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减容术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16.16 KB
- 文档页数:3
肺气肿反复发作久不好首选微创减容术肺气肿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此病成因机制复杂,但长期吸烟或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是肺气肿最主要的致病诱因。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外中心主任王强介绍,除肺移植外,自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肺减容术,目前正成为治疗终末期肺气肿最有效的外科方法。
王强主任介绍,这一技术就是将膨大的肺组织中失去弹性功能的那些部分进行切除,减去肺的一部分容量,让存有功能的那部分发挥作用,从而起到“减员增效”的效果。
由于肺减容术所减除的是无功能的肺,这部分丧失功能的肺占据着一定空间,并且阻碍了功能正常的肺的收缩运动,造成呼吸困难。
而对于无功能肺的切除,并不会使原有肺的功能受到损害,反而会在有限的胸腔内腾出空间,让有功能的肺发挥作用,对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这一理念正好体现了“减员增效”的思路。
而减除多少肺最适合病情的控制和治愈就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量体裁衣”,这将视乎胸腔扩张的大小及肺的受损范围而定,一般不超过同侧肺容量的30%。
肺减容术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验,已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从假设成为科学的治疗手段,并已成为终末期肺气肿外科治疗的标准手术术式之一,在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上独树一帜,显示出独有的魅力。
此外,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肺减容术还有以下优点:1.手术创伤小:普通开胸手术创伤巨大,切口非常长,胸廓损伤严重,需切断胸部的各层肌肉,还要强行撑开肋间10-20厘米,甚至要撑断肋骨,或者电锯劈开胸骨。
完全胸腔镜手术仅在胸壁上开1~3个小孔,不必撑开肋间。
胸腔镜手术后当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2.普通开胸手术对肌体免疫力的打击大:肌体的免疫力至关重要,特别是癌症病人,免疫力可以抗击癌细胞。
普通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严重削弱了免疫力。
完全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对肌体的影响小。
3.美容效果好:完全胸腔镜手术切口很小,外表美观。
为中国首家心胸专科医院(三级),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中国心脏腔镜手术培训基地。
肺减容术的原理
肺减容术是一种通过手术或介入性操作来减小肺部容积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气肿等疾病。
肺减容术的原理是通过减小肺部容积,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减容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两种方法,手术减容和介入性减容。
手术减容是通过外科手术来切除部分肺组织,以减小肺部容积。
介入性减容则是通过内窥镜或导管等介入性操作手段,向肺部注入特定物质或植入支架等器械,以达到减小肺部容积的目的。
手术减容的原理是通过手术切除部分肺组织,从而减小肺部容积,改善肺部功能。
手术减容通常适用于肺气肿等疾病,手术过程中需要精细的解剖技术和严密的术后管理,手术风险较大。
但手术减容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
介入性减容的原理是通过内窥镜或导管等介入性操作手段,向肺部注入特定物质或植入支架等器械,以减小肺部容积。
介入性减容通常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介入操作相对较为简单,手术风险较小。
但介入性减容的效果相对较轻,需要定期复查和管理。
无论是手术减容还是介入性减容,其原理都是通过减小肺部容积,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肺减容术还可以减少肺部过度充气导致的肺泡破裂和肺气肿,减轻肺部压力,改善气体交换,从而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总的来说,肺减容术的原理是通过减小肺部容积,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无论是手术减容还是介入性减容,都是为了帮助患者减轻疾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肺减容术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肺减容术开展已经10年,对于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标准,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接受肺减容术的患者必须是肺功能重度减退,活动能力严重受限,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COPD患者。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仅10%~20%的COPD 患者适宜肺减容术。
根据文献报道,手术适应证为:(1)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内科治疗无效;(2)年龄65~75岁;(3)FEV1%<35%,残气量(RV)200%~300%预计值,PaO2<6.67 kPa(50 mmHg),PaCO2>5.33 kPa(40 mmHg);(4)无严重冠心病史和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及精神病;(5)停止吸烟>3~6个月;核素通气和血流扫描及X线胸片、胸部CT显示肺上部及周围区域有明显通气血流不均匀区域(靶区)存在;(7)肺动脉压<4.8 kPa(35 mmHg)。
