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绿色行动奇妙的回形针教案第六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4.19 KB
- 文档页数:3
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李佳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实践活动是“奇妙的回形针”。
“奇妙的回形针”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平面图形之后安排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加深100以内数的认识。
增强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用回形针拼摆图案,并进行统计,加深对100以内数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能对身边与平面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2、在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拼摆、统计的活动中,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能与同伴主动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创新意识。
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说说回形针的用处,学生将知道的回形针的用处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回形针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老师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2、引申、复习旧知学生看到小帆船、小蝴蝶、向日葵、房子和小鱼。
说说图上用回形针摆了什么图案,这里是复习巩固平面图形。
再说说这些图案大约用了多少个回形针先估一估,再数一数,复习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教师通过小小的回形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形针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再出示美丽的图形使学生产生进行活动的欲望。
在观察范图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知,也复习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同时,在回答了教师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后,学生想亲自动手拼一拼的愿望增强了,这为下一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引导观察,动手拼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手制作一幅美丽的回形针图画,大家一起来摆一摆,可以摆成图片上的样子,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自己单独制作。
我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在欣赏回形针拼出的图形的同时,激发学生拼摆的兴趣,产生要动手摆一摆的愿望,玩是学生的天性,动手操作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一、教师说课本单元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的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初步认识形状,学生将会通过讲解、练习、游戏等形式学习圆、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形状的基本概念、特点,初步掌握形状的认知以及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形状,通过实物、图片等让学生掌握形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形状感知的能力,同时通过游戏、童谣等方式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所带物品(每人一个)的形状,问学生它是什么形状,几边几角,有哪些特征,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形状。
2. 新知讲解(20分钟)•首先,教师出示圆形、三角形、方形、长方形的图片,并逐一讲解它们的特点和概念,例如圆形没有边角,方形四个边和四个角都相等,长方形两组对边的长度相等等等。
•接着,让学生一个一个走上讲台,试图描述出其他同学手中物品的形状,然后其它学生也可以质疑、补充、纠正。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通过自我、互相和教师的纠正学习形状的特征和概念。
3. 活动实践(30分钟)活动1:找错形•教师出示多张图片,其中包含各种形状,让学生找出其中一个不符合要求的,例如里面有一张是五边形,或者是圆形的边上画了直线等。
•学生可以举手发言,教师点名回答,或者老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让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形状特征的认识。
活动2:拼形•教师出示许多卡片,每个卡片上面有一个形状,通过卡片形状组合成一个简单明了的图形,例如用方、三边形,拼成房子,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拼成一个人等。
•教师可以把卡片提前剪好,可以手动分配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从抽取的卡片中自由组合,加强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拼接能力。
4. 温故知新(10分钟)•通过童谣、歌曲等方式小复习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巩固排列整理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生所掌握的形状特点、概念、特征进行小结。
信息窗三:绿色回收车教学内容:10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大家能在整洁的环境中舒适的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环境的活动,现在,该让我们把收集到的垃圾分类放好,送到回收站里去了。
看,绿色回收车已经开过来了。
二、整理数据,提出问题。
1、让学生独立看图,说一说图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还有什么人?她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表,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统计的表格,通过看这个表格,你知道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表格,同位互相交流自己通过表格知道了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3、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各班收集电池和易拉罐的数量,你能根据它来提出一个问题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全班交流的时候,组长汇报,其它成员补充。
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三、解决问题选择一个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以“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为例:师:要想知道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出算式:24-81/ 2师:怎样计算24-8 等于几呢?请你在学具的帮助下,来算一算吧学生操作学具,寻找解题方法。
1、选择一个类似的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其余的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2——4个问题来独立解答,小组内部交流,巩固算法。
(将谁比谁多几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下节课解决。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 1 题。
学生独立王完成,先同位交流每道题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时选择几道来说一说算理。
2、自主练习第 2 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题,说一说题意,弄清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第 3 题。
先让学生看图编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提出问题,重点解决100以内数的退位减的问题。
五、课后反思:2/ 2。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8页内容。
【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基本练习1. 出示课本47页第7题。
指导学生画一画,拨一拨。
要求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
2. 出示课本47页第8题。
引导学生看一看,再连一连。
3. 出示课本47页第9题。
一个一个地出示图案。
问:这个图案像什么?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拼一个吗?4. 出示课本48页第11题。
理解题意,照样子表示。
5. 出示课本48页第12、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1. 出示课本47页第10题。
引导学生先看清图(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再解答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 出示课本48页第14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 •小结。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要注意把图和文字结合起来,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 选择正确的方法列式计算。
解答完后还要记得检验。
四、巩固练习在O里填上“ >”“ <”或=。
