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北京人均GDP已接近富裕国家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市市情一、概况北京简称京,英文旧译Peking。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与天津市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
北京为中国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华全国政治中心的理想所在。
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
全市南北跨纬度1度37分,东西跨经度2度05分。
北京共辖16个区、2个县。
所辖乡镇共289个。
北京市政府位于东城区。
全市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2007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9名,北京市统计局)。
其中市区面积1,368.3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1180平方公里(中国城市第1名)。
山地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面积6390.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8%。
全市平均海拔43.5米。
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东灵山为北京市最高峰,海拔2303米。
全市常住人口1,633万人(2007年末,比上年末增加52万人,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6名),全市人口密度995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4名,次于澳门、香港、上海)。
其中户籍人口1213.3万;外来人口419.7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5.7%。
市区人口1012.3万(2007年,中国城市第2名,次于上海),人口密度7398人/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出生率8.32‰,死亡率4.92‰,自然增长率3.4‰(2007年)。
北京市是中国第一个齐聚56个民族的城市,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80,384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84%(2007年)。
北京上班族月入7500元称“没有安全感”毛女士是北京某商场财务部门中层管理人员,每月税前收入约为1.5万元。
在她看来,自己的工资水平连“小康”都达不到。
毛女士表示,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都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不管薪酬水平如何,都在为“挣钱”而奋斗着。
“我的老板年薪50万,为了生孩子也还在拼命赚奶粉钱”,她说,“我的工资两三年没涨了,但东西却越来越贵”。
毛女士和她的朋友们有个疑问,北京人均GDP已达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为什么生活于北京的“我”还是不富裕?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去年的人均GDP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其中北京2011年人均GDP 803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447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超过了12276美元的“标准线”。
与此同时,去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仅为人均GDP的约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736元。
从人均GDP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什么会“蒸发”了这么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王建铆表示,从GDP到人均可支配,中间要经过一系列环节,这就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问题。
GDP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项是劳动者报酬,也就是全体劳动者的全部税前收入,包括工资、社保及其他福利,也包括个人所得税。
第二项是生产税净额,即政府在生产过程中收取的税收,主要是增值税。
第三项是固定资产折旧,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本。
第四项是营业盈余,主要是企业的税前利润,包括企业所得税。
王建铆称,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人均GDP的40%是偏低的,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很低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一比例比一些富裕国家至少要低10个百分点。
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主要是因为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或者说是另外三部分占比偏高。
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是不能参与分配的。
如果固定资产折旧数额大的话,总收入中可供分配的就相应减少。
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备受世界瞩目。
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表现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关键差异。
一、GDP总量对比首先,我们来比较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GDP总量。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的GDP接近20万亿美元,排名第一。
而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GDP总量分别为5万亿美元左右。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与日俱增。
二、人均GDP对比然而,仅仅比较GDP总量是不全面的。
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GDP仍然相对较低,约为1万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美国的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更是高达4万美元以上。
这表明中国的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外贸总额对比除了国内经济指标,我们还可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贸总额。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的外贸总额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年度进出口总额约为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3万亿美元左右。
这说明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四、外汇储备对比外汇储备也是一个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一直以来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远超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
这表明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不容忽视。
五、人口规模对比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4亿人口。
这使得中国市场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和劳动力资源。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远远不及中国。
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显示出中国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GDP总量、外贸总额和外汇储备等。
