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大楼弱电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24 MB
- 文档页数:99
大楼弱电工程维保方案范本一、维保方案背景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办公大楼、酒店等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包括了通信网络、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对建筑的正常运行以及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大楼弱电工程的维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维保方案目的制定本维保方案的目的在于规范大楼弱电工程的维保工作,保证弱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大楼运行和居住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三、维保范围1. 通信网络系统的维护保养,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光纤网络等。
2. 安防系统的维护保养,包括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等。
3. 楼宇自控系统的维护保养,包括灯光控制、空调控制、排烟排气系统等。
4. 其他弱电系统的维护保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四、维保方案实施1. 制定维保计划根据建筑的弱电系统的具体情况,制定每一项设备的维保计划。
包括了维保周期、维保内容、维保责任单位等。
2. 定期巡检维护建立定期巡检维护制度,对每个弱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巡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温度、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接线是否松动、设备附属设备是否损坏等。
3. 故障处理一旦发现弱电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上报,并按照维保计划进行相应的维修处理。
同时,要建立故障处理的记录,总结故障原因,提高维保工作的质量。
4. 维保记录建立弱电维保记录,对每一次维保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保时间、工作内容、维保人员等。
这对维保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五、人员及设备要求1. 人员要求维保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了解弱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并且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最新的维保技术。
2. 设备要求维保工作需要使用到相关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维修工具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应保证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弱电施工方案第一篇:弱电系统施工方案弱电系统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设计的依据《iso/iec 11801》商业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eia/tia 568a》商业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美国标准《eia/tia 569》通信布线管线和空间设计施工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iso/iec 11801 和eia/tia-568a 是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依据的两个重要标准。
它对开放式布线系统的产品性能参数,系统设计方法和端接配件安装都作了明确规定。
eia/tia569 是为了配合以上标准对开放式布线系统施工制定的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于1997年5月颁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标准。
(二)施工设计要求在开放式布线系统施工设计阶段就考虑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如何对工程质量做出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的问题。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开放式布线系统施工设计应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施工设计:对建筑物结构做出详细勘测之后,同用户一起规划出管线施工图。
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对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的工艺水平与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细化安装操作的各个环节来保证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般将整个施工过程分成三个环节,即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
3 、施工管理:为工程实施制定有详尽的流程,以便于对工程施工的管理。
施工流程控制要求达到两个目的:保证工艺质量和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4 、质量控制:由用户和我方的项目经理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并编制质量控制日志。
(三)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1 、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
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有过渡连接。
总线槽要求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3:1,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应不超过三层。
弱电系统设计第一局部前言本方案书是以〖xx大楼〗之【弱电系统设计要求--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之技术建议书】及设计图纸为根底,有关国际、国家之标准和标准为依据,并参加本公司长期而丰富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的实践经验而作成。
现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开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开展和日益普及,网络正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巨大而深远的碍事。
将智能化技术即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数字化技术引进建筑物,具有以下两大优点:系统能利用计算机辅助实现复杂繁琐的工作流程;系统能提供简洁、方便、友好的人际交互界面来完成复杂的功能操作。
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那么为信息网络系统提供根底操作平台。
大厦的现代治理中信息的含量越来越高,关于信息的传输和使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据用户方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经验,本方案为用户设计全超五类的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采纳AMP全系列超五类非屏蔽系列产品,本方案提供了先进、平安、经济的解决方案,并重点考虑今后的系统扩充、可靠性、易维护、易治理等咨询题。
第一章系统设计原那么系统的建设思想是依据 XX大楼的实际要求,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家的有关,应用国际计算机领域和通讯领域的各项先进、成熟的技术,以合理的投资建设一个能够真正发扬作用的高效、有用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先进性:尽量采纳国际上先进的、成熟的技术与产品,使系统的设计建筑在一个高的起点上。
系统的总体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不仅满足当前的需要,还能满足今后进一步开展的需求,如网络改造、节点扩充。
有用性:设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应能完全满足各项应用系统需求,如OA、咨询、数据备份等。
开放性:系统应该完全满足国际上对开放式系统定义的原那么;具有可操作性、可伸缩性和可移植性,可满足今后升级扩充需求。
系统应具有构筑各种网络的能力。
平安性: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系统的平安;系统都应具备平安保卫机制并具有较强的抗故障能力;并能实现故障隔离和具有故障分析与排除的能力。
办公室综合布线方案办公室强弱电布线施工分为确定点位,开槽,布线,封槽等四个大类。
一、确定点位1、点位确定的根据:依据办公空间布线设计图纸,结合办公工位示意图,用铅笔、直尺或者墨斗将各点位处的暗盒位置标注出来。
2、暗盒高度确实定:除特殊要求外,暗盒的高度与原强电插座一致,背景音乐调音开关的高度应与原强电开关的高度一致。
若有多个暗盒在一起,暗盒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mm。
3 、布线箱位置确实定:1)内嵌式:在所采用弱电布线箱尺寸上宽、高各增加10mm,在深度方向上削减10mm。
2)外置式:按所用产品的型号尺寸标注固定孔位置。
3>内置式:确定管线进入所用产品的高度。
二、开槽1 、确定开槽路线,依据以下原则:1)路线最短原则;2)不破坏原有强电原则;3)不破坏防水原则。
2、确定开槽宽度:依据线的多少确定PVC 管的多少,进而确定槽的宽度。
