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学研究 交流中心《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
材料二 布达拉宫,是藏族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智慧和力量的 象征。同时,也是藏汉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据《五世达 赖灵塔目录》记载,仅修建红宫,就动员了将近7 000名技术工匠和乌 拉差役参加劳动。清廷还特派汉族技术工匠进藏参与施工。
4.珍贵文物:经堂大殿内供奉的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鎏金 铜像、《_文__成__公__主__进__藏__图__》壁画、乾隆皇帝颁赐的金瓶、唐蕃会盟 碑等。 5.认识:是千余年来_汉__藏__两__族__友好交往的见证。
三、藏式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1.位置:位于布达拉宫西南的拉萨河畔。始建于_1_8_世__纪__中__期__。 2.规模及风格:占地约360万平方米,园内建有各种宫殿、别墅、 凉亭、水榭、花木;堪称为高原植物园。 3.雪顿节: (1)条件:整个罗布林卡,林木草地占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概况:每年夏天的_雪__顿__节__都要举行大规模的藏戏会演。届 时西藏官员齐集园里陪达赖看戏,僧众平民也被允许入园观看。
二、风格多样的吐蕃古建筑群 1.大昭寺的位置:位于布达拉宫的东南,今拉萨旧城的中心。 2.建寺历史: (1)7世纪中期初建,是藏王_松__赞__干__布__为安置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带来 的两尊佛像而建;初建时称为“惹萨”。 (2)9世纪时改称_大__昭__寺__,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 (3)17世纪时,_达__赖__五__世__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最终形成现今的宏大建筑。
——《西藏风物志》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布达拉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理由。 提示: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优美、装 饰华美、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是藏汉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历 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