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控制与PLC》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09-3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2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院系: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专业: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五年六月PLC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基本情况学时:1周学分:1学分适应班级:自动化1201-1202,电气工程1201-1204 二、进度安排本设计共安排1周,合计3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1学时总体方案设计:4学时硬件设计:10学时软件设计:10学时撰写设计报告:4 学时总结:1学时教师辅导:随时三、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设计与撰写设计报告等。
其中理论设计又包括总体方案选择,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系统设计;硬件设计包括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软件设计包括模块化层次结构图,程序流程图,应用程序。
程序设计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进一步完善程序设计,使之达到课题所要求的指标。
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是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
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6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3-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
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法和经验。
但每个学生必须单独完成设计任务,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独立撰写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四、设计题目及控制要求题目: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要求:起动时,首先进水,到高水位时停止进水,开始洗涤。
正转洗涤15s,暂停3s后反转洗涤15s,暂停3s后再正转洗涤,如此反复30次。
× × × ×大学《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第一部分: 电气线路安装调试技能训练 (3)技能训练题目一三相异步电机的可逆控制实验 (3)技能训练题目二三相异步电机Y-△降压启动控制 (3)技能训练小结 (4)第二部分:加热反应炉PLC控制系统设计 (7)一、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7)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7)2、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8)3、PLC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8)二、加热反应炉电器控制系统设计任务 (9)1、加热反应炉原理图 (9)2、加热反应炉加热工艺过程 (9)3、加热反应炉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任务和要求 (10)三、设计过程 (10)1、加热反应炉的输入输出设备表:(I/O地址) (10)2、I/O接线图 (11)3、控制流程图 (11)4、PLC控制程序 (12)5、实验室连接图 (12)四、设计总结 (12)第一部分:电气线路安装调试技能训练技能训练题目一:三相异步电机的可逆控制实验在笼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中,只要改变电动机的三相电源进线的任意两相的相序,电动机即可反转。
本实验给出电动机的“正-反-停”控制线路如图1所示,具有如下特点:1、电气互锁实验电路中采用了两个接触器KM1和KM2,分别进行正转和反转的控制。
为了避免接触器KM1、KM2同时得电吸合造成三相电源短路,在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KM2(KM1)辅助常闭触头,保证了线路工作时KM1、KM2不会同时得电,电路能够可靠工作。
2、机械互锁实验电路中采用了复合按钮SB1为正转按钮,复合按钮SB2为反转按钮,停止按钮SB3。
采用按钮SB1与SB2组成机械互锁环节,以求线路能够方便操作.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本人完成的安装线路实物图片一:技能训练题目二:三相异步电机Y—△降压启动控制从主回路看,当接触器KM1、KM2主触头闭合,KM3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Y连接;而当接触器KM1和KM3主触头闭合,KM2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连接.因此,所设计的控制线路若能先使KM1和KM2得电闭合,后经一定时间的延时,使KM2失电断开,而后使KM3得电闭合,则电动机就能实现降压起动后自动转换到正常工作运转.该线路具有以下特点: (1) 接触器KM2与KM3通过辅助常闭触点KM2与KM3实现电气互锁,保证接触器KM2与KM3不会同时得电,以防止三相电源的短路事故发生。
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 课程设计任务 (1)1.2课程设计目的 (2)1.3课程设计要求 (2)1.4课程设计内容 (2)1.5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2)2、总体设计方案 (3)3、I/O分配表、PLC外部接线图、使用元件及功能表 (4)3.1 I/O分配表(见表3-1) (4)3.2 PLC外部接线图 (5)3.3 程序中使用的元件及功能表 (6)4、系统程序控制SFC图、梯形图和指令表清单 (9)4.1 FX2N系列步进指令 (9)4.2 步进指令的使用说明 (10)4.3 状态转移图(SFC)的建立极其特点 (12)4.4程序控制的梯形图 (15)4.5程序控制的指令表清单 (18)5、调试、运行及其结果 (24)6、收获、体会 (25)6.1收获 (25)6.2体会 (25)附录:参考文献 (26)1、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任务本课题要求设计机械滑台工流程控制系统,具体要求是:采用三菱FX 2N 系列PLC 和圆工作台实验模块完成控制任务。
圆工作台模拟机械滑台。
圆工作台运动由PLC 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拖动三相异步电动机实现。
工作台的工艺流程图如1-1所示。
SQ1~SQ4为接近开关。
图1-1 工作台的工艺流程图控制要求:圆工作台运行状态分为三种方式:手动、单周期和自动循环三种控制方式。
其中,运行方式由旋转开关SA 选择。
运行方式切换时,滑台应立即停止运行。
要启动滑台运行,必须先按启动按钮SB1,启动润滑泵运行(用灯指示)。
然后才能控制滑台运动。
按急停按钮停止滑台的全部运行。
