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高压氧配合中医物理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76.48 KB
- 文档页数:2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作者:张忠延赵凡吴婷蔡新阳赵琼霞占倍利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应用高压氧结合康复治疗的患者55例,单纯康复治疗的患者59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3个月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脑出血;早期;高压氧;康复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2)02-0117-03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脑出血的救治率得到明显提高,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
本文观察了早期高压氧和康复治疗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4例为观察对象。
入选条件:(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2)初次发病;(3)年龄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急性期的抢救及临床药物治疗和护理基本相同。
1.2.1 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接受康复治疗,主要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和心理疗法。
运动疗法包括运动再学习方法和Bobath运动疗法,按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特点循序渐进,内容有:(1)正确的肢体摆放、体位变化训练;(2)患侧各肢体的被动运动,包括肩胛带运动,活动度由小到大,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度;(3)搭桥练习;(4)腕关节和踝关节的背伸牵张练习;(5)体位性低血压适应性训练;(6)床边平衡训练;(7)坐站转移训练;(8)站立平衡训练;(9)步行训练;(10)对偏盲侧的唤醒;(11)感觉训练:触觉、痛觉、温度觉及位置觉等逐步练习。
探讨针灸联合高压氧及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摘要】目的: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针灸过程中与高压氧、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对其康复的影响。
方法:从我院2019年05月至2020年05月段内收诊的罹患高血压脑出血病患随机抽取,对总80例予以分组,均予针灸+高压氧治疗。
对比常规护理(40例,对照组)与综合护理(40例,观察组)干预前后的MMSE评分。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观测所得数值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
结论:基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针灸、高压氧治疗辅助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高血压;脑出血;针灸;高血压;康复效果高血压可累及多器官,多并发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病变常见病症类型,其病机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脑血管破裂,继而引发出血所致,致残致死率极高[1]。
对此,本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对针灸过程中与高压氧、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对其康复的影响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9年05月至2020年05月段内收诊的罹患高血压脑出血病患随机抽取,对总80例予以分组,纳入40例病例于观察组中:年龄取值于45~78岁范围内分布,中位水平(62.45±12.36)岁,男女构成比22:18;纳入40例病例于对照组中。
年龄取值于43~79岁范围内分布,中位水平(62.52±12.42)岁,男女构成比23:17;纳选条件:①经CT确诊;②脑出血量测量所得15~55mL,血压测量结果在160/120mmHg以上;③同意研究,且配合度较佳;排除条件:①患有脑干出血者予以排除;②对机体凝血功能障碍予以排除。
组间自然信息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1.2.1 针灸及高压氧治疗:针灸:选择足三里、昆仑、环跳、太冲、合谷、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基于患者病况实际,酌情治疗,针对口眼歪斜者,针灸15~20min,每间隔5min 捻转1次,不间断治疗2周。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护理方法。
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26名)和观察组(28名)。
两组均接受临床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高压氧治疗。
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
结果观察组脑水肿面积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较无差异(P>0.05);随着治疗后时间不断推进,观察组脑水肿面积逐渐减少,且较对照组减少更加明显。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治疗后时间不断推进,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高压氧;脑出血;神经功能;康复;护理脑出血是一种非外伤急性脑血管病,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造成脑出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害,因此治疗脑出血的关键就是及时改善患者脑水肿情况和神经功能损害情况[1]。
本文结合我院接治的部分患者,分组开展不同治疗方法,比对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26名)和观察组(28名)。
对照组中14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47至70岁,平均(58.2±2.5)岁;观察组汇总15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48至72岁,平均(59.6±2.4)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颅内降压、血压维稳、脑保护治疗等。
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随机数字奇偶数抽签分组,对照组单用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恢复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P<0.05),Fug-Meyer分数更高(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神经恢复,提升运动能力,优化预后。
关键词:高压氧;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脑出血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就是高血压,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总数随着我国人口国情变化也出现了曲线明显上调特点,并且有不少患者是年轻化发病。
该病是一种致残率较高以及预后较差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度过危险期后早期的介入康复治疗措施能帮助患者改善后续的生活水平,降低致残率,维持现有身体功能的同时使其他的功能有所恢复。
目前康复治疗当中主要是采用一些康复训练方式,虽然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但是康复训练具有一定主观影响性,效果因人而异[1]。
作为一种脑损伤治疗的新型方法,高压氧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氧含量以及促进侧枝循环的生成和修复等作用,在脑损伤患者中可以帮助受损的神经元恢复,从而起到辅助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本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高压氧与康复治疗联合的方法,对其效果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高血压脑出血(2022.1-2022.12)患者接受随机数字奇偶数抽签分组,对照组中男27例,女18例,53-78岁,均值(66.85±0.12)岁,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51-80岁,均值(66.89±0.14)岁,通过对比两组的个人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治疗:使用多种针对性的药物,包括脑保护剂、降低颅内压、视患者情况予以补液治疗、营养神经支持等方面的药物,稳定病情。
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效果。
结果:在神经功能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ESS评分、NIHS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11.3±2.2)分,NIHSS(11.5±2.6)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在预后效果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MOCA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87.5±7.5)分,MOCA(26.4±4.2)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效果。
【关键词】早期高压氧;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预后效果【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080-02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高血压并发症。
