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范例
- 格式:docx
- 大小:18.10 KB
- 文档页数:4
市政工程规划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规划需要,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设施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我们拟定了本市政工程规划方案,本方案涉及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绿化项目、市政设施等内容,旨在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宜居的居住环境。
二、项目概况1.城市道路通过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将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的走向和交通干线,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增强广大市民的出行体验。
优化城市道路网络结构,改善道路通行状况,同时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2.桥梁针对城市桥梁的现状,提出对老旧桥梁进行维护和更新改造,并新建桥梁项目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优化桥梁的设计和走向,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3.排水系统通过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提高城市对雨水的排放能力,减少因暴雨而造成的城市内涝现象。
同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
4.绿化项目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绿化率,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居住环境。
5.市政设施改善城市的市政设施,建设更加先进的市政设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项目规划1.城市道路规划通过对城市道路的规划,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对城市主干道路进行拓宽和优化,增加通行能力;-规划新的城市道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优化城市的交通路网结构;-建设便民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出行步行和骑行。
2.桥梁规划通过对城市桥梁的规划,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对老旧桥梁进行维护和更新改造,延长其使用寿命;-规划新的城市桥梁项目,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提高城市桥梁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提高桥梁的美观性和环保性,增加桥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3.排水系统规划通过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提出以下具体措施:-改善城市排水管网,提高城市对雨水的排放能力,减少城市内涝;-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水平和处理能力,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
4.绿化项目规划通过对城市绿化项目的规划,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绿化率,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规划建设城市绿道和公园,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空间;-增加城市的植树绿化和花草栽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范文1. 引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的制定来探讨如何有效地推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确定目标首先,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前,我们需要明确目标。
这可以包括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改善供水和供电设施的质量、增加公共空间和绿地,以及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等。
3. 调研与分析然后,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以了解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需求。
这可以通过派遣专业团队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城市的交通状况、收集居民的需求和意见等方式来实现。
4. 制定计划在明确目标和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
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项目、时间表、预算以及实施方案等详细内容。
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优先级排序由于资源有限,我们需要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优先级排序。
这可以根据项目的紧迫程度、对居民生活影响的大小、经济效益等因素来决定。
高优先级的项目应该优先考虑投入资源。
6. 资金筹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资金筹措方案。
这可以包括政府投资、市场化融资、PPP等多种渠道。
同时要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效益。
7. 合作与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协调。
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保证各方的利益得到协调和平衡。
此外,还可以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城市进行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
8. 施工监管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严密的施工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预期。
这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巡查和验收等方式来实现。
9. 完善维护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确保设施的长期可持续运营。
