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震卦反装等谬误doc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破解三十六卦序谜团破解三十六卦序谜团作者:走走天堂V前面有两篇介绍周易卦序问题的文,文末遗留一个最大的问题未能解决,就是把易经中错综形成的三十六卦重新排列,这三十六卦其实在作为易经十翼《易传》中的《杂卦传》中已经有提到。
这一篇是所有六十四卦的一个概括,但并不能解决卦序问题,这几天我拼命烧脑,思前想后,终于找出了一个解决排序的办法,不多说,先把结果先行分享,再按步骤把我的思路全部排写出来。
注:这幅图每卦含正反综卦,对角线卦体互为错卦,请行家指点。
一、三十六卦进行归类。
1.三十六卦中,有八个卦是不属于综卦系统,他们必须单列。
他们是“11乾88坤、66坎33离、74颐25大过、52中孚47小过”如果把他们按照1-2-3-4,8-7-6-5排列就是左半圈就是:乾-大过-离-小过;右半圆就是坤-颐-坎-中孚。
它们把一个环形变成八大区域,这是一个闭环的基础;2.剩余二十八对综卦中,有四对互为错卦,必须提取出来,分别是“24随75蛊、57渐42归妹、81泰18否、63既济36未济。
”这是按照规律,既济未济、泰否极为特殊,他们应该是可以排布在四正方位,剩余两组应该排布在四个斜角方位。
3.除去上述十二组,剩余的二十四对综卦是必须分类排布的。
二、二十四对综卦分类;二十四对综卦如果平均排布在以八方位种有两种分类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三八二十四、另一种是四六二十四,如果按照八三等份,经核对,八三分卦名完全无法对应,那么就必须用四六等分法,也就是就把二十四组对卦按照每组六个分成四等分,而这四等份的依据是我经过多方考量才想出来的办法,下来就是本文重点。
六十四卦中每个卦都是按照两个三爻八卦重叠而成,每卦就是六爻,我尝试过多种按照上下两组数字来排列,根本没有具体办法可以拆分对应这剩余二十四对综卦,那只能另用办法,都说易经卦象代表天地人三才,那么六爻如果按照每两爻为一组,那每综卦组就可以分为三层,我暂且分别称它为天卦、人卦、地卦。
三、以中间人卦为基准分为四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四象就是太阳,少阳、少阴、太阴、我们选取六爻中间两爻称为人卦,那么二十四组综卦中将出现如下排列:1.人卦太阳组:27咸45恒、41大壮17随、31大有13同人、23革35鼎、43丰37旅、15姤21夬;2.人卦少阳组:44震77艮、14无妄71大畜、48豫87谦、26困65井、32睽53家人;16讼61需;3.人卦少阴组:85升28萃、73贲34噬嗑、55巽22兑、83明夷38晋、67蹇46解、51小畜12履;4.人卦太阴组:86师68比、82临58观、76蒙64屯、72损54益、84复78剥、62节56涣。
初二历史学习中的错误纠正技巧在初二历史学习中,面对浩瀚的历史长河,学生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纠正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错误的存在,既是学习的常态,也是进步的契机。
正如一个成长中的学生需要反复练习和改进,历史学习中的错误也同样需要被识别和纠正。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学生在初二历史学习中更好地纠正错误,提升学习效果。
首先,准确诊断错误是纠正的第一步。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容易犯的错误包括记忆混乱、理解偏差和知识点遗漏。
为了找出错误的根源,可以通过定期的自测和练习,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例如,完成历史作业或测试后,学生应仔细分析错题,了解错误的性质,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不清晰,还是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出现偏差。
通过这样的自我分析,学生可以明确哪些知识点需要重新学习和巩固。
其次,建立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获得关于自己错误的直接反馈。
教师的反馈不仅帮助学生识别错误,还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效的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错误,并给出改进的建议。
