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夹具和模具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45.00 KB
- 文档页数:2
汽车自动化焊接夹具设计全过程一、工艺分析流程在开始进行夹具设计前需要进行工艺分析条件注入,要求我们完成以下几个工作内容:1、根据数模、产品图、参考车工艺进行焊接SE分析,编制焊接工艺流程并提出定位孔并编MLP、MCP;2、根据设计纲领、数模、产品图、参考车工艺、焊接工艺流程,初步确定夹具数量;3、根据工艺路线、夹具数量进行工艺平面布置图的设计;4、初选焊钳图库;5、工位节拍、安全管理及详细工艺方案;6、物流要求。
夹具公司根据整车厂提供资料将完成夹具的设计制造,如下图所示1、装件时间:小件2秒,大件5秒;2、夹紧、松开时间:每级2秒;3、夹具举升、旋转时间:各5秒;4、滑台平移(气动):根据平移距离按平均0.1米/秒的速度计算;(一般行程0.5米)5、输送线升降时间:根据升降高度按平均0.1米/秒的速度计算:(一般行程0.5米)6、 输送线前进、后退时间:根据升降高度按平均8米/分钟的速度计算;(一般升降高度4米)焊接时间的参考计算;1、 点焊:3——5秒每点,根据焊接部位、焊钳大小操作方便性确定。
一般中小夹具:每点4秒,地板大焊钳工位每点5秒,侧围补焊、车身补焊每点3秒。
换枪时间5秒。
以上包括焊枪移动时间。
2、 弧焊:连续焊10毫米/秒; 3、 凸焊螺母、植钉:5秒/个;4、 涂胶:连续涂胶20毫米秒,涂胶胶点2秒点。
二、 夹具三维建模1、 建模准备首先根据车身三维数模截取零件截面,然后将零件截面图读入到夹具设计单元中。
结合设计基准书、夹具夹持方案、MLP 、MCP 分析单元数量及分布方向,夹具操作高度、控制方式,各单元定位销的类型、定位面的组成、压紧方式分析确定各单元的结构组成部件,选用标准件、国标件的类型及数量。
设置软件参数后,进入标准件库,选择合适的标准件,包括压块、定位块、定位销托、气缸等。
完成标准件选择后,进入到草图平面,绘制非标件,包括GAUAGE 、CLAMP 及自制件等 。
改变气缸的尺寸约束,检查夹具的干涉情况。
汽车线束设计规范,值得收藏1接插件规划与选择1、接插件的规划(1)首先需要根据开发车型的实际情况,规划出车型的整车线束大体布置示意图,其次根据车型配置将布置图尽量细化到用电器,此时暂可不考虑用电器的具体位置,只要区分出大体位置,即机舱、车门、前地板等区域即可。
见附图1。
(2)依据上面的布置图,以及车型的配置表,估算出各条线束间对接的分支回路数目。
见附表12、接插件的选择(1)接插件的种类接插件的结构形式①、防水接插件要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一般可分为整体密封和单孔密封,后者较为常用;采用的密封材料可为:橡胶密封塞和注胶密封,前者较为常用。
②、带挂接机构的接插件,优点是使接插件的固定更为方便,避免了接插件无固定而产生噪音,使连接更可靠。
可分为直接挂接和卡扣挂接两种。
③、带卡锁机构的接插件,其优点是使线与线间或线与电气件间的连接更为牢固,防止松动。
一般用在发动机上、雨刮电机等颠簸震动的环境。
④、带压线盖的接插件,它可保证插接件插入的端子尾部压接的导线不在插接件根部时出现不必要的晃动,减少插接件震动对导线的剪切力,提高线束的品质。
(2)接插件选取原则:①插接件选取要保证与电器件的良好接触,使接触电阻降为最低,提高可靠性,优先选用双弹簧式压紧结构的插接件。
②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通过电流的大小合理选择插接件的尺寸。
③在发动机舱、底盘等较恶劣的环境下对接的护套,由于温度、湿度偏大且存在着很多腐蚀性气体和液体,因此一定要选择防水性护套,其空位需用防水堵密封。
同时还应注意护套材质的选择,如阻燃等性能。
④尽量避免在同一对接区域使用同一种护套,若无法避免,则需通过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⑤基于汽车外观的整体协调性,在发动机舱中应优先选用黑色或深色的护套。
⑥为减少线束对接用护套的种类和数量,优先选用混合型件,使装配固定方便。
⑦车门线束与车身线束对接时,其最好选用带卡锁机构的插接件,保证在车门频繁的开闭中,避免出现对接松脱现象。
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夹具和模具设计
发表时间:
2018-01-02T15:26:10.3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 作者: 孙骏
[导读] 可以通过自动装置来施加动力,比如气缸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即保证外力施加的恒定性,同时也排除了人工操作影响。
苏州波特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针对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夹具和模具设计,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论述实现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夹具和模具协调动