这可以包括定期维修检查、制定维护计划、培训专业人员等措施。
10. 监测和评估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和问题,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以及提高城市配套设施的完善度和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了一套道路及配套工程改造方案。
该方案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造:道路拓宽、道路绿化、交通信号灯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方面的改造措施及其意义。
一、道路拓宽道路拥堵是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缓解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我们建议在城市道路主干线和大型交叉口等位置进行道路拓宽。
具体方案为:在两侧的人行道上减少车行道以及停车道的宽度,将多出来的空间用于车行道拓宽,将车道宽度由现在的3.5米拓展至5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同时也能够缓解交通堵塞,提高交通安全性。
拓宽道路还可以增加车辆通行数量,减少行车时间,以及降低尾气排放量,环保节能。
二、道路绿化城市道路绿化不仅可以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可以增加城市空气湿度,降低城市空气温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同时,道路绿化也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缓解城市噪声的作用。
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将车辆道路两侧的空余空间改造成为花坛和草地,不仅美化了城市,还增加了城市的氧气含量,同时也是一种节约水资源的环保措施。
为了营造一个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我们计划在道路绿化方案中加入节能环保的元素,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为绿化带内植物灌溉,这样既增强了城市的度假、休闲、观景、养生功能,又提高了城市环境的品质和质量。
三、交通信号灯优化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越来越复杂。
繁忙的路口及道路交通灯匝道的设置是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优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实行智能化的交通系统。
我们建立的交通信号灯优化方案和提升方案采用互联网技术,从时间、地点、路况、停车场和停车位数量等多个因素来分析和推算路段的通行状态,并通过智能化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进行实时控制。
具体来说,将通过智能识别交叉口的车辆数量和方向,以便确定绿灯时间和滞留时间的长度和变化。
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计划书-市政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愈发重要。
作为一个大型城市,我们市政府面临着许多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如交通拥堵、供水供电不足、污水处理不彻底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竞争力,我们决定实施一项综合基础设施项目。
二、项目目标1.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建设一批城市道路和交通枢纽,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2.提供充足的供水供电:建设新的供水供电设施,增加供应能力,确保居民供水供电的需求。
3.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4.提高城市整体形象: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1.交通建设:(1)建设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和一条南北向主干道;(2)新建交通枢纽,提高公交站点的配套设施;(3)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升效率。
2.供水供电建设:(1)建设一座新的供水厂和一座新的发电厂;(2)建设配套的输水管道和输电线路,提高供应能力;(3)改善供水供电网络,减少供水供电事故。
3.污水处理设施改善:(1)建设一座新的污水处理厂;(2)改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提高处理效率;(3)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升处理水平。
4.城市环境改善:(1)植树造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改善垃圾处理方式,提升城市整体卫生状况;(3)美化公共场所,提升城市形象。
四、项目实施计划1.项目准备阶段:(1)明确项目目标和需求,制定项目计划;(2)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和任务;(3)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4)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2.项目设计阶段:(1)编制详细的项目设计方案;(2)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3)制定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项目实施阶段:(1)组织招标工作,选择合适的承包商;(2)监督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3)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难题;(4)定期进行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第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一条给水工程规划1.需水量预测近期需水量为48万吨/日,中期需水量为64万吨/日,远期需水量为98万吨/日。
2.水源规划规划地表水系大渡河、青衣江、峨眉河以及安谷水库作为乐山城区水源。
未来随着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将岷江重新纳入供水水源。
3.水厂规划规划关停中心城区现状市中区一水厂、市中区二水厂、城西水厂、昌源牛华水厂以及沙湾安谷、详宇水务集中供水设施。
规划保留青衣江水厂,维持现状5万吨/日规模,水源取自青衣江;规划对通江水厂(市中供水公司水厂)搬迁至竹公溪北侧,规模为20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2公顷,水源取自青衣江;规划扩建昌源水厂至远期8万吨/日,占地控制为6公顷,水源取自涌斯江;规划近期扩建观斗山水厂至6万吨/日,总占地控制为9公顷,水源取自岷江;规划扩建沙湾一水厂至6万吨/日,总占地控制为7公顷,水源取自余溪河。