除了教师的反馈,同学之间的讨论也是一种有益的方式。
通过与同学交流,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观点和解答,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知识。
然后,创建错误纠正的学习策略同样重要。
学生可以利用错题本记录每次错误的题目和纠正的方法。
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集中精力解决常见的错误,还能形成一个知识复习的有力工具。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重点关注错误的知识点,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准确无误地掌握为止。
此外,定期回顾错题本,确保自己已经牢固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也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也是纠正错误的一种有效途径。
历史不仅仅是对事件的记忆,更是对历史因果关系和背景的理解。
学生应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从而减少记忆错误的发生。
参与讨论和写作历史分析文章,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周易指要】(53)震第五十一【周易指要】(53)震第五十一【卦体与易道】1、震卦是个失衡卦。
2、鼎卦变震卦是一次正常的卦变,鼎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变成震卦以后就是丁甲丙己戊乙。
附图:【象辞与断语】1、震卦新提出的象有“震”、“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震來厲”、“億喪貝”、“七日得”、“震蘇蘇”、“震行無眚”、“震遂泥”、“震往來厲”、“億無喪”、“震索索”、“視矍矍”、“震不于其躬,于其鄰”、“婚媾有言”等。
2、“震”的本义是震动。
【简译】震:亨。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通达。
地震来临感到恐惧,笑声不断;地震惊动百里之遥,勺中的香酒没有洒落。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地震来临感到恐惧,之后笑声不断,吉祥。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地震来的危急,估计要损失财物,登上九陵,不要追逐失去的财物,七日后会失而复得。
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地震造成恐惧不安,地震没有带来灾难。
九四,震遂泥。
地震深陷泥中。
六五,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
地震过去又回来,形势严峻,估计没有损失,会有情况出现。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兇。
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地震使人惶恐不安,左顾右盼,征伐凶险。
地震不伤及自身,影响邻居,没有灾难,“婚媾”要招致责难。
【简析】震卦是鼎卦所变,鼎卦“原始反终”变成震卦,比较这两个卦,可以看出震比鼎少了两个阳爻,多了两个阴爻,鼎卦是怎样变成震卦的呢?原来鼎卦中的矛盾,早在革卦中就已经显现,我们说革卦中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有压迫初爻之势,但革四是只“睡虎”,并不构成对初爻的现实威胁,相反,它还和革三与革五一起,形成了对初爻的拱卫之势。
革卦二爻虽然是个阴爻,但具有“只出不入”的能力,革二的“征吉”,直接征伐的是革上,间接征伐的是革三,因为正是革三阻挡了革二在人道上出路。
革五是革四的后援,但从人道上看也是革五阻挡了革四在人道上的出路。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扶正祛邪”导写及范文导语本文主要是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的写作导引,以及提供两篇“扶正祛邪”题目的范文。
通过阅读本文,同学们可以深入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做好准备,并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
