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案例——泰晤士河两岸
- 格式:ppt
- 大小:5.57 MB
- 文档页数:33
指导建筑设计的城市风貌规划管控方法刘超杨一帆盛况摘要:2014年初,习总书记就建筑文化缺失问题进行了重要批示,指出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要下决心治理。
传统控规作为建筑设计和审查的依据,缺乏通过城市设计对于建筑形态的“美化”控制,而城市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常作为城市规划的指标验算工具与方案效果的示意,无法作为依法行政的管理依据。
本文的国内案例中,根据国内先进城市在城乡规划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将城市设计内容法定化的途径进行分类,并分析通过创新实施过程达到的管控效果。
为了对比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的管控方法,本文将国外城市风貌管控的运行机制和控制内容进行提炼,并对运行机制中如何树立城市设计指标的权威性和减少自由裁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控制内容上对不同城市的风貌形成过程中关键的控制要素进行分析,并揭示控制要素如何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
关键词:城市风貌建筑设计控制要素城市风貌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综合集成,是人们判别一个城市美与丑的主观感受。
城市风貌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定区域历史文化、发展模式和国民素养,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
建筑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要素,但城市风貌的创造并非单体建筑的简单叠加。
良好的城市风貌和优秀的建筑设计是整体和局部的辩证统一。
建筑与城市具有公共属性,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也属于具有“强迫性审美”的公共艺术品。
对建筑和城市风貌进行引导与管控是国际上的通常做法。
国际经验表明,以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尊重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等手段,加强对建筑、街道、广场等公共产品的管控,是政府职责所在。
1 我国现行规划控制环节的评价目前政府进行土地出让的依据大多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以其提供的技术文件作为管理的实际工具。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是对建设用地的用地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三大设施等内容进行安排。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世界优秀建筑结构案例No.10 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也是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筑物,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于19年建成,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法国巴黎的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该塔为,空心,能有效的减少风的影响.它是框架结构,具有稳定性,而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非常稳定。
No.9 纽约帝国大厦帝国大厦是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的一栋著名摩天大楼,名称源于纽约州的昵称──帝国州,故其英文名称原意为纽约州大厦或者帝国州大厦,惟帝国大厦的翻译已经约定俗世,及沿用至今。
帝国大厦为纽约市以至美国最著名的地标和旅游景点之一,为美国及美洲第4高,世界上第25高的摩天大楼,也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1931-1972年)。
楼高31米、103层,于1951年增添的天线高62米,提高其总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为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大楼于1930年动工,于1931年落成,建造过程仅410日,是世界上罕见的建造速度纪录。
帝国大厦所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该结构使得大厦的抗侧刚度增大,故即使在每小时130公里的风速下,大楼顶部的最大位移也仅为25.65厘米。
No. 旧金山金门大桥金门桥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
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历时4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夫·施特劳斯设计。
因其历史价值,于2007年由英、美两国合拍成同名纪录片。
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有着橘色桥梁经典之美誉。