2010年各地区人均GDP排行榜及贫富差距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31日24点,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总数为13.3973亿(不含港、澳、台三个地区)。
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测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
若以2010年末人民币汇率6.6227计算,则相当于60093.77亿美元;若以13.3973亿人口计算,则相当于人均GDP为4485.53美元。
2011年上半年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公开发布了其各自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其《公报》中的生产总值(GDP),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计的GDP总量则为432738亿元,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97983亿元多出了34755亿元,其溢出率为8.733%。
若依据上述人口普查数据与各地区发布的2010年GDP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则可以得到以下的几个基本结论。
1.国内最富有的前10个地区:若是以人均GDP来衡量其富裕的程度,则国内31个地区中最富裕的前10个地区依次是:上海、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内蒙古、广东、辽宁、山东、福建。
该10个地区除福建外,其余9个地区的人均GDP均已达到4万元以上。
该10个地区涉及的人口数量为494099591人,占国内人口的比例约为36.88%。
而该10个地区2010年的GDP合计为237068.9亿元,占各地区公布的GDP总量432738亿元的比例为54.78%。
该10个地区2010年的人均GDP为47979.98元,若以2010年末人民币汇率6.6227计算,则相当于人均GDP约7245美元。
上述10个地区中,内蒙古已排在了广东之前,有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一些意外。
2.国内最贫穷的前5个地区:若是以人均GDP来衡量其贫穷的程度,则国内31个地区中最贫穷的前5个地区依次是:贵州、云南、甘肃、西藏、安徽。
上海人均GDP超北京全国最高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苏州》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继北京发布人均GDP后,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表示,上海2011年,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是82560元,折合12784美元,这个数字在全国各个省级区域水平来讲是最高的。
之前,北京市统计局副局艮、新闻发言人于秀琴表示,按常住人口计算,去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折合12447美元,已经接近富裕国家的水平。
【总页数】1页(P17-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7
【相关文献】
1.北京人均GDP今年将超8000美元 [J], 张曦
2.鄂尔多斯人均GDP超香港全国第一 [J],
3.改革目标:全国行政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上海率先拉开地方行政改革大幕 [J], 谈佳隆
4.北京人均GDP达4970美元居全国第二 [J],
5.上海人均GDP超8.5万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作者:魏凤春于红鑫来源:《新财经》2004年第10期编者按:人均GDP是一国经济的最大基本面。
它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演变趋势的主要解释变量,因而无论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还是投资分析均具有重要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GDP数字是按官方汇率确定的,而汇率又是不断变动的,因而存在失真。
本文依据多种方法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新测算,得出了中国人均GDP3000多美元的新结论。
同是用美元对中国2003年中国GDP规模进行估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相差近5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仍属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就算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大为不及;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中国人均GDP已经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是国家统计局“藏富”,是世界银行别有用心,还是另有原委使得中国GDP如迷一般难以琢磨。
尽快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每个国人和每届政府的愿望和目标。
通常认为,中国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按照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GDP总值为121103.8亿元(按官定汇率约合1.4万亿美元),人均GDP9371元(按官定汇率约合1100美元)。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公布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
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按照名义汇率法计算的2003年中国GDP总值为14098亿美元,人均GDP1087美元,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2003年中国GDP总值为63538亿美元,人均GDP4900美元。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中国的人均GDP也远远不止1000美元。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按照世界银行的两套统计方法,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的排名发生了重大差异。
按照名义汇率法计算,2003年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七,为1.41万亿美元,不到日本GDP的1/3;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达到6.35万亿美元,接近日本的两倍(两种方法统计的世界经济实力前十位的国家相关数据见表1)。
GDP大省,你的居民幸福感为何不如别的省?原因在这里王红茹【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4页(P62-65)【作者】王红茹【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有何变化?不同区域的居民幸福感又有何不同?反映居民幸福感的指标离不开GDP,但是只有GDP,居民可能感觉离幸福有点远。
居民的幸福感跟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标更密切相关。
随着2016年31个省份GDP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的出炉,让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得到比较全面的展现。
通过对比各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失衡。
居民可支配收入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一般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等,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凡是高于23821元这个数字的地方,尤其是人均收入破3万元的地方,应该说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总体较高;而低于这个数字的地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总体相对较低。
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比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种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出2016年中国31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内蒙古、重庆、湖北、湖南、海南、江西、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川、河南、新疆、广西、青海、云南、贵州、甘肃、西藏。