手动控制:(点动)手动控制指示灯亮,按住SBS ,工作台前进(圆工作台顺时针转),按住SBX ,工作台后退(逆时针)。
(松开按钮立即停止) 单周期运行:单周期指示灯亮,滑台位于初始原点,按动启动按钮SBQ ,按工艺流程自动运行一周后停在初始原点。
按停止按钮SB2,立即停止运行。
自动循环控制:自动循环灯亮,滑台位于初始原点,按动启动按钮SBQ ,按工艺流程自动循环运行,运行一周后回到原点后暂停5秒后再接着运行,按停止按钮SB2,立即停止运行。
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3. 学习电气控制与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和接线图;2. 能够运用PLC进行逻辑控制和程序设计;3. 能够分析和解决电气控制与PLC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实际工程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介绍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部分;- 分析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功能。
2. PLC基础知识与编程技术- 概述PLC的发展历程、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PLC的基本指令、编程方法和应用实例。
3.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介绍PLC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4. 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 开展电气控制系统接线与调试实践;- 进行PLC编程与逻辑控制实践;- 解决电气控制与PLC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第二周:PLC基础知识与编程技术第三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案例分析第四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教材章节:1.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第一章)2. PLC基础知识与编程技术(第二章)3.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案例分析(第三章)4. 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四章)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核心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基层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指导教师:郭忠南等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控制与plc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能运用PLC进行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3. 帮助学生掌握电气控制与PLC设计过程中涉及的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气控制与PLC设计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搭建和PLC编程操作。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气控制基本原理:包括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等,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PLC工作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PLC编程指令与程序设计:学习PLC编程的基本指令、编程技巧和程序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传感器与执行器:了解常用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电气控制与PLC设计实例:分析典型电气控制电路和PLC控制系统设计案例,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电路搭建、PLC编程与调试等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教学设计《电气控制与》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总体目标本课程以西门子S7-200 为基础,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任务驱动为导向、项目为载体,将课程知识点与能力点融入到各个教学项目中,完成课程总体设计与子项目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具有初步的可编程控制器()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工控项目构建、编程、调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提高电气自动化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
2、知识目标:(1)、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懂得工作方式,熟悉的编程软元件,掌握编程软件的常用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的基本指令、编程规则与典型程序块,弄清编程的一般过程,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比较、归纳认知活动,学会经验编程法。
(3)、熟悉顺序功能图与顺序编程方法,理解数据处理类应用指令、程序控制类应用指令的含义,熟悉功能指令的应用方法。
(4)、领悟编程思想,清楚系统开发过程,熟悉在工程中的一般应用方法。
(5)、掌握基于现场总线的相关知识,掌握现场总线的编程调试、故障排除、设备维护等知识。
3、技能目标:(1)、能够用7编程软件进行梯形图、指令表的编辑、程序的读写、运行监视和调试工作。
(2)、能够根据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完成输入、输出端口与设备间的连接。
(3)、能够使用内部软元件、基本指令、步进指令与功能指令编写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工作台自动往返、昼夜报时器控制、抢答器控制、等开关量控制程序。
(4)、能够应用知识和技能构建控制系统,解决一定的实际工程问题。