No.7 东京电视塔东京电视塔195年12月建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美术与设计版FINE ARTS & DESIGN 2008/06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城市建设和工业遗迹的改造与利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再生设计徐 敏(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摘 要]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研究,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特别是旧发电厂改造利用为例,探讨了现代城市建设和工业遗迹的改造与利用等问题,提出了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迹的改造利用的再生设计,应当既有利于保护重要的工业遗迹,又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双重目标,将保护与更新、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工业遗迹;城市建设;再生设计[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08)06-0124-03收稿日期:2008-08-10作者简介:徐 敏(1963—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华夏天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外国美术史。
一、改造前的泰晤士河南岸改造前的伦敦泰晤士河南岸地区,是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个以发电厂为主的旧工业区——萨瑟克(Southwark)区。
这是一个相对落后杂乱的区域,在16~17世纪还曾是伦敦的红灯区。
后来由于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加上伦敦的大雾、酸雨和煤烟尘粒使与原发电厂隔河相对的圣保罗大教堂外立面及其雕塑出现锈蚀的斑痕。
为了净化城市中心空气,1981年,把1963年建成的、作为伦敦地标性建筑的发电厂废弃。
但由于它地处泰晤士河边的中心地理优势,以及快捷便利的地铁干线,废弃的发电厂被作为廉价的仓库,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艺术家和工匠,他们将这里作为生活和创作的聚集地。
1897年,英国著名实业家和艺术收藏家亨利・泰特爵士创立了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泰特美术馆,主要收藏英国艺术作品,如拉斐尔前画派、泰纳、康斯坦布尔等的杰作,以后也收藏后印象派大师塞尚、高更、梵高到马蒂斯、毕加索等人的作品。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1. 引言1.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与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质量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城市的水体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化带和水体景观,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促进城市的生态平衡。
滨水景观设计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的温度,净化城市的空气,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水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代表着育人的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合理设计城市的水体景观,可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城市的文化传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保障。
1.2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包括与自然融合、注重生态环保、体现现代性和创新性、强调人文关怀与文化传承等。
与自然融合是指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和强化水体自然景观特色,使人们能够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
注重生态环保则是指设计中应考虑生态系统平衡和水体健康,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体现现代性和创新性意味着设计要符合当代审美观念,融入现代科技和材料,展现创新的设计理念。
强调人文关怀与文化传承则是指设计要关注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情感体验,同时传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使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综合这些特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保护自然、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正文2.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城市沿岸水域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范。
英国6⼤旧改经典案例⼀、旧城居住区的改造:罗斯蒙特三⾓地块(RosemontTriangle)旧城改造罗斯蒙特三⾓地块是被两条铁路主线和⼀条城市主⼲道围合的规模较⼩的密集居住区。
居住⽚区的⼤部分建筑建于上世纪初,主要的产业建筑在1960 年代建成,部分年代久远的建筑已经属于危房。
居住⽚区内的居民主要是⼀些低收⼊者或是短期的租赁者。
地块的主要问题有:铁路线的穿越,失败的地产开发,严重的停车问题和不适合的办公环境导致商业境况不佳等等。
改造之前的现状平⾯图:A.主要的铁路线;B.长满草⽊的铁路防护堤;C.主要交通道路;D.很多⼈合住的百年历史⽼房;E.变电站地块和仓库旧址;F.⼩型⼯⼚车间。
1.开发机构通过与规划部门协商,PTEa 获得了⽚区改造的规划许可证,编制了针对整个居住⽚区的结构性规划。
为了保证项⽬开发的顺利进⾏,PTEa 还邀请了主要的⼟地所有者以及⼀家私⼈地产开发商参与合作,以达到他们共同的期望⽬标:在保留现有可利⽤建筑的基础上改善居住区环境,形成稳定社区,提升⼟地和房产价值,并从中获利。