3、确定开槽深度:若选用16mm 的PVC 管,则开槽深度为20mm; 若选用20mm 的PVC 管,则开槽深度为25mm。
4 、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匀称。
5、线槽的测量:暗盒和配线箱槽独立计算,全部线槽按开槽起点到线槽终点测量,若线槽宽度超过80mm 按双线槽长度计算。
三、布线1 、确定线缆通畅:1)网线、电话线的测试:分别做水晶头,用网络测试仪测试通断;2)音视频线、音响线的测试:分别用万用表测试通断;3)其他线缆:用相应专业仪表测试通断。
2 、确定各点位用线长度:1)测量出配线箱槽到各点位端的长度;2)加之各点位及配线箱槽处的冗余线长度:各点位出口处线的长度为200mm-300mm,配线箱内:线的长度为500mm,背景音乐出口处:线长1.5 米至2 米。
3、确定标签:将各类线缆按肯定长度剪断后在线的两端分别贴上标签,4、确定管内线数:管内线的横截面积不得超过管的横截面积的80%。
四、封槽1、固定暗盒:除厨房、洗手间暗盒要凸出墙面20mm 外,其他暗盒与墙面要求齐平。
银行办公大楼电气设计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当前的工程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空心楼盖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应利用一般的电气管线的施工方式,银行办公楼是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进行使用的,因此其网络数据机房所要求的电源质量很好,在办公楼中,需要对各层进行安全的供电,可以确保银行办公楼的用电安全。
本文以银行办公楼的电气设计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电气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标签:空心楼盖板板;电气管线;网络数据机房;电气竖井;母线槽1 引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新型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使得工程设计的难度增加,这就要求电气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增强自身的能力。
本文对银行办公楼的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本案例具有典型性,可以为同类型的电气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 工程概述本次工程為银行办公楼的电气设计,办公楼一共有29层,包括2层地下,建筑总面积为65678平方米。
在电气设备方面:一层设有高压环网室;5层设有高低压配电室和智能化的机房;13层设有有限电视机房。
工程已经顺利竣工。
3 银行办公大楼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1 空心楼盖板电气管线预埋施工空心楼盖设计是最近几年在高层建筑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设计方式,这也是模块化建筑发展的趋势。
空心楼盖板也称之为现浇钢筋砼空心楼板。
空心楼盖的组成有钢筋、砼、芯膜等,作为突出的特点是在芯膜里进行填充的材料属于轻质材料。
因为空心楼盖中间是空的上边和下面的芯膜的厚度为7毫米,这就不能够实施电气的埋管,使得在电气埋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于此问题,其改善的方式为:电气管线需要在楼盖和楼盖中间按的肋梁敷设,并一直延伸到配电箱的位置。
如果电气管截面的面积大于DN25的时候,需要把电缆按照线槽的方向进行敷设,一直布置到各个电气配电箱。
3.2 网络数据机房电源网络数据机房是网络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需要确保机房是安全可靠的,这就需要在电气设计中,合理的安排机房的位置、荷载、低压供电等,这是为了确保机房电气的安全性,在本次的银行办公大楼中,总行的数据中心就就是网络机房,其作用是将银行的网络数据进行存储,这就需要比较高的供电要求,等级设定为以及,同时依照于甲方所提出的要求,本次电气设计中机房的电源利用的是双电源进行自动的转换,双回路主备的电源都是引自低压低侧的应急母线,同时期要求供给的变压器则是两台不同的。
弱电施工设计说明一、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系统的配置和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大楼业务和物业管理的各项需求。
2、先进性:采用国际或国内目前的先进技术,并考虑到今后将会出现的新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确保系统在建成运行后的较长时间内不落后。
3、可靠性:系统选用的技术或配套设备采用主流技术和产品,应采用在实际工程广泛应用的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或产品,以保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
4、开放性:采用国际及行业开放的技术标准和标准化的产品,避免系统集成、互联或扩展出现障碍。
5、可扩展性: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未来技术发展和使用要求的变化,系统功能扩展和技术提升的可能性,以充分保护投资,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保业主的投资效益。
二、设计定位本工程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标准定位于国家甲级智能化建筑,主要功能配置标准满足或超过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中甲级标准。
三、设计标准及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9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EIA/TIA607《电磁兼容性标准》IEC 8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建筑低压电源电涌保护器选用安装验收及维护规程》CECS174 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0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9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75-9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房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62-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SJ/T 10796-20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9-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业主提供的鄞州区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办公楼建筑图纸及有关宁波市地方规范标准。
第一章技术方案一、项目建设背景为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高效可靠的办公管理平台。
本技术方案对新办公楼进行整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设计,将其信息化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的现代化办公大楼,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实用、高效、安全且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
二、项目建设目标本技术方案中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目标,就是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科技,通过信息化服务中心和智能化系统物联网,将业务应用系统与智能化系统进行一体化的系统集成,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提高业务应用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增强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通过智能化信息系统为提供在安全、便捷,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可靠性运行的保障和技术支撑。
全面实现建设的三大要素即:透彻的感知、广泛的互联互通、深入的智能化。
三、项目建设内容1.信息化系统组成所建设的信息化系统主要由打印安全管理、视频会议、背景音乐、视频监控、信息发布、业务网络、多媒体会议室、中央控制等子系统组成,并相应配置系统运行所需的服务器、存储等设备。
所采用的诸多新技术应用的信息化设备系统,可实现业务应用与其接口的无缝衔接和信息集成。
设计提供各相关通讯接口的技术方案,接口标准,以及被集成信息与数据的格式和内容。
2.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智能化系统是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构建以应用需求为核心的信息平台。
以集中管理为核心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以办公、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
在此基础上以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应用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进而实现综合信息集成系统。
1.本次招标共涵盖以下主要子系统●打印安全管理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背景音乐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多媒体会议子系统;●中央控制子系统;●业务网络子系统;四、项目方案设计1.4.1总体设计原则根据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求,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是:系统设计是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可管可用,性能优秀,灵活扩展,标准开放的网络,并且能够综合考虑到该系统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在系统结构,系统扩展应用,系统管理,系统性能等各个方面适应未来指挥中心应用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的投资。