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后,高血压血肿将对血脑屏障产生较大破坏,进而使脑组织受到损伤。
血管活性物质被释放,对脑组织形成压迫,导致脑组织发生移位,造成机体神经功能损害等。
患者在发病后,即使得到有效治疗,也可能留有语言障碍、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逐渐丰富,而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文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研究了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疗法与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P<0.05)。
结论早期高压氧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其有助于患者昏迷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减轻,并让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值得采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质量;早期高压氧高血压脑出血指的是血压水平突然升高后,高血压及脑小动脉病变破损引起的脑实质出血,为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该病病情相对严重,发病急,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发病率等,尽管开颅手术方法能够将许多血肿清除,但是术后周围脑组织水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1]。
因此,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患者预后存在紧密联系。
本文主要针对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为本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接收,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27例男,23例女;年龄均值(72.53±5.14)岁;观察组:29例男,21例女;年龄均值(72.61±5.25)岁;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与1995年全国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相符,且出血量高于30ml;②家属或者患者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肿瘤、血液疾病等引起的脑出血;②合并器质性病变(肾、肝、心等);③精神异常,或者存在严重心理疾病;④合并恶性肿瘤;⑤中途选择退出。
1.2 方法1.2.1 对照组常规疗法:常规通过口服药物血压控制,改善颅内压,并将脱水等工作做好;如有必要实施开路手术,并进行过感染预防,营养神经,平衡水电解质紊乱,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
早期高压氧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作用。
方法:抽取67例观察样本(即:收治时间为2019.12-2020.09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行早期高压氧治疗(n=34,观察组)和常规治疗(n=33,参照组),评估疗效,对比NIHSS、ADL、Fugl-Meyer评分及预后优良率。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疗效更优,NIHSS评分降幅更大,ADL (86.15±6.68)分,Fugl-Meyer(72.51±11.09)分,预后优良率76.47%,皆比参照组高,P<0.05。
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早期高压氧治疗方案预后优良率高,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后影响;疗效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H)属于神经内外科常见疾病,脑内血肿可破坏患者神经结构及血脑屏障,继而损伤其神经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较高致残率和发病率。
鉴于此,本文参考样本资料,重点分析探讨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早期高压氧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67例观察样本(即:收治时间为2019.12-2020.09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出血量34至51mL,平均(41.26±5.13)mL,年龄48至77岁,平均(56.42±7.33)岁,有4至16年高血压病程,平均(9.64±3.27)年。
参照组出血量35至52mL,平均(41.35±5.21)mL,年龄49至77岁,平均(56.51±7.28)岁,有4至15年高血压病程,平均(9.59±3.21)年,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脱水、营养神经、止血、抗凝、降压、清除自由基、活血化瘀、纠正水电解质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脑水肿、继发性出血情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对急诊微创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早期康复配以高压氧,观察该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功能恢复影响。
方法:将我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高压氧和早期康复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
结果:经对比发现,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NHISS、MMSE评分降低,且预后优良率更佳(P<0.05),结果有差异。
结论: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利。
关键词:早期康复;高压氧;微创术后;神经功能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较重、致残致死率相对较高等特点。
据相关资料显示,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它能快速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损伤,临床效果理想。
微创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虽然能解除患者脑组织压迫,但术后认知、语言以及功能障碍情况仍然存在。
对此,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目前重点关注的课题。
据相关资料显示,早期给予康复治疗并配以高压氧,对促进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特选取我院部分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该治疗方法的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本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中选出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时间设定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纳入标准】:经CT诊断确认均为高血压脑出血;入选对象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不正常者;凝血以及认知障碍者。
采用数字表随机将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
对照组男女例比为18:15,年龄56-70(65.83±1.24)周岁,出血量36-50(43.24±4.13)ml;术式:小脑减压术8例,血肿清除18例,脑室引流术7例;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为19:14,年龄57-70(65.37±1.08)周岁,出血量37-52(43.18±4.09)ml;术式:小脑减压术8例,血肿清除19例,脑室引流术6例。
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1-25T04:47:44.47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1期作者:蒋荣耀范淑玲[导读]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蒋荣耀范淑玲(通讯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桂林 541001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病患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病患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
结果:治疗后两组病患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运动功能康复效果评分(Fugl-Meyer)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治疗对促进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康复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功能康复;高压氧早期康复治疗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急救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各种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却越来越高,其中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尤为突出。
