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w读书笔记 - 《青年团的任务》
- 格式:docx
- 大小:28.31 KB
- 文档页数:2
作者: 王优优
作者机构: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出版物刊名: 理论观察
页码: 72-7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青年 希望 要求 关怀
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列宁对青年的希望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是通过站在领导的角度要求青年学习人类社会全部知识、学习共产主义道德、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同工农打成一片来体现的。
而毛泽东对青年的希望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是通过站在青年的立场指出青年团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要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来表达的。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一个严要求,一个深关怀,但字字都满怀着他们对青年的重视和希望。
读《共青团的任务》有感毛主席曾经对我们青年说:“过未来是属于我们的,但也是属于你们的,但终究是属于你们的!”————题记革命先烈付出无数鲜血为我们赢得了无产阶级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作为新中国的新一代青年,我们到底肩负了怎样的责任呢?这是每一个青年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今天在团总支的号召下,我学习了《列宁选集》第四卷之《共青团的任务》,我受益颇深!此文使我深层次的明白了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到底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历史使命。
作为完全l生长在无剥削无阶级社会的新人,我们肩负着建立真正的共产社会主义的任务。
从这一点出发,再把我们的历史任务具体化就是要学习,学习共产主义。
但这个学习绝不是形式化的阅读书本理论或者随时随地随身带着本小册子。
或者空喊漂亮的口号而已,而是要带着批判的态度去领悟所有知识,将旧有的知识批判吸收从根本上改造成新性质的知识,来指导实际生产生活。
列宁列举了一个很现实的列子给我们以论证。
我从来没认真的思考过毛主席说的未来终究是属于我们这些青年的,或许我一直停留在是由于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这一浅薄的观点上!现在倒有些许明白了,列宁说“从资本主义社会培养出来的一代工作者,至多也只能消灭建筑在剥削上面的资本主义救生活方式的基础。
他们至多也只能建立这样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帮助无产阶级和劳动阶级保持自己的政权,奠定巩固的基础,至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那就只有靠在新条件下,即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已不存在的条件下参加工作的一担任去担负”,这就决定了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创建者,未来也必须由我们一手去创造。
怎样学习,怎样才能学习好共产主义呢?列宁说,要求我们首先把自己培养成共产主义者。
把自己学习,教育和训练中的每一个步骤同无产者和劳动者不断进行的反对旧的剥削者社会的斗争联系起来。
共青团就是要这样来安排自己的实际活动,使青年在学习,组织,团结和斗争的过程中把自己和自己所领导的一切都培养成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共产主义者。
青年团的任务读后感《青年团的任务》是一本描写青年团员成长历程的书籍,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展现了青年团员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不断成长的过程。
这本书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青年团员的成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他们在青年团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面对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他们需要在学业、家庭、社交等方面取得平衡,同时还要承担起团员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问题和挑战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青年团员需要在这些问题和挑战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书中,作者还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在团队合作中,主人公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学会了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团队任务。
这些团队合作的经历,不仅让主人公在团队中取得了成绩,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书中,作者还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他们在团员活动中所体会到的快乐和幸福。
在团员活动中,主人公和其他团员一起参与各种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增进了和其他团员之间的友谊。
这些团员活动给主人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和力量。
通过阅读《青年团的任务》,我深刻体会到了青年团员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对他们的成长经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青年团员成长的艰辛和不易,也让我对他们的成长经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了解青年团员的成长历程,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团员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的读后感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提到“只有了解和关心青年,帮助他们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他们才能信任共产党。
”这是对我们新时代青少年说的话。
因为只有你把青年当作自己的朋友才会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与交流。
而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让青年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青年只有先树立起远大理想,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将会误入歧途。
列宁不愧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领袖,一语道破天机,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而现在的青少年却缺乏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其根本原因是现在的社会上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思想,对于青年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并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从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文章提到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科学体系。
它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起来,深刻阐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如果我们没有深刻认识它的基本精神,只看到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它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就会对它产生错误的认识。
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努力做好当前工作。
可见一个成功的人并不仅仅依靠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即在社会交往中总结经验教训,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准则,才能被别人接受。
青少年正处在求学阶段,接触面广、知识量大,更需要高情商的支撑。
我们都知道,情商对我们的事业及人生的重要性,同样也适用于青年学生。
首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融入班集体,跟同学搞好关系,尊敬师长,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成为老师和同学的榜样。
学习也是如此,要认真听课,跟紧老师的节奏,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学习任务,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创新,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特的学习模式,这样才能成为尖子生,才能胜利的通过考试。
读《青年团的任务》有感王鹏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作为一名学院的团学干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困扰我的问题就是,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一名大学生团员的优势,参与到我国的社会建设之中?偶然间翻到列宁同志的一篇演讲稿,题为《青年团的任务》,这是列宁同志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演讲很长,以我目前的水平并不能完全理解列宁同志的讲话,但仍然获益匪浅,下面我就粗略的谈谈我的几点关于一名大学生团员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1.善于学习列宁同志在讲话中提到“全体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
