杨和平;戴晓天;王海晶
3.再次单向活瓣肺减容后对侧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一例 [J], 周一平;朱智文;陈小可;林海容;刘慧;夏莉萍;李艾芬;喻海琼;刘念
4.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朱茜文
5.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朱茜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严振球,宁资社,贺端清,袁延才,袁钰鑫【摘要】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是基于肺减容术(lvrs)治疗肺气肿的理论,目前仍处于实验和临床试用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阐明。
blvr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肺萎陷、局灶性纤维化、通气血流再分布、呼吸力学优化等。
对手术靶区的选择,目前基本上限于上叶或者病变破坏严重的肺段。
手术方法应用较多的是经支气管镜向靶区引流支气管放置单向阀。
临床效果,近期疗效尚满意。
【关键词】支气管镜;肺减容术近年来一些学者研究微创技术,为病人和医师带来多种治疗异质型肺气肿的方法[1,2]。
包括:经纤维支气管镜向靶区支气管置入单向阀,使病变肺萎陷;向病变肺注药,诱发局限肺不张和纤维化;行支气管开窗以增加呼出气流;经胸腔镜肺组织折叠或压缩术。
其共同目标是达到肺减容目的,同时减少或避免开放手术的高创伤和高风险。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blvr)的研究基于肺减容术(lvrs)治疗肺气肿的理论:去除过度充气肺组织,改善呼吸力学状况,提高肺功能。
即(1)解除余肺受压,使其充分通气,同时血管床开放,增加灌注,提高静态肺功能;(2)重塑胸廓、改善膈肌力学状态、恢复肺组织弹性回缩力,提高动态肺功能[3~5]。
1 治疗作用机制1.1 肺萎陷2001年ingenito等的先期研究采用肺气肿模型羊(emph),结果显示,blvr后8~12周肺功能、肺总量和残气量显著降低,与lvrs组相似,组织学者检查见肺萎陷伴灶性纤维化,部分形成无菌性脓肿[6]。
2004年larry等的实验结果相似[7]。
可见,blvr通过堵塞引流支气管,造成靶区肺萎陷,或形成灶性纤维化。
过度充气的肺体积减小,使其余相对正常肺获得更多通气。
这可能是blvr改善通气的重要原因。
1.2 局灶性纤维化2003年ingenito等继续对emph研究,并用组织工程学原理解释blvr的机制。
组织学发现肺组织有规律挛缩和瘢痕化[8];结果提示blvr术后早期即可形成瘢痕组织,取代了过度充气肺,使肺总量下降,呼吸功能改善。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研究进展摘要】经支气管镜肺减容(Bronchoscopic lung volum reduction,BLVR)是通过去除肺气肿患者过度充气的肺组织,达到肺功能改善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其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获得证实。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包括单向活瓣肺减容、气道旁路肺减容、热蒸气消融术、弹簧圈肺减容、生物胶肺减容。
现对经支气管镜肺减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肺减容术单向活瓣肺减容气道旁路肺减容热蒸气消融术弹簧圈肺减容生物胶肺减容【中图分类号】R5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72-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重度肺气肿阶段肺功能下降明显、生活质量差,往往呼吸机依赖。
该阶段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肺移植受诸多条件限制很难广泛应用。
肺减容术通过去除肺气肿患者过度充气、功能低下的肺组织,让相对健康的肺区域更有效的呼吸,从而改善呼吸力学状况,提高肺功能[1],因其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展现出巨大临床应用前景。
外科肺减容术对于均质型肺气肿且肺功能过低的患者不适用,同时存在明显的并发症和术后早期5%的高死亡率[2]。
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内科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 reduction,BLVR),与外科肺减容相比具有创伤小、麻醉方式简单、住院时间短、易于操作、适应症广、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的优势[3]。
目前有五种BLVR技术:单向活瓣肺减容、气道旁路肺减容、热蒸气消融术、弹簧圈肺减容、生物胶肺减容。
现对BLVR 治疗肺气肿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单向活瓣肺减容术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是在全麻或深度镇静下经支气管镜放置单向活瓣到靶肺区,呼气时活瓣开放,气体从靶肺区远端肺段流出,吸气时活瓣关闭阻止气体进入到靶肺区,从而达到肺减容目的[4]。
1.分类目前有两种支气管单向活瓣:鸭嘴形活瓣(endo bronchial valve,EBV)和伞形活瓣(Intra bronchial valve,IBV)。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临床应用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临床应用1:序言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是一种经内窥镜技术对肺部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该手术主要应用于患有支气管扩张、肺大泡、肺气囊肿等疾病的患者,通过切除或缩小肺部病损区域,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2:手术适应症支气管镜肺减容术适用于以下情况:2.1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出现反复咳嗽、痰液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2 肺大泡:肺大泡破裂后引起反复肺部感染,导致肺功能下降,需要行手术治疗。
2.3 肺气囊肿:肺气囊肿体积过大,占据它相邻的正常肺组织,严重影响肺功能。
3:手术准备3.1 术前评估: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了解病变情况、肺功能及全身情况。
3.2 术前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胸部X射线或CT扫描等,以明确病变范围及手术方案。
4:手术步骤4.1 麻醉:患者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期间的无痛状态。
4.2 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置入患者气管,维持呼吸通畅。
4.3 引导套管:通过支气管镜引导套管进入肺部病损区域。
4.4 病损切除或缩小:通过套管进行手术切除或缩小病变区域。
4.5 术中处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血管止血或暂时封堵等处理,保护周围正常肺组织。
4.6 结束手术:将套管取出,确保患者呼吸通畅,结束手术。
5:术后护理5.1 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包括呼吸状态、咳嗽情况等。
5.2 护理:术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术后护理,包括护理仪器的维护、饮食指导等。