下述情况应视为手术禁忌证:(1) 严重弥漫性肺气肿,核素扫描无明显靶区;(2)年龄>75岁;(3)平均肺动脉压>4.8 kPa(35 mmHg)或肺动脉收缩压>6 kPa(45 mmHg);(4)严重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哮喘;(5)严重冠心病或其它重要脏器疾患;过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25%)或过度消瘦(体重不足标准体重的75%);(7)术前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者;密闭胸、胸腔广泛粘连,胸廓畸形;(9)长期服用激素治疗,如强的松>15 mg/d;(10)目前仍吸烟。
肺减容术的手术效果及预后肺减容术的概念提出到现在已经有50年的历史,这种方法重新开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已近10年,尽管有些报道对肺减容术的疗效有一定的疑问,但绝大多数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特别是近年几项较大规模的临床资料研究显示,在掌握严格适应症的情况下,可以使70%以上的病人肺功能、主观生活质量改善,在近期症状、远期生存上获得较明显的益处。
重度COPD施行肺减容术治疗,从理论到实践是一新思维,它以简单的解剖学手段使患者生理活动得到改善,用创伤性手段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恢复。
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
欧孝琪;阎敏;周清芝
【期刊名称】《西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1(022)004
【摘要】@@ 重度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是医学中的难题.LVRS(Lung Volume reduclion surgery)是使用减少肺容量或胸腔容积,以提高晚期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的一种办法.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欧孝琪;阎敏;周清芝
【作者单位】西藏成办医院;西藏成办医院;西藏成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进展 [J], 贾克刚;格桑耕噶
2.胸腔镜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J], 郑琳;张爱平;陈鑫;秦卫
3.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 [J], 姚珂;张国强;向明章;闵家新;周人杰;邹利光
4.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 [J], 惠刚;张本固;乌达;牟志民;彭旭兴
5.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的进展 [J], 陈京宇;王在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减容术概述
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终末支气管远端部分异常膨胀及过度充气而导致的肺组织弹性减退和容积增大的病理改变,肺气肿是其主要表现之一。
肺气肿的病理生理改变为小气道堵塞,肺充气膨胀。
部分肺泡的气肿侵占了胸腔内有限的空间。
重度COPD,一些肺泡过度膨胀和破裂,使肺毛细血管破坏,造成局部肺组织形成有通气无血流的无效腔;而在另外一些肺区,由于支气管阻塞,肺泡通气不良,形成只有血流而无通气的动静脉分流。
这些均可造成肺残气量明显增大。
此外,胸廓的明显扩大造成胸壁和膈肌的功能减退。
通气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弱,使呼吸机械性阻力超过正常的数倍,呼吸做功增大,氧耗增加。
由于肺的不同部位所受到的炎症刺激程度不同,肺气肿发生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一般在肺的尖部和边缘比较明显,这就为手术提供了一些明确的切除区域。
概念
肺减容手术(LVRS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是指通过手术切除过度充气而膨胀破坏的、无功能的肺组织来治疗COPD的一种手术方法,称为肺部分切除术或肺减容成形术。
1957年Brantigan等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应用于临床,认为通过肺局部切除或折叠可以恢复小气道弹性并减少气道梗阻,改善膈肌和胸廓的运动功能,解除气肿肺组织对正常肺组织的压迫。
但术后早期死亡率达16%。
1995年Cooper等重新运用Brantigan提出的LVRS原则,应用先进的外科和麻醉技术,采用切割缝合器和牛心包片作衬垫来减少并发症,经正中开胸对20例晚期COPD患者进行了双侧LVRS。
结果表明,患者的主观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无手术死亡。
随后几年的LVRS例数呈指数增长。
接受肺减容术的患者必须是肺功能重度减退,活动能力严重受限,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COPD患者。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仅10%~20%的COPD患者适宜肺减容术。
目前并无明确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手术适应证:
(1)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内科治疗无效;
(2)年龄65~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