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途径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每日一练(2014.5.1)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1、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不包括( )A.半胱氨酸的巯基~B.组氨酸的咪唑基C.谷氨酸的侧链羧基D.酪氨酸的苯基E.丝氨酸的羟基正确答案:D,2、健康人血液pH为( )A.1~2B.7.25~7.35C.7.35~7.45D.7.45~7.55E.>10正确答案:C,3、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A.检验数据是否符合分布B.检验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的吻合程度C.计算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值,作为检验的大小D.计算两个率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4、2000年由中国营养学会修订的我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指( )A.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B.某一特定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C.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个体的营养素需要量的摄入水平D.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E.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正确答案:A,5、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前体主要有( )A.氯乙烯B.氯酚C.多环芳烃D.腐殖酸E.666正确答案:D,6、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和0.07‰上述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为( )A.92.7%B.0.07C.13.71D.1.71E.8正确答案:C,7、在进行地面水流行病学调查时,应调查下列哪一项( )A.该污染物在水中的含量,并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B.该污染物在水生生物和水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C.该污染物在水中及底质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D.该污染物在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E.该污染物在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的含量,不需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正确答案:D,8、下列哪项因素是职业性致癌因素( )A.铅B.锰C.苯D.有机磷农药E.甲苯正确答案:C,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分类变量( )A.无序分类B.计数资料C.有序分类D.多项分类E.计量资料正确答案:E,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分类变量( )A.无序分类B.计数资料C.有序分类D.多项分类E.计量资料正确答案:E,11、环境卫生学必须坚持的研究重点( )A.农村卫生状况的研究B.城市卫生状况研究C.环境卫生监督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污染状况的监测正确答案:D,12、国家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类的根据之一是病原微生物的( )A.传播风险B.传染性C.严重程度D.危害程度E.高致病性正确答案:B,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分类变量( )A.无序分类B.计数资料C.有序分类D.多项分类E.计量资料正确答案:E,14、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前体主要有( )A.氯乙烯B.氯酚C.多环芳烃D.腐殖酸E.666正确答案:D,1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1.经节肢动物的机械携带而传播:如苍蝇、蟑螂携带肠道传染病病原体,后者一般只能存活2~5天。
当它们觅食时接触食物、反吐或随其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使食物污染,人们吃了这种被污染的食物或使用这些食具时而感染。
2.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病毒血症、原虫血症的宿主,使病原体随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及(或)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内有的经过繁殖,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蚊体内;有的经过发育,如丝虫病的微丝蚴在蚊体内数量上不增加,但需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有的既经发育又经繁殖,如疟原虫在按蚊体内。
节肢动物自吸入病原体至能够感染易感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称为外潜伏期。
换言之,吸血节肢动物感染病原体后,不立即具有传染性,必须经过一个外潜伏期后,方有传播能力。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其中除包括鼠疫、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外,还包括200多种虫媒病毒传染病
节肢动物的孳生繁殖和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因而它的媒介作用也受后者的影响。
所以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病一般均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升高;有些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例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发病年龄有差异,新疫区各年龄组发病无差异,老疫区多集中于儿童。
传播途径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每日一练(2016.7.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在大学里开展控烟教育的最好办法是下列哪一项()。
A.厌恶疗法B.替代疗法C.创建无烟班组D.宣传活动E.咨询2、由谷氨酸脱羧而来()。
A.γ-氨基丁酸B.组胺C.5-羟色胺D.牛磺酸E.多胺3、mRNA上的5′端AUG是()。
A.码子B.反密码子C.起始密码D.终止密码E.GTP4、下列哪个是人体对环境污染物反应过程的正确说法()。