规划在乐贵铁路西侧、大渡河南岸新建一座安谷水厂,远期规模为20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5公顷,水源取自安谷水库;规划在嘉农和罗汉之间新建一座嘉农水厂,近中远期规模为4万吨/日,占地控制为5公顷,水源取自安谷水库;规划中期在杨湾镇北部新建一座城西水厂,远期规模为15万吨/日,占地控制9公顷,水源取自青衣江;规划远期在牟子北部新建一座岷江水厂,规模为10万吨/日,占地控制8公顷,水源取自岷江。
4.再生水利用规划乐山第三污水处理厂、乐山第二污水处理厂、临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沙湾污水处理厂分别增设5万吨/日、4万吨/日、3万吨/日和3万吨/日中水回用设备,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占地约为1公顷/(1万吨/日)。
5.管网规划供水区域可分为市中、苏稽、牟子、沙湾、五通桥和安谷临港供水分区,各供水分区供水管网呈环状布置。
单独设置中水输配水系统,中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6.消防供水规划规划中心城市道路按规范每隔120米设置室外消火栓,在市中老城区、中心城区危险品仓库区域和消防重点防护工业区增设消防水鹤。
市政配套工程建设方案范本一、立项背景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工作、出行和休闲需求,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我市决定实施市政配套工程建设。
目前,我市的市政配套工程建设目标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为导向,通过建设规范化、智能化、节能环保的市政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二、建设目标1.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提高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的设施设备水平,并增加设施覆盖率,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2. 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道路、绿化、照明等市政配套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空间品质,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3.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施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
4.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建设内容1. 城市供水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城市供水系统,优化管网布局,提高供水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供水设施的节能环保水平,保障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
2. 城市供电系统建设:加大城市供电系统的改造力度,增加变电站建设规模,提高供电系统容量,加强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城市供气系统建设:加大对城市燃气管网的更新改造力度,提高城市供气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增加城市燃气的供应量,提高城市居民燃气使用的舒适性。
4. 城市供热系统建设:增加供热设施、热源的布局,建设更多的换热站点,提高供热系统的覆盖面和供热质量,提高城市供热的舒适度。
5. 城市道路建设:优化城市道路布局,改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并逐步推行智能交通系统,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6. 城市绿化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绿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环境。
市政工程基础设施方案1. 引言市政工程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系统、公共交通等。
它们为城市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个市政工程基础设施方案,旨在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
2. 背景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对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3.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的交通流畅性,降低交通堵塞•提供安全、可靠的给水排水系统•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出行效率•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4. 方案内容4.1 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是提高城市交通流畅性的重要措施。
本方案将采取以下步骤:•审查并优化道路网络布局,确保连接主要城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的道路畅通无阻。
•对交通节点进行改造,增加转向车道、交通信号灯等设施,提高交通效率。
•加强道路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损坏的路面,确保道路质量。
4.2 桥梁建设桥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需要确保其安全、可靠。
本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对现有桥梁进行全面检修和加固,确保其结构稳定。
•在交通量大的区域,增加桥梁的数量,缓解堵塞情况。
•定期检查桥梁的状况,及时维护和保养。
4.3 给水排水系统建设给水排水系统是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需要保证供水和排水的安全、可靠。
本方案将采取以下步骤:•对给水管网进行改造和升级,增加供水能力,提高水质。
•完善排水系统,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降低环境污染。
•定期检查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的状况,及时维修和清理。
4.4 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公共交通是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的有效手段。
本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增加公交车辆数量,提高运营频率。
•完善公共交通线路网络,确保覆盖面广、目的地直达。