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列宁在后面给了我们答案:青年的训练、培养和教育应当以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材料为出发点。
对于这句话,我不能更赞同了。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那时候的中国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我们要建设共产主义,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材料加以改造并利用,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人力和物力条件下建设共产主义。
同时,在这种材料的利用中,我们必须注意要时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今很多人以为学习共产主义就是领会共产主义教科书、小册子,或者一句口号,我想说,这样的想法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这是一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行为,是与旧社会中的学习制度雷同的做法,然而我们要做的,是要把旧学校中的坏东西同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区别开来,要善于从旧物中挑选出共产主义所必需的东西。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出完全有益的知识体系与实践体系。
而我们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到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我们不需要的,懂得取舍与辨别。
2.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列宁同志在演讲中提到我们青年人该如何学习时,他说:“只有把学校活动的每一步骤,把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每一步骤,同全体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斗争密切联系起来。
青年团的任务读后感《青年团的任务》是一部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和发展历程的纪实性著作。
这本书通过对青年团的历史、组织结构、工作任务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在读完《青年团的任务》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青年组织,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力军。
青年团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青年力量,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许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在书中,我了解到青年团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
青年团在组织结构上,采取了以班为单位、以团支部为基础、以团委为领导的三级组织体系,这种组织结构既有利于团员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监督,也有利于团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在工作任务上,青年团主要负责组织青年学生参加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活动,以及关心青年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工作任务既有利于团员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团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对青年团的任务的了解,我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生力军,是中国青年一代的先锋队和模范队。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团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作出了贡献。
在读完《青年团的任务》之后,我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青年团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对青年团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完成而努力奋斗。
最新读青年团的任务有感许文娟07级思政四班1920年,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演说了著名的《青年团的任务》。
这个演说是针对当时苏俄面临的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在安全上面临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卷土重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又面临着“无产阶级文化派”等极左思潮的侵蚀,同时在经济方面还处于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时期。
同时苏俄在国内将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但是这个时候,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广大青年的思想却处于模糊状态,他们不明白革命的含义,不清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
列宁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广大青年的思想混乱而写的。
这篇的文章主要的内容:开篇就点出了青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然后又讲到青年所要学习的共产主义知识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接着又提到共产主义道德问题,最后就回答青年应该怎样学习共产主义——把自己的训练、培养和教育中的每一个步骤同无产者和劳动者不断进行的反对剥削者的旧社会的斗争联系起来。
通过列宁富有针对性的重要演说,不仅解决了广大青年的思想领域的混乱状态,而且很好地动员青年团和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地发挥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顺利实现苏联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奠定了基础,为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如期完成、在短时间内成功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和苏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取得的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很多的经典句子不仅在当时的苏联就是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也是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的。
“因为我们的讲话和文章都是同日常各方面的工作联系着的。
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因为这样的书本知识仍然会保持着旧时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这就说明教育必须与实践相联系。
前苏联的教育学者根据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的有关理论提出了教育的劳动起源。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观——“教育即生活”——体现了教育的生活起源论的思想。
读列宁《青年团的任务》有感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深刻阐述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本任务,指明了青年团在建设新社会,培养共产主义新人中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这些历史使命的基本途径。
《青年团的任务》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青年工作和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是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文献。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明确指出学习是青年的基本任务,应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灵活科学地学习科学共产主义。
文章虽已发表80 多年了,但这篇文章一直引导世界共青团运动的健康发展和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青年工作和教育工作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青年团的任务》历史背景《青年团的任务》是列宁1920 年10 月2 日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最初发表于《真理报》,当年用《青年团的任务(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为书名印成小册子出版。
1917 年2 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建议筹建青年团。
不久,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陆续建立了青年团的组织。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形成全国统一的青年团组织,根据俄共(布)中央的指示,1918 年10 月29日,举行了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了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
俄国青年团建立后,在俄共的领导下,团结广大青年,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叛乱,保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及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许多像保尔·柯察金那样的英雄人物。
