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指期货交易中的熔断制度
- 格式:pdf
- 大小:171.15 KB
- 文档页数:2
熔断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指在股票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水平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的机制。
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动,特别防止市场大幅下跌甚至发生股灾,以维护市场的稳定。
放眼全球资本市场,熔断机制普遍存在。
根据美国证交会的最新规定,当标普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将暂停15分钟,即所谓“熔断机制”。
美国对个股还设有“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的机制,即如在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这只股票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个股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
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当天也被称作“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下跌22.61%。
法国、日本、韩国等国也都采用了熔断机制。
在国外,“熔断”制度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
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
新加坡交易所2014年2月开始在证券市场实行的熔断机制就属于后者,此举旨在当证券市场发生大规模动荡时,保障投资者权益。
熔断机制的好处很明显。
综合业内人士的观点来看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市场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有效防止了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
拿国内股指期货来说,在市场波动达到10%的涨跌停板之前,引入了一个6%的熔断点,即当股指期货的指数点升跌幅达到6%,在此后的10分钟交易里指数报价不能超出熔断点,这不仅给股指期货的交易者提出了一种警示,也为期货交易的各级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警示。
二是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思考时间和操作时间。
在熔断期中,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避免情绪化交易,减少踩踏事件发生几率。
三是有利于消除陈旧价格导致期货市场流动性下降。
异常波动出现后,大量买卖盘将造成系统堵塞。
熔断——股指期货独特的价格限制股票和期货108区别(7)熔断制度 时间: 2008年06月13日15:20:12 期货中国熔断——股指期货独特的价格限制股票和期货的108个差别(7):熔断机制的有无——我国只有股指期货有熔断机制,股票和商品期货均无熔断机制一、核心差别?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熔断机制的有无股票、商品期货均不设立熔断机制我国的股票和商品期货,在一个交易日内对价格波动的限制制度主要是涨跌停制度,都没有设置熔断机制。
股指期货设立熔断机制只有计划中上市的股指期货,在一个交易日内价格波动的限制制度是涨跌停板制度+熔断机制。
二、熔断制度是股指期货的缓冲器在中金所下开设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限制制度将由熔断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共同构成。
股指期货的熔断制度可以理解为当日扩版制度。
熔断制度,是1987年世界性股灾发生后,为了控制股市风险而创立的一种交易制度,后来,熔断制度被引入股指期货,熔断制度对股指期货交易来说可以起到缓冲器的作用。
什么是熔断制度?“熔断”制度是指在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规定的涨跌幅或相关价位时,交易即刻停止一段时间,或者交易继续进行,但是价格波动幅度不可超过规定的涨跌幅或某个价位的一种交易制度。
由于这种情况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而使得电器受到保护相似,故形象地称之为熔断制度。
“熔而断”与“熔而不断”的差别“熔断”制度在国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熔而断”;二为“熔而不断”。
“熔而断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交易停止一段时间;“熔而不断”则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交易可继续进行,但一段时间内报价必须限制在熔断点之内。
我国的股指期货将实行的是“熔而不断”的形式。
三、我国的股指期货将引入“熔断”制度,我国股指期货的熔断机制是配合涨跌停制度共同使用的,即在股指期货涨跌停幅度10%的基础上,引入一个6%的熔断点。
就是说,当股票指数期货在一个交易日内涨跌幅达到6%时,达到了当日的熔断点;如果合约指数点在熔断点持续5分钟,则该合约的熔断机制启动;在之后的5分钟,申报的买卖指数点必须在熔断点(6%)以内,交易继续进行;5分钟后上涨或下跌的指数点限制会放开到10%,类似于当日实行了一次涨跌停扩板。
cme 熔断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熔断机制是一种用于保护金融交易市场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目的是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通过暂停交易来稳定市场情绪并防止进一步的恶性循环。
在金融市场中,价格的剧烈波动可能导致投资者恐慌,进而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市场的崩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各国的交易所纷纷引入了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设置一系列触发条件,当市场价格迅速波动超过某一阈值时,交易所会立即启动熔断机制,暂停市场交易一段时间,以给市场和投资者提供冷静思考的时间。
熔断机制的作用不仅在于稳定市场情绪,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过度恐慌导致的投资损失。
熔断机制的实施和效果各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一些国家采用了渐进式熔断机制,即在市场波动程度逐渐加剧时,熔断的阈值也逐步降低,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另一些国家则采用了二元熔断机制,即一旦市场价格波动超过阈值,就立即暂停交易一段时间。
总结来说,熔断机制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市场保护工具,通过暂停交易来稳定市场情绪、防止市场崩盘、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它的实施和效果因国家而异,但都致力于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熔断机制的优化和创新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并有望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CME熔断机制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熔断机制的定义和背景。
这其中将包括对熔断机制的概念进行解释,并介绍其起源、发展和应用背景等重要信息。
第三部分将深入探讨熔断机制的原理和作用。
我们将详细解释熔断机制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我们将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熔断机制对市场的影响。