5.3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帮助其恢复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手术照片、影像资料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是指通过内窥镜技术对肺部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2: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气道扩张、瘘管形成为特征的疾病。
3:肺大泡:肺大泡是一种气体积聚在肺泡腔内,引起肺组织膨胀的病变。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吴海洪【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20)007【总页数】2页(P127-128)【关键词】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安全性【作者】吴海洪【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海南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患者多伴有长期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2] 。
大量研究[3-4] 证实,肺减容术应用于COPD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但开胸手术的损伤相对较大,影响了手术的疗效。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作为新型微创治疗技术,通过支气管镜切除病变区肺叶段来治疗COPD[5]。
本研究采用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COPD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80例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胸肺减容术)和观察组(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每组4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COPD诊断标准[6],排除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对照组中男33例,女7例,年龄37.3~68.2岁,平均年龄(63.2±7.3)岁,其中8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2例合并糖尿病;观察组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7.5~68.0岁,平均年龄(63.1±6.9)岁,其中7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2例合并糖尿病。
2组性别、年龄、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常规气管镜准备后,咽部局部麻醉后,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肺减容术和肺移植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丁嘉安;杨健【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年(卷),期】2002(025)010【摘要】@@ 1 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rn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是治疗部分重度肺气肿新的有效方法,是内科治疗的有效补充.LVRS术后之所以肺生理如肺活量、FEV1、气道阻力、弥散力和肺弹性回缩力均有增加,原因在于LVRS去除了无功能的或很少功能的肺组织,剩余的肺实质具有较好的弹性回缩力,肺总量和残气量减少,降低的膈肌上移至较正常的位置.由于减少了外来压迫,剩余的接近正常的肺组织得以膨胀.另一方面也与术后吸气肌作用恢复、神经机械耦合(neuromechanical coupling)增加、肺过度膨胀减少和跨膈压增加相关,而该改变和术后FEV1的变化是直接相关.肺减容术发展至今已基本被国内外胸外科学术界所认可,并逐渐成为终末期肺气肿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总页数】3页(P9-11)【作者】丁嘉安;杨健【作者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上海,200433;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3【相关文献】1.经支气管镜植入活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J], 林筱筱;郑秀云;金小慧2.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J], 吴海洪3.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J], 茅怡铭;魏长江;吴长江;秦元;陆佳昊;陆文强4.海南地区首次内科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J], 顾恒琼;苏鑫;王韧韬;李慧灵5.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微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现况及展望[J], 吴海洪;李冀;吴海弟;高芳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研制成功经气管镜单向活瓣支架介入肺减容微创技术佚名
【期刊名称】《微创医学》
【年(卷),期】2011(6)3
【摘要】在由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主办、天津市海河医院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协办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外围专家局引智项目——“气道疾病及相关诊疗新技术论坛”上获悉,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微创技术;支架介入;单向活瓣;肺减容;气管镜;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研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34
【相关文献】
1.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单向活瓣支架介入肺减容术的护理 [J], 鲍桂军;牟金香;孙洪芬;李萍;范勇;吴琦
2.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置入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大疱一例 [J], 陈耀华;王平飞;王红军;胡筱;王廷杰
3.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10例一年疗效分析 [J], 劳妙婵; 高平; 高兴林; 李静; 吴健; 隋明颖; 陈娉娉; 何碧芳; 黎秀玉; 张珍萍
4.用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置入肺减容术治疗COPD的研究进展 [J], 周茂旗;李先华;张永;王宪刚;谢秀芳
5.全身麻醉单向活瓣肺减容支架放置与取出技术 [J], 范勇;吴琦;梁春宝;吴先杰;田静;沈淑敏;孙建中;武俊平;史丽霞;赵崇法;李玉萍;于蕾;贺能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