导写1. 理解题目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扶正祛邪”。
这个词组常用于指正人们言行中的错误,纠正错误观念,引导人们回归正确的价值观念或道德准则。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以“扶正祛邪”为主题,探讨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偏差行为或思潮,并提出批判或反思,引导人们思考和改变。
2. 确定立意接下来,我们要确定作文的立意。
对于“扶正祛邪”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和立意:•批判盲目追求物质的现象,提倡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满足。
•批评虚假的信息传播,呼吁真实和诚信的重要性。
•反对攻击、欺骗和欺凌行为,倡导和谐和善意的相处。
•批评不良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3. 文章结构在确定立意后,我们可以开始构思文章的结构。
通常,一个优秀的作文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出:引出主题和立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论证:通过论述事例、分析原因、列举论据等方式,对立意进行论证和阐述。
•批判或反思:对于社会上的偏差行为或思潮进行批判或反思,引导人们改变。
•呼吁和总结:呼吁读者关注这个问题,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
范文1:扶正祛邪之呼唤真实引出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入我们的生活。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虚假的信息泛滥,令人难辨真假。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扶正祛邪,追求真实的世界。
论证首先,虚假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很多问题。
在网络时代,虚假的信息泛滥成灾,不仅误导了人们的思维,还破坏了社会的稳定。
例如,虚假的广告宣传让人们购买了不必要的东西,虚假的新闻报道误导了人们对某些事件的认识,甚至虚假的科学理论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扶正祛邪,呼唤真实的信息传播。
《易经卦象占卜术》浅析易经的正卦、综卦、互卦、错卦、变卦本卦又名正卦,是占卜时所卜出的卦,卜卦请求动爻<有人又称作变爻>,要在动爻上看吉凶。
代表工作是在正卦情境下去开展的,不过也仅代表一个面的观点罢了。
由于工作在不同的视点下有不同的认知与观点,正卦代表片面的观点,工作的胜败是要看片面与客观的条件是不是合适。
互卦是由主卦推演而出的,取正卦五四三爻为上卦,四三二爻为下卦,另成一卦,仍取正卦动爻爻位之爻义。
代表此一疑问症结地点。
变卦是将正卦动爻阴阳互变,也即是阴变阳,阳变阴,又另成一个卦。
代表此一疑问最後的成果,可看出是吉是凶。
综卦是将正卦旋转180度,另成一卦,代表从另一个视点来看此疑问,也就是由对方的视点或者第三者的视点来综观此疑问,是疑问的另一个面,也是客观的观点。
错卦是将正卦各爻阴阳互变另成一卦,代表此疑问的危机、转机,若疑问的成果是吉,则错卦代表危机,也即是不要去做危机中所述的这些工作,不然工作将往负面转换,藉以提出警语;微信GG68728.如果工作成果为凶,则错卦代表转机,要调整改动自个原有的态度与作为,去做错卦上所述的这些工作,如此工作将会由于你的正面改动而向正面转化,这即是易经占卜能趋吉避凶的最大功用!断卦法易的根本观点,是中道观。
是顺行是逆行,生计自由选择。
易的的显意,是洞悉天道,效劳并应用了人道,是猜测,是顺行(即人道行)。
密意,是回归天道,是功法(即修炼之法),是逆行(即修行)。
一些易学家通常疑惑不解一个疑问:为何常常是卦辞与爻辞不共同,乃至矛盾很大?在易来说,常常是卦与卦之间说活,而并不是卦与爻说活。
卦说的是一类事,而爻讲的又是另一类事,着眼点和用处不相同。
研讨易,首要立点要高。
不然,难以统观六十四卦。
单研讨一个卦时,不能只着重在本卦与卦中六爻之间的联系,首要要看夲卦与之卦、错卦、综卦之间的联系。
当研讨卦中某一爻时,也不能单重在研讨与上下爻之间的联系,而应重在研讨夲爻与变爻、变卦之间的联系。