第四部分将关注熔断机制的实施和效果。
浅析熔断机制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完善作者:周国辉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03期摘要:2016年初仅实施4天的沪深300指数熔断机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引人深思。
本文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运行制度环境,深入分析了实施熔断机制会引发的“磁吸效应”、对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形成的冲击机制,在此基础提出,要正常有效发挥熔断机制的效果首先要实施T+0制度。
关键词:熔断机制;T+0制度;股票市场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22016年1月1日起,A股正式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根据上证所、深交所、中金所此前发布的指数熔断机制相关规定,将有5%和7%两档熔断阈值、涨跌双向熔断。
自熔断机制实施以来,股市一路暴跌。
1月4日逾4.24万亿市值蒸发,1月7日逾3.8万亿市值蒸发,2016年1月7日更是发生了史无前例的一幕,周四,开盘仅半个小时,沪深300指数暴跌7%,触发二挡熔断机制,将停止交易至收市。
A股全天累计交易时间仅为15分钟。
在市场各方广泛呼吁下,实施了仅4个交易日的熔断机制迅速暂停!A股在4天之内触发4次“熔断”,市值从2015年底的52.9万亿元猛降至46.1万亿元,蒸发6.8万亿元,在全世界似乎都未出现过这样的先例。
一、熔断机制的发展所谓熔断机制,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熔断机制在股市上的应用则体现为,在股票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水平时,交易会随之停止一段时间。
(一)熔断机制的起源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
但这一规定在1983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相关资料显示,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
熔断机制了解一下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那么熔断机制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一、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熔断机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是指为控制股票、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为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规定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及区间上下限,交易则自动中断一段时间(“即熔断”),或就此“躺平”而不得超过上限或下限(“熔而不断”)。
狭义则专指指数期货的“熔断”。
之所以叫“熔断”,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原理和电路保险丝类似,一旦电流异常,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
而金融交易中的“熔断机制”,其作用同样是避免金融交易产品价格波动过度,给市场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
二、熔断机制有哪些表现形式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
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我国股指期货拟将引入的熔断制度,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个股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的基础上,为了抑制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而设立的。
按照设计,当股票指数期货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是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第一个熔断点,在此幅度内“熔而不断”,在到达“熔断”点时仍可进行交易10分钟,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的涨跌幅之外;10分钟之后波动幅度放大到10%,与股票现货市场个股的涨跌停板10%相对应。
三、我国股市的熔断机制发展是怎样的为了控制风险和减少市场波动,我国在股指期货交易中除了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外,还新引入了价格熔断机制。
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由交易所设定,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风险状况调整期货合约的熔断与涨跌停板幅度。
中国现行熔断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中国股市的熔断机制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为了保护市场稳定和防止异常波动,采取暂停交易的措施。
这一机制的实施旨在平衡市场风险和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股市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熔断机制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
熔断机制背后的理念源于对市场异常波动的担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金融市场多次发生了剧烈震荡,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给市场参与者和整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各国纷纷引入熔断机制,试图通过限制交易活动来缓解市场的过度波动。
中国股市的熔断机制最早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机制设定了不同阶段的熔断触发条件和停牌时间。
根据规定,当上证综指或深证成指涨跌幅达到5时,将暂停交易15分钟;涨跌幅达到7时,将停牌30分钟;涨跌幅达到10时,将停牌整个交易日。
这一机制的实施被认为是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旨在提高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然而,中国现行的熔断机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性。
一方面,熔断机制能够有效地遏制市场过度波动,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加市场透明度。
另一方面,熔断机制可能会导致过度恐慌和投机行为,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
此外,熔断机制的诸多细节和操作规则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因此,针对中国现行的熔断机制,我们需要加强对其优点和局限性的认识,并探索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市场风险控制方法。
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考虑进一步细化熔断机制的触发条件和停牌时间,增强市场的弹性和适应性。