作原理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夹具设计和模具设计的思路,得出实现自动端子压接机夹具和模具协调动作,是保
证线束端子送料和压接机剪切能同时完成的结论,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夹具设计;模具设计
线束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元件之一,也是衔接汽车机械构件和电气系统的主要桥架。而在汽车线束端子压接过程中,传统手工操
作主要凭借经验和启示进行操作,需要通过多次试验才能确保汽车线束端子压接夹具和模型动作的协调性。容易对模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
失,线束端子的压接质量也难以保证,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夹具和模具设计的研究,提升汽车线束生产加工
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对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夹具和模具设计做了如下分析。
1 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夹具和模具协调动作原理
近年来,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所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多,导致汽车线束愈发复杂,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夹具和模具协调动作的结构
也比较复杂,但大体可以通过串联两组四杆机构,来动画演示自动端子压接机夹具和模具协调动作的原理【
1】:采用A、B、C、D四个杠
件共同组成自动端子压接机的模具运动机构,在动作过程中,在杠件
A上加载动力源,模具运动机构的上模件固定在C杠件上,当A杠件在
做旋转运动时,
C杠件做上下移动。如果把构杠A当做一个手柄或者是一个气缸,来推动整个四杆机构动作,此时C杠件的上下移动,就可
看做模具的上模动作构成汽车线束端子的压接以及剪切。
而构件C、D、E、F共同组成了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送料夹具运动机构,当构件C做上下移动时,通过运动构件力的传递,促使
构件
F左右移动,如果此时把端子压接机构件A当换成一个手柄或者气缸做旋转运动,则构件F可以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实现端子送料,通
过构件
F的移动,就可以实现汽车线束自动端子的协调送料。
2 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夹具设计
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套完整的送料机构,由摆杆、回位弹簧、端子拔杆、送料底板和整形板以及
端子送料家具的部件共同组成。在具体过程中,滑块在进行上下移动时,带动连杆同样做上下移动。当连杆向下移动时,端子拨杆向左移
动到送料整形板的上部分,也就说是送料的准备位置。当连杆向上移动时,自动端子压接机上的端子拨杆向右移动到送料底板的上部分,
此时如果拨杆发生滑移,
拨杆的顶尖能够滑移到自动端子的工艺孔中,从而带动自动端子压接机中的端子链向模具方向移动一个端子的位
置,从而促使端子恰好位于压接机模具下模的正上方,此时汽车线束就处于准备压接的状态。
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中端子夹具结构,主要由:调紧螺栓、端子压紧块、偏心轮、锁紧螺钉、送料槽、送料台、调紧弹簧共同组
成。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中端子夹具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调紧螺栓和调紧弹簧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在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紧块的压紧
程,当线束确认压紧完成以后,就可以直接锁紧,确保线束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
2】。而偏心轮的主要作用是更换端子,在具体动
作过程中。如果把偏心轮的把手从竖向,旋转到横向,就可以提高送料槽的高度,为更换端子提供便利条件,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偏心
轮的把手位于锁紧螺钉的下方。
