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平时作业簿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收稿日期:2022-05-18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研究”(SK2018A0210);2020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2020rcjj43);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安徽实践研究”(2019CX004)。
作者简介:刘英,女,湖南岳阳人,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阐述及其当代价值刘英(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日益遭受质疑。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举人类中心主义旗帜,通过诠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代性,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建构自然—文化—历史唯物主义,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感知性。
在马克思那里,自然观与历史观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问题中图分类号:A81/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23)02-0102-06自然观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性议题,一直受到环保主义者的普遍关注。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勇敢地站在西方绿色激进分子的对立面,驳斥其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责难,维护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
国内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以陈学明、王雨辰等一批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升到人与人关系的层面来分析研究”[1],其自然观不仅内含制度批判的维度,而且也内含矫正人与人关系的环境正义维度[2]。
本文拟以西方环保主义者质疑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学特征为出发点,考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阐发重建的合理性,揭示其当代价值。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护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具有生态感知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他们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对生态学十分关注,坚守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抱着现代性态度看待“自然”概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平时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A.承认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B.承认意识对物质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A)。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可知论的认识论观点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
A.消灭剥削B.实行公有制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D.共同富裕6.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B)。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8.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D)。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9.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C)。
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D)。
A.按劳分配制度B.按资本分配制度C.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A)。
A.对生产力状况的影响而实现的B.对人的体质的影响而实现的C.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实现的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而实现的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拿答案加微信:t150, 12300答案来源:判断题1、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A.√. B.×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 A.√. B.×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A.√. B.×4、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 A.√. B.×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 A.√. B.×6、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 A.√. B.×7、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 A.√. B.×8、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则是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 A.√. B.×9、正确的审美原则必须坚持实践原则与体验原则的统一,生活原则与修养原则的统一。
. B.×10、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
. A.√. B.×11、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 A.√. B.×1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
. A.√. B.×13、物质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就是物质.. A.√. B.×14、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 A.√. B.×1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 A.√. B.×16、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工人运动是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A.√. B.×17、哲学的思想属性是揭示规律,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 A.√. B.×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 A.√. B.×1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克思原理实践报告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指导教师李继友系别管理系班级11级工商管理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小组名单:姓名(学号)陶永朋(XX)卢安超(XX)魏名俊(XX 徐坤(XX 王成成(XX 赵宇豪(XX 韦良春(XX 时俊杰(XX 余兴(XX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弘扬中华美德,建设美丽中国——道德是盏灯一、实践报告学习背景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
二、实践报告学习内容本小组成员在一起积极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学习并观看了历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以及全国道德模范感人事迹,通过学习,我们深受教育,立志要向他们学习。
(一)感动中国人物1、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
福师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种()。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满分:2 分2.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旳统一B. 经济基本与上层建筑旳统一C. 自然和社会旳统一D.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旳统一满分:2 分3.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避免“过”和“不及” 。
这在哲学上符合()A. 内因和外因关系旳原理B. 度是质和量旳统一旳原理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旳原理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旳原理满分:2 分4. 哲学旳基本问题是()。
A. 理论和实践旳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旳关系问题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旳关系问题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旳关系问题满分:2 分5. 人类社会中最主线旳社会关系是()A. 政治关系B. 经济关系C. 思想关系D. 家庭关系满分:2 分6. 社会进步旳本源在于()。
A. 社会基本矛盾旳运动B. 社会制度旳更替C. 阶级斗争D. 精神文明旳发展满分:2 分7. 决定社会形态性质旳重要是()。
A. 上层建筑B. 经济基本C. 国体D. 意识形态满分:2 分8. 有人觉得世界上多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旳。
这是一种()A. 形而上学观点B. 相对主义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满分:2 分9.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变化旳限度和趋势B. 事物发展变化旳动力和源泉C. 事物发展变化旳状态和形式D. 事物发展变化旳方向和道路满分:2 分10. 矛盾旳性质重要是由()。
A. 重要矛盾旳重要矛盾方面决定旳B. 重要矛盾旳次要矛盾方面决定旳C. 由矛盾旳重要矛盾方面决定旳D. 由各矛盾旳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旳满分:2 分11. 人类社会发展旳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改革开放C. 科学技术革命D. 社会基本矛盾满分:2 分12. 历史上杰出人物旳产生()。
2022年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5、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 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6、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7、在 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8、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9、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11、金融资本是由()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1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1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4、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利益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15、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二、多项选择题16、“应当感谢你的对手,是他使你坚强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平时作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平时作业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CD)。
A、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一种纯粹精神运动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A)。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C)。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
医生说:“可以。
”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
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
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
”这笑话(BCD)。
A、是对医生的不敬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C、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D)。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D)。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B、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C、事物仿佛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D、在外力推动下,事物作机械运动10、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C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平时作业2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C、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D、通过暴力手段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答案:D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B3: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它们是()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答案:D4: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实践的观点答案:C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答案:C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A、人类能够实在感知的自然事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C、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答案:C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A、按客观规律办事B、通过实践这一基本途径C、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D、具有更多的创造性答案:C8: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唯心主义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答案:A9:“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A、矛盾普遍性原理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答案:D10:“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答案:B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答案:D12: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