•引入智能调度系统,优化公交车辆的运行路线和时间,减少空驶率。
5. 实施计划5.1 道路建设计划•第一年:审查并优化道路网络布局•第二年:改造交通节点•第三年:加强道路维护和管理5.2 桥梁建设计划•第一年:对现有桥梁进行全面检修和加固•第二年:增加交通量大的区域的桥梁数量•第三年:定期检查桥梁的状况5.3 给水排水系统建设计划•第一年:改造和升级给水管网•第二年:完善排水系统•第三年:定期检查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的状况5.4 公共交通系统优化计划•第一年:增加公交车辆数量•第二年:完善公共交通线路网络•第三年:引入智能调度系统6. 结论本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城市的交通流畅性、给水排水的安全性和公共交通的可用性。
市政基础建设工程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于构建繁荣、宜居的城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就市政基础建设工程方案进行探讨和提出建议,旨在为市政工程部门提供参考,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
二、市政基础建设现状1. 道路交通建设:城市主干道路的建设基本上已经较为完善,但是次干道和支路相对疏弱,小区内的道路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
道路拥堵、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依然存在。
2. 水利水务建设:城市供水系统建设较为完善,但是在雨水排放和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另外,城市防洪工程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3. 燃气供应建设:燃气管网基本已经覆盖城市主要区域,但是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地区的燃气供应还存在不少问题。
4. 绿化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较高,但是绿地质量不高、公园绿地数量不足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5. 城市供电建设:城市供电设施相对较好,但是在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利用等方面也需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虽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解决。
三、市政基础建设改进建议1. 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对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进行加强,提高小区内道路建设质量,优化道路网络布局,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
2. 完善水利水务建设:加大对雨水排放和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的投入,提高水利水务设施的整体效率水平,防治城市水患。
3. 改善燃气供应建设:加大对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地区的燃气供应改造力度,提高燃气供应设施水平,确保城市供气安全。
4. 提升绿化建设水平:加大对绿地质量的投入,增加公园绿地数量,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推动城市生态建设。
5. 提高城市供电设施:加大对新能源的利用,改善城市供电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城市节能减排工作。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范文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写作。
一、分类整理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公共设施可分为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卫生设施、文体设施等多个类别。
交通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地铁等,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幼儿园、图书馆等,卫生设施包括医院、卫生院等,文体设施包括体育馆、博物馆等。
对于不同的设施,要根据市民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建设。
二、解决交通设施问题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应通过建设高效的交通设施来解决。
可以采取增加道路数量、拓宽现有道路、建设公共停车场等措施。
此外,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轻轨等,也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
三、推进教育设施建设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重视教育设施的建设。
根据人口需求和区域规划,合理建设学校和幼儿园,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加强图书馆建设,提供更多的读书资源,促进市民的文化素养提升。
四、提升卫生设施服务水平卫生设施是保障市民健康的基础设施。
应建设更多的医院和卫生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促进文体设施建设文体设施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应加大体育馆、博物馆、剧院等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文体活动选择,丰富市民的生活。
六、加强设施之间的协调性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应注重协调性,避免设施之间的冲突和重复。
要通过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确保各类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互相配套。
七、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城市公共设施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绿化带和公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同时,推动能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八、加强设施运营和管理建设好的设施需要有效的运营和管理才能持续发挥作用。
第一章市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1条市域供水工程规划2010年,太原市总需水量为6.2亿立方米,2020年为7.7亿立方米。
在生态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合理开发当地水资源,推进实施“关井压采”计划,严禁地下水超采,扩大黄河水的供水规模,形成以黄河水源为主,地下水为辅的水资源格局。