4、素质目标:(1)、培养5S日常管理素养,能独立进行实验实训室日常管理;(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相互配合与协作;(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真诚做人、塌实做事的美好人格;(5)、培养独立自主的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气与PLC 控制系统设计》指导及任务书设计课题:专 业学 生 姓 名班级学号 指 导 教 师 胡国文设 计 地 占 八、、起 至 时 间 2018.12.10-2018.12.21 发 放 日 期 2018年12月10日电气工程学院一、设计指导及要求1、 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正确选择控制方案,查阅参考资料;2、 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正确选择电器元件;3、 设计部分工艺图纸 <电气柜、控制面板、电器元件布置图、安装接线图 等,取其中之一);4、 正确设计PLC 梯形图和编制程序,进行接口分配;5、 编制完整的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设计小结。
注:具体设计题目及要求见以下六、设计课题及要求。
6、根据人数,按 5-6人为一组,分成多个设计小组。
7、以设计小组为单位,就设计课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工作的内容,并 收集、准备相关的技术资料。
8、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工程图设计的顺序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
、设计任务1. 选择 <或根据指导老师)所给定的几个课题中的一个课题进行设计,并 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选择电器元件,制定元件目录表。
2. 设计并绘制工艺图,完成上述 2 中图纸要求,并完成上述 3中一项图纸 要求。
3. 编制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设计小结。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1、设计目的;2、设计任务;3、设计内容与要求 <包括工作原理介绍);四、使用说明书要求 1、概述;2、工作原理;3、主要技术指标及特点;4、使用要求;5、注意事项。
五、其它要求1、有关图形符号应注意采用新国标进行设计。
2、设计的图纸、绘图工具、绘图板等自备或集中向学校有关部门借用或 购买<要求用 2 号图纸)。
3、要求先设计出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后设计出PLC 控制系统,并设计出PLC 梯形图和I/O 口分配图及PLC 选型。
4、设计计算说明, 元器件选择计算及参考说明;5、 6二曲十元器表; 参考文献六、设计课题及要求课题一:装卸料小车PLC控制设计<一)设计原始资料和控制要求图1一小车运行在A B两轴之间,在A B两地各设一个限位开关如图所示,小车在A点时<后限位开关受压动作),操作控制按钮可使小车向前行至料斗下停止,装料再返回A地将料卸下。
《电气控制与P1C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必选项目:(以下两个项目为必做项目。
)1.1正次品分拣机1.1.1课程设计目的(1)加深对定时器的理解,掌握各类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2)理解企业车间产品的分捡原理。
112控制要求及参考图1.1正次品分拣模拟控制图(1)控制要求①用启动和停止按钮控制电动机M运行和停止。
在电动机运行时,被检测的产品(包括正、次品)在皮带上运送。
②产品(包括正、次品)在皮带上运送时,S1(检测器)检测到的次品,经过5秒传送,到达次品剔除位置时,启动电磁铁Y驱动剔除装置,剔除次品(电磁铁通电0.1秒),检测器S2检测到的次品,经过3秒传送,启动Y,剔除次品;正品继续向前输送。
正次品分拣操作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正次品分拣流程图(2)参考电路P1CI/O端口分配及参考电路图:SB110.0M启动按钮SB210.1M停止按钮SQ110.2检测站1SQ210.3检测站2M Q0.0电动机(传送带驱动),Y Q0.1次品剔除P1C+MV■"M O'JD ------ —I―T1 ___-+24V N二2≡M图1.3正次品分拣机P1C电气原理图1.1.3.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1)按参考电路图完成P1C程序并调试。
(2)分析各种定时器的使用方法及不同之处。
(3)总结程序输入、调试的方法和经验。
(4)试将S1作为产品计数的检测装置,对每日产量进行统计。
(5)程序要求增加皮带传送机构不工作时,检测机构不允许工作(剔除机构不动作),编写梯形图控制程序。
1.2交通灯自动控制1.2.1课程设计目的(1)练习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P1C的编程和调试方法。
(3)对应用P1C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个初步了解。
图14交通灯模拟控制122控制要求及参考交通路口红、黄、绿灯的基本控制要求如下:路口某方向绿灯显示(另一方向亮红灯)10秒后,黄灯以占空比为50%的一秒周期(0.5秒脉冲宽度)闪烁3次(另一方向亮红灯),然后变为红灯(另一方向绿灯亮、黄灯闪烁),如此循环工作。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自09-3
课程设计题目: 小气动机械手操作控制装置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理论内容学习之后,与课程配套的设计环节,是供用电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PLC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得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机会,进行PLC电气控制设计的系统完整训练,巩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专业课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
控制要求如下:机械手能实现手动、连续的工作方式,异常情
①手动工作方式时,用各按钮的点动实现相应的动作;
②连续工作方式时,机械手在原位,只要按下启动安钮,机械
三、进度安排
整个设计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下表仅供参考。
四、设计成果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成果应包含以下内容:
(1)列出可编程控制器I/O分配表。
(2)使用编程软件设计梯形图、硬件连接图设计。
(3)将梯形图编译成指令句,并优化指令编译程序。
(4)结合实训,实现上述设计。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
本课程根据培养计划要求独立计成绩,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即课程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和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质量,每部分的比例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
参考文献
[1]程周,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第2版
[2]袁桂慈.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钱平.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汪志锋.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撰稿人: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