到1920 年下半年,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叛乱的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严峻任务,摆在俄共(布)党和苏俄人民的面前。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不仅需要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参加,充分发挥青年的突击队作用,而且需要培养共产主义新人。
读《青年团的任务》有感1920 年10 月2 日,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青年团的任务》。
这段时间我认真地学习了《青年团的任务》,并理解其基本思想,使得自己的认识和自身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深刻阐述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本任务,指明了青年团在建设新社会,培养共产主义新人中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这些历史使命的基本途径。
青年团的任务是什么呢?列宁明确地指出了青年团及其他组织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并对全体团员青年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解读。
其中对教育的分析我感觉尤为深刻。
列宁在讲到学校教育时指出“旧学校是死读书的学校,它迫使人们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的知识,这种知识塞满了青年一代的头脑,把它们变成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官吏”。
现在把视角转向我国的教育,由其引发的争议颇多,当然,其中更多的是对其的批判。
国内的教育制度是应试教育,学生通过从小到大的一次次考试来完成学业。
从小学,到初中,然后高中,最后进入大学,其间要历经小考(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三次磨炼。
而在高校,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更注重技术方面,而非思想方面。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我们已经习惯了考试与教育挂钩,习惯了机械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回顾一下自己的求学之路,发现学习的确实有不少“无用的、累赘的、死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们学习有种被“逼”着的感觉,学的东西也不是自己的,缺乏我们自己的思想。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都被慢慢地抹杀殆尽。
当然,这种教育体制的存在自有它的理由,它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比如,通过残酷的竞争,我们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
就当前中国的国情而言,我觉得考试制度也是目前较为公平合理的选拔方案。
此外,对于绝大多数人,学习必须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而考试的考核方式能提供的动力也是不可比拟的。
但是,总体上看,我觉得国内的教育体制还是弊大于利。
《青年团的任务》现实意义
《青年团的任务》是一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电视剧,它是关于一群来自台湾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团结一致,在国家及社会安全服务方面专注贡献的精彩故事。
这部剧注重表现出一种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更加相信,不论身在何处,不论肤色何种,只要能够拥有被尊重的态度,以及对国家及社会的共同安全负起责任,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
青年团的任务也清楚地传达了,我们每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都要准备好与残酷的现实斗争。
这部剧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看到自己身处其中,同社会共进。
它还展现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工作去改变社会,而不是受社会现实所束缚。
最后,这部剧也暗示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为实现社会安定和发展所作出自己的贡献,也有责任培养未来的新青少年,给他们一个健康的体验,以便他们也拥有正确的意识。
《青年团的任务》表达出我们要站在国家及社会大局出发,履行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携手共进,为国家及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此实现国家及社会的繁荣发展。
《青年团的任务》读后感《青年团的任务》是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列宁在开始便提出了讲话主题: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共和国内青年组织应当是怎样的组织?列宁在后面明确说明了青年团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并且还对全体团员青年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并指出:“在改造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同时,将来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一代人的训练、培养和教育,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了”在谈到旧学校的教育时,他声称“旧学校是死读书的学校,他迫使人们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的知识这种知识塞满掉了青年一代的头脑,把他们变成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官吏”这不禁让让我想起了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在我们所读的初中、高中,每天都统一学习一摸一样的知识,教学也更偏重专业文化课方面,而思想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学习的好坏是与成绩挂钩的。
所以我们拼命地学习那些我们不感兴趣的知识,长时间被动的吸收使得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感都被渐渐抹杀。
列宁还提出了其他的学习要求:“你们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在大学的学习中,学科专业课所涵盖的知识量非常大,在学习他们的时候我们并不应该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把他们结合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融入我们自己的思想,掌握最适合自己的知识。
当然,现代的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我国一个人口13.6亿的大国,每年高中毕业生数百万,考试这种选拔方式现在看来也似乎是最合情合理的。
而且艰苦的学习也造就了我们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列宁还指出学习要结合生活实际,要把我们在校园学习到的知识,结合到社会应用者,关注社会,联系现实,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在我们的学习时,谨遵列宁先生的教诲,结合生活实际与自身思想,得到最适合你的知识!。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的读后感摘要:1920年10月,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青年团的任务》的重要讲话。
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指出青年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力量,教导青年团要发奋图强,并对该如何学习和努力提出若干见解,这对于当前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过程中,青年一代要如何作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列宁青年团的任务读后感一、学习是我们青年一代的重要任务学习是我们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完善人生态度的主要途径。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的演讲中指出:“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学习。
”①在当时的俄国社会条件下,列宁认为,老一辈的革命家推翻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是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梦想只有靠青年团才能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坚定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改造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
另外,还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的走自己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智慧结晶的体现。
作为青年一代,思想都比较活跃,我们要努力发挥这一优点,善于吸收一切人类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包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还包括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充实我们的学习内容,使得我们的学习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也日益更新,新的科学思想层出不穷,青年一代的学习赋予了全新的责任与意义。
只有不断的加强青年一代的学习,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列宁高度重视我们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并把青年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联系起来而寄以厚望。
他提出,青年一代“应该是千百万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者的带头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成为这样的建设者”②,要求青年一代掌握共产主义的理论思想,这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