2.改造⽬标(1)重新安置现居住在该⽚区的低收⼊租户。
(2)整修维护历史⽼建筑,协调融⼊可持续的新建住房。
(3)加⼤居住开发强度,新建多种单元尺⼨的⾼品质住宅。
(4)组织所有房东重新分配社区管理和维护的责任。
(5)充分利⽤有潜⼒的⼯业和荒废的铁路⽤地新建可私⼈所有的商品住宅,形成产权形式多样化的居住社区。
(6)对居住区进⾏整体更新改造,改善绿化景观环境,加强交通管理。
3.改造⽅式(1)改造地块内废弃的⼯业⽤地,并转卖给城市住宅联合协会,利⽤政府拨款和私⼈基⾦,专为低收⼊租户提供社会住房。
(2)新建景观公园提升环境品质,并在其周围开发居住⽤房。
(3)对于年代久远的旧建筑,住房协会运⽤政府资⾦进⾏拆除新建,就地安置了原有的租户,新住宅以现代理念与保留的历史建筑取得协调。
(4)⼤量新建住宅的开发,使改造地区不再是贬值的孤⽴地块,随着地价上扬的趋势,PTEa进⾏新⼀轮的开发建设。
英国塔桥的简介英国塔桥(Tower Bridge)是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一座吊桥,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建造于1886年至1894年期间,是为了缓解不断增长的交通压力而建。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英国塔桥的历史、结构和重要性。
一、历史1. 建造原因随着19世纪伦敦的快速发展,河上的交通一天比一天繁忙。
而传统的伦敦桥并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因此,人们开始筹划建造一座新的桥梁,让城市的交通更加顺畅。
2. 建造日期1886年,政府发起了一次征集设计方案的活动,并在1887年组织了一个评审委员会来评选最佳的设计。
最终,由大卫·罗伯特斯和建筑师约翰·沃斯敦联合设计的方案获胜。
3. 建造过程塔桥是为了将南岸和北岸的交通连通而兴建的,建成时造价达到了10万英镑。
为了保证桥梁建造的顺利,政府特地建立了一个桥梁委员会,负责监管建设过程。
在建造期间,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确保建造过程的安全,如使用摇臂架、起重机等机械化设备。
4. 完工1894年6月30日,英国塔桥正式完工。
在建成之初,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吊桥”。
二、结构1. 基本结构英国塔桥是一座双塔式吊桥,两塔高41米,桥长244米,桥面高达42米,足以容纳船只通过。
2. 材料桥身的结构主要是钢铁,桥塔则是用花岗岩、泥岩和旧式砖块等材料砌成。
同时,为了使桥梁更加美观,政府特别命令用蓝色和白色油漆对两座塔进行了喷涂。
3. 工作原理英国塔桥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
当渡船或高桅帆船需要通过时,桥面将会被分成两部分,两座塔中间的悬索吊起,直接跨越泰晤士河,让船只顺利通过。
三、重要性1. 文化历史英国塔桥已经成为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英国的国家文物和历史古迹。
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这座世界级建筑的美。
此外,它还出现在许多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
2. 交通便利英国塔桥连接了伦敦市中心和南岸的多个重要区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环。
从桥上还可以俯瞰泰晤士河两岸的美景,让游客对伦敦有更深入的了解。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经典案例赏析(⼀)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经典案例赏析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类居住、⼯作、⽣活必不可少的场所。
公园是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除具有旅游价值、⽂化教育、休闲游乐的功能外,还折射该城市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城市往往因公园的存在⽽变得更有⽂化魅⼒。
兼具防洪与休闲功能多伦多Corktown公园▼位于多伦多市区的Corktown公园将景观设计与城市防洪措施完美结合,为城市公园设计树⽴了新的典范。
公园滨河空间的绿地并未多加修饰,在⾬季这⾥将被洪⽔淹没。
⽽西侧9英亩的⾼地则将常年保持⼲燥,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娱乐休闲活动场地。
▲总平⾯图这⽚经过重设计的棕地场地作为West Don Land中的第⼀个城市公园,揭开了区域发展的序幕,也证实了以景观驱动发展的⽆限潜⼒。
重构的⾃然将⽆⼈问津的城市边缘地带转化为深受众⼈喜爱的休闲场所,为多伦多公园⽣态多样性的建设树⽴了新标准。
公园所在处是多伦多过往⼯业历史的遗存,遗留下来的只有⼀⽚迫切需要清理和修复的棕地。
▲基地历史⾃⼗九世纪中叶⼯业化以来,这⽚⼟地⼀直作为棕地存在了数⼗年,泛滥的洪⽔以此为突破⼝,威胁着其⾝后210公顷的城市空间。
作为⼀个以减轻洪涝灾害为主要⽬的的城市公共⼯程项⽬,Corktown公园同时也成为了深受居民所喜爱的公共休闲空间。
▲防洪措施+公园两座⼭丘与中间开阔的草地组成了公园空间,活跃的运动场所与在繁盛的安⼤略本⼟植被中穿⾏的蜿蜒⼩路相互交织。
西侧公园中⼀⽚开阔的草地进⼀步将以观赏风景为主的被动娱乐区与活⼒⼗⾜的游玩区细分开来。
⽆论冬天还是夏天,是孩童还是成年⼈,⼈们在这⽚草地上尽享户外的⽣活。
▲季相在春夏两季,绽放的百花吸引来⽆数纷飞的蝴蝶、蜜蜂等昆⾍。
⽽⾼⾼在上的俯瞰视⾓也为被铁路站场、⾼压线与河⾕⾼速路等基础设施所占据,曾经让⼈唯恐避之不及的⼯业场景增添了不少吸引⼒。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城色彩进行了全面规划与设计。
1845年,建筑师协会向公众发表了近5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城市色彩图谱,这些色彩都被编号,以此作为房主和建筑师协会成员进行房屋重新粉饰的参考,这项城市色彩计划被列入了正式的政府文件。