周易旧说正误三则
彭忠德
【期刊名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卷),期】1999()5
【总页数】3页(P11-13)
【关键词】《周易》;周易本义;《周易正义》;大象;《说卦》;厚德载物;六十四卦;假借字;忧患意识;孔颖达
【作者】彭忠德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1
【相关文献】
1.中华书局本《二程集》之《周易程氏传》标点正误 [J], 唐纪宇
2.亚里士多德“模仿说”与《周易》“观物取象说”比较 [J], 程莉;
3.亚里士多德“模仿说”与《周易》“观物取象说”比较 [J], 程莉
4.形状和位置公差新、旧标准中的正误反位问题 [J], 罗仁如; 姜国华; 徐华建
5.《说文》部分540辨疑——兼论《周易》对《说文》的影响 [J], 崔枢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震卦:戒惧警惕,敬慎小心,转危为机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大意:震,就是动。
震卦象征打雷导致万物皆感惊惧引起的震动,是一种心理震动。
比喻人事,就像君王号令威严,震慑天下,万民顺服的那种心理:震撼而畏服。
儒家认为这样就会万事可致亨通(因为都是顺民),就能欢笑连连。
“震来虩虩,笑言哑哑”就是雷威震动,天下震慑,万物谨慎,莫敢妄为,然后可获致安福而欢笑连连。
比喻于政治,就是君王号令如雷威震动,惊闻百里,则全国整肃,社会安宁。
“不丧匕鬯”是指君王可常保宗庙祭祀,社稷平安。
(虩虩,音细细,恐惧貌。
哑哑,音饿饿,欢笑声。
百里,比喻地域宽广。
匕鬯,比喻宗庙祭祀之意。
匕,音比,古祭祀时盛食物之勺。
鬯,音畅,祭祀用酒)传统解释:震卦的上下卦均为八卦中的震卦(三画卦),卦形都是一阳生于二阴之下,阳欲动而上进,与阴相激,有震动之象,所以称为震。
震不仅有震动而惊惧之义,而且有雷的震奋之象,不仅仅是动而已。
震的象是雷,是天之威动,惊惧以威,所以震是心理震动,是一种恐惧,震撼,震震撼会导致人奋发,奋发就能上进,就能肃整怠慢,恐惧会导致人不敢为非,会保安祈福,会反躬自修,修养身心就可以亨通,就会笑语连连,所以震则有亨。
所以震卦特点是亨通。
“震来虩虩,笑哑哑”是指震雷打来,有人平时气宇轩昂,但是惶恐畏惧;有人平时不敢自宁,小心谨慎,这是一种惧(但并非是胆小怕事,是对任何事都审慎对待,不敢掉以轻心),正因为在思想上对外在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在行动上谨小慎微,所以当真正地突然遇上重大亊变,反而能从容不迫,能谈笑风生,镇定自若。
所以人生是辩证的,这就是《易经》的精髓。
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对没有思想准备的人,是一种突然而至的恐惧,就像从来没有过挫折的年轻人面对危机,经常会彻底精神崩溃,而不管平时表现得多么意志坚定,雄才大略。
但正如暴雨有时会形成洪灾,闪电也可能造成火灾,然而这些都是生活一部分,都是必然的结果,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狂风暴雨都是正常生活一部分,最后都将云开雾散,生机勃勃。
《周易》“反象说”辨证(文:李守力反象是指:乾反坤,坎反离,震反艮,巽反兑;“反象”实际是否定之否定,首先取反象,然后取反象的反义。
本文从孔颖达发现的六十四卦卦序的“非覆即变”说起,阐述古人观察事物用“覆”的思维特征,提出覆为第一位,无覆则变的法则。
对于八经卦也是如此。
反象说从周易的卦爻辞可以得到旁证,从《易传》的《系辞》和《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可以得到理论互证。
从眼睛视网膜成倒立的像看,《周易》“反象说”实为人类观察认识外界物体的通则。
最后是《周易》卦爻辞反象举例,例子很多,以后会陆续添加。
【正文】孔颖达通过对今本六十四卦卦序的研究,发现了“非覆即变”的排列规律。
覆,就是将一个卦倒置得出一个新的卦,也称为综。
变,就是六爻全变,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也称为错。
周易六十四卦一共有二十八对覆卦,八对变卦。
所以周易的创始人首先看重的是“覆”。
这是为什么呢?先祖观察大自然,发现湖泊的水面可以照见景物,兑为泽,泽照见万物象巫师通天照见未知,所以兑为巫。
泽把景物再现,就像人用语言表达事物情景,故兑为说。
而湖里的景物与实际的景物是相覆的关系。
殷商时期已经有了铜镜,人们发现铜镜与湖面照物有同样的规律。
这种相覆的关系称之为镜像对称。