2010年总供水能力达到7.1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10.1亿立方米。
引黄工程的供水范围应向阳曲和清徐延伸,预留向太原周边的晋中市榆次区等地区供水的可能。
太原中心城区:2020年中心城区最高日需水量为136万立方米。
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日供水规模控制在40万立方米以内。
保留呼延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80万立方米,供水范围向阳曲延伸。
新建城南水厂,日供水规模为80万立方米,水源为引黄地表水,供水范围延伸至清徐县城。
古交中心城区:日供水规模达到7万立方米,水源以地表水为主。
规划建设完善的公共供水系统,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
娄烦县城:日供水规模达到1.2万立方米,水源为地下水。
清徐县城:由中心城区规划新建城南水厂供水。
阳曲县城:由中心城区呼延水厂供水。
第2条市域排水工程规划太原中心城区: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共有5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2万吨/日。
古交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4.5万吨/日。
娄烦县城:规划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万吨/日。
清徐县城:规划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0万吨/日。
阳曲县城:规划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5万吨/日。
第3条市域供电工程规划在中心城区严格控制电厂的扩容,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合理确定太原第一热电厂、太原第二热电厂的装机规模,重点发展古交电厂,并加强与晋中市的统筹协调,合理布局新增电厂。
完善太原市500kv电网,新建500kv太原南和太原北输变电工程,形成以侯村变、云顶山变、太原南变、太原北变为支撑的500kv双环网供电格局,保障太原市的供电安全。
第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一条给水工程规划1.需水量预测近期需水量为48万吨/日,中期需水量为64万吨/日,远期需水量为98万吨/日。
2.水源规划规划地表水系大渡河、青衣江、峨眉河以及安谷水库作为乐山城区水源。
未来随着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将岷江重新纳入供水水源。
3.水厂规划规划关停中心城区现状市中区一水厂、市中区二水厂、城西水厂、昌源牛华水厂以及沙湾安谷、详宇水务集中供水设施。
规划保留青衣江水厂,维持现状5万吨/日规模,水源取自青衣江;规划对通江水厂(市中供水公司水厂)搬迁至竹公溪北侧,规模为20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2公顷,水源取自青衣江;规划扩建昌源水厂至远期8万吨/日,占地控制为6公顷,水源取自涌斯江;规划近期扩建观斗山水厂至6万吨/日,总占地控制为9公顷,水源取自岷江;规划扩建沙湾一水厂至6万吨/日,总占地控制为7公顷,水源取自余溪河。
规划在乐贵铁路西侧、大渡河南岸新建一座安谷水厂,远期规模为20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5公顷,水源取自安谷水库;规划在嘉农和罗汉之间新建一座嘉农水厂,近中远期规模为4万吨/日,占地控制为5公顷,水源取自安谷水库;规划中期在杨湾镇北部新建一座城西水厂,远期规模为15万吨/日,占地控制9公顷,水源取自青衣江;规划远期在牟子北部新建一座岷江水厂,规模为10万吨/日,占地控制8公顷,水源取自岷江。
4.再生水利用规划乐山第三污水处理厂、乐山第二污水处理厂、临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沙湾污水处理厂分别增设5万吨/日、4万吨/日、3万吨/日和3万吨/日中水回用设备,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占地约为1公顷/(1万吨/日)。
5.管网规划供水区域可分为市中、苏稽、牟子、沙湾、五通桥和安谷临港供水分区,各供水分区供水管网呈环状布置。
单独设置中水输配水系统,中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6.消防供水规划规划中心城市道路按规范每隔120米设置室外消火栓,在市中老城区、中心城区危险品仓库区域和消防重点防护工业区增设消防水鹤。
消防区域划分为市中消防区、苏稽消防区、牟子消防区、沙湾消防区、五通桥消防区和安谷领港消防区。
第二条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规划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老城区在现状截流式合流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完善排水系统,实现分流;新区建设全部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量预测预测的乐山中心城区近期污水产生量为34.5万吨/日,中期污水产生量为46.6万吨/日,远期污水产生量为73万吨/日。
规划近中远期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3.污水处理厂规划规划近期扩建乐山第一污水处理厂规模至10万吨/日,远期保留5万吨/日规模,占地控制为8公顷,尾水排入岷江;规划近期扩建第二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10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2公顷,尾水排入岷江;规划近期扩建第三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18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8公顷,尾水排入大渡河;规划近期扩建五通桥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10万吨/日,占地控制10公顷,尾水排入岷江。
规划在牟子南侧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25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8公顷,尾水排入岷江;规划在沙湾和嘉农之间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12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2公顷,尾水排入生态河;规划在冠英南部新建一座临港园区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为8万吨/日,占地控制为10公顷,尾水排入岷江。
4.污水管网规划污水管网采用分片区支状管网,管道沿规划道路敷设。
污水管道以重力流为主,城市道路下污水管道最小管径DN300。