1978年,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主持了该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都灵城市色彩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
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
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于世界各地的色彩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
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日本对城市色彩有着较早的管理和规划意识。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Color Planning Center)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让.菲利普.朗克洛的方法,但在实地色彩采样中使用了电子彩色分光测量仪器,为该地区未来进行建筑色彩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现状数据库,也使设计成果能够得以准确的表现。
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政府都免费向建筑商提供《城市色彩规划指南》。
2014年11月19日,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国际水协会在全球共同发布了《城市水蓝图》报告。
报告显示,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中国17个城市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水污染压力。
《城市水蓝图》对全球530个大中型城市的2000处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深度分析。
该研究涵盖了世界上100个最大的城市,涉及近10亿人口。
从水质来看,中国很多城市水源受到重度污染,特别是沉积物污染。
水质安全已经无数次牵动了国民的神经。
专家呼吁,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但是怎么治成为国人心中最大的困惑。
也许,一百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河“先污染后治理”的经历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那么,泰晤士河是在何时,又是因何被污染的?污染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为了让“泰晤士老爹”重新焕发青春,英国政府和民众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耗时百年的臭水沟泰晤士河整形记。
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
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全长346公里,横贯英国首都伦敦与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
在塞尔特语中,泰晤士河意为“宽河”,事实上自伦敦桥开始的下游河道,河床才开始加深,河面也大大变宽。
伦敦桥一带河宽229米,到格雷夫森德时更是宽达640米,最终注入北海。
伦敦以下为潮汐区,海轮可乘潮水抵达伦敦,这段河道有88公里,充满了各地的商船,该段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比起地球上的一些大江大河,泰晤士河虽然不算长,但它流经之处,都是英国文化精华所在,或许可以反过来说,泰晤士河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
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历史的建筑,如有象征胜利意义的纳尔逊海军统帅雕像、葬有众多伟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圣保罗大教堂、曾经见证过英国历史上黑暗时期的伦敦塔、桥面可以起降的伦敦塔桥等,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的杰作。
这些建筑虽历经沧桑,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战争洗礼,但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模样,直至今天还在为人们所使用。
设计:帕特尔·泰勒,格鲁普·西涅斯DESIGN: PATEL TAYLOR AND GROUPE SIGNES泰晤士河岸公园,伦敦,英国THAMES BARRIER PARK, LONDON, UK, 2000基地历史泰晤士河岸公园位于泰晤士河北岸,大约有9hm2。
这块基地原来是工业用地, 建有一个化工厂、染色工厂和一个军备工厂。
随着整个伦敦港区工业活动的普遍衰退,这几家工厂也随之没落,最后只留下这一片被废弃的场地以及被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在1969年以后,废弃的厂房就没有被再启用,建筑逐渐被推倒摧毁,到1995年时,整片基地被碾碎的混凝土所覆盖。
伦敦市府在1970年取得了这块地,并主要把它用作泰晤士河防洪设拦的工地。
文脉1982到1986年间, 伦敦港区发展公司(LDDC)成立并开始实行开发皇家码头的计划。
1985年,“皇家码头开发草案”出台,这为以后英国最大的城市再生工程奠定了基础。
草案里提到:“建立一道新景观是最初基础投资的核心。
有必要吸引必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外部投资——港区基地的开发须是最高质量的,同时为该地区提供更好的环境。
”开发草案的修订明确提到了泰晤士河岸公园,并建议该公园应该和北伍尔维奇(NorthWoolwich)路北面的浮桥码头连通。
在名为“皇家-国际的机会”的修订案中,有3个内容成为以后重建的重点:1. 皇家维多利亚广场2. 浮桥码头都市村落3. 泰晤士河岸公园从1985年到1995年,围绕该项目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最后到1995年7月,LDDC举办一场国际设计竞赛。
竞赛竞赛简章规定了以下主要设计标准:“泰晤士河岸公园及其相关的开发有可能是迎接2000年最重要的景观和城市设计项目。