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内蒙古等10个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这10个省份中,除了内蒙古位于西部,其他9个省份均位于东部。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等6个省份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万元大关。
超大城市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挑战与路径——基于北京的调查研究◎ 赵 峥 杨晓东 杨永恒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推动共同富裕总的思路,阐明了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的重要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
超大城市人口、产业、空间集聚程度高,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强,对都市圈、城市群乃至全国发展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许多成功的经验做法已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这些城市的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期待更高、需求也更丰富。
但相比其他区域,超大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新市民融入难、基层治理难等问题更加突出,同时还面临着“大城市病”的困扰挑战。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均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而超大城市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对城市本身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我们对典型的超大城市——北京进行了实地调研,梳理总结了其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并结合北京推动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形成相关政策建议,以为全国城市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北京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与成效(一)人才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城市共同富裕的动力基础共同富裕要靠勤劳和智慧来创造,提高从业人员中的人才比重是实现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路径。
北京始终把营造适合不同类型人才的优良创新生态作为主要的政策发力点。
2021年中国城市GDP和人均GDP排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发展迅速的城市。
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个城市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成为评判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2021年中国城市GDP和人均GDP排名情况,展示了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中国城市GDP排名2021年,中国各个城市的GDP呈现出不同的排名次序。
以下是一些中国主要城市的GDP排名情况:1.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重要中心之一。
2021年,北京市GDP排名位居全国首位,显示出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北京市以其发达的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2.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上海市在2021年的GDP排名中位居第二。
上海市以其发达的金融、贸易和航运等产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3. 广州市: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广州市在2021年的GDP排名中位居第三。
广州市凭借其制造业、贸易和服务业等发展优势,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4. 深圳市: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典范之一,深圳市在2021年的GDP排名中位居第四。
深圳市以其发达的高科技产业、电子制造业和创新创业环境等优势,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5. 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成都市在2021年的GDP排名中位列前五。
成都市以其发达的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二、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中国城市的人均GDP排名情况:1. 上海市:上海市不仅在总体GDP方面排名靠前,同时也在人均GDP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上海市以其高收入的金融、贸易和服务业等产业,使得其居民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北京市:作为首都城市,北京市在人均GDP方面也表现出色,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前。
2023年全国各省市级所辖区县GDP、人均GDP及人口统计表1. 简介本文档旨在收集和整理2023年全国各省市级所辖区县的GDP、人均GDP以及人口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情况。
2. 数据来源本文档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报告•各省市级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报告•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报告3. 数据统计表下面是2023年全国各省市级所辖区县的GDP、人均GDP 和人口统计表的详细数据:省市级区县GDP (亿元)人均GDP (元)总人口 (万人)北京市东城区xxx xxx xxx 北京市西城区xxx xxx xxx 北京市朝阳区xxx xxx xxx 北京市丰台区xxx xxx xxx ……………上海市黄浦区xxx xxx xxx 上海市徐汇区xxx xxx xxx 上海市长宁区xxx xxx xxx 上海市静安区xxx xxx xxx……………广东省广州市xxx xxx xxx广东省深圳市xxx xxx xxx广东省珠海市xxx xxx xxx广东省汕头市xxx xxx xxx …………………………4. 数据分析根据上述统计表,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各地的经济和人口状况。
4.1 各省市级GDP排名根据GDP的数据,我们可以对各省市级进行排名,得出2023年各省市级的GDP排名列表。
由于数据较多,此处省略具体排名列表。
4.2 各省人均GDP情况根据人均GDP的数据,我们可以对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以下是2023年各省人均GDP前五名的省份:1.上海市2.北京市3.浙江省4.广东省5.天津市4.3 各省人口统计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对各省市的人口规模进行比较。
以下是2023年各省人口最多的前五名省份:1.广东省2.江苏省3.河南省4.浙江省5.湖南省5. 结论通过本文档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23年,上海市的人均GDP排名第一,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2020年中国城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
然而,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表现出了不俗的活力和韧性。
本文将介绍2020年中国城市GDP和人均GDP排名,展示中国城市在经济方面的成就和潜力。
1. 上海上海位列中国城市GDP排名第一的位置。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上海的GDP达到了3.87万亿元。