基地指挥楼弱电改造工程技术方案武汉保全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章概述1。
1 工程概况基地指挥楼弱点改造工程主要完成4楼办公区域综合布线、培训室大屏幕投影系统工程、中转机房建设与搬迁、门禁消防监控等工作.项目规模不大,涉及技术门类多,机房搬迁涉及的应用系统多、设备数量多、设备之间线路连接关系复杂、时间要求紧,因此,需要严密组织、严格技术规程、做好周密的施工和搬迁方案.1.2 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2、设计图纸3、国家颁发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6510-86《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GB/T16895.17-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要求》GB6650-8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广播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6—9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第二章施工方案2.1 主要施工流程2.2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2.2。
1 桥架及线管敷设四楼各办公室网络信息汇集点位于培训室设备间,电话和有线电视汇集点位于四楼弱电间.因此在4楼吊顶上安装150mmX100mm金属桥架,连接4楼各房间与弱电间。
线缆从桥架到各房间的分支线管采用阻燃硬质PVC16mm线管,每管最多穿2根网线.培训室设备间与吊顶内桥架之间采用垂直安装的桥架连接.弱电间从1楼道4楼采用垂直安装的桥架。
1 凯 川 地 产 综 合 设 计 方 案 2
一、 项目概述 ........................................................................................................................... 6 1.1企业概况 .......................................................................................................................... 6 1.2设计目的 ............................................................................................................................ 7 1.3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整体系统拓朴示意图 ........................................................................................................ 8 二、综合布线系统 ......................................................................................................................... 11 2.1:项目概述 ......................................................................................................................... 11 2.2需求分析 .......................................................................................................................... 13 2.3实现功能 .......................................................................................................................... 16 2.4系统详细设计 ................................................................................................................ 17 2.4.1工作区布线 ...................................................................................................... 17 2.4.2水平布线 ................................................................................................................ 18 2.4.2.1水平布线路由 ............................................................................................. 19 2.4.2.2水平布线设计 ............................................................................................. 20 2.4.2.3水平布线器件 ............................................................................................. 21 2.4.3主干布线 ................................................................................................................ 23 2.4.3.1主干布线路由 ............................................................................................. 24 2.4.3.2主干布线设计 ............................................................................................. 24 2.4.4管理子系统 .......................................................................................................... 25 2.4.5防火墙 .................................................................................................................. 26 2.4.5.1 防火墙概述 ................................................................................................ 26 2.4.5.2防火墙功能与要求 ..................................................................................... 28 2.4.6无线AP .................................................................................................................. 30 2.4.6.1总体网络拓扑图 ......................................................................................... 30 2.4.6.2无线覆盖原理 ............................................................................................. 31 2.4.6.3机房网络设计 ............................................................................................. 32 2.4.6.4网络结构 ..................................................................................................... 34 三、信息发布系统 ......................................................................................................................... 35 3.1概述 .................................................................................................................................. 35 3.2需求分析 .......................................................................................................................... 36 3.3实现功能 .......................................................................................................................... 38 3.4系统详细设计 .................................................................................................................. 39 3.4.1系统结构示意图 .................................................................................................... 39 3.4.2网络结构图 ............................................................................................................ 40 3.4.3系统构成图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