25O 3699010015O5154O 4510001095O9638O 3865O 6832O2356O 2877O 8766O36【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在哪些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桌间互相交流。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绿色行动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信息窗三:绿色回收车——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大家能在整洁的环境中舒适的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环境的活动,现在,该让我们把收集到的垃圾分类放好,送到回收站里去了。
看,绿色回收车已经开过来了。
二、整理数据,提出问题。
1、让学生独立看图,说一说图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还有什么人?她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表,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统计的表格,通过看这个表格,你知道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表格,同位互相交流自己通过表格知道了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3、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各班收集电池和易拉罐的数量,你能根据它来提出一个问题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全班交流的时候,组长汇报,其它成员补充。
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三、解决问题选择一个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以“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为例:师:要想知道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出算式:24-8师:怎样计算24-8等于几呢?请你在学具的帮助下,来算一算吧。
学生操作学具,寻找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4-8不够减时,怎么办?”,鼓励学生不同的想法。
1、选择一个类似的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其余的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2——4个问题来独立解答,小组内部交流,巩固算法。
(将谁比谁多几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下节课解决。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王完成,先同位交流每道题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时选择几道来说一说算理。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题,说一说题意,弄清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看图编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提出问题,重点解决100以内数的退位减的问题。
五、课后反思: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绿色行动1教学反思青岛版五年制教学反思:上课开始,创设“绿色行动”情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新课教学做好情境和情绪的准备。
绿色行动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Ⅰ
第一课时Ⅱ
护绿行动
——回收行动教学目标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退位)。
2.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探索新知,复习了统计知识。
3.使学生体会废物利用,资源再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因此口算是重点。
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自己觉得用起来很方便,而且能很快地很准确地算出来得数,那就是好方法,不必强加给学生一些计算方法。
这是我这节课始终坚持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的目标总的来说完成得不错,当然,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就得多加练习,练习就要做在平日。
教学内容:信息窗三:绿色回收车——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大家能在整齐的环境中舒畅的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环境的活动,现在,该让我们把收集到的垃圾分类放好,送到回收站里去了。
看,绿色回收车已经开过来了。
二、整理数据,提出问题。
1、让学生独立看图,说一说图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还有什么人?她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表,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统计的表格,通过看这个表格,你知道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表格,同位互相交流自己通过表格知道了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3、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各班收集电池和易拉罐的数量,你能根据它来提出一个问题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全班交流的时候,组长汇报,其它成员补充。
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三、解决问题选择一个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以“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为例:师:要想知道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出算式:24-8师:怎样计算24-8等于几呢?请你在学具的帮助下,来算一算吧。
学生操作学具,寻找解题方法。
1、选择一个类似的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其余的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2——4个问题来独立解答,小组内部交流,巩固算法。
(将谁比谁多几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下节课解决。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王完成,先同位交流每道题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时选择几道来说一说算理。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题,说一说题意,弄清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看图编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提出问题,重点解决100以内数的退位减的问题。
五、课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绿色行动奇妙的回形针教案第六课时
课题:自主练习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电脑一体机
口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6一8= 83一2= 37+40=
32+4 = 25一7= 36一8=
67一9= 62一9= 51一5=
84一6=80一6=60一2=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一说36一8、67一9的计算过程。
2.导人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巩固。
1、出示自主练习1。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出示自主练习2。
(1)出示第2题,老师说明题意:用图中的物品原来的价钱分别减去现在的价钱。
(2)独立练习填写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好。
3、出示自主练习3。
(1)出示第3题图,仔细观察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解答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出示自主练习4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找出图中隐含的信息,编成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根据自己编的故事,从中提出数学问题,自行解决,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5、出示自主练习5。
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根据以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自己解决。
6、聪明小屋。
出示题目,让学生发现规律,想一想该填什么数。
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三、课堂小测试:
1、写出卡片上每个数减8得多少?
2、直接写出得数。
36+3= 47-20= 58-6= 73-8=
27-9= 64+4= 80-7= 25+9=
四、师生共同谈收获。
板书设计:
36一8= 83一2= 37+40=
32+4 = 25一7= 36一8=
67一9= 62一9= 51一5=
84一6=80一6= 60一2=
教学反思:用游玩来创设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呈现数学知识。
事先发给学生游玩券,让学生挑一种来玩,还剩多少钱,列出算式,.因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给学生的游玩券和那些游玩的价钱,都是经过思索的,这样学生列出的算式才有退位减和不退位减,让学生说说哪几题算起来很容易,算一算,为什么另外几题算起来比较难,
得出个位不够减,是退位减法,不仅揭示了课题,而且复习了不退位减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区别,知道了退位减法的难点,为什么不容易算,因为个位不够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