3 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模具设计
3.1汽车线束压接标准
在汽车线束生产中,电子线路和端子压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线束的生产质量,对保证汽车和人员的安全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线
束压接指的是,对连接端子在挤压变形的前提下,实现端子和电线的稳固连接。同时把压接变形量控制在特定范围当中,在保证连接端子
和电线接触电阻最大的情况下,控制端子和电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因此,汽车线束压接要满足以下标准:
第一,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的机械性能满足,必须满足端子压线拉脱力的具体需求,因此,当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完成以后,要
进行相应的拉力试验,设定拉力速度为
75mm/min~125mm/min,其标准拉脱力为:平均0.22mm的线束,AWG(美国线规,用于区分导线
直径的标准)为
24,最小拉脱力为40N;平均1.0mm的汽车线束,AWG为16,最小拉脱力为120N;平均2.4mn的线束,AWG为14,最小
拉脱力为
180N;平均5.0mm的线束,AWG为10,最小拉脱力为290N;平均8.0的线束,AWG为8,最小拉脱力为350。
第二,在汽车线束电线芯的前端要保证电线芯能露出压接端子的断面,通常情况下超出0.8mm~1.0mm为最佳。
第三,在压接过程中保证后端面和绝缘层压接前端面之间,能够清晰看见电线的线芯和绝缘层,通常情况下,电线绝缘皮端面开口在
中间为最佳位置,严禁在表面出现线芯和绝缘层。
3.2 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压接模具设计
汽车线束压接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其中下模的顶部设计呈半圆形,大大方便了线束端子的装载,上模为波浪型,便于中间挤压
端子成形,同时也可以压紧线芯和导线,在汽车线束在压接过程中,要完成两处压接,一处是压接端子包压导线,另一处压接端子包压线
芯【
3】。但是在具体压接过程中,由于包压导线和包压线芯的功能不同, 导致其压接的尺寸也不尽相同,因此,模具的选择也不尽相
同。在设计过程中,为方便设计,上模和下模同样设计两套,外围的轮廓虽然相同,但钳口尺寸和公差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安装
过程中尽量采用两套模具叠合的方法进行安装。
3.3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剪切模具设计
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剪切模具在完成压接以后,让线束端子逐步脱离链条,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剪切模具。为提高压接机工
工作效率,把剪切模具和压接模具通过
4~6个螺栓紧密结合,从而保证剪切模具和压接模具能协调动作,实现压接和剪切同时运行。
剪切模具由:下模基座、下模、上模、限位螺栓、回位弹簧五大部件共同组成。在汽车线束自动端子压接过程中,线束端子的链条剪
切模具下模的料槽,线束端子的前端压制在压接模的上下之间避免在压接过程中发生移动【
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端子压接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压接汽车线束端子效率低、质量低的现状。同时也排除了人为因素造成汽车线
束压接端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汽车线束自动端子的压接的动力源来自于手柄,因此,
因为工人的个体差异,就会导致汽车线束的压接存在较大差异。为改善此类问题,可以通过自动装置来施加动力,比如气缸无疑是最佳的
选择,即保证外力施加的恒定性,同时也排除了人工操作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华梦.汽车线束数模与实物一致性问题的探讨[J]. 汽车实用技术,2015,(05):7-9+24.
[2]高印寒,安占扬,王举贤,王天皓,刘长英,张俊东. 等效线束法在汽车线束时域辐射敏感度分析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
版
),2015,45(03):946-952.
[3]齐相龙,刘晋飞,陈明. 汽车线束预装配线平衡问题的优化和仿真[J]. 机械设计,2015,32(01):68-72.
[4]骆小芳.关于汽车线束系统设计及其可靠性的研究[J]. 大众科技,2015,17(0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