如何减少伤残,减少病人的伤残,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国内,对中风病人的早期康复治疗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训练对于减轻病患的后遗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病患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研究发现高压氧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使其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本次研究中,探讨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分析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高压氧治疗,连续治疗30d。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预后状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0.104,P=0.968、0.917)。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8.43±1.3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22±1.78)分,MoCA评分为(20.43±3.88)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58±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5、3.910,P=0.000)。
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优良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37)。
结论:早期HBO可改善HICH患者的脑血管功能并调节神经损伤因子表达,改善神经功能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近期临床预后。
关键词: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影响引言高血压脑出血(HICH)发病率占急性脑出血总数的20%~30%。
逾半存活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
高压氧(HBO)是利用超过1个大气压环境下给予100%氧吸入治疗。
研究表明,HBO能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因缺乏客观、科学的定量评估,其疗效及机制仍有争议。
本研究在常规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整体康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血清学检查和脑血管功能检测仪评价HBO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功能恢复的影响,为HICH康复治疗及HBO的早期应用提供参考。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20 年第 7 卷第 26 期2020 Vol.7 No.2638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刘恩合,付君民,张满凤,任奉,刘春宏,彭永光,李志峰,赵振元(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民医院外三科,河北唐山 064300)【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从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中,选取41例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再选取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脑血管动力学Vmean、Qmean明显上升,Wv、R、DR、CP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价(NDS)为中、重型的患者,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指标,有着显著改善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压氧;脑血管动力学;神经功能;高血压;脑出血【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26.38.03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之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急剧增多,历来HCH都是现代医院常见危重症之一,更是现代医学棘手难题之一,不仅致死亡奇高,而且致残率更是居高不下。
这主要与患者脑出血后大脑血流明显损伤,加之神经功能障碍有关,从而引发不良结局。
鉴于此,为了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更好的恢复,尽早摆脱病魔的纠缠,本文就“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与“单纯常规治疗”HCH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详情报道如下。
高压氧联合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尹洁【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中医针灸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高压氧联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措施.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变化,并查看2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查看2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8(033)005【总页数】3页(P731-733)【关键词】高压氧;中医针灸;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措施【作者】尹洁【作者单位】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山西朔州 036002【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极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和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给脑卒中和高血压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目前我国具有较高的脑卒中发病率,而其中大多数患者是高血压为主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1]。
患者发病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干预,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次研究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了高压氧联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并配以优质的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术后病人神经功能康复影响及护理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术后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56例,在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脑水肿面积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前、治疗4周与治疗8周,56例患者脑水肿面积、MMSE以及NIHS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于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小患者脑水肿面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神经功能脑出血这种疾病多为急症,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若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引发严重后果,增加患者家庭负担。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幸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这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1]。
针对脑出血患者除了及时科学的手术治疗以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术后情况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以5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压氧治疗与护理干预的效果,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来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5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2月,男女比例为36:20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6.37±3.49)岁。
所有研究均在明确诊断基础上患者或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方案,后续跟访资料有详细记录。
入选标准为:⑴符合脑出血相关症状表现并经CT、MRI等检查确诊者;⑵病发后立即来院就诊且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者;⑶可正常表达交流者;⑷非凝血障碍、动静脉畸形等引发的脑出血者;⑸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原发性疾病者;⑹无慢阻肺以及心律失常等高压氧禁忌症者。
1.2方法在患者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使用脑保护剂、纠正酸碱平衡等处理,之后则于早期使用高压氧治疗:设置高压氧舱参数,压力0.2MPa,待加压稳定后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持续60min,每日一次,连续治疗30天间隔10天再继续治疗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