这一成绩不仅仅是上海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上海的经济实力得以持续增长,为中国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2. 北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承载着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重任。
2020年,北京的GDP达到了3.74万亿元,位列第二。
北京凭借其政治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3. 深圳深圳以其快速的城市发展速度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深圳崛起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中国城市GDP排名第三的城市。
2020年,深圳的GDP达到了2.76万亿元。
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广州是中国南方的经济重镇,也是中国城市GDP排名第四的城市。
2020年,广州的GDP达到了2.6万亿元。
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发展了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5. 江苏苏州江苏苏州作为中国长三角地区的一颗明珠,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和创新型经济而闻名。
2020年,苏州的GDP达到了2.58万亿元,位列中国城市GDP排名第五。
苏州积极引进了国内外的高端科技企业,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以上是2020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前五的城市。
这些城市不仅经济实力雄厚,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COVID-19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但中国城市的GDP总体表现强劲,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除了城市GDP排名,人均GDP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下面是2020年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前五的城市。
北京市综合概述(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总面积16,800多平方公里。
平原地区有“北京湾”之称,从地理位置上看,其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濒渤海,南向华北大平原,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纵横,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这里是沟通我国中原地区和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2、地形地貌:北京的西、北、东北面群山环绕、连绵不断,东南面为开阔的平原。
西部山地统称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两条山脉在关沟附近交汇。
东北部平谷县境的造山为燕山的西缘,与军都山交会于潮白河谷。
西、北、东北面连绵不断的诸山岭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
山区面积为10,41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2%,最高峰为位于西境的东灵山,海拔高度2,303米。
3、水系状况:境内主要河流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属于蓟运河水系的泃河。
这些河流都发源于西北山地,乃至蒙古高原。
其中泃河、永定河分别经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直接入海,拒马河、北运河都汇入海河注入渤海。
4、气候特点:“四季俱可喜,最佳新秋时”,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在8—12摄氏度。
冬季寒冷干燥,时有风沙;夏季潮湿多雨。
年均降水量600多毫米,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70%的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
最好的季节是4月下旬—6月上旬、8月下旬—11月底。
5、土壤特点:北京地区成土因素复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
可划分为9个土类,20个亚类,64个土属。
其空间分布特点是,全市土壤随海拔由高到低表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各土壤亚类之间反映了较明显的过渡性。
其分布规律是: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间有山地粗骨棕壤)—山地淋溶褐土(间有山地粗骨褐土)—山地普通褐土(间有山地粗骨褐土、山地碳酸盐褐土)—普通褐土、碳酸盐褐土—潮褐土—褐潮土—砂姜潮土—潮土—盐潮土—湿潮土—草甸沼泽土。
2012全国各省市GDP含金量排名,津沪京人均GDP超8万接近富国水平(2012-02-29 21:06:22) 【转载】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2011年GDP总量达471564亿元,增长速度为9.2%,增速虽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滑,但在欧债危机、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和物价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的增速依旧笑傲全球。
高速的GDP增长并不能真正地转化为民众的幸福指数,我国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31个省份,23个国内生产总值(GDP)迈过万亿元大关。
2011年一年间,六个“万亿大佬”新晋,当年传说中的GDP“万亿俱乐部”迅速庞大起来。
津沪京人均GDP超8万接近富国水平统计表明,在31个省区市2011年人均GDP一览表中,共有25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国家水平。
全国2011年人均GDP实现5450美元,共有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内蒙古等11个省份超过全国这一平均水平。
其中,去年津、沪、京三地的人均GDP均超过8万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万美元,从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已达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水平。
其中,天津去年的GDP总量为11190.9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4%,其人均GDP为8.6万元,上海去年实现1.92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2%,人均GDP达到83390元人民币。
北京的数据则显示,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6000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照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同样突破8万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京沪人均GDP达到中等富裕国家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预计未来如广州、深圳等城市也将会步入这一行列。
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分组标准:按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计算,1005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1006-3975美元是中等偏下水平;3976-12275美元是中等偏上水平;12276美元以上为富裕国家。
世界人均gdp前十名的国家一、我国GDP第三季度达30.76万亿!梳理世界各国家GDP总额排行榜前十名!根据中经数据显示报告,我国第三季度GDP总额达30.76万亿!同比去年增长6.1%!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所有这一切中国名片,正以中国速度响彻全球。
2021年世界国家GDP排名如下:1.美国GDP总额为22.94万亿美元,2021年美国人均GDP6.94万美元,排全球第5位;2.中国GDP总额为16.86万亿美元,2021年中国人均GDP1.19万美元,排全球第59位;3.日本GDP总额为5.1万亿美元,2021年日本人均GDP4.07万美元,排全球第24位;4.德国GDP总额为4.23万亿美元,2021年德国人均GDP5.08万美元,排全球第17位;5.英国GDP总额为3.11万亿美元。