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墨经》中这样纪录了小孔成像:“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
说在端。
”“景。
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清代邹伯奇在注释中说“密室小孔,漏光必成倒景”。
小孔成像也是与实物是相覆的关系。
先祖占卜时,一般就地画卦,在甲骨上刻录。
由于甲骨体积小,很容易在手中翻来覆去,人们很快发现一个卦体正反看有两个卦,这边的人和对面的人看的卦是相覆的关系,这就是覆卦的由来。
也是“一阴一阳谓之道”的体现。
周易序卦基本原则是“非覆即变”,“覆”是第一位的,不能覆的才可“变”。
变即错,覆即综。
【读《易经》心得】:蛊卦:如何拨乱反正,拯弊治乱【读《易经》心得】:蛊卦:如何拨乱反正,拯弊治乱一、原文简介(参考黄寿祺《周易译注》)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大意:蛊卦象征拨乱反正,拯弊治乱,除旧布新之意。
当事物产生弊乱之时,应全心全力的整治,则可大为亨通。
所以利于涉险济难而有所作为。
在弊乱尚未发生之前,就要从细微之处察觉征兆,并且制定处置预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而在拨乱反正后,又要注意维持效果,避免重蹈覆辙,以前车为鉴。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是比喻事前防患未然,事后谨慎应对。
(是指在事情开始前三天内要调查研究,周密计划,在事情开始后三天内要监督执行,补救缺失。
甲:天干数之始,象征事情的开始)传统解读:“蛊”是象形文字,上虫下皿,本义是器皿中食物腐败生虫,引申出蛊害、蛊乱、弊病,以及治蛊、惩治腐败等含义。
做事情的基本原则是治必因乱,乱则开治。
管理者的本质就是预防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然后再循环往复。
所以只要成为管理者,一生都将与问题相伴,一生都在与各种麻烦斗智斗勇。
也就在这种与问题搏斗中获得成就感。
蛊卦说:蛊就是麻烦事。
蛊的极限就是各种难以逾越的艰难险阻,有事可做并能成功,则大得亨通。
物极必反,乱是治的根源,蛊乱到了极点,就会出现治,所以说“元亨”。
所以说治蛊能大吉大利,“利涉大川”。
从卦象看,蛊卦上卦是艮,是少男之象,下卦是巽,是长女之象,长女在少男之下,次序大乱。
同时上卦艮也是山之象,有止息不动的特点,下卦巽也是风之象,有动乱旋转的特点,因此有风在山下吹,导致灾害混乱的象,所以是蛊。
我们知道肉败坏就要生蛊,事败坏就要生麻烦。
有麻烦就要整治,就要济险扶危。
甲是数之首,这里用来比喻事之始。
我们从常识就知道,拨乱反正的方法是先根据现象找问题,然后再找产生问题原因,然后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就像医生治病,先望问搞清楚症状,再切诊搞清楚病因,才能开方下药。
这就是所谓先甲,也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纠正“震卦反装”等谬误
张德
前些年,易界流行着一种“纳支新说”,曾经风靡一时,其大意是——
自从京房创造纳甲法以来,纳甲筮法就成了周易预测的大宗之法,并沿袭至今。
无任是古代大贤,还是当今圣手,都在使用。
然而,大家不知是否注意到这个问题:即“乾”与“震”的纳支是一样的!不知千百年来,是否有人怀疑过?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错误,不过这可能是别人传抄错误,因为谁也没有见过京房的手迹。
而我认为正确的应该是这样:
震宫:震为雷(六冲)
▅▅▅▅辰土世
▅▅▅▅寅木
▅▅▅▅▅子水
▅▅▅▅戌土应
▅▅▅▅申金
▅▅▅▅▅午火
依据是:八卦中,阳卦为:乾、坎、艮、震,其纳支为阳,初爻纳支分别为子、寅、辰、?;阴卦为:巽、离、坤、兑,纳支为阴,初爻纳支分别为:丑、卯、未、巳,前四对地支中独缺“午”字,而此“午”正是震卦的起始纳支。
另外,按照太极图的方向,“坤”卦和“兑”卦的纳支也可能是错的,它们颠倒了,可能应该为:
坤宫:坤为地(六冲)
▅▅▅▅未土世
▅▅▅▅酉金
▅▅▅▅亥水
▅▅▅▅丑土应
▅▅▅▅卯木
▅▅▅▅巳火
兑宫:兑为泽(六冲)
▅▅▅▅酉金世
▅▅▅▅▅亥水
▅▅▅▅▅丑土
▅▅▅▅卯木应
▅▅▅▅▅巳火
▅▅▅▅▅未土
如果这样,那么,按照太极图的方向,阳卦顺序为:乾、坎、艮、震,其纳支为阳,初爻纳支依次分别为子、寅、辰、午;阴卦顺序为:巽、离、坤、兑,纳支为阴,初爻纳支分别为:丑、卯、未、巳,分别为十二地支的前四阳支和前四阴支,这就符合排列规律,才顺理成章。
以上观点,希望大家热烈批判。
(也许根本就没有正确的,即纳甲的排列都是错的,京房为什么这样排?根据是什么?)
