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5
原子结构电子云与原子轨道原子是最小的化学物质单位。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其中原子核带有正电荷,而电子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结构可以通过电子在原子中所处的能层和轨道描述。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原子结构中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电子云电子云是指电子在原子中所处的空间区域。
电子云的密度表示了电子在该空间区域中出现的可能性。
在量子力学的框架下,电子云是由波函数描述的。
波函数是一种数学函数,用于描述粒子在空间中的波动性。
在原子中,电子的波函数描述了其在空间中的可能位置和能级。
电子云密度的模型是根据波函数的平方值而得到的。
这个平方值称为电子云密度或电子概率密度,它表示了在任何一点上找到电子的可能性。
电子云的形状与原子的构成有关。
在一些原子中,电子云形成球形电子云;在其他原子中,电子云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如环形、叶形和球形等。
电子云的大小也是有限的,它与电子运动的能量有关。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电子具有粒子和波动性质。
根据波特性,电子在原子的不同能层中徘徊。
这种徘徊表现为电子云的不同形态。
例如,在第一能层(n=1)中,电子云呈现出球形;在第二能层(n=2)中,电子云形成一个球形和一个极端扁平化的环形;在第三层中,电子云通过三个不同的轨道呈现出多种形态。
电子云位于原子的各个轨道中。
原子中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因为它们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价电子的云形状最为复杂,其运动也是最为活跃的,因为它们与其他原子进行化学化合。
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描述电子在原子中运动的概念。
原子轨道的形状是由波函数定义的。
波函数是原子轨道的物理概念,它描述了电子在原子内运动的可能位置和概率密度分布。
根据波函数模型,原子轨道的形状可以确定,因为它们代表了电子在原子内出现的可能性。
原子轨道通常分为s,p,d和f类型。
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p轨道的形状是双埃姆多平面的,d轨道的形状是菱形面的,f轨道的形状与d轨道相似。
每种类型的原子轨道都包含不同数量的电子,它们描述了不同的电子排布方式。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概念及表示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奇妙旅程中,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们为我们理解原子中电子的行为和分布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原子轨道。
简单来说,原子轨道是描述原子中电子可能存在的空间区域。
就好像一个特定的“房间”,电子在这个“房间”里有一定的出现概率。
原子轨道的概念基于量子力学的理论。
在经典物理学中,我们可能会想象电子像行星绕太阳一样围绕着原子核运动。
但在量子世界里,情况完全不同。
电子的运动并非遵循这样的确定性轨迹,而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不同的原子轨道具有不同的形状和能量。
比如,常见的有 s 轨道、p 轨道、d 轨道和 f 轨道。
s 轨道是球形的,就像一个均匀的球体;p 轨道则呈现哑铃状,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取向。
每个原子轨道都对应着特定的能量。
能量越低的轨道,电子越容易占据。
当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会优先填充能量较低的轨道。
那么,电子云又是什么呢?电子云其实是对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概率的一种形象描述。
想象一下,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对电子的位置进行多次观测,并将这些位置点记录下来。
如果观测的次数足够多,这些点就会形成一种密集的分布,看起来就像一团“云”,这就是电子云。
电子云的密度表示了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大小。
密度越大,电子在该区域出现的概率就越高;密度越小,电子出现的概率就越低。
与原子轨道不同,电子云更侧重于从概率的角度来描述电子的位置。
它并不是说电子真的像云一样弥漫在空间中,而是反映了电子在不同位置出现可能性的分布情况。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对于原子轨道,通常会使用波函数来描述。
波函数是一个数学表达式,它可以给出电子在不同位置出现的概率幅。
通过对波函数进行平方,可以得到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从而进一步了解原子轨道的特性。
而电子云的表示方法则更加直观。
常见的有电子云图和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云图通过不同的颜色或灰度来表示电子云的密度,让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电子出现概率的分布情况。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1 概率密度用P 表示电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V 表示该处的体积,则称为概率密度,用ρ表示。
2 电子云由于核外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
换句话说,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辨析比较宏观物体的运动与微观电子的运动对比1.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确定的运动轨迹,可以准确测出其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行的速度,描绘出其运动轨迹。
2.由于微观粒子质量小、运动空间小、运动速度快,不能同时准确测出其位置与速度,所以对于核外电子只能确定其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
3 电子云轮廓图(1)含义绘制电子云轮廓图的目的是表示电子云轮廓的形状,对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一个形象化的简便描述。
例如,绘制电子云轮廓图时,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概率P =90%的空间圈出来,如图1-1-2所示。
图1-1-2 电子云轮廓图的绘制过程(2)s 电子、p 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所有原子的任一能层的s 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同一原子的能层越高,s 电子云的半径越大,如图1-1-3所示。
这是由于1s 、2s 、3s ……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
PV图1-1-3 同一原子的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除s电子云外,其他电子云都不是球形的,如p电子云(轮廓图)是哑铃(纺锤)形的。
每个p能级都有3个相互垂直的电子云,分别称为p x、p y和p z,如图1-1-4所示。
p电子云轮廓图的平均半径随能层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图1-1-4 p x、p y、p z的电子云轮廓图名师提醒(1)电子云图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的相对大小。
电子云图中小点越密,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
(2)电子云图中的小点并不代表电子,小点的数目也不代表电子实际出现的次数。
(3)电子云图很难绘制,使用不方便,故常使用电子云轮廓图。
关于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电子云的实质● 我们能不能把电子云中的小点当作电子?你问这个问题首先是把电子看作一个粒子。
电子能不能看作粒子?能,但它在核外空间出现的规律却只能用波动方程描述,不能用宏观物体的运动方程描述。
简单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任一个点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只是在各点出现的概率不同,而且,我们也不能预测电子从某个小点会移到哪一个点上去,因为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不能用描述宏观运动的轨迹概念描述。
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忘记强调,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而它的电子云图里却有许许多多点。
可见小点绝非电子本身!因此,电子云中的每个小点是该电子在小点所在的位置上出现的“记录”,或者说电子在这里出现留下的“踪迹”,或者说,你想象中“看到了”电子在这个点上出现过了,甚至说,你用了一架虚拟的照相机把电子在这个点出现“拍摄”下来了。
1s 2s 3s图1 氢原子的1s, 2s, 3s 电子云(注意三张图的尺寸不同)● 电子云图中的小点的总数可多可少吗?是的,可多可少。
这要看你“记录”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次数。
通俗地讲,每个小点相当于一次记录。
如果电子云图里有500个小点,就相当于记录了500次。
如果有10000个点,就相当于记录了10000次。
记录的次数越多,小点就越多。
● 如何制作电子云图?用计算机程序可以制作电子云图。
在网上有一个生成电子云(黑点图)的程序。
可以从网上下载。
这个程序模拟了电子的波动方程得到的Ψ2的值,将它转化为小黑点在二维(纸面)上给出。
这个程序是用JA V A 程序编写的。
运行时间越长,随机产生的小黑点数目越大(图2)。
在本教学参考资料中有一个文件叫做“电子云黑点图计算机模拟动画程序”对这个程序作了详尽介绍。
图1就是用这一程序画的。
图2 用计算机程序制作电子云图,程序运行时间越长,小点越多如果在上课时能够直接上网,也可打开如下网站:/StuHome/cabell_f/Density.html ,在该网页的电子概率密度applet 程序上直接输入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和磁量子数(m ),可快速地得到不同状态的电子云的图像。