2021年英国人均GDP为4.62万美元,排全球第21位;6.印度GDP总额为2.95万亿美元。
2021年印度人均GDP为0.21万美元,排全球第143位;7.法国GDP为2.94万亿美元,2021年法国人均GDP为4.50万美元,排全球第22位;8.意大利GDP为2.12万亿美元,2021年意大利人均GDP为3.56万美元,排全球第26位;9.加拿大GDP为2.02万亿美元,2021年加拿大人均GDP为5.28万美元,排全球第15位;10.韩国GDP为1.82万亿美元,2021年韩国人均GDP为3.52万美元,排全球第27位;二、整理全球人均GDP排行榜前十名国家1.卢森堡:2021年人均GDP为136701美元;2.爱尔兰:2021年人均GDP为99013美元;3.瑞士:2021年人均GDP为93720美元;4.挪威:2021年人均GDP为89090美元;5.新加坡:2021年人均GDP为72795美元;6.美国:2021年人均GDP为69231美元;7.冰岛:2021年人均GDP为69033美元; 8.卡塔尔:2021年人均GDP为68581美元;9.丹麦:2021年人均GDP为67758美元; 10.澳大利亚:2021年人均GDP为63529美元;人均GDP美国想让联合国将中国列为“发达国家”。
中国的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导言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而人均GDP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笔者将探讨中国的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人均GDP和经济增长的概念人均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济增长则是指一国总体经济规模或国民生活水平所表现出来的增长趋势。
中国的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国经济增长快速且稳定,人均GDP也随之迅速提升。
中国人均GDP经历了从1978年的421元人民币到2020年的70,892元人民币的巨大飞跃,增长近170倍。
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从1979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随着体制建设的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经济增长自1970年代末期以来一直保持极高的速度。
人口与人均GDP中国人口庞大,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口数量也逐渐稳步上升。
虽然原则上,人口较多可能会对人均GDP形成负面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充足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使得人均GDP 和人口数量都得到了提高。
教育与人均GDP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同时增强社会创造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加大对教育投资力度,并提升教育规模和水准。
因此可以看到,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人均收入较高,人均GDP也相应提高。
环境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不断加大环保投入。
中国政府逐渐强化环境保护管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核心力量。
中国政府在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壮大,人均GDP随之快速提升。
在许多关键领域,中国已经有了世界级的企业领导品牌。
结论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
北京人均GDP接近富裕国家:老百姓仍觉的穷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中国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以公报中的去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4735万人计算,人均GDP约为35000元。
北京市统计局年初披露的数据显示,按常住人口算,去年全市人均GDP达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
这一数据被认为已达到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
但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的人均GDP依然落后很多。
另一方面,北京人均GDP数据超出全国人均GDP一倍多,超过多数省份,城乡以及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明显。
这种差异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人均GDP的增长意味着什么?作为普通人是否感受到了这种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GDP成分有哪些区别和优劣?如何改进GDP 的增长模式,提升增长质量并缩小地区差异?北京三产结构较理想按世行划分标准,北京已达到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5.7%,与发达国家类似。
今年1月中旬,北京市统计局率先披露了2011年全市人均GDP水平。
按常住人口算,全市人均GDP达到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
市统计局副局长于秀琴表示,按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
2010年世界银行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有个分组标准:按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计算,1005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1006-3975美元是中等偏下水平;3976-12275美元是中等偏上水平;12276美元以上为富裕国家。
“世界银行是按GNI计算,我们是按GDP计算,国内外要素收入略有差别,但可用来大致参考富裕程度。
”于秀琴解释。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一般会看人均GDP指标。
因为特殊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定位,从全国来看,北京地区的经济在产业链和附加值方面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责任编辑〇张振〇中国经贸导刊■分手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迅速为2035年人均 GD 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孔亦舒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蔓延,世界 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我国作为全球最早控制住疫情并 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的主要经济体,在困难重重中经济 增长表现亮眼。
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黯淡,欧美经济 遭受“二次疫情”冲击背景下,国际社会愈加关注我国 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前景。
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为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到2035年远景目 标描绘了宏伟蓝图,提出了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
通过对比2013 年和2019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经济规模、人均G D P以及其他指标的情况,可以得出 结论,在未来15年,我国有基础有信心实现这一重大 发展目标。
一、我国相当一部分省份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诸多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排名跃居世界前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 发展。
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从 1978年的1.8%上升到2019年的16%。