以上就是该“纳支新说”的大意。
那段时期,正值六爻界兵分多路,力图从各个渠道发掘、改善传统方法。
看到该“纳支新说”,开始时张德也觉得很震撼,然后专门花时间深入其间,查找相关资料……终于在田合禄著《周易真原——中国最古老的天学科学体系》和卢央著《京氏易传解读》中找到了答案——
京房以天文历法为理论依据建构了涵括日月星辰、四象五行、天地阴阳、纳甲、纳支、建候、积算、气候分数在内的庞大有序的宇宙模式图,以其推天道讲人事,合天人于一体。
现今的六爻术是由火珠林发展而来的。
火珠林是一种易卦占法,其特点是以钱代蓍,占法取京氏纳支法。
京房纳支说遵循的原则是《说卦传》乾坤父母生六子法。
卢央在《京氏易传解读》一书中认为,每一对夫妻阴阳卦六爻的排列是根据历法及生律纳入的。
其实这种隔八生律法及音律应支法乃是源于日月地运动规律、是有天文背景的,并非空穴来风。
京房纳甲说,其理论依据是月体纳甲图。
而月体纳甲图亦源于日月地运动规律,同样有其天文背景。
京房纳支说缘自音律,其天文和人伦根据是——
1、阳气自下生,故阳卦纳阳支,自下而上顺行:
(1)、乾天知大始,故初爻纳子,自下而上,上爻纳戌。
(2)、震得乾之初,故初爻纳子,自下而上,上爻纳戌。
(3)、坎得乾之中,故初爻纳寅,自下而上,上爻纳子。
(4)、艮得乾之上,故初爻纳辰,自下而上,上爻纳寅。
2、阴气自上生,故阴卦纳阴支,自上而下逆行:
(1)动于天之下,则应于地之下;动于天之中,则应于地之中;动于天之下,则应于地之下。
故坤之四爻纳丑合于乾之初爻子;五爻纳亥合于乾之二爻寅,依次类推。
(2)、兑得坤之初,故上爻纳未,自上而下,初爻纳巳。
(3)、离得坤之中,故上爻纳巳,自上而下,初爻纳卯。
(4)、巽得坤之上,故上爻纳卯,自上而下,初爻纳丑。
长子主器,秉承父性,故乾健而震动。
巽为长女,秉承母性,故坤顺而巽入。
阴阳正配的四组卦中,只有震巽六爻相对而合,故《雷风恒》讲夫妇之道,伦之始也。
至于纳干则是根据月象,完全从人伦角度不能说明问题。
详细答案尽在田合禄著《周易真原》和卢央著《京氏易传解读》中,此处不再赘述。
再者,六爻扫描、模拟客观现实,正因乾震二卦纳支相同,所以才有了“伏吟”,才反映出了现实生活中“想动不能动、动如不动、犹豫不决、徘徊不前、原地踏步、原地打转、
兜圈子、痛苦忧虑呻吟、欲言又止、结结巴巴、罗罗嗦嗦、婆婆妈妈”等现象。
“五岳归来不看山”。
谈到“太极图的方向”,只要看过田合禄著《周易真原》中“原始实测太极图”一文,就会觉得提出“纳支新说”这位学者的认识还很肤浅。
各种凿空之论、谬悠之说可以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