5.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规划规划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除了沙湾污水处理厂、乐山第一和第二污水处理厂需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余各污水处理厂可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6.雨水排放规划雨水按地形划分排水分区,雨水汇集后分别排入竹公溪、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峨眉河等。
第三条电力工程规划1.电量负荷预测预测得2015年用电量为85.5亿千瓦时,2020年用电量为142.1亿千瓦时,2030年用电量为248.3亿千瓦时;2015年最大用电负荷为1425MW,2020年最大用电负荷为2368MW,2030年最大用电负荷为4138MW。
2.电源规划随着中心城区的发展特别是临港产业园区的开发,这一区域的用电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规划新增500kV变电站建设来解决未来城市发展的电力供应。
3.变电站规划规划现状辉山镇乐山东500kV变电站按,远期变电容量为3×1000MVA,为户外式变电型式,占地控制为17公顷;中期规划碧山乡东侧和甘霖东侧分别新建1座500kV变电站,远期变电容量分别为2×1000MVA,为户外式变电型式,占地控制为15公顷。
规划保留现状范坝、松林、沫水、桥沟、佛光和新华变电站,佛光变和新华变为在建变电站。
规划近期新建冠英、塘叶、城西、绿心、高新1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采用180MVA,占地控制为2公顷;规划中期新建高新2、杨湾、火炬、土主、罗汉、太平、牛石、西坝、新云、双旋坝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采用180MVA、150MVA,占地控制为2公顷;远期各220kV变电站达到2或者3台变压器。
规划保留中心城区涉及现状17座110kV变电站,对于其中11座近远期维持现状,近期扩建2座,远期扩建4座;规划近期新建1座110kV变电站,中期新建6座110kV变电站,远期新建35座110kV变电站。
110kV变电站单台变压器容量取40MVA或50MVA,最终规模为2-3台变压器。
4.电网规划乐山城网电压等级采用220KV、110KV、10KV、380V/220V,逐步取消原有的35KV电压等级。
城区配电网络采用10千伏电压等级,网架结构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结构方式。
第四条通信工程规划1.电信规划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交换机总容量为82.4万门。
移动电话普及率近期达到60%,远期达到90%。
规划扩建中心城区现状综合电信枢纽局和综合电信局,对长途交换机容量和本地交换机容量进行扩容;中心城区近期新建通江和临港综合电信局,交换机容量皆为10万门,占地控制皆为0.8公顷;规划近期扩建嘉农、西坝一般电信局,交换机容量分别为4万门和5万门,占地控制分别为0.4公顷和0.5公顷;规划中期扩建牟子、苏稽、车子一般电信局,交换机容量分别为6万门、5万门和10万门,占地控制分别为0.6公顷、0.5公顷和0.8公顷;规划远期新建青江、罗汉南一般电信局,交换机容量为6万门和1万门,占地控制0.6公顷和0.2公顷;规划远期扩建杨湾、碧山一般电信局,交换机容量分别为2万门和2万门,占地控制分别为0.25公顷和0.25公顷。
建成区结合需求增长对现状管道进行扩容和整改。
在新规划地区进行电信业务量预测,以及综合发展需求来确定管孔数量。
2.邮政规划规划近期在蟠龙片区新建1座邮件处理中心,占地控制为0.5公顷。
规划近期新建蟠龙、水口、车子邮政支局,占地控制为0.3公顷;规划中期新建罗汉、绵竹邮政支局,占地控制为0.3公顷;远期新建杨湾、牟子南、碧山邮政支局,占地控制为0.3公顷。
规划近期新建柏杨坝、通江、冠英、沫东、绵竹、牟子南邮政所,占地控制0.1公顷;规划中期新建规划青江、碧山、苏稽和临港邮政所,占地控制0.1公顷;远期新建峨眉河、教育园区、蟠龙、安谷、西坝、机场和景区邮政所,占地控制0.1公顷。
3.广播电视规划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0万户,中心城区有线电视总端口数为120万端口。
规划近期新建1处乐山临港有线电视前端,将乐山中心城区市中市中广电公司中心机房总前端、广电中心分前端、肖坝分前端同沙湾、五通各网络前端、乐山临港前端相互连接,形成前端机房之间的环形网络结构。
4.通信管线综合规划规划建议设置单一的通信管线综合管沟。
对于直埋敷设段,规划预留国防、移动、联通等地下光缆通信管道。
第五条燃气工程规划1.气源规划规划以天然气作为中心城区主要气源。
近期推进仁寿-乐山天然气主管线境外输入连接点,不新增其它境外输入线路。
远期引入新的境外天然气输入主干管,未来增加同十堰-东阳西气东输二线支线的联系。
2.用气量预测预测得近期2015年乐山中心城区总用气量为6.33亿立方米,中期2020年乐山中心城区总用气量为7.78亿立方米,远期2030年乐山中心城区总用气量为9.82亿立方米。
3.燃气设施规划规划近期新建乐山港天然气门站,管线接自金沙线,占地控制为0.3公顷;规划近期新建罗汉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嘉农站,占地控制0.2公顷;近期新建1座绿心天然气储配站气源接自金马线,储罐容积为20万立方米,占地控制为4公顷;规划中期新建西坝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金犍线,占地控制0.2公顷;规划中期新建绵竹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悦来输气站,占地控制0.2公顷;规划中期新建苏稽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绵竹天然气门站,占地控制0.2公顷;规划远期新建牟子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金马线,占地控制0.2公顷;规划远期新建冠英天然气门站,气源接自金犍线,占地控制0.2公顷。
规划扩建金山、金粟输气站;规划近期新建大渡河东输气站,中期新建一座悦来输气站。
4.燃气管网规划远期形城主要由仁乐干线、威五干线双气源供应,其他境外输气线路补充供气的气源格局。
规划延伸金马线,从乐山站出现连接至甘霖阀室站;拓展金沙线蔡金至高新区支线,新增至乐山港的支线,同时新增大渡河东阀室节点;拓展金犍线的金输气站至西坝阀室支线,新增西坝、冠英天然气门站节点,形成金粟至冠英支线;规划在悦来镇设悦来输气站,接线自仁乐线井研至黄土支线,并从悦来输气站延伸管线至绵竹站,为中心城区提供新的气源。
城区天然气输配系统采用中压一级系统,中压管道压力0.4MPa。
第六条环卫设施规划1.生活垃圾量预测预测得近期垃圾产生量为800吨/日,中期生活垃圾生产量为1000吨/日,远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80吨/日。
2.环卫机构规划期末城区应配备环卫职工不少于2600人,应规划职工休息点130处规划设置1个环境卫生管理站,管理站用地面积1500-2000平方米,内驻环境卫生监察大队。
至规划期末应配备325辆。
3.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规划至2030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保有12座中型垃圾转运站,每座转运能力为140吨/日,占地控制为0.3公顷。
利用现状码头设施在大渡河北岸斑竹湾段规划一处垃圾码头,对城区水上垃圾进行收运,所需停泊岸线为106米,规划垃圾码头用地为2200平方米。
规划关停金粟镇垃圾焚烧厂,近期保留现状凌云乡垃圾填埋场,并规划结合凌云乡垃圾填埋场新建1座垃圾堆肥厂,近期规模为200吨/日,远期规模为500吨/日,占地为5公顷;规划近期保留太平垃圾填埋场扩大规模至200吨/日处理量;规划近期在金粟镇新建1座垃圾填埋场,占地为20公顷,日处理规模为200吨/日,计划使用年限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