2019年,按年 平均汇率折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4万亿美表12019年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全球排名情况省份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亿美元)经济总量相当的国家全球排名2013-2019排名提升省份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亿美元)经济总量相当的国家全球排名2013-2019排名提升广东15582俄罗斯133江西3583南非3710江苏14418澳大利亚151重庆3416丹麦3813山东10285印度尼西亚170云南3361哥伦比亚3815浙江9023荷兰183广西3073埃及398河南7852沙特阿拉伯197内蒙古2491捷克共和国47-5四川6746瑞士218山西2464捷克共和国474湖北6632瑞士219贵州2427捷克共和国4813福建6135波兰2113天津2041新西兰51-4台湾6104波兰216黑龙江1970卡塔尔53-6湖南5753波兰219新疆1968卡塔尔537上海5522泰国2212吉林1697阿尔及利亚54-5安徽5371瑞典2214甘肃1262墨西哥585北京5119比利时2511海南768阿曼7012河北5080比利时253宁夏542立陶宛839陕西3733菲律宾349澳门539斯洛文尼亚84-2香港3660新加坡356青海429约旦923辽宁3605马来西亚37-9西藏246巴布亚新几内亚1052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
本报制图何将
北京的全面小康之路如何?本报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此前公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针对北京情况进行检视。
小康社会指标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显示,2020年我国实现的人均GDP的标准值应在31400元以上,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超过15000元。
根据2000年-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2999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10046元。
而国家统计局最终核实数据显示,2010年GDP现价总量为401513亿元。
□收入
>>现状
北京居民收入居全国第一方阵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0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实际增长7.6%。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48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454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分析指出,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出现了微弱的缩小趋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北京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
>>举措
居民收入与GDP增速齐步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安体富表示,要实现小康,最重要的就是让居民感到康乐,这需要提高居民的收入。
北京GDP的年均增速预期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调低为8%。
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则从“十一五”的年均增6%提高到8%。
同样的8%年均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和GDP首次齐头并进。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落实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我的小康
从月入千元到12万申报
今年30岁出头的肖先生已工作近10年,虽然对于社保、就业、收入分配这些民生大事没有太过关注,但这些年来兜里“票子”的不断增加,着实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近10年来,北京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从近2000元翻到了4600多元。
肖先生自己的工资更是涨幅惊人,从月薪1000多元,已经昂首挺胸地迈进了个人所得税12万元申报者的行列。
前一阵子肖先生在家整理房间时,无意中翻出了他10年来留下来的一些工资条。
毕业伊始,肖先生来到一家文化类国企工作。
第一次领工资时,工资条上的项目名头很多,分为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职务补贴、交通补助、岗位奖金等20多项,密密麻麻地印了一长串,可总数只有区区1000多元。
两年之后,肖先生来到一家公关公司,有了一段工作经验的他再找工作,就有了跟老板喊价的资本,转正之后的工资已经超过4000元。
而这家公司的工资是有固定增长机制的,每年都能至少涨500元。
3年后,肖先生已经可以赚到6000多元了。
踏实工作的这几年肖先生也没闲着,他业余读研并拿到了证书。
2009年,肖先生在跟客户打交道时,竟然被客户看中,被挖到了一家外企工作。
来到这家公司,肖先生在感觉新鲜的同时,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月薪已经逼近9000元了。
这家公
司的工资都是按照级别和职务定的,随着业绩的提升和职务的提高,加上这几年国家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如今,肖先生每月到手的“票子”已经破万元大关。
虽然这几年物价是“涨”声不断,不过肖先生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收入真的越来越好。
□GDP
>>现状
北京人均GDP达中上等
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2011年数据显示,全市经济“十二五”开局良好,2011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实结果为16251.9亿元,同比增长8.1%。
北京市统计局透露,今年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秀琴曾指出,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643美元,依照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12643美元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中上等收入档的上限,说明北京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水平已经接近富裕国家。
从国际一般经验看,人均GDP 达到这个水平后,经济发展增速将呈现放缓趋势,经济结构也将出现调整,今后北京也将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等。
具体到今年,年初的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的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为8%左右。
>>举措
“十二五”将建创新之城
在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创新驱动发展”单独成篇,并且摆在了规划总体目标的第一部分。
北京的目标是“国家创新中心”。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北京”战略,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南北两个高端产业聚集区,着力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型企业。
北京将全面打造国际人才聚集高地,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未来的北京将扩大首都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持续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十二五”期间,北京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战略,促进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加快升级。
通过标准提升、业态创新、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等途径,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
此外,北京未来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赵鹏顾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