作为本世纪主要的工程业绩, 这个公园将会是20世纪伦敦泰晤士河沿岸唯一的新的公共园地。
由于基地的特殊性, 公园和住宅的方案设计都更具挑战性, 而主办方也要求在皇家码头创造出尽可能高质量的新的城市区域。
伦敦塔桥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英国伦敦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位于泰晤士河上。
作为伦敦最为著名的地标之一,伦敦塔桥成为了伦敦城市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独特设计和壮观的外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伦敦的一大旅游景点。
一、建筑风格伦敦塔桥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别致。
它采用了维多利亚式哥特式建筑风格,结合了现代技术,展现出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塔桥的两个主塔造型独特,仿佛是古代堡垒的延伸,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
而桥的部分则采用铁结构,使得整座桥看起来坚固而稳定。
二、桥体设计伦敦塔桥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可活动的桥跨设计。
它由两座巨大的塔楼和中间的可开启的挑桥跨组成。
当船只需要通行时,桥面可以分成两截,向上打开以便船只通过。
这一设计不仅解决了泰晤士河作为航运要道的通行问题,同时也赋予了伦敦塔桥独特的观赏价值。
三、历史背景伦敦塔桥的修建始于1886年,历经8年才最终竣工。
在那个时代,为了解决日益繁忙的泰晤士河交通问题,修建一座可以通行船只的大桥成为了当地政府的计划之一。
伦敦塔桥的设计者、建筑师霍奇金森斯(Horace Jones)和巴塞特(John Wolfe Barry)共同完成了这个工程的设计和建造。
四、功能与象征意义伦敦塔桥作为一座桥梁,主要用于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伦敦这座城市和英国的象征之一。
伦敦塔桥的图片经常会出现在明信片、海报、旅游手册中,被用来代表英伦特色。
而当塔桥在夜晚被灯光点亮时,其壮丽的气势更是让人为之倾倒,成为伦敦夜景的亮点之一。
五、旅游景点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举世闻名的地位,伦敦塔桥成为了伦敦的一大旅游景点。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座壮丽的建筑。
游客们可以步行或者乘坐观光游船,在桥上观赏泰晤士河的美景,或者进入桥中的展览馆,了解更多关于伦敦塔桥的历史和建筑风格。
六、与伦敦的联系伦敦塔桥承载了伦敦的历史与繁荣。
它与伦敦塔、大本钟等著名建筑共同组成了伦敦城市风景的重要一环。
河道两侧街区更新案例总结河道两侧街区更新案例总结1. 引言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社交交往。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一些河道两侧的街区逐渐失去活力,成为城市中的"城市棘骨"。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许多城市都采取了河道两侧街区更新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2. 深度评估:案例一——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街区更新伦敦的泰晤士河南岸街区更新项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该项目致力于将泰晤士河南岸的街区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中心区域。
通过改善建筑物的外观、增加公共空间和景观设计等措施,这一地区变得更加宜居和吸引人。
更新后的街区不仅提供更多的购物、娱乐和文化活动,还成为伦敦市中心的新亮点。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河道两侧街区更新能够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潜力,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广度评估:案例二——上海黄浦江西岸街区更新上海黄浦江西岸街区更新项目是中国一系列河道两侧街区更新案例中的典型代表。
该项目旨在通过改善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增加绿化植被来提升该区域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通过将原有的老旧建筑改造成为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和居住区,这一地区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流和投资。
黄浦江西岸的街区更新案例给予我们启示,创造宜居环境和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将成为未来城市更新的关键。
4.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街区更新和上海黄浦江西岸街区更新案例的评估,我们可以看到河道两侧街区更新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更新街区能够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更新街区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功能,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和便利。
这些案例也提供了一些启示,如关注建筑设计、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创造多样化的功能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河道两侧街区更新能够实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