A.正常调节、代偿、失代偿都属于预防医学范畴B.政党调节与代偿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失代偿属于临床医学范畴C.正常调节属于预防医学范畴,代偿与失代偿属于临床医学范畴D.正常调节、代偿、失代偿都属于临床医学范畴E.代偿阶段已处于疾病的早期,故属于临床医学范畴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最高的器官是()。
A.心肌B.肾C.肝D.脑E.肺6、强心甙不能用于治疗()。
A.心房扑动B.心房颤动C.室上性心动过速D.室性心动过速E.慢性心功能不全7、血液凝固后所分离的淡黄色液体称为()。
A.血浆B.体液C.血清D.细胞外液E.细胞内液8、患者杨某,女,演员,26岁。
因右侧****有硬结到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认为乳腺癌。
医生建议:要尽早切除右侧****,并将实情告诉其父亲,取得患者和父亲的同意后,收入院,并及时施行手术。
术中对左侧****做了活检。
结果为乳腺良性肿瘤伴腺体增生,将来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在右侧****切除后,又做了左侧****切除术。
医生行为如何选择,在道德上是最佳的()。
A.认真做好右侧****切除手术B.不必做左侧****组织活检,多此一举C.左侧****手术前应先告诉患者父亲,同意后再手术D.左侧****手术前应先告诉患者,同意后再手术E.左侧****手术前应告诉患者及父亲,知情同意后再手术9、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1、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A.血源性B.损伤性C.腺源性D.牙源性E.药源性2、下颌磨牙缺失的病员,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的标志是在病员大张口时A.上.下颌蓰槽嵴相距的中上1/3交点外侧3-4mm处B.上.下颌牙槽赔嵴相距的中下1/3交点外侧3-4mm处C.上.上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上D.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外侧3-4mm处E.上.下颌牙槽嵴相距的中点内侧3-4mm处3、5℃,血压80/60mmHg,脉搏94次/分。
(1).对该患者做进一步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A.脑膜刺激征B.球结膜充血,皮肤出血点C.皮肤黄染,肝、脾肿大D.腓肠肌压痛E.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根据病人的表现可以判断此病人患有流行性出血热,且为低血压休克期。
进一步检查可以发现相关的血管病变,即有出血、充血及渗出性水肿。
所以第10题答案应选B。
(2).最有助于诊断的化验检查是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B.血气分析C.尿常规检查D.粪便常规检查E.脑脊液常规检查【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最有帮助的检查为尿检查。
尿外观可见小片状膜样物,系由尿蛋白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
尿蛋白多为(+++)~(++++),显微镜下可见管型、,红细胞及巨大融合细胞,巨大融合细胞内可检出病毒抗原。
B1题型4、下列哪种食品可以生产经营 DA.超过保质期限的B.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C.掺假的D.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5、一男性农民,4天前突然发热,头痛,面颈部潮红,全身酸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每日2~3次,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来诊。
体温6、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除了 AA.没有说明书B.标签破损、字迹不清C.血袋有破损、漏血D.血液中有明显凝块7、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8、拔牙晕厥的处理下列哪项是不必要的A.立即停止手术,置病员于头低位,保持呼吸通畅B.嗅闻刺激性气体C.吸氧D.输液,注意酸碱平衡E.必要时静脉推注高渗糖9、急性冠周炎的局部治疗应首先采用A.切开引流B.龈袋冲洗上药C.银袋切除D.龈袋刮治E.龈袋烧灼10、医师发现或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下述属于产前诊断的是 DA.胎儿发育诊查B.对孕妇进行精神病诊查C.对孕妇进行传染病诊查D.胎儿先天性缺陷诊断11、A.臭氧B.过氧乙酰硝酸酯C.铅D.甲醛E.苯并(a)芘(1).阻碍血液输氧,引起组织缺氧的是【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第1题动物实验发现,O3能可降低动物对感染的抵抗力,损害巨噬细胞的功能。
填空题1.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分属于5个纲,即、、、和。
2.森林脑炎的传播媒介为,病原体可以传播。
3.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危害是。
4.作为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有、和。
5.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包括、、和。
6.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有和。
7.医学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方式分为、、和。
8.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危害分为和。
单选题1.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生物性传病方式。
A.病原体在媒介体表或体内,病原体数量、形态不发生变化,但可借以传播疾病B.病原体在媒介体内不发育,可繁殖,并可传播疾病C.病原体在媒介体内发育,但不繁殖,而可传播疾病D.病原体在媒介体内经发育、繁殖后,即可传播疾病E.病原体在媒介体内增殖,经卵传代,并能传播疾病2.蜱和螨属于医学节肢动物的A.昆虫纲B.蛛形纲C.甲壳纲D.唇足纲E.倍足纲3.下列哪项不是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A.吸血骚扰B.毒害作用C.致敏作用D.寄生E.传播疾病4.下面哪种疾病不是由蚊子传播的:A.丝虫病B.疟疾C.乙型脑炎D.流行性脑膜炎E.登革热5.下列医学节肢动物均属昆虫纲,但除外A.白蛉B.蝇C.蚤D.虱6.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属A.发育式B.繁殖式C.发育繁殖式D.经卵传递E.机械性传播7.在蚊体内既能发育又能繁殖的寄生虫为A.疟原虫B.丝虫C.旋毛形线虫D.猪巨吻棘头虫E.杜氏利什曼原虫8.以经卵传递的方式传播疾病的医学节肢动物是A.蚊B.蝇C螨D.白蛉E.虱9.判定一个地区某种节肢动物是否为病媒节肢动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生物学证据B.流行病学证据C.自然感染的证据D.实验感染的证据E.以上都是10.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为A. 环境B.化学防制C.生物防制D.遗传和法规防制E.以上都是11.蚊属于医学节肢动物的A.昆虫纲B.蛛形纲C.甲壳纲D.唇足纲E.倍足纲12.蚤传播鼠疫杆菌的方式属A.发育式B.机械性传播C.经卵传递D.繁殖式E.发育繁殖式名词解释1.直接危害2.经卵传递3.医学节肢动物4.机械性传播5.生物性传播6.虫媒病问答题1.简述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方法。