同时,应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提高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以确保熔断机制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
总之,中国现行的熔断机制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希望通过对该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能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中国现行熔断机制。
a股熔断机制在股市的运行中,“熔断机制”是一种相当灵活的机制,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股市暴跌,并有效规避重大紧急情况的衍生风险。
作为a 股市场的重要约束机制,a股熔断机制在股市暴跌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a股熔断机制的定义熔断机制,即股市熔断机制,是指根据股市的实际情况,在股票出现连续下跌、大幅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和指数跌幅达到一定阈值的情况下,股票交易所会采取强制性的处罚措施,在一定时间内执行股市熔断,以防止过度的股市波动。
二、a股熔断机制的主要内容1.盘后5分钟内,如果股票价格跌幅达到10%,则停止交易30分钟。
其中,如果指数跌幅达到7%,则停止交易15分钟。
2.果收盘价低于开盘价,指数跌幅超过9%,则暂停交易三个收益日。
3.市中某只股票的收益率超过20%,个股净买入金额超过20亿元,收盘价高于开盘价20%,则该股票停牌一个收益日。
三、a股熔断机制的主要功能1.止股市熔断。
熔断机制是股市的重要约束机制,能有效地防止股市暴跌,从而降低市场中大量买入所引发的证券价格被夸大的风险。
2.制股票价格波动。
熔断机制能够有效地限制股票价格的波动,维持股票价格的稳定,同时限制短期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
3.止投资者过度买入。
熔断机制能够更好地控制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防止投资者由于过度买入而造成的投资失败的风险。
四、a股熔断机制的不足1.制了投资者买入和卖出的权利,可能影响投资者正常买卖股票,并影响投资者正常交易。
2.断机制只能控制价格波动,解决股市波动的根本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3.市熔断机制可能会使投资者有意见,而这些意见可能会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五、结论a股熔断机制是一种能够有效阻止股市暴跌、避免大量买进造成的证券价格暴涨的重要约束机制,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把握市场的稳定性。
但也不可否认,a股熔断机制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如限制了投资者正常买卖股票的权利等,因此,需要投资者加强自身市场投资水平,掌握好市场投资方向,以便更好地利用股票熔断机制。
调研报告年级:2014级专业:金融学班级:证券一班学号(小组):201411106 姓名(小组):尹镇双指导教师:徐丽锦2016年 2月 3日关于断机制对股市影响的调研报告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熔断价格为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5%,当市场价格触及5%,熔断机制启动。
在随后的五分钟内,卖买申报价格只能在5%之内,并继续成交。
超过5%的申报会被拒绝。
十分钟后,价格限制放大到7%。
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让投资者在价格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有一个冷静期,防止作出过度反应。
2015年9月6日,中国证监会负责人以答新华社记者问的形式发表谈话,表示要把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和建设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负责人称,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
今后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证金公司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2015年9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征求意见通知,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
经有关部门同意,2015年12月4日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熔断机制的起源(一)制起源于美国,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形式多样,但都是以人为地设置价格限制和中断交易为特征的。
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曾在 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就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8年10月19日,即1987年股灾一周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熔断机制,在以后的18年中,美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股灾。
(二)制是中国所借鉴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制度创新成果之一。
国内股票交易及商品期货交易中都没有引入熔断机制。
在金融期货创新发展之初,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率先推出熔断制度作为其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
【股票熔断机制】股票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一天几次,怎么应对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中国股市交易实行熔断机制纯属多余中国股市交易实行熔断机制纯属多余中国股票交易有涨跌停板限制,过去整个大盘出现跌停的机会并不多见,自从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搞熔断机制后整个大盘停止交易的机会就会大增,加重了恐怖气氛,对中国尚欠规范的股票市场“自打耳光”,造成的国际影响不好,甚至拖累了全球的股市下跌。
美国的股票交易没有涨跌停板限制,垃圾股被人们识别后一天交易就会跌尽市值,但大多数股票基本面是好的,正常情况下都围绕自己的价值在波动,为了阻止突发事件引起的股票非理性下跌,美国的证交所设立了熔断机制,出现交易熔断的机会其实很少,对出现20%下跌导致全天停牌交易的情况更是见不到,这是因为他们的股票非理性炒作少、市盈率低、股息率高,出现了恐慌性下跌往往引发手持现金的人们铲底哄抢,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总是抗跌。
中国的部分股票有庄家恶炒,本轮行情中创业板某只股票炒概念一年半时间从5.85元炒到了240元,高位、次高位反复震荡出货后,在60-70元的位臵大甩卖掼压出货,恶炒股票行为是中国股市出现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中国股票的吸货---拉升---出货---跳水的轮回决定了价值回归过程的后期下跌的速率是快的,但过去没有熔断机制大盘很少出现全天停止交易,大盘寻底没有现在那么恐慌。
而现在引入了熔断交易玩法后让大盘经常性地全天停牌交易实属填乱,很不应该。
笔者通过几天实行熔断交易的观察后发现,当300指数触及了5%的跌幅第一次熔断之后,股市的恐怖气氛会迅速蔓延,复牌后人们一般不敢接盘,只有上一波未出掉货的人抓紧卖掉手中的股票,齐心砸盘,因此很快触及7%的跌幅,造成全天停牌,晚上舆论一宣传,人人谈股色变,国家也确实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去接庄家甩卖的货,让金融动荡和恐慌始终陪伴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