动物传染病学习题1、一过型感染:指开始时病情比较轻,未出现特征性临床症状就已恢复的一种感染过程。
2、抗感染免疫:指病原微生物不适合机体繁殖或侵入机体后,机体立即动员全身防御系统,将病原排出体外,因而不产生任何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3、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4、地方流行性:在一定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家畜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
5、疫病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6、Anthrax(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变特征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
7、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
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都可发病,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猪死亡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
8、绵羊痒病:指由朊病毒所引起的绵羊的一种慢性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最后以死亡为转归的传染病。
特征表现为绵羊全身剧痒,全身肌肉震颤,神经障碍,共济失调,最后麻痹、死亡。
9、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
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10、犬瘟热: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和肉食目中许多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传染病,以早期表现双相热,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少数病犬的鼻和足垫可发生角化过程1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12、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知道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13、传染源: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机体称为传染源。
传染病的生物试题及答案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水源传播、接触传播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以下是关于传染病的生物试题及答案:1. 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哪些?A. 病毒B. 细菌C. 寄生虫D. 以上都是答案:D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水源传播D. 接触传播E. 以上都是答案:E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 流感B. 艾滋病C. 结核病D. 疟疾答案:C5. 哪种病原体是引起疟疾的?A. 病毒B. 细菌C. 寄生虫D. 真菌答案:C6.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哪项措施是针对易感人群的?A. 接种疫苗B. 隔离患者C. 改善卫生条件D. 以上都是答案:A7.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 消毒公共场所B. 佩戴口罩C. 避免接触患者D. 增加户外活动答案:D8. 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哪些基本环节?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易感人群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种措施不是控制传染源的方法?A. 隔离患者B. 治疗患者C. 改善环境卫生D. 接种疫苗答案:C10. 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受哪些因素影响?A. 病原体的传染性B. 人群的易感性C. 环境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
传播途径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每日一练(2015.2.1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A.RR=0B.RR=1C.RR>1D.RR<1E.BR>02、在社区卫生服务中POMR是指()。
A.初级卫生保健B.社区卫生服务C.以问题为导向的医疗记录D.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E.以上均不是3、下列物质在体内彻底氧化,按一分子计算净生成ATP最多的物质是()。
A.葡萄糖B.草酰乙酸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丙酮酸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
A.组织液减少B.组织液增多C.尿少D.红细胞萎缩E.经细胞膨胀和破裂5、执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下列义务,除了()。
A.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B.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C.保护患者的隐私D.宣传卫生知识E.依法参与所在医疗机构的民主管理6、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突然停药易发生()。
A.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B.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C.感染D.胃十二指肠溃疡E.高血压7、心身关系是()。
A.统一的关系B.平行的关系C.互不影响的关系D.可以分离的关系E.以上都不是8、由谷氨酸脱羧而来()。
A.γ-氨基丁酸B.组胺C.5-羟色胺D.牛磺酸E.多胺9、流行病学中的“分布”中()。
A.一个经常变动的过程B.相对稳定的过程C.一个不受社会和自然条件影响的过程D.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E.一个仅受致病因子、人群特征影响的过程10、每40cm2肌肉上检出囊尾蚴5个,该肉应()。
A.销毁B.工业用C.冷冻处理D.盐腌处理E.高温处理11、认识的最初阶段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E.想象12、多数中老年人认为合理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很有必要,但不知道如何营养、运动没有场所,则应()。
农村防疫人员培训试题库及答案防疫培训试题库及答案传染病防治部分一、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1、传染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流行规律,个体发病动物通常具有潜伏期。
及恢复期4个阶段。
2、传染病是由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
3、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途径和。
4、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
按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可将传播途径归纳为和两种方式,前者是指病原体在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向平行的传播方式;后者则是病原体从亲代到其子代的传播方式。
答案:1、前驱期、临床明显期2、病原微生物、流行性3、传染源、易感动物4、水平传播、垂直传播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产中畜禽注射用疫苗一般包括活(菌)疫苗、( D )。
A、寄生虫疫苗B、合成肽疫苗C、基因工程活疫苗D、灭活疫苗2.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血清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
A、H5N1;B、H1N1;C、H9N1;D、H7N13.猪瘟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类型?(A)A、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B、狂暴型和麻痹型;C、瘦削型和流产型;D、以上都有4、新生畜禽在出生后(B)内佩戴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之前佩戴畜禽标识;从国外引进畜禽,在畜禽到达目的地10日之内佩戴畜禽标识。
A、20天B、30天C、40天D、50天5、按照国家有关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置规定,口蹄疫、禽流感疫区范围为( B )公里。
A、1B、3C、2D、5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D)。
A、脾脏肿大;B、肾脏出血;C、气管出血;D、肺出血、淤血、或灶性暗白色实变7、边地步区受到境外禽流感疫情威胁时,要对距边境线30公里的所有易感家禽举行一次强化免疫。
最近(A )内已免疫的家禽能够不强化免疫。
A、1个月B、35天C、45天D、2个月8、活疫苗保存的温度为零下15—18摄氏度,灭活疫苗保存的温度为(C)。
传播途径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每日一练(2014.5.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1、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包括()。
A.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
B.生产环境调查、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和超声检查
C.职业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D.职业史、既往病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E.职业史、症状和体征、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情况
2、下面哪一项不是预防接种的工作方式()。
A.按年龄接种
B.常年接种
C.按季度或年度接种
D.突击接种
E.应急接种
3、硫酸铝为常用的混凝剂,其操作液为10~20%,使用时()。
A.腐蚀性小,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较松散
B.腐蚀性小,对水质有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较紧密
C.腐蚀性大,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效果一般
D.腐蚀性小,对水质有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较松散
E.腐蚀性大,对水质有影响,效果好
4、参加磷脂合成的核苷酸主要是()。
A.AMP
B.GTP
C.CTP
D.UDP
E.UMP
5、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MPdGMPdCMPdTMP
B.dATPdGTPdCTPdTTP
C.dADPdGDPdCDPdTDP
D.ATPGTPCTPTTP
E.AMPGMPCMPTMP
6、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情形是()。
A.输注成分血
B.冰冻白细胞
C.浓缩红细胞
D.白细胞悬液
E.洗涤白细胞
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最高的器官是()。
A.心肌
B.肾
C.肝
D.脑
E.肺
8、在社区卫生服务中POMR是指()。
A.初级卫生保健
B.社区卫生服务
C.以问题为导向的医疗记录
D.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E.以上均不是
9、医师应怎样全面看待健康与疾病()。
A.自然-人群-社会
B.预防-心理-社会
C.生物-心理-社会
D.生物-心理-社会
E.医学-心理-环境
10、下列哪个是人体对环境污染物反应过程的正确说法()。
A.正常调节、代偿、失代偿都属于预防医学范畴
B.政党调节与代偿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失代偿属于临床医学范畴
C.正常调节属于预防医学范畴,代偿与失代偿属于临床医学范畴
D.正常调节、代偿、失代偿都属于临床医学范畴
E.代偿阶段已处于疾病的早期,故属于临床医学范畴
11、频数集中于变量值大的一侧者称为()。
A.对称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E.分布不明
12、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包括()。
A.职业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
B.生产环境调查、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和超声检查
C.职业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D.职业史、既往病史、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E.职业史、症状和体征、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情况
13、在大学里开展控烟教育的最好办法是下列哪一项()。
A.厌恶疗法
B.替代疗法
C.创建无烟班组
D.宣传活动
E.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